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雾有什么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1:51:42 作文素材
篇一:3 庐山的云雾
3 庐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学会本课生字表中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只读不写。根据相应的文本环境词语的意思。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⒊通过文本的阅读认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文本的阅读认识到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7课时)
课时目标: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⒈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老师要给大家推荐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庐山。(板书)你们听说过庐山没有?有人去过吗?(学生介绍)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地处江西九江市,有避暑山庄之美称,说起庐山,我们会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生背)知道它赞美什么?其实,庐山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云雾。
⒉完成课题:3 庐山的云雾读这个题目,你看课文会重点写什么?(读题) ⒊庐山的云雾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⒈提出自学要求:
⑴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⑵标出小节,划出步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
⑶思考:在作者的笔下,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子的?
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分节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正音正句。
⑵质疑并理解词语:
腾云驾雾、飘飘欲仙:想到了谁?表演一下。
千姿百态:(联系上下文)后面的话就是解释千姿百态的。
瞬息万变: “瞬”就是眨眼,“息”就是喘气。一眨眼、一喘气的工夫就是“万变”。
幽谷: (师板画山峰之间的山谷,指画)这就叫山谷。
“幽”不好解释,山峰之间,光线暗不暗?山谷深不深?
你说大山之中,静不静?大概这就是“幽”的意思。这些
词语要真正理解,还要多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
增多,才会真正理解。
⑶说说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三、再读课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庐山云雾的特点 。
(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四、教学生字词
⒈熟读生字。
⒉自主识记。
⒊交流方法。
⒋重点字强调:
幻(幼)、瀑(字形分解)、系(第一笔是“撇”)、罩(四字头要变形)
⒌教师范写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
⒈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⒉在习字册上描红、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总第8课时)
课时目标:
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庐山的雾有什么特点)⒉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并仿段写话。
⒊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⒈听写生字词。
⒉把句子补充完整。
庐山的云雾 。
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千变万化、飘飘悠悠、千奇百怪、浓浓的、茫茫的、?? ⒊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欣赏庐山云雾的美妙。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个地方的云雾有什么特点?(用“____”在文中划出一个能概括其特点的词。)
⒉理解“千姿百态”,你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找近义词、查词典、联系课文) ⒊庐山的云雾有哪些姿态呢?
(山头的云雾像帽子,山腰的像玉带,弥漫山谷的像茫茫的大海,遮挡山峰的像巨大的天幕。)
⒋请你再默默地读读这些语句,在这些语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呢?想想,为什么你这样喜欢它?(这些句子都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这样动人的语句,都快把大家的心都带到庐山去了!)
⒌可是老师有个地方不明白了,同样是云雾,作者为什么一会儿把它比作帽子,一会儿比作玉带,一会儿是大海,一会儿又成了天幕了呢?(作者根据云雾所处的不同位置展开了想象)
⒍大家快看:(投影)
这调皮的云雾,这里,那里,都有他们的身影,你觉得它们像什么呀?(说话练习)
⒎同学们真会思考!云雾这么多的样子,难怪作者要用千姿百态来形容它了!你想把这么美妙的语句读好吗?练读。
⒏个别读,齐读。
⒐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些千姿百态的云雾,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云雾,待会儿老师请你把你看到的情景画下来!(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真美啊,真是各有各的美景!你们能尝试着根据这些画的图将这个自然段背一背吗?(练背第二段)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
⒈除了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还给怎样的感觉呢?指名读。
⒉通过阅读,你好像真的去庐山走了一回,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另一个风貌——瞬息万变(板书)。
⒊(出示第三自然段)
你从这个词语觉得了庐山的云雾怎样?(变化得非常快!)除了瞬息万变,你还从哪些词语或是语句中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变化之快呢?(课件相应有表示:刚刚,转眼间,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谁能将这些词语读好的?读好了词语,你能试着将这段文字读好吗?赶紧先自己试试看!(生练读)谁想来读?(2-3个同学)我们一起来!
⒋雾变化得是这样的快,你能想象一下,它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你可以先和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的想法,老师也想和更多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呢!
