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中国历史博物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1:13:59 小学作文
中国历史博物馆小学作文

篇一: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感想

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感想

通过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我受益颇深,感触良多。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着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和历史文学史料,走进馆内,就像坐上了时光穿梭机回到了那个年代,时代的场景历历在目。我认真端详着实物,每一件实物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我仔细阅读着文学史料,里面记录着历史的点点滴滴。面对它们,时而震撼我心,时而令我胆颤心惊。

在馆内,有几处场景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潮流是势不可挡的。伴随英国鸦片的入侵,我们国人的国民素质以及战斗力日益下降。看着展馆中吸食鸦片者的图片,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萎靡不振,弱不禁风。林则徐有感于国运安危,发起禁烟令,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风生水起。虽然透过历史我们知道,禁烟运动没有圆满结束,但毕竟打击了英国对我国倾销鸦片,挽救了一批国人,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那是我们历史辉煌的一刻,的确应该永远载入史册。

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的礼场是如此的恢宏壮观。宽敞的场地,整齐的桌椅,洁白的桌布,醒目的青天白日旗,场地上方还挂满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国旗国徽。整个礼场显得非常庄严肃穆。

日本轰炸广州,我们百姓惨不忍睹。在馆内陈列着一个倒塌的房屋,有躺在地上被砖块和木头掩盖的母亲,还有一个在旁边哭喊的小孩,样子甚是悲凉。此情此景,令我触目惊心。再看看,旁边的文字介绍:1937年8月至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轰炸广州超过800次,

投弹10000多枚,炸死炸伤民众5000人以上,炸毁民房1000多幢,这是广州市民被日机轰炸的惨状。顿时,我内心百感交集,既有对日军的憎恨,亦有对百姓的怜悯。

广州起义的坚不可摧。面对杀戮,我们唯有反抗才有存活的可能;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凝聚民众的力量。广州起义的烈士们,你们站起来是一座雕像,你们倒下去亦是一座丰碑。是你们阐释了什么是革命精神。

我继续往前探索,馆内十分安静,充满了严肃的气氛,似乎是想告诉我们每一个参观者要以严肃的态度来看待历史发生的这一切。有辉煌的历史亦有耻辱的历史,我们只有正确的面对历史事实,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结束屈辱史,延续并创造辉煌史。

篇二: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本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本

《荀侯帖》又名《荀侯佳帖》,5行,30字。

此帖被米芾等人辨为伪帖。《宣和书谱》卷第十五王羲之草书帖目中著录《荀侯帖》。帖中第二行“耳”字下,有释作“安好”,有作“安西”。第三行首“明公”二字,也有认作“那可”。入刻《淳化阁帖》、《大观帖》、《宝贤堂》。

释文:

荀侯佳不?未果就卿,深企懷耳。安好音信,明公還得歸洛也,計令解有懸休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361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王羲之行书代表作《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 王羲之12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从小向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

王羲之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曾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帝、蔡襄,元代赵孟,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皈依王羲之。清代虽以碑学打破帖学的范围,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仍未动摇。“书圣”、“墨皇”虽有“圣化”之嫌,但世代名家、巨子,通过比较、揣摩,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

篇三: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原创) (2011-08-15 12:01:17)

转载

xietian 标签:

杂谈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水平最高的考古博物馆。此馆始建于1912年,叫做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解放后隶属文化部,1959年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修建新馆,终于成了今天的样子。

国博原本是由两个博物馆构成的,一个是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个是中国革命博物馆,2003年合并成了一个。从1840年到建国后,几乎所有重要的近现代历史文物都在里面,还有建国初期全国各地的精品考古文物,大多也汇集于此。2011年5月,国博装修完毕,首次以全新的面貌对外开放。馆里面藏的一百多万件文物浩如烟海,就算走上一天也看不完。我去过好几次,有幸见到了国博馆藏的各种文物精品,在此特列出国博最经典的十个镇馆宝物,给大家做个参考。

