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母爱如山35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7:19:28 体裁作文
母爱如山350体裁作文

篇一:母爱如山

母爱如山——读高尔基的《母亲》有感

总是说父爱如山,无言却是那样坚定有力。而母爱在常人眼里永远都是那一缕初冬最

和煦的阳光,柔和不刺眼,将每一个孩子紧紧地包围在浓浓的爱意里。不错的,母爱总像那

缕温暖的阳光,让我们不自觉的产生依赖,怎么也无法摆脱那一份温柔。但是我在高尔基笔

下的母亲中,不仅读出了所有母性所与生俱来的慈爱,还感受到了母亲所没有被所有人读懂

的品质和性格。母亲有时候真的可以比父亲更坚强,即使在绝境面前她也决不掉一滴眼泪,

为了孩子她什么也可以去承受,因为她要用自己生命来告诉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勇敢的活着。

因此,母爱也是一座大山,甚至可以更加傲岸。我看到过这样一句形容母亲的话,“母亲不

是赖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为不必要的人。”我想用这句话形容高尔基笔下的母亲再合

适不过了。

《母亲》是高尔基于1906年创作的作品。小说分两部,第一部于1906年9月在美国完

成。第二部于同年完成于意大利。《母亲》是高尔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当时的俄国在日俄战争中遭到惨败,暴露了专制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同时也加速了俄国

革命的进程。1905年革命风暴的开始是1月9日发生的沙皇政府大规模枪杀请愿工人的“流

血星期日”事件,它的高潮是10月全俄的政治罢工和12月莫斯科的武装起义。在这次革命

中,高尔基曾因对1月9日沙皇的暴行提出强烈的控诉和抗议而被捕,出狱后于同年加入布

尔什维克党。小说《母亲》的素材正是来源于1905年革命中索尔莫沃工业区“五一”旅行

的组织者扎莫洛夫和他的母亲安娜的革命事迹,同时又融入了高尔基在1905年革命斗争中

积累的生活素材和斗争经验。因此在他笔下的母亲形象是如此的让人刻骨铭心。

其中有这样一段对母亲外貌特征描写的话——“她长得很高,稍微有点驼背,被

长期劳作和丈夫殴打所折磨坏了的身体,行动起来毫无声响,总是稍稍侧着身子走路,仿若

总是担心会撞着什么似的。宽宽的、椭圆形的,刻满了皱纹而且有点浮肿的脸上,有一双工

人区大部分女人所共有的不安而哀愁的暗淡无光的眼睛。右眉上面有一块很深的伤痕,所以

眉毛略微有点往上吊,看过去好像右耳比左耳略高一点,这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种小心谛听

动静的神态。在又黑又浓的头发里面,已经闪耀出一绺绺的白发了。她整个人都显露着悲哀

与柔顺。”这段话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读总会有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让我情不自禁

地想落泪。作者质朴、深挚而简洁的文笔,不加任何修饰,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却又凝聚了人

世间最具魅力,最能打动人心的朴实向所有的读者描述了母亲被当时沙皇的黑暗统治和男权

主义的压迫下过着非人般的生活。“母亲”是如此的懦弱。当父亲深夜喝醉酒回家摔碟打碗,

并用粗鲁的方式等待她时,她只能在惊恐之中稍稍壮着胆问一问:“你想把钱都拿出去喝酒

吗?”没想到遭到的又是丈夫的殴打。母亲的身体被长年累月的劳动和丈夫的殴打折磨得快

要垮掉了。活动时没有一点声响,走起路来微微侧着身子,好象总担心撞着什么东西似的。

母亲在父亲面前显得是如此的卑微渺小,甚至父亲的一个大拇指就可以把母亲狞碎。她的一

切希望和正确理解周围事物的能力被这些不平等的条例压榨下变得扭曲,她对一切的习惯和

麻木,使得她总是不安的、谨慎的对待一切,她的“右眉上面有一块很深的伤痕,所以眉毛

略微有点往上吊??这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种小心谛听动静的神态。”在悲哀与柔顺中,承

