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后代座谈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37:09 字数作文
篇一:红二代北京座谈会
为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5周年、红军开始长征80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漳战役83周年,由红岩儿女联谊会、西花厅联谊会和井冈儿女联谊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后代座谈会,于2014年11月1日在北京万寿宾馆举行。罗东进(罗荣桓之子)、粟戎生(粟裕之子)、林豆豆(林彪之女)、周秉宜(周恩来侄女)、童丹宁(童小鹏长子)、童利宁(童小鹏次子)、黄春光(黄永胜之子)、王亚利(王宗槐之子)、杨珠江(杨至成之子)、曹飞(曹里怀之子)、刘畅(刘忠之女)、张雁之(张南生之子)、萧娜娜(萧新槐之女)、苏晓林(苏静之子)、孙东宁(孙继先之子)、孙东红(孙继先之女)、陈延生(陈正人之女)、刘求真(刘型之子)、陈越秀(陈志方之女)、邱五元(邱国光之子)、姬强(姬鹏飞之子)、李永平(李雪三之子)、王慧民(王秉璋之子)、曾汉江(曾国华之子)、叶军(叶青(微博)山之子)、罗旭东(罗洪标之子)、李君桐(李涛之子)、陈稚勉(陈伯钧之女)、王延荣(王平水之子)、刘松柏(刘型之子)、陈晓星(陈光之子)、刘煜鸿(刘亚楼之女)、王涌涛(王辉球之子)、陈崇北(陈奇涵之子)、卢晓滨(卢仁灿之女)、王小民(王诤之子)、梁小源(梁兴初之子)、涂西华(涂通今之子)、谭晓鹏(谭希林之子)、李彤妍(李达之女)、刘兴云(刘彬之女)、彭澎(彭嘉庆之女)、黄力力(黄连秋之女)、赵珈珈(赵尔陆之女)、翁继成(翁祥初之子)、王京生(王紫峰之子)、王亚中(王宗槐之子)、张正飞(张令彬之子)、刘蒨(刘忠之女)、何光晔(何长工之子)、吴志民(吴岱之子)、谭斌(谭政文之子)、王太行(王耀南之子)、陈人康(陈士榘之子)、邓淮生(邓子恢之子)、邓小燕(邓子恢之女)、杨东成(杨成武之子)、赖小鹏(赖传珠之子)、严安(严俊之子)、何继明(李立之子)、黄晓龙(黄炜华之子)、李卫雨(李聚奎之女)、刘小玲(刘禄长之女)、施钧慧(欧阳毅儿媳)、郑南东(郑效峰之子)、潘豫沙(潘焱之女)、杨南征(耿青之子)、杨秋华(杨得志之女)、李京利(李平之女)、金逊(金绍山之子)、朱新春(朱良才之子)、邓英(邓华之女)、林春晖(林伟之子)、袁塞虹(袁光之子)、左太北(左权之女)、云晓兰(陈奇涵儿媳)、罗小明(罗舜初之子)、袁晋(袁子钦之子)、黄小兵(黄鹄显之子)、陈华(陈士榘之子)等90余名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后代代表参加了座谈活动。座谈会由红岩儿女联谊会和西花厅联谊会总干事童丹宁主持。
王勇涛在《漳州战役烈士英名彪炳史册》的主题发言中,向与会者详尽地介绍了攻漳战役的背景情况、战斗的惨烈境况以及历史意义。王勇涛的父亲王辉球将军在2003年逝世前曾给他讲述了身上留下的子弹就是在漳州战役中留下的。
漳州战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东路军对驻守福建省龙岩、漳州地区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战役。1932年3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撤围赣州后,国民党军增强了赣江流域大中城市的防御,其在苏浙皖边、浙赣边及福建境内的兵力却比较薄弱。中旬,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在赣州东北江口圩举行会议,讨论红军行动方针问题。毛泽东提出了向赣东北方向发展,以求在赣江以东,闽浙沿海以西,长江以南,五岭山脉以北的广大农村建立苏区,发展革命战争的战略方针。苏区中央局拒绝了毛泽东的意见,坚持沿赣江两岸向北发展,夺取赣江流域中心城市,并决定将中央红军第1、第5军团和第3军团分别组成中路军和西路军。稍后,又决定将中路军改称东路军,临时到福建行动,打击福建国民党军和进入闽西的粤军,巩固闽西,筹措经费。下旬,毛泽东随东路军到达长汀后,根据闽西地区敌我形势和漳州易攻难守的地形特点,致电苏区中央局,建议以东路军攻占龙岩,夺取漳州,消灭国民党军第49师,发展革命形势。苏区中央局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此后,毛泽东即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身分,率东路军执行攻取漳州的任务。
1932年4月3日,红军第1军团总指挥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率红4、红15军由长汀出发,向龙岩、漳州前进。10日,红军在龙岩以西地区歼国民党军第49师第145旅约两个团,俘600余人,当日攻占龙岩城。该旅余部撤往漳州。14日,红5军团政治委员萧劲光、副总指挥董振堂率红3军(欠第8师)、红13军到达龙岩城,与红1军团会合。随后东路军即进行进攻漳州的准备工作。漳州守军系第49师第146旅及第145旅余部。其主力配置在漳州外围天宝、南靖(今靖城)一线,依托杨梅岭、十二岭、风霜岭、宝林一带山地固守;另一部兵力位于漳州市区。中央红军东路军决定:首先歼灭漳州外围之敌,尔后乘胜夺
取漳州。部署是:红1军团第4军在左为主攻,第15军在右为助攻;红5军团第3军位于南坪附近为预备队;第13军位于龙岩,保障主力侧后安全,并维护龙岩至漳州交通,闽西军区之红12军位于上杭、武平、永定地区,监视粤军行动。19日拂晓,红军主力对漳州外围之国民党军发起攻击,首先突破了国民党军主阵地十二岭,接着由左向右横扫,将守军阵线全部打乱。当日占领天宝、南靖,乘胜向漳州市区进击。在漳州以西茶铺地区击溃由漳州出援之国民党军一部后,于20日8时占领漳州。漳州战役结束后,红军在当地共产党组织和游击队配合下,相继占领角尾、海澄、石码(今龙海)、山城(今南靖)、小溪(今平和)、漳浦、旧镇、浦南、长泰等地,实行分兵发动群众,宣传抗日主张,扩大红军和筹款。
1932年5月28日中央红军东路军回师闽西地区。此役红军攻占城镇10余座,歼灭国民党军第49师大部,俘副旅长以下2300余人,缴获长短枪5000余支、火炮8门、飞机2架和军用物资,同时筹款百万(银元)。这一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闽西苏区,发展了闽西地区的游击战争,支援了东江地区人民的斗争。 漳州战役是中央红军在执行外线作战任务情况下所进行的一次城市进攻作战,是毛泽东同志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审时度势、正确选择战役进攻方向,于被动战局中争取主动并取得胜利的杰出典范。
