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深有苦衷二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9:14:32 体裁作文
深有苦衷二闲体裁作文

篇一: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试卷

高二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文言选择题。(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乃瞻衡宇 B.穷睇眄于中天

C.零丁孤苦 D.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阮籍猖狂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C.腹犹果然 D.翱翔蓬蒿之间 ....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是( ) ..

A.当敛裳宵逝 B.俊采星驰 ..

C.宾主尽东南之美 D.则刘病日笃 ..

4.下列各句中“之”字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B. 悦亲戚之情话 ..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D.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5.下列各项中对相同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③彼且奚适也 ④杨意不逢 ⑤都督阎公之雅望 ⑥问征夫以前路 ⑦今臣亡国贱俘 ⑧而莫之夭阏者

A.①/②⑦/③④⑥/⑤⑧ B.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C.①⑥/②⑦/③④⑧/⑤ D.①⑥/②⑦⑧/③④/⑤

二、按课文内容默写。(26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8) ,物换星移几度秋。

(2) ,鸟倦飞而知还。 (9) ,命途多舛。

(3) ,抚孤松而盘桓。(10)穷且益坚, 。

(4)登东皋以舒啸, 。 (11) ,桑榆非晚。

(5)木欣欣以向荣, 。 (1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6) ,彩彻区明。 (13) ,形影相吊。

(7) ,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文言文阅读题。(共4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6—9题。(20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6.下列对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

A. 朝菌不知晦朔 (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毛发,文中指草木) .

C.此亦飞之至也 (最高限度) .

D.而御六气之辩 (通“辨”,区别) .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4分) ..

A. 小年不及大年 B. 众人匹之 ....

C.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D.虽然,犹有未树也 ....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A. B.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

夫列子御风而行 奚以知其然也 ..

C.而 D.以

旬有五日而后反 去以六月息者也 ..

9.翻译文中划线句子。(8分)

①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4分)

②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分)

(二)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选段,回答10—14题。(20分)

陶侃传(节选)

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军佐或以谈戏废事者,命取酒器、蒲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将吏则加鞭扑,曰:“樗蒲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益实用。君子当正其威仪,何有蓬头、跣足,自谓宏达邪!”有奉馈者,必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臻虽微必喜,慰赐参

倍;若非礼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尝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劳作,家给人足。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钉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4分) ..

A.辄朝运百甓(pì)于斋外 甓:砖 .

B.终日敛膝危坐 危:端正 .

C.听事前余雪犹湿 听事:官府治理政事的大堂 ..

D.聊取之耳 聊:无聊 .

11.分别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4分) ..

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 ②汝既不佃而戏贼人稻 ..

③乃以木屑布地 ④是以百姓勤于劳作,家给人足 ..

⑤以陶侃为征西将军 ⑥侃问:“用此何为?” ..

A.两个“戏”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为”字相同

B.两个“戏”字相同,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为”字也相同

C.两个“戏”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两个“为”字也不同

D.两个“戏”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为”字不同

12.下列对陶侃的为人做事评述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4分)

A.陶侃胸怀大志,立志要致力中原,收复失地,镇守广州时,闲来无事,深恐自己精神懈怠,于是运砖励志。

B.陶侃对魏晋以来流行的老庄之道和任诞放达的风气颇有看法,他整顿部队作风,参佐幕僚有以谈戏荒废职事的,都严加训斥,鞭打。

C.陶侃怒斥、鞭打“戏贼人稻”者,可见他重视农耕,爱护庄稼,在这样的氛围下,百姓勤于农耕养殖,达到家给人足。

D.陶侃忠顺勤劳,料理事务,精明果断,善于决断,而且考虑颇为缜密细致,小到竹头木屑,大到设城驻兵,都是如此。

13.翻译下列句子。(8分)

①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②若力作所臻虽微必喜,慰赐参倍;

四、文学名著欣赏。(14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4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上》)

14.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

A.孟子认为不仅要将仁爱之心施与家人,还要将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他人身上,这样才可以自如地统治天下。

