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宏村印象房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3:33:50 体裁作文
篇一:我的西递宏村印象
西递宏村采风归来
本应昨天晚上就把采风的事儿记录下来但是由于旅途劳顿,回来之后洗完澡人就变得慵懒了,现在开始动笔叙述这件事情仿佛采风已经是很久以前的回忆,很神奇的概念,时间和空间交错往往很轻易让人产生错觉,但是前天的我们还在西递村的小巷子里徘徊。
2011年10月31日上午8:26是我们出发的准确时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原本计划8:00准时出发的,但是乘校车的刘明老师路上遭遇上班高峰期的堵车,因此耽搁了一下,我们的兴致却丝毫不减,随行的还有何卫东老师、辅导员邵伟老师。10个女孩加上11个男孩子组成了我们的采风小分队,我们的包车里加上司机一共25人,随着车子的启动,这场“摄影之旅”也开始了。
西递宏村是并称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递村和宏村的一个总称呼,往届的广告系前辈们每年也都会在这个时候到那里进行4到5天的采风,对于这次旅行我早就期待已久了,我觉得在我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参加这种集体活动,不至于年轻的记忆那么干瘪,我希望我的生活能够尽量精彩,所以尽管采风会有种种不顺心,我还是喜欢把事情往最好处考虑,因此带着这种心情的我在去时的路上并没有怎么晕车,只是人因为过度兴奋而显得有些疲惫。
快到达第一站时,菊花也渐渐多起来,这里盛产菊花茶,白色和黄色居多。我估计因为菊花的清火特性,将这里居民也熏染的像陶渊明那般淡然了。
第一站 — 九龙瀑
本来4个多小时的车程被
南京市区拥挤的上班潮耽误
了,我们到达九龙瀑的时候已
经下午一点了,我们的第一站
就是黄山脚下的著名旅游景点
——九龙瀑,去过黄山的人一
般都来过这个地方,今年清明
节时我与几位女伴已经游览过
此地,不过那时是旅游旺季现在差不多是这边的淡季了。在景区附近一个所谓的三星级酒店吃了午饭,饭菜只能用差强人意形容,不过对于我们这些饥肠辘辘的人来说不错了。九龙瀑,顾名思义就是九条瀑布,这个景区我不准备花很多篇幅介绍它,因为已非第一次来此,故地重游,感觉上略有不同而已,而且我估计我以后还会来此地。总体上九龙瀑给我的感觉还是比较大气的,也是去黄山旅游必去的一个景点。
傍晚时刻游完九龙瀑,我们去了宏村,因为酒店老板信息传达的小错误本应该在西递休息的我们还要中途在宏村吃了顿晚餐。餐毕在附近买了些水果便直奔我们最终的目的地 — 西递村花园客栈而去。
居住的客栈
包车到达西递村外时夜幕已经降临了,客栈阿姨引导我们去客栈时周围的一切不能看见,只能闻到一些猪粪的味道还有老房子浓厚的气息,此时我们明了了,采风小队进“村”了。居住的客栈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老板事先都给我们安排好了住所,在这里居住最大的特点就是太潮湿,所以有经验的刘老师安排我们带了睡衣或者床单。
第二站 — 打鼓岭
这一个不太有名的景点,起码对于我来说。但是我必须为它做一下宣传,这个景点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最开心的,更是我认为最美的,最原生态的地方。景区售票点距离景区还有十几分钟的车程,所以这里的一切仿佛就是深藏在大山之中,一路上除了我们采风小分队之外只见到零星的其他游客,景区里无论是石阶还是小桥、木梯都堆积了厚厚的落叶,人的足迹在这里并不那么明显。伴随着
清脆的鸟鸣声,潺潺的流水声我们开始了探秘之旅。
打鼓岭的植被特别多,尤其是小蘑菇和各种生长旺盛的苔藓,我想我真的很爱这个地方,刘老师问我觉得这儿与九龙瀑比较怎么样,我回答说:“好很多!”的确一路上我看不多什么商业行为,顶多就是有一些维护安全的景区工作人员三三两两的站在主要的景点。我们经过的地方就是一片欢声笑语。
景区正中间的位置一座大鼓被安置在小山坡里的亭子上,大家都敲了这只硕大的猪皮鼓,事实上,除了这只鼓我找不到另外一个元素跟“打鼓岭”这个名字相契合,我们都认为打鼓岭这个名字把它的美掩盖了,可以考虑改个名字。
除了野蘑菇和苔藓,我们还有其他发现那就是各种色彩的果实,这些果实颜色都很好看,只是我们都不知其名。比较新奇的是宝蓝色和淡紫色的果实,还有一只丑丑的像微型土豆一样的果实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连博学的何老师都不知其究竟。
打鼓岭的水,小植物都值得记忆,还有一景也深深印在我们脑海里,那便是我们落在队伍后面的一行人拍到的“凤凰云”,何老师说这是祥瑞之照,那只惟妙惟肖的凤凰化成一朵云盘旋在我们上方,同行的每个人都惊叹不已。
第三站 — 宏村
上午游完打鼓岭,我们在宏村的“花园大酒店”(与西递的花园客栈是同一位老板)吃了午饭,稍事休息,下午就去了宏村景区。一进景区,映入眼帘的第一景便是李安《卧虎藏龙》的开机画面,宏村的“牛肚子”。随着导游小姐的介绍宏村印象渐渐在我们眼前清晰起来。因为村中发生过两次大的火灾所以才有现在的村落布局。这都得益于村中一位风水大师,一位从西递嫁到宏村的女性,她是这里掌权者的妻子,大概因为那位掌权者常年在外地经商,所以村中大小事务都托付给了这位女性,我们有幸在村子的宗祠中看到这位巾帼丈夫的肖像。这位夫人的娘家父亲是一位风水大师,所以为避免村子火灾的再次发生,他依照村子的形状建议按照牛的生理形状来规划宏村,村外是人工挖的1米深的湖即牛肚子,村中几乎所有的巷道都有流水经过,即牛肠子,村子的中心位置则是一个小
