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游览翠峰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3:52:03 作文素材
篇一:游翠峰山记
游翠峰山记
先秦故地,繁花似俊。东西横生,西汉一线,北有赤土,南有翠峰。皆闻名遐迩,物华天宝,牛光冲天而龙气生。人杰地灵,文有翰举不乏之仕,武有秦皇宋襄之辈,威震华夏,名扬四海,古今作谈。今有幸临翠峰,顿其身而不知所措,遂有感而发。
放眼望去,青山环水。烟光凝而暮山紫。顿耳俯鼻,鸟语花香,俨然入仙境,层峦叠嶂,荆棘丛生。峰高而地险,盘九道方至顶。此间具八峰矗然耸立,各司桂殿兰宫一处。依为,洪元,救苦,观音,祖师,凌霄,斗牛,八俊,玉皇诸殿。上出重霄,云萦雾绕,下临无地,惊险恃恐。 遥畅襟风,逸兴屯词。四方极朋,缘结于此。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远,方觉浩瀚无边;兴尽悲来,自识世间难解。英芳年少,才人辈出,凡尽无瑕接过耳。英雄释怀,难脱红尘,借一世许其言。脚踏三分之地,尽作我主。不怜惜,人生如梦,尽是他乡之客。往事匆匆,陌路相逢可曾识,更待何年?雨过天方晴,多磨消,彩虹亦当头。天道酬勤,铭刻于心,未知天命而奋其为。丹心壮阔,英雄志长,豪气似海。不负当年,胜似当年!
篇二:游览临峰山
游览临峰山
七月的江津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便是游览临峰山。因为临峰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爽心悦目。
进入临峰山,笔直公路像一条连绵不绝的白毯,似乎在迎接我们的到来。白毯两边的树木高大茂盛目不暇接。眺眼望去,这里全是绿的“海洋”,仔细一看每棵树都有不同的绿色。杨树的嫩绿,榕树的翠绿,松树的深绿??大自然把千百种不同的绿色装点在了临峰山。
往里走,就会看见密密麻麻的森林,难见天日。这里也是草的“海洋”,草矮得在一米多,高得有两三米左右。一个大人走进去似乎被这草的“海洋”淹没在里面,走时一不留神,也会被跌倒在这里面。走出“草海”,我们看见了未曾见过的植物。一棵小树,叶子翠绿翠绿的,结出了几个小红果,粗粗一看,似乎几颗红宝石挂在小树上,细细一看这几颗红果子仿佛与我们玩捉迷藏,有的藏在树叶下,有的藏在枝干后,也有的藏在深草堆中的枝干上??
再往里走就会看见一面绿色的湖,好像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山顶上,时不时,湖面上吹来一阵阵凉爽的微风,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左走一段小路就是名副其实的山顶了。我到了这山顶之上兴奋的大叫起来,似乎在庆祝到这山顶之上,也似乎在与全国人说我到了临峰山山顶了。我们在用石块搭的椅子上津津有味吃着东西,地上落下来很多的叶子,累积成了厚而软的地毯,也似乎在送我们回家。我们静静地听着大自然的响声: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小溪“哗哗”的流动声,风吹动树叶的“唰唰”声??大自然真是美不胜收啊! 这青山围绕着绿水,这绿水倒映着青山。山中的红花绿草,水中的水草鱼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真是“人在画中走,景在画中移”!
六年级:曾裔郎
篇三:家乡翠峰山
家乡翠峰山
我的家乡在双鸭山,那是一座美丽的山城,不过在群山之中我还是最喜欢翠峰山。
春天,我走在翠峰山的小路上,我发现树木抽出了嫩芽,小草悄悄得从泥土里钻出头来,四处张望,树枝上的雪融化了,雪水一滴一滴地从树枝上滴下来,空气变得清新湿润了。春姑娘给翠峰山穿上了一件绿色的衣裳。
夏天,夏姑娘披着五彩斑斓的衣裳来到了我的家乡,从远处看翠峰山上美极了,花像星星一样散布着,而在翠峰山上看,花儿一丛一丛的开放着,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享受着花的芳香,勤劳的蜜蜂在花丛种采蜜,忙个不停,树木郁郁匆匆,高大挺拔,在山上散步的人慢慢的在小路上走着,有说有笑,夏天的翠峰山是一年中最美的。
瑟瑟的秋风吹来,从远处看翠峰山上一片黄色,一片红色,中间还有星星点点的绿色,那是松树的颜色,美丽极了。走在翠峰山的小路上,枯叶纷纷飘落,人走在枯叶上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十分有趣。
凌冽的寒风呼啸而来,不一会雪像一个个快乐的小精灵从空中飘落。雪停了,翠峰山变成了一座白雪皑皑的雪山,人们上山锻炼,小孩子在山上打雪仗堆雪人,笑声充满了整个翠峰山。
家乡的翠峰山真美啊!我喜欢这美丽的翠峰山!
