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歌解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02:24 体裁作文
篇一:朦胧诗赏析
经典朦胧诗赏析
《雨巷》赏析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虽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结和雨中愁怅朕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们愁心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居“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认为不能这样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又有了自己的创造。第一,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第二,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的。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本诗巧用象征手法,营造了一种既实又虚,朦胧恍惚的氛围。“我”在雨巷中独自彷徨,似乎有满腹的愁苦,但又不愿说出。
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望已久的、高洁又忧郁的姑娘,也可把其当做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苦闷,对未来的渺茫憧憬。 1
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恩等。 浙江杭县( 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最初发表于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诗集《猛虎集》。是诗人重游康桥之后,在归国途中写下的一首绝版之作。
诗人一开头用三个轻轻的,写作别母校的离别情绪,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把自己对康桥的缠绵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在诗人的心中康桥已经被理想化、诗化了,诗人对那里的一草一木,无不包含着深情厚意。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清泉,星光斑斓的夜色,沉默的夏虫,无一不被理想化、诗化、人格化。康河边那婀娜多姿的翠柳被夕阳染成灿烂的金色,宛如戴着红盖头的美丽动人的新娘,夕阳又把她的艳影投入微波荡漾的康河。诗人完全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黄昏美景中,他神思恍惚,心儿似乎又成了康河的水波,那新娘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对康桥是那么痴迷,以至于当他看到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时,顿生羡慕之情。他竟甘心做一条水草,渴望如那水草一般永远生活在康河柔波的爱抚中,榆荫下那一潭清泉也被夕阳点染的绚丽迷人,仿佛是那七色的彩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诗人在康河留连忘返,夜色降临还不忍离去,他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在星辉斑斓的康桥夜色中泛舟寻梦,这里最宜放歌的时候,但诗人已无心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切都在不言中,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最后一节那种“悄悄的”心情。诗人带着几分眷恋,几分惆怅,在沉默中悄然离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理想境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审美观念此时完全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再别康桥》就是一幅美丽的无形画,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幅迷人的图画,如诗的第二节,康河边被夕阳染成婀娜多姿的垂柳加上波光粼粼的色彩艳影,就构成了一幅康河晚景图。
另外,全诗的结构韵律的独特创新,也让我们窥见了诗人的绝妙艺术风格。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到三个节拍,节奏非常鲜明;每节二四行押韵,而且每节都自然换韵,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整齐中富于变化,使全诗充满了错落有致的美感!
《回答》鉴赏
《回答》作于1976年清明前后,初刊于《今天》创刊号(1978年12月23日),后作为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刊载于《诗刊》1979年第3期。这首诗是北岛早期的诗 2
歌,是北岛最著名的诗作。此时的诗人还在地下进行着神圣的诗歌创作,和一些与他有共同理想的朋友们一起自费编辑出版诗刊《今天》,这首诗是诗人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也是那一时期诗歌的代表作。
诗题取名《回答》,要“回答”就要有回答的起因、回答的对象。诗人的回答对象很明显,就是那沉闷的社会现实,那充满悸谬的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
中国内乱的十年(1966——1976),给了北岛太多的感触,而他的朦胧诗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中,试图给自己的灵魂有一个负责的交代。《回答》展现了北岛一代的知识青年对残酷现实的强烈不满而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全诗共7节,北岛企图在一个封闭的逻辑空间内构建一个完整、自足的“自我”形象,并依靠与外部世界的对立关系来强化这一形象的独立性。
作品开篇以悖论式警句斥责了是非颠倒的荒谬时代,“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它是一很奇怪的陈述句,这明显也是一个隐喻句,简单来说就是“卑鄙”是“通行证”,而这“通行证”是“卑鄙者”的,这给原属中性词的“通行证”沾上了“卑鄙”的负面感情色彩。事实上,意象感情色彩的改变往往是阅读意象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这里也不例外。若从语言规范的角度看,在这个短句内,出现两个相同的词“卑鄙”和“卑鄙者”的情况是应该极力避免的。但这种不规范不洗练的语言现象,在文学文本强调陌生化效果的前提下,便变成吸引读者注意的手法。读者不禁要问:“卑鄙”为何能够成为“通行证”呢?诗人刻意把这两个意象放在一起,目的是让读者思考。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卑鄙”是指语言、行为很恶劣,不道德的形容词;若在语言上、行为上是恶劣,又如何成为“通行证”呢?“通行证”意指到达某特别地方的证明,而这地方是限制进出的,“通行证”一般是给有资格人士进出的凭证。可是如果结合这两个意象在一起,“卑鄙”是“通行证”的话,便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来:这个限制进出的地方是以行为语言恶劣或不道德作为进出标准的。读者不难由此推断:这以“卑鄙”为“通行证”的地方,必然是乌烟瘴气、是非混淆、黑白颠倒、道德沦亡的地方!
