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白鳍豚是否灭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1:09:28 初中作文
白鳍豚是否灭绝初中作文

篇一:近年十大灭绝物种中国白鳍豚居首(组图)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8日消息,据英国《卫报》报道,从2000年到2009年短短的十年间,从中华白鳍豚到圣赫勒拿岛红杉,因为过度捕猎和开采、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污染以及人类活动,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们,一些已在野生环境中消失,或者被宣告彻底灭绝。以下是十年内野生环境中消亡的十个物种:

1.白鳍豚

白鳍豚

白鳍豚又名白暨豚,俗称白鳍、白夹、江马。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或许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目动物。白鳍豚是研究鲸类进化的珍贵“活化石”,它对仿生学、生理学、动物学和军事科学等都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上一次观察到白鳍豚的记录是在2002年,而在2006年在白鳍豚的栖息地长江对淡水豚类进行的一次考察最终无功而返。自从1996年起,白鳍豚就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录,而在2007年的一次重新评估中,白鳍豚被贴上了灭绝标签。有害渔具、电捕鱼操作、船桨击打、修建水库、河流淤泥沉淀以及污染等等,都对该物种数量的急剧下降起到了负面作用。

2.西非黑犀牛

西非黑犀牛

西非黑犀牛又名西部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珍稀的亚种。西非黑犀牛曾广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上,但是近年来数量急剧下降,已经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单。据悉,这一珍稀物种的成年个体总数量不到50头,事实上可能已经彻底灭绝。最近一次在喀麦隆北部的一次调查行动中,并没有发现野生西非黑犀牛的踪迹,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当地偷猎行动依然非常普遍,即使还有野生西非黑犀牛也难逃偷猎者的捕杀。如同其他黑犀牛种群一样,在过去的50多年间,西非黑犀牛种群数量下降超过80%,专家担忧该物种已经灭绝。

3.金蟾蜍

金蟾蜍

金蟾蜍,又称环眼蟾蜍,美洲蟾蜍的一种,其雄性个体全身呈金黄色,因此被称作金蟾蜍。曾大量存在于哥斯达黎加蒙特维多云雾森林中一片狭小的热带雨林地带,然而自1989年以来,在哥斯达黎加再也没有发现这一物种。1987年,仍有正常数量的金蟾蜍在野外繁殖生长,其繁殖地众所周知。然而到1988年,在其栖息地只能找到两只雌性金蟾蜍和8只雄性金蟾蜍。1989年,只发现过一只雄性金蟾蜍,而且不幸的是这是金蟾蜍物种的最后记录。此后大规模的搜寻工作都无功而返。

由于全世界范围内两栖动物数量不断下降,金蟾蜍绝灭的实例也被许多相关学者研究,一般认为,造成金蟾蜍绝灭的主要原因为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

4.夏威夷乌鸦

夏威夷乌鸦

自2002年最后两只夏威夷乌鸦不见踪迹以后,该物种就被列入灭绝物种目录。栖息地改变,人们的射杀、引进来的天敌(包括老鼠和印度猫鼬)、被夏威夷当地的鹰捕食、禽疟和外来蚊子带来的病菌等导致了夏威夷乌鸦的数量急剧下降。目前,一些夏威夷乌鸦被人工饲养,而且当局长在制订计划,试图恢复野生夏威夷乌鸦的数量。

5.塞舌尔蜗牛

塞舌尔蜗牛

该物种被列为地区灭绝(Regionally Extinct,简称RE)物种,在塞舌尔群岛范围内已经灭绝。自1972年以来,观察发现该物种的分布范围已经大大缩小。而从1994年开始,尽管仔细搜索过其分布区域,但没有再找到纯种的塞舌尔蜗牛.

