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牦牛为什么是高原之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29:47 高中作文
牦牛为什么是高原之舟高中作文

篇一:牦牛

牦牛

牦牛被喻为“雪域之舟”,是西藏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种,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牦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体两侧和胸、腹、尾毛长而密,四肢短而粗健。牦牛生长在海拔3000米~5000米的高寒地区,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大型哺乳动物。

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牦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美称,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

牦牛肉

青海牦牛长期生长在高寒的青藏高原,由于气候寒冷,植被较薄牦牛吃草边走边吃,处于半野生状态。因此,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无污染,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牦牛肉性熟热,冬食可抗寒,蛋白质含量高,脂肪、胆固醇含量低,是青海各族人民喜食的主要肉食品之一。

简介

牦牛为什么是高原之舟

牦牛——高原之舟,是西藏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种,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牦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体两侧和胸、腹、尾毛长而密,四肢短而粗健。牦牛生活在海拔3000米一5000米的高寒地区,能耐零下30℃一40℃的严寒,而爬上6400米处的冰川则是牦牛爬高的极限。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大型哺乳动物。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牦牛素有“高原之舟”之称。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牦牛还有识途的本领,善走险路和沼泽地,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可作旅游者的前导。

牦牛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物种,体格健壮,适宜在高寒地带生存,又善跋涉,有“高原之舟”的美称。牦牛分为野牦牛和家养牦牛,而家养牦牛是从野牦牛驯化而来的,驯服并饲养野牦牛,是藏族先民的一大成就。现在野牦牛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一带,而且自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野牦牛的种群数量在减少,其活动的空间正在缩小。人类在高原上的频繁活动,早已威胁到了野牦牛的生存。高原野生动

物中的霸主,已需要人类的关爱和保护。

牦牛精神

历史上,青藏高原曾出现过凶猛的野牦牛统治的时代,一些高原部族都是以牦牛为图腾、崇拜牦牛而形成了灿烂的牦牛文化的,今天通过牦牛图腾文化,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笼罩在神秘宗教气氛之中的隔世青藏高原,凶悍的野牦牛不时出没于亘古荒原之地,顽强的游牧民族不时策马扬鞭而过的情景??其粗犷雄健,睥睨万物,充满生命力,个性张扬,象征藏民族豪迈的性格。今天我们从牦牛那坚定的步伐和沉重的喘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牦牛那种披荆斩棘,征服自然不屈不挠的精神。

牦牛因全身密集丰厚的绒毛而得名,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牛种,主要分布在玉树、果洛、海北、海南、黄南州。牦牛善走陡坡险道,跋山涉水如行平地,能驮善耕,素称“高原之车“、”冰河之舟”,是产区主要役畜和牧民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牦牛全身是宝,其肉质细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有野味风格而受到欢迎。

传说

据藏族古籍记载:古代的藏区曾被牛魔王统治。野牦牛用力大无比的头和尖利的角降伏了高原的诸山神,这些山神多变化为牦牛。这使人想起了许多苯教神灵所乘的坐骑,诸如“长着六只角的白牦牛”、“水晶色的白牦牛”、“口鼻喷着雪暴的白牦牛”,显然,在牦牛图腾崇拜中,白牦牛又居于特殊的地位,时至今日,在许多藏区及土族地区还保留着崇拜白牦牛的习俗,当然这早巳不是图腾崇拜了。

与宗教关系

牦牛图腾崇拜与苯教有密切关系,佛教未传入青藏高原之前,牦牛即做为“神牛”被人们供奉。苯教的许多宗教活动中,充溢着对牦牛的崇拜,黑色牦牛被作为神圣、威猛、正义、强大的象征;白色牦牛则做为平安吉祥、美好的象征。大凡有重大活动必要选择一高大雄健的公牦牛,用神箭射死后在头部刻上咒符、经文,经过祈祷诵祝等仪式。将其与利刃一柄,全牛尾一起深埋于地下谓之“驱邪镇山之宝”,以求祛祸除灾,迎福祈祥,保佑部族平安,吉祥。苯教徒认为牦牛头集中了牦牛的灵魂和精气,是其精神力量的象征。而牦牛角则集中体现了其神力和攻击性,而被作为法器为人们所供奉。在藏区随处可见供奉在玛尼石堆上及门庭顶部的牦牛头骨,苯教寺院还将刻有六字真言等符咒的牦牛骨供奉在佛龛之中,藏传寺院一般将牦牛尾放置在经幢经幡的顶部,据说牦牛尾具有镇魔祛邪的法力。