《断章》赏析
《断章》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短短4行,通过诗人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
全诗分为两节,恰似并置在一起的两组镜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组镜头摄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第一个镜头中“你”是看风景的主体,到第二镜头里,桥上的“你”就是楼上人眼中的风景,成为看的客体了,主客体位置不着痕迹的转换,暗示了宇宙中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相对性。“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两个镜头又构成了另一组并列蒙太奇,是对前一组镜头显示的哲学上的相对性的强 3
化。诗人解释说:“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绝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示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超出一对男女相互关系的意义。”李健吾认为,这首诗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认为是“诗人对于人生的解释”,“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究尽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正是这首诗美丽的地方。 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含蓄深沉,颇具情调。
《错误》赏析
郑愁予是台湾著名诗人, 原名郑文韬, 原籍河北,1933 年出生于山东。1949 年随家人去台,1954 年开始在《现代诗》发表作品, 佳作迭出, 为纪弦《现代诗》主要作者和“现代派”的筹委之一。《错误》一诗被收入诗集《梦土上》,这个诗集是郑愁予的成名作。童年在大陆形同漂泊的南北转徙所留下的美好记忆, 青年时代在台湾家世的零落和无法回归的实际的流浪, 纠结成他诗歌时间和空间、理性和感性、社会和个人的虚虚实实的错落的悲剧, 从而传达出一种恍如置身于“梦土上”的缱倦的思绪: 这是郑愁予全部创作中最牵动人心的一个情结。《错误》写的是思妇闺怨, 却充满着一种羁旅乡愁的悲郁情调和堪足玩味的苍凉, 加之中西合璧的优美意境和语言运用, 一经刊出即广为传唱, 成为作者诗作中脍炙人口的抒情名篇。
《错误》全诗只有九行,分为三个小节。诗人借无法归抵的离人的情怀, 抒写出一个倦守春闺的少妇内心的寂寞、期待和怅惘。诗的第一小节只有两行:“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这两句诗在全体的分段中低两格排列,具有“诗序”的作用, 在意旨和情调上统摄全诗。首句六个字的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 次句十五个字的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第二节五行是过客的想象之景,实写思妇。思妇闺怨,是中国传统诗词中历咏不衰的一个主题。从《诗经·召南·殷其雷》和《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等篇章已经开启了歌咏, 经李益的《江南曲》,到托名李白的“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瞑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尤其是白居易的《长相思》和温庭筠的《望江南》, 更是将倚楼而望的思妇刻画得情态毕现,幽怨悱恻。这些诗词大都出自须眉文士之手, 却假借女子口吻, 抒写思妇怨女的不尽情思。而《错误》别出新意, 以浪子过客的眼睛观察江南小城, 想象思妇独守空室的情感、心态。这正是江南的春天,诗人独自策马经过空寂的小城。也许是因为他也在想念着心中的情人, 所以他仿佛感受到了那楼上思妇的孤寂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春天也变成了“东风不来”“柳絮不飞”的季节。她听到了远处街道 4
上传来的声声蹄音, 那是远方的他回来了吗?但是春来秋去, 几多等待, 几许期盼却都化作了阵阵惆怅?她没有揭开春帷,但她在聆听,期待有足音走近,来叩响她紧闭的心的窗扉。但是——终究是“跫音不响”——又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诗人仿佛感受到了那深深的期盼和失望后更深的忧伤, 所以诗人在最后一小节表达了内心的愧疚不安:“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点明了诗题和全诗的抒情视角,余音绕梁,久久不绝。
短短九行,构思独特,想象丰富,全诗词句明朗,却是蕴藉深沉, 令人回味无穷,如入梦幻之境。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精心运用的中西合璧的艺术技巧。
