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7:11:05 字数作文
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字数作文

篇一: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前景分析

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前景分析 诺贝尔奖颁发至今已一个世纪,已有700多人因在科学前沿取得重大突破而获奖,据统计,平均一个国家在建国后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而中国,一个具有悠久文明的泱泱大国,作为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成立已经65周年了,虽然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6位美籍华人获得过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但他们却始终不是中国本土科学家。对此我们在感到遗憾的同时,更应该深入思考是什么致使中国本土科学家始终无缘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这样的现状还要持续多久,想要突破现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景是怎样的……

在平均一个国家在建国后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统计预测下,还没有一位本土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毫无疑问是需要诺贝尔奖的,虽然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并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教育、文化、医疗等水平唯一的科学标准,虽然中国也在近两年出现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虽然我们并不把诺贝尔奖当作科学研究的唯一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诺贝尔奖是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急切的需要通过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来证明自己,证明中国人也是有能力和实力来获得这项殊荣,证明中国已经具有了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诺贝尔奖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基础学科的科研能力,而科研能力由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来决定。通过科学研究实力、科学文化氛围和科学教育实力三个因素能够间接反映获得诺贝尔的能力(即一个国家的基础科研能力)。

在科学研究实力方面,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距甚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科学知识积累仍然不够,科技水平也与先进水平相差甚远,其中主要制约因素是经济。剧1996年统计数据,中国科研开发经费只占GNP的0.5%,相对于发达国家,不但比例低而且绝对数量少,但是在今天,不论是做生物、物理或者化学研究,设备都是非常昂贵的,在科研设备的昂贵与科研经费的不足够产生强烈对比下,有些研究者在做研究时只能“委曲求全”,在科研经费的前提下选择那些价格便宜的设备,但是却有设备落后数据准确度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序上大大抑制了中国科研实力的增长。

但是在些年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国家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科研经费的

投入逐步加大,科学家的薪金也大幅度增长,这对科学家而言无疑是一股大大的促进,也是政府对科研事业一股无声的支持。就拿我们身边的例子,现在实验室让学生做研究时,如果有需要会选择从国外购进一天好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机器设备,以便学生在做实验时能够获得最精确的数据,致使后续的实验和研究能够顺利完成。这在过去是完全不敢想的,但是在今天它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的,由此可知政府对于科研经费和科研事业的大力支持,而我也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科研能力提高具有良好的前景,赶上先进水平指日可待。

在科学文化氛围方面,我国的科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抵制,致使科研进步缓慢。儒家文化倡导中庸之道,十分重视思想的“守一”和“齐一”,厚古薄今、安于现状、跟随大流等意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然而真理往往又总是在少数人手上的,但是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培养起中国人的随大流意识,致使中国人不太允许标新立异,这使得真理的发现和奉行更困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真理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杨振宁教授在讲到中国本土为什么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明确指出:“中庸之道对于科学发展不是最好的,中国为何没有得出欧几里德的集合定律,在于它所揭示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学精神与中国倡导中庸、不太允许标新立异的文化传统相背离,这种文化机制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

那么在现如今呢,在发现这个问题后,中国在科技文化氛围方面也是做了一定的改进的,就我所看,现在的学校并没有那么推崇中庸之道,反倒是很支持学生有求知欲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这一点在大学中尤其体现,大学里的老师都很支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有争论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手段去解决它,而不仅仅是儒家文化中的“真理属于多数人”。老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探讨问题,这就致使我们学生对真理的探索精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而大学生又是将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这样的做法无疑是间接提高了整个中国人民对于真理的求知探索精神,对于创建积极的科技文化氛围有促进作用。国家每年也在举行各种科技竞赛,其中大部分是针对青少年,鼓励青少年细心观察生活,积极创新,学好科学技能,这也是从青少年抓起,创建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

那么在科学教育实力方面,我国很大的问题就是教育体制的缺陷。对于这个

说法,我们做学生的深有体会。中国的教育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一直是认知性教育。以接受大量的知识为基础,而考核的标准是知识面是否宽广,缺乏启发性的教育。很多研究认为,不管是过去的八股文还是现在的应试教育,都是对创新精神的一种扼杀,读书阶段认知性、填鸭性的教育,致使学生都成了考试的机器,却缺乏了自主思考、创因的能力;而诺贝尔奖最大的要求就是创新性,无疑在这一点上我们与诺奖背道而驰了,这也是中国过去一直没有拿到诺贝尔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然而在今天,虽然人们知道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就中国目前的国情来说,要想一下子就改善目前的教育体制根本不可能,但是国家、政府、人民也在默默为改善教育体制而努力,于是近些年素质教育一再被提起,全面发展也在全面倡导,一年又一年的两会都在讨论高考改革、教育改革的问题,这都是在改善现存的有缺陷的教育体制,但是中国自八股文来,应试教育已经实行来几千年,毒瘤已深,剜除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一年又一年的教育改革让我们看到了国家政府对于科学教育的重视和改革的决心,我相信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中国人的创新性一定会有所提高,中国也会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由上所述,中国近几年在科学研究实力增强、科学文化氛围创建和科学教育实力提高三个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科学技术的重视显而易见,这也是深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刻体现。然而中国政府这几年对科研的大力投入,是促进科研研究实力的增强;举办各种科技比赛以及倡导学生求知探索,是推进科学文化的创建;实行各种教育制度改革以及广泛讨论,是推行科学教育的实施……这些都是近几年中国在诺贝尔奖路上所做的努力,这些我们都是看得见的,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

