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红太阳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9:23:47 体裁作文
红太阳颂体裁作文

篇一:经典诵读主持词

“诗韵飞扬”第四届大型经典诵读主持词

开场白

男: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老师们,同学们 合:大家好!(掌声) 男:牵手文学大师,女:诵读经典美文。

男:弘扬中华文化。女:打造精彩人生。

合: “诗韵飞扬”第四届大型经典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女:首先请允许我介绍担任本次诵读比赛的评委,他们是:

张校长 朱主任 万老师 龚老师 吴老师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欢迎(掌声)

男:走进经典诗文,让我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女:走进经典诗文,让我们体会民族精神的源远流长。

请欣赏第一个节目《诗词连诵》,表演者:三年级,掌声欢迎!

女:“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春天的美景

男:“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夏日的风光

女:“霜叶红于二月花”是秋天的艳丽

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冬日的绝唱。

女:请欣赏《诗词连诵》,表演者:四年级,掌声欢迎!

女: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三年级最后得分:

男: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女: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男:请欣赏《我爱您,中国》,表演者:六年级,掌声欢迎!

男: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四年级最后得分:

女: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

男: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女: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

男: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女:请欣赏《五星红旗》,表演者:二年级,掌声欢迎!

女: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六年级最后得分:

男:我们品唐诗宋词。

女:我们诵经典文化,

男:让五千年瑰宝大放异彩,

女:让新时代诗韵再创辉煌。

男:请欣赏《诗歌大荟萃》,表演者:一(1)一(2)班,掌声欢迎!

男: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二年级最后得分:

女:“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我们懂得了怎样做人。男:“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明白了学习道理。

女:请欣赏《三字经》,表演者:一(3)班,掌声欢迎!

女: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一(1)一(2)班最后得分: 男:“欲与天公试比高”让我们领略到了毛泽东的雄伟气魄。

女:“三军过后尽开颜”让我们体会到了红军胜利的喜悦。

男:请欣赏《红太阳颂》,表演者:五年级,掌声欢迎!

男: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一(3)班最后得分:

女:好书养育我们的灵魂。

男:书香伴我们一路远行。

女:请欣赏《三字经》,表演者:一(4)班,掌声欢迎!

女: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五年级最后得分:

男:感谢老师们的精心策划,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准备,下面请张校长点评本次大赛,掌声欢迎!

女: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下面请曹老师宣布本次大赛成绩。

(播放《同一首歌》)

男:诗歌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经典美文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我们在回味中享受诗情画意!

女:我们在诵读中感受美文经典!

合: “诗韵飞扬”第四届大型经典诵读比赛到此结束,

合:祝大家学习进步、心想事成,再见。

篇二: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体会文章在写景中阐发的原理。 教学重点

景物描写抓住特点 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写景中所阐发的哲理。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解题、诗文简析、作者简介、研习第一部分

一、解题

1、导入:关于长江三峡,同学们都有哪些了解呢?

三峡:长江的一段,西起四川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由西往东,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江段迂回曲折,江中滩峡相间,两岸危崖耸立,如层层围屏,高出江面500米以上,江面最窄处仅百米左右,在巫峡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巫山神女,于云雾之中,楚动人。两岸是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周恩来总理1957年12月3日就提出“为充分利用中国五亿四千万瓦的水利资源和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的口号。多年来,经过反复的论证研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的讨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坝址已选定于西陵峡的三斗坪。这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必将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三峡工程建成后,它的本身就是世界奇观。巍巍大坝,横跨在峡江之上,像一道水上长城,“截断巫山云雨”;巨大的船闸能通过万吨级船队;水晶宫般的电站发出的强大电流,通过钢塔如林的变电站送到四面八方。这些现代化的建筑群体及坝下不远处的黄陵庙胜地,必将成为吸引五洲四海游人踊跃游览的胜境。

