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三个和尚有水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21:28:55 作文素材
三个和尚有水喝作文素材

篇一:三个和尚有水喝

三个和尚有水喝

作者:丁娟

来源:《教师·下》2013年第10期

《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我们要深刻地领会这些内容。

[经典案例]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练习8之《处处留心》的“三个小和尚”,让学生看完画面后议一议:“三个和尚”该怎样做,才能让庙里的水缸总是满满的?

教学设计如下:

(1)请同学们看图,说说看完这三幅图后的感受。

生1:三个和尚太懒,都不肯动。

生2:我会唱这首歌:“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就没水吃呀,没水喝。”

生3:我还看过这部电影呢!影片一开头,木鱼声声,然后就看到一行字: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后来出现了“三个和尚”四个字,木鱼声突然就停了。再后来,庙里失火了,都急着先去挑水,火灭了,庙也破了,这回他们受教育了,结果就想办法了,最后都喝到水了。你们知道用什么办法吗?

生4 :只要水缸满,用什么方法都行。可以一人去挑水,另一人负责打扫、做饭,第三人接待香客。这三项工作轮流来做,每人在做的过程中,会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生5:可以三人都去溪边取水,一路上人多热闹,边走边聊多有趣啊。

生6:要想发展,必须竞争,三个人都去挑水,一天内谁挑得多就奖励谁。

生7:人各有所长, 所以,要让力气小的,会交际的,做住持,在庙里接待,多化缘,有钱了,可以挖井,可以引渠,可以移庙……

生8 :无论用什么方法,三个人当中,要选出一个住持,不然,乱哄哄的,说什么普度众生,他们自己都“度”不了,还能“度”别人吗?

师:是啊,许多时候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总是无限的生机啊!

(2)请同学们以“三个和尚有水吃”为题作一篇习作。

[案例探究]

1.合作要有灵魂

合作学习要想不流于形式,灵魂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我们要组织分组,树立小组中的成绩优秀的学生为小组灵魂;要根据学生情况,结合文本设计合作的主题;要参与到学生中去,把自己当做“长大的学生”和学生平等对话。

如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片段:

(1)学习第2、第3自然段,感受子爱父。提出以下问题,学生自读后小组讨论。①你觉得哪句话最能表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为什么?②“只有”“还”可以从句子中去掉吗?为什么?

(2) 品味第4、第5自然段。①教师配乐朗读第4自然段春景图,其余学生闭目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②学生交流所感后,进行配乐朗读比赛,出示本段填空导背。③出图练说:进入高尔基的内心世界,想象高尔基赏花会想些什么?

(3) 请大家读读这位大作家写给儿子的信,感受这位父亲的用心良苦,崇高伟大。①小组内交流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想法。②有疑难之处在小组内提出,讨论解决。

(4)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信。教师巡视,点拨:注意信的格式,要根据高尔基的来信内容写回信。

在这个案例中,学习“栽花赏花”片段时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朗读指导上;在“写信教子”片段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找对信的内容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并进行理解;“代写回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升华对父子爱的理解。

2.合作要有目标

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设计合作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

如《最大的麦穗》教学目标: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学会本课的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③能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为了达成这个教学目标,合作时就有了指向,抓住重点,师生共学。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结合,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生活中,当机会来临时要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把握住眼前的机遇,不能让机会与你失之交臂。

3.合作要有发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采取讨论、举例、引证、诊断、归纳、演绎等方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性学习。教师要通过观察、参与、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加以调控,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风气和习惯。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必须留有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主建构。教师要树立“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合作学习评价理念,要以学生的心灵解读文本、体验生活,以他们的视角看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篇二:三个和尚有水喝

三个和尚有水喝

古人云: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给予后人的启示在于团队缺乏凝聚力,团队成员互相推卸责任和义务,从而导致团队的利益遭受损失。

出现“三个和尚”这种情况时,人的惰性和依赖性使得每个人忙于推卸责任,指望别人去承担义务,而自己去享受成果,在现代社会中,由于部门中管理体制的缺失与不健全,致使部门办事效率低下,所以关键就落在了管理这个重点上了。

