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听何捷老师作文课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2:28:30 字数作文
听何捷老师作文课后感字数作文

篇一:听何捷老师生活作文《情节!情节!》有感

听何捷老师生活作文《情节!情节!》有感

十月十八日至十九日,乘着十月的秋高气爽,我和来自街道五所兄弟学校的八位同仁一起赴福州市仓山小学参加了由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台湾教育大学举行的第二届“新课堂· 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此次来自海峡两岸的名师围绕“鼓励自由表达,强化语言训练”这一主题为我们奉上了一场视听盛宴,其中何捷老师的生活作文《情节!情节!》让我感触颇深,虽时隔多天,却仿佛“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本堂课何捷老师通过出示取材于新闻网上的一组《老人与猫》的真实图片,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时一边渗透“作前构思”“情节铺陈”“?我'的介入”“情节突转”“细节刻画”等故事创编必须元素,逐步深入地指导学生自能创编故事!整堂课下来,让我最佩服的是何捷老师鲜明的个性,他的诙谐幽默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他的循循善诱打开了学生无限的想象匣子,他的抑扬顿挫让学生的情感跌宕起伏......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我的需要”清单的写作和“?我'的介入”两个片段的现场写作,这两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明白创意源于想象,但要基于现实,“清单”就是让学生的创意扎根于现实之中,“?我'的介入”则是让想象来辅助,将故事创编得更加丰富、生动。接下来的“情节创编”和“细节刻画”更是创编故事的必要环节,这四步的教学设计,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让笔下的故事丰富多样,也使故事创编指导落到实处。

回想平时我们语文教研会上一说到作文,语文教师都感慨:学生作文就是“穿旧鞋,走老路”“千篇一律,文章空洞无物,不知所云,朽木不可雕……满脸苦像,无可奈何的样子。”

……

这样的情形,可以说语文教师大都有同感,娄见不鲜,比比皆是。的确,教学难,教语文更难,教作文更是难于上青天。

我想同样身处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怎么才能使枯燥无味的作文课妙趣横生呢?怎么才能使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写作呢?

想必听完何捷老师的这节示范课,透过这节课我想我们都会达成以下共同的共识: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必要先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2、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大量背诵美文佳作,积累丰富的词汇;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模仿演练,在模仿基础上逐渐实现创新,张扬个性写出佳作。

借用巍书生老师的一句话就是“文上有路趣为径,写海无涯乐作舟”,我为自己的作文教学努力着,争取自己今后的作文教学取得更好的绩效,为语文教学的繁荣添上自己的一根柴禾。最后,感谢教育办此次提供的难得的聆听机会,让我们枯燥无味的作文课有了新的生命!

篇二:学习名师观摩课心得体会

学习名师观摩课心得体会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于是,我渴望能有机会与名师近距离接触,希望能聆听他们的教育思想,目睹他们的教学风采,也好让自己从中受到启迪,向他们靠近一点点。愿望终于得偿,2015年3月21日,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在我市举办的为期一天半天的“全国小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课堂展示活动,观摩了和聆听了全国名师王文丽、何捷、赵志祥三位名师的课堂和三场报告。这次活动,各位老师们都是先进行示范课,接着是他们帮我指点迷津的讲座。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是名师们深厚的教学功底、细致的点拨、独到的见解和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让我感悟颇多,受益匪浅。下面谈谈自己在在这次活动中的一点体会。

印象最深的是聆听王文丽老师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对我而言,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感受名家的课堂:原来一堂看似简单的小学语文课也可以蕴含如此多的内涵,可以如此多的体现出一个语文老师的涵养和素质,可以把人带到那么美好的境界,令我感动的不仅仅是他这堂令人深思的教学课,还有他那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话语。听他的课,仿佛是在翻阅一本厚厚的书籍,里面沉淀了王老师教育教学的方法,充溢着满满的爱和正能量,这也难怪王老师的讲解总是那样亲和,没有普通老师板正、严肃的讲解氛围。这点正是我要学习的。 (1)感性的词语教学。与很多名师引人注目的开场不同,《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以课题中的标点——间隔号讲起,再以课题的感想为切入点让同学们用词语修饰扩句似的导入,激发了学生们对

课文的兴趣度。词语教学是枯燥的,我们平时太易通过大量带有一定机械性质的操练来巩固。在王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下,学生不仅学会书写、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也自然走进文本,为进一步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并激发学生深入读文的兴趣。