《错误》中,“莲花开落”、“东风不来”、“柳絮不飞”、“窗扉紧掩”、“街道向晚”、“跫音不响”, 各种意象翩然飞入, 无一字写人, 可总有一个美丽的倩影若隐若现。“不来”、“不飞”、“不响”、“不揭”, 四个否定句式在彼此相对的位置上呼应重复, 既加强了抒情的深婉性, 又有助于音调的和谐。诗人把思妇的容颜比作“莲花的开落”,把思妇的心喻作“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比喻新颖巧妙; 而且这三句的语序原本应是“开落的莲花”、“向晚的青石的街道”和“小小的紧掩的窗扉”, 如今把“开落”、“向晚”和“紧掩”这些动态的语词倒装在后,既照顾了音韵的谐美, 更是化板为活, 去俗取新, 加强了语言的变化。至于最后一节的“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更是已经成为经典名句。“达达的马蹄”与“青石的街道”相照应, 既突出了江南小城的寂静和思妇内心的苦寂, 更喻示着这马蹄声声仿佛敲打在思妇的心坎上,牵扯出无尽的愁思。“美丽的错误”则是西方现代文艺理论及修辞学中所谓的“矛盾语”, 即由矛盾的句法、不合逻辑的比喻、互相冲突的意象等等联结形成一个新的和谐统一的秩序。“美丽”和“错误”这两个词语的表层意义是互相背离的, 作者把它们搭配在一起, 表现出游子的马蹄叩响了思妇的希望之门,却不能在思妇身边驻足的悲凉与无奈。“美丽”和“错误”相反相生,韵味无穷,令人涵泳不已。
《错误》一诗恰如其分地运用意象、潜心于语言的锤炼, 营造出美妙而迷幻的意境, 流溢着唐诗宋词一般的隽永、幽美, 使作者无愧于一位“绝对的现代的”、“最中国的中国诗人”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赏析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曾经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不过,它是以“手抄本”的方式流传的。这种回归“原始”的流传方式,既暗示了此诗所遭受的特殊命运,又为其历史价值提供了某种证明。现在,人们倾向于认为,此诗的作者食指(1948年生,原名郭路生)作为60—70年代中国诗歌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是“真正、也是唯一带着作品从60年代进入70年代的诗人”。或者用70年代末发起新诗潮(“朦胧诗”)运动的诗人们的话来说,他是这场诗学革命的“真正的先驱”,例如多多就曾说过“郭路生是我们一个小小的传统”。一定程度 5
篇二:朦胧派诗歌分析与鉴赏
朦胧派诗歌分析与鉴赏
赵春明
(河西学院中文系08级6班 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朦胧诗派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流行开来,并出现了一批新诗人,如:北岛、顾城、舒婷、芒克、江河等。他们出生在文革时期,对那一个时代发生的一切都十分的熟悉。他们用自己的诗作诅咒了那一个黑暗专制的时代,把理想和憧憬也写进了自己的作品当中。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改变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在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强烈的现代生命意识及对历史、文化的探索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我在文章中主要列举出了当时的朦胧诗派的三位重要诗人和其作品,并对其作品做了分析和比较,让读者能深入了解到三人诗歌的风格和思想内容。
关键词:朦胧诗; 时代背景;诗歌特点;诗人间比较
Hazy futurist poetry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Zhao ChunMing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hexi 08 6 class level in gansu zhang ye 734000)
Abstract:dim poetry in the late 1970s and early 1980s popularity, and a batch of new poets, such as: the north island, attend to city and self-identity, the awn grams, rivers, etc. They generally born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 era in which all very familiar. They use their poems curse the time of a dark, and also the ideal written into his own works. As a kind of tide of new poetry and aesthetic features of different traditional poetry, the poetry simple diagrams depict the reality, the traditional mode, the policy of poetry as an important way to life in philosophy meaning are unprecedented increase, "Person" as the core, the thought in the art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strong modern life consciousness of history, culture and explore three aspect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 mainly enumerate the dim poetry poet and the three important works, and the work don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let the reader can be learned three poetry style and content.
