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读书如熬粥阅读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5:25:03 字数作文
读书如熬粥阅读答案字数作文

篇一:冲刺南京中考2013语文现代文阅读综合(后附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5分)

满架秋风扁豆花

丁立梅

①记不清是从哪天起,我回家,都要从一架扁豆花下过。

②扁豆栽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它们的藤蔓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顺了

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到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电线连着路

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诗意地搭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

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

③秋渐深,别的花且开且落,扁豆花却且落且开。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无数的蝶翅,在秋风里翩然舞蹈,欢天喜地。

④花落,结荚,扁豆成形。四岁的侄儿,说出的话最是生动,他说那是绿月亮。看着,

还真像,是一弯一弯镶了紫色边的绿月亮。我走过时,稍稍抬一抬手,就会够着路旁的那些

绿月亮。想着若把它切碎了,清炒一下,和着大米饭蒸,清香会浸到每粒大米的骨头里——

这是我小时候的记忆。乡村人家不把它当稀奇,煮饭时,想起扁豆来,跑出屋子,在屋前的

草垛旁,或是院墙边,随便捋上一把,洗净,搁饭锅里蒸着。饭熟,扁豆也熟了。用大碗装

了,放点盐,放点味精,再拌点蒜泥,滴两滴香油,那味道,只一个字,香。打嘴也不丢。

⑤这里的扁豆,却无人采摘,一任它挂着。扁豆的主人大概是把它当风景看的。于扁豆,

是福了,它可以不受打扰地自然生长,自然凋落。

⑥也终于见到扁豆的主人,一位整洁、干练的老妇人。下午四点钟左右的光景,太阳跑

到楼那边去了,她家小院前,留一片阴。扁豆花却明媚着,天空也明媚着。她坐在院前的扁

豆花旁,膝上摊一本书,她用手指点着书,一行一行地读,朗朗有声。我看一眼扁豆花,看

一眼她,觉得他们是浑然一体的。

⑦此后常见到老妇人,都是那个姿势,在扁豆花旁认真地读书。视力不好了,她读得极

慢。人生至此,终于可以停泊在一架扁豆花旁,与时光握手言欢,从容地过了。暗暗想,真

人总是不露相的,这老妇人,说不定也是一个高人呢。像郑板桥,曾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

居住在大悲庵里,春吃瓢儿菜,秋吃扁豆。人见着,不过一乡间普通农人,谁知他满腹诗才?

秋风渐凉,他在他居住的厢房门板上,刻了一副对联?一帘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几百年过去了,当年的大悲庵,早已化作尘土。但他那句?满架秋风扁豆花?,却与扁豆同

在,一代又一代,不知被多少人在秋风中念起。

⑧清代学者查学礼也写过扁豆花:?碧水迢迢漾浅沙,几丛修竹野人家。最怜秋满疏篱

外,带雨斜开扁豆花。?有人读出凄凉,有人读出寥落,我却读出欢喜。人生秋至,不关紧的,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生命不息。

(有改动)

14.本文标题“满架秋风扁豆花”有何妙处?(3分)

15.赏析文中画线句。(3分)

无数的蝶翅,在秋风里翩然舞蹈,欢天喜地。

16.结合语境,说说第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7.回答下列问题。(4分)

(1)文章结尾说“人生秋至,不关紧的”,请分析“人生秋至”在文中的含义。

(2分)

(2)文中深秋时节扁豆花的生长状态和老妇人、郑板桥在“人生秋至”时的生活态度有何

相通之处?(2分)

1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第②至④段按时间顺序,生动地描述了扁豆从藤蔓攀援到花朵盛放直到结荚成形的

生长过程,间接抒发了作者对扁豆的感情。

B.第④段末尾写吃凉拌蒸扁豆的两句,全用短句,高度口语化,看似平淡,实则耐人

回味。 C.第⑥段末尾,作者之所以“觉得他们是浑然一体的”,是因为老妇人就坐在扁豆花旁。

8段中,D.第○作者对查学礼写扁豆花的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深秋的斜风细雨中,

还有扁豆花在满满地开着,诗人为此而欢喜。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9-23题。(14分)

读书如“熬粥”

赵畅

①我的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能烧出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

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

②是的,要熬一锅好粥,首先在于有?好米?。米好,粥就好。熬粥拼的是米,是那种

不加附加值的实力与质地。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来熬,用?文

火?易熬透,既能保证营养成分不流失,又能保持那份天然的鲜香味。熬粥还须持续。一锅

好粥,少说得熬上个把小时。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

般吗?