湖—牛胃。那次规划之后村中再也没有发生灾难性的火灾了。
村中之水都是从山上引下来的,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火灾,另一方面方便村民洗菜洗衣,还有就是作为一个引导,“逆水进村,顺水出村”,可谓一举三得。不得不佩服这位风水大师以及他的女儿,村中的巾帼丈夫。
导游带着我们分别参观了学堂,祠堂,村中的贫农,中农以及首富的人家。这里大多数房子的继承人都在老宅居住,不过老年人居多,获得的门票收入每年年底会给村民按比例分红。村中开旅店、饭馆的很多,卖文化产品的随处可见,还有当地一些特色小吃,那些糕饼很多都出自老奶奶之手,我也品尝了板栗糕和野菜饼,别具风味。这里的普通商品物价并不高,农夫山泉一瓶1.5元,野生猕猴桃10块钱4袋,还有一些竹子做的杯子,画刻价格都在我们能承受的范围以内。当然还有很多我不能列举出来的物件,都很受欢迎,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四站 — 齐云山(又名祈云山)
第三日的早上,我们来到齐云山。我想齐云山比较有特色值得贩卖的地方也就是那座道观,还有一些研究易学的道人。齐云山相比其他景点都更加消耗体力,因为从山下走到景区售票点都要经过五个亭子,上百个台阶,更不用说进入景区之后上上下下盘旋的台阶了。不过景区中播放的一些轻音乐还是可以暂时缓解我们的疲惫,这也是其他地方没有的。
这里除了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之外,比较多的就是各种道家的神仙塑像,邵老师拜了不少佛,为她家中的女儿,但是烧香的时候不小心烫到了自己的手,可怜天下父母心。这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不会拜佛,但是为了子女会用比较生硬的姿势很虔诚的去拜她遇到了每一座佛。
黄博文在山上遇到了一位“白云居士”,我则调侃说他不如叫“浮云居士”更显他的“清高”,因这位所谓的道人不断向我的同学吹嘘自己的修行,更坦言会出书,同学终于得以脱身时那道人还给他留下一个“名片纸条”,显摆他的书法。这不得不说是来此地的一趣闻趣事。
中午在齐云山山腰的村子里吃饭,村中建筑几乎都改成了饭馆和旅店,但是
还是感觉到山民们的淳朴之气。从吃饭的平台望下去,山脚的建筑河流尽收眼底,老师们还谈到了这边价格相对低廉的别墅,我当时也有一股定居在此的冲动,转眼马上被空空肚子打消了这个念头。
本以为山顶的饭菜应该价格奇贵,但是最终也就是15元每人,可以接受了。饥不择食,分配好的8人一桌马上就坐之后便开始了狼吞虎咽,大多数是素菜,或者叫农家菜更贴切,奇怪的在山顶我们吃了比较多的海味儿,一个炒海带,一个海带汤。总体来说,我觉得没有可抱怨的地方,一切都很顺其自然。
第五站 — 西递村
其实我们每天晚上都居住在此,我也在采风的第二日清晨在村中逛了逛,但是最后一日的上午我们还是饶有兴致的在导游的陪同下更加细致的品味了下西递,作为我们的终结之旅。
在我看来,西递村没有宏村那般繁华,也就是商业化没有那么浓重,村落规模也相对较小一些,可是西递更加能让浮躁的心暂时平定下来,我相信他有这样的功效。在西递祠堂前面的一面墙上我们发现了一个“通知”,上书:XX户于11月3日在家中屠宰生猪,望有意者届时前去购买新鲜猪肉。看到这个小小的告示,那种农耕的情怀在我心中蔓延,这里仿佛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与世隔绝的存在着。我更加觉得这里的可爱非那些飞檐走壁可以叙说得完。
导游解说完毕,我们去了村外小山上一个观景亭,观赏了这个可爱村庄的全貌,最后一天天气尚好,非常适合缩时摄影。活动完我们在村口的牌坊处拍了合照,接着用完午餐,打包行李便离开了此地。心情只有四个字:恋恋不舍。
西递宏村,我们还会再见的,我有预感!
(注:以上图片均是刘明老师拍摄,他博客上的图片 链接网址:http://blog.sina.com.cn/u/1690128810)
篇二:西递宏村印象记
西递、宏村印象记
(职工医院 程伟)
油菜花田递次开,春风化景入眼来,又逢(最是)江南好时节,众友情谊满胸怀。初春雨后的群山,青山滴翠,云雾缭绕,大巴车疾驶在游览的路上。借单位组织职工在黄山脚下疗养之际,在明媚的春光里,我们一行20余人自费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黄山风景区内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第二次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也是中国继北京后第二座同时拥有两处以上世界遗产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递、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我们首先踏进奇妙的牛形村落——宏村,它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县城11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这里湖光山色之绝,独具神韵。“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
