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昼的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8:38:40 体裁作文
篇一:找路的人——林治平《白昼提灯》读书笔记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白昼的意思)找路的人——林治平《白昼提灯》读书笔记
本书是台湾著名教育 家林治平先生多年来对“全人理念”进行思考和实践的文集。全书分为反思篇(1-4章);认识篇(5-10章);实践篇(11-12章),外加一个自序和附录。正如该书副标题“人的失落和人的追寻”所揭示,该书的核心主旨是在寻找曾经失落的人。说到底,我们都还在寻找一条属于人的道路。
作者在自序的开篇就通过西方哲学史上的两幅经典图景引入了“人啊,你在哪里?”这个振聋发聩的问题。
第一个图景是古希腊犬儒派哲学家第欧根尼曾经在大白天提着一盏灯笼在雅典集市上东张西望找东西,众人围观问找什么,他回答说“找人”,引起哄然大笑。有人骂道:“这满街不都是人吗?简直是疯子”。还有人取笑说:“喂,我就是个大活人,不用找了”,可是这位哲学家毫不理会,仍然继续寻找。
第二幅图景则是2000多年以后的1882年,哲学家尼采在其《快乐的知识》第125节中借用“白昼提灯”的故事描绘了另一个场景,在这里,怪人说“我在找神,我在找神”,并对周围人嚷道:“神到哪里去了?我告诉你们吧,是我们杀了神——你们和我!我们都是杀神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啊?……我们不是在无边的虚空中彷徨迷失了吗?……神腐臭了没有?——神已腐烂了!神已死!神没有活!是我们杀了神!我们是凶手中的凶手!”
人不见了,神也不见了,两位哲学家为了思索人的问题,绞尽脑汁,殚精竭虑,一个安于物质的贫乏,蔑视世俗的一切权势富贵,整天蹲在木桶里晒着太阳,但最终也没能真正回归到自我的本体;另一个则赌博式地提出了“超人”的理论,最终怀着他对神的复杂心态,怀着他对人性的绝望和人类的悲悯,疯狂而终。
人为什么不见了?这也是作者借助这两个故事想思考清楚的问题,他看到了现代人在物质富足、科技进步、制度文明的同时,却陷入了深深的认同危机之中。伴随着神在我们心中的死亡,人的终极意义也忽然沦丧,人的最高目的也完全崩溃。在这个非人化、去人化、感性文化充斥、单面人云集的时代,自然是“心中无神,目中无人”,这就是现代社会不断发生人类重大悲剧的原因。
林治平先生由此对尼采的寓言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人找不着神,是不是就可以说没有神呢?当人用他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找神的时候,神就会被人的经验切割成支离破碎的碎片。神被我们有限的经验杀死了。所以我们所杀死的神,并不是那位超越我们经验的、自有永有的神。这就是现代人的悲剧,我们扼杀了生命的源头和人生的终极。该书由此提出了“全人”(holistic person)的概念,将人生看得见的部分和看不见的部分整合起来思考。
在序言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作者便从思想史的视角,对西方现代化兴起以来他所概括的“找人运动”进行了有趣的梳理。我们知道,在西方16世纪之前的整个一千年历史,被历史学家们视为黑暗的中世纪时代,而以文艺复兴(Renaissance)、罗马法复兴(Revial of the Rome Law)和宗教改革(Religion reformation)为标志的所谓3R运动,则打破了黑暗神权的时代,吹响了人性解放和现代化高歌猛进的号角。
作者对这三场运动的解读是全新的,而且充满历史的洞察力。他承认中世纪政治系统中君主对臣民的压榨,地主对农奴的盘剥,以及在宗教系统中严密僵化的圣职制度对普通民众的支配,使得人完全失去了自主性,在神面前也无法独特地呈现自己,因此,针对中世纪的各种反叛行动其实都应归入重新寻找人的轰轰烈烈的过程。他首先肯定了文艺复兴和罗马法复兴这两场“找人”运动的价值,但也审视和批判了其中的内在缺陷:为了使人恢复到尊严自由的地位,文艺复兴从希腊思想中的人文精神去找人,其成果是带来了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再到19世纪的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而罗马法复兴则从罗马式的法律制度中追寻。前者以
今生今世可以感觉到的人的现象为人的意义,我是衡量万物的尺度,凡事都必须在我的感觉验证范围内才可信。罗马式的法律制度则是从客观的法律中寻找人的定位,人最终成为法律制度下的一个客体。
因此,这两种“找人”运动都存在矫枉过正的状况,都是试图从人的本体之外寻找,是片面的。相对而言,16世纪的另一股找人运动则从希伯来式的基督教精神中去寻找人的踪迹,这便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这一运动希望跳过中古一千年的阻隔,直接回到《圣经》中去寻找人的意义与定位。路德从罗马书中发现,人是因信称义的,只要是人,就可以直接来到上帝面前,无分贫富贵贱,智愚贤劣,人人一律平等,人的独特性自主性是本体中不可割让的本质。
作者总结说,希腊式的罗马式的找人运动找到了“人有什么”;而希伯来式的找人运动则从“人是什么”着眼,由人的主体性、本体性来寻找。人必须先了解人是什么,才能享有“人有什么”的快乐。“人是什么”看重的是“I-thou”(我-你)关系,“人有什么”看重的是“I-it”(我-它)关系。两者都重要,但次序绝不可颠倒。错失了这个原则,后果不堪设想。
