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泉州蔡氏古民居论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9:20:33 体裁作文
泉州蔡氏古民居论文体裁作文

篇一:泉州十八景实践论文

关于泉州十八景的实践论文

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班级:10景观

姓名:邹美周 学号:100905068

关键词:泉州 十八景点 旅游 来历 观点

摘要:本文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在实地采访在泉州游览的游客,还根据相关报道,了解到有关泉州十八景的相关信息(如:泉州十八景的来历:景区每年及假期期间的人员旅客流量等)。笔者还对部分景点进行了实地游览,文中有阐述笔者对所游览地的感受,文章的结尾还有说明写此实践论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 :

一. 泉州十八景简介(部分景点)

开元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主要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塔等建筑。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为全国四大名塔之一。

两塔为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系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标志。 清源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十八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其中以老君岩为代表的六处宋元时期的清源山石造像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湖面积达1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82.28公顷,广场道路面积1.72公顷,绿化面积16公顷,种植树种达200多种。西湖繁花锦簇,波光潋滟,与清源山自然接壤,清源山秀丽翠绿的山色与西湖浮光荡漾的美景相得益彰,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极具园林之美,是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园林。 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泉州天后宫除较完整地保存有雄伟的大殿、后殿等古代建筑外,在政府及海内外信众的热心资助下,还陆续修复了山门、戏台、钟鼓楼、东西厢廊等建筑,并将继续复建梳妆楼。泉州天后宫是在泉州港逐渐成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之际的南宋时期建成,是研究海外交通史的重要史迹。

黄金海岸——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石狮永宁镇,包括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城隍庙、镇海石、古卫城遗址等。黄金海岸风光旖旎,四季如春,已成为集行、游、吃、住、购、娱于一体、旅游内涵十分丰富的滨海旅游度假区,是我省十大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郑成功史迹——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南安。它们是位于石井镇的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碑林和位于水头镇的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位于石井镇鳌峰北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殿中有康熙皇帝诏赐郑成功迁葬时所撰联一对。郑成功纪念馆位于石井镇的鳌峰山上,占地3000余平方米。纪念馆介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陈列200余件珍贵文物。占地10亩的郑成功碑林,既有碑亭诗阁,又有石刻廊群、集全国、世界各地200多幅的题字,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于一廊,歌颂了郑成功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坐落在南安水头覆船山处的郑成功陵园,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凡来泉州者,几乎都要到成功史迹走一走,默祝忠魂与山河共存,永垂不朽。

洛阳桥——在今惠安、洛江分界处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府文庙——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面阔七开间,进深五间,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抬梁式木构架,斗拱层叠,梁枋纵横,雕饰有小龙、飞禽走兽、花卉草木;殿柱皆石,前有露台,翼以扶栏,下为甬道、拜庭;庭外泮池,筑有元代石桥,桥面铺72块长方形条石,代表孔子的72个得意门生;东西为两庑,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东畔明伦堂,为文庙现存主要附属建筑,堂前露庭、泮池和石桥均保存完好。西有泮宫及乡贤名宦祠、状元祠十余座。庙内陈列资料十分丰富。大成殿正厅中央供奉着孔子圣像,东西两侧供奉四配及十二哲人,陈列祭孔礼器、乐器和泉州历代名人遗著遗物等文物共500余件。

泉州十八景分别为:清源山、开元寺、涂门街、东湖公园、五里桥、蔡氏古民居、府文庙、崇武古城、洛阳桥、牛姆林、清水岩、深沪湾、天后宫、西湖公园、黄金海岸、仙公山、 岱仙瀑布、郑成功史迹。以上只对部分景点进行介绍,这也足以体会得到泉州十八景的历史文化色彩和艺术魅力。

二、泉州十八景的来历:

泉州十八景是泉州市委宣传部在2003年《关于组织开展“泉州十八景”评选活动通知》精神,市委宣传部为及时协调旅游局、文体局、规划建设局等单位而展开的参评工作。通过印制张贴候选景点介绍,在媒体发布消息、播出专题等形式,广泛发动全市人民,特别是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投票、评选。泉州十八景由此得到。

三、对游览过泉州十八景的人员的采访:

问:如何逛泉州十八景可以将其在较短时间内游览完?

答:市区内的景点可以一起走完,清源山——西湖公园——开元寺——涂门街——府文庙——天后宫——东湖公园——洛阳桥——仙公山——五里桥——黄金

海岸——崇武古城——深沪湾,其实景点可以采取环形战略,这样能节省时间。如郑成功史迹——蔡氏古民居 ——清水岩——牛姆林——岱仙瀑布。当然了,还有其他的组合。就看你的出发地是哪了。

问:你游览过的泉州十八景的景点,对于这些景区,能描述下游览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吗?

答:清源山,山川秀美,水亦灵动;西湖公园,争睹白鹭群飞;洛阳桥,“吃客”多于游客;

深沪湾与安平桥,一度的冷清,游客寥寥无几;牛姆林 ,清新令人着迷;清水岩,朝圣香客挤满山??我就做这些描述吧。总的来说,这些地方在环境,历史文化韵味上说都是很不错的地方,气候景色都很让人留恋。

四、笔者对泉州十八景的感受及实践的目的:

因初到泉州地区不久,再加上大学初期的不适应和忙碌的生活,并没有时间将泉州十八景都游览过。但记得在东湖公园一游时,恰遇其菊花展,各色菊花琳琅满目,以制作成各种造型(如琵琶、十二生肖)展示出,各具创意,也各有其丰富的意义。也难忘西湖公园平静的湖水,更是参观完泉州博物馆及闽台缘博物馆后加深了对泉州的认识,更深刻体会到海峡两岸割不断的血脉渊源。