B.《诗经》所说的“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的道理与孟子所说的推恩是一样的。

C.孟子用“足以保四海”和“无以保妻子”造成强烈的对比,说明推恩与不推恩其结果是不同的。

D.孟子认为古时候的人大大地超过今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善于推销自己。

高二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测试答题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53分)

二、按课文内容默写。(26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2) ,鸟倦飞而知还。

(3) ,抚孤松而盘桓。

(4)登东皋以舒啸, 。

(5)木欣欣以向荣, 。

(6) ,彩彻区明。

(7) ,秋水共长天一色。

(8) ,物换星移几度秋。

(9) ,命途多舛。

(10)穷且益坚, 。

(11) ,桑榆非晚。

(1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13) ,形影相吊。

篇二:高二语文周末作业答案

高二语文周末作业答案

1解析:A项,“蒿”读hāo;B项,“诮”读qiào,叨读tāo;D项,“怔”读zhènɡ。

答案:C 2解析:C项两个“而”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A项前一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后一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前一个“以”是介词“拿”;后一个“以”是介词“因为”。D项前一个“于”是介词“比”;后一个“于”是介词“跟,和”。答案:C

3解析:A项“海运”,古义,海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B项“告诉”,古义,申诉(苦衷);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D项“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答案:C

4解析:例句为名词用作动词,用桨划;A项,名词作状语,每天;B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衣襟;C项,名词用作动词,看;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答案:C

5解析:D项,满城风雨:比喻事情传遍,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此处为时尚带来的影响,是正面的。A项,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孤身一人,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B项,入木三分:比喻看问题精辟、深刻。C项,金科玉律:谓不可变更的法令或规则。后多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 答案:D

6解析: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使”;C项,表意不明,“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有歧义,“此”指代不明;D项,语序不当导致主语残缺,“由于”应放在“公务员”之后,或者删去。 答案:B

7答案:(1)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 潦水尽而寒潭清 (2)鸟倦飞而知还 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8解析:B项,拔:超出。 答案:B

9解析:题干例句中的“其”和C项中加点的“其”均是代词,他的。A项,指示代词,那个;B项,代词,他;D项,句中语气词,表祈使语气,一定。 答案:C

10解析:文言句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理解句子含意,这是句读的基础;二是要借助文言句式的特点;三是要借助某些虚词或标志。据此,我们可以作以下分析:“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是两个语义明确的独立的句子,需要停顿;虚词“故”,“所以”的意思,它领起一个总结性的句子,因为这个句子较长,所以,需在其主语“其文立言之旨”和谓语“多今人之笑为迂者”之间作一停顿。因此,A项的句读才是正确的。 答案:A

11解析:文言句子的翻译一向是主张“信”“达”“雅”的。信,就是要尊重原文,逐字翻译,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达,就是要通顺、流畅;雅,就是要语言优美,有文采。翻译本题三个句子的时候,要注意采分点:句(1),起、之、衰等;句(2),故、尝、之、论、去、而、可等;句(3),则、甚、矣哉等。