第一,正确选择了红军东征的战役进攻方向。赣州撤围后,中共苏区中央局就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问题进行讨论,毛泽东提出向赣东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但遭到"左"倾路线的否定,直至进入闽境后,在不利的战事情况下,苏区中央局才同意了毛泽东再次提出的向敌人力量薄弱地区进攻的战略方针,使漳州战役的顺利实施成为可能。
第二,在选择战役进攻方向时,毛泽东及时提出了红军东路军应"直下漳(州)泉(州)"的建议,为红军东路军战役行动指出了正确的作战方向。第三,在战役部署上,红军东路军实行了集中兵力,先扫外围,后取中央的正确战法,使得攻克漳州顺利进行,大长了红军的志气。
漳州战役的胜利证明了毛泽东的战略方针的正确性。是毛泽东敢于坚持真理,不断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作斗争的结果,在此次战役中,毛泽东坚持真理的方式,则更多地表现为耐心、韧性与顽强。这种顽强的自信,追求真理的执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
童丹宁向与会者汇报了建立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的筹备以及工作进展情况。1900年12月,父亲童小鹏经中央习仲勋批准,到漳州定居撰写回忆录,一到漳州力促建立攻克漳州纪念碑。1992年4月20日,由聂荣臻元帅题写碑文的“中共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纪念碑”在漳州红楼前揭幕。1997年7月童小鹏题写“红军桥”和“漳州战役南靖决战纪念室”。1997年9月17日童小鹏证明信,漳州战役在内洞村。“攻漳战役研讨会”于60周年、70周年、80周年之际在漳州举办三次。2012年6月,王辉球之子王涌涛向漳州市委建议建纪念碑。2013年7月15日—9月18日童丹宁分别致信漳州市委陈冬书记、福建省委于维国书记、国家民政部李定国部长致信《关于建立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的建议》。2014年南靖县完成“纪念园”总体规划设计。2014年9月,南靖县发改局通过漳州市上报福建省发改委投资2000万,建纪念园,并建百位将军塑像。
童丹宁在座谈会上宣读了致中央领导人《关于建立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的建议》和《一年工作计划》,希望各方面齐心协力,2016年4月20日漳州战役纪念日前将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建成。
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中将在发言中谈到,当前国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蛊惑人心,建立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应该支持。
林彪元帅之女林豆豆在即席发言中提出充分尊重历史事实,对历史事件应加紧挖掘、整理的建议。 经过充分的讨论,建立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的倡议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支持,参加座谈会的东路军后代们在军旗上签上了自己和父辈的名字。
会后,与会者进行了集体合影。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进行评论
篇二:百名红二代在京座谈
近百名"红二代"在京座谈 林彪之女公开露面
为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5周年、红军开始长征70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漳战役83周年,由红岩儿女联谊会、西花厅联谊会和井冈儿女联谊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后代座谈会,于2014年11月1日在北京万寿宾馆举行。罗东进(罗荣桓之子)、粟戎生(粟裕之子)、林豆豆(林彪之女)、周秉宜(周恩来侄女)、童丹宁(童小鹏长子)、童利宁(童小鹏次子)、黄春光(黄永胜之子)、王亚利(王宗槐之子)、杨珠江(杨至成之子)、曹飞(曹里怀之子)、刘畅(刘忠之女)、张雁之(张南生之子)、萧娜娜(萧新槐之女)、苏晓林(苏静之子)、孙东宁(孙继先之子)、孙东红(孙继先之女)、陈延生(陈正人之女)、刘求真(刘型之子)、陈越秀(陈志方之女)、邱五元(邱国光之子)、姬强(姬鹏飞之子)、李永平(李雪三之子)、王慧民(王秉璋之子)、曾汉江(曾国华之子)、叶军(叶青山之子)、罗旭东(罗洪标之子)、李君桐(李涛之子)、陈稚勉(陈伯钧之女)、王延荣(王平水之子)、刘松柏(刘型之子)、陈晓星(陈光之子)、刘煜鸿(刘亚楼之女)、王涌涛(王辉球之子)、陈崇北(陈奇涵之子)、卢晓滨(卢仁灿之女)、王小民(王诤之子)、梁小源(梁兴初之子)、涂西华(涂通今之子)、谭晓鹏(谭希林之子)、李彤妍(李达之女)、刘兴云(刘彬之女)、彭澎(彭嘉庆之女)、黄力力(黄连秋之女)、赵珈珈(赵尔陆之女)、翁继成(翁祥初之子)、王京生(王紫峰之子)、王亚中(王宗槐之子)、张正飞(张令彬之子)、刘蒨(刘忠之女)、何光晔(何长工之子)、吴志民(吴岱之子)、谭斌(谭政文之子)、王太行(王耀南之子)、陈人康(陈士榘之子)、邓淮生(邓子恢之子)、邓小燕(邓子恢之女)、杨东成(杨成武之子)、赖小鹏(赖传珠之子)、严安(严俊之子)、何继明(李立之子)、黄晓龙(黄炜华之子)、李卫雨(李聚奎之女)、刘小玲(刘禄长之女)、施钧慧(欧阳毅儿媳)、郑南东(郑效峰之子)、潘豫沙(潘焱之女)、杨南征(耿青之子)、杨秋华(杨得志之女)、李京利(李平之女)、金逊(金绍山之子)、朱新春(朱良才之子)、邓英(邓华之女)、林春晖(林伟之子)、袁塞虹(袁光之子)、左太北(左权之女)、云晓兰(陈奇涵儿媳)、罗小明(罗舜初之子)、袁晋(袁子钦之子)、黄小兵(黄鹄显之子)、陈华(陈士榘之子)等90余名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后代代表参加了座谈活动。座谈会由红岩儿女联谊会和西花厅联谊会总干事童丹宁主持。
王勇涛在《漳州战役烈士英名彪炳史册》的主题发言中,向与会者详尽地介绍了攻漳战役的背景情况、战斗的惨烈境况以及历史意义。王勇涛的父亲王辉球将军在2003年逝世前曾给他讲述了身上留下的子弹就是在漳州战役中留下的。