从历史发展的事实来看,作者的分析的确是非常切中肯綮的。在找人运动4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然发现人又不见了。由于这波找人主要循着希腊路线,所以连上帝的无限性、超验性、永恒性等都必须世俗化,必须存活在人的理性思考和经验感觉范围内。这种人化的神,当然不是真正的神,这种观念到20世纪60年代达到高潮,存在主义的无神论成为一种“神死哲学”。人终于拆毁一切权威,包括最为专断的上帝的权威,在人之外,别无权威。殊不知人最终成为理性的奴仆和经验的产品。难怪现代人在享有富足的同时会深深失落。我们活在一个非人化、去位格化、自我物化的世界中。人在法律制度下也成为没有尊严和自主独特性的“东西”。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找人,其实是想拽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举起来。当我们误把部分的真相视为全部的真相时,人的真相就真的不见了,人永远只肯在经验范围内寻找,所以人永远只能局限在有限的经验之中。实际上,人之存在,除了活在短暂的有限的物质肉体中外,还由上帝那里被赋予了属于上帝的生命、气息与永生。人不但活在看得见的物质肉体中,也活在看不见的无限永恒中。
在作者对现代化带来的人的失落的根源从理论上进行剖析之后,作者还具体对台湾现代化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观察和反思,他认为台湾目前的社会是一个有病的社会。“如果一个人找不到一些值得为之死的理由,那么他就不该活着。”(马丁路德金)台湾人的物质享受大大改进了,科技大大进步了,教育大大普及了,社会大大开放了,但台湾人却奇怪地失去了安全感,失去了前途感,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作者进一步思考了局限于现代化智力成果的狭隘,指出,在一个物化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只追求一些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东西”,看不见的价值、意义、永恒等就完全消失了。人只是我们达成目的的工具或筹码。人际关系变成了“我-它”关系,男女关系则变成性化的关系。物欲被当做人生的终极目的,物质范围内的实证经验成为绝对真理和一切意义的起点,有限成为了无限,这种追求KQ的精神,导致人不见了(第三章)。
在反思篇的最后一章,也即第四章,作者提出了人生问题的起点和终点如何定位的问题。换言之,也就是人的价值到底如何计算的问题。为什么密尔说,宁做一个不快乐的人,也不要做一只快乐的猪?人到底值多少钱?就看你如何折算。作者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系的一位教授莫洛维兹在一篇文章中说,他收到一张贺卡,上面写道,“按生物化学家的估计,组成人体的原料只值97分钱!”但他马上自己算了一下:“血素蛋白每克2.95元,消化酶每克36元,胰岛素每克47.5元,醋酸激酶等每克8860元,促卵泡素每克4680000元,霉乳素每克17500000元,按这个价目估计,大约除去水后净重每克平均值245.45元。我这个168磅重的人换算为76364克,除去68%的水分,共有24446克,最终为600万的身价。”为什么会有97分和600万元之间的差距了?莫洛维兹说,最简单的答案
是,内涵比物质贵重得多,600万美元买的是源自最高级的组合形态,而97分买到的则是内容贫乏的煤、气、水、石灰、铁等等。实际上600万还算低的,最高估价会到6亿至60亿美元。但即便如此,我们买到的仅仅是“高分子化合物”,如果试图把分子组合,这在现代科学能做到的十分有限,完全合成的细胞结构,人体的标价应高达6兆或六十兆美元。再换更精密的计算,每个人简直都是无价之宝了。所以,人体具有极高的内涵,“人体是灵魂表现生命艺术的工具”。
可以看出,人的价值问题就是一个起跑点的标准问题。我们不能只从氧、碳、氢、氮、钙、磷、钾等鸡零狗碎的物质元素去认识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就好像一则笑话,有一个莎士比亚的研究者对莎翁作品认真分析后说,莎士比亚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他的全部著作均为26个英文字母所组成。这种折算显然是从卑贱的眼光而不是高贵的眼光来看问题。 人是有灵的活人,有上帝的形象样式和气息。路加福音2章52节:“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起增长。”由此可见小小耶稣在12岁时,在面对自我、享用物质、人际关系与天人关系四个层面,都一并增长了。所以耶稣说,“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就看我们是把人看做肉身还是看做灵。
在这个基础上,作者在第二篇“认识篇”里,正面立论,全面阐述了自己的全人理念。简言之,所谓的全人理念,是指人活在与己、与物、与人、与上帝的四重关系之中。有人认为这些东西构成了对人的拦阻,比如萨特说:“在我,永远是绿灯”,因而试图否定一切,拒绝权威和绝对真理,要求完全以自己作为判断的准则,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藉伊凡之口说:“如果没有上帝,每一件事都是合法的”,所以凡事以自我为标准。但20世纪的灾难告诉人类,否定这一切带来的并不是真正的自由尊严。这四重关系简要介绍如下:
人与己的关系:许多哲学拼命强调人是万能的,至善至美的,其实是逃避心理,事实上人是有限的、软弱的。所以人生的智慧更显得可贵。有位心理学家写下一段祷告:“神啊,求你给我宁静,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改变我所能改变的;并给我智慧,能分清上述两者的区别。”