参考答案:(1)韩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

(2)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情,不说别的,必须首先去除它的俗气才行。

(3)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

参考译文:韩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他的诗作也很奇特,独成一派,而考亭先生却曾经批评韩愈的诗文俗气,说《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就是这一类(俗气的文章)。难道不是因为他凭借这类文章去积极巴结高官追求功名利禄吗?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情,不说别的,必须首先去除它的俗气才行。现在天下文人很多了,(有些文人)身在民间,而使自己的姓名让大人先生们知晓,早晨写好一篇文章,晚间就刻在梓木上(以示不朽),往往写成鸿篇巨制。巴结达官贵人或者结交知名的人士,就将自己的文章作为初次拜见的礼物,像这样的,文章虽好,也显得太俗气。我读严祺先的文章,深深感叹他能刚健而超然脱俗。无锡自从顾端文、高忠宪两位先生在东林讲学起,远承古人的学问,但流传不远。严祺先出生在这乡间,诵读他们遗留下的书籍,承受他们的遗留的教化,穿着儒者的衣服,精通经学。平日看重名节,谨慎行事,看待世间的功名地位利禄,(自己)像是将要被(它们)玷污了似的。感动与愤慨郁结于心,被外物触动,就抒发出来,所以他的文章的立论的观点,多是被现在的人取笑认为迂腐的话。韩愈曾说:“别人笑我,我内心就感到欢喜。”人们笑话韩愈的原因,只不过是他的言辞被流俗人所讥笑,(韩愈)仍是一代儒家的杰出的宗师;如果所立论的道理被流俗所耻笑,不是又超出古人一筹了吗?虽然如此,如果韩愈也活在当今的世上,他的立论的观点,也会像严祺先一样迂腐,一定不会有《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而被大儒们所讥笑了。严祺先的文章,我所见的只有几十篇,论述事理,简洁明快严厉峭拔,恭谨温顺的读书人却能用笔来杀人,严祺先的文章就工巧到这地步。然而我认为文辞工巧,当今能不免于俗气的文人有的也可以做到;但严祺先刚健脱俗的原因就在他立论的观点,也就是世人共同讥笑他迂腐的地方。世人都笑他迂腐,而唯独我却不认为他迂腐,并且为之欣赏感叹,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 12解析:B项,“属”意思应为“委托,嘱托”。 答案:B

13解析:A项,均为副词,翻译为“于是,就”。B项,副词,于是;介词,通过。C项,表判断的动词,就是;连词,表转折,但是。D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修饰关系。 答案:A 14解析:②写“安丘令”;④写王裒有远见。 答案:D

15解析:C项是因为管彦去世后儿子葬父洛阳有贪恋权势之意和“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的不孝做法。 答案:C

16参考答案:(1)老朋友中有来送礼物的,他都不接受。

(2)我的德望轻微,还不够用来庇护你。(3)何必用自己能做到的责求别人做不到的呢。

参考译文:王裒,字伟元,是城阳营陵人。他的祖父王脩,在魏国时就是个名士。父亲王仪,有高风亮节,文雅正直,做文帝的司马。东关战役时,文帝向众人说:“最近的事情,谁应该承

担罪责?”王仪回答说:“罪责在元帅身上。”文帝大怒说:“司马想把罪过加在我身上嘛!”于是让人把他拉出去斩首了。

王裒从小就具备良好的道德操行,按礼节行事,身高八尺四寸,容貌与众不同,说话声音清脆响亮,气质谈吐文雅刚正,博学多才能。他痛恨父亲被杀,从不面向西面坐卧,以显示自己决不入朝为官的决心。于是隐居起来教授学业,朝廷多次征召他做官,都不去任职。在父亲墓旁建草庐而居,从早到晚经常到墓前跪拜,攀在柏树上悲声哀号,泪水洒落在树上,树也为之干枯。母亲怕听雷声,母亲死后,每次打雷时,王裒就到母亲的墓前说:“我在这。”读《诗经》时读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时,总是多次痛哭流涕,他的学生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干脆不读《蓼莪》一诗。

(王裒)家贫,亲身耕种,根据人口来耕田,度量身材大小来养蚕。也不听任别人对他的帮助。他的学生偷着为他割麦,王裒就放弃了耕作。老朋友中有来送礼物的,他都不接受。学生中有人被县里役使,就告诉老师王裒委托他向县令求情。王裒说:“你求得的学问不是用来庇护自己的,我的德望轻微,还不够用来庇护你,向县令求情没有什么用处!况且我不动笔已经有四十年了。”于是担着干饭,让儿子背着盐巴、豆豉和草鞋,送那个被役使的学生到县里,跟随他的学生门徒有千余人。安丘县令以为是来拜访自己,就整好衣服来迎候他。王裒就走到土牢旁的道上,站在一块断裂的坚石上,说:“学生被县里役使,专门来为他送别。”于是握着学生的手哭着告别离去。县令就放了学生,全县都为这事感到羞耻。