6.圣赫勒拿岛红杉

圣赫勒拿岛红杉

圣赫勒拿岛红杉(英文名:St Helena redwood;学名:Trochetiopsis erythroxylon) 是圣赫勒拿岛特有的树种,现在在野外已经灭绝。当移民登陆这座南大西洋岛屿后,因为圣赫勒拿岛红杉的木质优良,以及树皮可以用来鞣制皮革,所以被大量采伐。到1718年,该物种已极为罕见。在19世纪后期,当亚麻种植园开始建立时,圣赫勒拿岛红杉的数量进一步减少。到20世纪中叶,只有一棵圣赫勒拿岛红杉幸存,而这一棵树是今天所有已知的栽培红杉的来源。近亲繁殖所致的物种退化和有限的基因库对该物种的未来生存构成最严重威胁。

圣赫勒拿岛东距非洲大陆两千公里,是一座死火山岛,地形崎岖多山,圣赫勒拿岛距非洲西海岸约两千公里,由于位置偏僻,直到十六世纪才被一位葡萄牙航海家发现。达尔文盛赞这里是“物种的天堂”,圣赫勒拿岛还是一代枭雄拿破仑的流放和葬身之地。

7.毛岛蜜雀

篇二:白鳍豚的生存现状及保护保育

白鳍豚的生存现状及保护保育 摘要:白暨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又称白豚、白鳍豚、白旗,为我国特产的一种小型鲸类。是中国特有的淡水豚类,也是世界上淡水豚类中数量最少的一种,由于数量稀少且为中国特有,被人们称为“水中大熊猫”。现在已处于灭绝边缘,属于功能性灭绝。随着中国经济起飞及急速发展,愈来愈多货柜船在长江航行,也有很多渔民沿江撒网捕鱼,对江中的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加上水质的破坏,导致白鳍豚的生存环境恶劣。由六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对生活在我国长江水域的白鳍豚进行了科学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濒危灭绝,它可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鲸类物种。本文对白鳍豚作了一个一般性的介绍,简要介绍了白鳍豚的基本信息、生存现状、面临的主要威胁,保护保育措施及成就,最后对白鳍豚的前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白鳍豚 濒危 灭绝 保护 补救

1、 简介:

拉丁学名为:Lipotes vexillifer ,英文名称为Yangtze River Dolphin又称白鳍,白旗,猪豚,白暨豚。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原属淡水豚科,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暨豚科。为我国特产的一种小型鲸。

白鳍豚体呈纺锤形,长1.5~2.5米,重可达230公斤。以鱼为食,结群活动,小群2~3头,大群10~16头。吻部狭长,约30厘米,前端略上翘。喷气孔纵长,位于头顶左侧。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身体背面浅蓝灰色,腹面白色。体长2米,体重100~200千克。嘴部狭长,约有30厘米,上下颔两边密排着130多颗圆锥形的牙齿,前额呈圆形隆起。皮肤细腻光滑,背面是浅灰蓝色,腹面是洁白色,体表呈流线形,前肢为鳍肢,背鳍呈三角形。后肢退化,尾部未端左右平展,分成两叶,呈新月形。有一个长园形凹穴状的鼻子或呼吸孔长在头顶的左上方。眼睛只有绿豆粒一般大小,已经退化,位于嘴角的后上方。耳朵只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洞,位于眼的后方,外耳道已经消失。

白鳍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

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呼吸时,头部先出水,然后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游动2米后,再入水中。白鳍豚的视力几乎为零,依靠回声定位了解环境变化的情况,在

生物学、仿生学和生理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科研价值。但白鳍豚生性胆小,很容易受到惊吓,一般都远离船只,很难接近,加之其种群数量很少,活动区域广阔,所以在野生状态下对白鳍豚的研究十分有限。

白鳍豚皮肤光滑细腻,富有一种特殊的弹性,它的尾鳍扁平地分为两叉,两边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状,背鳍呈三角形。这四鳍给白鳍豚提供了优良的水中游动时方向与平衡的控制力,再加上光滑高弹性的皮肤与流线型的身躯,白鳍豚在逃避危险的情况下可达每小时60千米的游速。平常它保持着每小时10至15千米的游速。

白鳍豚长期生存于长江的浊水中,所以它的视觉和听觉均退化严重,在水中主要以发射声纳接收信号来识别物体。白鳍豚的上呼吸道有着三对独特的气囊与一个形似鹅头的喉咙,但是因为生存于水中靠水发音,所以并没有陆地动物在空气中发音所需要的声带。用特制的水听器,可以听到白鳍豚发出的“的答”“嘎嘎”等数十种不同的声音。白鳍豚发出的声音常为两声一对,发出声音后会安静的等待着回声,从而辨出自己与产生回声的阻碍的距离和大小,并且考虑是否游向目标。用这独特的声纳系统,它时常还可以在江底的淤泥中捕捉食物,也可以发出人耳听不见的高频率音波,与十多千米外的同伴联系。