同青藏高原的隆起一样,藏族的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艰难而缓慢的历程,通过图腾文化的昭示,我们仿佛感受到隔世的青藏高原笼罩在神秘的宗教氤氲之中,凶悍的野牦牛出没于亘古荒野之间。顽强的游牧之民不时策马而过。我们仿佛感受到他们坚定的步伐和沉重的喘息,也感受到他们改变命运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数千年来,牦牛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建立起自己不可更替的特殊位置,在藏族人精神家园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成为其不屈不挠、任劳任怨、勇往直前、勇于奉献这样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藏族同胞超越自身,最终融入青藏高原,成为青藏高原的人类主体,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游牧文明。今天,这个年青而又古老的民族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几千年前,则牦牛应是高原上种群繁盛的动物。野公牦牛身形高大,长着硕大而锐利的双角,毛色发亮,高原上难有其它动物与它为敌。藏族的民间歌谣中,野牦牛是人们颂扬的动物之一,常以野牦牛来比喻英雄。与虎一样,野牦牛是英勇的象征,成为民间文化中的一种符号。

藏文史籍中还有一则雅拉香波山神的神话,传说吐蕃的第八代赞普止贡被其属下罗昂杀害,两位王子逃难于外,王妃沦为牧马人,罗昂窃取了王位。有一天晚上王妃梦见雅拉香波山神前来与她交合,早上醒来时,见一只白牦牛从她身旁走了出去。后来,王妃生下一子,帮助王子复夺王位。这两则神话,表明吐蕃王族的保护神雅拉香波山神原是图腾神白牦牛,而且显示了图腾神对部落的保护功能。吐蕃部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着对白牦牛神的崇拜。随着佛教的传播,本土的神灵不断地被改造,逐渐失去了其原始的形态,成为不仅具有神性、人格,而且形体也从动物脱胎为类似于人的形体。像雅拉香波山神也成为地道的密宗护法神,只是其坐骑白牦牛,还仍保留着一丝原有的风貌。

牦牛与牧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牦牛受到藏族人民的格外尊敬。他们亲切地称牦牛为“诺尔布”即宝贝之意。因为他们吃的是牦牛肉和牦牛产的奶制品,垫的是牦牛皮,住的是牦牛毛制成的帐篷,用的是牦牛绳、牦牛皮口袋,甚至烧的也是牦牛粪,所以牦牛成了青藏高原上人人喜爱的动物。尤其在大大小小的喜庆日子里,牦牛舞是传统的保留节目;各种绘画石刻,牦牛也是必不可少的艺术形象。无论寺院画师,还是普通画家,都不约而同地喜欢画牦牛。

从这尊青铜器牦牛身上我们能感受到远古时代藏族先民们那规模宏大的宗教祭祀活动的壮观场面,听到藏人崇圣的雅拉香波山神、岗底斯山神化身白牦牛时所发出的震彻山谷的吼声,那茫茫雪域高原上许许多多任劳任怨、耐寒负重、坚韧不拔的牦牛,难道不正是这种伟大神力的物质化体现吗?它们所蕴涵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是藏民族世世代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与力量的源泉。几千年来,牦牛为藏人的生存、繁衍、发展与强盛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这就是牦牛精神,在这种伟大精神的激励下,藏民族在与大自然艰苦卓越的斗争中,勇敢而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且创造出了光辉灿烂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文化。