③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经典好书,如同?好米?。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

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

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

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

限。不仅是词汇有限,同时也使智力和想象力有限,使知识和思想贫乏。?略萨的这番话对

阅读经典的意义作了深刻的诠释。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④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

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

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

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

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而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

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未

知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⑤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

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孤独,它更适合于独啜。不要

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坚持读书,须有定力。这方

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据他的友人回忆说:?那时一起在德国留学的学生们大多数

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陈)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

意思是说,他们心思纯正,始终坚持专注于读书学习,不受其他诱惑的干扰,耐得住寂寞与

单调。这种定力,值得每个读书人学习。对那些以忙为由而少读书、不读书的人来说,尤其

需要。胡耀邦同志曾说过一句话:?你要多读书,就要少打扑克,少跳舞,少看电影。?可不

是吗?时间挤挤总是有的,就看你舍不舍得少打点扑克、麻将了。

⑥读书如熬粥,也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

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

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9.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3分)

20.回答下面问题(3分)

(1)文章将“读书”比作“熬粥”,在论证上有何好处?(1分)

(2)文章第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

21. 第③段中引用秘鲁作家略萨的话有何作用?(2分)

22. 第⑤段中,作者说“坚持读书,须有定力”,这里的“定力”怎样理解?具体说说下文

是怎样论证这一观点的。(3分)

23.以下与课文有关的名言和事例中,不能用作本文论据的是 ( ) (3分)

A. 培根曾在《谈读书》一文中风趣地说:“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

知。” B. 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只求会意,却从中获得了精神的愉悦。

C. 宋濂从幼时起即酷爱读书,经数十年寒窗苦读,终成学识渊博的大学士。

D. 香菱听从黛玉教导,用心阅读了王维、李白、杜甫等大家的诗集,结果诗才大进。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3分)

人面桃花相映红

①桃花芳菲烂漫,桃子是著名水果。

②桃树为蔷薇科李属的落叶小乔木。叶椭圆状披针形;花单生,几无柄,有单瓣、重瓣,色有粉红、深红、纯红、纯白及红白复色等。花与叶同发,而花开略占先,三四月开花。《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描绘的是?桃树长得很壮盛,花儿朵朵正鲜美?的景象。

③桃原产我国西北、西南等山区,栽培历史至少也有三千多年。桃的品种很多,全世界有三千种以上。我国原产的也有三百多种。按用途分,主要有观赏桃和食用桃两大类。

④观赏类主要有碧桃、日月桃、鸳鸯桃、寿星桃、人面桃等。其中以碧桃最为优美,人面桃最富诗意。宋代秦观的?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一句,深情赞美碧桃的生性高洁。人面桃又名美人桃,即千瓣花桃。特别有一种人面桃花,外层花瓣粉红色,内层花瓣越向中心越红,仿佛美人娇羞深藏不露。

⑤关于人面桃,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一年清明节,唐代诗人崔护到郊外春游。在一个小村庄里,他看到一位美貌的姑娘倚在桃树旁,十分娇艳可爱,便向她讨些水喝。姑娘给了他一杯水,崔护喝完后,很想与姑娘说些什么,却因萍水相逢不敢唐突,只好怅然离去。第二年清明,崔护又来到这里,只见双门紧闭,不见那姑娘。他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又过了几日,他再去登门拜访,才知那姑娘因思念他绝食而死。崔护悲恸不已,在尸体旁大声呼叫:?崔护在此!崔护在此!?竟感动上苍,姑娘复活了,有情人终成眷属。