同乡人管彦少有才能却不被人知,唯独王裒认为他必定会名声显达起来。在众人中择他为友,正值两人的儿女刚出生,于是共同约定结为儿女亲家。管彦后来做西夷校尉,死后葬在洛阳,王裒后来又将女儿改嫁。管彦的弟弟管馥问王裒(为什么这么做),王裒说:“我微薄的志向都寄托在偏远山野中,过去姐妹都远嫁,吉凶消息都听不到,我常发誓坚持按这种方式来嫁女。现在你的侄子把他父亲葬在洛阳,这说明他是京都人呀,哪里符合我当初和他结亲的本意呀!”管馥说:“我的嫂子,是齐地人,应当回到临淄去。”王裒说:“哪里有把父亲葬在河南,却跟母亲回到齐国的道理!如此行事,我家与他家还能有什么婚姻关系!”

北海的邴春年少就很有志向节操,安于贫寒的生活窘境,背着书籍到处求学,乡里的人都以为他是汉末学者邴原的再生。王裒认为邴春性格狭隘贪慕虚名,最终定会一事无成。后果然邴春品行不端,学业不成,自此,人都认为王裒是有识之人。王裒常主张人的品行只要回归善良的本性即可,何必用自己能做到的责求别人做不到的呢。

等到京城洛阳倾覆,贼寇强盗蜂拥而起时,亲族都想移渡到江东,王裒却留恋父母的坟墓而不离开。等到贼人越来越多想要走时,还在留恋不舍导致没及时前行,于是被贼人所害。

17解析:①下文“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前一分句阐释的是“像火一样热烈”,后一分句阐释的是“像水一样冷静”,所以①处两句话的语序应互换,以保持上下文语意的照应。②三个短语各自内部的语序要么全都是前面提及某一方面,后面揭示其特点;要么相反,以保持三个短语格式协调一致。

参考答案:①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冷静

②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思想的深刻(或:恣肆的文笔,生动的寓言,深刻的思想)

18解析: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只要有理有据即可;表达上要注意语言精练、准确、旗帜鲜明。

参考答案:支持重建。直面废墟的结果只能是使圆明园成为货真价实的废墟,不仅丧失历史反省的意义,甚至连观瞻的意义都不复存在。一个荒草丛生的圆明园绝不是我们对历史的责任,而是一种耻辱。

反对重建。文物遗产的形态一旦形成,我们一定要尊重历史遗存与现状,一些遗址的空白处,它可以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思与遗憾,而这正是它的人文价值之所在。一旦重建赝品建筑,留给人们的空白就没有了,所以,复建重建可能获得暂时的利益,却可能使遗址文物永远丧失价值。

19写作提示:“知音难逢”这种感叹屡见不鲜,也许连你也偶尔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所以“高山流水”的故事才会流传千古,成为美谈。

关于这个话题,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种最合适的文体,给要说的话确定一个主题,否则行文就容易天马行空,甚至流于空泛。当然,你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知音难逢”是因为人们被太多的俗念、杂念所扰,有时只要我们敞开心扉,也会发现“知音”并不难逢。

参考例文: 知音难逢

一位技艺高超的琴师,一个出入山野的樵夫,在那高山下,流水旁,成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高山流水遇知音。

俞伯牙有幸,遇上了钟子期这个知音。钟子期驾鹤西去之后,俞伯牙的琴声再也没有响过——知音难逢。

几千年来,这知音似乎越来越难遇——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甚至有人扬言:如果能够给我一个知音,我愿意分给他一半的家产。

细细分析一下,知音难逢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代人缺少了遇到知音的环境。俞伯牙和钟子期在哪儿相遇的?高山流水旁。现代

人呢?抬头向窗外看去,到处都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难得有个周末,兴冲冲地爬到梧桐山顶一看,全是黑压压的人头,耳边充斥的全是喧嚣的人声。间或有那么一个悠扬的乐曲声夹杂在里头,仔细一听——手机铃声!

其次,现代人的等级观念切断了遇到知音的道路。试想,俞伯牙如果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他就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家了。别说一个砍柴的樵夫不能碰见他,就是一般的政府官员也难遇见他啊!要聆听他的琴声?排队买票吧!而且价格不菲,动辄几百上千的。一个小老百姓,哪有那么多的闲钱?而那些前去聆听琴声的富豪当中,即使有能听懂俞伯牙的高山流水之音的,但是他又愿意委屈自己去和一个“弹琴的”相交往么?所以,俞伯牙是遇不着他的知音了!

