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审美湘潭沿江风光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7:14:01 体裁作文
审美湘潭沿江风光带体裁作文

篇一:长沙沿江风光带解析

浅析长沙沿江风光带

有长沙“外滩”之称的长沙湘江风光带,已经成为长沙继湖南烈士公园之后的第二大市民公园。它位于长沙市湘江大道,沿湘江南起湘江黑石铺大桥,北至月亮岛北端,湘江风光带由十余个休闲健身广场、绿化带以及历史文化景观组成,集防洪、观光、旅游、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风车、酒吧、各色游人,成了潇湘大道上一处独特的风景.

从地形上看,长沙沿江风光带位于湘江沿岸,江边地形较为平坦,土质疏松,不宜设置较多大型建筑物,所以风光带主要以结合地形,在狭窄的带状空地内,以为市民提供休憩的舒适环境为主旨

1. 小型广场 在风光带宽敞的地段间断地设有不少小型广场,有的以台阶为过渡形式,对地形进行下沉处理,并且增加小型水体

及旱喷,增加景色的活力,使游人在放松

身心的同时增添游玩的乐趣。其中风光带

还对毁于“文夕大火”的湖南电灯公司进

行原址保留。使用石砖将其包围,合理使

用原有的资源,使游园活动又具有肃穆的

纪念意义。

2. 道路绿地 在适当的地形处理也非常重要。

风光带中的道路有些并不是平坦延伸的,有时蜿蜒曲折,有时起伏不平,成“龟背”状,不仅能增强道路的连续性,方向感,丰富地面的景观层次,结合植被配置,还以配合美妙的地形的曲直节奏变化,增

强风光带的韵律美。

3. 园路 风光带中对园路设置地形,以

形成适当的起伏,或用步道台阶缓冲

平坦的路面,可达到调节游人步伐,

缓解疲劳的作用。园路两边的地势呈

起伏状,既满足了排水,又使道路具

有流动性和方向性。采用不同材料点

缀路面,用鹅卵石或大理石砖拼成图案,从色彩、造型上丰富了园林景观,还有助于健身。

从水体上看,风光带本身沿江打造,毗邻奔涌

的湘江,这是大型水体景观。游人走近,临江眺

望,胸中顿生豪迈之情,工作学习的压力顿时消

失。而沿江搭建的亲水平台,为游人提供了融入

自然的机会,更添游玩的乐趣。除此之外,风光

带中还不时穿插有小型旱喷,人工水塘,点点睡

莲置于其间,精致可爱,使都市人在城市

一隅照样能感受到处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树林湖泊的野趣。小型旱喷,利用了水体

的声音美和动态美,水声不仅在一定程度

上掩盖了城市的喧闹与嘈杂,又为忙碌的

人们提供了轻松休闲的氛围。另外,在夏

天炎热的高温下,沿江风光带中的喷泉和

小池塘也使酷热降了几度。

不过,沿江景观虽然大气磅礴,令人心旷神怡。来往船只还是造成了湘江水体的污染,细看时,印象分不免大打折扣。希望有关部门在造景的同时,也要注意日后对美景的维护,这样,才能为市民提供长久的休憩场所。

从园林植物上看,植物配置对于

风光带景观的打造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中,它采用了大量本地的树种装

饰风光带,并且将乔木,灌木,藤

本和草本有机地搭配,打造了多样

的景观形式。有藤本缠绕的木质花

架,有修剪有型的小乔木作为硬质

铺装为主的广场的点缀,有利用地

势起伏起着引导视线作用的灌木丛,有四季颜色变化的大乔木,还有配合水景 的水生植

物……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质感,各种各样的植物组合在风光带中起了不同的作用,也造就了丰富多彩,富于变化,迷人眼的亮丽景观。

从园林建筑与小品方面分析,他们在园林的布局,组景,赏景,生活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杜甫江阁作为风光带中最吸引眼球的建筑物,