白鳍豚的大脑表面积要比海豚的大,大脑的重量约占总体量的0.5%,其中平均一只重95千克的雄豚,大脑重470克。这等

重量已接近大猩猩与黑猩猩的大脑重量,甚至某些学者认为白鳍豚比长臂猿和黑猩猩更聪明。

鳍豚寿命可达30多年,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雄兽为4岁。成年白鳍豚每年发情两次,分别在3月至5月,8月至10月。孕期为10至11个月,一胎一仔,偶有两仔。野生状态下,成年白鳍豚雌雄比例为1:1,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30%,自然繁殖率很低。

每年的冬末春初是白鳍豚的交配期,母豚妊娠期长达1年左右,因此产仔大多在来年的春季。出生后的小白鳍豚靠母亲的乳汁喂养,直到五六岁才算成熟;一般寿命30年。

1、 生存现状:

50年代时长江中尚可见到较大群体,但此后白鳍豚的数量却急剧下降,在沿江湖泊和支流中消失,长江中的个体己不足100只,仅残存在长江中游的枝城到南京一段。近年来种群数量下降极快。据报道,1980年代初有400多头,1986年减至300来头,1990年调查时有200来头,至1993年为130余头,到1995年不足100头,进入2000年的时候,估计白鳍豚大概仅剩二三十头了,被列为世界级的濒危动物。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1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中被列为濒危种,列《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类保护动物。

鲸目白暨鳍科白暨豚属的唯一种。30年前,长江约有1000多头白鳍豚,由于江水污染严重,航运繁忙,1986年,白鳍豚仅

剩300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2000年,白鳍豚仅有20头。这些惊人的数字,证明这可爱的生灵,正以倒计时向我们做最后诀别。

2、 主要威胁:

一、水质污染是白鳍豚的最大杀手。主要原因是长江水质严重受到污染。主要污染物是耗氧的有机物和生物难降解的有机物含量大,重金属严重超标。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长江流域农田所使用的农药、杀草剂以及在江面作业和行驶的数以万计轮船排出的废水和柴油。要知道,长江沿岸城市众多,人口稠密,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每天排入长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数以百万吨,两岸的农田大量使用农药和除草剂,要想鱼虾生存并非易事,没有了食物,白鳍豚就无法生存。

第二,人类的滥捕滥杀是白鳍豚种群减小的元凶 ,白鳍豚在我国长江水域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曾经“人丁兴旺”非常繁盛,造成白鳍豚种群迅速减小的主要原因除了水质污染外,就是人类对白鳍豚的滥捕滥杀。

三、人类活动破坏了白鳍豚的生存空间,是造成白鳍豚种群减小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江号称我国的“黄金水道”,沿岸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经济繁荣,有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特大型城市以及数十个如九江、芜湖、宜宾等中小城市。经济活动濒繁,过往船只众多,加上人类对

篇三:浅谈白鳍豚生存现状、原因及保护措施

浅谈白鳍豚生存现状、原因及保护措施 摘 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白鳍豚的数量、种群数和群体数都在减少,其活动地域也在不断地缩小。白鳍豚原先分布在长江三峡至河口的江段以及与长江相通的湖泊中,古时候富春江和钱塘江中也有分布。后来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富春江和钱塘江一带已找不到它们的踪迹。

关键词:白鳍豚 区域灭绝

白鳍豚,又名‘白旗’,属哺乳纲鲸目豚科,是世界上仅有的五种淡水豚类中的一种。白鳍豚的祖先在四、五千万年前曾生活在陆地上,后来因自然环境的变化才迁居到水中。为了适应水生环境,其身体的各部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仍然保持用肺呼吸的特征.每隔一两分钟就要到水而上换气。

白鳍豚的繁殖率很低,繁殖周期长。它每两年才生育一次,一胎通常只生一头。刚出生的小豚用没有长牙的嘴咬住母豚的前鳍,每隔几秒钟由母豚带出水而换一次气。两个星期以后小豚才开始尾随母豚活动,再过一个多月小豚能够独立生活,大约经过八、九年才发育成熟。