漳州战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东路军对驻守福建省龙岩、漳州地区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战役。1932年3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撤围赣州后,国民党军增强了赣江流域大中城市的防御,其在苏浙皖边、浙赣边及福建境内的兵力却比较薄弱。中旬,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在赣州东北江口圩举行会议,讨论红军行动方针问题。毛泽东提出了向赣东北方向发展,以求在赣江以东,闽浙沿海以西,长江以南,五岭山脉以北的广大农村建立苏区,发展革命战争的战略方针。苏区中央局拒绝了毛泽东的意见,坚持沿赣江两岸向北发展,夺取赣江流域中心城市,并决定将中央红军第1、第5军团和第3军团分别组成中路军和西路军。稍后,又决定将中路军改称东路军,临时到福建行动,打击福建国民党军和进入闽西的粤军,巩固闽西,筹措经费。下旬,毛泽东随东路军到达长汀后,根据闽西地区敌我形势和漳州易攻难守的地形特点,致电苏区中央局,建议以东路军攻占龙岩,夺取漳州,消灭国民党军第49师,发展革命形势。苏区中央局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此后,毛泽东即以中华苏维埃共
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身分,率东路军执行攻取漳州的任务。1932年4月3日,红军第1军团总指挥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率红4、红15军由长汀出发,向龙岩、漳州前进。10日,红军在龙岩以西地区歼国民党军第49师第145旅约两个团,俘600余人,当日攻占龙岩城。该旅余部撤往漳州。14日,红5军团政治委员萧劲光、副总指挥董振堂率红3军(欠第8师)、红13军到达龙岩城,与
红1军团会合。随后东路军即进行进攻漳州的准备工作。漳州守军系第49师第146旅及第145旅余部。其主力配置在漳州外围天宝、南靖(今靖城)一线,依托杨梅岭、十二岭、风霜岭、宝林一带山地固守;另一部兵力位于漳州市区。中央红军东路军决定:首先歼灭漳州外围之敌,尔后乘胜夺取漳州。部署是:红1军团第4军在左为主攻,第15军在右为助攻;红5军团第3军位于南坪附近为预备队;第13军位于龙岩,保障主力侧后安全,并维护龙岩至漳州交通,闽西军区之红12军位于上杭、武平、永定地区,监视粤军行动。19日拂晓,红军主力对漳州外围之国民党军发起攻击,首先突破了国民党军主阵地十二岭,接着由左向右横扫,将守军阵线全部打乱。当日占领天宝、南靖,乘胜向漳州市区进击。在漳州以西茶铺地区击溃由漳州出援之国民党军一部后,于20日8时占领漳州。漳州战役结束后,红军在当地共产党组织和游击队配合下,相继占领角尾、海澄、石码(今龙海)、山城(今南靖)、小溪(今平和)、漳浦、旧镇、浦南、长泰等地,实行分兵发动群众,宣传抗日主张,扩大红军和筹款。
1932年5月28日中央红军东路军回师闽西地区。此役红军攻占城镇10余座,歼灭国民党军第49师大部,俘副旅长以下2300余人,缴获长短枪5000余支、火炮8门、飞机2架和军用物资,同时筹款百万(银元)。这一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闽西苏区,发展了闽西地区的游击战争,支援了东江地区人民的斗争。
漳州战役是中央红军在执行外线作战任务情况下所进行的一次城市进攻作战,是毛泽东同志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审时度势、正确选择战役进攻方向,于被动战局中争取主动并取得胜利的杰出典范。
第一,正确选择了红军东征的战役进攻方向。赣州撤围后,中共苏区中央局就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问题进行讨论,毛泽东提出向赣东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但遭到"左"倾路线的否定,直至进入闽境后,在不利的战事情况下,苏区中央局才同意了毛泽东再次提出的向敌人力量薄弱地区进攻的战略方针,使漳州战役的顺利实施成为可能。
第二,在选择战役进攻方向时,毛泽东及时提出了红军东路军应"直下漳(州)泉(州)"的建议,为红军东路军战役行动指出了正确的作战方向。第三,在战役部署上,红军东路军实行了集中兵力,先扫外围,后取中央的正确战法,使得攻克漳州顺利进行,大长了红军的志气。
漳州战役的胜利证明了毛泽东的战略方针的正确性。是毛泽东敢于坚持真理,不断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作斗争的结果,在此次战役中,毛泽东坚持真理的方式,则更多地表现为耐心、韧性与顽强。这种顽强的自信,追求真理的执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
童丹宁向与会者汇报了建立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的筹备以及工作进展情况。1900年12月,父亲童小鹏经中央习仲勋批准,到漳州定居撰写回忆录,一到漳州力促建立攻克漳州纪念碑。1992年4月20日,由聂荣臻元帅题写碑文的“中共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纪念碑”在漳州红楼前揭幕。1997年7月童小鹏题写“红军桥”和“漳州战役南靖决战纪念室”。1997年9月17日童小鹏证明信,漳州战役在内洞村。“攻漳战役研讨会”于60周年、70周年、80周年之际在漳州举办三次。2012年6月,王辉球之子王涌涛向漳州市委建议建纪念碑。2013年7月15日—9月18日童丹宁分别致信漳州市委陈冬书记、福建省委于维国书记、国家民政部李定国部长致信《关于建立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的建议》。2014年南靖县完成“纪念园”总体规划设计。2014年9月,南靖县发改局通过漳州市上报福建省发改委投资2000万,建纪念园,并建百位将军塑像。
童丹宁在座谈会上宣读了致中央领导人《关于建立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的建议》和《一年工作计划》,希望各方面齐心协力,2016年4月20日漳州战役纪念日前将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建成。