1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文物第一号。器高47cm,1978年河南省汝州阎村出土,此缸本是盛放人骨所用,上画鹳鸟叼鱼及石斧。中国的石器时代图画极其罕见,而这幅图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史前图画,价值无可估量。

2 陶鹰鼎,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1993年洛桑申奥展览会七件代表中国文化的文物之一,中国史前雕塑的代表作。这个陶鹰鼎威武雄壮,鹰胸为鼎腹,器口开于鹰背,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是中国史前文物中绝无仅有的神品。

3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中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中国古代对财富的标准是计重制,越重越值钱。大鼎重达832.84公斤,在当时属于国之重器了。器身饰兽面纹及夔龙纹,耳外廓饰双虎食人纹。腹内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雄健丰腴。该鼎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戊”而作。大鼎于1939年3月在安阳出土,险些被切割卖走。村民将其埋在土里,终于熬过了八年抗战。战后大鼎被运到南京,由于太重,没被运到台湾。1959年转交国博。

4 四羊方尊,商代最大方尊。肩部耸出四个卷角羊头,尊腹为羊的前胸。此尊集线雕、圆雕、浮雕等各种技巧,端庄典雅,铸造精细,是商代泥范法铸造工艺的巅峰之作。这个器物解放前出土于湖南宁乡,抗战期间随湖南省银行内迁沅陵的途中,车队遭到日寇轰炸,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0多块。之后这些碎片就一直被丢弃在湖南省银行仓库的一只木箱内,直到解放后才被修复,现在几乎看不到破损的痕迹了。

篇四: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讲解词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讲解词

完整版

大家好!

欢迎到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参观。我是____________,下面由我带领大家参观农业历史博物馆。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是2006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的,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分上下两侧六个展厅。博物馆陈列农史文物和农具2000余件,收藏线状古籍50000余册。现在就请随我参观,我们将用30分钟时间全面系统地的了解中国万年农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序厅

现在请大家看大厅左侧墙壁上的浮雕,分别是一万年前的神农,5000年前的黄帝,4000年前的后稷,神农尝百草,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发明了车,他的妻子螺祖发明了种桑养蚕和抽丝;后稷是周的始祖,中国第一农官,四千年前他在杨陵为官,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右侧是我国古代三位著名的农学家,分别是西汉的氾胜之,北魏的贾思勰,明代的徐光启。他们的著作分别是《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其中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

正前方大家看到的是大型二牛抬杠犁耕雕塑,是根据汉代的耦犁所创作的,也是当时最为重要的耕作方式。中国精根细作农业的开始。

后面的浮雕墙面介绍了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分别为“西亚-南欧-北非起源中心”、“东亚起源中心”和“中南美洲起源中心”。中国是黍、稷、水稻、蚕桑、茶叶及猪、马、牛、羊、狗、鸡等畜牧品种的发源地。

二、原始农业厅

现在大家请随我参观第一个展厅——原始农业厅。在1万年前左右,中国的原始农业已经起源,原始农业在诞生之初就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特色,大致可以分为黄河流域旱作农业、长江流域稻作农业、东南沿海根茎农业、北方畜牧农业等基本类型,各类型具有非常不同的生产物种、器物和文化。展柜中陈列的是新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的工具,有石镰、石刀、石锛、石釡以及石球。其中石球、石镰是在杨陵砍家底新石器遗址出土的。

在原始农业初期,人们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又称迁移农业,是原始生荒耕作制。先以石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直接播种后不再施肥,一般种一年后易地而种。

据考古发现,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有6000余处。农业起源呈现满天星斗式的分布特点。从这幅中国地图中可以看到农业起源地遍布大江南北。下面展柜中陈列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个农业考古发现的粮食,有八种作物,其中最早的是距今8000年前的粟灰,出土于河北武安磁山。

接下来各位看到的场景是中国两大典型原始农业文化类型,黄河流域半坡遗址,是典型的旱作农业文化类型,主要作物有粟、稷,居住是显著地半地穴式建筑,精美的彩陶也是其主要的文化特征之一。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具有明显的江南水乡特点,作物是水稻,居住的则是干栏式建筑,器物则以黑陶为代表。