管理的第一步在于确立目标 ,目标是组织活动预期要求达到的目的或结果。确立组织目标将对组织成员行为产生定向、控制、激励、凝聚和反馈的作用。三个和尚的案例中,首先要确立有水喝,满足每个人的需求的目标。再者就是明确和强调各个和尚的责任,规定每天每个和尚要挑多少的水或者明确规定一天谁去挑水,将抬水改成挑水,以免出现有人员闲置或人员之间相互推诿责任。确立监督机制,可以建立人员相互监督机制,可以对人员偷懒怠工现象产生作用。确立人员激励机制,对不主动承担责任或表现不好对其采取处罚措施,对表现好的,可根据情况进行物质奖励或荣誉奖励。最后,加强和尚之间的人际交往与心理保健,可以通过交流,员工之间可以对各个人员的职务、责任产生一定的了解,调节员工的工作情绪,保持员工心理健康。

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员工之间的不断合作以及管理体制的完善,“三个和尚”将由没水喝慢慢走向有水喝、水够喝、水有富余的结果

篇三: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总寺的方丈大人得知情况后,就派来了一名主持和一名书记,共同负责解决这一问题。主持上任后,发现问题的关键是管理不到位,于是就招聘一些和尚成立了寺庙管理部来制定分工流程。

三个和尚有水喝

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寺庙选派唐僧等领导干部出国学习取经;此外,他们还专门花钱请了天主教堂、基督教会的神父传授 MBA。外国的神父呆了不久留下几个屁就走了,一个屁叫 BPR,一个屁叫ERP。

书记也没闲着,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没有充分利用、寺庙文化没有建设好,于是就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和寺庙工会等等,并认认真真地走起了竞聘上岗和定岗定编的过

场。

几天后成效出来了,三个和尚开始拼命地挑水了,可问题是怎么挑也不够喝。不仅如此,小和尚都忙着挑水、寺庙里没人念经了,日子一长,来烧香的客人越来越少,香火钱也变得拮据起来。为了解决收入问题,寺庙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连续召开了几天的会,最后决定,成立专门的挑水部负责后勤和专门的烧香部负责市场前台。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寺庙提拔了十几名和尚分别担任副主持、主持助理,并在每个部门任命了部门小主持、副小主持、小主持助理。

老问题终于得到缓解了,可新的问题跟着又来了。前台负责念经的和尚总抱怨口渴水不够喝,后台挑水的和尚也抱怨人手不足、水的需求量太大而且没个准儿,不好伺候。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经开会研究决定,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喝水响应部,专门负责协调前后台矛盾。

为了便于沟通、协调,每个部门都设立了对口的联系和尚。协调虽然有了,但效果却不理想,仔细一研究,原来是由于水的需求量不准、水井数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于是各部门又召开了几次会,决定加强前台念经和尚对饮用水的预测和念经和尚对挑水和尚满意度测评等,让前后台签署协议、相互打分,健全考核机制。为了便于打分考核,寺院特意购买了几个计算机系统,包括挑水统计系统、烧香统计系统、普通香客捐款分析系统、大香客捐款分析系统等等,同时成立香火钱管理部、香火钱出账部、打井策略研究部、打井建设部、打井维护部等等。由于各个系统出来的数总不准确、都不一致,于是又成立了技术开发中心,负责各个系统的维护、二次开发。由于部门太多、办公场地不足,寺院专门成立了综合部来解决这一问题,最后决定把寺院整个变成办公区,香客烧香只许在山门外烧。

部门多、当官的多,文件和开会自然就多,为了减少文山会海,综合办牵头召开了 N 次关于减少开会的会,并下达了「关于减少文件的文件」。同时,为了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寺院还成立了精简机构办公室、机构改革研究部等部门。

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但香火钱和喝水的问题还是迟迟不能解决。问题在哪呢?有的和尚提出来每月应该开一次分析会,于是经营分析部就应运而生了。分析需要很多数据和报表,可系统总是做不到,于是每个部门都指派了一些和尚手工统计、填写报表、给系统打工。 寺院空前地热闹起来,有的和尚在拼命挑水、有的和尚在拼命念经、有的和尚在拼命协调、有的和尚在拼命分析……忙来忙去,水还是不够喝、香火钱还是不够用。什么原因呢?这个和尚说流程不顺、那个和尚说任务分解不合理,这个和尚说部门职责不清、那个和尚说考核力度不够。只有三个人最清楚问题之关键所在,那三个人就是最早的那三个和尚。说来说去,就是他妈的闲人太多了! 他们说:「整天瞎分析个屁! 什么他妈的流程问题、职责问题、界面问题、考核问题,明明就是机构臃肿问题!早知今日,还不如当初咱们仨自觉自律一点算