黑龙江双鸭山逸夫小学六年级:雪婷
篇四:《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教案
第四单元《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
1.要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融情于景,抒发真情实感。
2.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景方法。
3.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善于捕捉生活中美的瞬间。
教学重点:
1.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的写景方法。
2.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融情于景,抒发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阅读第四单元写作短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游历名山大川,寻访名人遗迹,乃人生一大乐事,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探幽寻秘泼墨挥毫,为我们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让我们穿越时空畅游古今中外的风景名胜。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小石潭的水清境幽、承天寺的积水空明,也欣赏了阿里山美如画的风光、威尼斯独特的瑰丽。今天让我们结合写作知识短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一起来总结一下,这类文章的写作注意点。
(二)围绕重点,讨论交流
1.学习写作知识短文《写参观游览的文章》,理清要点:
(1)参观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取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写作时做到内容真实。
(2)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注意条理清楚,可采用“定点观察” “移步换景”或“分类摹写”的方法。
①定点观察:就是指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依据一定的顺序,如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对眼前景物进行描写。 ②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③分类摹写:是按描写
对象的不同类别,或不同方面的顺序来摹写的。(3)参观游览的文章形式可以自由灵活,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让读者受到感染。
2.明确游记的基本结构:大致由游踪、风貌、观感三部分组成。
(1)游踪是指作品中叙述的具体游览过程。
(2)风貌是指访游对象的风情和状貌。
(3)观感是指游览景物后的感想或感情。
3.掌握游记的一般要求:
(1)紧扣游踪,笔下有序。
为了让文章条理清楚,我们可采用“定点观察” “移步换景”或“分类摹写”的方法。 语段展示,让学生讨论分清下列语段采用了哪种写景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①课件: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绒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让人既想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老舍《草原》)
◆明确:采用定点观察法,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自上(天空)而下(草地)地观察天空时,发现草原上的天空与别处的天空不一样——清鲜、明朗;观察草地时又由远及近,远处“一碧千里”,近处有“平地”、 “小丘”、 “羊群”。景物有静有动、在草原上诸多景物中,抓住草原上最具代表性的“小丘”、 “羊群”重点观察,写出了草原景色的美丽。
好处:
定点定位,直接对准画面,最适宜于典型环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风俗人情的描写,就好像是摄影拍照的特写镜头一样,焦点醒目。 注意点:
首先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因为立足点不同,观察的方位、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也各不相同,表达效果大不一样。
其次,描写时要按照一定顺序,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有立体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实感。
②课件: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柳宗元《小石潭记》)
◆明确:采用移步换景法,用“从小丘西行” “伐竹取道” “下见” 清楚交代行踪路线。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也采用了这种结构来描写阿里山美丽的风光。把行踪交代得清清楚楚:台北—嘉义—坐火车进山—阿里山—神木—林区—曲径幽路—看到神木—下山。
好处:
以行踪为线索,表现了不同时间里多种景物的风貌,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种动态美、整体美。
注意点: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让读者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
其次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选择最有特色的景物,避免记流水帐。
③课件: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美丽的西双版纳》)
