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作文4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10:09:45 作文素材
篇一: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
【寓言典故】买椟还珠
楚国有个人在郑国做珠宝生意。他用名贵的木兰做了一只装珠宝的盒子,拿高级香料熏染得馨香扑鼻,又用美玉和翡翠装饰得珠光宝气的。有个郑国人看到这只盒子,出高价买了下来,然后把里面装的珠宝全部还给了这个商人,只带走了盒子。
[教学内容]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简要分析]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郑国人买椟还株,没有把矛盾的主次方面地位摆正,过分突出了次要的一面,颠倒了事物的主次关系,造成处理问题的不当。
篇二:读买椟还珠有感
取明珠辉映人生
——学《买椟还珠》有感
张格庄镇上官小学五年级 李娜
今天地方课上,老师领着我们学习了《买椟还珠》这个故事,通过学习原文,我了解了这个故事的大意:春秋时期有个珠宝商人得到了一颗夜明珠。为了卖个好价钱,他就找工匠用上等木枓做了个盒子,又找人雕上花纹,再镶嵌了一颗闪闪的宝石,最后用名贵香枓把盒子喷了几遍。他用盒子把珠子装好,来到郑国的一个闹市,开始叫卖:“快来看,快来买,世间珍奇——,不要错过好机会!”这一阵吆喝立马招来了不少路人围观,有人问:“多少钱!”“不还价,三千两黄金!”“哇,三千两,买不起!”
这时富商朱六走了过来,得知后就用三千两黄金买下了这颗夜明珠。他看见这盒子外表精美还有阵阵香味,打开一看,发现这夜明珠和别的珍珠也没什么区别,就把珍珠还给了商人,欣赏着盒子沾沾自喜地走了。
还没合上书,就觉得这个朱六真“傻”。没想到他只注重事物的表面,却忽视了它内在的价值。
由此,我联想到了清朝的纪晓岚。他相貌丑陋,而且口吃。但他才华出众,赢得了大臣们的尊重,特别是深得乾隆皇帝的器重。有一次他和皇帝在“天然居”茶楼对对子。乾隆说:“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纪晓岚脱口而出:“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顿时让乾隆皇帝对他刮目相看。
还有一次乾隆皇帝与文武百官去观灯。观完灯,猜完谜,皇帝仍尤意末尽,便命令陪同他的大臣们每人出一谜语,让大家猜,猜中者有赏。纪晓岚灵机一动,就挥笔在大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猪狗仿佛,既非家禽,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
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皇帝和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绞尽脑子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纪晓岚谈笑风生地揭了谜底——猜谜。真是妙啊!
但是21世纪的今天,却有很多人却只注重自己的外表,对自己的内在涵养缺少修炼。有些同学非常在乎自己的外在美,却不在乎自己一手歪歪扭扭的钢笔字。有同学随时用手掸掸身上的灰尘,却对一句简易的歇后语束手无策。记得上学期的一个中午,语文老师在电视里出示了一些常用的歇后语,让我们摘录下来。可有几位同学却认为这些句子没什么用处,在一边谈论一位男同学的什么NIKE运动服。这NIKE运动服是非常漂亮,但我想穿在身上这人是不是也变得聪明了呢?纪晓岚能有如此出众的才华,不是与生就有的,而是他长期学习积累的体现。现在学校、班级都在大力提倡多看课外书,目的就是让我们通过长期的阅读,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内涵。虽不至于连夜明珠和盒子的轻重都搞不清,但再经过多少年后,没有丰富的知识又怎能面对新生事物呢?一句话,我们只有多学多问,掌握本领,才能成为对家人、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栋梁之材;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成为别人尊重的人,才能成为适应时代潮流的人。
2009.10
篇三:成语故事《买椟还珠》读后感
成语故事《买椟还珠》读后感
读了这个故事觉得很可笑。
春秋时候有个楚国人,为了把自己的珍珠多卖点钱,想尽了办法。他用名贵的木兰香木做了个木匣子,里边装上珍珠在大街上叫卖。立刻吸引来不少顾客,但没有一个人来买。
一会儿走过来一个郑国人,给了卖珠人许多钱,急忙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卖珠人,只托着木匣子走了。有许多看热闹的人都惊呆了。原来这个买主不是买珍珠的而是买木匣子啊!