⑥食用桃的优良品种很多,像山东肥城桃、上海水蜜桃、河北六月鲜、南京时桃等。食用桃大多在夏季成熟,但在我国几乎四季都有鲜桃。江西有?四月白?,北京有?五月鲜?,浙江有?六月团?,东北有?七月红?,南京有?八月寿?,山西有?九月菊?。就是冬天也有鲜桃上市。《诗经〃小雅》中提到的?旄桃?,就是冬天成熟的。《西京杂记》中记载的?霜桃?,是必得在下霜之后才可以吃的。

⑦在民间神话中被称为?仙果?的蟠桃和金桃,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食用桃的重要品种。蟠桃比一般的桃要小,核也较小。古代的蟠桃却可能很大,神话中王母娘娘举办?蟠桃会?用的蟠桃当然是更大了,那是我们无法考证的。元人柳贯有?蟠桃如斗核如杯?的句子,不管这酒杯多大,核既然可作酒杯,果实一定相当可观了。蟠桃的形状很特殊,果实扁平,中心向内凹下,又叫饼子桃。蟠桃在我国江浙一带栽培较多。上海的撒花红和江浙地区的黄金桃,肉细而甜,其味鲜美,很受欢迎。金桃通称黄肉桃,果皮果肉均为黄色。《海录碎事》中说,此桃?大如鹅卵,其色如金,因呼为金桃?。现在,金桃在我国西南、西北等地栽培很广。陕西武功的黄肉桃,四川西昌的黄杏桃,云南呈贡的黄离核桃等,都是其中的优良品种。

⑧“桃红又见一年春。”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争开不待叶”,盛开于枝头。它芳菲烂漫、妩媚鲜丽,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娑的垂柳相衬映,形成了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景,醉倒了一见钟情的崔护,而各色品性、各等美味的桃果又醉倒了多少多情之人呢?

(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①

注:① 苏轼《桃花》中的诗句。

14.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说⑧呼应总结15.文中为什么要写崔护的故事?(2分)

16.本文⑥⑦两段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3分)

17.请结合本文内容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①按用途分,主要有食用桃和观赏桃两大类。(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

▲ ②桃花“争开不待叶”,盛开于枝头。(这句话呼应前文哪句话?有何妙处?) ▲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5分)

修车人老修

李景文

①修车人姓修。在小镇的记忆中,他是外来户,只身带着一个大眼睛的小男孩,宝贝似的。

②对他刚刚六岁的儿子小修,老修是又当爹来又当娘,然而这么个特殊的两口之家,在小镇人眼里,又时常做出有悖常理的事来。小修在人前人后并不喊他老爸,而是跟着众人也老修老修的喊。每当这时,老修就眯着眼睛笑。有人提醒说,老修呀,小伢子不能没大没小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修说,我晓得,桑树条子从小弯。果然,在西北风吼吼的日子,缩手缩脚的小镇人看到了赤脚狂奔的小修。当热浪袭击小镇,连狗都在树阴下吐舌头,小修又打着赤膊在毒太阳下翻跟头、竖蜻蜓。众人声讨说,老修呀,你这是要你儿子的小命!小修字正腔圆回答,玉不琢不成器,铁不打不成钢,谢老修栽培!老修拿着榔头哈哈一笑,这小子的骨头,贱着呢,敲敲没事!

③儿子七岁上小学,报名那天,老修却让小修骑到他的脖子上,在小镇的大街上一路走来。好多熟人见了,都特意下车迎上来,老修呀,小家伙腿不好,就拿我的车使。老修一路道谢着,一路说,今儿我让小子当马骑,明儿我跑不动了,他驮我的日子在后头哩!老修对小修说,你考双百,我就奖你。小修果然就考了双百。小修很想老修给他买对金鱼养养。老

篇二:《读书如熬粥》

①我的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出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

②是的,要熬一锅好粥,首先在于有“好米”。米好,粥就好。粥拼的是米,是米本身,是那种不加附加值的实力与质地。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来熬,用“文火”易熬透,既能保持营养成分不流失,又能保持那份天然的鲜香味。熬粥还得有耐心,须持续。一锅好粥,少说得熬上个把小时。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