那么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离“诺贝尔奖”究竟有多远呢?杨振宁教授曾说过:加入经济增长快,还不止一个中国人会获“诺贝尔奖”。这一点我不反对,毕竟经济实力是制约中国科学家在自然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个很大的因素,中国的经济上去了,科研投入跟上了,中国科学家在自然领域获得成就自然就更容易,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自然就大了。而且照目前的情况看来,中国顺利渡过了2008年经济危机,并且近几年GDP增长迅速,逐步赶超经济强国,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并且专家认为中国在高能物理、生物科技等领域都具有问鼎诺

奖的水平,那么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就指日可待了。

只是,在我看来,如果中国能在重视科研加大投入的同时,加大教育体制的改革,从教育层面提高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就是从根本上提高了中国科学研究的起点,也从根本上拉进了中国科学家和“诺贝尔奖”的距离,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更加指日可待。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期盼。从整体看来,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是具有很光明的前景的,让我们一起静待第一个自然领域“诺贝尔奖”的诞生吧!

篇二: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前景分析

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前景分析

李趁 201211012910 教育技术学

【摘要】本文通过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现状进行概述,并阐明中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的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笔者的意见及看法。

【关键字】中国科学家;自然科学;诺贝尔奖

1.诺贝尔奖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概述

1.1 诺贝尔奖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概念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生物学奖,自从1901年设立以来,已届百年,各国共有380多位在以上学科有重要发现和发明,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荣获此项举世瞩目的权威性国际大奖。

1.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现状

从1901年至2014年这114年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家共授予575人次、572名科学家;亮度获奖的科学家有3人,分别是法国的M·S·居里(1903年物理学奖和1911年化学奖得住)、英国的F·桑格(1958年和1980年化学奖得住)、美国的J·巴丁(1956年和1972年物理学奖);其中,物理学奖项颁发111次,获奖人数199人(次);化学奖颁发110次,获奖人数169人(次);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109次,获奖人数207人。

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数的多少,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科技政策、科学精神和科学传统的综合反映。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分布,是国家自然科学发达水平的标志。根据美国科学史家普赖斯和日本学者汤浅的研究,英国、德国曾经是科学的中心,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分比很高。战后,美国成了世界科学的中心,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数几乎占了整个获奖数的一半。

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国家,不仅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科技大国,也有一些相对较小的国家,比如瑞士,意大利等。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中,也有一些海外华人,他们是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丁肇中,崔琦、高行健、钱永健等,但他们都是以外籍华人的身份获奖,他们从事的研究是在国外进行的。严格地说,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花园中,中国至今还是一个空白。

2.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科研存在的问题

每年金秋十月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奖,对于中国人来说,真的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虽然上至国家最高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都期盼中国本土科学家,像中国射击队昔日神枪手许海峰,在1984年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射下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块奥运会金牌那样,射落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金牌。那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存在哪些不足呢?下面是笔者通过文献调研总结的几点关于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科研存在的几点问题。

2.1 中国科学研究缺乏创新

早在2004年,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者曹聪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他看来,中国的科学研究缺少基本的创新,并没有带来新的研究领域发展。就影响因子来说,中国的科学论文比其他国家低:中国论文的SCI指数是0.94,而日本是2.99,韩国是1.24。而中国科学家们在《自然》或《科学》这样高调的期刊里发表的论文基本属于地质学和古生物学,并不属于诺贝尔评奖范围内。

最近十年,虽然由于国家投入的增加,科学研究实力大大提高,当国外提出信息时,国内很快就可以跟上,而且能出很有水平的文章。但要做到领先原创,中国还有很大的距离。

2.2 中国科学研究一定程度上缺乏资金

从购买仪器到订购高端期刊,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基础科学研究并不能马上得到金钱上的回报,从而导致外部资金短缺。2001年,中国在研发方面仅仅投入的资金仅相当于GDP的1.1%,不仅远远少于美国,更是少于日本(3.12%),韩国(2.65%)和新加坡(1.88%)等国家。2011年,这一数据也只不过攀升到了1.83%。