篇二:牦牛的经济价值

牦牛的经济价值

牦牛是世界上唯一的源种牛,没有和其他牛杂交过。其生长环境为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且昼夜生活在野外草原上靠草原自然生长的野草为生。终身不打针吃药,无抗生素、无农药残留物。牦牛乳比普通的牛乳更富含营养,其固性物、蛋白质、有机钙的含量均远远超过普通牛乳,(干物质18.3%,乳脂肪6.82%,乳糖5.2%,乳蛋白质5.6%),比黑白花奶牛乳分别高53%、97.68%、100.72%和23%。牦牛乳中钙的含量为1475.3mg/L。比普通牛乳1102.2mg/L高33.7%。除维生素B5外,维生素A、C、B1、B2、B6 和B12、D、尼可酸、类胡萝卜素都高于普通牛乳。牦牛乳中18种氨基酸含量合计为2458mg/100g,各种氨基酸含量较高,且种类齐全。牦牛乳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脂肪较柔软,其蛋白质的组成中因酪蛋白占84%左右,凝乳性好,乳浓稠,被誉为“天然绿色浓缩奶”。

【简介】

牦牛被称作雪域之舟,是西藏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种,主要分布在 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牦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体两侧和胸、腹、尾毛长而密,四肢短而粗健。牦牛生长在海拔3000米一5000米的高寒地区,能耐零下30℃一40℃的严寒,而爬上6400米处的冰川则是牦牛爬高的极限。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 牦牛分为野牦牛和家牦牛,野牦牛又叫野牛,学名Bos mutus(Poěphagrt mutrs),英文名wild yak,藏名音译亚归。偶蹄目,牛科,牛亚科、牦牛属。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

青藏高原特有牛种,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野牦牛体形笨重、粗壮,但比印度野牛略小,体长为200—260厘米,尾长约80—100厘米,肩高160—180厘米,体重500—600千克,雄性个体还明显大于雌性个体。野牦牛具有耐苦、耐寒、耐饥、耐渴的本领,对高山草原环境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

【地理分布】

中国的牦牛主要生长在西藏,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牛种,主要分布在玉树、果洛、海北、海南、黄南州。1983年,全省有498万头,约占全国的42%,全世界的37%。

【生活习性】

野牦牛一年四季生活的地方不一样,冬季聚集到湖滨平原,夏秋到高原的雪线附近交配繁殖。野牦牛性情凶猛,人们一般不敢轻易触动它,触怒了它会以10倍的牛劲疯狂冲上来,有时还会把汽车撞翻。中国牦牛占世界总数的85%,其中多数生长在西藏高原。不过,牦牛有识途的本领,善走险路和沼泽地,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有时可作旅游者的前导。

【生长繁殖】

牦母牛一般泌乳期为150——180天,每头牛产奶量450—600公斤,秋后屠宰胴体重110——200公斤,屠宰率为50-60%。

【经济价值】

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

材料。角可制工艺品,骨头是药材,牦牛素有“高原之舟”之称。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 牦牛产品,远销中东地区。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牦牛肉交易网(maoniu.99114.com)查询。 1978年以来,活牛销往香港,以肉质细嫩、味美可口、低脂肪、高蛋白、有野味风格而受到欢迎。绒毛是纺织工业的高级原料,将其漂白退成驼色,可替代驼毛织成毛衫、围巾,在大衣呢中掺入牛绒,不仅降低成本,还能使产品挺括,提高质量。现每年出口20多万斤。

篇三:《高原之舟——舌尖上的安多牦牛》一书获奖

近日,由中国烹饪大师李斌编著,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高原之舟——舌尖上的安多牦牛》( Boat of the Plateau,The Yak)一书,斩获2013年度世界美食写作图书大奖,并获得美食美酒图书大奖赛组委会特别大奖。

《高原之舟——舌尖上的安多牦牛》从牦牛的起源生长、生活习性、食物水源甚至冷暖气候,对牦牛的生长及牦牛肉等一系列食材的影响和营养结构,都作了说明,文字朴实、优美,生动形象,不失学术著作的严谨,又没有枯燥乏味的感觉,有游记散文之美!