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中将在发言中谈到,当前国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蛊惑人心,建立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应该支持。
林彪元帅之女林豆豆在即席发言中提出充分尊重历史事实,对历史事件应加紧挖掘、整理的建议。
经过充分的讨论,建立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的倡议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支持,参加座谈会的东路军后代们在军旗上签上了自己和父辈的名字。
会后,与会者进行了集体合影。
童小鹏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王兆国、回良玉、刘云山、吴仪、张立昌、张德江、周永康、俞正声、贺国强、曾培炎、王刚、李鹏、乔石、朱镕基、宋平、尉健行、李岚清、何鲁丽、华建敏、陈至立、刘延东、罗豪才、周铁农、张梅颖和钱其琛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篇三:近百名红二代在京座谈 林彪之女林豆豆等露面
近百名红二代在京座谈 林彪之女林豆豆等露面
为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5周年、红军开始长征70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漳战役83周年,由红岩儿女联谊会、西花厅联谊会和井冈儿女联谊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后代座谈会,于2014年11月1日在北京万寿宾馆举行。 罗东进(罗荣桓之子)、粟戎生(粟裕之子)、林豆豆(林彪之女)、周秉宜(周恩来侄女)、童丹宁(童小鹏长子)、童利宁(童小鹏次子)、黄春光(黄永胜之子)、王亚利(王宗槐之子)、杨珠江(杨至成之子)、曹飞(曹里怀之子)、刘畅(刘忠之女)、张雁之(张南生之子)、萧娜娜(萧新槐之女)、苏晓林(苏静之子)、孙东宁(孙继先之子)、孙东红(孙继先之女)、陈延生(陈正人之女)、刘求真(刘型之子)、陈越秀(陈志方之女)、邱五元(邱国光之子)、姬强(姬鹏飞之子)、李永平(李雪三之子)、王慧民(王秉璋之子)、曾汉江(曾国华之子)、叶军(叶青山之子)、罗旭东(罗洪标之子)、李君桐(李涛之子)、陈稚勉(陈伯钧之女)、王延荣(王平水之子)、刘松柏(刘型之子)、陈晓星(陈光之子)、刘煜鸿(刘亚楼之女)、王涌涛(王辉球之子)、陈崇北(陈奇涵之子)、卢晓滨(卢仁灿之女)、王小民(王诤之子)、梁小源(梁兴初之子)、涂西华(涂通今之子)、谭晓鹏(谭希林之子)、李彤妍(李达之女)、刘兴云(刘彬之女)、彭澎(彭嘉庆之女)、黄力力(黄连秋之女)、赵珈珈(赵尔陆之女)、翁继成(翁祥初之子)、王京生(王紫峰之子)、王亚中(王宗槐之子)、张正飞(张令彬之子)、刘蒨(刘忠之女)、何光晔(何长工之子)、吴志民(吴岱之子)、谭斌(谭政文之子)、王太行(王耀南之子)、陈人康(陈士榘之子)、邓淮生(邓子恢之子)、邓小燕(邓子恢之女)、杨东成(杨成武之子)、赖小鹏(赖传珠之子)、严安(严俊之子)、何继明(李立之子)、黄晓龙(黄炜华之子)、李卫雨(李聚奎之女)、刘小玲(刘禄长之女)、施钧慧(欧阳毅儿媳)、郑南东(郑效峰之子)、潘豫沙(潘焱之女)、杨南征(耿青之子)、杨秋华(杨得志之女)、李京利(李平之女)、金逊(金绍山之子)、朱新春(朱良才之子)、邓英(邓华之女)、林春晖(林伟之子)、袁塞虹(袁光之子)、左太北(左权之女)、云晓兰(陈奇涵儿媳)、罗小明(罗舜初之子)、袁晋(袁子钦之子)、黄小兵(黄鹄显之子)、陈华(陈士榘之子)
等90余名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后代代表参加了座谈活动。座谈会由红岩儿女联谊会和西花厅联谊会总干事童丹宁主持。
王勇涛在《漳州战役烈士英名彪炳史册》的主题发言中,向与会者详尽地介绍了攻漳战役的背景情况、战斗的惨烈境况以及历史意义。王勇涛的父亲王辉球将军在2003年逝世前曾给他讲述了身上留下的子弹就是在漳州战役中留下的。
漳州战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东路军对驻守福建省龙岩、漳州地区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战役。1932年3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撤围赣州后,国民党军增强了赣江流域大中城市的防御,其在苏浙皖边、浙赣边及福建境内的兵力却比较薄弱。中旬,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在赣州东北江口圩举行会议,讨论红军行动方针问题。毛泽东提出了向赣东北方向发展,以求在赣江以东,闽浙沿海以西,长江以南,五岭山脉以北的广大农村建立苏区,发展革命战争的战略方针。苏区中央局拒绝了毛泽东的意见,坚持沿赣江两岸向北发展,夺取赣江流域中心城市,并决定将中央红军第1、第5军团和第3军团分别组成中路军和西路军。稍后,又决定将中路军改称东路军,临时到福建行动,打击福建国民党军和进入闽西的粤军,巩固闽西,筹措经费。下旬,毛泽东随东路军到达长汀后,根据闽西地区敌我形势和漳州易攻难守的地形特点,致电苏区中央局,建议以东路军攻占龙岩,夺取漳州,消灭国民党军第49师,发展革命形势。苏区中央局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此后,毛泽东即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身分,率东路军执行攻取漳州的任务。
1932年4月3日,红军第1军团总指挥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率红4、红15军由长汀出发,向龙岩、漳州前进。10日,红军在龙岩以西地区歼国民党军第49师第145旅约两个团,俘600余人,当日攻占龙岩城。该旅余部撤往漳州。14日,红5军团政治委员萧劲光、副总指挥董振堂率红3军(欠第8师)、红13军到达龙岩城,与红1军团会合。随后东路军即进行进攻漳州的准备工作。漳州守军系第49师第146旅及第145旅余部。其主力配置在漳州外围天宝、南靖(今靖城)一线,依托杨梅岭、十二岭、风霜岭、宝林一带山地固守;另一部兵力位于漳州市区。中央红军东路军决定:首先歼灭漳州外围之敌,尔后乘胜夺取漳州。部署是:红1军团第4军在左为主攻,第15军在右为助攻;红5军团第3军位于南坪附近为预备队;第13军位于龙岩,保障主力侧后安全,并维护龙岩至漳州交通,闽西军区之红12军位于上杭、武平、永定地区,监视粤军行动。19日拂