Keywords:poetry; Background; Poetry characteristics;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oet
朦胧诗是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一种传承,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二十年代的象征诗派、三十年代的现代诗派、四十年代的九叶诗派、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台湾现代诗派、七十与八十年代之交的朦胧诗派和八十年代后期崛起的新生代诗,朦胧诗在其中有着它的特殊历史使命。在中国粉碎了“四人帮”,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思想开始解冻的时候,新一代诗人开始怒吼。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舒婷的《致橡树》等一批名作相继问世,打开了朦胧诗的序曲。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他是我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朦胧诗潮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清醒的人的意识独树一帜,这种人的意识体现在:忧患情绪、怀疑和批判精神、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呼唤,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北岛诗歌人的意识又是与特
定的时代以及他所接受的艺术影响密不可分的。因为其思想的独特,北岛诗歌在中国新诗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回答》写于一九七三年,一九七六年“四五”运动中,诗人把它贴到了天安门。“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
影。”??“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封顶。”??
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时代的开始。诗中展现了悲愤之极的冷峻,以坚定的口吻表达了对暴力世界的怀疑。诗篇揭露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现实,对矛盾重重、险恶丛生的社会发出了愤怒的质疑,并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我不相信”的回答。诗中既有直接的抒情和充满哲理的警句,又有大量语意曲折的象征、隐喻、比喻等,使诗作既明快、晓畅、又含蓄丰厚,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这首诗通过对专制时代的政治死难者的悼念(“看吧,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反思历史(“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然后在此基础上第一次向苍茫大地喊出了“我——不——相——信”的叛逆的声音。这声音回荡在中国的上空,激起一代中国青年心中无数的波浪,蒙昧主义的历史铁幕,被一声诗的怒吼撕开了第一道口子。北岛用他强健的笔触赋予了作品强大的艺术张力。它将抽象的伦理观念与平易的意象相结合,产生了一种超现实的思想力量。不仅如此,其强烈的悲剧感更是让人透不过气来。冷峻的反讽、浓郁的悲愤、炽热的感情,如火山喷发一般使人惊心动魄。诗中许多意象具有鲜明的色彩感,如“镀金的天空”、“冰川季”、“冰凌”、“黑海”、“好望角”等等,也具有强烈的象征性。特别是“死海里千帆相竞”,就是对文革十年群魔乱舞、人妖颠倒、是非不分、白色恐怖、正义不彰的高度概括。《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
北岛的青年时代是在“文革”中度过的。造反派的身份曾经使这批小青年头脑发热过一段时间,然而,随着运动的非理性推进,社会秩序的日益混乱,他们目睹了劣质的政治模式对人性的摧残,对人的正常要求的践踏,感悟到个人在社会的急风骤雨中的无奈??一些有头脑的红卫兵开始思考这场运动的社会心理后果,反思它的功过是非,思索个人和民族的命运。北岛早期的诗歌,本质上其实就是对“文革”教训的形象总结。
顾城(1956—1993,北京人)是朦胧诗派的又一重要作者,他的诗歌与其说是“文化”意义的人的觉醒,不如说是“生命”意义的人的本能的歌唱。顾城13岁随父母下放,一边放猪,一边写下早期虽然稚嫩却充满灵性的诗篇。由于顾城的诗充满独异的直觉和感性,较难进行确定的解读,因而成为朦胧诗人中被争论最多的一个。
顾城的诗歌创作体现这样的一个审美特征:诗人由于种种原因从成年人的现实生活中逃离了出来,躲进自己儿童时代的亲历和体验中,又借用儿童的眼睛和心态来直觉地把握成年人的生活,感悟现实的世界。这样就使诗歌的意象染上孩子的稚气与纯真,却又暗藏着诗人思想成熟而深邃的美,构成顾城那奇特的梦幻般的诗歌童话意境。