再次,现代人的价值观阻碍了知音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人很忙,忙着赚钱,赚了钱忙着买房买车,炒房炒股炒基金。他们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去聆听一曲《高山流水》?如果钟子期到了现代社会,他就是一个私营企业的小老板——高山砍柴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若是在砍柴的过程中听到了俞伯牙的琴声也不会愿意停下他的斧头的。那么,这千古的佳话就要被改写了。如今的钟子期们哪里会有闲情逸致去对俞伯牙的琴声发出“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江河”的感叹?俞伯牙就是把琴弦弹断,把手指勒出鲜血来也未必能碰着知音啊!

深有苦衷二闲

最后,现代人篡改知音的定义防止了知音的出现。现代人早已没有了那种纯粹的朋友关系,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现代人都很精明,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才是朋友,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与之交往;相反,即使是才高八斗,艺高十丈的绝世高手,他也不会用正眼瞧你一下的,何况是区区一个路人?你那琴声即使响遏行云,也很难打动一个眼里耳里只有利益的现代人的铁石心肠。没有了打动,这知音又从何而来?

当高楼越起越高,当防盗门越装越厚,知音就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是现代人的悲哀。如果可以,我愿意回到古代,带上我的镰刀斧头,走进山林,去做一个简单而快乐的砍柴人,当俞伯牙的琴声悠然响起的时候,我停下我略为匆忙的脚步,擦擦额头的汗珠,仔细聆听一下那沉稳如山,清澈若水的琴音??点评:“高山流水”的故事妇孺皆知,而本文对该故事的运用却让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从这些词语的运用上就能看出作者的行文思路是多么清晰,对社会生活有着很强的洞察力的作者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枝不蔓,一气呵成。读完这篇文章,我们也许真的能明白为何“知音难逢”。

篇三:高二期末试卷

四都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末试卷

语文(高职班) 出卷人:林玉苹

(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默写(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今年欢笑复明年,。(白居易《琵琶行》)

(3)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锦瑟》)

(4)可堪回首,佛狸祠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已亥杂诗》)

(6)舸舰弥津,。(王勃《滕王阁序》)

(7)从今若许闲乘月,。(陆游《游山西村》)

(8)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9),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0),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婴:缠绕 .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告诉:申诉(苦衷) ..

C、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职:职位 .

D、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听:准许 .

3、下列各句,全部表明李密辞不就职的原因的是( )(3分)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2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

3本图宦达,不矜名节○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

5母孙二人,更相为命○6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

A、○1○3○4 B、○2○5○6 C、○3○4○5 D、○2○3○5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密为了打动晋武帝,没有直陈其事,一味地同晋武帝讲道理,而是围绕着“孝情”二字,造成一个感人至深的情境,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和怜悯。

B、作者慈父早亡,母亲改嫁,自幼体弱多病,全靠祖母把他抚养成人:家门人丁不旺,祖母年老体弱,全靠自己侍奉汤药。

C、作者从年岁比较,说明自己正当年,感恩报国,来日方长;祖母古来稀有,风烛瓦霜,瞬息可灭。自己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

D、自陈宦历一节写得委婉动人,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为起点。表达了至为恳切感情。说刘病一节,语语皆出自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3分)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分)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7分)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6、首联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四、文学名著(6分)

8、下面名著阅读选做一题。

(1)下面选段中的这段话是谁说的?请简述与这句话相关的情节。

“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汗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2)请简述“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相关情节。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9分)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一个小天井,给人多少丰富的感受!空间随着心中意境可敛可放,是流动变化的,是虚灵的。

宋代的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林泉高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李渔所谓“尺幅窗,无心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