白鳍豚的形态结构原始,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差。白鳍豚喜欢在水流缓慢、流态稳定的大蓄能力。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原因,只要改变了河段内的水位,就会引起回水区的变化。若大回水区内底部富含有机质,白鳍豚则在其内作较长时间的栖息活动,若大回水区底部有机质为沙卵石代替,白鳍豚就会迁移。所以,白鳍豚的活动是随大回水区的这种变化而变化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白鳍豚的数量、种群数和群体数都在减少,其活动地域也在不断地缩小。白鳍豚原先分布在长江三峡至河口的江段以及与长江相通的湖泊中,古时候富春江和钱塘江中也有分布。后来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富春江和钱塘江一带已找不到它们的踪迹。而在长江中下游河段与沿岸湖泊中,它们的分布范围也不断缩小。特别是随着长江水利工程和航运、采砂等生产活动的开展以及水体污染的加剧与有害渔具的使用,白鳍豚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群体的规模也越来越小。根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调查的结果,1980年白鳍豚总数为400头左右;1997年11月4至10日时,在全流域总共仅观测到白鳍豚21头;而到了2006年12月13日,为期38天的大规模寻找白鳍豚之旅在

经过来回3336千米的考察后竟未发现一头白鳍豚。

目前,中外科学家普遍认同四大原因导致了白鳍豚在20年的时间内几近消亡。首先,酷捕滥捞经常误杀白鳍豚,或导致白鳍豚食物I乏。其次,繁忙的水上交通威胁着白鳍豚的安全,航道的日益繁忙使白鳍豚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再次,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日渐压缩了白鳍豚的生存空间,破坏其栖息地,并阻断白鳍豚的徊游路线。此外,严重的水污染破坏了白鳍豚的食物资源,危害其健康。

1.破碎化与局部灭绝的积累:

种群的灭绝类型分为局部灭绝和区域灭绝。局部灭绝指单个小种群的灭绝,局部灭绝

的最终结果便是整个大区域内全部小种群的灭绝,即区域灭绝。人类活动造成长江流域白鳍豚生境的破碎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局部灭绝的概率,并最终导致了白鳍豚濒于区域灭绝。

2.种群波动的同步化

数量波动异步化的种群,任一时刻都有一些种群处于数量增长状态。这些种群可以起到源种群的作用,为其它斑块提供定居者。这有助于防止其它需要接受定居者的衰落汇种群的灭绝而白鳍豚种群的数量波动已经基本同步化。所以,当环境条件变得不利时,对所有种群都同样不利,此时就不存在源种群,失去了定居者源.因此常导致一些种群灭绝。

3.种群的生存具有的欺骗性:

许多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大,近期变化很快,生活于其中的集合种群远未达到平衡态。甚至当前的斑块网络可能已经过于破碎,无法再支撑一个有活力的种群。在这种情况下,除非生境的丧失及破碎得到逆转,否则集合种群将很

快灭绝。自然保护学家曾错误地认为:保护物种现在所处的环境就足以保证物种长期存活。事实上,此时许多种群正处于不平衡中,按现有分布来看虽然还很常见,但正在向新平衡态(甚至是灭绝)靠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上个世纪人类未能足够重视白鳍豚的保护,才导致了今天白鳍豚数量的急剧下降。

4.迁地保护的失败:

迁地保护是指把某些单独或成群的生物个体从其自然生境中移出,然后放到

圈养环境里对其进行繁育,或保存其遗传繁殖群。由于物种只有在自己的生境里得到维持,迁地保护才会具有真正的意义。因此,从长远观点来看,必须把对物种的再引入作为迁地保护的最终目标。此外,建立人工繁育项目的过程中不得不尽量捕捉自然界中残余的个体.从而增加了剩余种群的灭绝风险。 对白鳍豚进行的迁地保护便存在这些消极因素。首先,由于用肺呼吸容易被淹死,所以白鳍豚反应敏捷,因而也使人类捕捉其活体很困难。从1916年在洞庭湖里发现白鳍豚后,一直到1980年才在洞庭湖口用网活捉了两头,其中的“淇淇”是当时世界上仅存的4头人工饲养的淡水豚之一。1986年3月一头名叫“珍珍”的雌豚曾与之配对,过了两年半,“珍珍”便染上肺炎而死。“淇淇”也在2002年7月14日死去。捕捉数量如此稀少的白鳍豚,其作用只能是增加人们对白鳍豚生物学上的认识,根本达不到通过其在圈养环境中的繁殖增加个体数量的目的。其次,对白鳍豚的捕捉使野外小种群更加濒危。八十年代期间长江流域的白鳍豚数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捕捞白鳍豚无疑会对本已濒危的局部小种群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对白鳍豚捕捞养殖的活动,不仅没有将白鳍豚从生存危机中挽救出来.反而加剧了白鳍豚的灭绝。