③是啊,读书之法,贵在选择。要多读经典好书,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的限制,同时又是智力和想象力的限制,是知识和思想贫乏的表现。”略萨对阅读经典的真谛作了深刻的诠释。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④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⑤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孤独,它更适合于独啜。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这样只会徒劳无功。坚持读书,须有目标追求。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回忆说:“那时在德国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陈)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意思是说,他们对读书对学问颇有定力。这种咬定目标、坚持不懈

的定力,值得每个读书人学习。读书要做到恒久有定力,对那些以忙为由而少读书、不读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胡耀邦同志曾说过一句话:“你要多读书,就要少打扑克,少跳舞,少看电影。”可不是吗?时间挤挤总是有的,就看你舍不舍得少打点扑克麻将了。

⑥读书如熬粥,也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分论点又有哪些?(4分)

23.第②段的画线句在全文结构中起的作用是什么?(2分)

24.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5.《香菱学诗》中,香菱的学诗经历可作为文中哪些分论点的论据,请选择其中一个,试加以简要阐述。(字数30字左右,5分) 22.读书如熬粥 读书之法,贵在选择。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

23.过渡 引出下文,从读书之法,贵在选择、耐心细读、持之以恒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中心论点。

24.引证、举例论证 举赵元任在德国留学时咬定目标、坚持不懈,保持定力学习的例子,证明了读书贵在耐心细读;引用胡耀邦同志的话证明时间挤挤总是有的,关键在读书要做到恒久有定力。

25.(1)贵在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来读,选择与自己情趣相投的老师林黛玉来教读;

(2)贵在耐心细读,每得一首,必须一稿一稿反复研究,“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3)贵在持之以恒,持久有定力。如“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

答到一点即可,能写到香菱读书的精神和文章相结合即给分。

篇三:2014兴化市九年级二模语文网阅试卷及答案

2014年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

语文试卷 2014.5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

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编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

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请将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

美观。(4分)

青春年华,最值得珍惜。这无价的光阴要用来做最有意义的事,万万不能等到diāo

líng之时,再独自感伤,追悔莫及!青春,需要守望,需要zhàn fàng,更需要圆满

人生价值!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 )(2分) ..

A.“扫黄打非”办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的“扫黄打非·秋风2014”行动今日启动。

B.不少网友心存疑惑:失踪的马航MH370航班调查和搜寻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

C.2014年博鳌论坛围绕《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主题展开讨论。

D.为了扩展旅游宽度,兴化将打造“春看菜花、夏赏荷花、秋看芦花、冬泡温泉”的旅

游全景图,把4月的千岛菜花节向四季延伸。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

A.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无数篮球迷无须紧盯屏幕也能欣赏到NBA比赛。

B.距中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初三学子当务之急的事就是回归课本,抓好基础。

C. Windowsxp正式宣告隐退,将冲击我国约2亿用户,危及他们的财产和信息安全。

D.党员干部只有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能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①一④ 每题1 分,⑤一⑥ 每题2 分)

①知而好问, ▲ 。 ② ▲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 ▲ ,落英缤纷。 ④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 。

⑤《游山西村》中可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希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情境相似的诗句

是: ▲ , ▲ 。

5.名著阅读。(6分)

(1)《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 ▲ (人名),格列佛先后游历的国家是 ▲ 、

大人国、飞岛国、 ▲ 。(3分)

(2)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掬

出了手 枪。?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在膝

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

候都可以做到……?

选文中的“他”是 ▲ (人名),请结合原著内容评价这个人物。(3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有一首歌曾经很流行,里面有这样几句歌词: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

却怎么也飞不高,也许有一天我攀上了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

此无依无靠??