这个故事设定的含义是: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辽宁抚顺将军二校一年级:李昊洋
篇四:买椟还珠 2014年4期
客官,想做点什么? 我想为我的珍珠做个华丽又精致的盒子。 做得华丽些,我不差钱! 我要做出一个举世无双的盒子。 哇,这盒子太漂亮了,配上我的珍珠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一般一般! 大家来看啊!南海大珍珠,物美价廉,包您买了不后悔! 嘻嘻!赚到了! 这盒子太美了! 哇!您发财了! 这么大个元宝! 哇!这盒子太美了! 老板,我要了! 珍珠还你! 这样的话,我还可以再卖给别人!哈哈哈⋯⋯这买家真是买椟还珠。
篇五:《买椟还珠》解读
( 幻灯片)刘雪峰个人简介:朝阳小学语文教师,洮北区骨干教师、教育科研优秀会员;获市级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国家级教学论文一等奖、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幻灯片)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是小学语文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买椟还珠作文400字)第二板块《汉语家园》中的第三课《买椟还珠》和表达——学习“转述”。
下面我先和大家交流《买椟还珠》一课。
一、教材解析:
《买椟还珠》一课节选自《韩非子》一书。是一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它是一篇文言文。全文的意思是:楚国有一个专门卖珠宝的商人去郑国卖珠宝,为了让珠宝畅销,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制作了一个木匣子,把木匣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用桂椒香料将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把珍珠装在匣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珍珠的匣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匣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了商人。
课文借助“买了匣子还回珍珠”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正确分辨事物的不同价值以决定取舍,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最终得不偿失。
二、学情分析:
本板块文言文,虽然篇幅短,但读文、断句,以及理解上也会有一定难度。本课是第三篇文言文,在教师引领学生教读解译前两篇的前提下,学习第三篇,学生相对来说陌生感会削弱很多,读译起来不会感到太困难,很容易自主接受和理解。所以本课不用束缚学生的手脚,可以让学生自由的读文,自主的学文,教师适机引领、点拨、指导即可。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
先说说本板块的教学重点:注重朗读方法和学文方法的指导,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注重语言积累。因此,在引领学生
学习时需要培养学生积累文言文常用字词的意识,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文言文朗读和学习的方法。而且为了增添今后继续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们应尝试多角度理解寓言寓意,逐步培养学生对生活小事的感知、感悟和辩证思考的能力。
基于以上因素,我把《买椟还珠》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幻灯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文中“为、以、其、而”等重点字词,了解 “买椟还珠”的故事大意,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3.了解成语本意,引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寓意。
4.背诵课文,积累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教学重点、难点:(幻灯片)
由于五年级学生文言实词掌握较少,阅读上有一定障碍,因此将教学重点定为:1.理解“为、以、其、而”等常用文言字词,学习排比句式,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特点。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五年级学生受到认知、分析能力的局限,多角度思维会有一定困难,因此将教学难点定为:学习多角度思考寓意。
四、教学策略:
首先,我们先要清楚一点,学生的个人阅历有限,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也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儿童自身的独特价值观,并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当的价值观引领和指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学本文时我采用“自读自悟”“读写结合”“扶放结合”的方法,逐步深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法指导为主。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且运用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克服学习障碍,产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进行全班讨论,培养学生的的辩证思维。