(2)多样化的个性朗读,时时不忘鼓励。书声琅琅的课堂才是好的语文课堂。本课以读为本,学生以读悟情,读中感悟。教师不仅引导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读出对童年的怀念,更引领学生升华到“心赏”性地阅读,王老师在朗读中非常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同的学生读出不一样的感受,有的孩子稚嫩的语气特点,读得越来越投入;有的读出对骆驼带铃铛的疑问来;有的读出对童年的怀念来。王老师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说:“坚定的语言也是诗一样的语言,当我们把它用这样一种格式呈现出来的时候,那简直是一首流淌着信念的清新的诗。”然后亲身示范,以极有感情的形式读这一段话,指名同学来朗读,果然又是不一样的体验和韵味。王老师很擅长营造浓浓的语文学习的氛围,或者说王老师的言语举止本身就带着浓浓的语文味。王老师的语言像诗:“你们说得多好啊,每一句话似乎都闪着光亮。”“你们不仅读出了感情还读出了意境了”??除了这些诗样的语言,王老师还有很多鼓励孩子们的语言!孩子们最大的成就就是得到老师的认可,王老师的做法正中孩子们的心意!

( 3 )丰富的链接拓展。王老师另一个让我学习的地方就是她深入的挖掘课本,引领同学们往文章深层次探究不游离于表面,很到位!阅读链接的资料袋关于作者林海音以及他的作品《城南旧事》讲解的不繁琐很简练,但是很透彻,从一堂课的一个节选,引导到一本书,让学生们感兴趣去阅读整本书。这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教材的重点目

标达到了课堂效果,更培养了孩子们的课外见识增加阅读量!阅读对于学生们乃至我们不言而喻都是极为重要的,能引领和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这才是学习语文的王道呀!

而何捷老师执教的《备受关注的大事件》,则是在切实的指导五年级学生在作文时,如何做到“分身术”这样有特点的写作方式来进行拓展性的写作。在何捷老师的作文课上笑声不断,掌声不断,让游戏贯穿始终,课堂上往往使学生在全身心地投入游戏的同时又完成“作文”,要求学生在多角度,多思考,多重身份来进行创作,然后在课上完成片段写作。何老师认为“游戏的身份非常高贵,它直面儿童内心世界,是童年的‘主题曲’,是学习活动的‘原始状态’,它能够解放孩子的精神束缚,释放他们自由独特的个性。将其融入作文课堂,符合孩子的心智发育规律和认知事物的特点。而何捷老师一句句精彩幽默的激励语言,则不断的去波动孩子们心理写作欲望的琴弦,课堂上老师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所有的学生能开口说话,动笔写作,做好课堂上的引路人。课堂因训练而充实,课堂因和谐而精彩!他还主张让孩子们多写片段,多练笔,培养孩子们的写作水平!

赵志祥老师讲解的趣味语文里的“有趣的对联”,课堂教学注重动态过程,驾驭课堂机智幽默,师生互动灵活多彩,她如同一个幽默大师,把快乐带给了台上的学生和台下的老师;她这一分钟是朗诵艺术家,用高超的朗诵技巧和丰富的言语表现力征服听众;下一分钟又化身为小丑,自贬身份以激发孩子思索探究的兴趣。多变的赵老师把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那么到位,那么自然,他对对联了解的那么多。作为观众的我被她深深吸引,以至于手中的笔停了都没发觉,漏掉了许多笔记。

总之,一天半来,我们走近名师和名师面对面,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了名师的教学风采,欣赏了名师的教学艺术。感受到:讲好课

是一种快乐,听好课是一种享受。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思索。听名师讲课,就像在听前进的号角。他们点击的是孩子们的心灵,唤醒的是教师们对教育的激情。使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学习生涯。

2015.3.26

篇三:由何捷老师的

由何捷老师的《特别的自我介绍》所想到的(原创)

河南省濮阳县柳屯镇大没岸小学 韩法运

都说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像晒蔫的叶子,打不起精神;一写起作文犹如逮不到老鼠的小猫,愁眉苦脸,哀声叹气。可在何捷老师的作文课上,却是“小手常举,小眼常亮,小脸常红,小口常开”。他的课堂究竟哪来的一股魔力,能如此生动有趣,让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呢?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不妨以《特别的自我介绍》一课为例,作简要的剖析,找找其中的答案吧!

一、贴心的导入谈话

师:一天早晨,我在学校门口遇到了一位小孩子,他哭得很厉害。原来,他的笔盒丢了。他说他的笔盒不大不小,造型很新颖,图案非常美观。请问大家,他的笔盒你见过吗,他能找到自己的笔盒吗?