书写本实践论文本意在于发扬泉州的传统历史文化。再者,为适应泉州地区的生活,了解民风民俗,对泉州有更深的认识,从“泉州十八景”中去着手了解是不错的选择。因“泉州十八景”能从历史文化,地形地势,风采风貌上很好的体现泉州特色,所以有益于初到泉州的外来人员认识泉州。而在闲暇之余,游览“泉州十八景”着实是种享受,又丰富了业余生活。当然,游览前对这些景区有所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吧。这也就是选择对“泉州十八景”进行实践研究的目的所在。

篇二: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

各位团友,大家早上好,看,今天的阳光多么温暖,同时呢,我代表我们旅行社真挚的欢迎大家来到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我是晋江信诚旅行社小林,这是我们的司机老张,他有丰富的驾车经验,可以钥匙一插马达就响,车轮一动平安送到,所以大家可以放心乘坐。现在请大家拿出你们的记事本写下我的联系方式;18876335576,以防万一在游览期间有什么不便的可以联系到我。 今天我们将共同游览蔡氏古民居,蔡氏古民居是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当地人称之为大厝。现在离蔡氏古民居还有20分钟车程,那让我跟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蔡氏古民居(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泉州蔡氏古民居论文),蔡氏古民居坐落于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距泉州市区仅20公里,距厦门市区也只有80公里,泉厦高速公路过境,交通便利。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有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始建,清宣统三年(1911年)竣工。现存较完整的宅第共16座,总建筑面积16300平方米,建筑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或卷棚屋顶。夏季南面日晒不入室,冬季北风被后墙挡住,为闽南地区居民的最佳朝向。那我想大家都特别好奇当初兴建这座建筑群的历史吧?据说,在清朝同治乙丑年,侨居菲律宾的富商蔡启昌回到官桥漳里村,相中了村边那片叫“漳州寮”的风水宝地,于是他斥资买地,大兴土木,开始兴建蔡氏豪宅。当时,许多建筑装修材料都是从菲律宾海运过来,加之闽南独具魅力的雕刻艺术和装修风格,构成了一幅中西合璧的建筑图画。其后,蔡启昌之子蔡资深继承父业,在清朝我们都知道,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商人的发展,他认为“久远之业,商不如农”,遂在漳州寮广购荒地,组织蔡氏族人开垦,筑祠堂,建宅第。由此蔡氏古民居渐成规模,其宏大规模、严整布局,为闽南地区所仅有,恍如一座五光十色的清朝闽南建筑博物馆。有专家称,官桥的蔡氏古民居与闽西的永定土楼,为福建的两朵民居奇葩。 1996年9月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到达蔡氏古民居了,我们在这里将游览两个小时,大家现在随我下车,请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老张,过后麻烦你再次检查车窗是否关好)好了,现在是9点,我们将在11点在门口集合,同时,我们的车牌号也要记住,闽D1357,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依次是世佑厝、世双堂、蔡浅厝,蔡浅别馆,希望大家在此次游览玩得开心尽兴。

好,现在我们参观第一站---世佑厝。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入宅第一座建筑---世佑厝,这座建筑是蔡资深为长子蔡世佑建造的。蔡世佑任过清末古田知县,清廷曾刺封其为通义大夫。大门两边外墙中间,有砖雕篆刻,分别是:“凤毛趾,鹤寿龟龄”。屋顶压脊两端各饰有一种龙头鱼尾的怪兽 “吻”,吻又称“龙吻”,传说它的眼睛敏锐,因此,把它塑在高高的屋脊上,寓明察天雨阴晴、风雹霜雪之意,以保屋宇永固。屋脊上的“龙吻”,是中国古代高官显贵家族地位的象征。现在大家可以拿出你们手中的手机,把这些美景带回家。

我们接着往前走,现在看到的这座是较早期的建筑,装饰以砖雕为主,内容是凤凰麒麟、梅鹊争春,富有人情味和乡土气息。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些民居建筑以南面为尊和以中轴线为对称轴的特点,而,世双厝这座五开间二进深的布局,更是体现了这种特点。让我们往里走,大家注意看,正厅上方悬挂的是蔡资深画像,蔡资深是旅菲商人,大家知道为什么他却穿着清朝的官服呢?原来,蔡资深在菲律宾经商事业有成,又热心公益事业,被推举为华人领袖。 1905年,浙江、安徽、江苏发生水灾,他捐银万两,赈济灾区,被清朝诰封为资政大夫。他也曾支持菲律宾一位将军竞选菲律宾总统成功,所以他同时还是菲律宾第一届国会议员。

各位游客朋友么,现在我们看到的便是蔡浅厝了,在整个建筑群中,这座布局最完整。这就是蔡资深晚年回国居住的房子。占地1250平方米。规模不算最大,但轴线完全对称,门匾两侧、门框立柱自上而下为人物浮雕,阴刻联文,浮雕猛虎和瓶花。正面门墙凿刻麒麟花鸟,

