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二月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3:14:04 作文素材
二月兰作文素材

篇一:季羡林《二月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二月兰

季羡林

⑴一转眼,不知怎样一来,整个燕园竟成了二月兰的天下。

⑵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⑶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像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它们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⑷然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

⑸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春天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当婉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她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⑹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至于虎子和咪咪也各自遵循猫的规律,不知钻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来。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回忆这些往事,如云如烟,原来是近在眼前,如今却如蓬莱灵山,可望而不可即了。 ⑺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今年又是二月兰开花的大年。在校园里,眼光所到之处,无不有二月兰在。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霄汉,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⑻这一切都告诉我,二月兰是不会变的,世事沧桑,于她如浮云。我想学习二月兰,然而办不到。不但如此,她还硬把我的记忆牵回到我一生最倒霉的时候。在十年浩劫中,我被抄家,被打成了“反革命”。正是在二月兰开花的时候,我被管制劳动改造。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到一个地方去捡破砖碎瓦,还随时准备着被红卫兵押解到什么地方去“批斗”,坐“喷气式”,还要挨上一顿揍,打得鼻青脸肿。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好像是在嘲笑我。

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个招呼。我虽处人世,实为异类。

⑽然而我一回到家里,老祖、婉如她们,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恩赐十几元钱生活费的情况下,殚思竭虑,弄一点好吃的东西,希望能给我增加点营养;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希望能给我增添点生趣。我的小猫憨态可掬,偎依在我的身旁。她们不懂哲学,分不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人视我为异类,她们视我为好友,从来没有表态,要同我划清界限。所有这一些极其平常的琐事,都给我带来了无量的安慰。窗外尽管千里冰封,室内却是暖气融融。我觉得,在世态炎凉中,还有不炎凉者在。这一点暖气支撑着我,走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路,没有堕入深涧,一直到今天。 ⑾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⑿到了今天,天运转动,否极泰来,不知怎么一来,我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者”。到处听到的是美好的言词,到处见到的是和悦的笑容。然而,一回到家里,我的老祖到哪里去了呢?我的婉如到哪里去了呢?还有我的虎子和咪咪到哪里去了呢?世界虽照样朗朗,阳光虽照样明媚,我却感觉异样的寂寞与凄凉。 ⒀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⒁我年届耄耋,前面的路有限了。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我还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是我成为“不可接触者”时悲呢?还是成为“极可接触者”时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这问题本来是一清二白的。现在却是悲欢难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复。我走上了每天必登临几次的小山,我问苍松,苍松不语;我问翠柏,翠柏不答。我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也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一九九三年六月十一日

(有删改)

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2)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2、文中两次描绘了二月兰“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霄汉,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请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4分)

3、第5段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两个亲人和两只猫,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6分)

4、请结合全文,探究季羡林先生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有哪些。(6分)

答案:

11.“悲”是指在文革中遭受迫害,成为“不可接触者”,成为人中的异类,因此感到悲愤;“欢”是指在家中受到亲人和小猫的心灵慰藉,感受到世态炎凉中的温暖,因此感到欢乐。“欢”是指自己文革后平反,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者”,受到欢迎;“悲”是因为亲人逝去,小猫离开,自己感到寂寞与凄凉。

12.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1分),将成片的二月兰比作一团紫气,“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夸张地描写了二月兰开放的气势非凡(1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二月兰勃勃的生机,也点出了二月兰虽然不择地而生,非常普通,但却又具有积极昂扬的不平凡的精神(2分)。

13.从内容上讲,这些文字所写都是寻常琐事(1分),描写了亲人、小猫和二月兰难解难分的关系(1分),营造出了家庭温馨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家庭温暖和团圆的思念,进一步突出了他对二月兰的深厚情感(1分);从结构上说,这些描写是在表现情感中的“欢”,(1分)与下文写失去亲人和小猫后的凄凉与寂寥构成对比(1分),为后文进一步写与二月兰相关的世事沧桑,悲喜交加做铺垫(1分)。

14.有对二月兰的喜爱;有对二月兰以不变应万变的羡慕;有对温暖的家庭生活的深切思念;有亲人失去后的寂寞与凄凉;有对世事沧桑、变幻无常的感慨;有对人生悲喜交加,难以分辨的怅惘。(每点1分)