人与人的关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他善于节制自己的情与欲。不能离群索居。这里关键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绝不是人与工具的关系。
人与物的关系:天生万物为我用。人居于主体地位,物的所用是为了促进人的生命的圆融幸福美满。不能颠倒这种关系,否则就是我为物质的奴隶了。当然,作者对此的阐发应该更进一步,即我们与物的关系不仅是利用关系,而且还是一种受托管理者的关系,即我们是受上帝之托来管理物的,所以,人也必须尊重自然,履行好善管者的职责。
人与超自然的关系:想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首先必须由科学整合的方式入手,掌握“人的科学”,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由心灵内在、终极灵魂的关切去认识我是谁、人是什么。教育现在成了设计精密的训练管道,人被训练成专家,失去了独特性和主体性。 以上这四个层面的关系,最终被作者概括为QQQQ的人生,即,人面对自我,有存在勇气的智商(IQ)、活在社会中的情商(EQ)、由后天努力学习得来的客观知识——学商(KQ),以及心灵深处对生命终极的追求——灵商(GQ或SQ)。
在第七章,作者对IQ(Intelligence Quotient)进行了思考。作者引证了苏格拉底的例子,苏格拉底不相信自己是世上最智慧的人,但最终发现自己之所以智慧,是知道自己的无知。而圣洁箴言中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更表明了作者对于智慧为何的看法。我们在山川大地、日积月累的知识中寻找智慧,却忽略了智慧和意义来源的上帝,这样寻求智慧显然是不全面的。智慧使我们认识上帝、认识自己,因而谦虚自抑;知识却只能增加自我,使我们狂妄自大,因而迷失自己,拒绝上帝,这又是多么可悲。从心理学看,人是唯一会追问“我是谁”的动物。要承认自己的有限,“你是世界上独特的一位,今
天的你是上帝给你的礼物,明天的你是你给上帝的礼物。”因此要“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摩西)
作者在此还创造性发挥了IQ中I的内涵,包括(一)I的独特性:英文中的“I”是大写,代表我的不变价值和永恒意义。这种完全的绝对的自我接纳自我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在上帝面前的我是独特的、无可取代的。(二)I的单一个体性:人是彼此相同却又完全不同的,这才能使我们从人的本体接受自己、接受别人。这是从人之所是来接受人的态度,大异于从人之所有去接受人的态度。无论人有什么,人永远是人。人人都是单一的个体。(三)I是智力,是一种可供观测的理智能力。这是比较实证的测试,作者对此没有阐发,我认为需要补充的是:上帝给每个人的恩典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善待和开发这些智慧。
本书第八章讨论了情商EQ的问题,它是指人在人群社会中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与他人、与他所属的文化社会互动交往的能力。人是活在社会文化中的,必然要跟别人发生关系。但是,作者强调的是,看不见人,就看不见EQ。在决定人是否成功的因素中,EQ甚至比IQ更重要。EQ表征着自我克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以求达到终极的目标。人之所以为人,除了所具备的生物体外,形成自我无疑与他生存成长的社会文化关系太大了。社会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社会化及涵化。自我认同就是社会化和涵化的结果。所以讲EQ就是讲一个人知道自己如何活在自己的历史文化之中,只有这种人才能真正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激烈的竞争,打败对方、壮大自己、获得成功?如果这样,我们眼中还能看到另一个人吗?我们与人交往就只能是把竞争对手成功障碍一一铲除了。每个拥有IQ的人都是与另外一个“我”相接触,是“我”与“我”的关系,是互为主体的关系,而不是唯物的“我-它”关系。EQ的发展是相互尊重而非相互竞争,不再是打倒对方。所以,EQ并不是中国人常讲的那种所谓的“关系学”。
接下来,作者专章讨论了上帝的智慧,灵商的问题。作者为此用了两个比较机智的概括:
1、知道不知道的知道:我们一生当中,不知道的问题何其多也,比如我们对死亡、永生,不能用自己有限的观念来套,所以要承认自己不知道,这才是大智慧。2、看见看不见的看见:所谓眼见为实,其实是一种自傲,不是一切事物都要经过感觉经验的验证。望眼镜显微镜等扩展了人类看见的能力,但我们也成为了感官的奴仆。这个文化成为了感性文化。爱、理想、未来、意义等,往往是看不见的。保罗说,“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有一位画家说,“信心是灵魂的眼睛,可以看见那些看不见的。”
一个人有“知道不知道的知道”,便会谦恭自抑,追求真理不遗余力;一个人如果有“看见看不见的看见”,便能超越物质肉体的限制,看到生命的意义,永恒的价值,然后欢欣在生命大道上行走。