生:他只是说笔盒漂亮,没有说是怎样的,就是找了很久,也是找不到的。 生:他只说了笔盒很新颖,至于笔盒是什么模样,形状如何,没有说出来,怎么能找得到呢?

师:老师也很担心,没有把笔盒的样子讲清楚(板书:讲清楚),恐怕难以找到了。希望大家在今天的课上也要注意把话讲清楚,让人听明白,也希望哪个孩子早些把话讲清楚,找到自己心爱的笔盒。

【“课伊始,情已生”是课堂教学所极力追求的。教学导入,犹如一部交响乐的前奏,对学生的情绪调动、课堂的基调营造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作文课尤其如此。成功的教学导入,教师往往采用电教媒体、小品表现、语言导入、创设悬念等方式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兴趣、情感、意志等因素,形成最佳心理状态,产生写作欲望。何老师的这节课,巧妙地抓住生活中的小事,用亲切的话语娓娓道来,创设了一个与本次习作有关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明白了“介绍”的首位要素——讲清楚。导入为下一环节的人物介绍作好铺垫。】

二、宽心的适度定位

师:我们人与人初次见面,要做一件事,那就是要来个自我介绍,老师先来。有个小要求,大家一定要认真听我的介绍,判断其中包含我的哪几个方面的信息?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听何捷老师作文课后感)

师:我的名字很特别,和当红明星超级女生何洁同音,也叫何捷,但是我的捷是快捷的捷。爸爸妈妈希望我做个迅速、高效、快捷的人。我来自福州,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的爱好很多,看书,游泳,画画,特别喜欢教作文。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

生: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姓名、爱好,来自哪里,自己的职业。(随即板书:姓名、身份、爱好)

师:下面轮到大家介绍自己了,初次见面可不要把自己的家底都告诉别人,比如,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名字等。谁会像我这样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介绍时,把脸朝向人最多的地方,也请大家把目光“刷”地,聚焦在他的身上。

生介绍(略)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都称为“习作”,到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其目的是为了体现降低小学

阶段写作难度。这是就整个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而言的。那么具体到每一节课,该如何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感觉到作文并不是一件“难以上青天”的事情呢?这确实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何老师的这节课,就并不设那么高的门槛,而是以学生熟悉的自我介绍为话题,再通过自己的示范,给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今天的作文不难!这样,就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消除了学习的畏惧感,在这样良好的精神状态下,学生怎么不会心智开放,思维活跃,真正来个“我手写我心”呢?】

三、动心的情境转换

师:这样的自我介绍谁都会。老师有个担心,下课之后还会记住我的举手。(学生绝大部分举手)一个月还记得我的举手。(学生举手的少了一些)一年后还记得的举手。(更少些)五年后,十年后呢?二十年后还记得的举手。(寥寥无几)

师:看来这样的介绍还不够,还不能让听的人永远都记住他。下面我们要做个特别的自我介绍,目的是让大家长时间,甚至一辈子都记得我。(板书:特别)怎么进行特别的自我介绍呢?我要先讲个小故事:东晋时的大画家顾恺之曾经为好朋友裴楷画像。裴楷脸上有三根又黑又长又粗的毫毛,很不雅观。别人为他画像时总是加以回避,可顾恺之画时不但不回避,还特地将三根毫毛画得异常突出。正是由于这样的处理,使得裴楷的肖像格外生动,像活了似的,跃然纸上。听了这个故事,请你想想,为什么他能把这个人的像画得这么像,秘诀在哪?

生1:他把这个人的特征重点地画出来了。

生2:他抓住了人物的特征。(板书:抓住特征)

师:对啦,特别的自我介绍也就是突出特征介绍自己。课前,老师把自己的特点想了好几遍,运用联想的方法,把这些特点画成了三幅简笔画,想看一看吗?好,看后猜猜这三幅画分别代表了何老师的哪三个特征?

生1:第一幅代表何老师的性格,性情奔放。

师:这是你的发现,何老师还没想到呢。第一幅图是一条大河,一表示性情奔放,二是上课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这是工作特点。三是我的爱好是游泳。一下班,头也不回地扎到我们的母亲河——闽江冬泳,与寒冷搏斗。记住这三条了吗?好,请能看图片把我的特点连起来说一说?