2.3 中国的历史政治现状对科学研究带来影响

文革使中国失去了整整一代可能做出伟大成就的科学家,又使另一代科学家改变了研究方向。举世闻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在反右运动后放弃了对数论的研究,转而投向乡村工厂建设的计划。钱学森对粮食增产的建议使大跃进有了“科学”的基础。高层对科学研究发展的方向向来有着严格的控制,基层的科学家往往不能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尽管近二十年来这种控制有所好转,但中国科学界的不少人依旧觉得研究方向是从上而下指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并不多。

2.4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研究存在影响

著名中国历史专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经常强调儒家文化对科学研究“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因为在他看来,儒家文化注重已有技术的实际操作,而非基础理论的研究,所以中国的发明在技术上很成熟,在理论上却很浅薄。中国社会看重年龄和辈分,中国的教育系统意味着严师如父,不可反驳——在曹聪看来,这是一块巨大的绊脚石。数学家苏步青曾

经推荐了他的三名学生成为中科院院士,但同时警告他们,不可以让他们自己的学生超过他们。另外,儒家思想认为,“学而优则仕”,所以本身就稀缺的科学家们往往被行政岗位的工作淹没了,并没有时间开展自己的研究。

2.5 中国研究环境不利于产生诺奖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者曹聪用“南橘北枳”这个成语形容了曾经得过诺奖的华裔科学家:他们的成就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们的在国外的自由研究环境。由于计划经济和研究的关系,中国并不鼓励基础科学研究,因为它们并不能得到即时的回报。一个令人惋惜的例子是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王育竹,他对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的提出比最终赢得诺贝尔奖的人要早至少五年,却因为资金缺乏等种种原因,王比他的竞争对手们晚了一年才发表结论,与诺奖失之交臂。

2.6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小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是这些年来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 展的一道艰深命题,更是亟需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的难题。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由于诺贝尔奖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因此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的培养人才方案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未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原因。

2.7 中国科学家缺乏认真执着的精神

在我国的物质条件比较差的时代,主要依赖认真和执著,在生命科学方面出现了杰出成果,有袁隆平1964年到1974年研制杂交水稻、张亭栋1973年发现砒霜治疗白血病、屠哟哟和523计划的合作者发现青篙素,1987年土振义发现全反型维甲酸治疗白血病等。在物质条件显著提高后的今天,由于社会原因,我国科学界缺乏认真执着,一定程度上也对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造成影响。

3.中国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前景

3.1 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很多政策性努力

2008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启动实施,在此背景之下,应用数学家林家翘、“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生命科学领域著名学者施一公纷纷回到国内;2012年5月,我国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确定了我国高水平大学未来若干年内“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

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政策的不断出台、科研环境的不断改善固然可喜,但要靠近诺贝尔奖,还需为科研而科研、受好奇心驱动的科研人员不断增多,健康的系统更好地运转。这些政策性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中国科学家在获取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道路上稳步向前。

3.2 科学领域中国人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

在科学家们看来,中国人距离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其次是化学奖和生物学奖。近年来,我国在物理学上的研究成果备受国际关注,此前也有国内外专家预测,2017年至2025年间,中国将会首次捧得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奖或化学奖的可能性最大。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指出,中国的物理和化学从近代引进之后,一直在发展和保持前进,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回国的那批留学生开始,就一直在进行积累。而生物学在1949年至1970年经历了全世界转型,这一时期我国没有或很少有留学生,人才出现断代。相比之下,我国的物理和化学研究更接近世界前沿。

4.总结与反思

我们的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和13亿人口的映映大国,她需要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这不仅仅是因为该奖项在世界科学界具有至高无尚的地位,也不只是为了表达我们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在于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是创新型国家在推动原始性创新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大国而言,她理应在基础科学研究,在原始性创新科技,在科技造福于人类等方面,有着更大的贡献。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正视现实,揭示当下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成就虽然辉煌,差距也堪称巨大;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只有踏实、切实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才将不会是一个梦,中国也必将能够成为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参考文献】

[1]陈其荣.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基础研究[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任小中. 关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几点思考[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3]钱兆华. 我们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究竟还有多远?[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4]申泮文.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高等教育改革的走向[J]. 民主,2003

[5]李醒民.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中国的现实[J]. 科技导报,2002

篇三:为什么没有中国本土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为什么没有中国本土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2008-01-08 13:54:15 网友评论 6 条 点击查看

■“诺贝尔奖”对中国,意义何在

据统计,平均一个国家在建国后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中国成立50年了,为何竟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戴上这顶科学皇冠?