作者接着讨论了信心的问题。帕斯卡说,“信心有其理性所不能了解的理性。”(Faith has its reason that reason can not understand.)信心、经验和理性三者不是截然分割的,我们必须用信心接受某项已经存在的事物。科学并没有凭空创造任何东西,只是不断发现宇宙间其实早已存在的事实,即律。但我们发现规律后,必须相信这个规律就是规律,换言之,你必须相信有这个定律,你才能相信有明天的太阳,唯有相信存在定律,才能掌握宇宙万物的重演性,进而加以有计划地观察记录分析研究。这就是科学。所以就科学研究而言,你必须相信接受一些基本的前提,假设,从此出发,才能得到一些经验数据,然后才能理性思考得到原理。在作者看来,信仰何尝不是如此?相信有神,就会产生有神的经验,神是灵,所以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来拜祂。所以信心三重奏的第一乐章:接受享受-经验数据-理性分析-接受享受。 信心三重奏的对象:人其实以有限理性,本来就不能证明上帝存在,但人更没有能力证明上帝不存在。当有人斩钉截铁地说我绝对不信上帝的时候,这岂不是用更大的“信心”在信他的“不信”吗?也就是他相信自己的“不信”。根据保罗说法,如何知道有上帝?一方面用人的内心主动探寻,另一方面可以很客观地从上帝所造的天地万物推论得知。而从信心的功能
看,信心又具有信、望、爱三重功能。
作者在谈论信心部分时,专门就所谓的“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的问题进行了廓清,这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简单理解说,中国儒学是内在超越,基督教则是外在超越。言外之意当然是内在超越要比外在超越高明得多。但这其实是简单化类型化的误读。基督教信仰的重心是“你是”,而不是你应该如何。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样式造的,本身就有人的尊严和自由,是有灵的活物。人如果没有活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也就从原有的尊严自由中失落了,活得不像神,亏欠了人从神应有的荣耀,便是罪。基督教的救赎,并不是人之外外加一个超越的神,而是在人之内,恢复人原有的形象。所以基督教根本就不是外在超越的问题,而所谓的儒家,也往往并不是向内用力。
作为认识篇的最后一章,第十章分析了有关全人思考的几个小故事,其中的寓意简要概括如下;
1、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仅是单纯的26 字母,而是代表一种大于部分之和的整全思考。
2、韩非的寓言:要相信自己的脚,而不是倚靠鞋样。我们应该问人是什么,而不能依赖客体和外在去找人;
3、点金术:古希腊国王迈达斯向酒神狄奥尼修斯求点金术,结果后悔,宁愿失去所有的金子,而换回葡萄的美味、花的芬芳、可爱的小女儿等。点金术固然可贵,但如果因此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忘却了人生的价值,究竟是失还是得呢?
4、情人:少女对男孩说今天的月色多好,男孩不解风情说,没什么,1969年阿姆斯特朗已经去过了。结果让少女很失望。人除了客观事实外,还真的需要心灵的感应,灵魂的悸动。这样才能建立人与人的关系。
5、蝌蚪与青蛙:蝌蚪不知道什么是干爽和温暖,所以可能会问我要干爽干什么,要阳光干什么,但等它变成青蛙后,发现是很美好的。所以生命的蜕变是很奇妙的,人是有盼望的。
6、耶稣讲的财主的故事:这个财主有丰富的田产,不断拆去旧仓库,去盖更大的,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玩乐,然而上帝说这是一个无知的人,因为他在上帝面前并不富足,今夜必要取他的灵魂。所以,赚了就是成功吗?许多人就是因为追求功利,而到死都不甘心,比如相信60岁后能精进的画家突然癌症,比如著作等身的儒学大师徐复观在生命最后居然也没有内在超越,而是感叹自己“好惨啊”。
7、海明威:生命充满刺激,著作等身,但到老时越来越觉得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什么意思的空虚,因忧郁症而自杀。在耶稣眼光中,生命的价值极其尊贵。
8、赫胥黎搭乘汽车,催着司机快跑,却忘记了该往什么地方去。
在本书的实践篇中,作者主要根据自己长期以来的辅导经验以及从事通识教育的经验,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作者的经验给了我莫大的启迪。作者在这方面的基本看法是:
1、辅导者要引导求助者活出人的形象和人的品质,辅导工作是帮助成人化,而不是帮助人“去人化”。辅导者没有必要完全价值中立,现在辅导界一味排斥宗教信仰,殊不知宗教信仰本来是求助者的需求之一。总之,辅导不能单面向。
2、强调通识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太工具性、太目的性了。教育应当是培养完整人的过程,而不是培养“没有受过教育的专家”。美国的米勒认为,全人本质上是灵性胜于物质性,内在品质,如头脑、情感、创造力、想象力、怜恤心、好奇心以及尊重感,特别是自我实现的期望。全人教育不排斥实证的科学方法,但强烈批判单向的过分实证的思维方法。反对将人物质化机械化。
本书的附录以诗歌的形式抒发了作者对全人关怀理念的随想,作为这篇读书笔记的结尾,我在此也引述台湾歌手 郑智化先生的一段歌词吧。郑智化的歌声里洋溢的生命力量,
篇二:24节气的含义
24节气的含义:
牛年小寒 公历(阳历)01月05日 19:12
小寒是元旦过后的第一个节气,当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是小寒节气的开始,时值公历1月6日左右(1月5日~7日)。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但冷还未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
小寒节气间,由于太阳光仍直射南半球,我国大部地区白天接收到的热量仍然抵不上夜晚对外放射的热量,热量收入小于支出,因而温度继续下降,到达全年最寒冷的时期。从而有了“小寒大寒,冻成一团”等对寒冷的“小寒”期间形容天气的农谚。
