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音韵的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3:27:11 作文素材
音韵的意思作文素材

篇一:音韵学名词解释

音韵学名词解释

走:本义:跑。会意字。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因此,古文中“走”的意思多为“跑”。

兵 本义:兵器,武器。

以本义为中心,直接而并列地引申出几个词义。

“兵” 以本义为中心,直接引申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资治通鉴·吴纪》:“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苏询《六国论》:“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以本义为中心,直接引申出与兵器有关的事——“军事”、“战争”。

宋代三十六字母大致如下:

重唇音:帮 滂 并 明 正齿音: 照 穿 床 审 禅 轻唇音:非 敷 奉 微 牙音: 见 溪 群 疑 舌头音:端 透 定 泥 喉音: 影 晓 匣 喻 舌上音:知 彻 澄 娘 半舌音: 来

齿头音:精 清 从 心 邪 半齿音: 日

反切起源

汉语本来的注音方式是读如某字(直音法),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其声明学为汉语引入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另据考证,反切的产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云:“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孙炎,字叔然,名炎)陆德明《经典释文》也说:“孙炎始为反语,

魏朝以降渐繁。”事实上,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 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汉语语音系统的基本资料,是汉语音韵学的基础之一。 据历史学家范文澜研究,音韵学开始于东汉末年,当时某些儒生受梵文拼音字理的启示,创反切法来注字音.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一般认孙炎为反切的创始人。 唐代时,僧人守温取汉字为三十六声母,宋人又以韵书的韵母字作为韵母。反切法益为精密,成为最通行的注音法。

音义书

解释中国汉字字音和字义的书。古人为通读某一部书而摘举其中的单字或单词而注出其读音和字义,这是中国古书中特有的一种体制。根据记载,汉魏之际,就有了这种书。三国魏孙炎曾作《尔雅音义》,晋宋以后作“音义”的已增多。一部书因师承不同,可以有几家为之作音,或兼释义。有的还照顾到字的正误。这种书在传统“小学”著作中独成一类,与字书、韵书、训诂书体例不同,所以一般称为音义书又称书音。魏晋至梁陈之间的“书音”已亡佚无存,只有唐初陆德明《经典释文》中采录颇多。唐代有关《史记》、《汉书》的音义,早已亡佚。史部中只有何超的《晋书音义》随《晋书》流传至今。北齐时佛教经典也有人作音义。唐代最知名的音义书是释玄应作的《众经音义》和释慧琳作的《一切经音义》。内容丰富,为研究古音古义的重要参考资料。

训诂学的源流:

(即指训诂学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过程。) ① 训诂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在文献正文中对词语进行解释。如《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注:①师:驻军。②宿:夜晚。 ② 训诂学到汉代,确立了两种基本体式。一类是随文释义的注释,如《毛诗故训传》、

《毛诗笺》、《仪礼注》、《春秋公平传释诂》。一类是通释语义的专著,如《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这个时期的训诂,有了一定的体系和方法,表现出对词义研究的自觉性,成为真正的训诂学。 ③ 训诂学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得到进一步发展。○训诂内容从经部扩大到史、子、集各部以及佛经;出现了“义疏”这种新的训诂形式;训诂新著不断出现,如《广雅》、《玉篇》、《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 ④ 宋代到明代,“训诂学”衰落。宋明时期由于训诂成为“理学”的工具,打破了求实传统,走向衰落。 ⑤ 清代的训诂学有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个时期的注释和训诂专著数量很多,体式完备。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有重大突破。清代训诂学家具有朴素的历史观念,主张研究训诂必须区分古今;有一定求实精神,不拘于一家之说,能择善而从;采用因声求义和综合比较的方法,开拓了训诂研究的新途径。重要著作有《说文解字注》、《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经籍籑诂》(籑〔zhuan四声〕:同“撰”、“馔”)、《尔雅义疏》、《方言疏证》等。 清代说文四大家”—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尤备推崇,四人也获尊称为“说文四大家”。

训诂体裁 传 注 笺 疏

大概有三:一曰正文体。即典籍正文本身仍含解释形式,如《孟子》:“庠,养也”。二曰传注体。以古籍(经史子集)为解释对象,其中“传”为前人解说,“注”为本人见解。如郑玄《周官注》,王先谦《荀子集解》,李善《文选注》。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部古籍作注属于“注疏”一类的书。最著名的就是“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注疏”。三曰专著体。脱离了具体文献而专门解释字词意义的著作,如《尔雅》19篇,扬雄《方言》13卷,刘熙《释名》、许慎《说文》30卷。有释义内容的书还如阮元《经籍簒诂》、王引之《经籍述闻》、《经传释词》。等等。