了!如今倒好,招来了这么一大帮脑残,一个个不干正经事还他妈的人五人六的,跟屎盆子一样甩都甩不掉!」

三个人忍无可忍,斗胆向上汇报,要求增加挑水的人手,越过数个层级之后,主持和书记总算收到了这个请求,经过各个部门季度会议的总结和分析,经过了数次激烈的探讨,总算可以从其他部门抽调过来一些和尚进行支援,但这些跨部门过来的和尚根本挑不动水,还对挑水的这几个和尚指手画脚,挑水的和尚再次请求,自己担任挑水的和尚团队负责人。总司组织部评估之后认为,三个和尚专业有余,管理能力不足,一番鼓励和劝解之后维持现状。 又过了一年,寺院黄了,大部分和尚都死了:人们在水井边发现了几具尸体,是累死的;在寺院里发现了几千具尸体,是渴死的。还有少数几个和尚没有渴死,他们跳槽到了其他寺院,他们是「高层和尚」,并且带去了「先进管理经验」。

中国管理特色:总部愈来愈庞大,基层愈来愈忙碌,成本愈来愈高,客户愈来愈不满。

篇四:三个和尚有水喝:高绩效管理五步法

三个和尚有水喝:高绩效管理五步法

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绩效究竟如何解决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寓言故事,每次听过都会开心地笑笑,其实这个故事是一个关于绩效管理的经典故事。

为什么在这个故事里,一个和尚的绩效好过两个和尚的绩效呢?为什么有了三个和尚以后,就没有绩效了呢?

在和尚之间引入分工与协作、或引入绩效管理、或引入技术创新,能解决他们“喝水”的问题吗?如果我是这个庙的方丈的话,我想我能够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土拨鼠的隧道是一项战略工程——企业首先要制定战略地图

小时候没有太多好看的电视节目,我记得有一个叫《动物世界》的节目当时很吸引我,从那里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动物有趣的知识。很清楚记得有一期节目介绍的是土拨鼠,土拨鼠很会打洞,地底下弯弯曲曲、错落有致的隧道全是它们自己打出来的,最为奇特的是,土拨鼠会把隧道的入口洞打在隐密和避光的地方,防止被天敌发现,而把出口洞打在开阔和向阳的地方,以便出行时观察外部天敌的活动。

我相信土拨鼠一定是有一种非常特殊的能力,才会打出如此巧夺天工的战略工程来。

动物都能把自己的“战略地图”做到如此精准,更何况于人呢?我相信当我们掌握了BSC的内在原理后,我们所建立的战略地图一定比土拨鼠的地下隧道更好。

聪明的士兵学会了目标分解——战略需要分解并形成目标

在古代有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为了保卫国家,他要挑选五十个勇敢和聪明的士兵前去抗击入侵的敌人。如何才能挑到好的士兵呢?将军犯愁了,最后将军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来挑选士兵。他给了每个士兵一捆十支捆在一起的羽箭。将军对士兵们说:“把你们手中的羽箭折断,谁能折断我就送谁上前线去!”

士兵们拿着羽箭,跃跃欲试,用力地折,除一个超勇大力士能把一捆羽箭折断之外,其他的人谁也不能一次把手中的羽箭折断。

后来陆陆续续有一些聪明的士兵走到将军面前,对将军说:“将军,你带我去前线抗敌吧,我把所有的羽箭都折断了。”

将军问:“你是如何把这些羽箭折断的?”士兵回答说:“把这捆羽箭打开,一支支很轻松就把它折断了。”

将军挑到了最勇敢和聪明的士兵,带着他们去抗击敌人,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整体目标一定要分解,将整体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的目标。只有每个具

体的目标都实现了,整体目标才能实现。

三个和尚有水喝——实现目标需要绩效计划

三个和尚没水喝,怎么办?

三个和尚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在一起开会,商讨如何解决庙里喝水的问题。最后大家发现其实解决庙里喝水的问题是一件并不复杂的事情,只是以前没有认真去思考和沟通而已。 小和尚说:“我看得发明一种新的挑水设备才行,有三条扁担那种新设备,一桶水由我们三个人一起来挑。”

大家马上对小和尚幼稚的想法提出了批评,大和尚说:“师弟啊,你真是没脑,你算过没有,要研究这么一个新玩意儿,得花多少银两啊!我们庙里付得起吗?再说了,这样挑水,行吗?”

小和尚挠了挠头,对自己的提议感觉不好意思,傻笑了几声。

二和尚发言了:“要不再买两套新水桶和扁担吧,一人一套,我们三个人每天同时去挑水,怎么样?”