东西嵌青石阴刻隶书联文一副:“家学有真源,蒙引一书承四子;材居多胜概,名山千仞入五峰。”现在,给大家15分钟的自由时间,过后我们前往最后一站游览。

游客朋友们,我们已经到达最后一站的景点,蔡浅别馆。那大家知道在古代馆是什么意思吗?让我向大家解释吧,在古代馆是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类似于茶馆,饭馆,就跟我们现在所说的酒店,宾馆差不多。而蔡浅别馆顾名思义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大家看,大厅木隔扇是一幅木雕。采用的是双面镂空雕刻的手法,镂空部分不仅雕刻艺术精美绝伦,而且能通风采光,适合南方潮湿的气候。正厅墙面上是五只水墨画成的飞翔蝙蝠,那么我有问题要问大家咯,你们知道蝙蝠在古代有什么寓意吗?在古代蝙蝠代表一种福分,即:富贵、康宁、善德、好运、长寿,突出了“五福捧寿”的含义。泉州传统民居装修装饰,题材广泛。有大量民间喜闻乐见,流传广泛的内容和图案。如合和如意、年年有余、富贵长寿、千子万福等吉祥祈福图案和有趣的历史典故。而蔡浅别馆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建筑精神文化功能,使民居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达到高度的统一,它不仅具有喜庆吉祥的含义,还具有丰富的哲理内涵。置身蔡宅,就像走进一座闽南古民居文化大官园,使我们切身感受到一次古文化的艺术薰陶和传统美德教育。

各位游客朋友们,时间很快,今天我们的行程结束啦,大家玩的开心吗?此间谢谢大家支持我的工作,同时有服务不周到的还请大家谅解,也希望大家下次光临历史名城泉州,我们旅行社愿为大家服务,也预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甜美,谢谢。

篇三:泉州古民居和宗祠

泉州古民居和宗祠

古民居

泉州的古民居

泉州传统民居以它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雕绘装饰而闻名。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相继来泉考察,研究泉州古民居,对它们蕴含的丰富文化特质,以及较高的学术价值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泉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简单原始的竹木结构的高台巢居,是先民们的居住形式。西周时代(始元前770年以前)泉州属七闽地,先秦以来,汉族人民逐步南移,到此定居垦荒,在漫长的岁月中泉州得到不断的开发,特别是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动荡,大批晋人纷纷南迁避乱,部份入闽,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风俗文化,也带来了中原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营造技术,对泉州的土著民居建筑形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盛况空前,与近百个国家与地区有贸易往来,泉州成为了“梯航万国”的东方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它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当时蕃商各有几千人居泉,中外人员往来频繁,这使得当时的建筑师,能够受到外来建筑思想的影响和渗透,结合本地亚热带沿海地区的气候特征和风俗习惯合理设计建筑物,由此形成了泉州民居建筑类型的多样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泉州吸收了昌盛的中原文化,兼容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明、宗教。在这块土地上,古老的历史使泉州留下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文化古迹,也留下了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泉州民居。

泉州传统民居有宫殿式大厝、手巾寮式民居、石筑民居、木楼民居、土楼民居、洋楼民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份老屋已经倒塌、荒废,载入史册,而另一部份却经历了百年风霜至今保存完好。通过这些古老的泉州民居,我们可以看到泉州民居建筑的成就和规格。尤其是贵族、官僚、富豪、士大夫阶层和文化绅士,其宅第规格可观,形式讲究造型、格局、技艺,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泉州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同时也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信息,它们是泉州悠久历史的见证,因此泉州传统民居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同时也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泉州传统民居造型朴素,色彩和谐明亮,空间层次明确,石材与片砖插花砌筑的墙体,山花与入口的红砖贴面,形成自己强烈的个性。特别是本地所特有的橘红色贴面砖和层面瓦,使建筑呈现了统一的暖色调。“色感异常强烈,形成最具特色的红砖文化区。”(《泉州民居》,海风出版社,1996年1月)同时她尺度宜人,亲切得体。色彩丰富而含蓄,情调动人而雅致,她们分布在泉州1015平方公里境内。

施琅故居

位于泉州市蔡巷东侧,泉州农校校园内。施琅,字尊侯,号琢公,晋江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率师统一台湾,官至水师提督,封靖海侯。卒后康熙帝加赠太子少傅,谥襄壮,命官谕祭。一时“两岛八闽皆颂德”,纷纷为之树碑扬誉。施琅故居范围很大,分上下侯府、祠堂、小宗、花园等建筑,占地约17.4亩,现保留清代建筑的上下侯府部分;大厝一座,三大落、三间张、条砖、石、木结构,面积约858平方米,前面大埕面积370平方米。

老范志大厝

位于泉州市南俊巷东侧,前为九一路,后为桂檀巷。厝主吴亦辉,晋江人。本系教书先生,后改业经营中成药神曲,取义范仲淹“先忧后乐”而起店名曰“范志”。从开张始即生意兴隆,尤以左宗棠征服回疆一役中,范志神曲最显功效,于是购服者大增,益获巨利,竟成巨富,遂营建五厝联翩三座,三间张,各皆五进,双行护厝。占地面积12.52亩,规格宏大。是研究清代闽南石宅群的重要实物资料。

杨阿苗宅

清末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南亭店乡,福厦公路西北侧。宅主原名杨佳奖,清末侨居海外,经商致富。杨宅建于光绪年间(1884-1906),历时十二年完工。五间张,三进深,双护厝。门前建有宽大石埕,围以三面矮墙,规格庞大。布局严谨,工艺精巧,人物石雕形象栩栩如生,木雕、砖雕、瓷雕、漆雕都有极高艺术欣赏价值,为闽南传统民居之典型杰作,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列入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陈紫峰故居

位于晋江陈埭镇涵口村,建于明初,清末华侨陈淑锦重修,改为五开间六座东西相向建筑群体,占地2150平方米。陈居六座均为五开间单檐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每座为门楼、厅堂、厢房所组成,其木雕、石雕、泥塑工艺均甚精细。门上有清末状元吴鲁手书“紫峰陈先生故宅”匾额一方,是研究陈紫峰及清代建筑结构的重要实物依据。