俞樾的著作

俞樾俞樾平生勤奋治学,著作极丰,曾国藩赞扬他“拼命著书”,有《春在堂前书》,二百五十卷。

《诸子平议》《群经平议》《古书疑义举例》《春秋外传国语平议》《尔雅平议》《墨子平议》《春在堂随笔》《小浮梅闲话》《右台仙馆笔记》《茶香室杂钞》

文学著作:《七侠五义》

医学著作:《内经辨言》

“经史子集”

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从此,四部分类法为大多数史志、书目所沿用。

除了上述四分法、六分法外,历代还有将古籍七分、九分以至十二分的,但

都不占主导地位,这说明经过时间的检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当然,四部之下的各种类目,历代都有所变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经部

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注疏:注和疏的并称。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 经学史及小学类:经学史即经学历史,小学类分训诂、字书、韵书。西汉时称“文字学”为“小学”,唐宋以后又称“小学”为字学。读书必先识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使用。

史部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

篇二:音韵

第六章 古音知识

第一节 古今语音的异同

古代汉语的语法、词汇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古汉语的语音也和现代汉语有明显的差别。一个汉字的读音,由声、韵、调三部分组成,古今语音的不同就体现在声、韵、调三个方面。

韵母方面古今的不同,很容易被人们感觉到。例如,我们用今天的音读唐诗,就会发现押韵有不和谐的地方。如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斜和家、花今天读起来就不押韵,这是古今韵母发生了变化的原因。但是,在某些方言里,如江淮方言仍把斜读成qiá,这样就押韵了,说明在古代斜、家和花是押韵的。如果读《诗经》的话,会发现不押韵的现象更为严重,那是因为《诗经》时代的语音和今天差别更大。如《硕鼠》二章: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麦、德、国、国、直本来是押韵的,但今天看来韵母差别非常大。古韵母和现代韵母的不同,也可以从叠韵联绵词方面看出来。某些古代叠韵联绵词,今天读起来却并不叠韵,如仓庚、芣苡等。

古今声母的不同,在双声联绵词方面也有所体现。有些古代的双声联绵词,今天读起来声母并不相同,如玄黄、缤纷、容与等。声调古今也不相同。从调类看,古代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是阴、阳、上、去四声,古今调类不同,而且同一个字在古代和现代所属的调类也可能不同。如: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韵脚字是响、上,押上声韵,在普通话中,“上”已变为去声。但是,在语言研究史上,学者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到古代的语音不同于后来的语音的。汉代以后的人读《诗经》《楚辞》,首先遇到的就是押韵不和谐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从南北朝到宋代有过三种错误的做法。

1、叶韵(叶句、协句)说:如《经典释文》所载梁末沉重的《毛诗音》就是,在《诗经·邶风·燕燕》三章“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民”中,“南”字下注云“协句,宜乃林反”。协句说,是用临时改变韵脚字的读音以求押韵和谐的做法。到宋代朱熹发展到极至,称为叶音说。把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韵了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 “叶音说”掩盖语音发展的真相,造成汉字读音的混乱。陈第批判“叶音说”,《屈宋古音义·跋》:“余少受《诗》家庭,先人木山公尝曰:叶音之说吾终不信,以近世律绝之诗叶音者且寡,乃举三百篇尽谓之叶,岂理也哉!然所从来远,未易遽明尔,竖子他日有悟,毋忘吾所欲论着矣。余于是默识教言。”《毛诗古音考·序》:“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2、古人韵缓,不烦改字:这是唐代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提出的。缓,是宽的意思,指古人用韵不像中古时那么严格,读音相近的字就可以押韵。 3、改经:唐玄宗读《尚书》“无偏无颇,尊王之义”,感到“颇”和“义”不押韵,遂改“颇”字为“陂”。