⒌学生交流,评价,鼓励。
⒍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给秀丽的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同学们,刚才的学习让我们着实领略了庐山云雾的多姿与多变,它简直就是一位高明的魔术大师,为景色秀丽的庐山增添了神秘的感觉。 此时你的感受或想法呢?(交流)
你们还愿意离开吗?是啊,真舍不得离去,真令人—— “流连忘返”
请看:(出示第四自然段)来到这里,都会想发出这样的感慨的(读好这句话。
四、赏读课文
⒈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吸引了许多的游客,我们一起来用动听的声音向大家介绍神秘的云雾吧!
⒉配乐朗读全文。
⒊练背全文。(提示篇章结构:总—分—总)
五、拓展延伸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这美景所吸引,所以很多诗人来到此地,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课后搜集赞美庐山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六、作业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都用了总分的写法。第一句是中心句,其它几句都是围绕中心句层层展开,具体地描写这个特点。用总分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3 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相关资料:诗画庐山
庐山之美在于它的云雾、飞瀑和绝壁。北临长江水,东倚鄱阳湖,一山独峙,群峰峥嵘。山中常年云雾缭绕,缥缈虚无,薄似轻纱,动如瀑布。“瀑布云”、“云海”为其特色,锦绣谷、石门涧、龙首崖均有山峰峡谷之秀美,同时也是赏雾的绝佳地点,特别是在冬季,漫山白雪和晶莹剔透的雾淞相拥舞蹈,竟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山,哪里是树。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千古流传、经久不衰的诗句,是李白在感叹秀峰黄崖瀑布的壮观与神奇。“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于秀峰”。到过庐山的人无不想去看李白笔下的“银河”,去亲身感受在山脚下仰望瀑布飞流直下的美景。
篇二:3庐山的云雾
语文学科备课教案
123
篇三:3、庐山的云雾
3、庐山的云雾
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自然段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的特点。作者按“山头—山腰—山谷—山峰”的顺序,以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形象地写出飘浮于庐山不同方位的云雾的独特姿态。第三自然也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的特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着力刻画出云雾变化之多;强调庐山云雾的变幻之快。第四自然段进行总结,庐山的云雾令人流连忘返。全文层次分明,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能结合语境理解有关词语。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3、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留恋忘返”造句。
2、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学会本课生字,能结合语境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指导书写,练习用钢笔描红、临写,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指导书写,练习用钢笔描红、临写,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导入新课:
你们听说过庐山吗?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地处江西九江市,有避暑山庄之美称,说起庐山,不由得使我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师背)知道它赞美什么?其实,庐山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云雾,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庐山的云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庐山谈起,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语的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出示生字词语,组织认读。
庐山、云雾、景色秀丽、高峰、幽谷、瀑布、溪流、变幻无常、游览、似乎、腾云驾雾、飘
飘欲仙、千姿百态、笼罩、戴在、绒帽、缠绕、系在、巨大的天幕、瞬息万变、随风飘荡、一缕轻烟、一泻千里、一匹白马、四蹄生风、清楚、漂浮、北冰洋、一座冰山、云遮雾罩、流连忘返
重点指导:变幻无常、腾云驾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一泻千里、四蹄生风、云遮雾罩、流连忘返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指导逐段读正确。
重点指导读好第二、第三段。
1、读了课文以后,你对庐山的云雾有了哪些了解?
2、你喜欢的段落再读读。
3、下节课我们再细细欣赏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练习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本课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使学生逐步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学生充分朗读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四顾,并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梳理课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朗读水平。)
三、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
2、引导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形。
3、重点指导:“瀑”和“罩”
(设计意图:指导书写,练习用钢笔描红、临写,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 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设计意图:巩固字词,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2、精读课文,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3、巩固练习,提高迁移运用能力,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重难点:
1、精读课文,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巩固练习,提高迁移运用能力,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词语,读一读。
2、你能用上其中几个词说说课文中的内容吗?
2、上节课,我们随作者一起游览了《庐山的云雾》,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3、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词语,根据一些字词练习说话,调动学生对初读课文后的知识储备,在复习旧知同时,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理解新课: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第一自然
段。
2、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庐山有哪些景色?
那么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是啊,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看,引读(在 山上游览,——,漫步山道,——,)此时,你会感觉自己就象————?