15.具体表现:没有固定的工作,选专业不必考虑就业,年龄大了也不结婚成家,到处旅行(4分,每点1分)。原因:认为年轻就应该有年轻的状态,不屈从于世俗的压力,能按照自己内心的意愿和兴趣生活(2分,意对即可)。

16.社会习惯、主流社会舆论的压力,要结婚成家的家庭压力,就业、未来养老的压力。(6分,每点2分)

篇二:二月兰

二月兰

别名:诸葛菜、菜子花 二月兰为十字花科诸葛菜属,二年生草本花卉。因农历二月前后开始开花,故称二月兰。

形态特征

二月兰株高20-70cm,一般多为30-50cm。茎直立且仅有单一茎。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羽状深裂,叶基心形,叶缘有钝齿;上部茎生叶长圆形或窄卵形,叶基抱茎呈耳状,叶缘有不整齐的锯齿状结构。总状花序顶生,着生5-20朵,花瓣中有幼细的脉纹,花多为蓝紫色或淡红色,随着花期的延续,花色逐渐转淡,最终变为白色。花期4-5月份,果期5-6月份。花瓣4枚,长卵形,具长爪,爪长约3-6mm,花瓣长度约1-2cm;雄蕊6枚,花丝白色,花药黄色;花萼细长呈筒状,色蓝紫,萼片长3mm左右。果实为长角果圆柱形,长6-9cm,角果的顶端有细长的喙,果实具有四条棱,内有大量细小的黑褐色种子,种子卵形至长圆形。果实成熟后会自然开裂,弹出种子。

生物学特征

二月兰适应性、耐寒性强,少有病虫害,二月兰,即使在冬季的时候依然绿叶葱葱,在早春时节更是花开成片。是理想的的园林阴处或林下地被植物,也可以用作花径栽培。对土壤要求不高,一般园土均能生长,也可适应中性或弱碱性土壤。在肥沃、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健壮,在阴湿环境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性状。由于自播生长能力强,即使在荒坡及较干燥地方也有较好的景观绿化效果。耐阴性强,在具有一定散射光的情况下,就可以正常生长、开花、结实。 分部地区

二月兰作为优良的地被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地区,遍及北方各省市。如辽宁、山西、甘肃、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陕西等省,常野生于平原、山地、路旁、地边或杂木林林缘。在北京属于早春的花种!

栽培管理

二月兰以种子繁殖为主,再生能力强,植株枯后很快会有新落下的种子发芽长出新的植株苗:在不经翻耕的土壤上,人工撒播的种子也能成苗,并具较强的抗杂草能力。故栽培管理可相对粗放,较为容易。刚采收的新鲜种子有的有后熟生理现象,早播的发芽率低,荫发延续1-2个月甚至更长。播种时间夏、秋均可,但以8-9月最为适宜。每克种子300-400粒,每亩播种量1公斤左右。若按每平方米测算应为每平方米1-2克。如果采用喷播方式则单位面积用量最好增加10-20%。

篇三:冬季常绿 耐寒耐旱的乡土草花地被植物-二月兰

二月兰:冬季常绿 耐寒耐旱的乡土草花地被植物

二月兰 十字花科诸葛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诸葛菜、菜籽花。因其在农历 2月前后开花,故称为二月兰。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到华东、 华中及西北地区,多生长在草地、平原、山坡、路边、阴湿山林等处。

二月兰作为野生花卉,因其端庄的花形、靓丽的紫色,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再者,二月兰适应能力强,管理粗放,一次播种年年能自成群落。二月兰全株具药用价值;幼茎可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花是珍贵的蜜源资源;种子可作为优良的油料作物,是集观赏、食用、保健于一身的优良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每年3月份,南京理工大学校园十几亩水杉林内的二月兰全部绽放,片片淡紫中散发出阵阵芬芳,令人心旷神怡,吸引众多学生及其他游人前来观赏。

耐寒性强。冬季常绿,用作地被,覆盖效果良好。魏力军等在哈尔滨引种二月兰栽培成功,可抵抗深 5~10cm、-20℃的地温,并且能抵抗住冰雪、霜冻等恶劣天气。

适生性强。从东北、华北,直至华东、华中都能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也能生长良好,较耐干旱,对霜冻、冰雪等恶劣条件具有一定的抗性。对土壤要求不严,耐贫瘠,甚至在石砾上也能生长,植株高5cm就可开花。 耐阴性强,二月兰在弱光下仍然生长,在具有一定散射光的情况下,就可以正常生长、开花、结实。