素有世界美食美酒“奥斯卡奖”之称的“世界美食类图书大奖赛” 始创于1995年,以帮助全球读者了解饮食和美酒书籍的出版,也为图书版权贸易提供机会,对世界饮食文化的推动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目前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爱德华·君度先生是世界美食美酒评委会主席,也是世界美食美酒图书会展的创办人(Paris Cook Book Fair),每年来自世界的顶级厨师名星和各大出版商、作者、摄影师、记者会集这里。大奖赛每年评选一次,活动公平公正、没有商业味道,受到世界各地餐饮业和出版业的欢迎,成为享誉世界的品牌活动。

篇四:牦牛

牦牛

开放分类: 偶蹄目 动物 动物学 哺乳动物 哺乳纲

牦牛(学名:Bos grunniens,威利:g.yag),古作犛牛(牦、犛分别为máo、lí),是一种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长毛的牛属动物,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

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在西藏是一种被驯养的牲畜。野牦牛是濒危动物。 编辑摘要

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草食性反刍家畜。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

最高处的哺乳动物。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

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牦牛还有识途的本领,善走险路和沼泽地,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可作旅游者的前导。 牦牛 - 物种介绍

英文名:Wild Yak

别 名:野牛 野牦牛

分类位置:

偶蹄目 Aritodactyla

牛科 Bovidae

牛亚科 Bovinae

牛属 Bos

分类争议:一说可以把牦牛从牛属中分离出来单列牦牛属

IUCN濒危等级:易危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易危

牦牛为大型有蹄类。体长2.5~3.2米,肩高1.8~2米,体重500~820千克。肩部中央具显著凸起的隆肉,站立时略显前高后低。体侧下部、肩部、胸腹部及腿部均披长达40cm以上的长毛。尾端长毛形成簇状。两性均具角,角形相似,但雄兽的角比雌性者大。通体褐色,吻周、下唇、脸面以及脊背一带呈现微弱的灰白色调。野牦牛为家牦牛的祖先,二者的区别在于野牦牛的体型比约大一倍,角和蹄也相应粗大。

牦牛 - 起源

牦牛是中国青藏高原为起源地的特产家畜,也是“世界屋脊”著名的景观牛种。藏语叫雅客,国外通称为“yak”,即为藏语的译音。牦牛的叫声象猪鸣,所以又称它为猪声牛。西方国家见其主产于中国青藏高原藏族地区,因而也称它为西藏牛。牦牛的尾巴如象马尾,所以也有人称它为马尾牛。

现在的家养牦牛,在国内外的一些文献上,都说是起源于中国的西藏;现在的野牦牛,是家养牦牛的祖先。但从中国华北、内蒙,以及西伯利亚、阿拉斯加等地发现的牦牛化石考证,不论现今分别在我国藏北高原昆仑山区的野牦牛,或是由野牦牛驯养而来的家牦牛,都是距今三百多万年前(更新世)生存并广为分布在欧亚大陆东北部的原始牦牛,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迁而南移至现世界屋脊——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并能适应高寒气候而延续下来的牛种。因此,可以这样说,牦牛起源于欧亚大陆的东北部;现今的家养牦牛和野生牦牛,都是同一祖先的后代,他们之间不存在先代、后代的关系。现在的野牦牛,也不是家牦牛的始祖、始源或祖先。

另外,在我国历史上,殷周时期即开始用牦牛与普通牛、瘤牛进行杂交,现今沿青藏高原边缘还有一个广阔的接触地带,他们之间通过能育的母犏牛进行基因交流。因此,

可以这样认为,现存的牦牛在其起源和形成的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普通牛及瘤牛的一些基因。

牦牛 - 种群现象

现生种群目前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北部,栖息于4000-5000m的山间盆地、湖盆四周以及山麓缓坡,活动于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和高寒荒漠等多种开旷的自然景观带。结群,一般每群10余头,多者达200头以上。每年6-7月产仔,妊娠期240-250天,每胎1仔。雄牛3岁性成熟。在偏远山区,发现过家养雌牦牛逃跑后与野牦牛混居,偶然雄性野牦牛也会跑到家牛群中寻找雌牛交配。