走进顾城诗歌的童话世界,不难发现,“孩子”的愿望遥远地矗立在灰暗现实和苦难人生的对岸。童话的纯净、美好和梦幻般的理想主义色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的那个“世外桃源”。顾城诗歌中的童话世界就是诗人独出心裁开辟出来的种植自我精神的“田园”。他希望“每一个时刻/都像彩色的蜡笔那样美丽”。他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他想涂去一切不幸,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于光明”。他还“画下了东方民族的渴望”。最后,他还想“把自己也画上纸角上”,再“画下一个树熊/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坐在静静的树枝上”,“孩子还想唱自己的歌,直到世界恢复了史前的寂寞”。在这个童话世界里,有和孩子眼睛一样蓝的天空,天空中飞着风筝和小鸟。白天有为我拉纤的太阳,夜晚月亮洒着干干净净的月光。天地之间吹着“淡紫色的风”,大地上“画满窗子”。大地上还长满了“鲜黄的油菜花”、蒲公英和狗尾草。大地长麦子/也长诗人。在这个童话世界里,“露水能看见微笑/爱情没有痛苦”,“爱人没有见过阴云”。在这里,“幻影的梦”可以放在狭长的贝壳里,心可以放在金黄色的麦秸织成的摇篮里,“让时间拖着/去访问世界”。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黑夜”是对现实状况的一种象征。‘黑’是一种反面的力量,是诗人灵魂压力的来源。“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这是社会、现实对我的异化,使我的眼睛也变黑了。而‘我’又被夹在“黑夜”与“黑眼睛”两个意象的中间,我受困受伤害的状况是可以想象出来的。但诗人却表态,“不用说了,我不会屈服”。这已经体现出人与环境的不可调和的悲剧,但更具有悲剧意味的是,“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黑夜”本来就没有光明,诗人却偏要固执地在“黑夜”里寻找光明。这就陷入了自身逻辑性的背反。悲剧的美就在这里诞生。“黑夜”的现实对顾城心灵的过度挤压,迫使诗人从不自觉到自觉地逃离现实,“出世”的民族无意识在冥冥中不断呼唤诗人的灵魂回归自然。外部势力的逼迫和内心的无意识愿望的痛苦呼唤,共同把诗人推向现实生活的苦难边缘。生命的悲剧意识,促使诗人沿着陶渊明式那种“田园”式的民族集体无意识走进自然,走进梦幻,走进超验的感觉,并用自然、梦幻和超验感觉中的意象,在现实生活中编织一个纯净的诗歌童话,创造了属于诗人自己的一个精神的家园。
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龚舒婷,福建人)。综观舒婷的诗歌,有一个较为突出的情感特色——以‘爱’为表现主题。‘爱’始终是她诗歌的内核。这种‘爱’包括自爱和爱人。 《致橡树》更明确地提出了一种独立理想的爱情,它是建立在人格独立基础上的人际关系,诗中一连串的假设和随后的否定,表现了对隶属、依附的轻蔑。只有这样的爱情——这样的人际关系,才有价值,才值得肯定,才能分担风雨共享霞霓。舒婷不倦地追求着人生价值和独立的人格尊严的实现,用自己的爱的方式去感受。她说:“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地用我的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怀。舒婷正是以“自爱”这种充足的情感能源,通过对人的信任、尊重和对心灵的抚慰,来表达她对现实的关切。舒婷抒写着‘爱’。“‘爱’是她情感和意识供养的神明”。因此,‘爱’也是她诗歌的内核实质。她从“自爱”和“爱人”的情感出发,实现着她对‘人’的关切的诺言。
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等诗则从另一个角度——“女性意识”的复苏表现了人的觉醒。如《致橡树》一反过去依赖性的女性生命和情感特点而强调女性的独立性:“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里我们容易想起新诗的开拓者沈尹默的《月夜》:“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不过舒婷不像沈诗的抽象,而把这种独立的主体意识具体化为一个爱情的女性主体,使之更加血肉丰满。舒婷的另一首名诗《神女峰》同样借爱情的主题反叛压抑人性的传统文化。‘神女峰’在传说中是女性坚贞的榜样,然而诗人不这么卡门:“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诗人发出了内心的疑惑,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最后诗人坚决地‘背叛’了传统的烈女贞妇的观念,要爱,就要得到,否则空守一种贞洁的观念,是没有意义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
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两句诗歌明确凝练、坚定有力,成为当代诗歌的名句,广为传颂,好像另一个时代的语录和口号一样,但它却不是以抽象的说教,而是以丰润的感情来赢得读者的共鸣。
(一)北岛、舒婷、顾城诗歌特色比较
北岛是朦胧诗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他的作品表现出对自由和民主的强烈需求,诗风凝重,语句犀利,具有非常强的概括性。诗歌更多的是对自由的抗争,他的《回答》被誉为是一代人的心声。他的诗歌最大的特色在于具有如岩石一般坚韧的质地,许多警句式的诗行给人带来极大的震憾。