1999年,毋国光、陈佳洱、杨福家和朱清时四位院士一起提出“中国需要诺贝尔奖”,紧接着经济学家何炼成就此也谈了自己的意见。如今,“中国需要诺贝尔奖”成了中国人共同的呼声。

诺贝尔奖对中国科学家的意义有多大?赵忠贤院士认为,对中国科学家来说,得奖的意义在于鼓励大家在基础研究方面进行原始创新。诺贝尔奖对人类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些方面,中国科学家也应该做出应有的贡献。

赵忠贤院士强调,诺贝尔奖并不是唯一的科学标准,并不能把它当做科学研究的唯一目标。因为大量工作———探索宇宙规律———必然要进行科学研究,但不是所有的研究取得了成果就能拿到诺贝尔奖。获奖并不是一个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认为从事科学研究不得诺贝尔奖不行,这就不对了。

■中国科学家为何没获“诺贝尔奖”

中国科技馆馆长、科学史专家王渝生介绍,中国科学家具有诺贝尔奖水平的研究甚至可追溯到建国前。最主要的科研成果有20年代的“康普顿———吴有训效应”、30年代赵忠尧的正负电子湮灭早期实验、40年代钱三强、何泽慧夫妇的铀核三分裂的发现、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岛素结晶。

不可否认,我国曾多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赵忠贤院士认为,从科技史的角度讲,中国没有得到“诺贝尔奖”是有原因的。1901年颁发了第一次“诺贝尔奖”,而在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进北京,从此往后的半个世纪,中国都处于战乱和列强压迫之中,总体上说,基础科学研究没有什么重大的发展。解放后,在科技上有了很大发展,但改革之前处于封闭的状态。对我国来说,有很多问题,经济、科学、国防,这时主要科技成就是“两弹一氢”的研究,这一领域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在基础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如在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岛素结晶,但是,毕竟还很少。改革以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政策,特别是近年来,又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赵忠贤院士认为,建国后没有拿到诺贝尔奖有很多原因,从客观上讲,十年“文革”期间,国际上科技高速发展,而我们对基础研究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恢复和积累;从主观方面讲,我们原始创新型基础研究比较少,在改革之初,在原始性创新科技强调得不够。

■百年中国科技史,给人何种启示

杨振宁教授说,诺贝尔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评选的方法和成绩,我不认为是正确的。关于物理、化学和医学这些方面,中国大陆到现在还没有人获诺贝尔奖。这个原因非常简单。第一是没有足够多的经费。今天,不论是做生物、物理或化学研究,设备是非常贵的。中国现在渐渐上来了,可是与先进国家最好的设备相比还差一截。第二个原因是学术要有传统。学术传统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使年轻人知道哪个问题是值得去做的,哪个问题容易有发展前途。中国科学的传统一时还发展不上来,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赵忠贤院士说,一个实验室、研究所的学术积累和学术传统非常重要。要注意积累,发扬传统,不断培养年轻一代。在20年代,索默菲没有拿到诺贝尔物理奖,但是索默菲实验室却有七个学生都拿到该奖,这就是因为索默菲实验室的学术传统影响到了下一代。我想,在积累和传统方面都做到了,不断有年轻人发展起来,更多的重大的原始性创新科技就会出现,有人获奖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中国科技与国际水平有差距原因何在

据1996年统计数据,中国科研开发经费只占GNP的0.5%,相对于发达国家(美国是2.45%,日本是2.9%),不但比例低而且绝对数量少,如果按人均则更少,甚至不如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无疑是严重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一大因素。

谈及产生差距的原因,我国著名科学家赵红州教授认为有四点:其一,科学知识积累不够;其二,科学研究时间不足;其三,缺乏科学家群落;其四,缺乏科学人才识别和甄选机制。

杨振宁认为,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的落后。但他也逐渐乐观起来,他认为中国科学家做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级工作的条件正在成熟。他说,两年前,也就是中国大幅度增加科学家薪金之前,我研究了10所最好的大学正教授的年薪,算下来人均还不到2000美元。两年来我看到政府给他们增加了许多,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觉得中国人可以做出很多能够得到诺贝尔奖级的工作。

中国科技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这恐怕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当近代科学兴起之后,中国却出现落后了,而在700年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在世界上一直走在最前列。中国科技的兴盛与衰落的原因难道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吗?

赵忠贤院士在谈到中国技术史时说:“在文化上,我认为儒家文化抵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儒家文化也有其精华,在培养人的修养、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方面是先进的。从总体上看,这种文化机制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

■中国科学家要拿到“诺贝尔奖”,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巴丁教授在同一领域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他在访问中科院物理所时,曾半开玩笑地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讲了获得诺贝尔奖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是努力;第二是机遇;第三是合作精神。

赵忠贤院士说,这些方面对中国科学家来说很重要。他所说的“努力”,不仅指勤奋,还指要选准方向,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做出原始创新成果。他所说的“机遇”,还包含着所选

的工作的意义大不大,有的虽然工作完成得很漂亮,但是意义不一定大,也不可能得奖;他所说的“合作精神”,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人的特点也许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比较中庸,不太允许标新立异,虽然大家都知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做起来就困难了。今后我们要学会容忍标新立异,鼓励不同的学术观点,同时要有安定、自由的环境和稳定的支持,为科学家创造能全身心地投入研究的条件。