晓,红军主力对漳州外围之国民党军发起攻击,首先突破了国民党军主阵地十二岭,接着由左向右横扫,将守军阵线全部打乱。当日占领天宝、南靖,乘胜向漳州市区进击。在漳州以西茶铺地区击溃由漳州出援之国民党军一部后,于20日8时占领漳州。漳州战役结束后,红军在当地共产党组织和游击队配合下,相继占领角尾、海澄、石码(今龙海)、山城(今南靖)、小溪(今平和)、漳浦、旧镇、浦南、长泰等地,实行分兵发动群众,宣传抗日主张,扩大红军和筹款。
1932年5月28日中央红军东路军回师闽西地区。此役红军攻占城镇10余座,歼灭国民党军第49师大部,俘副旅长以下2300余人,缴获长短枪5000余支、火炮8门、飞机2架和军用物资,同时筹款百万(银元)。这一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闽西苏区,发展了闽西地区的游击战争,支援了东江地区人民的斗争。
漳州战役是中央红军在执行外线作战任务情况下所进行的一次城市进攻作战,是毛泽东同志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审时度势、正确选择战役进攻方向,于被动战局中争取主动并取得胜利的杰出典范。
第一,正确选择了红军东征的战役进攻方向。赣州撤围后,中共苏区中央局就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问题进行讨论,毛泽东提出向赣东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但遭到"左"倾路线的否定,直至进入闽境后,在不利的战事情况下,苏区中央局才同意了毛泽东再次提出的向敌人力量薄弱地区进攻的战略方针,使漳州战役的顺利实施成为可能。
第二,在选择战役进攻方向时,毛泽东及时提出了红军东路军应"直下漳(州)泉(州)"的建议,为红军东路军战役行动指出了正确的作战方向。第三,在战役部署上,红军东路军实行了集中兵力,先扫外围,后取中央的正确战法,使得攻克漳州顺利进行,大长了红军的志气。
漳州战役的胜利证明了毛泽东的战略方针的正确性。是毛泽东敢于坚持真理,不断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作斗争的结果,在此次战役中,毛泽东坚持真理的方式,则更多地表现为耐心、韧性与顽强。这种顽强的自信,追求真理的执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
童丹宁向与会者汇报了建立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的筹备以及工作进展情况。1900年12月,父亲童小鹏经中央习仲勋批准,到漳州定居撰写回忆录,一到漳州力促建立攻克漳州纪念碑。1992年4月20日,由聂荣臻元帅题写碑文的“中共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纪念碑”在漳州红楼前揭幕。1997年7月童小鹏题写“红军桥”和“漳州战役南靖决战纪念室”。1997年9月17日童小鹏证明信,漳州战役在内洞村。“攻漳战役研讨会”于60周年、70周年、80周年之际在漳州举办三次。2012年6月,王辉球之子王涌涛向漳州市委建议建纪念碑。2013年7月15日—9月18日童丹宁分别致信漳州市委陈冬书记、福建省委于维国书记、国家民政部李定国部长致信《关于建立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的建议》。2014年南靖县完成“纪念园”总体规划设计。2014年9月,南靖县发改局通过漳州市上报福建省发改委投资2000万,建纪念园,并建百位将军塑像。
童丹宁在座谈会上宣读了致中央领导人《关于建立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的建议》和《一年工作计划》,希望各方面齐心协力,2016年4月20日漳州战役纪念日前将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建成。
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中将在发言中谈到,当前国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蛊惑人心,建立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应该支持。
林彪元帅之女林豆豆在即席发言中提出充分尊重历史事实,对历史事件应加紧挖掘、整理的建议。
经过充分的讨论,建立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的倡议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支持,参加座谈会的东路军后代们在军旗上签上了自己和父辈的名字。
会后,与会者进行了集体合影。
篇四:三湾老红军光辉照后人
三湾老红军光辉照后人
2010年金秋,我重访了57年前曾在这块红土地工作过的永新县,并重游了著名的“三湾改编”革命旧址。在三湾枫树坪看到曾领导“三湾改编”的毛泽东同志半身铜像时,不禁想起了我用自己工资积累捐助建立的老红军李立同志的铜像。李立同志(1907-2006年)是建国后首任中共吉安地委书记,永新县三湾人,是1927年10月,在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三湾村进行改编时参加红军的,后随红军队伍上了井冈山,投身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任中共宁冈县委常委兼少共宁冈县委书记,1931年10月任中共酃县常委兼少共县委书记,1933年任中共永新县委常委兼少共县委书记,他在县委领导下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发动广大青少年参加红军和支援红军。仅1933年春季,他动员1600余名青年参加红军,组成“永新少共先锋团”开赴前线。1934年8月参加红军长征,任红六军团政治部民运部长兼地方干部工作团团长。到达延安后,在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任中央党务委员会秘书长,参加大生产运动。1944年奉党中央命令参加由王震将军率领的南下支队,任南下支队政治部副主任,挺进豫、鄂、皖、湘、赣,开辟南方抗日根据地。1945年10月,南下支队返回延安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科长。随后任南阳地委书记、豫西六分区地委书记。1949年党中央分配他回到江西工作。同年6月,江西省委分配他担任中共吉安地委书记。
奔赴吉安