以上的说法和做法都是对语音缺乏历史认识,不知道语音是发展变化而造成的。他们拿时音来读千百年前的韵文,当然会有不和谐的感觉。 明代学者陈第在《毛诗古音考序》里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明确认识到了语音是随着时空而变化的。古音与今不同,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我们要建立语音发展的观点,还要掌握一定的音韵学知识,解决古书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节 音韵和音韵学概说

音韵学是中国传统小学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传统称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为小学),是关于汉语语音的研究。语音是语言的要素之一,所以,音韵学也是古代汉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音韵学,它研究什么,有什么功用,与古汉语的学习和研究有什么关系,对古书阅读有什么作用?这些都是将要涉及的内容。

我们在阅读古书时,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如“镇星”又作“填星”,“田完”后来又写作“陈完”,“亡”通“无”,“萧墙”即肃墙,潘以番为声符,玄黄双声,仓庚叠韵,迎、逆双声,吴语“打”读dang,阿房宫、番禺等地名读音特殊。而古书注音、诗词押韵和平仄等问题就更多了。《康熙字典》“筹,直留反”;《诗经》、唐诗若以普通话去读多不押韵。这些都与音韵学相关,都可以用音韵学的理论去解释或解决。

一、音韵学的含义、功用和分期

1、什么叫音韵学,音韵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音韵学pho`nology 语音学pho`netics

音韵学又叫声韵学,全称为汉语音韵学,是一门研究汉语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声、韵、调三要素组成的系统,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合异同和古今对应关系的学问。 2、音韵学的功用

(1)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有助于学习和推广普通话。

现代汉语的语音是由古代汉语的语音发展而来的,音韵学研究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怎样发展变化到现代语音,这样就能够了解现代汉语的渊源。分析现代汉语语音结构系统时,声母、韵母、声调这些名词都是传统音韵学的术语;要进一步考察现代汉语的声韵调之间的拼合关系,需要音韵学知识,如为什么g/k/h/z/c/s只与开口、合口呼相拼,而j/q/x只能与齐齿、撮口呼相拼,这是语音历史演变的结果。讲四声、讲阴阳上去,这些名称也是传统的,为什么平分阴阳,这也是能从语音的历史演变中找出答案。现代的语音结构规律与古代的语音演变规律密切相关,只有懂得了古代语音演变规律才能进一步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结构的规律。

现代汉语的语音规范化工作需要音韵学,审定读音时要以古音或语音的演变规律为依据。

方言调查离不开音韵学。汉语方言是历史形成的,它们演变成今天的语音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方言区的人运用音韵学上语音演变的规律自觉地纠正学习普通话时的发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韵的意思

如徐州人的部分入声字的声调问题;z组与zh组的区分;n、r、l的区分(泥母、日母、来母);前后鼻音的区分(来自中古的不同韵部)。

(2)对于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及汉语史有帮助

语音本来就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学习古代汉语当然要学习语音部分,要了解古代的语音以及语音的发展变化。具体地说,古代汉语的一些工具书需要有音韵学知识才能更充分地利用,如用反切注音或用古音编排的工具书。阅读古书,通假字是一个难点,而正确地辨认和理解通假字都与语音的关系十分密切。

词源学在考察同源词时,除了依据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考察古音关系。

文字、词汇、语法都与语音有关系。音韵学与文字学的关系:加深对形声字的认识、加深对形声字表音功能的认识。音韵与词汇及训诂的关系:清代人提出因声求义的方法。 音韵与语法:上古的第一人称代词之间、第二人称代词之间语音关系明显。 (3)与文学的关系:押韵、平仄,文学作品中的字义考证,作品欣赏。

(4)研究中国历史、哲学、经济学史、法律史的,也需要音韵学方面的知识。

怎样学习音韵学:了解常用术语的含义,运用现代语音学的知识去学习;利用方言和古音;运用历史比较法。

二、汉语语音的历史分期

明清音韵学家已在探讨语音的分期问题,他们把两汉时期的语音系统称为古音,把唐宋时期的语音系统称为今音。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根据大量文献资料,把古音细分为几个不同阶段,从而为汉语语音的历史分期奠定了基础。语音的分期并非易事,语音是渐变的,和朝代的更替并不是一回事,要根据相当长的阶段所具有的语音特点进行划分,目前还没有完全一致的分法。我们倾向于下面这种分法: A、先秦两汉,公元三世纪以前,以《诗经》、《楚辞》用韵和《说文》谐声字所反映的语音系统为代表。传统声韵学称为古音,现在称为上古音。