【鸟之囧况】从歌词中我们可以发现野生鸟类的生存状况非常严峻,请你结合歌词内容和平

时所见资料,概括造成野生鸟类生存囧况的原因。(2分)

【鸟语寄情】和这首歌一样,古往今来的很多诗文中,人们都借助对鸟的描写寄托情感。请从

下面列出的鸟中,任选一种仿照例句写一句话。(3分)

大雁、燕子、鹤、鹧鸪、鸳鸯

例句:子规:我从“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读到了子规哀啼的凄凉,以及诗

人对友人的担忧和牵挂。

【为鸟代言】有一次家人在“鸟鸣涧”餐厅聚餐,你看到菜谱上有这样几道菜:爆炒鹌鹑、

红烧野鸭、山鸡炖蘑菇??你为鸟类的命运感到非常难受,这样对老板说:(3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题。(6分)

鹧鸪天(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7.(1) 这首词的写景内容与《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__▲__,但这首词描

写的是早春景象,《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描写的是_____▲_____(季节)景象。(2分)

(2) “陌上柔桑破嫩芽”句中加点的“破”字,用得非常传神,请做简要分析。(2分) .

⑶说说词中下片划线句子在写法上有何主要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鲁宗道不欺君》,完成8~11题。(14分)

(鲁)宗道为人刚直,疾恶少容①,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②时,居近酒肆,

尝微行就酒肆中,偶③真宗亟④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

?即⑤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

?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

读书如熬粥阅读答案

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之。谢

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注释】①少容:不肯容忍。②谕德:教育太子的官。③偶:恰遇。④亟:通?急?,

紧急。⑤即:如果。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为谕德时( ) ②尝微行 ( ) ..

③宗道方自酒肆来( ) ④故就酒家饮(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然则公当得罪 .

A.杂然相许 B.吴广以为然 ..

C.然往来视之 D.然后知生于忧患 ..

9.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2分)

即 上 怪 公 来 迟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4分)

(1)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三)阅读《给抗生素“把把脉”》,完成12~14题。(10分)

①1943年,青霉素的诞生开启了抗菌疗法的黄金时代,其后还出现了青霉素钠、青霉素钾、阿莫西林等常用抗生素。但是,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60多年间,很多细菌对抗

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有的甚至出现了多重耐药性。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大多数高

效抗生素战胜不了。A曾经只需20万单位的青霉素就足以杀灭的肺炎球菌,如今出现了新

种,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克服不了它们。B近年来还出现了超级细菌,最著名的是源于南

亚的NDM-1超级细菌。C而2011年美国出现的CRKP超级细菌,则比以往细菌的耐药性更强,

人感染这种细菌后的死亡率达到35%以上。为对付细菌耐药性,医药学家又开发出头孢氨苄、

头孢曲松钠等药物,直到最新的碳青霉素,但也赶不上细菌突变的步子。

②这一切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息息相关。科学家们指出,滥用抗生素从多种途径促进了细

菌耐药性的增强。滥用抗生素唤醒了细菌中原本沉默的耐药基因,即当我们大量使用抗生素

的时候,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会被快速杀死,而留下含有耐药基因的细菌,并大量生长。再

者,细菌体内有一个SOS修复系统,可以帮助细菌修复来自外界的损伤,而滥用抗生素增强

了细菌的修复功能。滥用抗生素还会诱导细菌感受态的产生。感受态是细菌的一种容易接受

外源基因片段的状态。例如,肉类制品上如果残留有耐药基因片段,很容易被体内处于感受

态的细菌接受,从而造成人体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③造成滥用抗生素的原因有很多:厂家、药店、医院,受到利益驱动热衷于生产、销售、

使用抗生素药品;药监部门监管不力也难辞其咎;更关键的是科学教育和普及工作不到位,

许多患者缺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常识,盲目依赖抗生素,这就加速了体内耐药菌的增长。

④就患者而言,合理用药非常重要。抗生素只对细菌引发的病症有效,病毒感染造成的

疾病切不可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药严遵医嘱:不能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类药物。

⑤只有给抗生素?把把脉?,明确症结所在,及时对症下药,才能让它更好地造福人类。

【链接材料】感冒是常见的疾病,有病毒性的,有细菌性的,还有更复杂的。病毒是形

态最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微生物。人类传染病中约80%是有病毒引起的,如天花、麻疹、