1949年,我在南昌第一次见到了李立同志。他当时40来岁,中等身材,清瘦黝黑的面庞,身着土布军装,脚穿一双草鞋,仍像当年红军的打扮。同年6月底,李立同志亲自率领分配在吉安地委工作的南下干部,从南昌徒步向吉安进发。一路上,李立同志给大家讲述井冈山斗争的故事,介绍江西和吉安一带的风情和习俗。一路行军他有说有笑,平易近人。当行军到达峡江水边时,由于向南进军的二野四兵团和四野十五兵团的部队人马多,沿途大小村庄都几乎驻满了部队。于是,李立同志选择了一座旧戏台和大樟树下作为宿营地。他和大家同样和衣露宿户外。半夜时分,忽然从峡江对面山上传来了隆隆的炮声,李立同志起身说:“这是我军的炮声,敌人溃败,峡江县解放了!”李立同志非常俭朴,一套旧军装,此时天气炎热,他解开扣子,几乎打赤膊。他和大家开玩笑说:“南方可比北方热,要注意防暑和长痱子,地方机关人员天气太热,打赤膊也行,不过进城可要注意军容风纪!”1949年7月16日,我军胜利解放了吉安市。进城后,吉安地委对外名称为吉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李立为主任。1949年7月20日我参与《吉安日报》创刊,同年10月根据省委指示停刊。我分配到地委宣传部工作后,几乎天天能见到李立同志。当时吉安刚解放,百废待兴。他日
夜忙碌,十分艰苦。他信念坚定,勤奋好学,平易近人,艰苦朴素、联系群众、为人民谋利益的好作风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中。
从《南征散记》到《四十八天》
1949年7月16日,吉安解放,我们进城后,在军管会统一领导下,进行接管工作。我接管敌伪报纸《民治日报》资料室,在清理书籍时,发现一本由香港群众出版社出版的《南征散记》,作者写的是佚名,周立波为这本书写了前言,该书用日记体形式记载了中共领导的三五九旅南下支队,1944年11月从陕北延安出发,长途跋涉,向江南进军,并到达湘赣边界。准备建立粤赣抗日根据地,后被国民党重兵包围企图消灭这支人民军队,在王胡子(王震)、王首道的领导下胜利突围重返中原的事迹。我被这生动的故事所吸引。该书用日记形式叙述南下支队高级将领王震、王首道、王恩茂等革命者行军、作战等生动事迹,忠实地记录了这支人民军队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故事。后来,我拿回这本书详读,一天被李立同志发现,他饶有兴趣地捧读起来,越看越有劲,他惊奇地对我说:“这本书很像我当时写的行军日记!”他向我介绍了这段斗争历史,1944年11月他亲自参加了南下支队,王震为司令员,大家叫他王胡子。王首道任政委,王恩茂为政治部主任,他是政治部副主任,一路行军、作战都在一起,所以非常了解该支队高级将领的战斗生活。李立同志回忆说:“我当时是用土纸写的日记,一共记了四十八天。后来部队突围北返,路过武汉,清理行装时我把这些日记一起打包寄放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以后什么人如何到香港出版不得而知。”
后来,我建议李立同志写信给北京有关单位询问此事,恰好找到了周立波,他给李立同志回了信,并说明了出版经过。周立波当时是南下支队的宣传科长,他在清理南下支队留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文件时,发现了这本日记,他感到很珍贵,文字朴实、简练,个别地方稍加修饰后交给在香港我党地下工作人员,在进步的群众出版社出版,以宣传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民族解放而英勇斗争的事迹。周立波说因当时日记没有留作者姓名,只好署名佚名。接到回信,李立同志非常高兴,并回信感谢。对方回信提出由李立补上两天记事,共四十八天,建议再版书名为《四十八天》,经过补正后,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四十八天》,作者署名李立。
除《四十八天》外,他还出版了一本《最后一条船》,叙述红军英勇抢渡天险大渡河的故事。一位从三湾走出来身经百战的老红军,用血与汗记录下珍贵的历史事件,是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精神食粮和最重要教材。由于他勤奋写作,1981年被中国作家协会发展为会员。
建国后陪一位外国人第一次上井冈山
建国后,第一位登上井冈山的外国人是前苏联的汉学家费德林院士。1950年5月,经中央批准同意苏联汉学家费德林来华上井冈山进行考察,并经周恩来总理同意派师哲同志(曾给毛泽东、周恩来当俄文翻译,后任中央编译局局长)陪同,从北京来到吉安。江西省委决定由吉安地委书记李立亲自陪同前往井冈山。并专门配备了随行工作人员和警卫人员,备了四匹马。从吉安出发,经泰和、遂川县,从草林、堆前、大汾、黄坳沿山区小路登上天险朱砂冲哨口,那时没修通公路,只有一条拾级而上的羊肠小路。当到朱砂冲哨口时,登山小路十分狭窄,坡度很大,一边靠山,一边临百丈深渊,别说骑马,就是单人行走都要十分小心,不慎就要滑倒掉入山涧,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李立同志通过师哲婉言相劝费德林,这段山路不能骑马,只能步行。可是,身材高大的费德林不听劝阻,仍骑马登山,走了一段,实在难行,一匹马突然马失前蹄,一下跌入百丈深渊。费德林虚惊一场,才领会了李立同志诚恳相劝的好意。也亲身体会到朱砂冲真是“一人当关,万夫莫入”的天险要冲。经过行洲、土岭、下庄到达茨坪。当时,茨坪只是一个原始的小山村,靠山有十余栋土筑民房和小店铺。区政府设在一栋祠堂里,费德林、师哲和李立等就住在此处。李立同志亲自陪他们参观了茨坪、大井毛泽东、朱德同志的旧居和红四军军部及工农兵政府等旧址,又带领费德林、师哲参观了桐木岭、双马石哨口及黄洋界保卫战等旧址。并召开了当地老红军、老赤卫队员座谈会,当年井冈山乡苏维埃政府主席、解放后任井冈山区政府副区长柳辛林、大井乡老暴动队员邹文楷、邹文耀及老红军宣传员罗冬祥等,用亲身经历向费德林介绍了当年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军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的情况,并用山歌唱出了“爹亲娘亲不如共产党亲,干好万好不如红军好”的军民鱼水深情。李立同志当年亲自参加了井冈山的斗争,他用丰富的史实向费德林介绍了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和英勇的红军,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创举的重要意义,用生动的史实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当时进行的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工农政权,进行武装斗争,走出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星火燎原,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伟大实践。费德林听后频频点头,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都得到完满的回答。费德林最后说:“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回到井冈山考察,了解了许多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实践和经验,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是血肉相联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谋解放,为人民谋利益,从而得到人民的拥护这是一条真理。”后来据传,