真正的科学家的快乐是通过解决一个个科学问题来享受的,虽然他的生活条件比较差一些,但他不会要求太奢侈的条件,当前最需要的是稳定的支持。吸引那些热爱科学、有科研素质的人才从事科技工作。如果能够贯彻江总书记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的精神,中国科学家做更多更大原始创新工作,得奖的几率就会增加。

■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得“诺贝尔奖”有什么有利条件

中国农业科学家生物技术研究所刘德虎研究员说: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人才优势。在国外,几乎所有著名的研究室里都有华人,甚至一些在国内我都看不上的学生,到了国外,不知怎么就成了人才了。

中国有人才,这当然是第一要素。杨振宁认为,要说优势,我认为就是中国具有得这个大奖的人才条件。杨振宁切身感受到,在西方教书的人接收了很多中国学生,大家都认为中国学生质量最好,可以说中国教育工作已成功地供应了大量科技人才。

要想在科技方面大大发展,中国这样的人才是不成问题的。还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一个好传统,就是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中国的年轻人非常勤奋。杨振宁认为,过去,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是经济落后,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本土离诺贝尔奖已不是遥遥无期,而仅一步之遥!

■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得“诺贝尔奖”有什么不利因素

赵忠贤院士认为,对中国来说拿到国际大奖的不利因素是,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活动太少。过去不先进,人家有成见,还需要了解我们。作为基础研究,与国际接触、交流,尤其是与世界一流实验室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国际间交流不够,原因往往是由于经费不足。刘德虎研究员说,一些科学工作者应邀参加国际会议,去前要先写信给人家,看人家愿不愿意给你提供来往机票、食宿等经费。这就像“要饭的”一样,花自己的钱理直气壮,干吗不花自己的钱?因为一年一个项目经费只一二十万元人民币,你去国外开会,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去一回,科研经费还会有多少呢?按项目进行投资,项目申请必须写得非常完备,但是作为原始创新科技,又有谁能看得那么细、看得那么远、看得那么准呢?如果能先写出结果再进行创新的话,那不任何人都可以创新了吗?

有专家认为,现在有的项目投入不算太少,但是,还要避免分散,应该把钱集中在真正献身科学又有科学素养的人身上,鼓励他们的好奇心。现在的评估体系不是把资金投资给科

学家身上,甚至出现了该拿钱的人拿不到钱的现象;申请专利的体系跟不上,对已有科研成果的保护不力;科研的连续性不够,不断地申请,科研过程不断地被打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究竟有多远

中国多少年能够拿到这个奖?杨振宁说,假如经济增长快,还不止一个中国人会获“诺贝尔奖”。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快,而且中国领导人对科技发展的速度有很殷切的要求,对研究工作的投资也有大幅度的增长。

诺贝尔奖与中国擦肩而过的机会毕竟太少了。赵忠贤院士说,如果对个别事件做估计这很难。但是从整体水平来说,中国要拿诺贝尔奖,需要更多原始性创新科技。

任何一个原始创新科技都不是凭空出来的,不仅需要前人的研究作为基础,也要不断地产生新的观念,不断进行总结,才能挖掘出来。真能在前沿问题上做出比较深入的研究,会有重大原始性创新发现。

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

刘德虎研究员认为,关键不在于人聪明不聪明,而在于环境怎么样,只要科研环境改变了,中国科学家一定能拿到“诺贝尔奖”。最基本的还是那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真的做出成果了,别人不了解的会了解,有成见的会改变。

■中国哪些科技领域最有可能拿到“诺贝尔奖”

专家认为中国在高能物理、生物科技等领域具有问鼎诺奖的水平。丁肇中说,中国在高能物理方面的成就与贡献是世界一流的,中国高能研究无论理论还是实验,其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先进的。他特别谈到了他和中科院高能所、电工所以及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合作的探求宇宙暗物质的实验。这一研究一旦获得突破进展,当然是具有获诺奖水平的。该实验设备已于1998年在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上飞行,获得了许多数据和成果,这是世界上公认的。而且参与这一研究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陈和生,正是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培养的博士生。

此外,高能所专家与意大利合作在深岩洞寻找暗物质的研究也备受国际瞩目。一旦他们的研究能领先美、日完成,则必获诺奖。据悉,截至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已五次授予粒子物理学领域的科学家。中国是少数建成原子对撞机的国家。在粒子物理学研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科院同志信心十足地介绍,高能物理所有不少科研课题是世界一流的,一旦研究成功,中国科学家将获得不止一项诺贝尔奖。

在生物科技方面,中国人类基因组工程负责人杨焕明博士不止一次说,基因研究不光拼技术,还拼资源,而中国的生物资源丰富。在这片资源的沃土上,随时可能结出生物科技的奇葩。