截至80年代,乱捕滥猎是导致一些地区是野牦牛濒危甚至绝迹的首要原因。甘肃祁连山洪水坝的野牦牛已在80年代全部被杀光。1958-1961年间,一支队伍庞大的狩猎队在青海纳赤台野牛沟、东大滩、西大滩及乌图美仁等地区,共捕杀野牦牛等中、大型动物4万余头,致使野牦牛等的种群数量迄今仍未恢复(冯祚建,1992)。在80年代中期以前,获悉在西藏每年被偷杀的野牦牛达100头以上。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政府加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及执法措施,因此肆意猎捕野牦牛的事件已经明显减少,但偷猎现象仍时有发生。 牦牛 - 生活习性

牦牛一年四季生活的地方不一样,冬季聚集到湖滨平原,夏秋到高原的雪线附近交配繁殖。野牦牛性情凶猛,人们一般不敢轻易触动它,被触怒的牦牛会以10倍的牛劲疯狂冲上来,有时还会把汽车撞翻。不过,牦牛有识途的本领,善走险路和沼泽地,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有时可作旅游者的前导。

牦牛 - 品种分类

1、青海高原牦牛

青海高原牦牛产于青海南部、北部两高寒地区,包括果洛藏族自治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两个州的十二个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县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崐族

自治州的天峻县和格尔木市唐古拉山公社,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县和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县西的公社,大多在海拔3700m,甚至4000m以上的高寒地区。

一、体型外貌

体型外貌上带有野牦牛的特征。体态结构紧凑,前躯发达,后躯较差。头大,额宽。角粗;皮松厚;耆甲高长宽,前肢短而端正,后肢呈刀状;体侧下部密生粗长毛,犹如穿统裙,尾短并生蓬松长毛。公牦牛头粗重,呈长方形;,颈短厚且深,睾丸较小,接近腹部、不下垂;母牦牛头长,眼大而圆,额宽、有角、颈长而薄,乳房小、呈碗碟状,乳头短小,乳静脉不

明显。毛色多为黑褐色,占71.8%,嘴唇、眼眶周围和背线处的短毛为灰白色或污白色。

二、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据1980年12月测定,成年阉牦牛(12头)平均体重力373.6±32.8kg,屠宰率?53.0%,净肉率42.5%。

2.泌乳性能:据测定(不包括犊牛哺食量),初产母牦牛日平均产乳量为0.68~1kg;?经产母牦牛1.38~1.70kg。泌乳期一般为150d左右,年产乳量274kg,乳脂率6.37%~7.2%。

3.产毛性能:年采毛一次,成年牦牛年产毛量为1.17~2.62kg;幼龄牛为1.30~1.35kg,其中粗毛(裙毛)和绒毛各占一半。 粗毛直径为64.8~72.9um,两型毛直径为34.8~39um,绒毛直径为16.8~20.3um;粗毛长度为18.3~34cm,绒毛长度为4.7~5.5cm。

4.役用性能:阉牦牛主要供役用,以驮为主,也供骑、挽用。一般驮货50~100kg,日行20~崐35km,可连续行走15天以上;最大驮重304.0±75.9kg,相当于平均体重的78.8%,崐高的可达115.8%。 用作骑乘,单乘日行30~40km。500m骑速1分43秒至2分50秒。跑后15~31分钟,生理状况即可恢复正常。

5、繁殖性能:公牦牛一岁左右即有性行为,但无成熟精子,两岁性成熟后即可参加配种;2~6岁配种能力最强,以后则逐渐减弱,个别老龄公牦牛有霸而不配的表现。自然交配时公母比例为1:30~40,此时受胎率较高,个别可达1:50~70,利用年龄在10岁左右。母牦牛一般2~3.5岁开始发情配种,个别的在1~1.5岁时有发情表现,有的3~3.5岁才发情配种。在正常年景,个别饲放管理好的母牦牛群,繁殖成活率为60%左右,差的仅30%~40%。母牦牛一年一产者在60%以上,两年一产者约30%左右,双犊率3%,繁殖利用年限一般长达15年。 母牦牛季节性发情,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情,7、8月份为盛期,个别可延至年底。每年4~7月份产犊,4~5月份为盛期,个别可延至10月份产犊。 发情周期平均为21.3d,个体间差异大,14~28d者占56.2%。发情持续期为41~51h。崐一般在发情12h以后排卵,有的在发情终止后3~36h排卵。妊娠期为256.8(250?~260)d。