3、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把作者特别喜欢庐山的云雾这种感觉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过渡:那么奇丽的云雾,你想去细细欣赏吗?让我们再跟随着作者一起走进庐山吧。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1、读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突出哪个词? (板书:千姿百态)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再读读这一段。
3、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美 奇丽 神奇 美不胜收??)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呢?(比喻)
4、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自读、指名读、齐读。
5、这一段作者是采用什么方式来写的。
小结:作者采用先总后分的方法,运用了恰当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
6、总结学习这一段的方法:读——划——品——读
过渡:千姿百态的云雾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庐山的云雾还有一个更为吸引人的特点,让我们走进课文第三自然段。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
1、引导自学。画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2、指导交流:说说这一段的中心句。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瞬息万变)
3、“瞬息万变”是什么意思?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云雾变化多而快?请拿出笔到文中去找一找、画一画吧!
4、谁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哪些地方说明云雾变化之多?哪些词说明云雾变化之快? 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3、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
4、对,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5、你能像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写法也来写写云雾还会变成什么样?
6、交流各自写的内容。
7、指导朗读。这么奇异的景象,怎么不让你我赞叹呢?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这份感情吧!
8、读到这里,老师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样感叹: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9、“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怎样的情景让人流连忘返,你能用上这个词说一句话吗?
(四)总结全课
1、身处在云遮雾罩的庐山,看着这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谁都不想离开,让我们再次停留在庐山,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
是啊,古代有好多著名诗人到了庐山都留下了他的杰作。
2、出示古诗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为重点,引导学生围绕“庐山云雾的特点”这一中心,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通过语音的点拨、情境的体验,使得感悟水到渠成,感悟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美;通过边读边思,体会第二、三自然段是运用怎样的方法写出庐山云雾的奇丽的。)
三、拓展延伸:
1、课外做小导游,想自己身边的人介绍庐山的云雾。
2、搜集有关庐山的图片资料、古今贤文。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丰富积累,提高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做到学用结合。)
四、布置作业:
1、 完成练习册、天天练。
2、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完成作业,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3、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六、教学反思:
学生对庐山瀑布这首诗有一点了解,可是记得不是很熟,因此,对古诗的积累平时要抓好。课文中的词语很多,四字成语特别多,学生结合上下文能理解一些,但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初读课文时也很难把握。说明学生预习得还不够到位。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 我采用“读——找——画——读” 的形式,学生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好,读出自己对云雾姿态的美读出来。第三段的学习,我让学生采用第二段的方法自己学习,同时,我强调了瞬息万变,告诉学生不仅变得快,而且变得形状多。练说时学生就会注意这两个方面兼顾。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篇四: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并且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2、过程与方法:
(1)多层次朗读感悟法,边读边入情入境地想象。
(2)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庐山云雾的热爱和赞美。
(3)加强中心句的训练,初步了解总分式结构的构段方式,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从语言文字中体悟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第二、三段的写法,初步了解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
一、 领略庐山景色的美丽神奇,走进庐山的云雾。
1、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老师现在就带你们去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请欣赏(播放课件1至6)。
2、 庐山的风景怎么样?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庐山景色秀丽,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还有云雾。)你最喜欢哪种景物?
3、 老师也喜欢云雾,咱们就先来细细地品味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丽吧!(板书课题)
二、 朗读、欣赏、想象,感悟云雾的美。
(一) 读出云雾的姿态美,感受云雾的千姿百态。
1、 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呢?请默读第二自然段,然后想一想,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中心句。
2、 请这位同学来说说吧。你找的又快又准,这段话主要写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千姿百态”中的“千”和“百”说明了什么?对,说明了云雾的姿态非常多。
3、 本段话中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几种姿态?请再读读本段,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云雾的姿态,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再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待会儿在班上交流。
4、 好,现在我们来开始朗读比赛。谁先来?