流行性感冒等。 12.根据选文第②段分点概括:滥用抗生素会从哪些途径促进细菌耐药性的增强?(3分)

13.阅读第①段文中划线句子,回答问题。(4分)

(1)A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改正: ▲ 改为 ▲ (1分)

(2)“B、C两句只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了超级细菌的耐药性较强。‘达到’一词突出了死亡率高,从而说明生命的脆弱。”请判断以上说法正误并说明理由。(3分)

14.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案例中王阿姨的做法有哪些错误。(3分)

【案例回放】王阿姨出现了头疼、发烧等症状,经医生检查,她患的是流行性感冒。因为家

里还有阿莫西林和头孢氨苄胶囊,她就自行服用了这些药。

(四)阅读赵畅的《读书如“熬粥”》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我喜好喝粥,是母亲培养的,因为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一锅好

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熬粥之妙,令我

想及读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

②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经典好书,如同?好米?。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

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

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

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

仅是词汇有限,同时也使智力和想象力有限,使知识和思想贫乏。?略萨的这番话对阅读经

典的意义作了深刻的诠释。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

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③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

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

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

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

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而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

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未

知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④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

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

渐离渐远。坚持读书,须有定力。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据他的友人回忆说:

?那时一起在德国留学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陈)寅恪

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意思是说,他们心思纯正,始终坚持专注于读书学

习,不受其他诱惑的干扰,耐得住寂寞与单调。

⑤读书正如熬粥一般,也需?好米、文火、持续?。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

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

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5.课文②③④段介绍了读书应遵循的法则,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16.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说说第③段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17.请你辨析下面两句话,看看能否运用到文章中去,并分别说说理由。(4分)

A.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B.培根曾在《谈读书》一文中风趣地说:“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五)阅读尤今的《向日葵》,完成18~21题。(20分)

①到伦敦度假,住在女儿的公寓里。那天,约好在她下班后共进晚餐,做事有条不紊的

女儿体恤地说道:?餐馆坐落在九曲十八弯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们就在餐馆附近的小公

园等我吧。?

②早上出门时,气候温凉,我穿了一袭宽松的棉质衣裙,没带外套。天色愈暗,气温愈

低,到了傍晚,气温居然降至6°C。我和日胜提早十分钟来到游人寂寥的小公园,那种砭骨

的寒风夺命也似地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到了七点整,一向

准时的女儿踪影不见,我们的手机偏又留在公寓里忘了带,无法联系。

③晶莹剔透的寒气肆无忌惮,我冻成了冰湖底下一尾郁悒的鱼。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

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到了七点半,我的脸已幽幽地长出一层青苔。?天气这么

冷,她竟不为我们着想!?我口出怨言,?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啊!?

④七点四十分,女儿才气喘吁吁地赶到,连声道歉:?爸爸,妈妈,对不起,对不起!

工作堆积如山,做不完呀!?我和日胜对看一眼,果然不出所料耶!

⑤冻得有如一片在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我的声音,比雪更冷:?工作做不完,不是还

有明天吗?你过去守时的好习惯,去了哪里??说着,径自往前走,不再看她一眼。

⑥到了餐馆,女儿轻车熟路地安排着各种美食。刺身、煎和牛、鳗鱼饭、酱渍豆腐、软

蟹手卷、天妇罗……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然而,我觉得心叶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

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

⑦女儿欢欢喜喜地说着办公室里的一些趣事,我没有答腔,只一筷一筷闷闷地吃,一心

只想快点回家盖上厚厚的被子蒙头大睡。

⑧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来。薄薄扁扁的阳光从窗隙硬生生地挤了进来,看看钟,哟,

九点多了!奇怪的是,厅里竟传来了女儿和她爸爸说话的声音。我翻身起床,走出厅外,还

没开口,女儿便说了:?妈妈,我今天请假。?我讶异地问:?咦,你的工作不是堆积如山吗??