如《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时代的开始。诗中展现了悲愤之极的冷峻,以坚定的口吻表达了对暴力世界的怀疑。诗篇揭露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现实,对矛盾重重、险恶丛生的社会发出了愤怒的质疑,并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我不相信”的回答。诗中既有直接的抒情和充满哲理的警句,又有大量语意曲折的象征、隐喻、比喻等,使诗作既明快、晓畅,又含蕴丰厚,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这首诗的成功首先是思想的成功,但承载这种思想的是高超的诗歌艺术。北岛用他强健 的笔触付与了作品强大的艺术张力。它将抽象的伦理观念与平易的意象相结合,产生了一种超现实的思想力量。不仅如此,其强烈的悲剧感,更是让人透不过气来。 冷峻的反讽、浓郁的悲愤、炽热的感情,如火山喷发一般使人惊心动魄。 诗中许多意象具有鲜明的色彩感,如“镀金的天空”、“冰川季”、“冰凌”、“黑海”、“好望角”等等,也具有强烈的象征性。特别是“死海里千 帆相竞”,就是对文革十年群魔乱舞、人妖颠倒、是非不分、白色恐怖、正义不彰的高度概括。诗中最撼人心魄的是诗人对黑暗势力的连珠炮般的轰击,那么激烈而 坚定,那一连串“不相信”所代表的正是善良与正义的呼声,也代表了人民的不可欺、历史的大浪淘沙。诗的最后一节,诗人将强烈的感情和控诉进行了高度的升 华,从而使诗具有了哲理的意蕴,历史的深度。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对于人民的坚定信心。其浪漫主义情怀和象征主义意象高度融合,严肃、冷峻、 庄重、热烈,既有曲折的情思,又有深刻的反思,既有深沉的回顾,又有热烈的希望。《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诗歌总体特征上可以概括为象征诗。北岛在20世纪80年代初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他通过所倾心的意象的接组和叠加,撞击和转换,通过所谓的超越时空的蒙太奇剪接,成功地将一个理想的艺术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民族文化传统、时代的哲学氛围、沉重的理想生活的渴求成为他诗歌的主题。他的诗歌基本上是由两组对立因素构成的象征意境,他用这些象征性诗歌形象再真实不过地传达出了一个充满压抑感的生活氛围,也表现了重压之下,生存意愿和发展要求仍然存在着的人对苦难现实的心理反叛。
舒婷朦胧诗主要表现出对情感的呼唤,舒婷是新时期最为大众所接受的朦胧诗人。她的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呼喊人的真诚和包容。《致橡树》表达了女性独立的决心。《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炽热情感。她的诗带有传统女性温情的调子,但又具备现代女性的刚强气质。
舒婷在“朦胧诗”诗人中独特的意义,是在“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的总主题下,充分展现了个人情感和内心感觉对于诗歌的意义。她是一个本色的诗人而不是“姿式”诗人,认同
的是诗歌对个人内心需要的一面,而不是社会功利的一面。如果说舒婷是一个用诗来关切生活的诗人,诗的创作随着个人感情生活的潮汐有涨有落(她在1980年代中期曾因做“一个普通女人”而中断写诗,1990年代以后则主要从事散文写作)。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朦胧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还有诸如船(双桅的、桅数不明的以及搁浅的)、大海、贝壳、沙滩、星星,橡树、凌霄花、紫丁香、紫云英、茑萝、三角梅、蒲公英等等。而提供新的事物品种最多的是舒婷。 “朦胧诗”也不仅仅是舒婷式的“软性”话语,其中也不乏音调高亢、激烈的声音,如北岛。北岛给世人一个“愤怒的青年”的形象,喊出了那个时代最强音——“我——不——相——信!”。而当怀疑主义情绪在“今天派”诗人那里形成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的时候,舒婷则在孜孜不倦地寻求和解的道路。 舒婷的诗提供了一种“软性”话语模式,也提供了禁欲的一代人的情感模式,经过了革命的禁欲年代,这些年轻人的个人情欲终于获得了一点点舒解的可能。但比起日后的“新生代”诗人的狂热的情感宣泄来,舒婷一代人的欲望舒解则显得十分可怜。一点点假想的发泄而已。我们不难发现,舒婷非常喜欢使用一种虚拟语态。
如果你给我雨水,
我就能瞬息茁长;
如果你能给我支援,
我就能飞旋直上。
……
(《茑萝梦月》)
一种小女生式的感受,从内心里萌生的一点点霓虹般的、甜蜜的梦幻。假想中的情爱和对虚拟未来的憧憬,也许是处于情感的赤贫状态的一代年轻人心中最后的一线希望。这些希望差不多就是精神鸦片,安慰着他们的干渴、枯燥的心灵。
很多人都说顾城是在寻找光明,顾城被称作是“童话诗人”,他的诗歌简单,纯洁,却又能一针见血,直指人心。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言简意赅,内涵丰富,传诵一时。他似乎是用孩童的眼睛去看待万事万物,希望寻找他心目中的纯美境界。但这种诗风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一旦他对寻找陷入痴迷,他就很难自拔,因而也会丧失诗歌本应有的智性的光辉。
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
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在《无名的小花》中有个片段是:我的诗像无名的小花随着季节的风雨悄悄地开放在 ————寂寞的人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顾城本身的一个影子,那就是一朵小花开在寂寞的人间,而我们绝不会看到一朵小花有这种感受。在《远与近》中是这样写的: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这首诗,是诗人对不正常生活的本质发现。此诗初发表时,被视为难懂的怪诗。按照当时僵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已被习惯钝化的思维模式,此诗确实难于解读。因为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篇三:解读中西诗歌语言的模糊性