中科院动物所从事的克隆大熊猫胚胎实验一直令外国科技同行羡慕不已,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这样的实验材料。在中国,由于生物资源丰富,中国科学家可以做许多外国科学家想做但没有条件做的研究。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望形成中国生物科技的异军突起。杨焕明说,在基因研究方面,中国已形成了上游基础性研究与下游功能研究兼备的完整科研队伍。中国

是世界上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仅有的六国之一,发展速度已位于世界前列,从长远看,中国有追上美、英等国的实力。

篇四:首位中国科学家获得环境界“诺贝尔奖

首位中国科学家获得环境界“诺贝尔奖”

中新社布鲁塞尔10月21日电 斯德哥尔摩消息:被誉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诺贝尔奖”--“沃尔沃环境奖”21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颁发,中国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秦大河博士成为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中国人。秦大河博士长期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做出了重要贡献。

秦大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他在国际上提出冰冻圈科学理论框架,并以此指导冰冻圈变化、影响及其适应与减缓问题。他研究的重点区域之一是中亚干旱区冰冻圈,其变化对周边20亿亚洲人的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尤其重要。

秦大河博士曾多次主持赴南、北极和喜马拉雅地区等地区的科学考察,他曾徒步6000公里横穿南极冰盖进行科考,取得创新性科研发现,令世界瞩目。秦大河博士表示:“毫无疑问,喜马拉雅山冰川的主要部分正在快速消逝。冰冻圈的稳定性及其对未来海平面的影响将成为我们的关注点之一。同时,我们也在研究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水、风暴等发生的风险。”

目前秦大河担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主席。他首次参与的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已于2001年发布,2007年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2013年10月发布第五次评估报告。他去年主持撰写的报告评估了气候变化引发的全球极端灾害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2012年发布的IPCC关于极端气候事件评估特别报告,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直被公众所质疑的理论:极端天气和气候现象在过去的50年里变得越来越频繁。这份报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明确指出了气候变化和阶段性极端天气之间的联系,比如越来越广泛的干旱和热浪气候,以及地区性的风暴和降水。沃尔沃环境奖评审委员会认为该报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沃尔沃环境奖评审委员会表示,该报告“第一次明确指出了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同全球人类活动之间的相关性。”

秦大河博士2000年12月至2007年4月期间任中国国家气象局局长,他提出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理念,率先推行中国科学数据共享,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气象事业和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秦大河博士发表了超过170篇英文论文,以及230篇中文论文。

篇五:为什么没有中国本土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为什么没有中国本土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对中国,意义何在

据统计,平均一个国家在建国后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中国成立50年了,为何竟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戴上这顶科学皇冠?

1999年,毋国光、陈佳洱、杨福家和朱清时四位院士一起提出“中国需要诺贝尔奖”,紧接着经济学家何炼成就此也谈了自己的意见。如今,“中国需要诺贝尔奖”成了中国人共同的呼声。

诺贝尔奖对中国科学家的意义有多大?赵忠贤院士认为,对中国科学家来说,得奖的意义在于鼓励大家在基础研究方面进行原始创新。诺贝尔奖对人类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些方面,中国科学家也应该做出应有的贡献。

赵忠贤院士强调,诺贝尔奖并不是唯一的科学标准,并不能把它当做科学研究的唯一目标。因为大量工作———探索宇宙规律———必然要进行科学研究,但不是所有的研究取得了成果就能拿到诺贝尔奖。获奖并不是一个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认为从事科学研究不得诺贝尔奖不行,这就不对了。

■中国科学家为何没获“诺贝尔奖”

中国科技馆馆长、科学史专家王渝生介绍,中国科学家具有诺贝尔奖水平的研究甚至可追溯到建国前。最主要的科研成果有20年代的“康普顿———吴有训效应”、30年代赵忠尧的正负电子湮灭早期实验、40年代钱三强、何泽慧夫妇的铀核三分裂的发现、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岛素结晶。

不可否认,我国曾多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赵忠贤院士认为,从科技史的角度讲,中国没有得到“诺贝尔奖”是有原因的。1901年颁发了第一次“诺贝尔奖”,而在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进北京,从此往后的半个世纪,中国都处于战乱和列强压迫之中,总体上说,基础科学研究没有什么重大的发展。解放后,在科技上有了很大发展,但改革之前处于封闭的状态。对我国来说,有很多问题,经济、科学、国防,这时主要科技成就是“两弹一氢”的研究,这一领域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在基础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如在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岛素结晶,但是,毕竟还很少。改革以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政策,特别是近年来,又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赵忠贤院士认为,建国后没有拿到诺贝尔奖有很多原因,从客观上讲,十年“文革”期间,国际上科技高速发展,而我们对基础研究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恢复和积累;从主观方面讲,我们原始创新型基础研究比较少,在改革之初,在原始性创新科技强调得不够。