马家窑文化距今5700—3000年,因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支,以旱作农业和定居为特征,制陶业很发达。展柜中陈列的是出土于甘肃马家窑的彩陶,以双耳变形神人纹彩陶壶为主。

中国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早在1万年前,活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百越民族最早开始人工栽培水稻。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国水稻作分南、北两路向外传播,先传播至东亚的韩国、日本、东南亚的泰国、缅甸等,后来传到世界各地。中国稻向世界传播被称为“稻米之路”。展柜中陈列的是考古发现的稻米,其中有7200年前的碳化稻粒,出土于浙江桐乡罗家角新石器遗址。

三、夏商周、春秋战国农业

现在大家随我走进第二展厅,夏商周与春秋战国农业,这一时期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开始过渡,是中国传统农业的萌芽阶段。

夏商周民族以善于经营农业而具有天下,因此他们所控制的疆域,实际上也大致是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的地区,从这一角度来看,虽然其活动区域依然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核心,但也呈现出不断拓展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周王室的分封诸侯,可以看做是把周人发达的农业技术逐渐推广的过程,是中国最早的一次大规模农业推广。

井田制是三代时期最主要的土地制度,与这一土地制度相适应的劳动方式就是耦耕了。耦耕是在大田耕作中广泛采用的协同耕作方式,周代最为流行。两个人并排各拿一个耒耜翻地,如果三个人并排翻地称为协田。据史书记载,在井田制下,集体耦耕的场景十分盛大,有“千耦其耘”、“十千维耦”之说。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破坏,铁犁牛耕推广,耦耕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代时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度。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有化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各国纷纷提倡变法,废井田,开阡陌,设郡县、奖耕战、百家争鸣,推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

展柜中陈列的有商代的三足瓮、陶鬲,陶鬲是当时主要的做饭工具,不同时代足的形状有明显差异。另外,这个时候开始将中国划分为九州,根据不同地区土壤耕种不同的农作物,到了春秋战国,二十四节气基本形成。

三代时期农具发生重大转变,由最初的木石农具,到三代的青铜农具,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同时,牛耕开始出现,生产力大大提高。我们可以发现展柜中陈列的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农具。

古代治水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水灾,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相信每个人都知道;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如西门豹与漳水十二渠、郑国与郑国渠、李冰父子与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李冰父子与都江堰场景,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历时2000多年现在这一古代水利工程仍然在发挥着作用。

四、圣地杨凌

大家下高速后看到一个非常高大的铜像,那就是后稷,后稷是周人的始祖,他在这里教民稼穑,另外,杨陵也是周人文化发祥地——周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幅周人迁徙图和两边展示的青铜器,就比较清晰地展现周人以农立国,在杨凌以及周边的活动情况。杨凌古代后稷在此教民稼穑,近代有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当代有由地处杨凌的七个农业科教单位合并组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所以杨凌又称中国的农业圣地。

展柜中陈列的都是出土于杨凌的文物,有杨陵砍家底文化新石器遗址发掘的石镰、石刀、石锛、石釡等。另外,还有西汉的陶罐,上有铭文“邰厅”、“邰市”,杨凌在古代被称为“邰国”,从陶罐上的铭文可以得以佐证。这两个大型陶罐,都是在西农建校过程中挖掘的,其中一个罐底有铭文:“咸陶里圭”。

杨凌因为隋文帝杨坚埋葬在这里而得名,在杨凌及杨凌周围,历史上还涌现了一大批的历史文化名人,比如周文王、周武王、周公、马融、马援、关学大师张载等。唐代的李世民出生在杨凌。