◆明确:采用分类摹写法,五个小标题,五个片段,构建全文,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西双版纳”的“美丽”。分类描写时,不一定要交代观察点,也不一定要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但要根据你所要表现的主题进行分类,并且各类之间应有联系,从不同角度去凸显中心。
(2)凸显特点,精雕细刻。
①要仔细观察,认真体味,“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 。
你所见之景往往也是他人所见之景,正可谓“英雄所见略同”,稍不注意,写出来的参观游览的文章便容易变成雷同乏味的说明书或一副游览路线图。所以,要仔细观察,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洞察景物,体味其独特之美,如《记承天寺夜游》中,仅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就生动地描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形象地展现了明月朗照下的庭院的奇景。
②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如果眼中之景全部成为笔下之景,所谓“耳目所及,无所不写”,最后只能流于拉杂拖沓。因此,要围绕中心,巧妙剪裁,跳过一般性的过程交代,着重写几个特写镜头,让整篇文章成为几个主要景点活动的有机组合体。从而达到“形散神不散”。 如《小石潭记》中,作者写鱼、写四周树木都是为了描写小石潭之清幽。作者用简练传神、富有清韵的笔触,明写鱼,暗写水之清澈;明写四周树木,暗写小石潭之清幽。
③要精雕细刻,理性概括,“他人口中无,唯我笔下有”。
要让你笔下之景比他人笔下之景更传神,就必须学会恰到好处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景物时尤其要注意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相结合,粗笔勾勒是指从大处着笔,勾
勒出景观的大致轮廓,工笔细描是指从形、声、色等多个方面对某一具体景象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同时还得注意认真听取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对景区做全方位的了解,这样才更利于我们对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的特点,做出理性的概括,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景区的本质特征鲜明地提取出来。
(3)情景交融,议论恰当。
课件:游记不能只是客观地描写亭台楼阁或奇山异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融入自我真情,主观地突出景观的特色,将自然风光升华为人文山水。辛弃疾笔下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便是成功的典范。(叶圣陶)
古代游记名篇,作者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心有所感,形诸笔墨,往往物中有我,景中见情。这样不仅写出了山水的蓬勃生机和无穷妙趣,还能含蓄蕴藉,意味隽永地把作者的身世和人生理想表现出来,达到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的效果。
①课件: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此句把清冷幽深的景色与凄凉哀怨的心情融为一体,凸显了作者的孤寂,内心的落寞,使得文章情景交融。
②课件:在风岭之巅,我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那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可眼下的连云栈道又使我们领悟到:即使地上本来有路,没有人走了,路,也就没有了。(选自《蜀道游记》的《在连云栈道上》,作者写这条古代的交通要道,如今被废弃冷落时的感慨)
◆这段议论,既点出文章的神魂所在,也道出了生活的哲理,升华文章主旨。 游记既要如实反映出一地一景的外象,还要写出它与人类生活相联系的内在精神,山水风物的奇异美妙,大都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的产物,在他们身上,往往融合了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劳动创造,是人类文明、民族历史的一种沉淀。
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极能触动情感的景物,生发开去,把深刻的道理和感悟寓于信笔所至的景物描摹之中,或勾勒描绘,或叙述联想,或借景抒情,托情言志。
(三)总结归纳,要领指津
(1)紧扣游踪,笔下有序。
(2)凸显特点,精雕细刻。
(3)情景交融,议论恰当。
(四)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课件:九龙口行吟
我曾固执地认为,家乡的九龙口,既无骚人墨客为其吟咏,又少历史典故让它厚重,它不过是泱泱中华的一滴水,平凡如斯,平淡如斯。
国庆前夕,应朋友之约,踏上了去九龙口的汽车,仅十几分钟,就到了九龙口的门户——沙庄。
沙庄的小街两旁错落着乌甍粉墙的民居,偶有一筐绿菱、嫩藕,几篓肥蟹、鲜虾摆在门前,招揽着游人。一条条光滑的石板路在民居之间延伸,如同一首古老的歌谣,在吟唱岁月的沧桑,走进去恍若隔世。 热情的主人早已备好小舟,乘舟向荡心小岛渡去,回望沙庄,我不禁感慨:沙庄的景致也许能与江南的周庄平分秋色,然而周庄的河流是穿镇而过,水已不再是孤立的自然,它早已融入了人类的生活,共同营造着“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而沙庄在水的面前太渺小,它被挤到了水之一隅,成为孤立的一部分,多少有点“流水绕孤村”的凄凉。
弃舟登岛,伫立九龙楼凝神眺望,只见九条清亮的大河如同九条披鳞的巨龙向四面奔腾而去,远方蓝瓷瓶上沙鸥流转、白帆点点;近处碧玉盘中渔人撒网,残荷照影,想来八百
里洞庭也不过如此!这是造化的神工,更是人类的杰作。朋友说:“秦观到此,恐怕也会欣然忘忧吧!” 这一大片水域使我的心境顿时开阔,我有些后悔,九龙口,我来迟了!
