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竖琴简笔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1:19:32 作文素材
竖琴简笔画作文素材

篇一:第五周语文双休作业

初二语文第五周双休作业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旗帜( ) 真谛( ) ..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开网吧的人为什么把自己的孩子拒之千里,而对别人的孩子........

却来者不拒甚或百般引诱?

B.春寒料峭的夜晚,他去给父亲送饭。一阵凉风袭来,虽身着冬装却仍觉得不寒而栗。 ....

C.生活中的假恶丑与真善美相对立而斗争,相依赖而共存的,我们不能因为幼稚的爱憎而一味向往、追寻那美好而虚幻的世外桃源。 ....

D.中国队输掉第一局后,竟能力挽狂澜,赢回了第二局,把比分扳平。此后一鼓作气,....

3.诗文填空。

①,独怆然而泪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③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一朵孤芳自赏的花只是美丽,

4.古诗赏析。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用词精妙;你能简单分析一下“生”或者“挂”的妙处吗?(2分)

二、阅读

(一)名著阅读。请根据你本学期读过的名著完成7~9题。(共8分)

5.《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

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 (2分)

6.老舍原名 》 这部小说中艺术的运用了北京俗白的土话。(2分) ,

7.学校图书馆要制作“名著推荐卡”,请你帮助填写一张《骆驼祥子》推荐卡。 (4分) 作品:《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 主要人物

推荐理由;

连续拿下了四局,将金牌收入囊中。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共13分)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①或王命急宣 或: ②林寒涧肃 肃:

③属引凄异 属: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疾: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0.用原文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

11.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丹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

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现.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4一18题。(共13分)

捕风捉“能”

①你能想到吗?呼呼吹过的大风,破坏力极强的狂风,这些放荡不羁的家伙竟然被科

学家相中了,成了一种干净的新能源。科学家利用风不分昼夜,无处不在的特点,建立了“风力农场”,专门来捕风捉“能”。

②所谓“风力农场”,就是一些风车群。它采用风车发电的方法,选择在经常刮强风

的地区集中建造数十部甚至数百部巨型“风力发电用风车”来捕获风能。每当刮风时,风吹动风车扇叶旋转,“风能”就转化为“机械能”,扇叶的旋转带动风车内的发电机运转,又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供人们利用。这就是风力发电。

③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西部的国王山地带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风力农场,这里林立着

214部“风力发电用风车”那架势真有点一丝一毫风都不放过的劲头。国王山凤梨农场所发出的电量足够为得克萨斯州的14万个家庭提供所需的电力,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力农场。

④在欧洲。海上风力农场则是最时髦的风力农场模式。因为从风力发电的角度看,与

有起伏和遮蔽物的陆地相比,一望无际、没遮没拦的海上,受风情况更稳定,风力发电的环境更好。丹麦、德国、英国等国家都已经相继开工建设海上风力农场。以丹麦为例:位于首都哥本哈根附近的密德尔格兰登海上风力农场的规模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丹麦目前总发电量的14%已经是依靠风力发电供应,等到2004年年底,新的海上风力发电农场建成之后,丹麦靠风力发电的供应的电力将达到总发电量的18%—20%。在德国北部,也有一些地区总发电量的12%是靠风力发电提供的。

⑤在亚洲,日本已经计划到2005年力争使风力产生的发电量能够达到100千瓦——

相当于提供55万个家庭所需的电量。而屹立在我国内蒙古大草原上的风车群,在为牧区提供电力的同时更成为草原旅游的新景观。

⑥放眼世界,虽然利用风车发电获得的电量逐年增长:2000年底风力发电量为1770

万千瓦,2001年底2448万千瓦,2002年底为3113万千瓦,2003年底超过4000万千瓦,每年以大约30%速率增长。但目前利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发电所累计的发电量还不到世界总发电量的1%。

⑦这么说你该明白了吧,风能作为一种新能源,潜力巨大。等着瞧吧,新世纪世界各

地将会屹立起更多的大风车,把风儿统统捉住,让它们为人类造福。

12.请你用下定义的方法简要说说什么是“风力发电”?(2分)