从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来看,挽救白鳍豚物种或推迟其灭绝的唯一方法便是保护长江中、下游的大回水区,在适当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并完善管理。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自然保护区是指“专门用来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陆地区域或一个海洋区域” 为了使白鳍豚这种珍稀动物免于灭绝,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关部门投入巨资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了若干个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分别建立在湖北省洪湖市的螺山一新滩口江段和石首市天鹅洲附近的长江故道的两个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为挽救白鳍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它们远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未能阻比白鳍豚数量、种群数及群体规模的减少。现在,在白鳍豚处境极危的紧要关头,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保护区的位置、规模及管理方法等问题。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回水区如江心洲、河流湖泊入江处等均适宜白鳍豚栖息。考虑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湖泊入江处一般多为船舶航线,噪音较大,对白鳍豚的正常生活有严重的干扰作用。笔者认为,长江中、

下游的多个江心洲受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如果将它们开辟为白鳍豚和其它长江水生动物的自然保护区,对于正常航运将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若将水运任务不太繁重的安庆凤凰洲、铜陵紫沙洲、芜湖江心洲等江段开辟为白鳍豚及其它水生动物的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缓解白鳍豚濒危的状况,也可以保护江豚等其他珍稀水生动物,同时顺带发展旅游业、水产养殖业等产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从濒危物种的需求来看,自然保护区越大越好。但考虑到土地资源的其它用途,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应考虑最小可存活种群的大小。此外,当保护区形状接近圆形时,边缘与而积的比值最小,可适当降低边缘效应。目前在江河的大回水区设立的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大部分过小,因而无法维持大型物种白鳍豚的可存活种群。尤其是河、湖的入江口,形状不规则,保护区内大部分地区离边界较近,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笔者认为,在获取周边土地扩大自然保护区的途径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唯一改变这一现象的方法便是尝试建立一个自然保护区网(在已有的洪湖市螺山一新滩口江段和石首市天鹅洲附近的长江故道的两个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和新设的安庆市凤凰洲、铜陵市紫沙洲、芜湖市江心洲等白鳍豚及其它水生动物的自然保护区之间,分别设置两条相距足够宽的带状网以便形成白鳍豚的迁移通道。在保护区网附近设立醒目的禁航、禁鱼等保护标志),改变各个自然保护区内的小种群互相隔离的状况,以扩大白鳍豚的活动范围,让种群通过个体运动而彼此取得联系。这将有助于改善白鳍豚小种群的生存环境,并促进种群数量波动的异步化,从而增加白鳍豚数量,减少种群灭绝的概率。 参考文献:

[1]华元渝,张建.白鳍豚自然群体数量及其锐减原因的分析.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 04

[2]宇辉.白鳍豚Meta种群灭绝原因及保护措施(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89)

[3]许历新.白鳍豚—从濒危走向灭绝 中国林业2007,13,

[4]陈勇.白鳍豚灭绝还是功能性灭绝?中国渔业报2007年9月3日第004版

[5]张大勇,理论生态学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陈佩燕、华元渝。三峡工程对白鳍豚的影响及物种保护。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影 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7]华元渝等.长江白鳍豚行为的观察.兽类学报,1991;11(4)

[8]陈国阶.三峡工程和长江生态环境对策的宏观思考.科技导报,1991:(38)

[9]陈佩燕、林克杰、华元渝。白鳍豚生物学特征的初步研究。水生生物学报,1985;9(2):

篇四:白鳍豚

外国语学院日语2班 郭书哲

20133448

白鳍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亦称:白鳍豚、白鳍鲸、白鳍、白旗、白鳍、白夹、青鳍、江马、中华江豚、扬子江豚及长江河豚等,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白鳍豚种群数量锐减,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白鳍豚自成一科,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1] 中文学名

白鳍豚

拉丁学名

Lipotes vexillifer

别 称

白鱀、白鳍豚、白旗、白鳍、中华江豚、扬子江豚及长江河豚等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哺乳纲(Mammalia)

亚 纲

真兽亚纲(Eutheria)

