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壶口瀑布游客掉进黄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7:13:52 字数作文
壶口瀑布游客掉进黄河字数作文

篇一:壶口壶口阅读答案

壶口,壶口

①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展的沟谷。由于地势的羁束,这些沟谷都多少显出一种挤手夹脚的尴尬和无奈。而地处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一带的秦晋大峡谷却是个例外。

②黄河有幸,倚身此中。

③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同样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峻梁雄峁中曲意周旋,它只能忍受和服从。但黄河是雄心勃勃的,它从来都不屑隐忍,不甘迁就,更不愿受辱。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着机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丝毫犹豫便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④这就是壶口瀑布。

⑤壶口瀑布诞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壶口中——瀑布之前,黄河的河床足有一千米宽,而到了这里,两岸岩石陡然一缩,形成了一条只有二三十米左右的狭槽。不仅如此,槽道下又奇特地出现了一个高低悬殊,落差极陡的深谷。于是,漫流而来的黄河水流在这里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由此形成了壶口瀑布。

⑥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⑦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乎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又包容万千。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⑧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和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去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去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迸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

⑨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那是须我们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

⑩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领悟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

阅读答案

11.为什么说倚身于秦晋大峡谷,“黄河有幸”?(2分)

【答案】雄心勃勃的黄河得到了释放的舞台,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评分标准:答出“得到了释放的舞台”,得1分;答出“造就出”和“伟大和不朽”,得1分。共2分。

12.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说明。(4分)

【答案】(1)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

(2)瀑布发出的不绝不灭的震吼撼天动地,包容万千。

(3)统一和团结使狂放不羁绊的黄河水流的力量排山倒海。

(4)黄河水流们的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4分)

(1)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答案】贬义词变为褒用词,生动形象的描述并赞美洪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

(2)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答案】动词,写出水浪的力量很大。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水流们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胆识、勇气和力量。

评分标准:(1)答出“贬义褒用”,得1分;有恰当的分析,得1分。意思对即可。计2分。

(2)答出“形象有力”(有表现力),得1分;有恰当的分析,得1分。意思对即可。计2分。共4分。

14.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第一问:【答案】象征。或:托物言志。

第二问:【答案】文章借“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黄河水流形象,象征了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评分标准:第一问回答正确,得2分。第二问能答出“象征了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即可得2分。共4分。

15.请从文中【A】【B】两处画横线的语句中任选一处,针对其中最鲜明的语言特点加以赏析,并概括该句的深刻内涵。(4分)

【答案示例】 [示例一] 填选项:【A】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联想丰富,气势磅礴。该句揭示出瀑布撼天动地的声音所展现的勇猛刚烈的气势和悲壮豪雄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示例二] 填选项:【B】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言雄壮有力,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喷薄而出,连用三个“为什么”引人思考,突出了黄河精神作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内核的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评分标准:能明确排比的修辞方法及作用,得2分;能概括内涵,点出作用,得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篇二:黄河壶口瀑布游记

黄河壶口瀑布游记

[原创]老严笑颜

白天圣地延安马不停蹄紧张参观,晚间华电工程环保党支部座谈学习,可谓践行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校训。时针指向12点,尽管各位不觉困意,谈兴正浓,讨论只得暂告一段落,李总简要点评总结。大家抓紧时间休息,准备明日(今晨)壶口征程。

一夜无梦。仿佛还徜徉在滚滚延河岸边、相聚在杨家岭的油灯旁、在中央大礼堂聆听湖南帅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动人演讲、在枣园爱心小店讨价于狗头枣的买卖。一阵悦耳的电话铃声响起,事不宜迟,壶口之行该出发了。

乘大巴沿高速公路南下,两边黄土高坡上窑洞时隐时现,石缝间渗出的泉水形成的道道冰瀑,在这暮春时节特别显眼,黄土高坡在一片片野桃花点缀下,散发着早春的气息。偶尔看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时尚新农居,大概就是新农村建设吧,希望为中国解放事业做出了无私奉献的乡亲们,也能过着报纸上讲的和谐幸福生活。穿越隧道、跨沟壑,黄土高坡峰回路转,一路景色像复制一般,新奇感在大巴的颠簸中慢慢淡化,好多兄弟昏昏欲睡了。