郑运锦“中宪第”

位于南安石井镇石井村公路旁,清雍正年间运锦靠与台通商贸易致富所建。郑运锦用巨款买得“中宪大夫”而获准建造大型府第。公元1728年建成实际上有一百一十二间的“中宪第”,因非皇亲国戚,佯称九十九间。郑宅主体建筑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砖石结构,宏伟壮丽,至今保存完整。

黄素石土楼

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位于惠安山腰乡前黄涂楼村中,为本村黄素、黄堂父子历时30多年建成。占地4147.5平方米,楼坐东朝西,长宽各20.8米,高8.3米,成石结构方形平顶四合院式楼阁。共108间正辅房。总体结构主次有别,统率有序,宽广壮观,形成一个取象“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宏伟建筑群。

联芳楼

位于安溪县龙涓镇玳堤村,建于清末,为旅居印度尼西亚华侨李致涯昆仲所建。建筑结构为圆形土楼。东西北三面壁拱券门为出入处,门楣上嵌辉绿岩石匾,分别铭曰“联芳楼”、“环山”、“分水”等。土楼中庭筑有棱形的四合院式平屋,分别设七个阶梯上通楼房。整座计有房百余间,建筑独具一格。

独特的泉州古民居

典型的泉州传统民居建筑有很高的成就和规格,尤其是明清建造的正规的宫殿式民居。此类民居,在建筑造型上既堂皇古雅,又肃穆大方,在文化内涵上,既体现了与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封闭式主次尊卑尚礼气氛,又让人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宫式大厝的红砖建筑,墙面的红砖拼贴和镶嵌等建筑风格与欧洲起源于古罗马的红砖建筑和西亚阿拉伯建筑装饰处理十分相似。这种典型的泉州传统局面,俨然就是一座饱含历史信息的民居博物馆。

宫式大厝的布局。具有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等特点。其间数取奇数,一般作三开间或五开间,进深有一进(一落)、二进、三进,乃至四、五进,由天井及两厢、“上落”三部份组成。大门左右各有一间下房,合称“下落”。之后为天井,天井两旁各有一间厢房。过天井为主屋正厝,中间是厅堂及后轩,其左右各有前后房四间,是住室和起居间,合称“上落”。厅堂是奉祀祖先、神明和接待客人的地方,而向天井,宽敞明亮。而卧室房门悬挂布帘或竹帘,房顶天窗甚小,房内幽暗。“上落”的房间也有讲究,兄弟分家时,以东大房为尊,余类推。有的大厝前加门庭(俗称“大埕”),东西两侧及后轩外面,或加护厝,有单护厝、双护厝,环护厝之分,作卧室或杂物储藏间。并于门庭四周起围墙,成为一个封闭型规整独立的建筑群。大门要逢大事才启开,平时由两侧边门进出,大门入门处正中又有木板壁,或置屏风。室内地面铺砌耐温耐磨的红方砖,窗棂门扉则雕镂以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厅口、天井、厢房、墙础、台阶、门庭等铺砌平整条石,四周墙面贴砌红砖,并构成各种几何形或吉庆喜彩的图案。大厝屋顶多为悬山式曲线燕尾脊,屋面铺设红瓦间筒,檐口装配瓦当和滴水。而下房、厢房、护厢等次要房屋,则多为硬山式屋顶或马头式山墙。豪华绅士之宅,还于宅外增辟花园。园内挖池垒山,构筑亭榭,为居宅锦上添花,或于宅内天井中缀以盆景假山,以成幽雅自然之趣。

宫式大厝是泉州传统民居的典型。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规格巨大,建筑宏伟,往往为群体建筑,例如鲤城清初水师提督施琅故居,占地约17.4亩,故居内有上下侯府、祠堂、小宗、花园等建筑。南安石井郑运锦建于清雍正年间的“中宪第”共计房间一百一十二间。占地11亩多,宅内有花园、演武厅、梳妆楼、假山、鱼池等。南安官桥蔡浅建于清末民初的漳州寮,占地约百亩,建有13幢住宅,按照古制下厅比正厅踏步落4寸,而天井要比正厅踏步落8寸。房间以东大房为尊,体现中国传统中的“长幼有序”的原则。另外,宫式大厝的大门两侧

另有两扇偏门,又称“角门”,一般规格为2.3尺×7.2尺,远远小于大门,主人家的佣人只能由此出入,体现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三、建筑风格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宫式大厝建筑群内的民居皆雕梁画栋,浮雕饰墙,镌花鸟于窗棂栏干,书字画于门墙厅壁,内容有人物故事、山水花鸟、凤凰麒麟、水浪奇石等。这些艺术佳作大多技法圆熟,线条细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们不仅集中体现了闽南地区成熟高超的雕、饰、画艺术,而且汲取了南洋文化、东西文化和西方建筑风格的精华,实为中西合璧之精品。另外,建筑群内名人雅士的墨迹于门墙、厅壁上随处可见,内容丰富多样。体现宫式大厝主人较高的文化品味和崇尚风雅的心理。