大和尚说:“二师兄啊,你这个想法也不这么样,不一样要花很多银两吗?你知道我们现在的财务状况并不好,哪有银两买新水桶啊!再说了,有必要买这么多水桶吗?” ??

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这时候大和尚开始进行总结性发言了,他说:“在我们之间制订一个挑水的工作计划怎么样?按顺序轮流挑水,一人负责一天。”

大家对这个不花银两、而且对自己没什么坏处的想法很有兴趣,纷纷发表意见。

经过一天的讨论,最后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大和尚高兴地说:“困扰我们这么多年的喝水问题终于解决了,真是太令人高兴了,今天我请大家吃麦当劳。”

几天后,小和尚和二和尚按照大和尚的想法拿出了解决喝水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现将方案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小和尚负责制订每个月的挑水轮班计划。

2、二和尚负责统计每个人每个月的挑水数量。3、大和尚负责考核工作,按挑水的数量给付银子,多挑的多给,少挑的少给,不挑的不给。

三个和尚卖梳子的业绩为什么不同——绩效为什么不同

据说有间大庙为了充分利用和尚资源,搞了个附属工厂,专门生产梳子。但梳子的销量一直不好,方丈很犯愁,决定让三个和尚去北京、上海、深圳的和尚庙里开拓市场推销梳子,而且还给每个和尚下达了具体的销售指标,三个和尚压力很大,带上盘缠匆匆上路了。 一个月后,三个和尚回来了,销售业绩各不相同,大和尚一把也没有卖出去,二和尚卖出去

了几十把,只有三和尚,签了一大堆订单回来,卖出去了几万把梳子。

方丈在和三个和尚进行绩效沟通时,大家做了经验交流,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大和尚来到北京的庙里,向和尚推销梳子,和尚说:“我们都没有头发,要梳子干什么呢?”,大和尚想想也是,在所有庙里碰到的都是别人同样的回答和同样的结果,所以一把梳子也没有卖出去。

二和尚来到上海的庙里,向和尚推销梳子说:“你们虽然没有头发,但头皮一样要经常梳才对身体有好处,大脑要经常保健才好使。用梳子梳一梳,既能止痒,也能活络血脉。特别是你们念经念累了的时候,拿出梳子来梳梳头,能使头脑清醒,对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和尚听他说得有道理,就向他买了几把梳子,一个月下来,也就卖出去了几十把。

三和尚来到深圳的庙里,找到方丈,向方丈推销梳子说:“你们广东人是最爱求神拜佛的了,要使你们这里的香火更加鼎旺,你要多买些梳子才行。”方丈说为什么呀?三和尚说:“你们不是经常接受一些香客的捐赠吗?接受别人的东西总得有所回报吧,买梳子作为礼物就是回报给他们最好的产品,你还可以在梳子上印上你们庙的名字、地址、电话号码,还可以写上积善梳三个”。方丈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向三和尚下了订单,一个月下来,三和尚在深圳签到了几万把梳子的订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市场是可以创造的,老是想着“和尚没有头发就不要梳子”的理论就错了,和尚不要梳子,我们可以让与和尚相关的人要梳子啊。

三个和尚对方丈都不满意——不同的绩效需要不同的激励

据说三个和尚推销梳子回到庙后,转眼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老方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激励他们:大和尚一把梳子也没有卖出去,完全没有业绩,如何惩罚他?二和尚卖出去了几十把梳子,业绩很一般,该奖励他还是惩罚他?三和尚签了一大堆订单回来,卖出去了几万把梳子,业绩很好,该如何重重的奖励他?

方丈把大和尚叫到面前,对大和尚说:“你花了这么多银子,一把梳子也没有卖出去,我要撤你的职,以后你不配再做管理人员了,你到后房去扫地吧!”大和尚心中暗喜,没想到方丈对自己的处罚竟然这么轻,心里哼着小曲,到后房扫地去了。

方丈把二和尚叫到面前,对二和尚说:“你到庙里这么多年了,工作一直没有什么起色,你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绩效总是不太好。这次你去上海推销梳子,差旅费是最高的,本来我认为你的业绩也应该是最好的,但你让我很失望,你以后要多多的向小和尚学习,这次本来我准备要给你加薪的,我看就算了,等到明年再说吧。”二和尚给方丈骂了一顿,心里很不痛快,他觉得自己已经尽全力了,而且给庙里赚了钱,为什么什么也没有得到呢。 方丈把小和尚叫到面前,对小和尚说:“你这次做得很好,对庙里的贡献非常大,我准备给你重奖的,但我想还是升职最好,以后你就接替大和尚的工作,负责庙里的管理工作吧。同时庙里再奖励你一百块钱,期望你以后继续努力工作。”小和尚没想到自己付出了这么大的努力,却得到这么少的回报,本来期望方丈升职自己做副方丈的,但没想到却只换来了一个