突然,车外一幅画面引起了一位城里游客兴趣,两只狗正在苟且嬉闹,游客问从西安来的漂亮的吴导“它们什么地干活?”,导游认真地

说这就是《诗经》里传说的狗打架。顿时大巴里充满了快乐与兴致,张张笑脸上再难寻半丝困意。

车下高速公路,在陕山大峡谷西岸,陕西侧行驶,忽见对面峭壁上“山西临汾”几个大字。导游说,壶口瀑布就要到了。路边一条深深沟壑竟然就是多年来梦中黄河,大家不约而同向窗外“抬臀而望”,就像宴会上敬酒“屁股一动表示尊重”一样,(老严笑颜私下认为“屁股一抬,喝了重来”可作为山东地区“站着喝酒不算”酒文化理论的一种通俗阐释)。远处一块巨石,上书猩红大字“壶口瀑布”。

一阵浑厚的咆哮声传来,一团团水雾从河底飞起。黄河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在深深的谷底翻转向南而去。河床上滑滑的黄泥下面竟是厚厚积冰。春天来了,积冰慢慢融化,冲出一道道沟壑,就像千百年风吹雨打形成的黄土高坡,给人一种深沉莫测的感觉。在工作人员提醒下,我们沿着新修的水泥路(桥),在河床上向中间的河槽走去。因为是枯水季节,河床显得异常宽阔,导游说若在雨季,我们脚下就是滔滔黄河水。那将是一幅怎样动人魂魄的画卷!

近了,远处两百多米宽的黄河水,像一匹金黄的缎面,缓缓移动。突然黄河急促地奔跑起来,向四五十米宽的壶口涌来,湍急的泥水还未来得及在这个“壶口”摆弄几个浪花造型,就突然跌下百尺深潭,轰鸣之声像一颗颗重型炮弹在深潭炸响,又像晴天一个个霹雷在耳边轰鸣,令人震撼。再看黄河,像一声令下,千军万马打乱了阵脚,而又一心向前,互相呐喊着、拥挤着、推推搡搡、前赴后继、英雄般义无反顾、接

踵跳入深谷,瞬间伴随着轰鸣声,升华出一片黄色的浓浓烟雾。一阵夹杂着泥水的风扑面而来,镜头上溅起朵朵黄色的泥花,我禁不住打一个寒颤,不由自主向红线后退了几步,迅速按下相机快门。【一位好友说我拍的壶口瀑布,壮观的景色被一条红线破坏,太遗憾了。其实有红线也好,免得掉入深不见底的深潭。社会生活中也有一条条不见踪迹的红线,保佑着社会和谐向前】。而此时的千军万马在瀑布下游,已经化作

一团团旋转的激流,撞击着岩石向南而去,消失在大山的后面。

天下瀑布,无不从高高山巅落下,仰而视之,或疑是银河落九天,或瀑布撞击岩石,白色浪花堆起千堆雪;壶口奇观,作为国内第二大瀑布,从平地跌入深谷,俯而观之,只有无限感叹与震撼,一切言语都显寡味。“疑是银河落九天”像少女飘逸的秀发,多了几份秀美,少了太多深沉与厚重;“堆起千堆雪”像学院派的画家精心打磨的风景画,美则美矣,欠缺了男人的心胸、力度和坚毅。伟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老严笑颜笑曰,不到壶口瀑布,难识英雄黄河真颜。

黄河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默默哺育着代代中华儿女,她从唐古拉山走来,宽大的胸怀容纳着涓涓细流,当大山横亘在面前,拦住前行的脚步,她毫不犹豫奋力一搏,将黄土高坡撕开,夹杂着黄黄的泥沙,击打坚硬的岩石,九曲连环攻坚克难,滚滚不息奔向大海。壶口瀑布让我们感悟黄河母亲的温存、厚道,更有不屈与顽强,英雄的中华儿女正是在黄河精神的感召下,不断战胜强敌,走向辉煌。