蔡浅古大厝群,是泉州典型传统民居的缩影剧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综合研究”项目协调员迪安博士及有关官员考察蔡浅故居后,建议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使这一建筑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蔡浅故居又名漳州寮,座落在泉州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因与福建另一城市漳州市同名而引起种种猜测。实际上漳州是闽南话“将就”的谐音,反映了泉州人一种不显富的含蓄心理。事实上蔡居规格宏大,其盛名与气派在闽南地区首屈一指,因此闽南地区及东南亚一带流传着:“有蔡浅的富,没有蔡浅的厝”一语。 蔡宅的建造者蔡资深,又名浅,泉州南安人,是清朝光绪年间著名的旅菲华侨。蔡浅一贯热心公益事业,捐资办学教,修桥造路,特别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晋江、安溪、南安发生水灾,他捐金万两赈济灾民,被朝庭诰封为“资政大夫”,其妻为“二品夫人”。巨大的商业财富,是蔡宅得以成批建造的经济基础,高贵的社会地位,是其建筑规格与等级超越一般的制度依托。

古厝群于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兴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完工,前后经历52年,现存建筑有13座汉式古大厝,占地面积约100多亩,大小房间400多间。这些大厝坐北朝南排列五行,每行有4座,或有2座。每座大多为二进或三进五开间,各有护厝,座座既有独立门户,又有花岗岩铺筑成的石路石埕相连而成建筑群。是典型的宫殿式民居。它既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同时在建筑布局及体形上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大家族、贵族亲戚及众多奴仆群居的特点,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分明的礼教制度。

该建筑群红墙碧瓦,曲甍如浪,雕梁画栋,门墙门廊到处饰有砖刻、石雕和泥灰雕,内容有人物故事,凤凰麒麟、莲荷鹭鸶、水浪奇石,技法圆熟,线条细腻。这些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高超的雕塑艺术,而且汲取了佛教、伊斯兰教、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风格的精华。中西合璧,特色鲜明。其厅堂、

篇四:泉州18景

泉州18景

泉州18景简介涂门街、东湖公园、五里桥、蔡氏古民居、府文庙、开元寺、崇武古城、洛阳桥、牛姆林 、清水岩、清源山、西湖公园、深沪湾、天后宫 、黄金海岸、仙公山、岱仙瀑布 、郑成功史迹

涂门街照片

涂门街

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着众多的“海丝”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改造后的涂门街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

东湖公园

东湖公园

址系古泉州八大胜景“东湖荷香”遗址。唐时湖面40余顷,有东湖亭、二公亭;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盛植荷花,成星湖荷香胜概。因唐姜公辅、韩愈、欧阳詹等曾在此活动而闻名于世。东湖公园以闽南建筑文化为特色,中心湖为主体,环湖布置人文景观。构建星湖荷香、祈风阁、七

星拱月、二公亭、东湖亭、波恩亭、揽古亭等静区;儿童乐园、双舟朝阳

、游船码头为动区。精筑刺桐瑞林等20多处植物山石景观揽翠全园,以石雕、石刻突现闽南石文化。既有泉州历史文化内涵又有时代新潮气息,风格独特。曾三次获省“环境优美奖”,还被评为“市民喜爱十佳建筑”、“泉州十佳夜景”。1998年以其典雅秀丽、玲珑多姿的江南园林风格而入选百家中国名园。

五里桥照片

五里桥

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桥墩361个,桥面宽3-3.8米,桥板长度5-11米不等,最重达25吨,两侧有石护栏;桥上有亭5座:桥东“超然亭”,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亭”,两头各设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泗水亭”,俗称“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楹联一对,立有两尊石雕将军;亭侧保存历代重修碑记14方。西端桥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东端有五层六角楼阁式仿木结构白塔一座。历经800年沧桑,安平桥成了“陆上桥”。1980—1985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复。

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

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7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府文庙

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公元976年),后移他处,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迁回原处重建,现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面阔七开间,进深五间,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抬梁式木构架,斗拱层叠,梁枋纵横,雕饰有小龙、飞禽走兽、花卉草木;殿柱皆石,前有露台,翼以扶栏,下为甬道、拜庭;庭外泮池,筑有元代石桥,桥面铺72块长方形条石,代表孔子的72个得意门生;东西为两庑,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东畔明伦堂,为文庙现存主要附属建筑,堂前露庭、泮池和石桥均保存完好。西有泮宫及乡贤名宦祠、状元祠十余座。庙内陈列资料十分丰富。大成殿正厅中央供奉着孔子圣像,东西两侧供奉四配及十二哲人,陈列祭孔礼器、乐器和泉州历代名人遗著遗物等文物共500余件。灵星门邻涂门街地段,原为府文庙建筑群范畴,后辟为他用。为了完整保护文庙建筑群,2000年,市委、市政府作为重点工程,投资1.2亿元,折迁菜市场及3个企、事业单位,建成文庙广场,既有效保护遗址,又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

开元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始

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

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全寺占地面

积7.8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

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主要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塔等建筑。大雄宝殿是中轴线的主建筑,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现存

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保存唐朝

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甘露戒坛始建于宋,现坛系明初重建,

为全国三大戒坛之一。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

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为全国四大名塔之一。东塔名“镇

国塔”,通高48.24米;西塔名“仁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两塔为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系历史文

化名城泉州的标志。

崇武古城

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

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存。1988

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内外,有20多处分别

始建于宋、明、清,后经修葺延续至今的宫庵庙堂等古建筑遗存,与古城

构成了可供参观稽古的古迹群。尤其是城外3公里处的大乍山龙喉岩,既

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又有记述古城史事的文人诗家摩崖石刻。城外半月海

湾,著名画家洪世清创作的大地岩雕———“鱼龙窟”,以及著名书艺大师朱屺瞻、钱君陶、刘海粟等人的篆刻书法精品镌刻在奇石怪礁上。古城下还建有现代石雕博览园及省级海边森林公园。登临古城,足可探古览胜。

洛阳桥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处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5年至嘉?4年(公元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牛姆林