B、 晋南北朝隋唐北宋,公元四至十二世纪,以《切韵》系韵书和唐诗用韵所反映的语音系统为代表。传统声韵学称为今音,现在称为中古音。《广韵》

C、 宋元明清,公元十三世纪至十九世纪,指这个时期的北方音,以《中原音韵》和元代北曲所反映的语音系统为代表。声韵学称为近代音、近古音,又称北音。

D、二十世纪以后,以北京音系统(普通话系统)为代表,是现代音。

这只是个粗略的划分,各个时期还有交叉和过渡。对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的研究,音韵学分别叫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再加上对汉语语音史、等韵学(传统对汉语语音理论的研究,以图表形式表现)的研究,音韵学共包含五个门类的内容。 第三节 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一、古音的基本概念 1、声母方面

字母:在音韵学上,有字母、母、声类、声、纽、声纽、音纽等名称,这些都是传统声韵学对声母的称呼。古代没有今天意义的字母,既没有拼音也没有英文或其它表音文字的字母。但是受梵文影响,对声母有所认识(对声母没有认识是不可能创制反切的),有人就用汉字来代表声母,传统音韵学的每一个字母,就是一个声母代表字。

三十六字母:最早创立字母的人是唐末的和尚守温,他根据梵文的音理创立了三十个字母,用三十个汉字作代表,也就是说守温第一次制定了三十个声母代表字。宋代人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六个字母,成为三十六个字母,反映了唐代到宋代语音的发展,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说的传统的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期汉语语音的声母系统,每个字母代表那时的一个声母。代表字是随意的,后来沿用下来。

“三十六字母”是古人总结的汉语的36个声母。是宋朝人在唐末和尚守温创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

(表下)五音和七音:这是古代学者就声母的发音部位所作的划分,他们把声母分为唇舌齿牙喉,谓之五音,五音之名最早见于南梁顾野王《玉篇》卷首的《五音声论》;到了宋代,增为七音,即加上了半舌半齿两类,最早提到七音的是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唇音:重唇音 轻唇音 舌音:舌头音 舌上音 齿音:齿头音 正齿音 牙音:

喉音: 半舌音: 半齿音:

清浊:按照发音方法,古人把三十六字母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类。 全清音: 不送气、声带不振动 次清音: 送气、声带不振动 全浊音: 声带振动强烈 次浊音: 声带振动不强烈 2、 韵母方面

韵、韵部、韵目、小韵:韵书把凡韵腹、韵尾相同,声调也相同的字归在一起,叫做一韵,也可以叫做韵部,如《广韵》有206韵,或206个韵部(上古音里的韵部和中古音的韵部有所不同,它不考虑声调,上古音的韵部又称部)。

韵、韵母的区别:韵考虑主要元音、韵尾和声调,不考虑韵头,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转表下)

麻、家、瓜,开口、齐齿、合口可以押韵,同在麻韵。而韵母考虑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不考虑声调。 韵目:韵书里韵部的标目,是同一个韵部里选出的代表字。如一东、二冬、三钟、四江,作用是便于排列和称说,为什么用这些字做代表字,与字母一样,都是随意的,一经使用就沿用下来。

小韵:韵书中把同一韵部中读音完全相同的字归在一起,这就成了一个小韵,同一小韵的字声母、韵母、韵尾、声调完全相同。

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音韵学上根据韵尾的性质将韵部分为三类:带鼻音韵尾的是阳声韵,包括—n,—ng,—m;不带韵尾,或带元音韵尾的是阴声韵;带塞音韵尾的是入声韵,包括—p,—t,—k。 四呼

开口呼:不是i u ?或不以i u ?为韵头的韵母 齐齿呼:i和以i为韵头的韵母 合口呼:u和以u为韵头的韵母 撮口呼:?和以?为韵头的韵母 四声、平仄:中古的四声指平、上、去、入;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 二、古代的注音方法 ①譬况

天 《释名·释天》:以舌腹言之 风 《释名·释天》:横口合唇言之 ②直音

《康熙字典》:栭,并音而。 《康熙字典》:西,音粞。 是,音姼。 ③读若

《说文》:铗,读若夹。 《汉书·高帝记》:“从间道走军。”服虔注:“走音奏。” ④反切

顿, 都 困 反(切) dùn d ùn

上古音简说

上古音又称古音,指周秦时期的语音,更广泛的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学习古代汉语以文言文为主要对象,而先秦时期的古书是文言的典型,其反映的语音系统就是上古音系统,所以学习上古音是很有必要的。