2、《长江三峡》是写景抒情的游记名篇《长江三日》的第二部分,题目是编者加的。《长江三日》收在《刘白羽散文选》中。《长江三日》是一篇日记体游记,记叙的是1960年11月中旬,作者从重庆乘“江津号”轮船沿江驶往武汉的一段航程。作品第一节,写

11月17日雾夜在长江上航行穿过崇山峻岭的情景;第二节,写11月18日穿过三峡时在激流险滩中前进的情景;第三节写11月19日出峡后航行在风和日丽、柔和宁静的大江上的情景;最后以武汉长江大桥的壮观图景作结尾。整篇文章构成这样一个意境:穿过茫茫雾夜━━在激流险滩中战斗、航行━━迎来明朗开阔、光华灿烂的图景。

3、读《长江三日》。

二、诗文讲解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这是杜甫《夔州歌十绝句》第一首的后两句。全诗是: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在中巴东面的巴东山,长江水劈开崇山峻岭在山中奔流)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白帝城地势高峻是三峡的重镇,瞿塘峡的险要胜过百牢关) “秭归是楚先王熊绎始封之地”(熊绎是周成王时人,由于祖先有功于周,成王封他于楚,居丹阳。丹阳在秭归县东。始封: 最初受封。)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这是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头两句。意思是: 千万条山脉一齐奔向荆门,王昭君生长的地方村庄还在。全诗是: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李白绝句《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郦道元的《三峡》也突出了三峡的特点。

三、作者简介

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1936年开始创作。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长江三日》《红太阳颂》《伟大的创业者》《巍巍太行山》等,亦有小说《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等。 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字词补注

碇dìng系船的石礅 夔kuí夔州,旧府名;姓 滟 yànyù长江瞿塘峡 口的巨石名 隽jùn同俊 峙zhì耸立 坂bǎn山坡、斜坡 崆kōng 山名 秭zǐ古时 数目名,一万亿。秭归: 县名 汩mì汩罗,江名 澎湃pēngpài不念péngbài

苍莽: 旷远迷茫,无边无际的样子,同“苍茫”。

莽莽苍苍: 草木苍翠茂密,原野景色迷茫。

雷霆万钧: 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雷霆: 响雷。钧: 古代重量单位,一钧 是三十斤。

神妙莫测: 神奇巧妙达到难以猜测的程度。

小心翼翼: 小心谨慎,一点也不敢疏忽。翼翼: 严肃、谨慎的样子。

隽秀婀娜: 清秀美丽的样子。

森然耸立: 繁密高高地直立。

层峦叠嶂:嶂,象屏障一样的山峰。形容山峦重叠。

亭亭笔立:亭亭,耸起的样子;笔立,笔直地挺立。高高地耸起,笔直地挺立。 云蒸霞蔚:形容云霞绚烂美丽。

碇:系船的石礅。

绛:大红色

蒸,升腾;蔚,聚集。

隽秀:秀丽。

婀娜:柔美的样子。

灭顶:水漫过头顶,指淹死,灭顶之灾,比喻致命的灾祸。

浸泡:使渗透。

怪诞:奇怪,古怪。

五、读课文,分层次

一、总写这一天游历三峡的感受。(1自然段)

以下按行驶的航线,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三峡壮美的景色。

二、描绘瞿塘峡的雄奇 (2自然段) 。特点: 象一道闸门雄

1、描写黎明时瞿塘峡的画面。

2、描写瞿塘峡口的奇险。

3、描写过了瞿塘峡后所见到的江流和两岸景色。

三、描写巫峡的秀美(3--5自然段)。特点: 象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秀

1、写峡口风光,点出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3自然段)

2、关于美女峰的传说。(4自然段)

3、用种种比喻概括地描写巫峰风景。(5自然段)

四、描写西陵峡的凶险和作者的感想 (6--9自然段) 。特点: 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险

1、过渡。(6自然段)

2、交代三个著名的险滩,叙述关于屈原的传说。(7自然段)

3、写轮船绕过泄滩,驶过青滩的情景,关于领航人的谈话和感想。(8自然段)

4、写轮船驶过崆岭滩的情景。(9自然段)

六、问题讨论

1、课文中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2、划出课文中描写山水云雾的句子。

3、三峡景物各有什么特色?