解读中西诗歌语言的模糊性
摘要: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模糊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在诗歌中。只有借助模糊语言,诗人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意义,给读者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本文将从词语结构的角度,以中西诗歌为例来分析诗歌语言模糊的成因,以期能对诗歌的解读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
关键词:诗歌语言;模糊性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34-02
由于客观世界本身的复杂性、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语言系统的有限性,语言模糊现象普遍存在。情感的模糊性、复杂性决定了诗歌语言的模糊性;特殊的语法、丰富的修辞格和诗歌本身的多义性造成了诗歌语言的模糊性。
一、诗歌语言的模糊性
汉语偏于综合,在造句谋篇上形成的是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的语言结构;西方思想和语言偏于分析,在造句及组织篇章时,注重形式上的接应,即行合。但因为模糊性是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本质属性,中西诗歌在不同程度上都体现了模糊的特征。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所含的信息量更大,有更强的表现力,能激发读者无穷的想象,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使语言极具张力而增强诗歌的余香和回味。
二、词语结构造成诗歌语义的模糊性
人们在日常交流中,习惯上用最少的努力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在诗歌中则恰恰相反,诗人往往会通过对词语结构的非常规使用,故意营造信息缺失,从而诱发读者去努力思考,填补信息空白。
(一)非专指名词并置
意象的叠加在中国古诗里比较常见。如马致远的《天净思·秋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首诗用“枯藤、老树”等十几个意象叠加成一个意象群,呈现出一派凄凉可悲的晚秋景色,反衬出一个孤零零的天涯游子沦落怅惘的心境。还有,从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人们看到的虽是普通的自然景象,而所感触到的却是旅途的艰辛、情境的凄凉、人生的孤寂、境遇的悲苦、早行的寒意和心中的思乡之痛。读者眼前万象丛生,心中百感交集,各种与此情景相关联的人生景象纷至沓来,构成一种悲凉的氛围和凄苦的情调,令人神伤心摧。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几个星,几点雨,都是虚数而非实数,把空间留给读者的想象去填补。读者的想象调动起来,诗味就浓了,诗景也就活了。恰是借助模糊,表现出了山雨欲来时的情景,耐人寻味。
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句子结构和形式的完整性,连接词不能随意省略。但在诗歌中,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常常会出现偏离句法结构的句子。如ezad pound 的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该诗偏离了英语诗歌的传统,运用意象叠加的手法,具有浓缩的效果。诗中没有诗人感情的抒发,也没有对事物的客观述说。诗中的意象是诗人在接受客观物时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直接呈现出来,未加任何渲染和修饰。他描写的是在巴黎地铁站看到的几个美丽女人的脸——如“黑色潮湿枝头上的一片片花瓣”,但是这些女人的脸到底有多漂亮,只能靠读者根据他提供的意象去展开想象。
(二)特殊的语法
著名的唐代诗人王维擅长在诗中使用特殊的语法达到特殊的效果。如《香积寺》中的“泉声咽危石,月色冷青松”,恰是这种看上去的“不搭配”,使危石、泉声、青松变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东西,从而引起读者联想,加大了诗歌的容量。
英语中的代词起着代替文中出现名词的作用,可以前指也可以后指。诗歌为达到高度的简约与凝练,也会经常使用一些代词。但在有些诗中,代词的指代比较模糊,并未指出此它的具体指向,而留给读者更多的遐想空间。以william cullen bryant 的to a waterfowl《致水鸟》为例:
he,who,from zone to zone,
guides through the boundless sky thy certain
flight,
in the long way that i must tread alone,
will lead my steps aright.