答:

13.阅读全文,说说题目“捕风捉能”中的“捕”的含义和“捉”的含义。(4分)

答:“捕”是指: “捉”是指:

14.揣摩第⑥段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本段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字数15字以内,2分)

答:

15.第③④⑤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答:

16.如果让你负责在陆地上建设一个“风力发电场”,请结合你学的地理知识说说建在哪里比较合适?(3分)

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 (共16分)

周晓枫

从平凡的时刻出发,从纯洁的地点开始。雨这个美妙的象形字,它是惟一在同时成为

一幅儿童简笔画的汉字:四个孪生的水滴兄弟,正路过窗口,乘着风倾斜地滑梯。雨的样子多么简单,我们的种种迷惑和猜想正基于此----因为包含着巨大的可能性,所有的未知数均大于已知。在“无”中才能放进“有”,雨就是这样,盛下一桩浩大的无望爱情,或

是数次挫折万物的风暴。流浪的波西米亚人从水晶球中占卜命运,一个孩子,从雨里得知得更多。我仰头,第一滴雨恰巧落下,像神奇的药液,瞳孔从未这样清亮。

先于每年春天到来的,是一场雨。经过冬季漫长的肆虐,大地伤痕累累。一切都是光裸的,贫苦的,世界被剥削得彻底破产。只有秃桠的柿树上,挂着几个去年的残破果实,难捱寒冷中,麻雀曾把它们一一啄开,作为最后的救命赈济。空旷,体现出某种近于哀悼的气氛。从被拷打的昏迷中苏醒,需要一盆迎头泼下的水。雨就此到来。我们放心了,雨是自行车的悦耳铃声,穿绿制服的树,很快就会把春天直接邮递到我们手里。雨下起来,优美的天地乐器,它竖琴的弦连续演奏,把我们带进童话般无尘的想象。雨是春天的小号,夏日的珠链。雨是竖纹的网,低垂的帘。雨是细齿一把水晶梳。

来自高空,来自目力不可抵达的玄想之城,从未有一种事物等同雨,让我如此想象天堂的存在。雨是神播种的秧苗。雨是一棵生满针叶玻璃植物。或许,它盛大的树冠隐匿在天庭,雨滴,只是一颗颗椭圆的籽粒,摇落下来,要在土壤间植入秘密的和平。雨是最小的仙女,舞裙浅灰,,踮起芭蕾足尖——靛蓝色的夜晚,她们的絮语和歌声在枕边,好心的仙女因何忧伤?绵密的雨,好似银针,谁踩着一架巨大的缝纫机在大地上刺绣?更大的雨来了,做值日的天使在冲洗楼上的台阶。当天上的河流注满,水就瀑布一样溢出。让我们认清天地之间的巍峨落差。雨是上帝垂下的钓线,就像从水层下面诱引鲜活的鱼,他从黑暗的土壤深处钓出花朵。联系起天与地,雨仿佛是一种信物,这些来自天上的字母,我们无从解读。但我深信,神用雨水降下谕旨,字字剔透晶莹,灌溉万物,渗透至它们的根部,过后有无迹可循,然而,雨后每个晴朗的日子,都要默默执行者亦含而不露的律令。有一次,很小的一个石块从五楼阳台上碰落,轻易敲开一个叔叔坚硬的头骨。在医务室里,我看到汹涌的血不止流淌,身材魁梧的叔叔呻吟起来,他害怕了。我不禁迷惑,怎样的力量控制,使每一滴雨从那么高、那么高的地方下坠依旧温柔?穿过辉煌彩绘玻璃,橙蜜色的阳光照耀生来有罪的婴孩,他核桃般幼小的心中已承载下世袭的恶念——神父正为婴儿施洗,以纯洁之水。教堂中,默立着信徒们,作为受洗人,圣水也曾滴洒在他们的额头。那么雨,是否是一场来自天父的盛大洗礼?世间一切,沐浴在无限恩泽与宽恕之中。