壶口大瀑布和两岸峭壁已经远我而去,但华电环保在壶口瀑布前庄严、浑厚的大合唱,与壶口瀑布共鸣的和谐旋律,还在一路上荡漾: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篇三:壶口瀑布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阅读答案

壶口瀑布: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落日,苍鹰,暮色,群山,我们在这样的背景衬托下,恋恋不舍离开陕北,奔向秦晋峡谷,去寻找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壶口瀑布。 黄河从约古宗列开始,从涓涓溪流,有容乃大,汇成(wèi) 为壮观的大河。她从龙羊峡走出,变得奔涌浑浊,像暴怒的雄狮,东冲西撞,给两岸人民带来幸福,更带来无尽痛苦。我们沿黄河一路采风,心情上总体是压抑悲壮的。壶口是黄河最壮观的景色,我们急迫地欲领略她奔腾(páo xiào) 、千军万马的气度。

车窗外,杳无人烟,屋舍稀落,断垣残壁,瓦砾成堆。车拐过最后一道山梁,黄河从视线中消逝。蓦然,一股惊天动地的声浪铺天盖地而来,黄河以雷霆万钧之势,呐喊着迎接我们这群不速之客。车停道旁,喧哗停止,苍茫暮色使我们看不见黄河之水,只能静静地用耳,准确地说是用心,听黄河母亲的倾诉。

上古,黄河奔泻至此,形成滔滔洪流。河道不畅,横溢流淌,黄河成为不可抗拒的洪灾。大禹用疏导之法,劈开吕梁山,凿开龙门,给后人留下名闻(xiá’ěr) 的壶口瀑布。

翌日清晨,我们走近壶口瀑布身旁,立刻被她博大的气势所(zhèn hàn) 。黄河之水显得宽宏博大,奔放无羁。此时,我才知晓李白为什么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壶口两旁,山岩断裂,赤裸畸形,筑成两条坚固峰带,如鬼斧神工。金色的波涛从远方滚滚而来,惊涛

拍岸,金液飘荡。雾气蒸腾,水天一色。七色彩虹在阳光照耀下,横跨两岸。黄水万顷,赤身裸体,无拘无束,在秦晋峡谷奔突涌荡,左回右旋,掀起团团浪花、泡沫。

壶口河槽错落,岩石犬牙交错,水流跌宕,像烈马分尸般撕碎水层,又如古老的石犁犁开波面。云腾雾裹,浇入壶口,挤入龙槽。黄河雄浑博大的身躯突然被痉挛收缩,又被大自然鬼使神差般撕裂。

此时,黄河畔上,气流在抖动,山在摇晃,大地在颤栗。“声震四十里,烟雾溅湿人”。天和地(bān lán) 的色彩和声响都消失了,黄河似是地下奔突出的岩浆,发出无尽的雄伟轰鸣。

久居都市,偶尔踏青,已习惯于风花雪月,小桥流水。猛然被苍凉悲壮激越的悲歌一击,心灵为之一振。你听,黄河之水低沉狂叫,像沙场将士的喘息,有雄壮,有阳刚,有激昂。两岸群山和游客,静默倾听。一切在这里都停止、凝固了,只有黄河奔流。她在青藏高原成长,在内蒙古沙丘壮大,在历经九曲回肠的磨难后,又被投入十里龙槽,她在生命的压抑中,带着生命的重负,在跳荡中完成生命的格斗。

面对壶口,你只能高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壶口瀑布,观之,如万马奔腾, 听之,似惊雷行空。浩浩乎,中华民族之文化;荡荡乎,中华民族之精神!

(选自1994年11月25日《北京日报》,作者宁明。有删改。)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空。

2.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蓦然( ) 畸形( ) 痉挛( ) 颤栗( ) 杳无人烟( ) 奔放无羁( ) 水流跌宕( )

3.比较此文与课文《黄果树瀑布》,说说两位作者在前去参观瀑布时的心情有何不同?为什

么?