她笑嘻嘻地说:?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

⑨桌上,放了一大束精神抖擞的向日葵,黄艳艳,活鲜鲜的,大蓬大蓬的热情源源不绝

地释放。向日葵旁边,有个奶油蛋糕,还有一张卡片。

⑩卡片里,装着女儿圆润的字体:?亲爱的妈妈:记得吗?那一年,您到土耳其旅行,

看到漫天漫地的向日葵,回来向我出示照片,满脸陶醉地说:那种美啊,简直惊心动魄呢!

您每回看到玫瑰花、荷花和桂花,都露出馋馋的目光,想吃它们;唯独向日葵,您打从心坎

里爱着它宠着它。妈妈,我和哥哥们,其实都是您的向日葵;而您,就是我们的阳光。?

⑾读毕,抬起头来时,女儿絮絮地说道:?妈妈,昨天下班后,我赶去办公室附近那家

篇四: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殉职(xùn) 娴熟 (xián ) 圩堤 ( yū ) 矢志不移shǐ

B.潸然 (shān) 璀璨 (cuǐ) 摇曳 ( yè ) 循规蹈矩jù

C.斟酌 (zhuó) 鉴于( jiàn ) 裨益 ( bì ) 脍炙人口zhì

D 肆虐( sì ) 捷径(jìng) 喧嚣 (xiāo) 风尘仆仆 pǔ

2.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倏地 如视重负 分道扬镳 劫后余生

B. 恬雅 稍纵即逝 麻木不仁 适得其返

C. 安谧 见异思迁 兵不解甲 悲天悯人

D. 矜持 一劳永逸 弄巧成绌 拈轻怕重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2分)

A.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 位大师的接见。

B.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 到还心有余悸。

C.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 类自掘的陷阱呢?

D.孟宪实教授将一代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开怀纳谏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不同年龄的 观众都非常喜欢。

4.选出填在下列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有些人之所以一遇事就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 事情

的能力和本领。其实通过读书,我们可以 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能的 恐慌。 ,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

A.惊慌失措 掌握 吸取 因此 B.惊慌失措 驾驭 汲取 所以

C.手忙脚乱 驾驭 吸取 因此 D.手忙脚乱 掌握 汲取 所以

5.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 。

; , ; 。

①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②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③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

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④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⑤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A. ⑤①④②③ B.②⑤③④① C.⑤③①②④ D. ⑤②④③②

6. 下列一段话中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毛病,请在原句上加以修改。(2分)

①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备的过程,它慢慢地渗入到社 会生活中。

②一份份美好动人的情感,一段段动人心弦的传奇,一个个亘古未变的情结,一种种支 撑民族脊背的精神,被一代代人不断补充、吸收,进而又揉进了千年的文化脉搏中。

7.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2分)

青春是流动的小溪,弹奏出动人的乐章;青春是盛开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 。青春无限好,让我们珍惜青春吧!

8.名著阅读:(4分)长篇小说《 格列佛游记 》 作者是英国的 ,

他游历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___________。其中利里浦特小 人国用 选拔官员。 第一奖励

9.古诗填空(12分)

(1)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2)庭下如积水空明 , , 。

(3)浊酒一杯家万里, 。

(4)松间沙路净无泥 , 。

(5) ,下者飘转沉塘坳。

(6)夕日欲颓, 。

(7 ) ,把酒话桑麻。

(8)范仲淹的《渔家傲》中与 唐代诗人王维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 。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推己及人中最能体现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的诗句是 , 。

二、文言文阅读(满分20分)

(一)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往来翕忽 ( ) (2)凄神寒骨 ( )

(3)全石以为底 (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2.划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1],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2],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3],任之而已。

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游居柿录》

作品注释 [1]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2]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3]流行:远行。坎止:静止。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1) 任之而已( ) 。 (2) 辄复不遂( )

14.翻译下列句子。(2分)

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15.用“/”标出下面句子中两处朗读停顿。(2分)

然万竹中雪子敲戛

16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 课外古诗阅读 (4分)

社 日① 张演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①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秋两祭,分为春社和秋社。

17.前两句描绘了稻粱肥、 等一系列富有农村生活情调的画面。(2分)