是长沙政府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而修建的大

型仿唐建筑。它位于两条道路的交叉口处,其

体量之大,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吸引路人前来游

览休憩的作用,同时它临江而设,登其阁上,

可眺望与其隔江相对 的橘子洲头,想必景色

美不胜收。而且,杜甫江阁也是风光带的景色

分区的一个节点,成为这段大型诗篇的情感高潮。

风光带中,园林小品也凭借其巧妙的构思,精致的

造型起到烘托气氛,加深意境,丰富景观的作用。例

如造型古朴的路灯,融入周围的环境,并且中国红的

颜色也使游人在绿树丛中眼前一亮。又如波浪形的

坐椅,在满足游人休息的功能之外,造型独特,更

添游玩趣味。

长沙沿江风光带是市民工作学习之余放松休闲的

好去处。在作为都市人的公共集会场所之外,它还沉淀了湖湘文化的精髓,丰富人们的精神活动。这些都是值得发扬的。同时也应注意管理,时时完善公共设施,是游人真正享受到游玩的乐趣。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审美湘潭沿江风光带)

篇二:湘江风光带

湘江风光带:扮靓新湘潭 融通长株潭

“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从一大桥沿湘江风光带开车去昭山上班。”9月20日,家住体育中心附近的王涵谈及湘潭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号工程——湘江风光带的建设,面露喜色。他说,风光带不仅道路通畅,而且一江两岸风景尽收眼底,他的每一次出行都像是一次郊游。湘江风光带集防洪、交通、生态景观、文化、经济于一体,不仅仅是湘潭确保防洪安全的民生工程、提升城市品位的核心工程,更是文化传承、“两型”展示的平台。作为长株潭一体化实质性推进的首个项目,湘江风光带又融通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见证长株潭一体化

“关于湘江风光带的规划建设最早要从10多年前说起。”湘潭市“两型”办副主任、市湘江风光带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龙正辉介绍,早在1997年,长株潭一体化就进入了规划先行的阶段,编制了长株潭三市的交通、环境等方面单线规划;到了2003年,省里组织编制了《湘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整体规划》,作为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两大重要规划之一予以重视。(另一个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2004年,项目建设与规划编制同步进行。“湘江生态经济带”作为长株潭一体化实质推进的第一个项目启动。随后,引进世行贷款、设计、招标、施工有序进行。

“如今,长株潭湘江风光带被列入全省重点推进的13个重大项目和重点调度的50个重大项目,省委、省政府已明确将该项目作为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长株潭新型城市化的重点工程。”龙正辉告诉我们,风光带建设见证了湖南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到2020年全面建成湘潭段风光带

湘江风光带在长株潭三市的建设快慢不一,长沙最早启动,2004年就利用世行贷款,推动了沿江风光带的建设。由于种种原因,湘潭到2007年才正式编

制整个湘江风光带的概念规划。 2008年,风光带作为市重点项目,利用世行贷款资金加快了建设防洪景观道路步伐,吹响全面建设的号角。

湘潭湘江风光带北接长沙,东连株洲,两岸全长约87公里,总计10个工程段,总占地面积约77.52平方公里。其中,河西部分起自长沙坪塘,止于易俗河与株洲交界处,自北而南分为九华、万楼、河西旧城、河西郊野、易俗河等5段;河东部分起自昭山,止于法华山,自北而南分为昭山、岳塘新城、河东中心城区、湘钢、高新区等5段。

“风光带按‘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统筹管理,分段实施’的原则建设,自2010年7月17日开工以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龙正辉介绍,目前,全部完成昭山和近郊段13.6公里的世行贷款项目防洪景观道路,以及河东中心城区段风光带建设;九华段工程正在进入全线施工阶段;岳塘新城段、昭山段已完成单线道路;河西旧城段已开始启动施工;其它段也分别完成初步方案设计或开始进行前期工作。

至2013年,湘潭将完成一大桥下游两岸的风光带建设,与长沙对接;2015年将完成二大桥上游的风光带建设,与株洲对接;2020年将全面完成湘潭境内风光带建设任务。届时,一条集防洪带、交通带、景观带、文化带、经济带“五带合一”的湘江风光带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湘水一虹”让湘江更具魅力

“建好的河东沿江风光带既是湘潭的城市新亮点,又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湘潭市规划局规划编制研究室负责人介绍,湘潭湘江风光带河东城区段的整体设计名为“湘水一虹”。“虹”与“红”谐音,既衬托伟人故里的红色文化背景,又寓意新生命的孕育和欣欣向荣的气象,昭示在省委、省政府“将湘江打造成中国的莱茵河”的战略背景下,新的发展机遇给湘江两岸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命。

如今,在河东烧窑港和铁路桥之间,虹滩湿地公园、新天水韵广场、红色新天地、炫舞时代风情区、“虹韵湘情”民俗文化公园5大片区,相互交融,相互辉映。河东沿江风光犹如一条生态休闲走廊铺设在湘江之滨。长廊中,城市地标“湘潭之光”熠熠生辉,亲水平台、生态湿地浑然天成,休闲酒吧一条街尽显都市繁华。

一江两岸风光好

湘潭湘江风光带最终会建成什么样?