(1) 这位同学你来吧,你选的是哪里的云雾?好,请欣赏笼罩在山头的云雾(播放课件8)说说为什么喜欢?(作者把笼罩在山头的云雾比作白色绒帽,形象地写出了云雾的颜色、形状及轻柔的感觉,高雅美丽。)请你带上动作怀着对云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读读这句话。谁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板书:象白色绒帽)
(2) 你喜欢哪里的云雾呢?请欣赏缠绕在半山的云雾(播放课件9)说说喜欢的理由吧。说得这么好,一定能读得更好,带上动作把你对云雾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读得真好,后面的同学加油!(板书:像玉带)
(3) 你呢?请欣赏山谷里的云雾(播放课件10)。山谷里的云雾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的感受很深刻,这种景象的确壮观。你能带上动作读出景象的壮观吗?(板书:像大海)
(4) 当云雾遮挡山峰时,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请欣赏画面(播放课件11)。谁能读好这句话?好,你来读。(板书:像天幕)
5、 作者在具体描写云雾的这四种姿态时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按照:山头→半山→山谷→山峰)采用了那种修辞手法?(比喻)
6、 庐山的云雾只有这四种姿态吗?(有很多)请你想像一下还会有哪些姿态?(指名让两三个同学说)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庐山的云雾真是千姿百态。
7、 让我们伴随着音乐一边表演一边朗读,把这美好的景象留在头脑中吧!
8、 本段话先运用中心句总的概括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然后通过分述具体描写了云雾的四种姿态。这种结构叫做总分式结构。
9、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本段的学习方法:找出中心句→感受云雾的特点→配乐朗读,再现画面→理清构段方式
(二) 读出云雾的动态美,感受云雾的瞬息万变。
过渡:庐山的云雾还有什么特点呢?请运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学。
2、交流学习收获。
(1)庐山的云雾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是呀,庐山的云雾变化得快而且多。
(2)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庐山的云雾变化得非常快?赶紧找找,用喜欢的符号划出来。你来说说吧,对,从“刚刚还是……转眼间就变成……;明明是……它又变成了……”中能感受到。因此,朗读时应抓住这几个词语读出云雾变化之快。
(3)庐山的云雾都变成了什么?(变成了“一缕青烟、九天银河、四蹄生风的白马、一座冰山”)云雾真的变成了这些事物吗?
(4)这段话末尾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云雾还会发生许多变化。赶快来欣赏变幻莫测的云雾吧。(播放课件13至20)请看着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想像云雾还会变成什么?试着用上下列句式来描述(播放课件21):
①云雾一会儿变成……一会儿又变成……
②明明还是……转眼就变成……
③刚刚还是……刹那间就变成……
(5)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庐山的云雾真是瞬息万变呀!谁能说说瞬息万变的意思?
(6)让我们试着读出云雾变化的神奇美丽和发自内心的赞叹吧!这段话要读好可不容易,课前老师读过好多遍呢。敢和老师比赛朗读吗?那赶紧练习练习吧。
①准备好了吗?这位同学先来读。谁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
②读的这么好!我真有点胆怯了,谁能替我和他比赛呢?好,请你来,可一定要替我争光啊! ③同学们读得这么好,我也忍不住想读了。咱们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起来读本段吧!(播放课件22)
(7)本段话又采用了什么结构?
(三)情不自禁,赞叹美。
1、在云遮雾罩的庐山上游览,感觉如何呢?请齐读第一自然段的二、三两句话。(播放课件23,师生边表演边朗读)
2、不知不觉,我们该回家了。离开庐山时,你的心情怎么样?老师和你们一样,也舍不得离开。让我们怀着这种心情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播放课件24)
3、结合我们离开庐山时的心情说说“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想想你游览过的什么地方也曾让你流连忘返,用上“流连忘返”说一句话。
三、升华感情,拓展延伸。
1、欣赏了庐山的云雾,你们有什么感想?是呀,庐山的云雾太神奇了!我也爱庐山的云雾。我和你们一样想去庐山游览。我们祖国的风景名胜非常多,希望你们有机会多去游览。
2.本文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即运用中心句先总的概括景物特点,然后通过分述具体描写这个特点。请同学们选取一处景物练习用总分式的结构写一段话,课后完成。老师这里有几个内容可供大家参考(播放课件25):
(1)公园里的花可真多呀!……
(2)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3)走在大街上,喧闹声不绝于耳。…… ̄
3.课后请继续搜集关于庐山的诗文读一读。本节课到此结束。同学们再见!