生2:第二幅是表示老师喜欢吃麦当劳。

师:猜错了,这不能算是特征。

生3:是何老师的发型特征。何老师的发型是前额部分中间凸,两边凹进去,像“M”。(掌声)

师:对,正是这个原因,我的外号叫“麦当劳”。

生4:第三幅是何老师的南瓜脸。

师:我就直说吧,这其实代表我的身体特征。我比较矮,本来应该是矮冬瓜才对,但是我勤于锻炼,身体肌肉也是一块连着一块,就像南瓜。

??

【从小学生年龄特征来看,多种形式的刺激,不断变化的方式,多彩的活动,会不断地让他们保持新鲜感。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何老师开始变换一种形式,先把自身的特点变成几幅简笔画,再进行详细的介绍。这种教学设计是十分巧妙的,一是画画是一件学生感兴趣的事,作文课上画画,学生感到十分有趣,这就不断地给学生新的刺激,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学习的新鲜感;二是把特点变成画面,是需要来一番分析、归纳、梳理、概括的,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三是有了画面,就等于给了学生一个全面思维、完整表达的支点,学生口述时就有了凭借,说起话来不仅感到轻松容易,而且富有条理,保证了介绍内容的具体,语言表达的生动。】

四、舒心的成功体验

师:接下来,每个人整理一下,想想自己有哪些突出的特征,抓一两个方面,用联想的方法,画成一两幅简笔画,之后再打个腹稿,再上台说一说。

(学生画时,老师巡视,适时个别点评,指导)

接着让几名学生在黑板上画

师:说话要有条理。能不能用上首先,其次,最后,把这段话有条理地说出来?

(依据黑板上的画,逐一让介绍,何老师对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改。) 学生介绍(略)

??

师:回家后整理一下,自己有哪些特征,多画几幅简笔画,多写几个特点,题目可以叫什么呢?

生:特别的自我介绍。

师:好的,就以它为题吧。问问大家我还记得我吗?我的名字叫—— 生:何捷。

师:我的外号是——

生:麦当劳。

师:谢谢,下课。

【每一个人都有希望表现自己并得到别人肯定和赞赏的心理需要,小学生也不例外,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竭动力。当何老师以简笔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特点,孩子们的内心里也一定想用这一新的形式来表现自己、介绍自己,这应该是何老师课前预设到的,于是,他创设了让学生画、说、评的教学环节,既实现了本次习作教学目标,又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可谓是一举两得,相得益彰。】

篇四: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

上了三年级的语文课,有一个真切的感受,作文难啊!怎样指导学生的作文呢,本次学习如同一缕春风吹进了我的心田,让我从忙无头绪中有了一点头绪,下面我把我学习心得和大家分享。

9月27日我们听了巴蜀小学李斌老师的执教的是《跟帖<网络评论>》可以说,李斌老师选材的这个话题是时尚、真实、鲜活、有价值。李斌老师用了一则新闻稿《最严校规学生手机被砸》引出话题,学生用一个词或句话表达观点,第二个环节是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针对学校、家长、老师、高考生、生产商、手机等对象发表不同的看法,第三个环节由说到写,用一段话跟帖,把你对这则新闻的观点清楚地表达出来。第四个环节是展示交流,欣赏学生跟帖,用上歇后语、打比方,打油诗等鲜活的语言,做到妙趣横生、标新立异、发人深思、情真意切,以吸引读者的眼球。最后一个环节是模仿自己喜欢的帖子,围绕砸手机的话题再跟贴,也可修改自己的最初的跟帖,也可根据班上同学对砸手机这个话题的观点跟帖,还可以重跟帖。小学中段习作目标明确提出了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次李斌老师在引导学生跟帖的时候也强调了语言的鲜活,首先具有时代特征,用了一些网络的

流行语如:“沙发”“顶”“拍砖”“打酱油”“灌水”,鲜活的语言还要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作支撑。李斌老师的习作课,将听、说、读、写、评、改,有效地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体现了语文本位的特点。

第二节是贾志敏老师的习作课。贾志敏老师是上海浦东的名师,在这堂课上首先贾老师出示原文:贫生卖画,一日作画,一年无人问津。问师,师日:“试倒之,一年作画,恐一日可售”。试之然。第二个环节古文今译。第三个环节指导结合一些重点词句展开想象。如:贫,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再比如学生去请教老师的时候,想象老师外貌、语言、动作、神情,如何作画,想象书生作画时动作,神情等等,用主持人的话来总结:年愈古稀,宝刀未老,习得方法,妙笔生花,贾老师的课像一本书朴实,历久弥新,又像一盏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贾老师有一句话道出了作文的真谛,阅读是作文之父。作文是改出来的。