一、上古韵部系统:

1、上古韵部研究的发端:研究上古音是从韵部开始的,汉以后的人读《诗经》《楚辞》首先遇到的就是押韵不和谐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从南北朝到宋代有过三种错误的做法:叶韵说、古人韵缓不烦改字说、改经,这些说法和做法都是对语音缺乏历史认识,不知道语音是发展变化而造成的,他们拿时音来读千百年前的韵文,当然会有不和谐的感觉。

2、研究方法:在陈第的“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理论指导下,清代有许多学者以《诗经》等先秦韵文为研究对象,对古音韵部进行归纳和分析,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韵脚字系联法。见教材P1052-1053。

段玉裁以后的学者更是进一步考察了形声字的谐声系统,提出了“同谐声者必同部”的观点,运用这一理论进行研究得出的韵部系统与从《诗经》通过归纳而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3、韵部研究的成果:

清代学者的研究成果:顾炎武利用韵文研究古韵,《音学五书》(《古音表》)将古韵分为十部;江永《古韵标准》把古韵分为十三部;段玉裁利用谐声偏旁研究古韵,首创古韵谐声表,《六书音均表》将古韵分为十七部;戴震《声类表》将古韵分为九类二十五部;孔广森《诗声类》将古韵分为十八部;王念孙《古韵谱》等将古韵分为二十一部;江有诰《音学十书》将古韵分为二十一部。

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章炳麟《成均图》将古韵分为二十三部;黄侃《音略》将古韵分为二十八部;王力将古韵分为三十部,这是目前比较通行的结论。 4、阴阳对转:

王力的古韵三十韵部分为十一类(教材P1054),每一类根据韵尾的不同分为阴阳入三种韵部,同一类的阴阳入声韵部主要元音相同,韵尾的发音部位相同。在语音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就叫做阴阳对转。如:

碍(之韵)――凝(蒸韵)――嶷(职韵); 耐(之)――能(蒸) 斯(支)――析(锡); 陟(职)――登(蒸)

古入声韵带塞音韵尾—p、—t、—k,普通话中都变成了阴声韵。上海话单韵母多,有一个原因就是阳声韵转化为阴声韵,并且是不带韵尾的韵母了;湖南“米”读mang;四川、湖北读木、目等为mung; 上下相邻的韵部间可以通押,也可以转化,叫旁转。斜、野;按――摁;含[xen];猛mang。阴阳对转是汉语语音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二、上古声调

上古时期有无声调,至今尚无定论。有各种说法:古无四声(陈第),四声一贯(顾炎武),古有四声(江有诰、王念孙),古无入声(孔广森),古无去声(段玉裁),古无上去声(只有平入二声,黄侃),五声说(王国维,阳、阴之平上去入),长去短去说(陆志韦),长入短入说(王力:平、上、长入、短入)。这一部分的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就行。 三、上古声母

篇三:古诗音韵基础知识

古诗音韵基础知识

一、古诗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古代诗词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各种规律、各种体制,再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使得古代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一种音乐美和建筑美,诗读起来很好听,抑扬顿挫;也有一种建筑美,诗很规整、很整齐,就像我们现在盖的楼房一样,上上下下都是方的。西方的诗或者国外其它的诗,金字塔式的或者阶梯式的,也有它排列的形式。当然词有长短句,它也是一种形式、一种形态,所以它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音乐美和建筑美,这种形式美,在世界的诗歌园地当中也是独具一格的。

中国古典诗歌早期定型为“四言诗”,大家知道《诗经》,最早定型的是“四言诗”,就是四个字一句,但是并没有特别的格律的要求;到了汉魏六朝时期,“五言诗”“七言诗”兴起。所谓四言诗就是每句都是由四个字构成的诗,五言诗就是每句都是由五个字构成的诗,七言诗每句都是七个字,其它类推。一般情况下我们泛指唐代以前出现的各种诗体为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唐及之后的人们模仿这类诗体所写的诗,也称之为古体诗。古体诗一般是不讲究音调格律的。