三、适应性能

青海高原牦牛能适应海拔3200~4800m,大气压68420.85~55435.28Pa,氧崐分压14505.43~11679.01Pa,含氧量14.9%~11.44%的生态环境。其胸廓发达,崐心肺发育指数大,心指数为0.45~0.63,肺指数为0.96~1.40。 寒冷季节,牦牛胸部腹侧下、粗长毛根部着生密而厚的绒毛,借以保护胸、腹内脏崐器官、外生殖器官、乳房及各关节,以防受冻。据测定,在海拔3800m的草甸草场崐上日放牧9.5h,牦牛日采食鲜草27.86±1.42kg。在牧草缺乏季

篇五:牦牛

1、 关于牦牛的由来、传说、神话故事

牦牛是以我国青藏高原为起源地的特种动物,也是“世界屋脊”的著名景观牛种。藏语叫雅克,牦牛的祖先—野牦牛起源于现在的青藏高原或喜马拉雅山北坡,远在更新世,野牦牛向北迁移,除分布于我国的北部地区外,向今天俄罗斯阿尔泰、外贝加尔、雅库特等地迁移,还跨越寒冷的白令海峡到美国阿拉斯加。

一般认为家牦牛是由野牦牛驯养而来。我国青藏高原的古代人,把性情凶猛、力大易怒、成群结队、东奔西突的野牦牛,驯养为家牦牛,经过了多代人的努力,付出了许多人的辛勤劳动,甚至生命代价。据报道,我国野牦牛驯化为家畜的这一成就,应归功于古代羌人。他们在漫长的岁月里,用多种方法捕捉野牦牛,有时也偶然捉到野牦牛犊牛饲养起来,终于成功地把野牦牛驯化为家畜。据史料记载,在公元221至公元220,我国西北、西南的牧区已把牦牛作为主要家畜进行繁育,生产肉、乳、毛等产品远销到中原地区。

在藏族的传说中,藏名为“踵”的野牦牛是高原的保护神。藏族

均变成了日月、星辰、江河、湖泊、森林和山川等”。这是藏族先民

故事《斯巴宰牛歌》当中讲到:“斯巴最初形成时,天地混合在一起,分开天地是大鹏”。“斯巴牢小牛时,砍下牛头扔地上,便有了高高

的山峰;割下牛尾扔道旁,便有了弯曲的大路;剥下牛皮铺地上,便有了平坦的原野”。又说“斯巴宰小牛时,丢下一块鲜牛肉,公鸡偷

2、《离天最近的生灵》--牦牛:一个雪域高原的故事文本解说词

敢搏斗,在数百万年的冰霜雨雪中谱写了一首壮观的英雄史诗。

3、牦牛的生息地环境状况、牦牛的习性

生活环境 野牦牛栖息于海拔4000~5000米的高原草甸、灌丛、荒漠等地,适应性强,耐风雪严寒,嗅觉较灵敏,多成群活动,喜晨昏觅食。一般年末至次年年初发情交配,怀孕期约9个月,胎产1仔,幼仔2~3年性成熟。野牦牛一年四季生活的地方不一样,冬季聚集到湖滨平原,夏秋到高原的雪线附近交配繁殖。野牦牛性情凶猛,人们一般不敢轻易触动它,触怒了它会以10倍的牛劲疯狂冲上来,有时还会把汽车撞翻。中国牦牛占世界总数的90%,其中多数生长在西藏高原。不过,牦牛有识途的本领,善走险路和沼泽地,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有时可作旅游者的前导。

牦牛能适应海拔3200~4800米,大气压68420.85~55435.28Pa,氧分压14505.43~11679.01Pa,含氧量14.9%~11.44%的生态环境。