*4.读罢全文,谈谈为什么说壶口瀑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参考答案:

1.蔚 咆哮 遐迩 震撼 斑斓

2.mò jī jìng luán zhàn lì yǎo jī dàng

3.《黄果树瀑布》中作者去参观瀑布时有一种“在旅游点必产生的那种似曾相识的无聊感”,因为此前风景化的图片使作者仅仅把黄果树看成风景之一,它们仅仅是祖国的骄傲这一概念的所指,而景区门口的纪念品也是千篇一律的。而《壶口瀑布》中作者的心情却是“急迫”的,因为作者沿黄河一路采风,心情上总体是压抑悲壮的,他渴望壶口瀑布的壮观奇伟能振奋自己。

4.开放题,能自圆其说即可。提示:因为壶口瀑布有深厚悠长的历史,有雄浑磅礴的气势,有激昂不屈的性格。

1.第二段说黄河“盛满民族全部的辉煌和苦难”,联系全文请具体说说:“辉煌和苦难”是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文中找一组形容词来概括黄河的特点;并说明写壶口瀑布为何先着力描写黄河之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文中找出语句来说明壶口瀑布的特点?(限于20个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描写壶口瀑布是为了赞美中华民族的精神,试从本文中概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限于10个字以内)(2分)

5、文章最后以《黄河大合唱》和《纤夫的爱》来结尾,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参考答案

1、“苦难”指不可抗拒的洪灾;“辉煌”指造福人民,便利交通,旅游发达。

2、宽宏博大,奔放无羁。黄河之水是形成壶口瀑布的源泉。

3、万马奔腾、惊雷行空、犬牙交错、水流跌宕。

4、顽强奋斗,质朴坦荡。

5、用对比来突出壶口瀑布的文化内涵。

篇四:壶口 瀑布复习

壶口瀑布游客掉进黄河

壶口瀑布 作者 梁衡

一、基础知识

1、写出一句描写黄河的诗句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或给加点的词注音

告jia(诫 ) mímàn (弥漫 ) 推推sǎng sǎng搡搡 Shà(霎)时 chíchěng(驰骋)

漩(xuàn)涡 寒jìn(噤) wù’ǎi 雾霭 乘xì隙而进 折返迂yū回 .

钻石mì(觅)缝 gǔgu 汩汩 hánchan (潺潺) 怒不可a(遏 ) 挟(xi?)而不服 .

3词语解释: 推推搡搡——粗暴地、接连不断地猛推。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寒噤——身体因受冷、受惊或疾病而微微颤动;寒,寒冷;噤,因严寒,受惊吓等而咬紧牙关或牙齿打颤

驰骋——骑马奔跑;奔驰;驰骋原野 形容瀑布飞流而下的样子。

怒不可遏——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二、课文内容分析与理解——文主要写作者在不同的季节,两次来到壶口瀑布。

第一、二段:在雨季,作者初次相识壶口瀑布。

(1)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2)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 A 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 B 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现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 C 进去, C 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1、第一次看壶口瀑布,作者听到什么,又看到了哪些奇特的景象?

听觉:在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欲聋”。

视觉:“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腾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

感受:“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可怕”、“惊慌”。

结果:“匆匆地逃走”。

2、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运用比喻,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河水比作沸水,写出了壶口瀑布水势浩大、上下翻滚的景象(1分)。突出黄河令人震撼的气势(1分),为后文具体描写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作铺垫和渲染(1分)。

3、请将三个动词“跌”、“冲”、“落”分别填入第⑵节三处方框中最恰当的一处:(3分)

A. 落 B. 跌 C. 冲

4、第一次去看壶口瀑布,作者几乎“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那么描写这次经历的第⑵节在文中是否显得多余,为什么?(3分)

不多余。第②节初步勾勒了壶口瀑布壮阔的气势和令人惊心动魄的形象(1分),给后文详写第二次观看作了铺垫(1分),也留下了悬念(1分)。 第三、四、五段:作者看到的是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看到了黄河在壶口瀑布处的雄伟、壮阔的气势。

第三段:从河床角度看:河水在上游的特点:由地理构造“丁字”形状,先写壶口瀑布得名的原因。再描写了上游的水势。

(3)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1、用60字左右说明一下“壶口 ” 之名的由来。(3分)

河心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 这深槽顶着宽宽的河面, 形成一个“丁字”,形似巨壶, “壶口”由此得名。