认了所有压迫在她身上的不平等,承认了女人作为男人附属品的合法性。

她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真理,也从来不知道什么是革命,但是在她第一次听到儿子是

在看“禁书”时,她感到一阵惶恐不安,“她替儿子害怕,并且感到可怜。”对于儿子要献身

的事业,在母亲看了是“一种秘密又可怕的东西”,因此他们进行了一次长谈。正因为这次

心与心的交谈让母亲感到儿子其实比自己更能理解自己的生活,他讲出了她的痛苦,这在母

亲心中引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悲喜交集的感情,并使她第一次回忆和思考了自己的生活,被

苦难折磨的麻木了的心灵也开始复苏。 到后来巴威尔一再地被捕,母亲搬到城市里和革命

知识分子住在一起。她不仅积极参加送传单等革命活动,而且内心也变的越来越充实,人也

变得稳重、坚强、开朗。当母亲在法庭上倾听巴威尔的演讲时,她也完全理解了儿子所从事

的革命事业,她为儿子的英雄行为自豪。所以完全可以说刚开始是儿子的行为触动了母亲内

心深处最为敏感的心弦,让母亲真正找回了自我,也让她明白了该如何活着。

就这样母亲逐渐地从一个柔弱、温顺、忧郁的传统工人区妇女变成了一个有着深刻见地、

满腔热情、勇敢无畏的新时代革命工作者。她不辞辛劳地长途跋涉送报纸、传单,不顾警察

的残酷毒打向群众宣传革命真理;她和青年们一起带头示威游行,高高举起代表理性、真理、

自由的旗帜,向世界宣告着革命者强有力的信仰;她忍受着儿子被捕、骨肉离别的痛苦,在

一个个革命者接连入狱后仍坚持着实现自己的宿愿。

特别是那场“五·一”节的示威游行,那是母亲由自发性的革命转向自觉性革命

的转折点,是母亲正式觉醒的标志,是她直面真理的第一战,“哪怕在进棺材以前,能跟真

理一起逛一逛也是有幸的!”。游行前夕,母亲和儿子在谁举旗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儿子执

意要把举旗领队的危险留给自己,而母亲却觉察到了自己的忧虑与恐惧,“一种沉重的、压

人的恐怖,包围着母亲的心”,使她的眼睛感到“热辣辣的”,这是一种明显而尖锐的痛苦,

这是来源于母性深处的本能,但是,作为一名已经参加过活动的革命者,作为一名经历过洗

礼的革命者,她深明大义的毅然支持儿子走在前方,“你别管我!”,“??你在前面走,其他

的人们一定能够抛弃了一切跟上来的。”她“痛苦”的叫喊着,“在她心胸间,高尚而热情的

思想在那儿波动,忧愁和痛苦的喜悦,使她的心灵生了翅膀”,她用“她明亮而尖锐的疼痛

的眼睛”,诉说着她的信仰她的坚定。母亲认识到革命道路的正确性,于是,她的心境豁然

开朗,这就证明了母亲对于革命道路的坚定不移。

在示威游行中,母亲毫不犹豫的,紧跟着儿子的脚步,毫不踌躇的表示在自己死亡之

前,还要跟着真理走一走,当儿子被捕之后,母亲抓住儿子曾高举过的红旗,在战斗中被撕

碎的红旗,“在她心里,有些言语像火花似的迸发着,它们迸发着,拥挤着,点燃起执拗的、

强烈的想说出他们,叫喊出来的愿望??”,母亲勇敢的宣传革命的真理,呼吁着“我买的

亲骨肉的儿子,在世界上到处寻求真理!为了大家!为了你们大家,为了你们的孩子,他们

给自己选定了到十字架去的道路”,她用自己最朴实的话语,用自己最朴实的理解诉说着儿

子的光荣,“假如人们不是去为了他的光荣而赴死,我主耶稣基督就不会存在了。”尽管她对

无产阶级的革命真理还包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对于一个以前“行动起来毫无声响,总是