湘潭市规划局负责人介绍,从2007年,湘潭市人民政府开始组织编制滨江风光带的城市设计,至2010年底,各区段滨江规划编制基本完成。但在编制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指导和充分衔接,各区段制定的风光带规划不仅功能定位重合,特色不够鲜明,而且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影响整个风光带效果。 为了“圆梦东方莱茵河”的构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湘潭湘江风光带建设成为具有湘潭特色,彰显湘潭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与生态长廊,并将湘江风光带的整合提升规划工作列为2012年城乡规划工作重点。在前期完成湘江风光带历史和文化策划等工作的基础上,《湘江风光带整合提升规划》方案即将出台。 “这个方案将风光带全段的核心主题概括为:‘湖湘名城,实至名归。韵、灵、古、野、灿,秀、远、文、重、新’。”该负责人透露,10段的分主题分别为:九华区段——“九韵风华”,万楼区段——“万楼雄姿”,河西旧城区段——“古城印记”,河西郊野区段——“莲邑乡风”,易俗河区段——“易俗古韵”,昭山区段——“山市晴岚”,岳塘新城区段——“新城远景”,河东中心城区段——“宝塔文风”,湘钢区段——“工业之源”,高新区段——“科技之光”。一旦建成,整个风光带将成为具有湘潭特色、体现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与生态长廊。

“风光带还将打造成湘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展示平台。”龙正辉说,按照湘潭市委书记陈三新“要把湘江风光带建设成为文化传承和‘两型’建设的展

示平台”的要求,风光带不但将成为湘潭历史文化的生态长廊,还将在规划建设中融入“两型”理念、体现“两型”特色、应用“两型”技术、推广“两型”产品。

“最重要的是,风光带的建设带动了两边土地的升值,改善了一江两岸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提升了湘潭的城市品位。”湘潭市城建投负责风光带建设的负责人表示。

篇三:美丽的沿江风光带

美丽的沿江风光带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沿江风光带,那里风景优美,真令人心旷神怡,真不愧是我们宁乡的“东方明珠”。

首先我来到中心亭,那里有喷泉,到喷泉开始喷水时真像是放鞭炮一样。沿着黑白相间的石子路,我来到了假山,假山是我们小孩子的“天堂”,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像小猴子一样爬到假山上去玩。在走过一段路我来到了六角亭,每天晚上都会有许多叔叔阿姨来六角亭门外跳舞呢!走过一座用木板做成的小桥,我就来到了“公主的花园”,这个花园里面有许多花都竞相开放,一座进去就会看见茶花姐姐在大门口迎接你。紫荆花姐姐在那比赛呢!哦,对了!紫荆花姐姐的品种还很多吗!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继续沿着石子路,哦!到了大树伯伯家里了,大叔伯伯家的成员还真不少呀!有杨树伯伯、银杏树伯伯和柳树姐姐。、柳树姐姐生长在沩江河边,柳树姐姐的身影倒映在水中,一阵微风吹过,柳树姐姐好像一位少女亭亭玉立在水边梳洗着自己的长发。

沿江风光带真美呀!我爱美丽的沿江风光带!

六年级:戴博

篇四:美丽的沿江风光带

美丽的沿江风光带

在我家不远处有一条河,叫湘江。湘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湘江的岸边有美丽的沿江风光带。

沿江风光带全长大约33千米,是沿着湘江而建的。风光带上种满了花草树木,江边种了一排排柳树,像一个个忧愁的少女静静的眺望着湘江。风光带上小草绿油油的,上面点缀着各种各样的花,有火红的月季花,金黄色的迎春花,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可漂亮了!看上去就像一大片彩色的地毯。那种地毯可比Tessera高级地毯朴实多了。

在沿江风光带上,无论站在哪里,一片宽阔璀璨的江面就会映入我们的眼帘。

而细心的人会发现,路灯的下面那一排灯柱非常特别。上面刻着许多的诗人的诗句,诗中的景象和事物的图画也可以清楚地看见。这样的设置既美观又高雅,让游览的人们一边散心,一边欣赏名人诗句。

在特点的时间,风光带上的风帆舞厅里会有表演和比赛。以前喷泉也会启动,可是现在都不用了。

有的人在路上走,走走停停,愉快地谈话;有的人在唱歌,跳舞,扭秧歌;有的人坐在凳子上,什么也不做,一边休息,一边呼吸着江风带来的新鲜空气。路上走着的,凳上坐着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是轻轻松松的。连平时板着脸的大人也是一脸快乐。

那里还有许多别处没有的东西。比如说有趣的小亭子、给游人提供饮水的台阶简直是一座美丽的公园!