18.试分析本诗最后一句中的“醉”字所蕴涵的情感。(2分)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30分)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捡来的手机

①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我觉得稀罕:“我还以为咱家只有丢手机的命呢。”

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似乎猜到他的心思,我给他三条提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③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五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很惊讶,也很欣慰。

④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

⑤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瘦瘦高高戴着眼睛的小

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这位叔叔,谢谢 这位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⑥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⑦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

19. 阅读选文,完成表格。(4分)

20.儿子不愿把手机交给学校,“我”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对他的那番评论,“我”为 什么又感到“欣慰”?(3分)

21.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子对小伙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2.“我”表扬儿子“善良”“不虚伪”,请你写出儿子的“善良”和“不虚伪”分别表现

在什么地方?(2分)

23读完全文,你有怎样的收获或想法?假如你捡到了别人的手机,你会选择怎样做? 为什么?(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读书如熬粥 赵畅

①我的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出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

②是的,要熬一锅好粥,首先在于有“好米”。米好,粥就好。粥拼的是米,是米本身,是那种不加附加值的实力与质地。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来熬,用“文火”易熬透,既能保持营养成分不流失,又能保持那份天然的鲜香味。熬粥还得有耐心,须持续。一锅好粥,少说也得熬上个把小时。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

③是啊,读书之法,贵在选择。要多读经典好书,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的限制,同时又是智力和想象力的限制 ,是知识和思想贫乏的表现。”略萨对阅读经典的真谛作了深刻的诠释。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④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 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 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 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 无限、刺激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⑤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耐得寂寞,甘守孤独。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孤独,它更适合于“独啜”。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坚持读书,须有目标追求。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回忆说:“那时在德国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陈)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意思是说,他们对读书对学问颇有定力。这种咬定目标、坚持不懈的定力,值得每个读书人学习。读书要做到恒久有定力,对那些以忙为由而少读书、不读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胡耀邦同志曾说过一句话:“你要多读书,就要少打扑克,少跳舞,少看电影。”可不是吗?时间挤挤总是有的,就看你舍不舍得少打点扑克和麻将了。

⑥读书如熬粥,也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 这样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24.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25.第②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26.文章第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27.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28.选出下列与原文有关的名言和事例中,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 )

并说理由。(3分)

A.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只求会意,却从中获得了精神的愉悦。

B.宋濂从幼时起即酷爱读书,经数十年寒窗苦读,终成学识渊博的大学士。

C.香菱听从黛玉教导,用心阅读了王维、李白、杜甫等大家的诗集。

D.培根曾在《谈读书》一文中风趣地说:“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使能无知而显有知。 理由:

四、作文(40分)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 读书学习,科技制作,文体爱好,社会实践.......这里,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境界,请你以"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

篇五:读书如熬粥

读书如熬粥

本学期,我规定《思品课》实践教学的其中一项活动是要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目的是要督促学生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可是,本周二我检查学生笔记时,却发现学生真不知读啥书?如何读书?甚至有学生问我:“老师,读多少书够数?”我一听好像给我读书,像似完成任务,这可不行,于是我也开始思考如何读书。

当时我正在做晚饭,锅里熬着粥。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

“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 是的,要熬一锅好粥,首先在于有“好米”。米好,粥就好。粥拼的是米,是米本身,是那种不加附加值的实力与质地。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来熬,用“文火”易熬透,既能保持营养成分不流失,又能保持那份天然的鲜香味。熬粥还得有耐心,须持续。一锅好粥,少说得熬上个把小时。 是啊,读书之法,贵在选择。要多读经典好书,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的限制,同时又是智力和想象力的限制,是知识和思想贫乏的表现。”一个常读

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孤独,它更适合于独啜。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这样只会徒劳无功。坚持读书,须有目标追求,咬定目标要做到恒久有定力,对那些以忙为由而少读书、不读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胡耀邦同志曾说过一句话:“你要多读书,就要少打扑克,少跳舞,少看电影。”可不是吗?时间挤挤总是有的,就看你舍不舍得少打点扑克麻将了。

读书如熬粥,也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则,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