稍稍侧着身子走路”的母亲,现在却勇敢地站在大众面前宣传真理,为革命辩护,已经实属

不易。而这也反映出母亲在从事革命活动中,对革命事业的必要性有了正确的见解。

在儿子第二次被捕后,母亲作为一名地下工作者,深深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命运与革命

事业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这使她更加广泛地加入革命生活中,她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

华。母亲离开了自己的家,加入到革命者的行列中,开始一种“充满了崭新的欢乐、崭新的

悲愁的,充满了迅捷与激动的另一种生活”,“孩子们是我们做母亲的最宝贵的东西,是我们

的心肝儿,他们已经献出了他们的自由和生命,毫不利己的走向牺牲,我当母亲的,怎能什

么事都不管不做呢?”母亲总是主动地、忘我地、高度负责地完成党交给她的任务,她不惧

怕危险,“您真不应该问我怕不怕。”高涨的革命热情,使她忽略了危险性,强烈的责任感,

浓厚的幸福感使她热烈的希望表达自己的工作需求。她总是扮作修女、女商贩或是巡礼者到

处奔波,她总是落落大方,她善于交谈,见多识广十分自信的态度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她总是毫不害怕也毫不在乎。母亲努力让自己的热情浇灌到每一个人的心里,就像柳德密

拉,在长期的孤独的斗争中,对生活渐渐丧失了希望,人也开始变得冷漠与麻木,“她的脸

好像非常傲慢,眼睛里没有光泽,更不带着丝毫笑意,她一说话就好像是在下命令。”母亲

用崭新的灵魂去感染着她,给她精神上以巨大的振奋和鼓舞,“将自己心里的话点到这个严

母爱如山350

峻的灵魂里,使它燃烧起来,让它也跟着充满喜悦的心一同和鸣起来??”母亲想把她所体验的一切都灌注到柳德密拉的思想中去,她豪迈的宣称:“我们要将破碎的心结合成一颗完整的心,我们会把它结合起来的!”这与过去那个唯唯诺诺小心谨慎的母亲判若两人,这是母亲思想境界得到升华的具体反映。她帮助雷宾运送书籍,帮助农民传播真理,她使农民信任她,她用她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了她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在小说的结尾部分,母亲冒着生命危险,自告奋勇地送儿子的演说稿这一壮举,成为母亲性格发展中的高潮。在火车站,母亲已经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但她的心仍是自豪与快乐的,她觉得“十分爽快”,收到演说稿后,她“很是满意的望着大家”。但是,这种兴奋的心情并没有维持的太久,“一种强烈的灾祸的预感”使她的冷得紧缩起来,母亲发现了暗探,暗探“派了兵到小铺子里”。当母亲发现盯梢时,第一反应却是“完蛋了”,马上想到了个人的安危,“丢掉箱子逃吗?”但是“另外一个火花格外明亮的闪了一下”,她警觉的发现了这种想法,这些想法好像“烧疼了她”,她鼓起“一股好像震振了全身的猛劲”,吹熄了那些“狡猾而微弱的小火星”,“不要给儿子丢脸!没有人害怕!”从而坚定起来。她严厉的驳斥路警对她的污蔑,毅然打开箱子,散发传单,她感到“激动地愤恨与畅快的美妙”,她向群众散播着真理,在母亲的英雄行为和革命感召下,群众更加渴望着真理,他们拥有着一双双对真理“饥渴一般的专注的眼睛”,面对着这样的眼神,似乎毒打的痛苦都不算什么了,母亲心中燃起了勇敢而尖锐的火焰,她激昂的宣称:“真理是鲜血也不能扑灭的!”。