■百年中国科技史,给人何种启示

杨振宁教授说,诺贝尔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评选的方法和成绩,我不认为是正确的。关于物理、化学和医学这些方面,中国大陆到现在还没有人获诺贝尔奖。这个原因非常简单。第一是没有足够多的经费。今天,不论是做生物、物理或化学研究,设备是非常贵的。中国现在渐渐上来了,可是与先进国家最好的设备相比还差一截。第二个原因是学术要有传统。学术传统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使年轻人知道哪个问题是值得去做的,哪个问题容易有发展前途。中国科学的传统一时还发展不上来,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赵忠贤院士说,一个实验室、研究所的学术积累和学术传统非常重要。要注意积累,发扬传统,不断培养年轻一代。在20年代,索默菲没有拿到诺贝尔物理奖,但是索默菲实验室却有七个学生都拿到该奖,这就是因为索默菲实验室的学术传统影响到了下一代。我想,在积累和传统方面都做到了,不断有年轻人发展起来,更多的重大的原始性创新科技就会出现,有人获奖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中国科技与国际水平有差距原因何在

据1996年统计数据,中国科研开发经费只占GNP的0.5%,相对于发达国家(美国是

2.45%,日本是2.9%),不但比例低而且绝对数量少,如果按人均则更少,甚至不如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无疑是严重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一大因素。

谈及产生差距的原因,我国著名科学家赵红州教授认为有四点:其一,科学知识积累不够;其二,科学研究时间不足;其三,缺乏科学家群落;其四,缺乏科学人才识别和甄选机制。

杨振宁认为,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的落后。但他也逐渐乐观起来,他认为中国科学家做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级工作的条件正在成熟。他说,两年前,也就是中国大幅度增加科学家薪金之前,我研究了10所最好的大学正教授的年薪,算下来人均还不到2000美元。两年来我看到政府给他们增加了许多,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觉得中国人可以做出很多能够得到诺贝尔奖级的工作。

中国科技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这恐怕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当近代科学兴起之后,中国却出现落后了,而在700年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在世界上一直走在最前列。中国科技的兴盛与衰落的原因难道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吗?

赵忠贤院士在谈到中国技术史时说:“在文化上,我认为儒家文化抵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儒家文化也有其精华,在培养人的修养、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方面是先进的。从总体上看,这种文化机制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

■中国科学家要拿到“诺贝尔奖”,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巴丁教授在同一领域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他在访问中科院物理所时,曾半开玩笑地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讲了获得诺贝尔奖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是努力;第二是机遇;第三是合作精神。

赵忠贤院士说,这些方面对中国科学家来说很重要。他所说的“努力”,不仅指勤奋,还指要选准方向,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做出原始创新成果。他所说的“机遇”,还包含着所选的工作的意义大不大,有的虽然工作完成得很漂亮,但是意义不一定大,也不可能得奖;他所说的“合作精神”,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人的特点也许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比较中庸,不太允许标新立异,虽然大家都知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做起来就困难了。今后我们要学会容忍标新立异,鼓励不同的学术观点,同时要有安定、自由的环境和稳定的支持,为科学家创造能全身心地投入研究的条件。

真正的科学家的快乐是通过解决一个个科学问题来享受的,虽然他的生活条件比较差一些,但他不会要求太奢侈的条件,当前最需要的是稳定的支持。吸引那些热爱科学、有科研素质的人才从事科技工作。如果能够贯彻江总书记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的精神,中国科学家做更多更大原始创新工作,得奖的几率就会增加。

■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得“诺贝尔奖”有什么有利条件

中国农业科学家生物技术研究所刘德虎研究员说: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人才优势。在国外,几乎所有著名的研究室里都有华人,甚至一些在国内我都看不上的学生,到了国外,不知怎么就成了人才了。

中国有人才,这当然是第一要素。杨振宁认为,要说优势,我认为就是中国具有得这个大奖的人才条件。杨振宁切身感受到,在西方教书的人接收了很多中国学生,大家都认为中国学生质量最好,可以说中国教育工作已成功地供应了大量科技人才。

要想在科技方面大大发展,中国这样的人才是不成问题的。还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一个好传统,就是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中国的年轻人非常勤奋。杨振宁认为,过去,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是经济落后,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本土离诺贝尔奖已不是遥遥无期,而仅一步之遥!

■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得“诺贝尔奖”有什么不利因素

赵忠贤院士认为,对中国来说拿到国际大奖的不利因素是,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活动太少。过去不先进,人家有成见,还需要了解我们。作为基础研究,与国际接触、交流,尤其是与世界一流实验室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国际间交流不够,原因往往是由于经费不足。刘德虎研究员说,一些科学工作者应邀参加国际会议,去前要先写信给人家,看人家愿不愿意给你提供来往机票、食宿等经费。这就

像“要饭的”一样,花自己的钱理直气壮,干吗不花自己的钱?因为一年一个项目经费只一二十万元人民币,你去国外开会,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去一回,科研经费还会有多少呢?按项目进行投资,项目申请必须写得非常完备,但是作为原始创新科技,又有谁能看得那么细、看得那么远、看得那么准呢?如果能先写出结果再进行创新的话,那不任何人都可以创新了吗?