圆明园、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内均有大面积的二月兰,形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为景观增色不少。 自播繁衍能力强 ,即使在荒坡及较干燥的地方也有较好的景观绿化效果。一次播种年年能自成群落。每年5~6月种子成熟后,自行落入土中,9月长出绿苗,小苗越冬,晚春开花,夏天结籽,年年延续。

颐和园的山坡上大面积种植二月兰和草坪,伴生效果好,打破了纯草坪的呆板,这样的大手笔带给人们强烈的震撼,使人陶醉其间。北京四季青乡在果树 (苹果、樱桃、 梨树等) 和城市隔离片林 (杨树、柳树、银杏等以及花灌木)下成片种植二月兰,既抑制了杂草生长,提高地表土壤温度,同时还收获大量的二月兰种子作为油料来源。

二月兰在北京地区,3月下旬至5月中旬开花,部分花期可延长至夏季。一个居群的花期可延续两个多月,最佳观赏效果长达1个月之久。二月兰是北方地区不可多得的早春观花地被植物,深受人们喜爱。

实用价值 北京天坛公园把二月兰应用于园林地被,主要配置于侧柏林下,形成特有的郊野风光,引来无数游人驻足观赏。

二月兰有着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但目前在休闲农业中应用的实例较少,还主要处于野生状态,对其应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大力宣传和开发二月兰的种质资源,更好地发现二月兰种植的新模式,把其发展为优良的景观植物,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新的亮点。

二月兰茎、叶、苔均可食,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较高,作为野生蔬菜在民间有长期的食用历史。早在三国时,诸葛亮行军作战,因粮食短缺,就把它作为战时救急菜,因此又名诸葛菜。二月兰茎的蛋白质和Ca的含量,几乎为所有食用蔬菜之冠。

春、夏和初秋采摘嫩茎,水烫后浸泡去除苦味,可炒食、凉拌或做汤。尤其在一些地区春季蔬菜品种较少的季节,早春食嫩叶,春末食用菜薹,秋季收获种子,可发挥全身是宝的作用。二月兰还可开发制作蔬菜饼干与饮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此,二月兰将是一种良好的新型蔬菜。

江西和江苏的部分地区有用二月兰种子榨油食用的习惯,二月兰是一种油分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的油料新种源。四川大学经过多年栽培研究,获得了优质二月兰改良群体,得到优质二月兰保健油并申请了科技成果。因此,二月兰油不仅可以成为一种新型的食用油,而且因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而将作为高级保健食用油进入人们的生活。

二月兰在贵阳可年采草4次, 产草量达到38 011kg/ hm2,产种量达到1 275kg/ hm2,干物质中赖氨酸含量是麦麸的4倍多,是玉米、大麦的 8倍,并具有与甘蓝同样的适口性,是一种优良的牧草饲料。二月兰籽粕可以不必脱毒,直接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二月兰适应性强,耐寒旱,越冬成活率高,冬前土壤覆盖率 88%,且田园景观优美。 在华北地区,收获春玉米后适时播种二月兰,二月兰能够安全越冬,返青后快速生长并迅速覆盖地面,在 4 月达到盛花期,此时二月兰鲜嫩多汁,且产量较高,可以翻压用作绿肥,二月兰控制杂草能力极强,具有覆盖、养地、观光、节

水等多种功能。因此,二月兰可作为农田治裸、田园美化、培肥土壤、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首选冬绿肥品种。

篇四:二月兰

二月兰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2009.7.11),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其实,季羡林近10年来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着这一思想。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拨。季羡林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课文赏析

二月兰:诸葛菜(二月蓝),十字花科诸葛菜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因农历二月前后开始开蓝紫色花,故称二月蓝。生长于平原、山地、路旁、地边。对土壤光照等条件要求较低,耐寒旱,生命力顽强。传说诸葛亮率军出征时曾采嫩梢为菜,故得名。

1

写作背景:季羡林在写《二月兰》之前他的女儿季婉如因为肠癌去世了,老先生十分悲伤,望着窗外那似曾相识的二月兰心中难免会涌现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触,在不久后《二月兰》就“出世”了,老先生对女儿逝去的悲痛在《二月兰》得到了体现,后文的“悲欢难分”是体现了作者当自己由文革时期的“不可接触者”,转变成了之后的“最可接触者”本应该高兴,但是文革时期家人健在,始终不离不弃的倍着“自己”,文革过后婶婶(文中的老祖)猫咪和女儿(文中的婉如)的先后离去又使作者的心情悲痛,这时作者心理的矛盾和悲痛在一句“悲欢难分”中得到了彻底的体现,所以一个本来时分简单的问题,随着亲人的逝世而在老先生的心中变得复杂了起来。