由于景区内拥有“板根”、“绞杀”、“寄生”、“茎花”等热带雨林生态,被游客称誉为“闽南西双版纳”。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是集山区特有的自然景观、森林景观之大成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14科18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96科200多种,野生蝶类73种。牛姆林名人仙迹荟萃,是一个天然的森林浴场和氧吧,是旅游避暑胜地。目前申请国家4A级生态旅游区已通过省级验收。现区内建设有旅游饭店、动植物标本馆、旅游购物街、熊园、高空滑索、射箭场等旅游配

篇五:泉州古民居的美学风格及其成因

泉州古民居的美学风格及其成因

“山川之美为东南之最”的闽南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泉州人便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并把它们注入到民居建筑的理念之中,使得泉州传统建筑在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风格。特别是那些飞檐翘脊的古大厝,它们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雕绘装饰突显了泉州古建筑的美学风格,同时也以其所蕴涵的大量传统文化信息而令世人关注。

一、古民居的美学特色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乐章”、“石头的史书”,它们以其最大众化的美学魅力来吸引人们的审美观照,来诠释一个地方的文化特点。泉州传统民居尤是如此。有人用一首诗描绘了泉州的传统民居--“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石,土楼木楼还有中西合璧。”[1]虽然不是很全面,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泉州传统建筑丰富的美学特色。综观泉州现存的古民居,笔者认为其主要的美学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和谐均衡的布局中营构大气之美

泉州传统民居给人最大的美感就是和谐对称之美。和谐是用来阐释和规定美的一个最经典的理论范畴。和谐作为人类美学,特别是中西古典美学所确认的审美本体理念,它的结构、内涵不仅仅是整体划一,还包含了均衡、统一与对称。 20世纪的科学伟人海森堡说:“美就是各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与整体之间恰到好处的协调一致性。”[2]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这样说:“综观中国古建筑,有其深深的文化渊源。中国古人崇尚自然,效法自然。《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整体协调。这一思想反映到传统建筑上就是要求房屋的建筑要能产生一种和谐美。”[3]因此,与西方相反,泉州传统民居并不强调单座建筑在造型上的独特性,而是更追求建筑的整体统一和对称,力求在和谐均衡的布局中营构出一种大气之美。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泉州传统民居的布局普遍采用中轴线布局--把重要的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次要的建筑物则被对称列于中轴线的两侧。而且虽为多层次进深,但前后依然用回廊有机衔接,使之构成一个和谐对称的统一体。

例如被称为“闽南建筑大观园”的南安官桥蔡氏古大厝就是其中的代表。蔡氏古大厝建筑布局作五行排列,每行多则四座,少则两座。座与座之间有防火通道,

每座大厝三进,或三开间,或五开间,大门左右各有一间下房,合称“下落”。下落之后为天井,天井两旁各有一间厢房。过了天井就是主屋正厝,中间是厅堂和后轩,它的左右各有前后房四间,合称“上落”。 厢房,护厝都是一一对称的。另外,庭、门、廊、阶、屏等单体建筑安排也很合理,整座建筑群的空间序列布置得错落有致、规整严谨。各个单建筑连接得天衣无缝,构成了一个既对称又统一的整体,给人以很强的和谐美感。黑格尔说:“只有靠整体才有生命,才有价值。”[4]泉州传统民居大都很注重布局的整体效果,均追求整体统一,造成了星列棋布、群星拱卫之势。泉州传统民居告诉我们:美就是具有差异性的各个局部在整体上的均衡。泉州古民居通过空间的合理组合建立起建筑物整体的均衡状态,使整座建筑达到均衡、和谐的视觉表现效果,也带给人们一种气势恢宏的视觉体验。

此外,泉州传统民居还体现了传统美学中的对称美。美学家吉尔伯特说过:“建筑物细部上的任何不必要的不对称都会令人厌恶。”[5]美术学上认为,对称美指的是物体或图形相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上一一相当。泉州的古民居恰好体现了这一点。如位于晋江的陈紫峰故居建于明初,是一座五开间、六座东西相向的建筑群体,每座为门楼、厅堂、厢房组成,这些门楼、厢房,甚至门窗、叠檐都是左右对称的。它们在系列组合上均是沿中轴线对称分布的,给人带来了十分对称的美感。“对称,其所以取悦于人是因为它给人带来一种画面的视觉均衡美。而其所以美是因为它各部分是相等的,而且以一定的方式产生一种独特的和谐。”[6]对称美在泉州很多传统民居上得到很明显的体现,不仅表现在如上所说的厢房、护厝、门窗上,甚至表现在斗拱、叠檐、角牌等建筑饰件的安排上。而其他地方的民居如闽西永定土楼、徽州民居就没有显得那么对称了。

所以,我认为,与西方追求奇、异、险相反,与中国其他地区的传统建筑相异的是泉州传统民居更讲究整体上的一种均衡而又对称的布局,使许多传统民居在美感上显得十分庄严和大气。

(二)在精致的装饰中突显典雅之美

与其他地方的传统建筑相比,泉州传统民居的美学风格还表现在其精致典雅之美。美术学上的精致美是指用精巧的构思、精湛的技艺创造出细腻、精密、灵巧的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染。泉州传统民居十分强调在精致的装饰处理中流露出一种灵秀、典雅的风范。

这首先表现在对泉州传统闽居装饰构件的精雕细琢上,不仅在柱基上,而且在门、窗、题匾、栏杆等地方的雕刻上也都强调了这一点。明清以来,泉州古民居上都镶有不同类型的砖雕、石雕、木雕,这些雕刻精致的建筑饰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个建筑物显得生气盎然、意境深邃,也突显出传统民居的典雅精美。