中国刚解放,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有所质疑,派中国通费德林前来井冈山考察。百闻不如一见,费德林这位外国人在李立同志陪同下第一次上井冈山,所见所闻,不得不为井冈山斗争的英雄事迹所折服。
《井冈山报》要永远宣传井冈山精神
从1949年7月20日《吉安日报》创刊,到《群众报》及《井冈山报》的出版都得到第一任吉安地委书记李立同志和地委的重视和支持。在1950年9月,吉安地委拟将《群众报》改名,当时曾拟了几个报名,如《大众报》、《吉安农民报》和《井岗农民报》等。井冈山红色拓展
最后,地委宣传部部长张进同志拿到地委会议上讨论时,大家认为《大众报》全国已有《山东大众报》、《湖南大众报》和《盐阜大众报》,不要重名了。李立同志说:“我们立足于井冈山地区,这是毛泽东同志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我们在这里工作十分光荣,报纸名就叫《井岗山报》,不要叫《井岗农民报》,眼光要看远些!”于是地委决定从1950年10月起把《群众报》更名为《井岗山报》。并由地委宣传部长张进(后调任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西省文联副主席、华南工学院党委书记)题写了报名。到了1951年10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毛泽东同志在书中《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井冈山的“冈”字没有山字头,后来写了一个报告向党中央办公厅请示,答复应统一和“毛选”一致。井冈山培训
于是想请毛主席题写报头。正好,当时任中央内务部长曾山同志来江西吉安视察工作。就以地委的名义写了一个报告,托曾山同志返京后代陈。没多久。得到回复,是由建国后曾首任江西省委书记的陈正人同志题写《井冈山报》报头,即现在的报头,一直沿用了54年。在改名为《井冈山报》时,李立同志多次对我说:“井冈山是革命摇篮,具有光荣传统,《井冈山报》要有井冈山的特色,要永远宣传井冈山精神!”五十多年过去了,历届《井冈山报》的编采人员都秉承这一精神,竭尽全力办好《井冈山报》,宣传井冈山精神,与时俱进,鼓舞人们奋勇向前。井冈山旅游
来自:井冈山红色拓展 井冈山培训
篇五:林彪元帅之女林豆豆即席发言
林彪元帅之女林豆豆即席发言
为纪念古田会议召开85周年、红军开始长征80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漳战役83周年,由红岩儿女联谊会、西花厅联谊会和井冈儿女联谊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后代座谈会,于2014年11月1日在北京万寿宾馆举行。罗东进(罗荣桓之子)、粟戎生(粟裕之子)、林豆豆(林彪之女)、周秉宜(周恩来侄女)、童丹宁(童小鹏长子)、童利宁(童小鹏次子)、黄春光(黄永胜之子)、王亚利(王宗槐之子)、杨珠江(杨至成之子)、曹飞(曹里怀之子)、刘畅(刘忠之女)、张雁之(张南生之子)、萧娜娜(萧新槐之女)、苏晓林(苏静之子)、孙东宁(孙继先之子)、孙东红(孙继先之女)、陈延生(陈正人之女)、刘求真(刘型之子)、陈越秀(陈志方之女)、邱五元(邱国光之子)、姬强(姬鹏飞之子)、李永平(李雪三之子)、王慧民(王秉璋之子)、曾汉江(曾国华之子)、叶军(叶青(微博)山之子)、罗旭东(罗洪标之子)、李君桐(李涛之子)、陈稚勉(陈伯钧之女)、王延荣(王平水之子)、刘松柏(刘型之子)、陈晓星(陈光之子)、刘煜鸿(刘亚楼之女)、王涌涛(王辉球之子)、陈崇北(陈奇涵之子)、卢晓滨(卢仁灿之女)、王小民(王诤之子)、梁小源(梁兴初之子)、涂西华(涂通今之子)、谭晓鹏(谭希林之子)、李彤妍(李达之女)、刘兴云(刘彬之女)、彭澎(彭嘉庆之女)、黄力力(黄连秋之女)、赵珈珈(赵尔陆之女)、翁继成(翁祥初之子)、王京生(王紫峰之子)、王亚中(王宗槐之子)、张正飞(张令彬之子)、刘蒨(刘忠之女)、何光晔(何长工之子)、吴志民(吴岱之子)、谭斌(谭政文之子)、王太行(王耀南之子)、陈人康(陈士榘之子)、邓淮生(邓子恢之子)、邓小燕(邓子恢之女)、杨东成(杨成武之子)、赖小鹏(赖传珠之子)、严安(严俊之子)、何继明(李立之子)、黄晓龙(黄炜华之子)、李卫雨(李聚奎之女)、刘小玲(刘禄长之女)、施钧慧(欧阳毅儿媳)、郑南东(郑效峰之子)、潘豫沙(潘焱之女)、杨南征(耿青之子)、杨秋华(杨得志之女)、李京利(李平之女)、金逊(金绍山之子)、朱新春(朱良才之子)、邓英(邓华之女)、林春晖(林伟之子)、袁塞虹(袁光之子)、左太北(左权之女)、云晓兰(陈奇涵儿媳)、罗小明(罗舜初之子)、袁晋(袁子钦之子)、黄小兵(黄鹄显之子)、陈华(陈士榘之子)等90余名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后代代表参加了座谈活动。座谈会由红岩儿女联谊会和西花厅联谊会总干事童丹宁主持。
1
王勇涛在《漳州战役烈士英名彪炳史册》的主题发言中,向与会者详尽地介绍了攻漳战役的背景情况、战斗的惨烈境况以及历史意义。王勇涛的父亲王辉球将军在2003年逝世前曾给他讲述了身上留下的子弹就是在漳州战役中留下的。 漳州战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东路军对驻守福建省龙岩、漳州地区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战役。1932年3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撤围赣州后,国民党军增强了赣江流域大中城市的防御,其在苏浙皖边、浙赣边及福建境内的兵力却比较薄弱。中旬,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在赣州东北江口圩举行会议,讨论红军行动方针问题。毛泽东提出了向赣东北方向发展,以求在赣江以东,闽浙沿海以西,长江以南,五岭山脉以北的广大农村建立苏区,发展革命战争的战略方针。苏区中央局拒绝了毛泽东的意见,坚持沿赣江两岸向北发展,夺取赣江流域中心城市,并决定将中央红军第1、第5军团和第3军团分别组成中路军和西路军。稍后,又决定将中路军改称东路军,临时到福建行动,打击福建国民党军和进入闽西的粤军,巩固闽西,筹措经费。下旬,毛泽东随东路军到达长汀后,根据闽西地区敌我形势和漳州易攻难守的地形特点,致电苏区中央局,建议以东路军攻占龙岩,夺取漳州,消灭国民党军第49师,发展革命形势。苏区中央局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此后,毛泽东即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身分,率东路军执行攻取漳州的任务。