《二月兰》是季羡林先生的托物寄情之作。先生以他豁朗明达的心胸、平朴简约的文笔,给读者讲述了一个洋溢着淡淡二月兰花香的人生历程故事。

二月兰,这种平凡却又不平凡的野花儿,随着春风的召唤,兀自淋漓尽致的怒放,紫气直冲云霄。它纵浪大化中,不管世事变迁如何,一如既往地在春风招摇中笑对人世沉浮。在《二月兰》中,先生以巧妙自然之笔将自己的每个人生经历和二月兰结合,让悲的更悲,让欢的更欢,同时又借二月兰的不经意的“笑”表明了自己面对世事变迁的态度。融情于物,给《二月兰》营造了一种飘逸悠远的氛围。恰如先生在回忆昔日的团圆之乐时所描绘的:“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吨的清香。当宛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走去。”先生将对亲人的浓浓的依恋之情化在飘渺的二月兰花雾中,显得自然而优美、缠绵。而且,先生在表现思亲之情时,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细节,然后缓缓道出,语言从容,平静。

2

而整篇文章真正撼动人心灵的是先生独立不屈的人格。十年浩劫给先生所带来的巨大的身心折磨,先生用三言两语带过,而将一番翻涌的心绪赋予二月兰:在“被打得鼻青脸肿”时,

看“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好象在嘲笑我”。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先生在二月兰身上找到了坚持。多年以后,当先生又再面对声名虽在,亲人离散的孤寂时,“泪眼问花花不语”,内心里悲欢难辩,但在看到二月兰“仿佛发了狂,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的力量,一定要把花开便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时,老骥扶枥,但千里之志仍要伸的勇气不知不觉中就蔓延开来了。在二月兰的花丛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生的人生写照: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思考与练习:

1. 文章通过对居住地燕园内盛开的二月兰的描写,联系自己人生的遭遇,真切

地抒写了对亲人的怀念并阐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行文中透露出对人格的高蹈、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叩问。

2. 运用反复这一表现手法渲染气氛、突出意象、强化情感,是本篇最显著的艺

术特色。本文多次反复地描写了“二月兰”的意象,对其的赞颂之情溢于言表。首先,作者借二月兰的意象歌颂亲情,更歌颂了女性身上特有的美好品质。其次,二月兰象征着众多女性平常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最后,二月兰还象征着一种女性情感与气质特征,即善良、关爱他人与自我牺牲。

3. 本文最显著的特色是运用“反复”的手法渲染气氛。如“宅旁,篱下,林中,

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这段景物描写在开头和中间部分出现两次,一字不差。“笑对春风”出现两次,“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出现三次,“紫气直冲云霄”出现四次。反复手法的运用,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二月兰象征的平凡女性美好品质的赞美,而且凸显了意象。二月兰是题目,是全文记叙抒情的中心,是作者的立意所 3

在。一次次的反复,加深了读者 印象,聚焦了读者的关注点;同时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首尾呼应营造出关注全篇的情感基调和气氛。

课文模拟练习题及其答案要点

1. 作者为什么以《二月兰》为题?

答:(1)“二月兰”是全文叙事抒情的线索,全文内容都是围绕着二月兰展开的;

(2)它串联起了作者对人生的回忆;(3)它凝聚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的思考。

2. 文章中说“原来以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

了”,作者提及了二月兰让我回忆了哪些琐事?

答:(1)①老祖在二月兰旁的青草丛中挖荠菜;

②婉如在二月兰的紫雾中匆匆而去;

③小猫虎子和咪咪在二月兰丛里嬉戏;

(2)“我”的遭遇以及老祖、德华、婉如和延宗等人对“我”的安慰;

(3)“我”成为“极可接触者”以及对家人的思念。

3. 根据上下文分别解释两个句子里的悲与欢的含义

(1)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2)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答:(1)“悲”指“我”成为“不可接触者”的遭遇;“欢”指老祖、德华、婉如

和延宗这些家人甚至小猫们给“我”的安慰,让“我”感到家庭的温暖。

(2)“欢”指“我”成为“极可接触者”;“悲”指老祖、婉如已经逝去,虎

子和咪咪也不知到了哪里,这让“我”感觉异常的寂寞与凄凉。

4

4. 作者笔下的二月兰具有怎样的品质?从作者对二月兰的描写中,我们能看出纪先生怎样的人生感悟?