鲸目(Cetacea)

亚 目

齿鲸亚目(Odontoceti)

白鱀豚科(Lipotidae) 属

白鱀豚属

白鱀豚

分布区域

中国长江, 钱塘江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

英文名

Yangtze River Dolphin

保护级别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濒危状态

功能性灭绝

习 性

群居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CR(极危,可能已灭绝

白鳍豚是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豚中所剩数量最少的一种,为中国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现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缩写IUCN)列为最濒危的12种动物之一,同时还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以及《美国国家濒危物种法》。 濒危原因:

内在因素

1. 数量稀少,难以大量繁殖

2. 繁殖率低,生长较慢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白鳍豚是否灭绝)人为因素

濒危状况

二十世纪50年代时,长江中尚可见到较大群体,但此后白鳍豚的数量却急剧下降,在沿江湖泊和支流中消失,长江中的个体己不足100只,仅残存在长江中游的枝城到南京一段。据报道,1980年代初有400多头,1986年减至300多头,1990年调查时有200多头,至1993年为130多头,到1995年不足100头。 1980年1体雄性白鳍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2002年7月14日,这头白鳍豚死去。

1986年,捕捉到一头雌性幼豚,两年半后,这头雌豚死于肺炎。

1995洲长江故道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内。1996年夏天长江大洪水,这头白鳍豚因触网而死。

2006年,在白鳍豚的栖息地长江对淡水豚类进行的一次考察最终无功而返。 2006年,在中国进行的彻底调查未发现一条白鳍豚的踪影,科学家怀疑这一珍稀的物种是否已经在地球上消失。

2007年8月8日,一次重新评估中,白鳍豚被贴上了功能性灭绝标签。

2007年8月19号,然发现了一头疑似白鳍豚的动物,并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

2010年,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报告说,根据当地渔民的回忆,即便这一物种的种群数量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致命性下降之后,他们依然能够在中国长江的中下游流域发现白鳍豚的踪迹。

2011年7月6日,在长江中打鱼的渔民发现了3只疑似白鳍豚,出现在长江江面。

2011年8月21日,在长江洪湖段发现一疑似白鳍豚的动物。中科院水生所调查由于缺少图片证据,监测也没有进展,同样没办法确认。 得到消息后,长江新螺段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技术人员前往现场查看,但没有结果。 保护措施

篇五:白暨豚

渐行渐远的“长江女神”白鳍豚

白鳍豚简介:白鳍豚,属于喙豚科,是一种类似海豚而生活于江湖中的淡水哺乳动物,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白鳍豚已存在有2500万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由于数量奇少,白暨豚不仅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白鳍豚又名白暨豚,俗称白鳍、白夹、江马。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为中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或许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目动物。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暨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生物。

白鳍豚的进化史:根据古生物学家们通过化石考证,白鱀豚在第三纪中新世及上新世就已经出现在长江流域。1981年9月,中国地质学家在广西桂平发现了一块下颌骨化石片段。这件下颌骨化石属于一种古老的白鱀豚,称为原白鱀豚。化石记录着原白鱀豚在大约2000多万年前的古老性状,与现今的白鱀豚相比变化不大。白鱀豚依然保留着不少原白鱀豚的骨骼位置。白鱀豚之所以进化缓慢,可能是因为过去的生存竞争或环境变化较少的缘故,从而保留了祖先的古老形状,因此被称为“活化石”。如果不是很大的生态变迁,它是不会灭绝的。 分布:白鱀豚在历史上曾经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从三峡地区的宜昌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一直到上海附近的长江入海口,包括洞庭湖和鄱阳湖在内,全长约1700千米的江水中都有白鱀豚的分布。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逐渐缩小。今天的长江流域居住着3亿多的人口,相当于全世界5%,他们的江畔活动形成了白鱀豚数量下降的第一大原因。20世纪人们所收集到的白鱀豚标本中,有92%都是来自人为缘故所造成的死亡。到了1990年代,白鱀豚在洞庭湖与鄱阳湖湖区已经绝迹。在长江江水中分布范围的上限也已移至葛洲坝下游170千米处的荆州附近。其下限缩减更为严重,到南京附近就已踪迹罕至。在1997年至1999年的观测中,在南京下游临近的江阴以下就从未再有发现。