五、秦汉隋唐农业

秦汉隋唐农业是中国传统农业的迅猛发展阶段,铁犁牛耕、曲辕犁在农业生产中得以普及,农业的大发展,为缔造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小麦原产于西亚,大约7000年前进入中国境内。秦汉时期,小麦种植受到重视,并开始推广普及。到了唐代,小麦在中国人饮食结构中的地位显著上升,取代小米成为北方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在秦汉时期,北方旱作农业技术体系逐渐成熟,形成了“耕——耙——耱——锄——收”耕作流程。耕是用来翻土,耙用来碎土,耱、锄用来保墒防旱,收就是适时而收。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重要特色,汉代出现的代田法、区田法就是集约经营、抗旱丰产的典范。

铁犁牛耕的普及是汉唐时期农业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当时,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下,铁犁牛耕已经遍及全国各地;犁的形式也不断发生革新,由西汉的长直辕犁、到短直辕犁,唐代发展成熟为曲辕犁。曲辕犁耕做起来更加灵活,大家可以仔细比较站台上短曲辕犁和曲辕犁在构造、形式上的差别,据历史记载,汉代的耦犁为“二牛抬杠”,需要二牛三人,而且耕作不是非常灵活。唐代中期以后,在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这种犁一人一牛,比较灵便。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三脚耧车,西汉赵过发明,它世界上最早的播种机.

除了铁犁牛耕之外,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使用牛代替人耕作,所以出现了一些大型农具,如大型的犁铧,展柜陈列的铁犁、铁铧都是汉代出土文物。 。

汉唐时期,以国家力量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保证农田灌溉,如关中水利网、黄河取直工程等等,确保粮食丰收。展柜陈列的分别是汉代的陶井和青铜井。旁边是汉代发明的龙骨水车模型,一个是卧式龙骨水车,另一个是立式的。

汉唐是我国历史上的盛世王朝,畜牧兽医技术在当时具有较高水平,非常重视畜牧良种,汉武帝为了寻求良马品种,不惜付诸战争。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据专家考证,也大都是域外引进或杂交马种,跟随李世民驰骋沙场,演绎了许多令人动情的故事。出土于兴平汉武帝墓的鎏金铜马,是世界上最早的标准马式,也标志我们传统的相马术的成熟。 。

公元前2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国与欧亚非各国的物质文化交流开始频繁,在农业上出现了一个引种高潮,棉花、蚕豆、豌豆、苜蓿、香菜、核桃、西瓜、黄瓜等西方农作物品种传入中国,夏季我们吃的西瓜就是五代时传入中国的,现在生活中凡是带胡的基本上都是由国外传入的。与此同时,中国在向外输出丝绸的同时,茶叶、人参、大豆、桃、杏、大枣,以及养猪和冶铁技术也相继传入国外。

汉唐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开始的分餐到聚餐,由粒食到面食,食品加工、烹调方式也出现多元化,

中国人种茶、饮茶的历史非常久远,大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夏商周时期已有明确文字记载,从汉代始,茶叶进入对外贸易行列;隋唐时期,饮茶成风,有“人家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可见当时人们饮茶已成习惯。唐代陆雨的《茶经》就是世界最早的茶叶专著。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出现了一些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书。包括《齐民要术》、《兆人本业》等。其中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武则天的《兆人本业》则是我国第一部官修农书。

汉唐时期由于农业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物产丰富、国富民强的大国,唐代长安城就是当时世界上的国际化大都市,当时在长安城有非常繁荣的东市和西市,人们购买日常生活用品都去东市或西市,天长日久购物就叫买东西,这就是今天我们说的买东西的来历。这幅剪影式的场景就是唐代繁荣的集市一脚,可以看到有不少胡人行走在大街之上,可见是国际化的大都市。

参观完一楼,大家请随我上二楼继续参观。

这幅大型油画,是我国著名画家罗中立先生的《父亲》,曾获第二届中国青年美展金奖,该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曾经一度感动了整个中国。

六、宋元农业

唐代中叶以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重心的逐渐转移,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重心也逐渐转到了江南地区,所以大家一上二楼就可以看到江南水乡的景象。

宋代北方有辽、金不断侵扰中原,北方一度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纷纷南迁。南宋迁都浙江临安。在人们大批南迁的同时,北方旱作体系的成熟技术也随之传到南方。