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宏村水系依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 400米长的水圳贯穿整个村落,终年清澈,潺潺流淌。许多人家将这天然的泉水或引进院子的渔池,茶余饭后,凭栏观鱼,悠然自得。或让活水绕过花台,看花间流水,凭添诗情画意。“牛肠”在流入村中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再次过滤流入河床,如此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之一绝,它吸引了日本、美国、西德、法国等国内外专家接踵而来精心研究。
在被称为牛肚的南湖边,游客们陶醉在白墙黛瓦、翘角飞檐的古老徽派建筑中和昂然的春色里。南湖绿柳绕堤,平洁的湖面,还有一座拱桥,倒印着高天流云和白墙青瓦的房舍,有一种超然的感觉,恍若隔世。电影《卧虎藏龙》许多镜头拍摄于此。村头两棵巨大的红杨、银杏树,(称为“牛角”),古木参天,仙气幽幽,是全村人纳凉聚会的好去处。
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民间故宫"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出了宏村,中途用过中饭,驱车又来到了西递。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距屯溪54公里,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距黟县县城8公里。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始建于北宋 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此故事可以到婺源的考水村一探),“胡”姓第五代孙路过此地,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进入西递,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大的牌楼。这是一个皇帝恩准,私人出资兴建的牌楼,牌楼上方有“恩荣”两个字。通体是黑色大理石所塑造,雕有凤凰、麒麟、仙鹤、梅花鹿,精美古朴大气。西递是一个形如航船的村落。西递人崇尚儒学,熟读经书,博通古今,但他们中的一部分审时度势,告别家乡,外出经商。经商成功后,在仕途上也一帆风顺。这种由儒而商,由商而官,官商结合的经营模式创造积累了巨大财富。他们就用挣来的钱来建造精美豪华的房子,这
些楼房,有的造型别致,有的用料考究,有的园林秀美,有的装饰高雅。用奇特的建筑来显示主人雄厚的财产和显赫的身份。
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数西递住宅里的楹联。“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让人称奇的是,上联“快”字少一竖加在“辛”字的横上,下联“多”字少一点加在“亏”字上。意思是人要多点辛苦,多吃点亏。还有“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这些楹联以朴素而精辟的哲理,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诱导人们自觉进行道德完善,形成了西递淳朴的民风,丰富了他们的文明。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出许多杰出的艺术家、雕刻家,他们的石雕、砖雕、木雕、竹雕艺术堪称一绝,随手拈块石头、竹片雕刻,如同在纸上写字,轻松自如而又韵味无穷。 西递村中的宅院都颇为富丽雅致: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镂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
西递、宏村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窍飞扬的韵致;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划出斑驳的线条,更有了凝重、沉静的效果;还有宗族词堂、书院、牌坊和宗谱。走进民居,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入眼皆是,门罩、天井、花园、漏窗、房梁、
屏风、家具,都在无声地展示着精心的设计与精美的手艺。西递、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现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百四十多幢,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世所罕见。
西递、宏村恰似中国文化长廊中的一幅巨画长卷,溶自然、人文于一体,既像泼墨重彩又像淡抹写意的图画,留在我永恒的记忆中。
离开了,总也越不过那黑黝黝的峰群,那白墙黛瓦,那楹联格言,魂梦还在那里徘徊、流连。
朋友,请到安徽来看看奇特瑰丽的黄山,也看看古老宁静的世外桃源。
篇三:宏村印象之一
宏村印象 (转)之一
宏村印象 ·1·