27号下午,我们听了浙江名师张祖庆老师的《头脑风暴与创意写作》,这堂课选材于一部奥期卡金奖的动画片,第一环节首先呈现了动画片《世界的另一端》,讲了两只蚯蚓的故事,孩子们边看故事边讨论故事情节:哪些故事情节有意思?哪些故事情节是没有想到的?用几句话讲故事。第二个环节小组合作讲述第二个情节《世界的另一端2》,小鸟把蚯蚓吃了……第三个环节是编故事的结尾(头脑风暴)。根据动画片提供的线索充分想象,给故事设计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尾。第四个环节是小组讨论,把闪现的灵感变成创意结尾。第

五展示交流环节。最后是拓展环节,1仿写《蚯蚓日记》做绘本。2、站在大鸟的立场重写故事。

“头脑风暴”是张祖庆老师提出来的新作文教学模式,这个模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想象力的激发。老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引发学生的奇思妙想,让儿童不觉得这是在作文。然后现鼓励儿童所想到的内容有条理地写下来。

张祖庆还指出了当前中段作文教学存在着无标、无序、无趣的特点,存在着拔高要求,据调查“说谎从小学生作文”开始,说明我们当前的作文已经到了改革的阶段,作文一个语文教师可创造性使用教材,针对性对学生进行作文系统的训练,张祖庆老师提供了一个训练步骤:二年级读写绘课程、童书仿创课程。三、四年级可进行观察读写课程、项目读写课程。五六年级可进行应用文写作课程、网络读写课程、微自传课程。

最后一节课是何捷老师的读写绘作文教学第一个环节是看绘本《我的爸爸》,边读边说我的爸爸,并用上“连、可以、会、敢、像”仿说,从说一个句子,到二个句子,再到三个句子,“我爸爸是…….”“我爸是……也是……”“……是……也是……还是”,何老师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乐于表达的欲望。

总之这些作文课为我们习作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最后再次引用贾老的话,学生作文要多读,多写,多改。

篇五:学习心得

福州学习心得

十月十八日至十九日,乘着十月的秋高气爽,我和施老师、秋燕老师、辛老师一起到福州市仓山小学,参加了由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台湾教育大学举行的第二届“新课堂· 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走进仓山小学的校园,绿树成荫,花香飘逸,古香古色的长廊把校内的座座楼房连接起来。自然清新,又富有人文气息,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此次来自海峡两岸的名师围绕“鼓励自由表达,强化语言训练”这一主题为我们奉上了一场视听盛宴。开幕式后,朱永新教授作了题为《阅读,新教育在努力》的专题讲座。朱教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讲座,在这次的活动中专家们一些阅读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特别是朱永新教授的《阅读,新教育在努力》的讲座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朱永新教授在讲座中对新教育的阅读观进行了五个方面的阐释:1.对人类,阅读是一种生命本体的互相映照;2.对教育,阅读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教学手段3.对社会,阅读是一种消弭不公的改良工具;4.对个体,阅读是一种弥补差距的向上之力;5.对生命,阅读是一条通向幸福的重要道路。博得了与会教师的阵阵掌声。随后,海峡两岸的7位名师先后同台展示教学,以新颖的授课方式传递各自的教育理念,与在座观众交流分享两岸教师的基础教育思想与教研成果。台湾的两位老师不温不火,上课就像在聊天,她们的教学更像是生产线上的操作,一步 一步,连作文都能有线可循。吴勇老师“童化作文”的倡导者,总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如何将复杂抽象的东西变成直观简约的东西,匠心独特,课堂与学生打成一片,处处都是一片欢乐。黄老师的课堂

充满乐趣,洋溢着浓浓的数学味道,听黄老师的课是一种幸福的享受。江惜美教师,一位白发闪闪的老者,她对教学的认真与执着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课都有着共同点:

其中何捷老师的生活作文《情节!情节!》让我感触颇深,虽时隔多天,却仿佛“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本堂课何捷老师通过出示新闻网上的一组《老人与猫》的真实图片,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时一边渗透“作前构思”“情节铺陈”“?我'的介入”“情节突转”“细节刻画”等故事创编必须元素,逐步深入地指导学生自能创编故事!整堂课下来,让我最佩服的是何捷老师鲜明的个性,他的诙谐幽默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他的循循善诱打开了学生无限的想象匣子,他的抑扬顿挫让学生的情感跌宕起伏......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我的需要”清单的写作和“?我'的介入”两个片段的现场写作,这两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明白创意源于想象,但要基于现实,“清单”就是让学生的创意扎根于现实之中,“?我'的介入”则是让想象来辅助,将故事创编得更加丰富、生动。接下来的“情节创编”和“细节刻画”更是创编故事的必要环节,这四步的教学设计,打开了学生的思路,让笔下的故事丰富多样,也使故事创编指导落到实处。一小时的课,学生看图说话进行了九次、写作进行了三次,分别有这三次,列故事清单—比比谁的清单条目多、想象“我”在故事中—比比谁的想象更出人意料、细节刻画—比比谁的刻画更动人,整个课堂就在“聊天—练写—评价”的模式中进行,轻松高效,而且全然没有习作指导的痕迹,你仿佛就被带入一个情感故事中,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的情感基调不就是一出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后半部分笑中含