在车站里,短短的几秒钟,体现了母亲在自身安危和革命大无畏精神之间动摇的矛盾感觉。不同于巴威尔等革命青年具有很高的革命觉悟,从一开始就自然的接受马克思主义,从而直接的走上了革命道路。母亲是在三重压迫下的底层人物,从最一开始就有着难以剥夺的奴性思想,这是无法改变的,在遇到危险时,她也会像普通百姓一样

恐惧、胆怯。但是与此同时,母亲也是一位接受了革命洗礼的先进人物,长时间的革命熏陶使她的坚定不屈的革命精神占了上风,使她唾弃自己的懦弱。在这一刻,母亲已经真正的成为一名坚贞不屈、勇于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这本书中未提一个“爱”字,然而我们细细去体会母亲所谓儿子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眼神,都无处不洋溢着母亲对帕沙卡的爱。而且,在这种关键时刻没有什么爱可以和母亲的理解支持相媲美,能得到母亲的全力支持,那就已经是儿子心目中最伟大的母爱了。虽然母亲心里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份到处充斥着危机,到处散发着血腥的工作,没有一刻安宁和放松。每一根神经都必须邦的紧紧的,随时还有失去生命的危险。但是在母亲的心里能和儿子一起奋斗在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战场上就是一种满足,一种幸福。

有一种爱就是叫做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甚至只要母亲一个肯定的眼神,儿子前方的路就会走得更加坚定不移。

母亲不是赖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为不必要的人。母爱如山。

篇二:母爱如山作文

母爱如山作文

母爱如山作文

★市四小五(二)班 马思雨 ★

人人都说父爱如山,可我觉得我的爸爸是家里的经济支柱,而妈妈是家里的精神支柱。

我觉得没有父爱是不可能的,而没有母爱是万万不可能的,因为母爱是伟大的!我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我经历过、感受过妈妈的爱。时间要回到两年前的一个深秋,当时我发高烧了,家里只有妈妈和我两个人,妈妈不会骑车,没有办法把我送到医院,可那时我已经难受得不得了了,妈妈看着难受的我哭了,但是妈妈没有过多的犹豫,直接给我穿了两件厚衣服,把我背上就往医院跑。到了医院后,妈妈把我放到床上,告诉了医生我的情况,医生就给我打了一针,过了几分钟后就感觉好多了,这时我扭过头突然间看到妈妈,发现她只穿了一件很单薄的衣服。她一直握着我的手,而她的手很凉很凉,脸色很苍白。那一瞬间,我突然想到了小时候唱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而我就是妈妈手里的那一块宝。想着想着,我的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我哭了,我反握着妈妈的手对她说了一句:'妈妈,我爱你!'

母爱如山!时间再次回到2014年11月12日,那是一个狂风连连的夜晚,而且我很害怕雷雨声,妈妈知道我害怕,就抱着我,一瞬间,我被妈妈温暖的爱融化了,我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而妈妈却为了我一整夜没有睡。早上我醒来了,看到妈妈的眼圈里红红的,就问妈妈:'妈妈,你的眼睛怎么了?'妈妈的回答是:'哦,没有怎么,没事。'妈妈怕我再次追问,就催我赶紧上学。听妈妈的话,我去上学了,而妈妈却经不住睡魔的侵袭,睡着了。这就是母爱,伟大而又珍贵的母爱!

父爱如山,母爱也如山,而两种截然不同的爱对我都很重要,我都不能失去,我要让这两种爱在我的心理深深刻下烙印!最后我想对我的妈妈说一句:'妈妈我爱你,我爱你对我的这种伟大的爱,伟大的付出,而你的爱你的付出让我一生受用不尽!' 辅导老师:卫彩兰

点评:人们常说'父爱如山',很少有人把母亲比作大山。而小作者却用稚嫩的文笔描述两件生活中的小事,将一位独自在家照料孩子的母亲的高大形象勾画出来。当然,如果再加上一些关于动作、心理等一些细节描写,此文会更形象生动。