·2·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村落面积19.11公顷,宏村始建于南宁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3·
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 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4·
·5·
·6·
篇四:城市与建筑考察实习报告宏村实习
实习时间:2011年7月18日——2011年7月28日
实习地点:安徽宏村等
实习内容:以实地考察参观建筑实例当地写生为主,辅以查阅有关资料及听专家讲课,并做实习笔记
实习目的:1。 通过对古今建筑实例的调查,加深对建筑、建筑设计的认识;加深对建筑的适用性、建筑的技术性、建筑艺术与建筑文化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
2。通过建筑与城市调研,了解城市建筑风貌的特点及其成因,包括历史条件、地理条件、社会人文条件等。
3。 考察学习优秀建筑实例,体会建筑创作思想、建筑设计手法、建筑创新与建筑技术的关系。
4。 培养对各类型建筑的感性认识。
摘要:中国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城市不同的景观和建筑文化。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居住建筑、景观越来越趋向于同化,面临着丧失地域特色的危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文化层次以及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设计师们迫切需要寻求一个新的突破点。
中国古民居建设重视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态意识。无论是整个村落的布局,还是单栋建筑的空间、结构,无不体现着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相地构屋、营建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位于安徽黄山脚下的皖南宏村古民居村落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古徽州外出的商人为了恩泽故土,在营建宅院、构筑村庄时,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
关键字:宏村 徽派建筑 马头墙 木结构建筑
一.宏村、西递等地的初步印象
宏村,现为安徽省黄山市黟县际联镇政府所在地,位于黄山西南麓,占地28公顷,古村落面积19。11公顷。地理位置:东经117度38分,北纬30度11分。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开始兴建,当时取名为弘村,至清朝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数百年来宏村一直在不断的修缮,直至明朝万历年时才基本形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样子。1999年12月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存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古建筑137幢,由于这里地势较高,因此常常被云雾笼罩,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对宏村开始有印象是第一天早上。宏村的早晨微凉,略带寒意。古老的青石板小路,古朴的民居建筑,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格外静谧。 导游带我们参观了这个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的村落。宏村旅游,形象地说,是一次穿越“牛肚”的旅游。不识牛肚真面目,只缘身在牛肚中。“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为牛肚,引泉为牛肠”,宏村的古人在500年前,便开始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他们按照“牛”的形象设计整个村落布局。从而为宗族带来了兴旺。牛形村落是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沿着卵石小径,我们来到了牛刍胃“南湖”。牛胃是一个半月形的池塘,曰“月沼”。 80年代发行的安徽民居的邮票也是以月沼旁的建筑为主题的。 顺着蜿蜒曲折的巷子,脚边是清水潺潺的“牛肠”,在这个保留着古味的村落里,我感受着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马头墙、青石板路、各色的砖雕石雕木雕、对联,浓郁的书香气息弥漫其中,寒窗苦读,读书第一的寓意无处不在。好一个文化村落。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现有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