17.作者对“雨”的象形描述有什么用意?(2分)

18.文章第二段为什么泼墨于冬末春初大地上的景象?(3分)

19.作者在文中插入的从楼房阳台上碰落的石头敲开人的头骨的事件,是否突兀或是节外生枝?为什么?(3分)

20.你怎样理解“世间一切,沐浴在无限恩泽与宽恕之中”这句话的含义?(4分)

21.本文对雨的形象的表现,具有丰富奇妙的审美意蕴,试举一例作简要赏析。(4分)

篇二:五年级教案

音乐专场活动教案(四)欣赏《黄鹤的故事》

——选自十一册第五课《神奇的童话》

执教:嘉兴市辅成小学北校区 张慧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黄鹤的故事》,乐于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2、在聆听《黄鹤的故事》时,能听辨音乐各主题音乐及演奏乐器和表现作用。

3、能用肢体语言来生动的表现音乐,描述音乐。

4、通过欣赏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笛子和西洋乐器竖琴,知道各乐器表现的人物。

二、教学重点难点:

《黄鹤的故事》这首乐曲在大官抢夺和结尾部分表现内容很丰富,教师作为重点挖掘内容。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T:有没有听过民间故事?都听过那些民间故事?

二、听音乐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你从音乐中仿佛看见了什么景色?(L:聆听引子:江南水乡小镇,人们生活安逸)

T:结合学生表述黑板简笔画。

图片揭晓,教师谈话引入故事,再次聆听片段感受:T:音乐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三、谈话导入老马音乐:

T:你能听出他吹的是什么乐器吗?(L:聆听老马主题音乐)

介绍笛子:中国最具有特色的民间乐器,属于吹管乐器组,表现力丰富。 T:再次聆听思考老马的笛声:1、选择2、说说老马是怎样一个人?(L再次聆听老马主题)

四、老马要离去,临走时为乡亲们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

(聆听老马离开音乐)思考:老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离开的?

五、T: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欣赏黄鹤舞蹈片段)思考:黄鹤是怎样跳舞的?

你能模仿一下黄鹤的舞姿吗? 全体同学一起跟着视频模仿黄鹤跳舞;

T:让我们一起再来听一下黄鹤舞蹈的音乐,思考:音乐可以分为几部分?各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出有哪些乐器演奏的吗?

(L完整聆听黄鹤舞蹈的两部分音乐)

T:介绍表现黄鹤乐曲——竖琴;

全体跟随音乐的变化表现黄鹤;

六:T:听,乐器在结束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预示着什么?谁能来说一说?

T:让我们来仔细听一听到底发生了什么?(聆听官兵的音乐) T: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强烈的音乐节奏有表现了什么? 模仿表演

七、T:黄鹤被大官抓走了??你们听,谁回来了?(播放结尾老马片段)

T:这时候黄鹤那边又发生了什么?(聆听结尾片段2大官) T:黄鹤怎么样了?(聆听结尾片段3黄鹤)

八、交响乐知识介绍;

九、《黄鹤的故事》交响诗背景介绍;

十、回忆学过的关于黄鹤楼的诗句、朗诵;

十一、欣赏歌曲《黄鹤楼》找出与《黄鹤的故事》相关联的几句歌词; 说说: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觉?