1932年4月3日,红军第1军团总指挥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率红4、红15军由长汀出发,向龙岩、漳州前进。10日,红军在龙岩以西地区歼国民党军第49师第145旅约两个团,俘600余人,当日攻占龙岩城。该旅余部撤往漳州。14日,红5军团政治委员萧劲光、副总指挥董振堂率红3军(欠第8师)、红13军到达龙岩城,与红1军团会合。随后东路军即进行进攻漳州的准备工作。漳州守军系第49师第146旅及第145旅余部。其主力配置在漳州外围天宝、南靖(今靖城)一线,依托杨梅岭、十二岭、风霜岭、宝林一带山地固守;另一部兵力位于漳州市区。中央红军东路军决定:首先歼灭漳州外围之敌,尔后乘胜夺取漳州。部署是:红1军团第4军在左为主攻,第15军在右为助攻;红5军团第3军位于南坪附近为预备队;第13军位于龙岩,保障主力侧后安全,并维护龙岩至漳州交通,闽西军区之红12军位于上杭、武平、永定地区,监视粤军行动。19日拂晓,红军主力对漳州外围之国民党军发起攻击,首先突破了国民党军主阵地十二岭,接着由左向右横扫,将守军阵线全部打乱。当日占领天宝、南靖,乘胜向漳州市区进击。在漳州以西茶铺地区击溃由漳州出援之国民党军一部后,于20日8 2
时占领漳州。漳州战役结束后,红军在当地共产党组织和游击队配合下,相继占领角尾、海澄、石码(今龙海)、山城(今南靖)、小溪(今平和)、漳浦、旧镇、浦南、长泰等地,实行分兵发动群众,宣传抗日主张,扩大红军和筹款。
1932年5月28日中央红军东路军回师闽西地区。此役红军攻占城镇10余座,歼灭国民党军第49师大部,俘副旅长以下2300余人,缴获长短枪5000余支、火炮8门、飞机2架和军用物资,同时筹款百万(银元)。这一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闽西苏区,发展了闽西地区的游击战争,支援了东江地区人民的斗争。 漳州战役是中央红军在执行外线作战任务情况下所进行的一次城市进攻作战,是毛泽东同志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审时度势、正确选择战役进攻方向,于被动战局中争取主动并取得胜利的杰出典范。
第一,正确选择了红军东征的战役进攻方向。赣州撤围后,中共苏区中央局就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问题进行讨论,毛泽东提出向赣东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但遭到"左"倾路线的否定,直至进入闽境后,在不利的战事情况下,苏区中央局才同意了毛泽东再次提出的向敌人力量薄弱地区进攻的战略方针,使漳州战役的顺利实施成为可能。
第二,在选择战役进攻方向时,毛泽东及时提出了红军东路军应"直下漳(州)泉(州)"的建议,为红军东路军战役行动指出了正确的作战方向。第三,在战役部署上,红军东路军实行了集中兵力,先扫外围,后取中央的正确战法,使得攻克漳州顺利进行,大长了红军的志气。
漳州战役的胜利证明了毛泽东的战略方针的正确性。是毛泽东敢于坚持真理,不断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作斗争的结果,在此次战役中,毛泽东坚持真理的方式,则更多地表现为耐心、韧性与顽强。这种顽强的自信,追求真理的执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
童丹宁向与会者汇报了建立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的筹备以及工作进展情况。1900年12月,父亲童小鹏经中央习仲勋批准,到漳州定居撰写回忆录,一到漳州力促建立攻克漳州纪念碑。1992年4月20日,由聂荣臻元帅题写碑文的“中共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纪念碑”在漳州红楼前揭幕。1997年7月童小鹏题 3
写“红军桥”和“漳州战役南靖决战纪念室”。1997年9月17日童小鹏证明信,漳州战役在内洞村。“攻漳战役研讨会”于60周年、70周年、80周年之际在漳州举办三次。2012年6月,王辉球之子王涌涛向漳州市委建议建纪念碑。2013年7月15日—9月18日童丹宁分别致信漳州市委陈冬书记、福建省委于维国书记、国家民政部李定国部长致信《关于建立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的建议》。2014年南靖县完成“纪念园”总体规划设计。2014年9月,南靖县发改局通过漳州市上报福建省发改委投资2000万,建纪念园,并建百位将军塑像。
童丹宁在座谈会上宣读了致中央领导人《关于建立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的建议》和《一年工作计划》,希望各方面齐心协力,2016年4月20日漳州战役纪念日前将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建成。
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中将在发言中谈到,当前国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蛊惑人心,建立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应该支持。
林彪元帅之女林豆豆在即席发言中提出充分尊重历史事实,对历史事件应加紧挖掘、整理的建议。
经过充分的讨论,建立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漳州战役烈士纪念园的倡议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支持,参加座谈会的东路军后代们在军旗上签上了自己和父辈的名字。
会后,与会者进行了集体合影。
4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