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
西递村原有牌坊十多个,现只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胡文光石雕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的“胡文光牌坊",当时的西递人胡文光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为江西万载县知县,后为胶州刺吏,迁荆王府长史,授予四品朝列大夫。因其政绩显著,皇帝遂恩准敕建这座石坊。牌坊高12。3米,宽9。95米,系三间四柱五楼单体仿木结构,通体采用不易风化的"黟县青"大理石。
西递现保存有完整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都堪称徽派明清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从而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颇为富丽雅致: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西递村已开放的保存较好的古民居有十二三个。
另外,我们还去了屏山、南屏、关簏等地,其对建筑的诠释也是淋漓尽致。
二.徽派建筑的学习体验
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写生的目的在于了解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是一大建筑派别。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洲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
宏村的古建筑均为粉墙青瓦,分列规整,较有代表性的一方面是祠堂、学堂,另一方面是富商豪宅。典型的豪宅有承志堂、三立堂、乐贤堂等20多处。承志堂是其中最为宏大、最为精美的代表作,被誉为“民间故宫”。它堪称一所徽派木雕工艺陈列馆,各种木雕层次丰富,繁复生动,经过百余年时光的消磨,至今仍金碧辉煌。
宏村在建筑布局上讲究鳞次栉比、宅院相通,建筑装饰上则追求美仑美奂,雕饰上甚至追求细镂如画,立面上追求富丽堂皇,气势上讲究森严壁垒。近看远观,粉墙宛如城郭,马头墙昂首云天,主次分明。室内雕饰之精湛,更使人拍案叫绝。村落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内部装饰可谓砖、木、石三雕俱全。不论前堂后堂、偏厅厢房、宏梁伟柱,用工精细,富丽堂皇。厅堂内的额枋、斗拱、扇窗、扇门、栏板等木雕图案形态各异,有的达六、七个层次,立体感很强。
三.宏村风水的学习
皖南宏村古村落选址、建设遵循着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村落选址建设,注重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有科学的基础和很高的审美观念。宏村的形态多为聚居形态,沿山势、水势、布局灵活多样,整个村落的整体轮廓与所在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取得和谐统一,体现了皖南古村落的特有风貌。
从选址开始,宏村就严格地遵循了风水术的法则。中国地处北半球,而且绝大部分地区都处在北回归线以北,所接受到的阳光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南方。因此,在中国建筑物的最佳朝向都应该是坐北朝南,这样才可以获得最充分的采光。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阳,在这样的环境下,北面的山可以阻挡北面的寒流,南面的水可以保持空气湿润,使环境单元内的气温稳定,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协调都是有利的。但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宏村建筑布局的前提和关键。
宏村的典型布局是“枕山、环水、面屏”,形成一相对封闭的环境,即可背靠山石遮挡冷风又可面水,使房屋迎风纳气,调节局部环境的舒适度,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经常可见黑瓦白墙、飞檐翘角的屋宇随山形地势高低错落,层叠有序。古村落内部的整体布局也和谐
流畅,各种各样的建筑物不仅规划严整、排序井然,而且不同功能的建筑布局合理、空间层次分明。
四.特色的马头墙
通过写生对徽派建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集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三叠式、较大的居民,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最多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徽州民居的山墙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火灾发生时,火势容易顺房蔓延。而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马头墙,则可以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特殊风格了。