我们又向河荡深处泛舟寻胜,十月的秋风中,到处有芦花飞舞。如血的残阳映着一片胜雪的芦花,是摄影家眼中的最美;而芦花那飘逸灵动的气质早就使它走进《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可惜,在如此明亮的秋阳下,我无法领略那空蒙迷离的意境。小船从芦苇荡中钻出,一阵秋风吹过,那数不清的芦竿摇曳起来,恰似秦皇之箭阵、汉武之奇兵。陡然看见芦苇丛中静静站立着一座瞭望塔,我不禁想起,半个世纪前,这里也曾是白洋淀,也曾是沙家浜,抗日的烽火也曾在这里熊熊燃烧过。??谁说九龙口没有故事?真是“不识九龙真面目,只缘身在水乡中”!
原来,文化是人赋予自然的,只要“胸中有丘壑”,眼中之景就会灵动起来,心中之景就会充满诗意!
【注】 “流水绕孤村”出自北宋秦观的《满庭芳》。
师生点评:
(1)紧扣游踪,笔下有序。
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法,乘车去沙庄——乘舟登岛——向河荡深处泛舟寻胜。井然有序,层次清晰。
(2)凸显特点,精雕细刻。
如写登楼远眺,“只见九条清亮的大河如同九条披鳞的巨龙向四面奔腾而去,远方蓝瓷瓶上沙鸥流转、白帆点点;近处碧玉盘中渔人撒网,残荷照影,想来八百里洞庭也不过如此!”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出九条大河奔腾的气势,继而用工笔细描,将蓝天喻为蓝瓷瓶,将绿水比作碧玉盘,远景近景,精雕细刻,相得益彰。
(3)情景交融,议论恰当。
文章先描写了沙庄古镇风貌,将其与周庄相比,凸显其不足,这点凄凉其实是作者最初对九龙口不认可的体现,然后从大处描写九龙口磅礴的气势,让自己心灵得到震撼,再从细处以芦花之柔美、芦苇荡之壮美来印证九龙口的文化底蕴与厚重的历史,从而水到渠成生发议论。
五、设计文题,明确要求
1.在你的人生旅途中,曾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踏访过哪些名人遗迹?请选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一次,以“ 之旅”为题,写一篇游记。
2.我们的家乡姜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天目山遗址、黄龙士故居、三唐万竹园、高二适纪念馆、状元阁、曲江楼、溱潼古镇、溱湖湿地公园?? 请你选择最有感触的一处或几处,写一篇游记,带领远方的朋友神游姜堰,题目自拟。
要求:从以上两个选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字数不少于500字的游记。
篇五:我爱家乡的翠峰山
我爱家乡的翠峰山
我爱家乡的翠峰山,不仅因为它的风景美丽,而且它又是人们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家乡的翠峰山无人不晓。它可谓是城中之山了,山顶耸立着一幢四层楼高的翠峰阁,古香古气,远远望去,山城凭添了几分姿色。每当夜幕降临时,翠峰山上的楼阁灯光四射、璀璨夺目、晶莹剔透,美丽极了!更为绚烂的景象是在秋季,满山五彩缤纷,有红色的枫树叶,像一团团火。还有绿色的松树,红的、黄的、粉的菊花开得最艳,给人一种爽心悦目的感觉!
每天早晨都有很多市民在这里晨练。这里也是爸爸、妈妈和我观赏市区景观和锻炼的常去处。每到休息日早晨,我们就顺着石阶登上山顶的翠峰阁,市区的景致尽收眼底,真是一座清新靓丽的城市,让我体会到了诗人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上面锻炼的人很多,有的跑步,有的练剑,还有的在做操,悠闲自得。但我更喜欢傍晚的时候登到山顶,观看日落。壮观的景象之后是一番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家乡的翠峰山给了我快乐,让我开了“眼界”!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