2000年至2004年的几次观测中,其分布主要限于长江流域洞庭湖至铜陵段。其中主要聚集在铜陵段、鄱阳湖段和洪湖段3个区域。最后一次在野外发现白鱀豚,是2004年在长江南京段发现的一头搁浅死去的尸体。

白鳍豚的生活习性:白鱀豚生性胆小,很容易受到惊吓,一般会远离船只,

人类很难接近,加之其种群数量很少,活动区域较为广阔,所以在野生状态下对白鱀豚生活习性的研究十分有限。白鱀豚一般为群居,但群居特性远不及与其同属鲸目的海豚明显,单个种群数量一般在3至4头左右,多可达9至16头,但也经常发现个别白鱀豚单独行动。群居的白暨豚一般有一只成年或老年的大个体豚引路,中间是幼豚,后面是青壮年豚。白鱀豚经常活动于河流交汇处,尤其喜欢在河流冲积的浅滩区活动,常见其与江豚一起嬉戏。同其他江豚一样,白鱀豚一般主要在白天活动,尤其以清晨和午后最为活跃,经常是几只白鱀豚排成一线,在浅水中以每隔10秒至30秒的间隔频频出水换气,急速前进,最快可达每小时80千米。其他时间里,白鱀豚相对安静,一般常在深水中缓慢游动,换气的时间间隔也随之变长,最长可达200秒。在夜间,白鱀豚经常栖息于深水的漩涡中休息,有时会持续在同一地点长达5至6小时。

白鱀豚是食肉动物,可捕食长江中下流域中的多种淡水鱼类,但一般以体长不超过6.5厘米的小鱼为主,主要对象为草鱼、青鱼、鳙鱼和鲢鱼。群居的白暨豚集体捕食。它用它的牙齿将小鱼的头部狠狠地咬住于颔侧,然后再囫囵吞下,直接吞食,并不咀嚼。食量很大,日摄食量可占总体重的10%至12%。

外部型态

白鱀豚身体大致呈流线型,躯干部分为纺锤状。成年白鱀豚体长大约1.4至2.5米,体重则大约135至230公斤。雄性体型略小于雌性。至2006年为止,已发现的雌性最大体长为2.53米,最大体重为237公斤;而已发现的最大的雄性体长为2.16米,最大体重125公斤。

白鱀豚的皮肤光滑且富有弹性,作用与竞赛式泳衣的尼龙织料相同。能够减少在水中快速游动时,身躯周围产生的湍流。它的尾鳍分为两叉,扁平宽阔且与水面平行,上下摆动时可以推动身躯前进。而两侧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状。背中部长出的背鳍则是一个低矮的等腰三角形。四个鳍给白鱀豚提供了方向与平衡的控制,加上光滑有弹性的皮肤,以及流线型的身躯,白鱀豚在逃避危险的情况下可达速度可达时速80公里。不过它的游速顺流一般只有7.5-9.7千米,逆流

2.7-4.9千米,这是白鱀豚体内生物能量所能保持的最佳游速。

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成年白鱀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

颜色相符。当由水面上向下看时,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当由水面下向上看时,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这种使其他动物难以辨认的体色称为反荫蔽保护色,使得白鱀豚在接近敌害或猎物时能够不被察觉。

白鱀豚的呼吸孔(或称“鼻孔”)位于头顶的左上方,呈小而长的圆形,孔缘有活瓣,可以自由开闭。出水时鼻孔开启,换气后便闭紧潜水。日常活动方式为潜水游泳和出水呼吸的交替进行,通常会每隔10至30秒突出水面换气一次,在换气过程中会发出“噗哧噗哧”的响声。在受到惊吓或感觉有危险的特殊情况下,白鱀豚可在水下保持200多秒不进行呼吸。正常情况下,呼吸频率为109-150次/小时。

白鱀豚的眼睛位于嘴角的后上方,小似绿豆。因为白鱀豚长期生存于长江的浊水中,它的视觉退化严重。外耳已经消失,耳孔仍存在,但小似针眼并且闭塞不通。虽然白鱀豚的耳孔小,但是它的听觉却十分灵敏。

白鱀豚的前额呈圆形,向前隆起。形状与照相机中聚焦的透镜相似,被称为“额隆”,是白鱀豚发音器官最重要的部分。白鱀豚的上呼吸道有一个形似鹅头的喉咙,但是因为生存于水中靠水发音,所以并没有陆地动物在空气中发音所需要的声带。此外上呼吸道另外有三对独特的气囊,可能是它的发声部位。