到了南朝时期,在齐代永明年间,有人发现了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四种声调,有人就根据汉字的这种四种声调,以及双声叠韵这些规律,来研究诗句当中声韵调的配合,要求写诗要“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讲究对偶。所以在南朝时期就出现了注重声律的一种新的诗体——“永明体”。“永明体”对后来格律诗的形成,以及后来的骈文和词、曲这些文学样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唐代初年,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律诗和绝句,我们把在唐代完成的一种讲究音律、平仄、粘对、对仗的严谨格律的新式诗体称为近体诗,也就是所谓的“格律诗”。它以五、七言律诗为代表,此外还包括律绝和排律。

二、古诗的音韵声律

古代诗词讲究音韵声律。我们在阅读鉴赏时,就需要懂得一点音韵声律的知识,从而体会诗歌的内容,品味诗歌的意趣。古代诗词的音韵声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韵 押韵是诗词的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所谓韵,就是音韵相同的读音;用汉字来表达,就是韵母相同的字。而押韵,就是在某一诗句句末用一个韵母相同的字来收尾。因为押韵的位置通常都在句末,所以一般都把押韵的地方叫韵脚。古代诗歌一般都是逢双句押韵,

单句不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押韵的位置是固定的。而词则不同,有时两句押一次韵,有时三句押一次韵,也有少数逐句押韵的,押韵的位置不是固定的。

押韵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 ⑴双声叠韵。双声(两字声母相同)和叠韵(两字韵母相同)的字,不仅音韵和谐,而且对意思的表达也有积极作用。 ⑵重言叠字。古诗中常见叠字,既双声又叠韵,深得声韵之妙。叠字在诗歌里有多种表达功能:①摹声,使声感更强;②状物,使物更加生动形象;③叙事,使事增加情致;④抒情,加重感情浓度。 ⑶按词定韵。选择什么样的韵脚,对诗的情调作用很大。一般地说,韵字开口度越大则愈容易表现昂扬之情,相反音阻愈大则愈容易与凄婉之情吻合。平声韵切于慷慨之意,仄声韵合于悲抑之情。

(二)平仄。 平仄是构成古典诗词错综音韵的最重要的因素,古代诗词十分注重平仄。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讲诗词的格律,就是讲平仄的格式和规律。平,就是平声,指的是某个字的读音的声调不升不降;仄,就是仄声,就是某个字的读音的声调或升或降。平仄的形成和四声关系极为密切。四声,是汉字音律的具体表现,是汉字的不同声调应用于诗诗词格律中的名称。所谓四声,就是汉字的四种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

五言诗的平仄有这样四个基本句型: ①仄仄平平仄——仄起平收 ②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③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 ④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所谓平起、仄起,主要是看第二字,因为第二个字是节奏点(以下七言的句型,二、四、六字是节奏点),节奏点的平仄是不准更动的。 七言诗在五言基础上加以变化(每句前再加两个与前两字相反的平或仄),也构成四个基本句型: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

将上述八个基本句型交错使用,就可派生出所有的律诗和绝句的平仄格式。到了明清时期,研究词的人把前人每一种词调的作品的句法、平仄、韵例等分别加以概括,从而建立了各种词调的平仄格式,并注明字数、押韵位置等。这就成了词谱,供作者填词之用。

三、诗词曲的对仗要求

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子的字数上来说,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无论什么形式的近体诗,都有偶数的句子构成。

每首由八句构成的格律诗称为律诗。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十六字。五律和七律,不仅每句有严格的平仄、用韵要求,而且还对句子的对仗有一定要求。四句构成的近体诗也称

绝句。由于近体绝句类似于截取了律诗的其中四句而成,所以有的人也把它称之为截句。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又简称为五绝,四句二十字;七言绝句又简称为七绝,四句二十八字。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长律,也叫排律。排律与五、七言律诗一样,不仅有平仄、用韵等严格要求,而且对粘对、对仗等也有严格规定。排律的句数也只能是偶数。律诗每两句(一韵,首句入韵时不算)称为一联。五律和七律的第一联(一、二两句)称为首联;第二联(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三联(五、六两句)叫做颈联,也称腹联;第四联(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律诗,除了声韵、字数等方面以外,一般还要求必须有对仗。五律和七律的对仗,一般都是用在颔联和颈联。首联也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首联用了对仗,一般情况下并不因此减少中两联的对仗。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仗。若颔联不对而只是首、颈两联对仗的,有一个雅号叫做“偷春格”。律诗的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因为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但尾联用对仗的例子也是有的。