2、用80字左右说明 “壶口瀑布”的形成。(4分)

河心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 这深槽顶着宽宽的河面, 形成一个“丁字”,形似巨壶, “壶口”由此得名。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陡然跌落至四十多米宽的深槽中,被拢成一束,便形成了壶口瀑布。

3、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3分)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表现了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4、文中“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一句属于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以静衬动。 用“青冷的灰,寂寂的蓝”衬托壶口瀑布奔腾激越、令人震撼的气势。 (3分)

5、请联系前文,具体说说第⑶节中“驰骋”一词写出了什么?用得好在哪里?(3分)

“驰骋”呼应了(1分)前文“其势如千军万马”的比喻(1分),生动地描绘出壶口瀑布处的黄河水汹涌奔腾的雄壮气势(1分)

6、文章为什么要写黑猪掉进深沟的事?前面“当地人说”几个字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

从侧面烘托激流汹涌,水流之急,水力之大。不能删除。因为这不是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听“当地人说”的,可能有些夸张。如果删除的话,就与事实不符。

7、文章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描写黄河带给人的感受,其中最主要的是 听 觉和 视觉,

“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则属于 触 觉。(3分)

8、文章第⑵节和第⑶节都提到了别人对于黄河的描述(“有人告诫”、“当地人说”),请

联系句意分析这两处文字在文中的作用。(3分)

这两处文字都属于侧面描写,完整和丰富了黄河的形象(1分),第一句写出了雨季黄河的水势浩大凶险(1分),第二句写出了黄河水流的迅猛(1分)。

9、这段中运用两个“突然”表现了“壶口”地势的陡峭、险峻,段中明显与它们形成

呼应的一句话是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 ;作者引用黑猪的故事是为了突 出黄河水流的迅猛。 (3分 )

10、第三段中“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一句中,“从从容容”的原因是:这是作者第二次去看壶口瀑布,当时正是枯水期,“谷底显得异常开阔”。(2分)

而第二段中“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一句中,“大着胆子”则是因为这是作者第一次去看壶口瀑布,当时正是雨季。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如果下“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2分)

11、请联系前文,具体说说第⑶节中河水得以“ 畅畅快快”驰骋的原因(2分)

因为“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河面非常开阔。

第四段:从水流角度看:河水在龙槽壶口的特点——凝重、猛烈

(4)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1、“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在文中“宽”具体指的是 “窄”具体指的四十多米宽的深沟(2分)(请用原文回答)

2、说说你对“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的理解:(3分)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 的修辞手法,它的表达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洪流向两边涌去, 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的画面,突出水势变化之大,表现了黄河壮阔的气势。

3、 为什么又说:“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既然否定

前一种说法,为什么不把它删除? (3分) 作者认为“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还不足以表现壶口瀑布的凝重、猛烈,所以又用“一卷钢板出轧”作对比,让读者在对比中感受瀑布的水流宏大,气势猛烈。

4、说说句中“凝重”、“猛烈”词语的表达作用 (3分)

“凝重”、“猛烈”表现了黄河奔腾至此,就如被勒住了缰绳的烈马,咆哮狂啸,一下从河床跌入了深谷,其势惊人,无坚不摧。

5、说说你对“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一句的理解 (3分)

这个句子运用了 排比/拟人 的修辞手法,它的表达作用是富有语势地/生动地写出了黄河水流在龙漕两边滩壁上散开的画面(1分),赋予了黄河水流以生机活力(1分)。 6、说说你对“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一句的理解。(3分) 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水的声音之美,以及颜色、态势之美。表达出作者的喜悦欣赏之情。

7、说说你对“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的理解(3分)

这句话运用反问句式,加强了语气,表达造物者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既指客观世界,也指主观世界)的意思,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强,而且立意深刻。

第五段:从石头角度看——眼前河水的特点——坚忍不拔

(5)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A 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B 出

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C 下去,C 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1、请将三个动词“切”“凿”、“旋”、分别填入第⑵节三处方框中最恰当的地方:(3分)