大脑活动白鱀豚的大脑面积要比海豚的大。大脑的重量约占总体重的0.5%。平均一只重95公斤的雄性白鱀豚,大脑重470公克,这等重量已接近大猩猩与黑猩猩的大脑重量。甚至某些学者认为白鱀豚比黑猩猩或长臂猿还要聪明。

哺乳动物大脑需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进入睡眠状态,才可以在觉醒后正常地运作。鲸目的水生动物,包含白鱀豚在内,有着独特的大脑系统,可以使大脑的一半休息,另一半醒觉。成熟的白鱀豚的大脑每天有7至8小时(近似成人睡觉习惯)属于半睡半醒状态,其余时间全脑觉醒。半睡半醒状态下,白鱀豚会保持时速1至5公里的度在水面漂浮。白鱀豚跟其他的哺乳动物一样能够做梦,而特点是它们的大脑能够大脑一半觉醒一半做梦。

白鱀豚作为哺乳动物,与人类一样需要给身体中的血液不停地供给氧气。在水中生活的鲸目水生不如同陆地哺乳动物可以由小脑控制不自主呼吸,它们所有的呼吸均是需大脑反应的自主呼吸。因此呼吸时必须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如果某鲸目动物受惊吓而伤害等原因而失去了知觉,那么便会沉到水底。在豚体

血液内所剩氧气使用完毕后,就会进入脑死状态。所以在水中溺死是老弱白鱀豚的正常死亡方式。

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白鳍豚作为长江流域的顶级消费者,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对于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能量的传递、物质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循环和发展,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白鳍豚的食量很大,作为顶级消费者,能够使食物链中物种数量保持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中。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而且白鳍豚的活动对于长江流域中的物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避免较强食肉性鱼类数量过大而导致弱小鱼类没法生存,同时又能维持低等鱼类的数目避免水域中的植物等被食用过量。

同时因为处在食物链的顶端,白鳍豚也是非常脆弱的,它们的生命需要众多的物种来维持,

帮助增进了生物多样性。白鳍豚在长江流域已经生活 了2000多万年了,其基因对于研究长江水系动物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现在白鳍豚几近灭绝,作为从第三纪中世纪就存在的物种,到目前为止没有过多进化,都不能在长江生存的话,那需要引起国人的反思了。长江流域中其他鱼类还能否生存下去。

灭绝的原因:酷捕滥捞经常误杀白鳍豚, 或导致白鳍豚食物匮乏。其次, 繁忙的水上交通威胁着白鳍豚的安全, 航道的日益繁忙使白鳍豚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再次,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日渐压缩了白鳍豚的生存空间, 破坏其栖息地, 并阻断白鳍豚的洄游路线。此外, 严重的水污染破坏了白鳍豚的食物资源, 危害其健康。这种种原因导致了白鳍豚的灭绝。

反思:曾几何时,人类渐渐缺乏对种种先验或超验力量的敬畏,以为凭借理性和技术可以操纵和驾驭一切异己的存在,从而陶醉于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巨大成功。在工具理性的过度张扬之下,生机勃勃同时也死伤无数,几乎是一种双重的必然。如今,白鳍豚已奄奄一息,接下来轮到谁?“长江如果不能支撑豚类的生存,很有可能有一天它也不能支撑人类的生存。”人类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是所有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改善环境、不过度开发;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诸多理念和价值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福祉。全球变暖、冰川融化,这些看得见的灾难已足以触目惊心,而白鳍豚物种的悲观前景,乃至全球超过15000种物种濒临灭绝的现实,其后果将迟早显现,所有这些,与其说是自然

对人的惩罚,不如说是人类一步一步把自身推入险境。更进一步说,工具理性的发展若偏离了以人为目的的轨道,人与自然被裹挟和倾轧,最终受伤的还是人类自己。

通过这几节课上老师的讲述,让我对生态学又有了更深的体会,不仅仅局限于高中生物课上的那些许知识,一种保护生态环境,拯救濒危动植物的思想也深深扎根于我的脑海中。而通过这次的这个大作业也让我更多的接触到了濒危的动植物,让我了解了许多。我也决心投入到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洪潮当中去。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