格律严谨的律诗,通常对仗一般不会少于两联,但也有些古人的作品只有一联对仗,这种情况大多都是把对仗用在颈联。 排律,除了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要求对仗。

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即既可以首联对尾联不对,也可以尾联对而首联不对,还可以两联都对或都不对,总之没有严格的限定。

词、曲中有时也用对仗,但词曲就对仗一般没有严格规定。然而因为某些词牌的有些句子(如《满江红》上下片的各两个七字句)很容易形成对仗,词人们就在这些地方使用对仗以提高作品的整齐和美感,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惯例。习惯归习惯,惯例归惯例,总之不是硬性规定,所以在这些地方用不用对仗完全看写词人的喜好和安排了。个人看法:虽然是惯例,但若能对仗还是尽量使用对仗,以增加整齐的美感。

词,一般认为是起源于隋唐时期的燕乐,是从乐词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特殊诗歌形式,又有诗余、长短句、乐府(注意与汉乐府的区别)、曲子、曲子词、雅词等多种称呼。词是一种合乐的文学,它与一般意义上的诗又有所不同。由于这种体裁在形式上“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是倚谱填词,因此写词一般不称为“作词”而是说“填词”或“倚声”。尽管最早的诗也是合乐的,但那是先有诗而后配乐,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另外,每首词一般都有一个固定的曲调名称,以相互区别,这种以示区分的曲调名称人们就叫它为“词牌”。每个词牌代表着不同的曲调,不同

曲调的词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方面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有了各自的体式要求。同一词牌的词可能有另外不同的名称,同一名称也可能不是同一个词牌,同一词牌也可能会有不同的别体。词由于是配合音乐的,所以有些词是分段落的,一个段落即是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人们给词的这种“段落”也起了个名字,叫“叠”或“片”。只有一段的词,叫“单调”。两段构成的词,称“双调”,其上下段落称为上片与下片,也叫上阕和下阕。由三个段落或四个段落构成的词,就叫三叠或四叠。此外,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有人规定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但这种分法的科学性还有可商榷的地方。

词发展到后来,随着乐谱的逐渐佚失,渐渐地也就脱离了音乐。后人填词多是依照前人遗留的文字作品来揣度、确定原来的词每个地方的用字声调、韵律等确定出来的文字词谱,最终词也就着着实实地成为了一种讲究声韵、格律的独特的诗。从广义上说,词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格律诗。

曲,是元时兴起的一种合乐文学。从曲的乐词结构形式来看,比较接近于词,但它与词又有很多的不同。曲有散曲与套曲之分,有北曲与南曲之别。这里主要是介绍诗词的格律,关于曲就不多说了。 诗词之美包含两个方面,音韵之美和言辞之美。撇开内容言辞不谈,获得音韵美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格律。在你没有其他手段使诗歌富有音韵之美时,你忽视格律,就是忽视诗歌的音韵之美。即使你通过舍弃音韵美使诗词本身的思想内容达到极致,也仅仅是在一个方面光彩夺目,不能弥补在音韵上的不足。

篇四:(古代汉语)音韵

第二章 音韵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音节、声、韵、调

1、音节: 字和音节、听-说和音节 2、声、韵、调

二、声母

1、字母、纽、声纽、声类 2、五音、七音 3、清浊

三、韵母

1、韵母的构成:

韵头 韵腹 韵尾

i a n

2、韵母和韵:⑴韵头 ⑵四声

3、韵部、韵目

4、开合口和等呼

等、呼及其变化

宋元以前只有开、合没有齐、撮。开、合各分四等,分等依据的是同一个元音在不同音节中开口度的大小,如“寒删仙先”、“豪肴宵箫”都有韵腹a,但实际音值有差异。实际发音时韵腹音值大致如下:[α]、[a]、[ε]、[e]。元明以后等的区别消失,故“并等增呼”

宋元 明清 宋元 明清

1 开口 1 合口

开口 2 合口 2

3 齐齿 3 撮口

4 4

四、声调

1、四声:平上去入

2、调性:阴调、阳调

调性指声调的属性,古代四声各分阴阳两调,而这个区分是由声母决定的,

声母为清声母的属阴调,浊声母的属阳调。

第二节 中古音

语音分期:

大的方面分三个时期:上古、中古、近现代。

上古:指先秦两汉时期;中古: 指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近现代:指元以后——现代

中古:指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之间的接触

相当频繁,使得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唐宋期间相对稳定,留下了大量的韵书可供我们利用。

上古:指先秦两汉时期,这段时期有《诗经》,《离骚》等先秦韵文以及《说

文解字》的谐声资料可以作为我们研究古音的资料。

近现代:元以后——现代,元以后,语音又有了新的变化,总的来说是越

来越接近现代语音,这个时期留下了很多韵书如《中原音韵》、《洪武正韵》等,使得这一时期的语音面貌比较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中古声母

1、传统36字母

守温字母 与 宋人36字母

不芳并明 非敷奉微

端透定泥

知彻澄日 娘

见溪群疑来

精清从

审传禅照 床

心邪晓

匣喻影

(喻,影,疑母合流.影母丢掉了喉塞音,成了零声母,影母三,四等就跟喻母混了.

在《中原音韵》的"平分阴阳"中,影母字的身份是清声母,而在"入派三声"中,影母字却随喻母字一起变 (邵荣芬1982:108,麦耘1999),所以影母的喉塞音脱落一定是《中原音韵》前不久才发生的变化.疑母的鼻音消失,也变零声母.不过《中原音韵》中还有残存的ng声母 (杨耐思1981:20),疑母的演变大约比影母更迟些.)

2、《切韵》与《广韵》

已知最早韵书:《声类》魏〃李登。

《切韵》:隋〃陆法言

与当时著名学者颜之推、刘臻、萧该等九人,对当时流行的韵书的是非得失,进行了评判,并提出了新的韵类标准,后来由法言执笔,写出了《切韵》这部影响

千年的音韵学巨著。由于《切韵》的巨大影响,前此的韵书都逐步亡佚了。

《广韵》宋〃陈彭年、邱雍,代表隋唐音

体例:四声为纲,韵目为纬;平声字多分为两卷,上去入各一卷,共五卷;再按韵排列,同韵字放在一起,就是一个韵部;韵部内把同音字放在一起,称为“小韵”。下面先看《广韵》声母。

《广韵》声母及其确定方法:

帮 滂 并 明

端 透 定 泥

知 彻 澄

精 清 从 心 邪

庄 初 崇 生 (俟)

章 昌 船 书 禅

见 溪 群 疑

影 晓 匣 喻

“反切系连定其类,历史比较拟其音”:反切是中古以后的韵书中普遍采 用

的注音方式,后人可以利用它们了解中古音。

反切原理及方法:以两字给另一字注音。需要注音的字称为被切字,用来

注音的字,前一个称反切上字,后一个称为反切下字。

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合成被切字的读音。

例: 东, 德 红 切

dé hóng d+óng dóng

反切上字有400多个,下字有1200多个,那是否当时就有400多个声母,

1200多个韵母呢?显然数目太大了。我们需要把几个上字实际上只代表一个声母的,找出来合并起来。这就要用反切系连法。

清代的学者陈澧,首先发明了反切系连条例,具体如下:

1、如甲字用乙字为切上/下字,乙字又用甲字为切上/下字,则甲乙同声/韵母。 当,都郎切;都,当孤切:“当、都”同声母

公,古红切;红,户公切:“公、红”同韵母

韵书都是按韵编排,韵和韵母是直接可以观察到的。

2、如甲字用乙字为切上/下字,乙字又用丙字为切上/下字,则甲乙丙同声

/韵母:

冬,都宗切;都,当孤切:“都,当,冬”同声母

3、如甲乙两字同用丙字为切上/下字,则甲乙丙同声/韵母:

冬,都宗切;当,都郎切:“都,当,冬”同声母

通过上述系连,可以将实际代表相同声母的不同上字合并到一个个字群当

中,每一个字群声母相同,也就是归纳出来的一个声母、这是反切系连定其类。 这些声母在当时实际的发音是什么样子的,就需要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构拟(略)。 例:各、格、路、烙、络、骆

后面形声字都以“各”为声符,有人即将“各”的古声母构拟为复辅音“[gl]”。

3、《广韵》的声母与36字母比较

《广韵》声母 36字母

1 、帮滂并明——帮滂并明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