马头墙墙头都高出于屋顶,轮廓作阶梯状,脊檐长短随着房屋的进深而变化,多檐变化的马头墙在江南民居中广泛地被采用,有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之分,也可称为一叠式、两叠式、三叠式、四叠式,通常三阶、四阶更常见,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马头墙的跌落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砖墙墙面以白灰粉刷,墙头覆以青瓦两坡墙檐,白墙青瓦,明朗而雅素。
马头墙的构造为,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金花板)。其上安各种苏样“座头”(“马头”),有“鹊尾“印斗式”、“坐吻式”等数种。“鹊尾式”即雕凿一似喜鹊尾巴的砖做为座头;“印斗式”即由窑烧制有“田”字纹的形似方斗之砖,但在印斗托的处理上又有“坐斗”与“挑斗”两种做法;“坐吻式”是由窑烧“吻兽”构件安在座头上,常见有哺鸡、鳌鱼、天狗等兽类。也有“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作官”这一理想的追求。
五.传统木结构建筑
宏村宅居的基本形式为天井庭院形布置,即由房屋和围墙组成封闭的空间,院内以南向厅堂为主,东西两厢为辅,中间为天井,平面组成为凹字形。房屋除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采光主要靠天井。徽州宅居往往套建,一进套一进,结构大抵相同。这种深宅里居住的都是一个家族,随着子孙繁衍,房子越建越多,故人们称呼大家族有“三十六天井,七十二槛窗”。一般是一个独立家庭住一进,36个天井就有36进,一个大家族就有36个独立家庭。边门一闭,各家各户独立过日子;边门一开,一个大门出入,一个祖宗牌下祭先人。它生动地体现了古徽州聚族而居的民风。这种高墙深宅式的建筑,千丁之族未尝散居的民风,在中国也是少见的。
宏村民居是以柱、枋、梁、檩、椽等构件组成的木结构建筑,梁托、瓜柱、叉手、雀替、斗栱等大都进行镂雕加工,装?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云恋幕ㄎ啤⑾呓拧7课萏炀闹艿拈芟鲁拍径嗟癯筛髦稚裣扇宋铩⒎汕葑呤藓拖肪绻适拢浅IA杭苌系牟媸趾桶匀蚨嘧龀稍贫渥矗嗷ス戳鼗氐牧鞒┫咛酰菘∏危啦皇な铡?/p>
所谓木结构是单纯由木材或主要由木材承受荷载的结构,通过各种金属连接件或榫卯手段进行连接和固定。木屋盖结构包括木屋架、支撑系统、吊顶、挂瓦条及屋面板等。木材易于取材,加工方便,质轻且强。缺点是各向异性,有木节、裂纹等天然缺陷,易腐易蛀、易燃、易裂和翘曲。宏村的每根木柱底下都有石基,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并且还可以防潮。
六.结束语
皖南古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呈现地,是徽州文化多样性最具资格、最具品味、最具权威的阐释者。在徽州有数不尽的高墙深院,宏村---徽州古民居的典型代表,历经风雨沧桑,至今保持了最初建筑的特征。宏村的规划、街道形式、建筑和装饰
以及房屋与广泛的水系相结合的“牛”形规划布局,被中外专家认为是“将科学与诗意完美结合、建筑与环境珠联璧合的典范”,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随之也带来了外来文化,现在的中国景观,一味的模仿西方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为主流的形式下,为形式而形式的思想潮流,却忘记了本民族所具有的且特立于世界的民族文化背景。这些模仿虽然符合当今建筑的步伐,但是在文化上并无创新,相反却抹杀中国传统文化。
面对当代城市的发展,如何深层的保护和利用古村落的自然与人工天然为一体的生态环境的文化景观,以及隐藏在其背景的人文文化和环境风水学的空间设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感悟徽派建筑学术论文集》 刘仁义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中国徽派建筑之旅》 江世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徽派建筑艺术》 王明居 王木林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4)《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宏村》 舒育玲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5)《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古村落空间解析》 段进 揭明浩 东南大学出版社
篇五:安徽黟县宏村
月3号下午,我们踏上了去往安徽的列车,对于我来说这是我的一次出省,心中无比的喜悦,