宋元时期中国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南方稻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形成了适应南方水田环境的“耕——耙——耖——耘——耥”水田耕作技术体系。从版面上元代的《耕织图》,我们不难发现,南方水田耕作方式不同于北方。出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水田农具,如秧马、耘荡等。

与南方地理、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南方农田水利多以中小型水利工程为主,形成了诸多依托江、湖的陂、塘、浦、圩水利工程体系。这一时期最能反映南方水利勃兴的就是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系统。史载其七里十里一横塘,五里七里一纵浦,纵横交错,塘浦之间筑堤作圩,使水行于圩外,田成于圩内,构筑了“横塘纵浦,圩圩棋布”完整系统,效益非常突出。

此外,北方的翻车、筒车等灌溉农具在江南稻区获得了普遍的运用,而且出现了很多改进,出现了手转、脚塔、牛拉等种类繁多的水车形式。下面大家看到的就是手转龙骨水车,旁边的是一对驼桶。这个方形的是拌桶,是在田间收获水稻时用的,通过人力甩拌,使稻谷脱离。这个是手摇风车,通过风力将稻谷中的米糠、麦糠与稻谷和小麦麦粒分离。风车其实在汉代就已经发明。

在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的同时,宋代还十分重视渔业和园圃,发展花卉种植,蔬菜种植。就技术方面而言,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技术,“移花接木”、“反季节栽培”、“无土栽培”等,都在当时已经出现。

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很多游客都误以为是洗澡盆,其实不是,它叫菱桶,在南方人们坐在里面,在水面划行采收菱角,到现在浙江、江苏人们还在用这种方式采收菱角。成为这一时期园圃业发展的主要特色。

棉花早在汉代以及魏晋时候就已经传入我国西北、西南边疆地区。宋末元初,棉花开始分南北两路逐步传入中原。元代中期,棉花在长江流域已经广泛分布,而新疆的棉花也经由河西走廊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与之同时,随着黄道婆将棉纺织技术由海南传到江浙,棉纺业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从而最终引发了人们衣被原料的变革,即棉纤维逐渐取代葛、麻、丝

中国历史博物馆

绸以及裘皮而成为最主要来源,这一变化被有些学者称为“布衣之变”。大家看到的这个场景就是黄道婆传授纺织技术的场景。

这个是脚踏纺线车,一次可以纺18根线,相当于现在的纺纱机。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日益繁荣,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逐渐提高,精神和健康追求成为了时尚,在此背景下,宋元时期的农书既多又专业化。

七、明清农业

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剧增,为了缓解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传统农业科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多熟制,由最初的一年一熟,发展到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等,并出现了间作、轮作、套种等耕作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段首下方的是铁含、石牛,铁含是放在院落中盛水,用来防火的,相当于现在的灭火器。 展柜中陈列的是食用器具研钵、铜锅、铜盆等。旁边是打糊基、制砖、制瓦建房用的模具。这边展柜中陈列的是陶漏和年盆,年盆是纺织工具,用来搓棉花捻子纺线用的。

明清时期中国人口激增,据资料统计,明洪武十四年,人口仅为5987万,基本没有突破中国传统的人口大关,但到了清道光十四年,则达到了4亿。为了缓解人地矛盾,除了把开发触角延伸到高寒、边远地区之外,就是创新土地利用方式,“与水争地,向山要田”达到了高潮。梯田是向山要田,架田、垸田、垛田以及涂田是与水争地,而柜田则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立体农业。我们也可以想象,这些举措缓解了衣食压力,但由于过度开发也留下了生态环境问题的隐患。据历史记载,当时已经出现了引人关注的生态问题。