沿江风光带真是我们的天堂啊!我喜欢这迷人的沿江风光带。你呢? 五年级:悲伤镇魂歌

篇五:祁阳县沿江风光带景观设计解析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

——祁阳县沿江风光带景观设计解析

摘要: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是城市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形态,是城市理想的生态走廊,因此,滨水景观的规划建设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滨水道路景观作为滨水区景观的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我国众多中小城市而言,对城市形象塑造具有点睛作用。本文以祁阳县沿江路景观规划为例,对此进行阐述,以期探索出滨水区城市设计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沿江风光带;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区是指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与城市建成区内陆地接壤的区域,包括一定水域空间、岸线,以及与水体相邻近的陆地区域。空间范围包括200m~300m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距离为1km~2km的城市陆域空间,约相当于步行15分钟~20分钟的路程。

在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往往将河道及其两岸确定为城市生态绿轴,是一个城市风貌特色的窗口,在规划设计中,应遵循历史的继承与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共生,为城市开辟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开放性的、动与静相结合的亲水空间。笔者认为,城市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的地区,滨水道路景观是滨水区景观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规划应将城市滨水道路及沿街建筑景观设计纳入规划,以塑造完整城市景观。

1.祁阳县及沿江路风光带概述

祁阳县地处南岭余脉阳明山以北,湘江上游,永州市北部,东接常宁,南抵桂阳、新田、宁远、双牌,北邻祁东。湘江流域航道沟通祁阳与湘江沿岸城市之间的联系。此次景观规划主要包括沿江路风光带、滨水游园及沿街建筑这三个部分内容。下图为沿江风光带总平面图。

沿江风光带平面图

2.沿江路风光带景观设计构思

沿江路风光带景观设计与祁阳县城市特色有机结合,从整体到局部,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建筑形象的控制,绿化的多元设计,广告标志、灯光夜景的有机组织,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最合理地利用现有的环境资源,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城市特色的滨水区景观。在功能上,沿江的餐饮和零售商业属于“强烈推荐”的项目,而沿江地区的停车用途则属于严格限制的范围。

3.沿江路风光带

依据祁阳县总体规划,湘江北岸规划一条沿江路,道路红线宽度28米,本次规划的沿江风光带全长1400米,宽8米。

3.1绿化配植

植物配置上力争打造城市绿色长廊,创造和维护一个自然的生态环境,创造一个自我维护的生态环境生长系统。绿地要有地方特征,以地方树种为主,适地适树,发挥本土植物优势,形成四季常绿,季相丰富的景观特点。另一方面采用即有统一性,又随路段不同而具有变化性的设计手法,丰富景观的视觉感。将分别体现“春之媚”、“夏之娇”、“秋之韵”的主题,运用不同季节的各色植物,来展示祁阳春、夏、秋、冬四季变换的景象。

3.1.1行道树

综合考虑祁阳县水土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规划将香樟作为沿江路行道树优先选择树种。采用间距 6-8 米列植,树池尺寸采用 1.5 米×1.5 米。

首选树种,香樟:常绿性乔木,花期4—5月,果期8—11月。移植时必须带有土球,以保证树木成活率。

3.1.2道旁绿化带

道旁绿地树种以灌木为主,辅以常绿乔木,采用色相区分的手法进行配植。

沿江绿化以生态优先原则,强调生态风光的植物群里体量最大化,科学设计水与岸的生态依存,强调自然植物与人工驳岸的和谐。以场地适应为基础,结合实际地形,按高性价比投入来设计丰富的生态走廊和丰富多彩的亲水空间。

沿湘江河岸采用石砖修葺高 0.4 米,宽0.25 米的大理石护栏,一方面给市民以安全保护,另一方面结合临街座椅进行设计,方便市民休息、观赏景观。

景观节点断面图

3.2照明规划

沿江风光带的夜景主要观察者是机动车内的乘客和行人,故夜景灯光的设置应以静态为主,动态为辅,以突出整体效果为目标,夜景表现将综合路灯、广告牌、跨街灯饰、灯光小品等 各种照明手段,将沿江路营造为富有连续性和时代特征的区域。