我们艺设同学经过了二十多小时的颠簸,4号终于到了宏村,下车后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微笑
5号导游带领着我们进村游览,我们踏着青石小路,嬉笑着来到了南湖,在它的旁边
有一个南湖书院这岑经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李小娟受教的地方,宏村古人在500年前便开
始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他们按照牛的形象布局整个村落,从而为祖宗带来了兴旺,
牛形村落是当时历史的文化遗产,恰似山水长卷,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2000年11月30日,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村后以青山为屏障,
同学在此写生纷纷从自己最广阔的情怀来展现这里的建筑的特别和风景的美,在绘画中融入
了自己的感情,也同时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同学们在村里还与其他院校的
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学习气氛很融洽。在这打的几天里,我包揽了很多美景,很多古
徽州工艺,亲身感受到了向往已久的古建筑。出此之外我还接触了很多人,见识了很多事物,
学会了很多东西,在写生的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照顾,相互交流,相互督促。在这
几天里,同学们了解了许多,也认识了许多事物,为这里的风景,古建筑,街道所迷惑。为
这里的人文,历史所感慨。在宏村里画建筑,在适合不过了,搞高的马头墙,曲径通幽的小
巷子,还有满目的绿色,再加上完美的徽派建筑.速写一开始不是很顺利,总是停留在那黑瓦
上,更像是去表现一种肌理的效果,用线不是太活,到后来就好多了,线比较自然流畅了,
原来速写中存在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了。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南坪,天人合一藏风得水桃花源,千年承耕读兴商故里地,地处世界文
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的屏山。唐宋时称长宁里,就是长久安宁的地方,“ 都”是古代乡镇
的自然建制。唐代末年,九都看中这快风水宝地,举族从庐江迁来九都。这里山环水绕,地
域开阔,北有状如屏风的屏风山坐靠背,也因此得名屏山村。南边有石山作照山,东有吉阳
山、三姑峰与西边的双风山合为左右抱山。吉阳山在北段,是村中吉阳河的发源地。三姑峰
三峰并峙,形状大小相差不大,据古传是村中一富户三个女儿入山游玩摘食仙桃所化...
一天的时间熟悉环境,接下来就应该步入正轨了,我们开始写生了!由于我们在学校过
惯了安逸的生活,连速写都快不会画了,所以第一天在那里画真的是丢人,就当是练手好了,
不过收获还是有的,也算知道了自己来屏山的目的。一开始不敢在很多人的地方画画,就躲
在比较偏僻的地方,画了几天总算有些收获,有点长进,对于技法等的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提
高,有的时候还感觉自己画得不错,不过经常有一些别的学校的同学和好奇的游客在旁边观
望一下,当然也免不了评论一下,听到的话也是有好有坏。
通过写生实习,我的速写及色彩都有较大的提高。构图决定了一幅画面给人的第一感觉,
很重要,所以首先要有美的构图。其次就是色彩的搭配与表现,那是要有一双“明亮”的眼
睛来表现色彩,因为自然界的颜色实在是太多了。
为了提高我们对艺术的审美,色彩的认识和对徽派建筑的了解,我们又到了西递、让我们
更了解了安徽这座古城的文化,也让我们拥有这座城市而感到骄傲。
第二天,早上由导游带我们去观光,走到古村口那有条河,那条河是人们用来洗衣服、洗菜用的,河上有两座石桥,桥面都是由大块的石板铺设的,看起来很厚重,据说哦是三四百年前留下的,说是那里有个官为了感谢皇恩而建造的,那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有三四百年之久,房屋的特色是:外观都建有“码头墙”。房屋里面都是用木头建造的,门窗的雕刻很精致很细腻,看了无人不赞叹前人的高超的雕刻技术,厅堂里都有一块露天的地方,那里放着一口大水缸,每逢下雨,水就会从瓦上滴落于缸中,这就是民间流转的“肥水不留外人田”。厅堂都有一张高桌和两条长凳,有的有太师椅和一个小矮桌,共喝茶聊天之用。我们来到一个有“八字门”的房屋,此门罩写着“天官上卿”四个大字,是当时一个大官得到皇帝的赏赐而建造的。有些房子已经破损或倒塌,但它还是我们眼中一道不可或缺的景点,它毕竟经过了风风雨雨,历尽了人间沧桑,它是历史的见证。
导游领我们观赏了一圈后,就让我们自由观赏。
在我们返回住宿的地方的时候,山间蒸发着雨雾,萦绕于山头上,那里空气很清新。