篇五: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教学实录
执教者:徐岩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背诵《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
1.(课件出示庐山风景)
师:刚才,在同学们背诵的古诗中,大诗人苏轼和李白都不约而同地赞美了同一座山,这就是—— 生:庐山
教师相机介绍:庐山位于我国江西省的九江市,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而到了庐山,不能不看的就是那里的云雾。(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庐山的云雾。
师: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外面是一个广字框,里面是家家户户的户,这一瞥要写的长一些。 教师范写庐山,
学生书空
师:好,齐读课题
生:庐山的云雾
(二)整体感知,理解词语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别忘了拿出一支笔,边读边画出这课的生字新词,争取把它们都读对,争取把每一句话都能读通顺。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可以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同学。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好了,都读完了。看你们读的那么认真,这一课的生字新词一定难不倒你们。
来读一读。应该自己读一读,才能发现读的对不对。
2.课件出示词语,先自由读,再开火读词语。
幽谷 游览 弥漫 漂浮 四蹄生风 瞬息万变
师:我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 弥漫
师:这个生字读得很准确,这个字的声母是“m”。漂浮,出现在这个句子中,谁来读,你来读吧。 生读。
师:漂:如果放在句子中还能读对吗?
在课文中还有一个句子带有风字部的飘
出现在这个句子中,你读读这句话。
小结:看来,漂浮在水面要用“三点水”的漂,而“随风飘荡”就是“风字部”的飘。
这个小组的同学读得很正确。
生:再看看这些词语中,有没有哪个词你不太懂?
生:
幽谷是什么意思?
师:好,我们来看,这样的山谷给你怎样的感觉?看屏幕。
生:老师,这个山谷很高又很静。
师:好了,这个山谷不是高,应该是深。山峰才说高。你看,这样幽深的山谷就叫
生:幽谷。
生:什么叫四蹄生风
师:课文中是来形容什么的?
生:白马
师:联系你的生活,什么样的马,可以成为四蹄生风
生:跑得比风还快的马
师:课文中就是指形容马的四蹄跑得比风还快。
(三)感情朗读,体会特点
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生:四个
生:快标出来。
师:这个同学逐段朗读课文,其他的同学任务更重,思考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开始 生读。
师:读课题,——恩,这四个同学都读的正确流利。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庐山的云雾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变化很多很神奇。
教师板书神奇。
师:谁还想说,那个女同学。
生:庐山的云雾给我留下了千姿百态的印象。。
师:你看,他还用上了书上的词语。说的可真好。老师也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伸出手,和我一起来写。谁还想说
生:变化无穷的云雾有神秘的色彩。
师:能把有关的语句给大家读一读吗?这句话没有读完,接下去。
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师:究竟是怎样一种神秘的感觉,你能接着读下去吗?。
师: 是啊,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如果读得再轻一些,再慢一点,就更好神秘的感觉。
生读。
哟,你仿佛已经把我们带入这飘飘欲仙的仙境啊。看来,庐山云雾的确是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课文中的那一部份是写了它的千姿百态呢?
生:第二自然段。
快速读一读,写了几种姿态。
课文: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生:四种。
师:那你说吧。、
生:第一种是笼罩在山头的云雾,第二种是缠绕在半山的云雾,第三种是云雾弥漫山谷,第四种是云雾遮挡着山峰。
师:现在,选把你最喜欢的一种姿态的云雾,用波浪线把它画出来。听清楚,再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再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师:谁愿意把你划出句子的读给大家听。
生: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我喜欢这句话的原因是因为作者把云雾比喻成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作者把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比喻成系在一条条的玉带,戴在山腰间。我觉得写得很有趣,很美。
师:刚才我发现很多同学也把这个句子划下来了。一起读读。男同学读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女同学读缠绕在半山的云雾
师:看来,云雾的位置不同,姿态不同,作者打得比方也不同。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云它的千姿百态?
师:我注意到了,你把云雾的位置读出来了。你喜爱这些云雾吗?谁再来读读。
师:哎哟,听了你的朗读,我觉得这山也像人一样,又带白帽,又缠玉带,可真有趣。谁来说说,你还喜欢什么句子?
生: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我觉得云雾神奇在他的壮观。
师:谁把壮观读出来。
生读
师:是呀,大海多辽阔啊。这云雾就像大海一样,千里茫茫,该怎样读呢?先听我来读一读。 师读
师:谁来像我这样读读吗?
能感觉到云雾很辽阔了,能读得更辽阔吗?