有泪。

回想平时我们语文教研会上一说到作文,语文教师都感慨:学生作文就是“穿旧鞋,走老路”“千篇一律,文章空洞无物,不知所云,朽木不可雕……满脸苦像,无可奈何的样子。”……

这样的情形,可以说语文教师大都有同感,娄见不鲜,比比皆是。的确,教学难,教语文更难,教作文更是难于上青天。

我想同样身处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怎么才能使枯燥无味的作文课妙趣横生呢?怎么才能使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写作呢?

想必听完何捷老师的这节示范课,透过这节课我想我们都会达成以下共同的共识: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必要先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2、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大量背诵美文佳作,积累丰富的词汇;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模仿演练,在模仿基础上逐渐实现创新,张扬个性写出佳作。

借用巍书生老师的一句话就是“文上有路趣为径,写海无涯乐作舟”,我为自己的作文教学努力着,争取自己今后的作文教学取得更好的绩效,为语文教学的繁荣添上自己的一根柴禾。最后,感谢教育办此次提供的难得的聆听机会,让我们枯燥无味的作文课有了新的生命!

何老师的这节习作课在学生们的欢笑声中持续。整节课,何老师幽默风趣,富有激励性和令人温馨的语言萦绕在每个学生的耳畔边。何老师形象的把班级最角落的那个“不被关注”的同学称为班级里的

“智慧之光”,真正做到了关注课堂上的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何老师的习作课不仅仅只是一节习作课,他还关注教学目标的第三维度,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孩子们习作中,

润物细无声,一节《101行动》习作指导课,在孩子们高昂,充满激情和无限乐趣中结束。相信通过这节触摸孩子心灵,倾听孩子心声的心与心交流的习作课,学生们会对习作产生极大的乐趣,不断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并且爱上习作。

聚焦名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听完何老师的这堂习作课,受益匪浅这个词还尚不能够表达清楚我的收获。相信在接下来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可以清楚地辨清前方道路的方向,路虽漫漫,但目标却清晰明朗。如何让学生在充满乐趣、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中爱上语文,爱上写作将成为我不断探索的方向。

洒脱。智慧的课堂教学设计,看似无心插柳,实际上是独具匠心的深层次思考。幽默诙谐的语言是课堂的润滑剂和调味剂,让课堂顿时活色生香,充满乐趣与生机。何老师饱读诗书,底蕴深厚,课堂上的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其四两拨千金的教学智慧,挥洒自如的课堂学生的心情是放松的,精神是自由的,表达是快乐的,情感是真实的。这节课何老师就像一个大孩子带领一群小孩子共同感受表达的快乐与美妙,师生

共同经历创作的过程,教师是学生的精神导师,是儿童写作的陪伴着和引领者,点拨在疑难之处,指导在困惑之处,学生受益无穷。诗人海子说“面朝大海,出暖花开”,当教师和学生站在同样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习作课堂和教学时,才会体会到这样的课堂境界是多么的美好!

难能可贵的是何老师能够在百花齐放的语文教育教学百花园中坚守自己的观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有效的帮助,我想这不仅是教学的勇气,更是教学的底气。课上,他提出的“关联”策略,简单、高效、实用价值高,为学生的习作和表达提供了新视角,搭建了一架梯子,让学生跳出“内容”的圈子,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降低了习作的难度,有创意,角度新颖。

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难忘的一课。这节课让教师对写故事、对习作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和领悟。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习作教学应该趣味横生,趣字当先。有趣的课堂能让学生打开话匣子,开动想象,能让学生文思泉涌,下笔成文。习作教学成为一种享受,而非一种折磨。

我想语文教育是传承经典,弘扬文化的担当;是诗意的守望;是浪漫的追寻;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让我们追随名师,脚踏实地,潜心研究,在语文教育的沃土上收获属于自己的累累硕果!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