第一行中的代词“he”,在诗中没有相对应的指代词,诗人并未直接写出是谁。除了指表面意义的“水鸟”外,也可以把“he”想象成“god”或其他的人生中的指路人。当然由于诗歌的开放性,不同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he”也可以有不同的指代关系。
(三)丰富的修辞格
诗歌经常采用象征、比喻、烘托、暗示和大幅度跳跃等表现手法,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感受。如“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出了白发的模糊长度和愁的模糊度量。愁生白发,人所共知,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啊?正是这独辟蹊径的奇句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创造了朦胧的模糊美。再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作者亡国后的愁绪,融入进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的长江。既让读者感到了亡国之君的满腹愁苦,又感到其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情,值得细细品位和咀嚼。
比喻、象征也是英美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以robert frost 的tree at my window为例:
tree at my window,window tree,
my sash is lowered when night comes on;
but let there never be curtain drawn,
between you and me.
诗人以窗前树比作朋友,而窗帘就像是他和朋友之间的隔阂,这
种隔阂是什么样的,只能靠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想象。
(四)诗歌本身的多义性
刘禹锡《竹枝词》中的“道是无晴却有晴”成为千古绝唱,就是由一个“晴”字引发了读者无限的遐想。“晴”与“情”同音,诗人像是在说天气,又像在暗示歌声的“无情”和“有情”,令人难以捉摸。同样的例子还有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里的“丝”和思念的“思”谐音。既指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也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一语双关,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提供了进一步想象的空间。如果没有这个想象的空间,也就没有这样鲜明而强烈的美感了。再如白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首诗的深层信息和表层信息都是朦胧的,甚至连时空观念也被淡化了。 英语诗歌中也存在类似的例子,如r.gross的no park:
yield // no park // unlawful to pass,// wait for green light,// yield,stop //narrow bridge // merging,traffic ahead // yield,yield.
这首诗表面在说交通路上困难重重,要慢行。也可指人生路上也有无数意想不到的困难,不管干什么都应该慢慢行。
三、结论
总之,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才使诗的意境深远、雅致、含蓄委婉,诗意得到拓展,诗情得到发挥,产生了恒久的艺术魅力。恰
篇四:解读朦胧诗人李商隐——从《无题》诗入手 学案
2012年5月( )日 姓名
解读朦胧诗人李商隐——从《无题》诗入手
【学习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生活经历,了解李商隐的文学成就及其朦胧、复杂的心境。2.熟练掌握《无题》,同时
熟悉他的其他著名诗歌,并掌握名句。
【附】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
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
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学习过程与活动】
一、 导入课题
1.李商隐“无题”诗欣赏
①《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jiē)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以"无题"为诗题,是李商隐的创造。此诗向来解释纷歧,或曰言情,或云托意君臣之难遇。即以言情而论,亦难知其属情者为何人。)
②《七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李商隐之后的无题诗举例: 宋代·陈大用 《无题》闲拈红叶欲题诗,待得诗成又赖题。心事不随流水去,月明人在赤桥西。
元代·徐再思《无题》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明代·唐寅《无题》兴发总关情, 自落霞孤鹜,秋水长天, 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 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 比当年风景如何。
明代·唐寅《无题》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鲁迅《无题》(写过五首)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围是堆着的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惯于长夜..”。这首诗,正是在这种悲愤的心境下,抒发了作者对革命青年牺牲的沉痛感情和在漫漫长夜里多年生活积累起来的深沉感慨,表达了他对国民党腐朽政权的仇恨和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
3.思考题:“无题”是一个什么样的题目?什么情况下用“无题”为题?根据上面的诗歌以及你的经验,说说你的想法。(点拨:无题诗是不是无稽之谈,没有意义的诗歌?)
记录要点:
二、 收看《唐之韵——朦胧诗人——李商隐》(第19集)做好记录。
1. 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依据诗句中的哪些词语,摘录下来
篇五:舒婷朦胧诗赏析
舒婷《双桅船》赏析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赏析]
所谓舒婷诗歌的“低音区”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的作品。如《自画像》、《往事二三》、《童话诗人》、《双桅船》、《北戴河之滨》等等。这部分作品由于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地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因此,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的“雾中之花”。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
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像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编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地表达。
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