1、作品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双线交织结构作品。空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时间:日出前-日出后(8点20,8点50,10点)-上午(10点半,11点15分)-中午。

2、作品从山形水势,山光水色,云涛雾海等各方面,运用丰富的动词、形容词描绘景色,使作品写景生动形象,有声有色,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3、长江三峡,景色各异,雄伟瑰丽,象交响曲,可概括为: 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 七、文本研习(第一部分)

引用作者给朋友的信中片段,表达作者在此次航程中的新奇强烈的感受,对三峡的赞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提问:作者说:“我象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飞翔”用得恰当吗?为什么?

━━这句话是作品的神,起提起全篇的作用,“雄伟而瑰丽”,概括了三峡景致的特点,下文的具体描写,都是围绕着这特点进行的。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方法,把长江三峡比喻为一支交响乐,非常恰当,因为作为本体的三峡与作为喻体的交响乐之间有共同之处:二者都激越雄壮,声势浩大,催人警醒,令人振奋。通感表现作者的新奇。

“飞翔”一词用得恰当,一方面,它写出了山陡流急的形势,使人不禁想到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情画意;另一方面,它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在航行中寻兴奋、激动、神采飞扬的心情。

八、作业

1、三峡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2、文章是怎样抓住特色来写景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文本研习(二――四部分)、重点语段赏析、写作特色分析

一、研习第二部分

提问: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写瞿塘峡的雄奇?用了哪些词语?写了哪些方面?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主要采取绘形绘声绘色的手法来状写瞿塘峡的雄伟奇观,并引用诗谚为佐证。

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长的江面”“江随壁转”

声:“雷霆万钧”“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色:瞿塘峡口“蓝天”“金色浮云”“银片样发亮”的白云、“红雾”“绛紫色山峰” 这一段主要写了瞿塘峡的山陡、江狭、水流急。

这一段的描写,先总括其雄奇,继之引古诗古谚为佐证,后直接描写,有古有今,古今对比,有虚有实,有声有色,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浸透字里行间。

二、研习第三部分

提问: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写巫峡的秀美?引用了哪些神话传说?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在这一段,主要用了丰富而贴切的比喻来描绘巫山的隽秀,如第5段中的山岩、草坡、山峰等。

作者在这一段引进了美女峰的传说,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丰富了作品内容,并使作品富有浪漫气息。

作品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云雾、阳光、两岸的山岩、草坡、野草等,所有这些描绘,都体现出巫峡的“美”,你看那“山如斧削,隽秀婀娜”的峰峦,那与阳光交织“神妙莫测”的白云,那“滚滚向上”“云蒸霞蔚”的浓雾,那神奇秀丽的美峰,那墨色的山岩,那幽然的绿草,那红艳艳的野草,那在江流中“象一个崇山峻岭中漫步前行的旅人”的航船,那盘旋在万山之上蓝天之下的苍鹰??这一切美景,都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感染。

三、研习第四部分

篇三:长江三峡

备 课 笔 记

备课时间:20 13 年 2 月 1 日 总备课第 课时

备 课 笔 记

备课时间:20 13 年 2 月 1 日 总备课第 课时

篇四:修辞借代

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金戈铁马代指精锐部队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丝竹代指音乐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管弦代音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庙堂借指朝廷 布衣之怒。――《唐睢不辱使命》 布衣代平民

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白居易《对酒吟》 红袖代指美女

如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李商隐《马嵬》 红粉代指美女。

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高适《塞下曲》 蛾眉借为美人的代称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粉黛代指美女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曹雪芹《红楼梦》 须眉借指男子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 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桃李指学生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桑麻指农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杜康代酒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日本 西乡隆盛。 桑梓地借代故乡。青山借代坟墓

借代或称"换名".根据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按照语言形象化的要求,在谈到某一事物的时候,不直接称呼本体事物的名字,而采用借体事物的名称来代替它,或者另换借 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

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

例子(1):

巾帼不让须眉。

(以「巾帼」借代女人、「须眉」借代男人。)

例子(2):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 (以「朱门」借代富贵之家、「死骨」借代尸体。)

例子(3): 过尽千帆皆不是。 《梦江南》.其二 温庭筠 (以「帆」借代帆船。)

例子(4):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陶潜 (以「黄发」借代老人、「垂髫」借代小孩。)

例子(5): 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

(以「白衣天使」借代护士。)一种说法,这种修辞方式就是借代.