答:(1)二月兰的品质逆境中也能生长怒放,一切顺其自然;沉默不语,笑对

春风。

(2)人生感悟逆境中笑对人间冷暖,生活中体验悲欢真情。

5. 第⑥段中作者在描述老祖、婉如时均写到了“二月兰的紫雾”,请简要分析其作用,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二月兰是全文的线索 贯穿全文 通过对二月兰回忆的描写 引起对老祖 婉

如的回忆 睹物思人 表达了作者对老祖 婉如的思念 同时对二月兰冲天紫气的描写,是季羡林坎坷人生的写照,是季羡林不畏强权,坚持自我,无私无畏人格魅力的写照。

6. “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结合语境赏析。

答:写二月兰“无语”“怒放”的状态,意在表达作者对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的敬

仰;写与二月兰对话,意在表达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沉思考

7. 阅读最后一段,联系全文,说一说季羡林先生从二月兰那里得出了怎样的感悟?

答:历经了人世沉浮,体验了生命悲欢的作者从二月兰平凡却充满旺盛的生命

力,虽处逆境也能生长怒放,笑对春风的特点中找到了答案,即凡事顺其自然,逆境泰然处之,以豁达明净的胸襟和平静从容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沉浮,笑对世间的冷暖

5

篇五:季羡林 二月兰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教案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八单元 故园情深

季羡林《二月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国宝级大师季羡林先生丰富复杂的人生经历;

2、理解季羡林先生独特的人生经验;

3、了解把握《二月兰》的写作背景;

4、理解掌握《二月兰》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季羡林大师的生平经历及创作;

2、《二月兰》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

难点: 《二月兰》以花喻女性的象征手法及其深刻内蕴

二月兰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讲授、声情并茂体验式朗读文本

【教学内容】

1、季羡林先生丰富复杂的人生经历;

2、与创作《二月兰》紧密相关的“悲欢交织观”、“亲情至上观”等独特的人生经验;

3、《二月兰》象征手法的运用及深刻内涵;

4、《二月兰》反复、拟人、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艺术特色。

主要教学内容:

2009年7月11日,国宝级大师季羡林先生逝世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二月兰》,我感觉并不只是学习一篇文章而已,我所要带给大家的是季羡林大师的生平逸事,以及从这些逸事中可以管窥到的一代大师的风范和人格。希望本次课程的讲授能够得到这样的效果——每个同学的心灵都得到一次洗礼;每个同学都获得一份教益,也许可以成为终生难忘的一次体会。

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平

季羡林(1911—2009.7.11),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羡林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曾在济南三合街小学、济南一中、山东大学就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

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 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研究所分设,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季羡林近10年来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着这一思想。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拨。

季羡林自1946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温家宝探望季羡林大师(八次看望)

2007年8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解放军总医院病房看望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并对季羡林95周岁生日表示祝贺。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新华社记者徐京跃)“季老,我看您来了。”6日上午9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走进解放军总医院病房,就紧紧握住季羡林先生的手说:“今天是您95岁生日,我向您表示祝贺。”

温家宝送来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向这位学贯中西、笔耕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他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6日,季羡林特意穿了一件红色的衬衣,病房内充满喜庆的气氛。

温家宝说:“您今天穿了一件红衣服,非常精神。您现在是红衣少年。”顿时,大家都笑了起来,房间里气氛显得轻松而热烈。

2003年、2005年,温家宝曾两次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看望季羡林。听说季羡林仍然每天一早就开始写作,思维敏捷,温家宝高兴地说:“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我刚刚看过您写的《我的人生感悟》和《季羡林论人生》,有几篇文章我读了几遍。”

季羡林感慨地说:“我的一生大起大落。”

温家宝说:“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中国知识分子历经沧桑、艰难困苦,但爱国家、爱人民始终不渝,他们不懈奋斗,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那时,您利用在传达室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梵文作品。这不仅是个人毅力决定的,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充满信心。”

温家宝说:“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首先就要尊重知识分子。无论是实现科学发展,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知识,离不开人才,离不开知识分子。我们要坚持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心、爱护、信任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季羡林和总理饶有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

季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温家宝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