漫步在蔡氏古大厝,随处可见各种雕刻精美的石雕、木雕、砖雕、泥塑。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古代人物,或坐、或站、或舞枪弄棒、或策马驰骋,仿佛在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的历史传说。除了人物,飞禽走兽,奇花异草也是石刻的主题,那骏马、梅花、喜鹊、麒麟、凤凰,大象还有偷东西的小老鼠无不姿态各异,形神兼备。还有那一扇扇木雕花窗,里面形态各异,神态逼真的雕像让人有呼之欲出之感,真应了古语“窗如画卷,画作窗棂。”。此外,门楣、门棂、隔屏木雕、插角木雕、斗拱木雕等等--整体雕刻技法娴熟,构思巧妙,线条细腻,朴素中透着灵气,无不让人赞叹建造者的巧夺天工和丰富的想象力。这已满目荒凉的花厅

因为有了这些精致的雕刻而尤存当时的典雅。走进蔡氏古民居似乎是走进了一座古典艺术的殿堂,它使观赏者充分感受到厚重的古典气息和美轮美奂的艺术魅力。 另外如晋江的杨阿苗故居,无论是砖雕、木雕、漆雕还是石雕,无论是浮雕还是透雕,也都是工艺精美的建筑装饰物。几何纹样的门窗现出惊人的细腻风范,使得花节这一原本只是门窗构件的小小实物也变得多姿多采。

可以说,是泉州精致、细腻的石雕艺术造就了泉州传统民居别具一格的精致典雅之美。这种精致典雅的装饰特点充分体现了泉州传统建筑秀美的美学风格。 (三)在瑰丽的色调中渲染辉煌之美

色彩作为美的一个要素,是最有表情作用的。对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同时也是人的审美意识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泉州传统民居造型虽然朴素,但在色彩方面却具有强烈的个性--火红火红的围墙,灰黄灰黄的筒瓦屋顶,给人一种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之感。这种色调,与古代皇宫色调似乎如出一辙,泱泱中国,很少能看到如此热烈的红墙橙瓦的民居群落。也因此,泉州人总拿自己的家和皇宫媲美,并“煞有其事”地道出一个经典故事: 传说五代十国时期,泉州府的美女黄惠姑被闽王选为皇后,迁往福州的皇宫居住。可是每逢刮风下雨,皇后就食不知味,夜不能睡。闽王大惑不解,黄皇后解释说:因为娘家的屋子太简陋,经不起台风暴雨的摧折,所以忧心忡忡。闽王听后,当即下诏书“赐你府上皇宫起”,诏书的本意是皇后娘家可以按照皇宫的格局建房屋,可“府”字用得不太小心,也可以理解说泉州一府的人都能建皇宫一样的房屋。于是泉州府刚刚领回圣旨,沿海各县便闻风而动,纷纷模仿皇宫式样建造房屋。闽王发觉后急忙下令停止,但大多数房屋已经盖好了,只有一些乡下地区的建筑动手修建的时间较晚,屋顶的筒瓦才排了三排,但好歹还是有些皇宫的样子。于是“皇宫厝”就这样流传了下来了。传说固然不十分可信,但是泉州的民居用色确实是很独特的,泉州传统民居“色感异常强烈,形成最具特色的红砖文化区。”[7]它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灰砖灰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按理说,给房屋上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在封建社会里,连颜色也是有讲究的。红、黄两色自唐代始就成为皇室庙宇专用的色彩;绿、青、蓝等为各级宦官所用;普通民居只能用黑白灰三色。所以,无论你走过平遥、徽州,还是偏远的湘西、大理,在那些用料考究的民居中间,你看见的都是老老实实的用色制度--白墙、黛瓦或灰墙、灰瓦,门窗也少彩绘,都是以木本色为主。即使是著名的周庄也是“黑瓦白山墙”,而一到泉州,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无穷无尽的以红砖为主题的墙:白色的墙基,红色的墙体上白色的窗框以及红白镶嵌构成的图案使古民居的外墙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泉州人称这种砌筑方式为“出砖入石”。

传统民居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佐证。回望泉州的历史,在封建制度逐渐成熟的唐宋年代,泉州已经作为“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而崛起,数以万计的各国商人涌进泉州,他们带来了西方的商品,自然也带来了西方的建筑风格,曾经风靡古罗马的红砖拼贴也趁机登陆泉州。而且大国心态的朝廷对番人的习俗并不加限制。因此,泉州特立独行的民居用色其实是泉州几百年中外文化融合所造就的特色。

泉州传统民居都以红色为基本色调(红砖地面,红砖拼镶嵌墙面),还因为红色一般象征着吉祥,往往与丰收、喜庆、幸福等等相联系。这种色调迎合带有浓厚儒家色彩的泉州人崇尚喜庆、吉祥的审美心理,也传达出泉州传统建筑温馨的情调和意趣,给人带来了一种辉煌亮丽的热烈、红火的美感。