区别借喻和借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⑴借喻的本质是“喻”,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体)。而借代的本质是“代”,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

⑵借喻因为是“喻”,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借代则没有可比物,无法这样补进。 ⑶借喻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借代却只能起”代“的作用,其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

⑷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地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借代了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臧克家《有的人》)

例①中的“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具体代抽象

例如:1.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例1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工具代本体

例如:1.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例1中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1.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例1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以结果代原因

例如:令人捧腹

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以“捧腹”的结果代之“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 编辑本段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编辑本段借代的种类

1.喻借,即比喻性借代。其真义与借义之间的语意关系是相似。

2.旁借,即非比喻性借代。其真义与借义之间的语意关系不是相似,而是其它关系。 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

例如:

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茅盾《现代化的话》) “细腰粉腿”就是借代修辞格,指舞女。

如果首长一句话不讲,扔下“有线”,全用“无线”去了,那我们才受不了呐。(徐怀中《西线轶事》)

“有线”“无线”分别借代“有线班的战士”、“无线班的战士”。

借代的类型

①特征、标志代本体: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的名称。例如: “你先猜猜,你们的英雄战士‘北京’,也就是薛凯华烈士??”高干事非常神秘地望着我,“你猜他的爸爸是谁?”(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这里是用薛凯华的籍贯“北京”代指薛凯华。 ②专名代范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的名称。例如:

方鸿渐从此死心不敢妄想,开始读叔本华??(钱钟书《围城》) 这里是用叔本华代指他的作品。

③具体代抽象: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例如:

人民浴血奋战赢得的胜利,又将为血泊所淹没。中国往何处去?(刘白羽《红太阳颂》) 具体的“血泊”代指抽象的战争。

④部分代整体: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春天,树木开花了,是晴明暖和的天气,早晨大路上还充满了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巴金《能言树》)

“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代指穷人。

⑤结果代原因:用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虽然累得那么着,林先生心里却很愉快。(茅盾《林家铺子》) “汗透棉袍”是累的结果。

借喻和借代

借喻和借代这两种修辞方法所以容易混淆,是因为这两种修辞方法的本体都没有出现,而只出现了喻体或借体。例如:

①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

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这两个句子中的“幔”和“一针一线”的本体分别是“乌云”和“群众的东西”。①句中的“幔”和②句中的“一针一线”,从形式上看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况且又没有本体,所以,很难一下子就搞清楚它们是“借喻”中的喻体还是“借代”中的代体了。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借喻和借代的构成基础不同。借喻是靠“相似点”把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的,借代却是靠“相关性”把借体和本体联结在一起。如

①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这句话中的“毒蛇猛兽”说的是剥削阶级,“毒蛇猛兽”和“剥削阶级”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事物,但“毒蛇猛兽”吃人的特点与“剥削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特点是相似的,作者就是抓住了它们的这一相似点构成了一个比喻,使人们形象地了解了剥削阶级的本质特点。 ②“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这里的“花白胡子”与长着花白胡子的人紧密相关,所以构成了借代。

其次,借喻和借代的作用不同。借喻是靠“喻”使语言生动形象的,借代则是靠“代”将事物的某一相关部分的特征拿来代替本体使形象突出、语言生 动的。例①中的“毒蛇猛兽”吃人的情况是人们所熟悉的,用它来比喻剥削阶级吃人的本质,人们就容易理解剥削阶级的本质特点了。例②中的“花白胡子”是长着 花白胡子的那个人的突出特征,用“花白胡子”来代替那个人,就更能使那个人形象突出,语言也显得生动活泼。