A. 凿 B. 旋 C. 切

2、说说你对画线句的理解(2分) 画线句,运用形象的动词和生动的比喻,赞颂了黄河水流之大,力量之大。

3、“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一句中“怒”字用得非常贴切。请联系前后文,说说河水“怒”的表现。并说说你对这句句子的理解。

(1)“怒”表现在:“凿”、“旋”、“切”、“剁”等一连串动作,逼真地表现出黄河水愤怒时的力量之大。(3分)

(2)我的理解:这句句子借水喻人,赋予水以人的感情:“柔和之中有宽厚绝无软弱”。借助黄河水,生动地写出了中华民族有耐力,有钢铁般的意志。她勇于反抗,奋力抗争,有坚忍不拔的精神。(3分)

4、文中“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一句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不能。因为这句话写出了“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是有据可查的。表现了“日夜不停的河水”“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突出了黄河水的力量之大。

第六段:抓住壶口瀑布的特点,表达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由衷赞美

(6)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说说你对画线句的理解(3分) 画线句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并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和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表现了黄河水宽厚的雄壮之美,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

三、联系全文理解文章主旨,了解文章结构

1、作者由壶口瀑布联想到什么?揭示了怎样的主旨?

(1)作者联想到:小小的壶口,“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又联想到中华民族的特点:“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主旨:本文由小小的壶口瀑布概括了黄河博大宽厚的伟大的性格,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由衷赞美。

2、结构特点:作者写两次到壶口参观 一到壶口,雨季观光,采用略笔处理。二到壶口,选择枯水季节观瀑,详写。

篇五:《壶口瀑布》复习笔记

十五、壶口瀑布

中心思想: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雄壮、磅礴气势,热情赞美了祖国壮丽的河山。通过写黄河“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品格,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式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1、第一次参观,侧重突出壶口瀑布带给人危险可怕、惊心动魄的

感觉,为下文对壶口瀑布的详细描写和热烈赞美作铺垫。

2、划线句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河之水在雨季水势浩大、上下翻滚的凶猛景象。

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1、这一节写河水在上游的特点。由地理构造“丁字”形状,写“壶口”的得名。再描写上游水势。

2划线句理解:

①动词:描绘了水的运动,显示了黄河惊人的力量。

②叠词:“排排”形象写出了黄河壶口瀑布的水汹涌而来的特点。

③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河河水排山倒海、不断向前奔涌的状态,像千军万马冲击着河岸。突出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

3、“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从侧面表现出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磅礴气势。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1、这一节写河水在龙漕壶口的特点:凝重、猛烈。

2、“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

碎,碎成点,碎成雾。”运用短句的句式,写出黄河本来平静流淌的河水到了壶口,变得更加激越强劲。

3、“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①将柔而无形的水比作“飞毯”“钢板”,生动地写出了河水的凝重、猛烈,一泻千里,势不可挡的气势。

②作者认为“毛毯从空中抖落”还不足以表现壶口瀑布的凝重猛烈,所以在否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以“钢板出轧”作比较,在补充、比较中,让人感受到和会水流猛烈、势不可挡的气势。

4、“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运用排比、拟人,写出了瀑布纤细、柔和、优美的其他形态,除了猛烈,似乎又多了几分灵动。

5、“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水的声音之美,水的颜色、态势之美。表达出人的喜悦欣赏之情。

6、划线句理解:

①小小的壶口瀑布,兼有水的各种形态,兼容人的各种情感,象征各种人性。这里的世界即指客观世界,也指人的情感世界。(此处提到人的情感,为下文揭示黄河性格、民族精神做铺垫。) ②从该段中找出能体现喜、怒、哀、怨、愁之情的句子。

喜: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怒: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哀: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

怨、愁: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1、这一节写脚下的石,以此赞颂水的力量,并借水喻人,赋予水人的情感:“柔和之中有宽厚绝无软弱”,勇于反抗、奋力抗争、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2、“齐齐”“切”“寸寸”“剁”准确地表达了黄河河水对河床硬石的冲击程度之强,从而表现出黄河水坚定的意志、不懈的努力,坚忍不拔的精神。

3、文中讲到徐霞客游记中所载的当年壶口的位置,是为了表明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