(四)在丰富的层次推进中建构幽深之美

泉州传统民居美学风格另一个富有个性的表现是幽深的意境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西方相异其趣,表现出一种内倾性特征,泉州传统民居尤为如此。 泉州传统民居一般为多层次进深(建筑的纵深间数称为“进深”),呈纵深型推进状。进深一般有三进,四进,甚至五进,进深越多就越显迂回曲折之美。另一方面,泉州传统民居一般有深广的空间,厅堂递进,宅门层层,采光采雨都是靠院内的天井完成的。这些民居的另一特点就是“光厅暗房”(这也是产生幽深美的一个原因),它们的厅堂是祭祀祖先、接待客人的地方,所以都面向天井,宽敞明亮,而卧室房门则悬挂布帘或竹帘,房顶天窗很小,因而房内幽暗。此外,为了避免外人窥视院内活动,大门只有逢大事才开启,入门处正中又置有木板壁或屏风--这是一种被建筑美学家称为“障景法”的布置方式。[8]采用这种“障景法”也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比较幽深。所以,泉州传统民居景深层次多,虽无一览无遗之直观,却具迂回曲折之美妙。这些曲折蜿蜒的建筑群像是一副“画”,建筑的围墙只是图框,要欣赏这样巨大的画面,须置身其中,步移景换,情随境迁,才能得以尽情体味这些传统民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幽深之美和曲径通幽、诗情画意般的意境美。

总之,从泉州古民居的布局、造型、色彩、结构看,泉州传统民居的这种大气、典雅、辉煌、幽深之美是十分突出的。当然,除了上述四个方面,传统的泉州建筑风格还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如传统民居中屋檐上的“水车堵”,屋檐下的“鸟踏”,还有屋脊上优美的翘背曲线等等,都给人一种腾飞的感觉,十分灵动,大大迥异于北方建筑那种庄重、平稳的质感。

?二、古民居美学风格的成因

为什么泉州传统建筑会有这些独特的美学风格?笔者试图从哲学、文化及泉州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考察,揭示形成这一美学风格的原因所在。

(一)中国古代儒家哲学观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汉晋时期大批汉民迁入闽南泉州,于是大量中原传统思想文化被带入泉州。远离家园的危机感使这些移民牢牢固守着中原的传统思想文化,期望以之来维系和中原的联系。此外,闽南泉州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改革开放以前交通极其不发达,长期远离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形成了比较封闭的地域环境。[9]因此,当中原的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逐渐被其它文化所改造时,泉州尚处于一种比较保守的传统农业社会形态,也得以保留较丰富的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要素。儒家大力提倡“中庸”思想,讲究“礼”,注重等级名分等等,这些思想都深深影响着泉州先哲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进而渗透进那些传统民居的建造之中,使古民居带上了强烈儒家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泉州传统建筑独特的美学内涵。

(1)儒家“中庸”思想的渗透

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泉州传统建筑就如同儒家,处处讲中庸,讲究中和,讲究整体的均衡与和谐。中国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高标“中庸之为德也,甚

至矣乎!”(《论语·雍也》)中庸的精神就是“执用两中”,就是“中和”。“ 和”、“中”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绝对的本体意义和普遍的道德价值的哲学范畴,同时也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美学境界。中国传统美学历来强调中和之美,如同自然界,必须“六气和顺,五行相克相生”,世间万物才能有条不紊,生生不息。中国美学所侧重的“执用两中”之趣则主要体现为两两相对的审美矛盾因素之守中兼得法则的强调。这种以“中”为最高理想的观念渗透到泉州传统民居的建造中就体现其布局上的和谐和对称。

(2)儒家等级观念的影响 另外,儒家非常讲究“礼”,认为欲求天下大定,首先当行君臣之礼,非礼不定也。所以“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戚,且令后世以加也。”我国的传统建筑于是就十分讲究等级制度,泉州传统民居尤其如此。综观泉州现存的古民居,不难发现,这些民居的布局都很特别 ,普遍采用中轴线布局,把重要的建筑物(如厅堂)布置在中轴线上,次要的建筑物则被对称列于中轴线的两侧。这种布局方法主从关系十分明确。厅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就排在最中心,其余房间按辈分排列先左后右依次居住在前落、下落、护厝等。另外,分于两侧的房间分配也很有讲究:房间以东大房为尊,东大房归长子,西大房归次子,其余类推。不同序别的人只能按照规定住在相应的房间里,绝不可越矩一步,鲜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长幼有序”的原则。另外,宫室大厝的大门两侧另有两扇偏门,又称“角门”,远远小于大门的规格,主人家的佣人只能由此出入。甚至连屋顶的形式(采用悬山顶还是硬山顶等)、柱色、面阔间数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3)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 --“天人之意,相与融洽 ”,人与天地同构的愿望十分强烈的。 “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反映到传统建筑文化上就产生了传统建筑和谐的审美情趣。中国春秋时代既已出现了“和”、“同”之辩,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和如羹焉”(《左传·昭公二十年》)等著名观点。在美学上明确强调杂多因素相济相成的调和之美,这些思想都深深影响着泉州传统民居的建造风格。

因而,可以这么说,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影响是形成泉州传统建筑美学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南北文化、中外文化即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

闽南古属闽荆之地,远古时期居住着古书上称为百越民族的土著人。秦汉之际,中原地区已进入以汉文化为核心建构起来的封建社会,而闽南泉州尚是以闽越文化为基础和表征的部族社会。自永嘉以后直至两宋,因北方战乱等原因而不断南徙入闽的中原汉族移民把中原文化带到了闽南。[10]从晋末到南宋长达8个世纪,不同朝代的中原移民带来了不同时期发展的中原文化,如年轮一般沉积在闽南文化当中,赋予了闽南文化贮存和传承中原文化的历史丰富性。特别是在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风俗文化,也带来了中原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营造技术,对泉州的土著居民建筑形式及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南安石井的“中宪第”主体建筑采用穿斗式木构架就与北方常见的穿斗式木构架相似。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泉州不仅吸收了昌盛的中原文化,更是以它博大的胸襟兼容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明和宗教。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