十二、教师总结下课;

“零起点”走进多声部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研训中心叶丽慧

音乐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音乐课堂发生了质的变化:音乐材料丰富、经典了,教学追求音乐美感了,学生的音乐知识和能力在生动、有效的音乐实践中获得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如三年级开始的合唱教学,课堂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老师们普遍觉得困惑。这是为

什么呢?我个人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在听觉上对多声部缺乏一个逐渐熟悉、认识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引领学生“零起点”走进多声部,即从开始接受义务教育的一年级起,就让学生由浅入深,不断地接触、体验、感受多声部。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熟悉它、了解它,使学生的多声部表现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进行。 其实,细细品味人音版的教材,会发现“零起点”走进多声部的理念已蕴含其中。如,第一册第六课模拟劳动的三声部节奏声势;第一册第七课用木鱼、碰钟演奏的二声部伴奏;第一册第七课建议欣赏童声合唱《花蛤蟆》;第一册第九课提到火车鸣叫、大轮、小轮的三声部声势;第二册合唱作品的欣赏、打击乐器的多声部演奏明显增多,等等。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零起点”走进多声部的理念往往通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分散在教材各部分,很容易被老师割裂、忽略。因此,我们更应重视在整个学期、整个学年、整个学段的教学中都有意识贯穿这一理念。 那么,怎样引领学生“零起点”走进多声部呢?

一、从体态律动着手。

低年级学生喜欢在音乐中律动、以律动表现音乐,而且他们的视觉感知往往要比听觉感知快。因此可以从他们喜欢的律动着手,通过视觉上一目了然的动作带他们走进多声部。

1、通过律动,让学生“看”到各声部的歌唱。

对旋律捕捉和注意的面比较窄的一年级学生,比较容易被主旋律或旋律性、节奏感强的声部所吸引,从而忽视另一些声部。此时,可以以声部为单位进行分组律动(几个声部就分几个组),律动的动作充分体现声

部的高低,让学生“看”到各声部的歌唱。如两个声部,高声部起立律动,低声部坐着律动;三个声部,可以站着、坐着、蹲着或站着、坐着手高举、坐着手于胸前律动。

当然,刚开始时,选择的音乐材料,声部必须要清晰、简洁。象黑鸭子演唱的《小白船》,主要是女高声部和男高声部,只在开始的时候出现两句女低声部。优美的前奏响起,全体学生坐着静静聆听,当女高声部出现,一、二两组女生起立律动,其他学生依然静静地坐着;女低声部响起,三、四两组女生坐着手于头顶律动;当女低声部和女高声部融在一起,都唱女高的旋律后,三、四两组女生也起立和一、二两组女生同律动;当男声声部响起,男生坐着手于胸前律动。此时,你会看到女生、男生动作的高低错落,时而交替,时而交融。学生通过直观可视的律动,“听”到了每一个声部。

2、通过律动,让学生“听”到声部间的交流。

通过律动不仅要让学生“听”到各声部的歌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听”到声部间的交流。所以此处的律动不在于动作的夸张和漂亮,而在于让旋律走在学生的律动里,让不同声部的旋律在律动中交流。如聆听《小白船》律动时,学生的注意力不在律动动作上,是在音乐上,让律动体现旋律,让旋律走在律动中。女生和男生面对面,一个站、一个坐,承载着旋律高低不同的律动,在音响中互相表达、互相交流,此时,学生会听到声部交汇而产生的和声美。

二、从音乐游戏着手。

篇三:二单元备课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篇四:黄鹤的故事

音乐专场活动教案(四)欣赏《黄鹤的故事》

——选自十一册第五课《神奇的童话》

执教:嘉兴市辅成小学北校区 张慧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黄鹤的故事》,乐于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2、在聆听《黄鹤的故事》时,能听辨音乐各主题音乐及演奏乐器和表现作用。

3、能用肢体语言来生动的表现音乐,描述音乐。

4、通过欣赏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笛子和西洋乐器竖琴,知道各乐器表现的人物。

二、教学重点难点:

《黄鹤的故事》这首乐曲在大官抢夺和结尾部分表现内容很丰富,教师作为重点挖掘内容。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T:有没有听过民间故事?都听过那些民间故事?