第二天,我们开始了来这里的目的,各自带上速写本、钢笔,出去写生了,这里景点十分丰富,让我们无从下笔,到底先画哪处,我们还是先观察了几处后,才在小巷中开始动笔了,这里的房屋外墙都是白色的,瓦是黑色的,一律都是黑白配,但这就是这里的风格,这里的特色,不张扬,不妖艳,有一种古朴的纯美。看够了繁华的都市的眼睛,得到了洗礼和享受这简单的视觉体会。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的任务中,每次出去画画我都戴上牛仔帽,背上画画工具独自去河边选景,每次画,我都会画水、树、小木屋。这样的意境太完美了,每次画画我都会全身心投入于其中。我也感觉到我画画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河上有很多桥,我的画中少不了一张有桥的。
在那里七点半有时老师来检查作品和指导,同学们都会把自己的作品交给老师讲评,大家都认真听讲,在哪里我们会得到许多画画的知识,对画画技能很有帮助,第二天我们画画时就会注意老师对自己的建议,因此,我每次作画都有不小的提高。也因此更喜欢让老师点评自己当天的作品了。在画画当中我们也能了解了一些建筑的构造。
16日我起的特别早,为同学们盛好早餐,这也是最后的早餐了,同学们好像没有往日的嬉笑了,大家都埋头吃自己的,大家都沉默了,大家都有依依不舍之情,但还是拿着行李上车了,一路上大家都拼命的往车窗看,希望能多看一眼,我的脖子酸了,开始陷入了回忆,我回忆着那些古老的房屋,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还有和村民谈笑风生地画面,那画画好时,得到老师表扬的心情,还有和同学们一起游玩,一起去画画,一起进餐,这都让我难以忘怀。车上放着DVD小品,很搞笑,但大部分的同学的注意力都在窗外,有的干脆闭目沉默了,有的笑了,但那是很不真实的笑。车在路上飞驰着,心却往后想着,过了二十个钟头左右,终于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好像从梦境中回到了现实。
在这两周的写生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画画的技巧有所提高,对古代建筑有了一些了解,让我知道如何团结同学,增进我们之间的友情,快乐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
也许是我们太珍惜那段日子了,在玩的时候我们要尽情的玩,在学的时候我们要拼命的学。婺源你如此多娇与多情,迷住了我的双眼,留下了我的心!
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写生的目的在于了解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是一大建筑派别。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洲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都保持着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
通过写生对徽派建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集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三叠式、较大的居民,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最多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写生实习已经已经回来好几天了,满脑子里还是有很多的“马头墙”。或许这就是收获吧!深深刻在脑子里的特色。
我们写生的目的是:
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三、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速写色彩的掌握能力;
四、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黟县宏村印象房价)这些目的在我们集体努力下得以实现,但我们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有待提高。学校给我们这次外出写生的机会,把握这次机会我们学会了也懂得了许多,包括专业和专业以外的事情。
写生使我对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再单纯地认为只是学校开设的一门填充学时的无关紧要的课程了。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几像老师说的那样,即使是不画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忙地乱画,因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为了作业而做的。所以说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从中可以体会出人生的哲理。
写生实习结束了,我们回到了学校,但不一样的是我们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感受也有所提高,对没一件事情都有了新的认识。
总之,我们学校这次社会实践教学对培养创造艺术人才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
术家。让我们在艺术中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