普通的管理岗位和一百元奖金,心里非常失望,甚至想辞职马上走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激励要及时、准确和有针对性:对大和尚轻描淡写的降职没有任何效果;对二和尚的批评无关痛痒;对小和尚的激励太轻,完全没有任何效果。与其用这样的激励还不如不激励。

三个和尚都成了职业经理人——绩效管理

据说三个和尚在内地的某间小庙自从解决了喝水的问题后,名声大躁,被当地衙门评为先进部门和先进个人,被电视台、报纸传媒炒作得很厉害,三个和尚在全国四处巡回演讲和作报告,获得了不少的掌声、鲜花和荣誉,也得到了不少实惠。

再后来,三个和尚都感觉自己变成大和尚了,小庙容不下自己了,都从这个小庙辞职了,到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大庙去做职业经理人了。

北京庙。大和尚到北京庙后,马上对没有水喝的状况进行了调研,由于庙离河边很远,他决定让三个和尚在挑水的时候搞接力赛,每个和尚挑一段,搞分工与协作。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接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挑一段路程后又传给第三个和尚,第三个和尚挑到缸里倒水,空桶回来再接着挑。这样一搞接力赛,大家都觉得公平,而且挑起来一点都不累,每天水缸很快就满了。

深圳庙。二和尚到深圳庙后,也马上对没有水喝的状况进行了调研,由于来深圳的和尚多,他决定在三个和尚之间引入竞争机制,谁挑得多,谁的工资就高,而且签短期工作合同,谁挑得少,谁的工资就低,甚至被炒鱿鱼。三个和尚感到了压力,拼命去挑水,每天水缸很快就满了。

上海庙。三和尚到上海庙后,也马上对没有水喝的状况进行了调研,由于庙里银两充足,他决定在庙里安装自来水,进行技术创新。在安装好自来水后,他给三个和尚安排了值班计划,每人负责一天接水倒水的工作,由于操作简单,每天水缸都总是满满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三个和尚作为职业经理人是成功的,因为他们在不断的创新,引入了新的机制,搞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环境在变,观念要变,方法也要变,只有创新才能打破常规,才能获得成功。

篇五:自从三个和尚没有水喝以后

三个和尚有水喝

自从三个和尚没有水喝以后,他们整天闷闷不乐的。 终于有一天,小和尚开口说:“渴死了,渴死了!谁有水呢?”瘦和尚苦着脸,说:“要不找xx公司买桶水。”“不行!一桶水就得三十文钱呢!”小和尚和胖和尚一口否定。那怎么办呢?庙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仿佛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听的见。“有了!”小和尚一拍脑袋,打破了这沉静,“是什么?”瘦和尚和胖和尚异口同声地问道。“我们可以先去竹林砍几株大竹子,把里面的节挖空,在一节一节的接起来,把水从山上面的竹子里流过来,再挖一个洞,这样就不用费好多力气了。”小和尚得意洋洋地说,瘦和尚和胖和尚满口答应了。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三个和尚就拿着斧头来竹林里去砍又大又粗的竹子,他们砍了一株又一株,直到他们满意了为止。太阳像个大火球,烤着大地,三个和尚累得满头大汗,汗珠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不停地往下流。接下来,胖和尚就用斧头砍掉竹叶,小和尚心灵手巧,用来挖空竹子,

瘦和尚就从山下把竹子一枝一枝地接起来。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四天过后,水道和泉眼一切都OK了。那天,他们在泉眼旁满怀希望地等着。终于,一股清泉从上面喷出来,三个和尚尖叫起来:“太好了!我们有水喝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捧一碗喝喝,凉凉地,甜甜地,可好喝了。三个和尚心里暗暗高心,晚上还举行了宴会呢! 什么事情都要有行动,光想是不行的,必须得动脑筋,否则会一事无成。

【点评】你能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笔,使三个和尚走出的困境,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故事情节也比较扣人心弦, 对于他们三人是如何齐心协力共度难关的,也描写得比较具体。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