借喻和借代有区别也有联系。请看下面一段话: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在这里,作者说杨二嫂的形象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这是一个十分形象传神的比喻,比喻的结果也为构成下文的借代创造了条件,下文便直接称杨二嫂为“圆规”了。就其关系讲,比喻为借代创造了条件,借代是借助比喻而进行的。

上文的“圆规”可以说是借喻,也可以说是借代,因为它具备了借喻特点的同时,也具备了借代的特点,杨二嫂的形象与“圆规”之间既有“相似点”又有“相关性”,融二者于一身,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只有在用特征代本体的借代中才有可能出现。

一、定义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的修辞方式。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篇五:长江三峡第一课时

《长江三峡》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2.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3.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抓住特点描景状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背景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这是大诗人李白赞颂长江雄伟气势的诗句。我们当代的作曲家谱写的《长江之歌》中,更从惊涛澎湃的长江巨浪中看到了我们的民族开拓奋进的精神力量,这首歌中深情地唱道:“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那么在刘白羽的笔下,长江中最为瑰丽奇特的一段 ——长江三峡,展现出的是怎(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红太阳颂)样的风貌神采呢?这节课我们来赏析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峡》。

二、解题与作者:

1.解题:

(1)《长江三峡》是写景抒情的游记名篇,收在《刘白羽散文选》中,是一篇日记体游记。作者刘白羽在幼年时期就熟读过一些描写长江三峡的作品,一心想从大江顺流而下,领略三峡美妙风光。1960年11月中旬,他如愿以偿,从重庆乘“江津”轮驶往武汉,历时三日。《长江三日》记述了这一航程,并描绘了沿途景色。作品第一节,写11月17日雾夜在长江上航行穿过崇山峻岭的情景;第二节,写11月18日穿过三峡时在激流险滩中前进的情景;第三节写11月19日出峡后航行在风和日丽、柔和宁静的大江上的情景;最后以武汉长江大桥的壮观图景作结尾。整篇文章构成这样一个意境:

穿过茫茫雾夜━━在激流险滩中战斗、航行━━迎来明朗开阔、光华灿烂的图景。

课文所写的是《长江三日》中的第二日,因所写内容为穿行三峡时所见的瑰丽奇特的景象,故编者将课文题目定为《长江三峡》。

(2) 长江三峡: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其中狭谷段合长90公里,宽谷段合长103公里),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两岸是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辞海》注解)

长江三峡河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资源宝库之一。周恩来总理1957年12月3日就提出“为充分利用中国五亿四千万瓦的水利资源和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的口号。多年来,经过反复的论证研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的讨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坝址已

选定于西陵峡的三斗坪。这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必将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三峡工程建成后,它的本身就是世界奇观。巍巍大坝,横跨在峡江之上,像一道水上长城,“截断巫山云雨”;巨大的船闸能通过万吨级船队;水晶宫般的电站发出的强大电流,通过钢塔如林的变电站送到四面八方。这些现代化的建筑群体及坝下不远处的黄陵庙胜地,必将成为吸引五洲四海游人踊跃游览的胜境。 ——摘自《北京周报》社编印的《三峡水利枢纽》

2.作者:

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1936年开始创作。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长江三日》《红太阳颂》《伟大的创业者》《巍巍太行山》等,亦有小说《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等。

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朗读课文,语基积累(字音词义)

点击字音:

瑰(guī)丽 启碇(dìng) 夔(kuí)州 对峙(zhì) 秭( zǐ )归 万仞( ran ) 崆(kōng)

岭 万壑(ha) 汨(mì)罗 美髯(rán) 眺(tià0)望 草坂 (bǎn) 绛(jiàng)紫 停泊(bó) 滟滪(yàn yù) 缥缈(piāo miǎo) 婀娜(ē nuó) 层峦叠嶂(zhàng)