寒冷的天气,最低气温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从小寒节气平均最低气温,东北北部小寒节气间最低气温低于-30摄氏度;内蒙古北部、新疆北部、黑龙江及吉林大部、西藏、青海大部及甘肃祁连山区最低气温在-30摄氏度到-20摄氏度之间;南方大部地区小寒节气期间最低气温在0-10摄氏度之间;广东大部、广西南部、福建南部和海南、台湾大部地区小寒节气的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
每年的1月20日或1月21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00度。《三礼义宗》言:“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每年的2月3日或4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起,闭藏的冬天已经结束,温暖而充满生机的春季开始了。所谓的冬物解冻,万物始生正是这个道理。
每年的2月18日或19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天气回暖,冬雪都转化为了雨水,导致降水量逐渐增多。
每年的3月5日或3月6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震震,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此时太阳到达黄经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意思是说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每年的4月4日或5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
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为谷雨,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
种,自上而下也。”意思是说谷雨时节,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与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关系。2010年4月20日,农历3月7日,星期二为2010年谷雨。
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假”,是“大”的意思,是说进入立夏时节,万物已进入生长旺季,故立夏过后,是进行农作物耕作的繁忙阶段。
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此时太阳到达黄径6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意思是小满过后,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相当于乳熟后期。
每年的6月5日或6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是小麦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称为“芒种”。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夏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90°。夏至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
每年7月7日或8日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暑,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思是说到了小暑节气,天气开始逐渐变热,但还没到最热之时。有小暑节气,相应的就有大暑节气了。
每年7月23日或24日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暑,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就是非常热,相比小暑,此时已经很热了,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热的时期。
每年的8月7日或8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 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每年的8月22日或23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去也,署气至此而止矣。”这里的“处”是“终止”的意思,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
每年公历的9月7日或9月8日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白露,此时太阳位于黄经16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意味着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开始增多。
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分,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意思是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寒露节气之后,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