生读。
师:你喜欢这样的云雾吗?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领略云雾不同的姿态吧!教师来读第一句话,每一组同学读云雾的一种姿态。边读边想,通过这样形式的朗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生读。
师:通过这样形式的朗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写四种云雾的时候,写每一种用了分号。
师:发现老师读得那一句了吗?
生:老师读的句子是写云雾千姿百态,我们读的是每一种云雾的样子。
师:我读得句子像首领一样。统领全段,这就是中心句,也叫总起句。把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在旁边写上总起句。。
师:让我们把这美景,优美的句文字记在心间。同学们先回忆一下,不同位置的云雾是怎样的?练习,先背一下。自己背自己的。
师: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你来试一试吧,其他的同学跟她一起轻声背。
师:哎哟,好像这些云雾就在你眼前似的,都背下来了。
师:那么,现在我把表示位置的词语也去掉,背一背。能背吗?这么有信心。我们一起来吧。没有把握的同学可以看着书读一读。
全班齐背
师:哎呀,这美丽的云雾永远的留在了你们的心间。
教师小结:看来,这美丽的云雾已经常驻在你们的心间了!学习这一段时,我们通过总起句抓住了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又通过朗读,感受到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把这一特点写具体了,让我们领略到它神秘的色彩。其实,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也是运用了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写的。快找找。
4.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也是用这种先总起,再分述的方式来写的,谁找到了?
生:第三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庐山的云雾还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一特点的。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师:你发现了云雾的什么特点?
生:瞬息万变
师:我们把这个词写下来。(板书)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出来呢?
生: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这句话就是总起句。学到的知识马上能运用起来,这不错
师:仅仅有这几种变化吗?
师:不仅能读出语言文字的含义,,还能读出标点符号的含义
师:云雾的变化不仅姿态多,更神奇的是——它变化的速度还特别的——快!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特点吗?自己先试一试,读一读。
其他同学认真听,其他同学。评一评它读的怎样?
生读: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生:你冰山读的延长一点,能给人无限的遐想。
生:你转眼间读得很慢,读的快一点。
生读。
师:转眼间能让它变化得更快一点吗?
师:这段话还能读得更快一点吗?
师:快看看这云雾又变成什么了?(课件出示四幅画面。)
选一两个你喜欢的或你想象到的云雾变化的样子写在这一段的句尾。
学生写
师:你看,眼前的云雾说变就变——(学生尝试填空)
【课件出示: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转眼间就变成了————……】
生:一只小兔子,
生:一朵朵盛开的莲花
【课件出示:明明是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 生:一只吃竹子的熊猫。
生:一只只可爱的小企鹅。
师:我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可是一眨眼,它又变了:
生:一只吃竹子的熊猫,
生:一只小兔子在吃草。
【课件出示: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她又变成了————】
生:一朵朵盛开的百合花。
师:这么多的变化,就在我们一眨眼一喘息的时间,这庐山的云雾就有这么多的变化,这就叫“瞬息万变”。你觉得“瞬”在这里表示什么?
生:一眨眼的意思。
5. 学习第4自然段
师:置身于这“千姿百态”的云雾之中,你们舍得离去吗?欣赏到这“瞬息万变”的云雾,你们还想踏上回家的归程吗?来到庐山的人们,都会有共同的感受——
读: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师:是呀,这美景吸引了我们,不想回去了,这就是——
生:留恋忘返。
板书。
师:这也是我们对庐山由衷地赞叹啊!谁来读读。
学生读
师:读出我们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
(四)总结全文,扩展延伸
虽然我们恋恋不舍,但我们终究要告别庐山,挥挥衣袖作别这神秘的云雾。最后我请大家推荐3名同学配乐朗读课文。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我们共同的感受!
师:你们绘声绘色的朗读,真让我感受到庐山神秘的色彩。课文都用总起句写出庐山的特点,然后用比喻句,运用合理的想象写出特点。下一节课我们就学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段话。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其他地方,山间的云雾又是什么样的呢?老师推荐你们两篇文章。《阿里山的云雾》、《黄山云海》,还有一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庐山云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这三篇文章,找来读一读,看一看不同地域的云雾的不同姿态,感受不同作家笔下的云雾的不同特点。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