二、听音乐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你从音乐中仿佛看见了什么景色?(L:聆听引子:江南水乡小镇,人们生活安逸)

T:结合学生表述黑板简笔画。

图片揭晓,教师谈话引入故事,再次聆听片段感受:T:音乐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三、谈话导入老马音乐:

T:你能听出他吹的是什么乐器吗?(L:聆听老马主题音乐)

介绍笛子:中国最具有特色的民间乐器,属于吹管乐器组,表现力丰富。 T:再次聆听思考老马的笛声:1、选择2、说说老马是怎样一个人?(L再次聆听老马主题)

四、老马要离去,临走时为乡亲们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

(聆听老马离开音乐)思考:老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离开的?

五、T: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欣赏黄鹤舞蹈片段)思考:黄鹤是怎样跳舞的?

你能模仿一下黄鹤的舞姿吗?

全体同学一起跟着视频模仿黄鹤跳舞;

T:让我们一起再来听一下黄鹤舞蹈的音乐,思考:音乐可以分为几部分?各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出有哪些乐器演奏的吗?

(L完整聆听黄鹤舞蹈的两部分音乐)

T:介绍表现黄鹤乐曲——竖琴;

全体跟随音乐的变化表现黄鹤;

六:T:听,乐器在结束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预示着什么?谁能来说一说?

T:让我们来仔细听一听到底发生了什么?(聆听官兵的音乐) T: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强烈的音乐节奏有表现了什么?

模仿表演

七、T:黄鹤被大官抓走了??你们听,谁回来了?(播放结尾老马片段)

T:这时候黄鹤那边又发生了什么?(聆听结尾片段2大官)

T:黄鹤怎么样了?(聆听结尾片段3黄鹤)

八、交响乐知识介绍;

九、《黄鹤的故事》交响诗背景介绍;

十、回忆学过的关于黄鹤楼的诗句、朗诵;

十一、欣赏歌曲《黄鹤楼》找出与《黄鹤的故事》相关联的几句歌词; 说说: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觉?

十二、教师总结下课;

“零起点”走进多声部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研训中心叶丽慧

音乐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音乐课堂发生了质的变化:音乐材料丰富、经典了,教学追求音乐美感了,学生的音乐知识和能力在生动、有效的音乐实践中获得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如三年级开始的合唱教学,课堂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老师们普遍觉得困惑。这是为

什么呢?我个人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在听觉上对多声部缺乏一个逐渐熟悉、认识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引领学生“零起点”走进多声部,即从开始接受义务教育的一年级起,就让学生由浅入深,不断地接触、体验、感受多声部。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熟悉它、了解它,使学生的多声部表现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进行。 其实,细细品味人音版的教材,会发现“零起点”走进多声部的理念已蕴含其中。如,第一册第六课模拟劳动的三声部节奏声势;第一册第七课用木鱼、碰钟演奏的二声部伴奏;第一册第七课建议欣赏童声合唱《花蛤蟆》;第一册第九课提到火车鸣叫、大轮、小轮的三声部声势;第二册合唱作品的欣赏、打击乐器的多声部演奏明显增多,等等。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零起点”走进多声部的理念往往通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分散在教材各部分,很容易被老师割裂、忽略。因此,我们更应重视在整个学期、整个学年、整个学段的教学中都有意识贯穿这一理念。 那么,怎样引领学生“零起点”走进多声部呢?

一、从体态律动着手。

低年级学生喜欢在音乐中律动、以律动表现音乐,而且他们的视觉感知往往要比听觉感知快。因此可以从他们喜欢的律动着手,通过视觉上一目了然的动作带他们走进多声部。

1、通过律动,让学生“看”到各声部的歌唱。

对旋律捕捉和注意的面比较窄的一年级学生,比较容易被主旋律或旋律性、节奏感强的声部所吸引,从而忽视另一些声部。此时,可以以声部为单位进行分组律动(几个声部就分几个组),律动的动作充分体现声

部的高低,让学生“看”到各声部的歌唱。如两个声部,高声部起立律动,低声部坐着律动;三个声部,可以站着、坐着、蹲着或站着、坐着手高举、坐着手于胸前律动。

当然,刚开始时,选择的音乐材料,声部必须要清晰、简洁。象黑鸭子演唱的《小白船》,主要是女高声部和男高声部,只在开始的时候出现两句女低声部。优美的前奏响起,全体学生坐着静静聆听,当女高声部出现,一、二两组女生起立律动,其他学生依