五、课时分配:
本课篇幅短小,训练和拓展的内容含量适度,可以安排1课
时完成;我考虑本课是本板块的最后一篇寓言故事,课后又有一个拓展与运用:搜集类似的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与班级学生交流。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训练能力和积淀语言的机会,因此,本课我安排2课时进行。
六、教学流程:(幻灯片)
本课教学流程我注重把握四点:
1. 注重朗读训练,使学生准确断句、流畅读文。
2.注重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学习方法。
3.注重引领学生多元思考寓意。
4.注重拓展与积累,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具体流程如下: (幻灯片)
第一步:复习导入
1.复习:让学生说说学习了《朝三暮四》《相濡以沫》,喜欢哪一则寓言故事,并说明理由。
2.引入并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买椟还珠》 (这一步的设计意图就是温故知新,干净利落地切入主题) 第二步:检查预习,正确读文
我是这样做的:
①学生介绍韩非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重视和充分利用课后小资料以及自己搜集的资料来了解本文作者。)
②学生读文,正确断句,指导朗读(出示幻灯)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先学生自读、指名学生读,师再强调读准“椟”“缀”“辑”这三个字的读音。并强调注意“缀”和“瑰”这两个字的书写。
之后学生再读并汇报断句,师生共同敲定如何断句,适机指导正确朗读。这时,朗读的形式就可以多样化了,比如:指名朗读、小组朗读、集体朗读,直至流畅。
(设计意图: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朗读
的技巧,再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文意。) 第三步:尝试自学,理解文意。
一、出示小组自学要求:
(幻灯片)出示小组自学要求:
1.读文,并借助书下注释,理解文意。
2.小组内交流,互相指点补充。
3.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故事的意思。
(设计意图: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在学习前两篇文言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巩固文言文学法,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二、全班交流,汇报文意
学生合作学习后,由小组代表汇报学习体会,遇到不正确的回答或存在的困惑由其它小组补充更正;遇到重点词语敲定掌握 这时老师要有针对性的出示重点字词句:(幻灯片)
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其:代词,他,他的(课文中指楚人)。
2.熏以桂椒。
“以”是“用”的意思。
3.为木兰之柜。
为:做,制造。
4.而:文言虚词,这里可以翻译为却、可是、但是。
除了交流重点字词外,还要重点体会描写装饰盒子的排比句式,(幻灯片)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先填空再观察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最后教师总结用排比句体现了文言文的简洁凝练。
(设计意图:此处字词句段篇的理解体会,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文言文语言特点的同时,积累文言词语,了解故事内容。)
第四步:结合课后题,多元理解寓意。
作为高年级的学生 ,理解文章寓意是很容易的。教学设计
不要停止在只让学生了解寓意上 ,而是运用这则寓言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维达至更宽广的领域,进一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习惯。
在学生了解文意后我抛出一个问题(幻灯片)
“郑人为什么会‘买椟还珠’呢?”这是本课很关键的一道课后题,是引发学生多元思维寓意的中心议题,也是解决本课难点的突破口,我把它设计成微型课:
师问:同学们,我们已经明白了这则寓言的文意,现在我们来想想郑人为什么会买椟还珠呢?学生开始讨论。
生可能答:郑人觉得盒子太精美了,被盒子的外表迷惑了,认为盒子的价值超过了珍珠。生也可能回答盒子比珍珠值钱。 生可能答:盒子不值钱,装饰的再美也不过是个盒子。
生可能答:盒子是用名贵的有香味的木料做成的,并且装饰得十分美,纯手工制作的就值钱。
生可能答:从艺术上看,人创造的艺术品比珍珠更有价值。
生可能反驳“我认为没有道理,因为珍珠比盒子贵,珍珠价值连城。”
可能有学生会说:这位楚人把盒子装饰得这么美只是一种促销手段。做买卖太不实在了,为了把珍珠卖个好价钱,把盒子装饰的这么精美,就是想让消费者看花眼。 师追问:郑人出高价买这个盒子,说明这个盒子在他看来超过了珍珠,包装超过了内容,形式超过了内容,身边见到过这样的事吗?(让学生列举身边的的例子。)如:非常奢华的月饼盒。甚至比月饼本身的价钱还高,卖出了天价。有的人就因为它外表的奢华而花高价买下它。这种现象相当于买椟还珠;去超市买了箱牛奶, 赠个毛绒玩具,因为我喜欢的只是那个毛绒玩具,可是毛绒玩具不单卖,所以就全买了。
师问:那么,这时我们来看,相比之下盒子和珍珠谁更有价值? 师追问: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生可能回答:有价值还是没价值要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珍珠和盒子比,当然是珍珠比盒子值钱。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