点击词语:

1、 瑰丽:异常美丽。

2、 启碇:起锚。 碇:系船的石礅。

3、 绛紫:暗紫中略带红的颜色。 绛:大红色。

4、 缤纷:繁多而交杂的样子。

5、 亭:高耸的样子。

6、 俊秀:秀丽。俊,同“隽”。

7、 婀娜:姿态柔美的样子。

8、 对峙:相对而立。

9、 万仞:形容极高。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10、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11、眺望:往远处看。

12、草坂:长满草的山坡。

13、美髯:胡须长得美。

14、白皙:白净。

15、 怪诞:奇怪,古怪。

16、森然:这里形容礁石密集直立,森严可畏。

17、苍莽: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18、跋涉:爬山蹚水,形容旅途艰苦。

点击成语:

1、 雷霆万钧:雷霆,霹雳;钧,古重量单位,约合当时三十斤。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2、层峦叠嶂:嶂,象屏障一样的山峰。形容山峦重叠。

3、亭亭笔立:亭亭,耸起的样子;笔立,笔直地挺立。高高地耸起,笔直地挺立。(课文用“亭亭笔立”形容一座高峰。“亭亭玉立”一词的“亭亭”形容女子身材细长秀美或花木形体挺拔,也可以写作“婷婷”。)

4、云蒸霞蔚:形容云霞绚烂美丽。蒸,升腾;蔚,聚集。

5、 神妙莫测:非常高明、巧妙,不可推测。

6、崇山峻岭:高大的山岭。

7、莽莽苍苍:?形容郊野景色迷茫,也指无际的原野

8、峨冠博带:这里指戴着高高的帽子和束着宽宽的衣带。

9、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二)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课文中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明确:作品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双线交织结构作品。

空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时间:日出前━━日出后(八点二十,八点五十,十点)━━上午(十点半,十一点十五分)━━中午。

2:划出课文中描写山水云雾的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突出描绘三峡激流的气势的。 明确:长江三峡,江水“激流澎湃”“雷霆万钧”,一路穿群山,过峡谷,滚滚向前,势不可挡,作者从各个方面烘托、映衬、描绘了三峡江水的浩荡气势。

作品从山形水势,山光水色,云涛雾海等各方面,运用丰富的动词、形容词描绘景色,使作品写景生动形象,有声有色,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写山:悬崖绝壁,层峦叠嶂,万仞高峰,山势奇绝,奇峰突起,高与天齐

写水:万水奔腾,雷霆万钧,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漩涡密布,浪涛翻涌。

写云雾:云海茫茫,云蒸霞蔚。

崇高险峻的山,涌动如海的雾,衬托着汹涌奔腾的长江,使作品波澜壮阔,声势浩大,雄奇壮美。

3:课文四个部分是依据什么划分的,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作品依据“江津号”的不同航程与不同江段,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节):引子,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

第二部分(2节):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

第三部分(3~5节):写穿过巫峡时所见奇秀景观。

第四部分(6~9节):写船在险恶的西陵峡上航行的情景和作者的感受。

4:三峡江流给你的总的印象是什么?三峡景物各有什么特色?

明确:长江三峡,给人总的印象是山陡、流急、滩险。

长江三峡,景色各异,雄伟瑰丽,像交响曲,可概括为: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

5:从浩浩荡荡的长江,你会引起哪些联想?激发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说三峡是美的? 明确:从如此雄壮的长江,我们不难体会出作者澎湃的激情,从如此壮美的长江,我们也不难体会到大自然的无比伟力。我们在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会产生强烈共鸣,引起无尽的联想,联想到我们身处的“新世纪”,联想到我们的“全部生活”,联想到开放改革的汹涌大潮,联想到我们的新生活,一种“雄伟”“豪迈”的感受,便会油然而生。

作品中描绘了三峡江水、山峰、云雾,给人以崇高的美感,作品讴歌了自然的伟大,更赞颂了人类的伟大,人与自然构成了世界。

四、小结作业

识记词语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