竖琴简笔画

然静静地坐着;女低声部响起,三、四两组女生坐着手于头顶律动;当女低声部和女高声部融在一起,都唱女高的旋律后,三、四两组女生也起立和一、二两组女生同律动;当男声声部响起,男生坐着手于胸前律动。此时,你会看到女生、男生动作的高低错落,时而交替,时而交融。学生通过直观可视的律动,“听”到了每一个声部。

2、通过律动,让学生“听”到声部间的交流。

通过律动不仅要让学生“听”到各声部的歌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

“听”到声部间的交流。所以此处的律动不在于动作的夸张和漂亮,而在于让旋律走在学生的律动里,让不同声部的旋律在律动中交流。如聆听《小白船》律动时,学生的注意力不在律动动作上,是在音乐上,让律动体现旋律,让旋律走在律动中。女生和男生面对面,一个站、一个坐,承载着旋律高低不同的律动,在音响中互相表达、互相交流,此时,学生会听到声部交汇而产生的和声美。

二、从音乐游戏着手。

篇五:理想的翅2

《理想的翅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课文出现的生字,并能书写有书写要求的字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和小伙伴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要点: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风筝的含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少年。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几位小伙伴,和他们一起去放飞“理想的翅膀”。

2、板书:理想的翅膀

3、学生写课题。

4、同桌互评。

5、教师点评个别学生的书写。(写的如何?好在哪?不足在哪?)

6、学生再次书写。

7、齐读课题。

二、师生共同确定学习重点

师: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通过预习,你觉得学习这篇课文难吗?大家在课堂上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为什么?

生交流。

师进行梳理引导。(哦,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问题,有同学说……有同学说……,老师觉得大家都是会学习的孩子,因为啊学会找问题提问题就是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办法。那老师觉得大家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什么是理想的翅膀?为什么风筝就是理想的翅膀?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争取把这难题解决了,好不好?)

三、检查预习,扫除生词障碍

1、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来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要竖起耳朵认真听,咱们来当当小啄木鸟,把缺点找出来)

2、生互评。(他们读得好不好呢?哪只小啄木鸟愿意来帮帮他。)

3、师根据评点情况,板书生字并正音。

4、生同桌互读。(听听你的同桌读对了吗?)

5、出示小黑板

鸽哨:装在鸽子尾部的一种哨子,鸽子飞翔时发出响声。

竖琴:可结合简笔画。 管弦乐器:一般有46根琴弦。

6、读词,联系上下文释词(大家一起来读读小黑板上的词;找找看课文中哪里出现了这些词,那你知道它在课文中的意思吗?)在学生自己释词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帮助。

四、初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啊?(我和小伙伴在放风筝)

2、师:那么我和小伙伴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为什么放飞这样的风筝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想老师刚才问的问题并在课文中做上记号。)

3、生读书思考,师板书:(做成表格,八行三列,第八行用于第二课时的拓展)

谁 放什么风筝 为什么放这个风筝

4、学生汇报,师填入相应内容。

我 水兵帽 因为我长大想当水兵

小薇薇 蝴蝶 因为她想当昆虫学家

二喜 瓦片 因为他想当建筑大师

双胞胎 双体花瓶 因为她们想……

根子 竖琴 因为他想当音乐家

芳芳 她自己 因为她还没确定自己的理想

5、根据板书,教师引读

师:小伙伴们的理想多姿多样,现在咱们就一起来读读他们的理想。 我的风筝是――因为我的理想是――

五、指导朗读

1、学生自己练读。

师:你觉得这些风筝美吗?那你打算怎么读这些带着美好理想的句子呢?大家先自己练练

2、在小组中读自己觉得最美的句子,听取别人的意见,进一步改进。

3、学生读,教师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词

2、思考:怎样理解“理想的翅膀”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