每年10月23日或2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意味着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
每年11月7日或8日为立冬,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25°,立冬是反映季节变化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其实,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
每年11月22日或23日为小雪,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40°。小雪是反映气候变化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如1993年11月15~20日,北方一部分冬麦区就下了大到暴雪。
每年12月7日或8日为大雪,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55度。大雪是反映气候变化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东北、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西北地区则不到1毫米。
每年12月21日或22日为冬至,此时太阳位于黄经270度。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相应的,南半球在冬至日时白昼全年最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至’者,极也。” 中国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
每年1月5日或6日为二十四节气的小寒,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85度。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每年1月20日或21日为大寒,此时太阳位于黄经300度。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篇三:根据一个地方的白昼时间长短判断纬度高低的例子
根据一个地方的白昼时间长短判断纬度高低的例子
12月22日三地白昼时间如下
甲5小时30分,乙9小时9分,丁13小时56分,比较三地纬度高低。
判断: 丁纬度最低(即最接近赤道);其次是乙;最后是甲(即最接近极点,这个题是北极点)。
分析:
12月22日,是北半球冬至日(也即南半球夏至日);那么北半球昼短夜长(即北半球的昼长都小于等于12小时,而且只有赤道昼长等于12小时),南半球昼长夜短(即南半球的昼长都大于等于12小时,而且只有赤道昼长等于12小时)。
那么,很容易判断甲(5小时30分),乙(9小时9分)都位于北半球;
而丁(13小时56分)位于南半球。
而又根据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越向北,夜长越长。可判断乙在甲的北部,即乙比甲的纬度高。
而丁在南半球,与甲乙不在一个半球;
但仍然可以比较其纬度。
根据“丁13小时56分”这个条件可以看出,其位于南半球的低纬带(因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在南半球,越向南,昼长越长;以至到了南极圈,出现极昼,即全天24小时都是白天)。 而且有以下数据:
丁 13小时56分-12时(赤道总是昼夜等长) = 1小时56分;
乙 12时-9小时9分 = 2小时51分;
甲 12时-5小时30分 = 6小时30分。
说明丁纬度最低(即最接近赤道);其次是乙;最后是甲(即最接近极点,这个题是北极点)。
篇四:24节气分别是什么
24节气分别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因此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类: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极致。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篇五:24节气的含义及来历
24节气的含义及来历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那另外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
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话,“至”是极的意思。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冬至也是
类似,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
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季八节。实际是四始八中。它们是界定四季的。可是四季又是什么意思呢?夏季不是热天吗?,冬季不是冷天吗?为什么快到了夏季的末尾才大暑,
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吗?