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又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Cyzanne)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左思《三都赋》:“八极可围于寸眸,万物可齐于一朝。”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这里表现着美感的民族特点。古希腊人对于庙宇四围的自然风景似乎还没有发现。他们多半把建筑本身孤立起来欣赏。古代中国人就不同。他们总要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像“山川俯绣户,日月近雕梁。”(杜甫)“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李白)都是

小中见大,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丰富了美的感受。外国的教堂无论多么雄伟,也总是有局限的。但我们看天坛的那个祭天的台,这个台面对着的不是屋顶,而是一片虚空的天穹,也就是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这是和西方很不相同的。

(节选自宗白华《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空间美感之一》,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引用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始借用老子的话意在表明中国的建筑园林讲求空间艺术,也讲究实用功能。

B、文中的“山色湖光共一楼”与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样,都深得空间景致的神韵。

C、“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可见中国建筑和园林追求一种包容万千的大气象,空间美感力图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

D、明人的小诗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来欣赏,可见,塞尚的画也追求一种园林式的空间美感。

10、下列是对原文内容的推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论述的是中国的园林建筑艺术,却大量引用古诗文、画论,说明这些不同的艺术门类具有共同的艺术特征。

B、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的获得与丰富,是靠窗、楼、台、亭、阁、走廊等来完成的。

C、在“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样的园林基本思想中,“行”“游”“居”谈的是的实用性功能,只有“望”才能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D、作者论述的是中国的园林建筑艺术,却大量引用古诗文、画论,说明这些不同的艺术门类具有共同的艺术特征。

11.谈谈中国园林和建筑的空间美感的民族特点。(3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0分)

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 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

篇四:2014年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考试。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一、语文基础。( 38分)

1.选出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惆怅(ch?uchàng) 壶觞(húshāng) 矫首(jiǎo) 崎岖(qīqū) .......

B. 盘桓(huán) 眄庭柯(miǎn) 遐观(xiá) 流憩(qì) ....

C.窈窕(yáotiǎo) 翳翳(yìyì) 沟壑(ha) 斟酌(zhēn zhu?) .......

D. 进谏(jiàn) 载欣载奔(zǎizǎi) 东皋(gāo) 乘化(ch?ng huà) ......

2、下列字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轸(zhě) 襜(shàn) 涸(h?) B.俨(yān) 睢(suī) 赊(shē)

C.潦(liáo) 舛(shuǎn) 鹜(wù) D.舸(gě) 遄(chuán) 笏(hù)

3.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北冥(míng) 尘埃(āi) 坳堂(āo) 抟扶摇而上(chuán) ....

B. 鲲鹏(kūn) 夭阏(yān) 蓬蒿(hāo) 学鸠(jiū) ....

C. 晦朔(sù) 泠然(líng) 舂粮(chōng) 决起(ju?) ....

D. 蟪蛄(huì) 榆枋(fāng) 蜩与学鸠(tiáo) 数数然(shu?) ....

4.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险衅(xìn) 祚薄(zu?) 床蓐(rù) 茕茕孑立(qi?ng) ....

B.洗马(xǐ) 逋慢(bū) 拔擢(zhu?)终鲜兄弟(xiǎn) ....

C.优渥(w?) 期功(qī) 闵凶(mǐn) 逮奉圣朝(dài) ...

D.伪朝(wěi) 矜悯(jīn) 郎署(shǔ) 猥以微贱(wai) ....

5.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心为形役 窈窕淑女 乃瞻衡宇 载欣载奔

B.涉园成趣 稚子侯门 携幼入室 有酒盈撙

C.矫首暇观 迷途知反 乐天安命 欣欣向荣

D.寓形宇内 三径就荒 植杖耘籽 横槊赋诗

6.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的是( )(2分)

A.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否则,愧对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大文豪——苏轼。

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这两位神交已久的学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安排的学术会议上萍水相逢之后,又只能各奔东西了。

D.寒蝉与小灰雀不屑一顾地讥笑鲲鹏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或檀树的树枝,就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归去来兮辞 并序

7.下面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请息交以绝游 B.策扶老以流憩

C.农人告余以春及 D.木欣欣以向荣

8.选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思、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 )

A.足以极视听之娱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C.感吾生之行休 D.悦亲戚之情话

9.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B.何不委心任去留?