为了解决人地矛盾问题,政府出面倡导移民,出现了走西口、闯关东、填四川、下南洋等移民运动。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原产美洲的许多作物为人们逐渐所了解,并逐渐引入欧亚大陆。明初郑和下西洋开辟中国与外界的海交之路,也使得原产于美洲的农作物大量传入中国。这一时期中国引进的作物主要有三大类:一是高产的粮食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主要解决当时人们的吃饭问题;二是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花生、向日葵等,主要是适应商品化发展的需要;第三类则是园艺作物,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辣椒、西红柿、南瓜等,则满足了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中的商品性生产进一步发展,粮食、棉花、生丝、茶叶、烟草、瓷器等成为大宗商品。这一个粮行的场景就反映明清时期农业商品化的情况。

旁边展柜中陈列的是清代的油灯,油淋子(相当于量筒),还有粮印,你们能猜出来是怎么用的吗?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发展到了非常明显的精耕细作阶段,展柜中用泥塑形式反映了精耕细作的各个环节:耕、耙、耱、锄、收、打、晒、贮。

这边陈列的是中国传统农具,有锄、铲等翻地用的工具,中间是利用牛马等耕地用的马具,旁边是连枷、杈等收获工具。下面陈列的有压和烙的工具、清代的铁车轮、石磨、手推车、粮仓、铡刀等。

明清时期中国的手工纺织业也很发达,展柜中的泥塑表现出了手工纺织的整个过程,从纺线,织布到印染一应俱全。

这边展示的是中国传统小农具。明清时期的农具发生体系化,尤其是小农具,在耕作的一些环节出现更为精细的劳动工具,这里展出的小农具,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大家可以发现有各式各样的镰刀,不同形状的锄头,别小看这些锄头,都是蕴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大家看这个漏锄,由于中空,锄土松土时,土通过中间的小孔仍会留在原地。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农学思想走向辉煌的重要阶段,出现了很多农学家和大量的农书,如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最后一部官修农书《授时通考》,陕西人杨屾的农学理论著作《知本提纲》等。

篇五:盘点全国国宝最多的的七大博物馆

盘点全国国宝最多的的七大博物馆 博物馆的实力是以藏品说话的,藏品中的国宝越多,博物馆的实力越强。中国大陆(不算台湾)一共有101件不得出境的国宝,往一个博物馆有一件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就算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这种文物资源特别丰富的博物馆也只有两件,然而在中国数十家一流的博物馆之中,有七家是实力特别强的,每家都藏有五件以上不得出境的国宝。

第七名:上海博物馆,馆藏国宝五件(套)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肩负着向来沪的海内外朋友宣传中华文华的重任,其藏品的质量自然不会太低。上博的家底起于民国时的一批大收藏家,以及改革开放后的购买和捐献,靠着老上海和新上海的经济实力,终于成了如今的规模。

大克鼎

上博创建于1952年,新馆建于1996年。馆藏文物十二万余件,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精品无数,特别珍贵的国宝有五件:北宋王安石《楞严经要旨》、唐怀素《苦笋贴》、唐孙位《高逸图》、晋侯酥钟、大克鼎。

国宝

一般游客大概只能看到最后两件青铜器文物,三件书画藏品我只在一次展览上见到过苦笋贴,其他两件从未见过展出。当然除了这五个之外,上博还有淳化阁帖和子仲姜盘等宝物。

第六名:湖南省博物馆,馆藏国宝五件(套)。

湖南博物馆

湖南省博物馆建于1956年,建成之初的愿景只是想记录下地方志啥的,没想到它能跻身中国最强博物馆的行列之中,然而祖宗积德,七十年代的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发现了太多的国宝,尤其是1972年发掘的三座马王堆汉墓,都是没有被盗掘过的大型汉墓,出土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于是这里想不成为中国顶级的博物馆也不行了。

汉代T型帛画

湖南博物馆馆藏的十八万件文物中有五件国宝:战国人物御龙帛画,战国龙凤人物帛画,西汉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西汉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西汉素纱禅衣。其中四件可以看到,T型帛画是中国最经典的汉代绘画作品,但真品只在北京展出过一次。

珍贵文物

除了五件国宝之外,大禾人面鼎等古代青铜器也都是一级文物,值得一看。现在湖南省博物馆正在大修,2015年竣工。

第五名:辽宁省博物馆,馆藏国宝五件。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