有专家认为,现在有的项目投入不算太少,但是,还要避免分散,应该把钱集中在真正献身科学又有科学素养的人身上,鼓励他们的好奇心。现在的评估体系不是把资金投资给科学家身上,甚至出现了该拿钱的人拿不到钱的现象;申请专利的体系跟不上,对已有科研成果的保护不力;科研的连续性不够,不断地申请,科研过程不断地被打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究竟有多远

中国多少年能够拿到这个奖?杨振宁说,假如经济增长快,还不止一个中国人会获“诺贝尔奖”。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快,而且中国领导人对科技发展的速度有很殷切的要求,对研究工作的投资也有大幅度的增长。

诺贝尔奖与中国擦肩而过的机会毕竟太少了。赵忠贤院士说,如果对个别事件做估计这很难。但是从整体水平来说,中国要拿诺贝尔奖,需要更多原始性创新科技。

任?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桓鲈即葱驴萍级疾皇瞧究粘隼吹模唤鲂枰叭说难芯孔魑。惨欢系夭碌墓勰睿欢辖凶芙幔拍芡诰虺隼础U婺茉谇把匚侍馍献龀霰冉仙钊氲难芯浚嵊兄卮笤夹源葱路⑾帧?/p>

刘德虎研究员认为,关键不在于人聪明不聪明,而在于环境怎么样,只要科研环境改变了,中国科学家一定能拿到“诺贝尔奖”。最基本的还是那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真的做出成果了,别人不了解的会了解,有成见的会改变。

■中国哪些科技领域最有可能拿到“诺贝尔奖”

专家认为中国在高能物理、生物科技等领域具有问鼎诺奖的水平。丁肇中说,中国在高能物理方面的成就与贡献是世界一流的,中国高能研究无论理论还是实验,其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先进的。他特别谈到了他和中科院高能所、电工所以及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合作的探求宇宙暗物质的实验。这一研究一旦获得突破进展,当然是具有获诺奖水平的。该实验设备已于1998年在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上飞行,获得了许多数据和成果,这是世界上公认的。而且参与这一研究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陈和生,正是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培养的博士生。 此外,高能所专家与意大利合作在深岩洞寻找暗物质的研究也备受国际瞩目。一旦他们的研究能领先美、日完成,则必获诺奖。据悉,截至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已五次授予粒子物理学领域的科学家。中国是少数建成原子对撞机的国家。在粒子物理学研究占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中科院同志信心十足地介绍,高能物理所有不少科研课题是世界一流的,一旦研究成功,中国科学家将获得不止一项诺贝尔奖。

在生物科技方面,中国人类基因组工程负责人杨焕明博士不止一次说,基因研究不光拼技术,还拼资源,而中国的生物资源丰富。在这片资源的沃土上,随时可能结出生物科技的奇葩。

中科院动物所从事的克隆大熊猫胚胎实验一直令外国科技同行羡慕不已,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这样的实验材料。在中国,由于生物资源丰富,中国科学家可以做许多外国科学家想做但没有条件做的研究。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望形成中国生物科技的异军突起。杨焕明说,在基因研究方面,中国已形成了上游基础性研究与下游功能研究兼备的完整科研队伍。中国是世界上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仅有的六国之一,发展速度已位于世界前列,从长远看,中国有追上美、英等国的实力。

谈谈你对中国大陆自然科学家目前尚未获得诺贝尔奖的看法 有人就把大陆的科学家未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归结为教育体系的缺陷。对于这个说法,我们作为学生是深有体会的,中国(指大陆地区)的教育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一直是认知性的教育,以接受大量的知识为基础,而考核的标准就是这浩瀚的知识面,缺乏启发性的教育。我在这里不想说外国的教育都怎么怎么样先进。实行怎样的教育模式,应当是要与该国的国情相匹配的。要想在我国一步登天,一下就实行启发性的教育,恐怕是不切合实际的,欲速反而不达。就中国当前的教育体系,还是值得肯定的,相对比二三十年以前,起码接受教育的人数大大增加,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接下来就是如何把量变变成质变的过程了。

如果把问题都归结到教育体系的缺陷,我想那就会给我们辛勤的教育工作者蒙上了不白之怨。在这里我发表一下自己的鄙见:这里面有教育体系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体系的问题。教育体系只是社会体系的一部分,如果把人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读书阶段,另一部分是工作阶段。读书阶段占三分之一,工作阶段占三分之二,读书阶段我们接受的是认知性、填鸭式的教育,那工作阶段我们在现实社会又是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呢?

我觉得现阶段仍是一个不那么诚信的社会,仍是一个充满潜规则的社会。我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