这个问题提得确实有道理。难道古人给四季定歪了吗?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奥
秘。
原来冷和热虽然是依赖太阳的照射,但人们感觉到的冷和热却是原因很复杂的,太阳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大房子两头有两个门,冬天从左端门端进一盆火,慢慢向右门移动,最后从右端门端出去。您说是不是当这盆火移到中央的时候房子里的温度最高?肯定您说不是,是火移到偏右门时温度最高。原因是火向空气散热是需要时间的,火移到中间时,热还没有来得及散开。太阳照射与此类似,影响气温的因素还要复杂得多。所以,季节的概念,最初发生时是很朴素的,根据人钔的直接感受。当人们要定四季的准确概念,并想把四季概念纳入历法的时候,人们认识到不能仅仅根据气温来定四季。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不相同,不同年的同一历时,气温也不总相同。因此必须找到最稳定的普遍适用的定四季的标准。我们聪明的祖先,找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是太阳的南北位置。这个标准是天文标准。太阳的南北位置虽不能唯一决定一个地方的气温,但它能大体上有规率的影响一年中的温度变化。因此按太阳的南北位置来定四季是有实际价值的。当然这样定的四季必须与按气温来定的直感四季有区别了。通常把直感的四季称气象四季。气象四季不能作历法四季。而刚才说的天文四季才能作历法四季。气象四季通常比天文四季有些滞后,中国的黄河流域大概滞后三个期。24节气中上述八个所定的四季,正是天文四季,也是历法四
季。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大暑和大寒不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间了。
四季八节是24节气的骨架,也是历法的骨架。其它十六个节气则是骨架上的枝条或肉。
枝条或肉的用处是天文四季通向气象四季的桥梁。
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惊蛰”。这两个名字描写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太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间插入的是“清明”和“谷雨”。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情况。从谷雨的字面可以知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夏至之间插入“小满”和“芒种”。小满是小麦灌浆的时候,芒种是小麦收割和秋种的
大忙季节。夏至与立秋之间插入“小暑”和“大暑”,这是最热的一个月了。立秋和秋分之间插入“处暑”和“白露”,这是暑威强弩之末,和早晚开始见露珠的初秋季节了。秋分与立冬之间插入“寒露”和“霜降”,其意已见字自明了。立冬与冬至之间插入“小雪”和“大雪”;冬至与立春之间插入“小寒”和“大寒”,其气象意义就更清楚,不必解释了。总之一句话,八节之间插入的十六个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域的气象和物候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这十六个节气取适当的名称,就
像世界时和区时的关系一样。所以说:24节气实际是全世界适用的。
24节气的天文意义明白之后,就知道历法以24节气为准绳是多么重要。但是24节气是按太阳在天空走过的大圆的24个等分角度来定义的,不是按一年24个等分时间来定义的,所以时间间隔并不相等,按近似的天数说,有的近似15天,有的近似16天。所以一年的月怎样分才能让既简明,又足够准确的表现24节气,使它们排列得有最简单的规律,
让人容易记忆掌握,这是设计历法的重要任务。
附: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