?其胸廓发达,心肺发育指数大,借以保护胸、腹内脏器官、外生殖器官、乳房及各关节,以防受冻。据测定,在海拔3800米?的草甸草场上日放牧9.5h,牦牛日采食鲜草27.86±1.42kg。 生活习性

牦牛体形防寒保暖,体躯紧凑,颈短耳小,皮厚表面积小;汗腺机能极不发达,被毛长度、细度不等且随季节变化,体侧及下部裙毛密而长,可御寒防湿,适宜寒冷气候。胸廓大,心胸发达,气管粗短,红细胞大,血红蛋白含量高,呼吸、脉搏快,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嘴巴宽大、嘴唇灵活,能啃食矮草;蹄质坚实且有软垫,善走陡坡、沼泽、雪山、激流;性情温顺,反应灵敏,建立的条件反射比较巩固,容易调教;抗病力强、抗逆性强、合群性强、食性广、耐饥渴、耐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

4、牦牛简介

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力气很大。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

5、牦牛的特征 分布情况

外形特征 野牦牛是大型偶蹄类动物。身体强健,肩部显著隆起。耳较小;雌雄均有角,角黑色,雄性角大,角末端距离远。四肢短而强健。躯体上方被毛短而光滑,体侧、腹面、及尾部毛长而下垂,常常接近地面。体长约250厘米,肩高约170厘米。全身毛色以深黑褐色为主。

牦牛头大,角粗,皮松厚,髻甲高长宽,前肢短而端正,后肢呈刀状,体侧下部逆生粗长毛,尾短并着生蓬松长毛,公牦牛头粗重,呈长方形,颈短厚且深,睾丸较大,接近腹部,不下垂;母牦牛头长,眼大而圆,额宽,有角,颈长而薄,乳房小,呈碗碟状,乳头短小,乳静脉不明显。

头较粗重,额宽平,面稍凹,眼圆存在神,嘴方大,唇薄,绝大多存在角,角形向外折向上、开张,角间距大,母牦牛角很细。公、母均无肉垂。前胸开阔,胸深,肋开张,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尻部较窄、倾斜。尾根低,尾短。四肢强健存在力,蹄小而圆,蹄叉紧,蹄质坚实。前胸、臂胸腹体侧着成长毛及地,尾毛丛生帚状。

牦牛和普通的牛相像,但是有很多独特的特征,高大威猛,算得上是牛中的高富帅。牦牛的形状如水牛,牦牛体长2~3米,尾长37~46厘米,肩高1.3米以上,体重约1000千克;躯体强健,颈短,头大,额长而平,四肢短粗;雌雄均具角;全身褐黑色或棕黑色,天祝白牦牛是牦牛中最特别一种,全身呈白色;牦牛的皮毛粗硬,体侧、胸部、肩部、四肢上部和尾部密生长毛,长一尺左右,尤其体侧的毛被几可及地。牦牛的尾巴很长。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青海、西藏、新疆等省(区)。

牦牛是中国的主要牛种之一,仅次于黄牛、水牛而居第三位。 牦牛自古至今是青藏高原牧区的优势种家畜和当家畜种,具有顽

强的生命力。野生的牦牛的肩高可达两米,驯养的牦牛一般只有一半高,野牦牛和家牦牛都有长毛来御寒,野牦牛一般是棕色或黑色的,家牦牛也有白色的。牦牛主要因为它们的奶和肉而被驯养,不过当地的牧民、商人和登山者也用它们来驮运重物。牦牛是牛属动物中,能适应高寒气候而延续至今的珍稀畜种资源,是世界动物中地理分布很有限的少数家畜之一。全世界现有牦牛1400多万头,大都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和甘肃地区及其周围海拔3 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除中国外,与中国毗邻的蒙古、原苏联中亚地区以及印度、不丹、锡金、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均有少量分布。

中国是世界牦牛的发源地,全世界90%的牦牛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及毗邻的6个省区。其中青海490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8%,居全国第一;西藏390万头,占30%,居全国第二;四川310万头,占23%,居全国第三;甘肃88万头,占7%,居全国第四;新疆17万头,占1.3%,居全国第五;云南5万头,占0.4%,居全国第六。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