C.乐夫天命复奚疑? D.复驾言兮焉求?

10.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A.农人告余以春及。 B.遂见用于小邑。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1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三径就荒 就:即便 B. 将有事于西畴 畴:田地 ..

C. 善万物之得时 善:羡慕 D. 或植杖而耘耔 耔:培苗 ..

12.对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悦亲戚之情话 ②门虽设而常关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鸟倦飞而知还 ..

A. 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 B. 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而”字相同。

C. 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 D. 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

13.下面有关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他被看做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D.《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二)滕王阁序

14.与”四美具”中”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襟三江而带五湖 B.宾主尽东南之美 C.雄州雾列 D.钟鸣鼎食之家

15.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C.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D.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16.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雄州雾列 B.舍簪笏于百龄

C.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D.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17.《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其中,”龙光”“徐孺”还是词语的减缩。

B.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典故暗示自己想要从军。其中,”投笔”是词语的减缩。

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 “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的好邻居。

D.他日趋庭,叨陪鲤。 典出《论语·季氏》,王勃在这里是说自己过些时候要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8.对下面句中括号内的词的解说错误的是( )

A.(睢园)绿竹 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

B.气凌(彭泽)之樽 彭泽:指陶渊明,他做过彭泽县令

C.邺水(朱华) 朱华:曹丕诗中有”朱华昌绿池”的句子

D.光照(临川之笔) 临川之笔:指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

19.指出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 )

A.爽籁发而清风生 B.控蛮荆而引瓯越

C.天柱高而北辰远 D.蟹六跪而二螯

20.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21.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

例: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22.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三)逍遥游

23.选出下列“之”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其翼若垂天之云

B.此亦飞之至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此亦飞之至也

D.之二虫又何知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24.选出下列”以”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去以六月息者也 而彭祖以久特闻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以五百岁为春

C.以五百岁为春 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D.而彭祖以久特闻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5.选出下列句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 )

A.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而后乃今将图南 D.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26.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 )

A.则风斯在下矣 斯已矣 ..

B.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C.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彼且奚适也 ..

D.此小大之辩也 而御六气之辩 ..

2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怒而飞 怒:奋发 B. 志怪者也 志:记载 ..

C. 适千里者 适:往 D. 小年不及大年 年:年月 ..28.解释下列文句,选出正确选项( )(3分)

①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A.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B.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C.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D.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四)陈情表

29.下列各句中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B.沐浴清化 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C.察臣孝廉 察:考察。 D.形影相吊 吊:安慰。

30.下列句子中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成立 成立:成长,能自立。 B.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

C.拜臣郎中 郎中:医生的古称。 D.岂敢盘桓 盘桓:徘徊、逗留。

31.选出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 )

A.祖母刘悯臣孤弱 悯:mǐn B.门衰祚薄 祚:zu?

C.终鲜兄弟 鲜:xiān D.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茕:qi?nɡ

32.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以险衅 衅:祸患 B.慈父见背 见背:弃我而死去

C.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鲜:没有 D.而刘夙婴疾病 婴:婴儿

33.下列语句中的“以”字与例句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以供养无主

A.臣具以表闻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但以刘日薄西山 D.谨拜表以闻

3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

36 选出与其他句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古之人不余欺也

C.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 拜臣郎中

37.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祖母)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B.逮奉圣朝,(自己)沐浴清化

篇五:二年级下册古诗词

一、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 白鹭:一种水鸟。

3.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 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二、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三、华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注释

齐:平齐,即一般高,一样高。回首:回头,低头看。

古诗今译

站在高高的华山之上,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比高低。抬头仰望苍穹,太阳仿佛近在眼前;低头俯视脚下,只有蒸腾缭绕的云雾在半山腰弥漫。

四、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赏析

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五、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释

1. 秋浦歌:是李白在秋浦时作的组,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

2. 缘因为。3. 个:这样。4. 秋霜:指白发。

简析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六、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黄毡呃础?/p>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开掘;开通。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译文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赏析

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