沿江路照明光源选用寿命长、光效高、可靠性和一致性好的高压钠灯、荧光高压汞灯和 低钠灯。

4.滨水游园

规划在沿江东路与浯溪大桥交汇地带设计滨水游园一处,取名龙骧园。龙骧园作为风光带的地标景观,综合多种景观元素,创造出一个功能完善,动静皆宜的开放公共空间,是祁阳市民集会、休闲的首选之地。

龙骧园效果图

4.1 园路规划

游园内道路采用灵活自由的设计手法,以步行系统为主,结合绿化给游人创造舒适、充 满乐趣的休闲环境。

4.2 游园绿化

4.1.1设计方式

游园是供人们休憩、游览的地方,该部分设计时除考虑景观视觉效果外,还考虑到行人 休憩的功能要求。整片绿地为主,搭体以大配园亭、花架、座椅等构筑物。

4.1.2绿化配置

以常绿植物为主,从下至上,由草坪到灌木到高大乔木的搭配,通过空间层次的划分体 现绿化效果,同时高矮不同植物的配置形成开阔空间、半开阔空间和封闭空间。

第一空间层次为水平地面,以草坪为主。

第二空间层?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猿B坦嗄炯奥湟豆嗄疚鳎叨仍诳刂圃? 米以下,灌木可选树种有:红继木、金叶女贞、长春花、美人蕉等。

第三空间层次主要以常绿乔木体现,搭配绿叶乔木,高度控制在 3.5 米-5 米,可选用树种有:香樟、桂花、银杏、玉兰等。

4.3 照明设计

除园路照明外,游园内主要是植物照明。植物照明主要是对树木的照明,采用绿色灯光。将投光灯安装在地下,对相对独立的树木,在树下安装两只金卤灯,光线从两个方向照射,形成特写镜头;对成行的树木,采用藏地型的投光灯具,将灯具埋设于树与树之间,产生朦 胧的美感;对成片的树林采用数只投光灯,分别照射高低树木的树杈和树干,具有丰富的立体感。

建成后的沿江风光带灯光效果

5.沿街建筑

5.1 天际线

为了控制整条道路的景观形态,对周边建筑物的高度要实现严格的控制。沿江路东侧建筑性质较统一,因此建筑高度基本统一,在道路交叉口处略有变化,不仅丰富天际线形态,

同时具有交通指示作用;西则建筑性质变化多样,随性质的不同对建筑高度有不同要求,从而形成起伏有致的城市天际线空间格局。

5.2 建筑风格

目前祁阳县城内建筑主要有两种建筑风格:现代建筑、双坡屋顶民居,本次规划沿江路建筑主要采用现代建筑风格。

5.3 色彩

临街城市建筑色彩以简洁明快为主要基调,大面积墙面采用浅色为主,主体色彩采用灰 白色或浅米色,可采用本色的石材和砖石。控制深灰色调的使用,力求通过色彩的运用体现 出现代感和时代感。

5.4 建筑退让

为保证必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和良好的城市景观,在进行城市建筑布置时依据建筑高度及 性质留足了建筑后退距离。其中公共建筑后退距离较居住建筑较大,以满足建筑前广场及停 车场用地需求;同时,建筑的有进有退,最大限度的保证城市景观的需求。

6.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及地面铺装设计

适当设置雕塑小品、广告牌、标志牌等,装饰美化空间环境,改善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 品味,烘托气氛,画龙点睛。同时,通过一系列建筑前广场地面铺装和一些局部的变化补充, 体现祁阳县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景观。

6.1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⑴电话亭:每隔 500——800 米一处。

⑵垃圾箱:沿主要道路每隔 50——80 米一个;景点处以25——50 米为服务半径进行设置。

⑶指示牌、道路标志牌等环境标志牌主要设置在一些特定的地点上,在帮助空间导向起 着重要作用,成功的的环境标志牌可增强总体的统一性。

⑷休息座椅

数量可根据空间的大小不等,同时结合护栏、花池等灵活组织。材料根据周围环境的需 要,可采用木、石和钢材等。

6.2 地面铺装

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采取不同形式的地面铺装:

⑴办公区围合的广场建议采用冷色调铺装,给人以安静的秩序感,材料选用花岗岩等质 地坚硬的材料;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