篇三:母 爱 如 山

母 爱 如 山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震惊了13亿华夏同胞,也震惊了世界人民。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灾区人民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创伤。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此流下了悲怆的眼泪。在抗震救灾的系列报道中,透过荧屏我们看到,在地震灾难来临的一霎时,无数个感人的场面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尤其是很多母亲在危难之时,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把苦难让自己担当,甚至在死神降临的一刹那也不忘记把孩子紧紧护在自己的身下,以至于当救灾人员在废墟中找到她们时,都很难使她们分开。这就是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最善良的母爱!在朦胧的泪光中,这种人间最弥足珍贵的爱又一次唤起我童年的回忆,在尘封已久的记忆里,我仍然还记得童年的岁月中难忘的那一年——一九七六年。

后来我才知道,在那年的七月,中国的唐山市发生了7.8级大地震。

那年我五岁。正是不谙世事、无忧无虑的年龄。

我们家住在四面环山的河谷地带,父亲长年在外从事地质工作,母亲一人在家操劳。七月的天气不大放晴,那天,天空阴沉沉的,还断断续续地下着小雨。在生产队里为挣工分忙碌了一天的母亲正在和我们三姊妹围着一张破旧的小木桌吃午饭,已其说是午饭,还不如说是吃晚饭,至今我还依稀记得当时天都快黑了。

我们吃得很简单,粗糙的玉米面里掺和着几乎数得清的米粒,瓷盆里散发着尘烟味的酸菜汤早就引诱着饥肠辘辘的我,我在家中最小,随时还享受着母亲专门为我准备的一个米饭团的待遇,那天也不例外。一家人正吃得香,突然家里的有线广播里传出急促、沙哑的、不同于往日的声音,公社里的播音员先是播报唐山发生地震的消息,接着是紧急通知各家各户要马上预防地震,要求到户外搭棚子居住。听到这一消息,母亲立刻放下手中的碗筷,一边催促哥哥姐姐吃快点,一边急匆匆进屋点上煤油灯收拾东西。比我年长的哥哥也急忙丢下碗筷,在母亲的吩咐下赶紧在家里寻找搭草棚所需的竹杆、草绳等。我和姐姐首先被母亲叫到了门前的一块空地上,天下着雨,她把家里唯一的两顶草帽戴在我们头上,用严厉、焦急的语气叮嘱我和姐姐就在原地,不要乱跑。她又冒雨冲进家里去搬东西。这时,天全黑了。哥哥在帮母亲搭草棚,姐姐也举着马灯为她们照亮。母亲的手脚很利索,不一会儿,茅草棚就搭好了,还没等母亲把草席和被褥铺好,我就急不可待地扑进草棚里,我的小脸不经意间挨着母亲的脸庞,我感觉到热热的、湿漉漉的,当时我并不在意。后来才知道那是汗水和雨水呀!草棚很小,很难容得下我们一家人,她安排好我们三姊睡好后,又只身一人返回家中张罗了一阵子,然后才回到草棚里半躺着,因为再已没有多余的空间让她好好地睡下。天气很闷热,身上的汗水流过不停,无数的蚊子也在趁火打劫,它们成群结队地、嗡嗡嗡地在耳边叫过不停,母亲担心我们被叮着,起身回屋找来

可以熏蚊子的芦苇花点上。哥哥他们因为白天劳动,已经疲倦地入睡了。懵懂的我依偎在母亲身旁,不时地问母亲什么是地震?地震是什么样子?母亲不识文化,她当时虽然没有用科学的解释回答我的问题,但她却用天底下最质朴、最温暖的话语哄我入睡。在无边黑夜里,我躺在母亲温暖的怀里,带着对地震的好奇进入了梦乡。第二天早上醒来,我发现母亲的眼睛红红的,一脸的憔悴,手臂上还有一道道搭草棚时留下的伤痕。

就这样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母亲除了每天在生产队里劳动外,还要照料我们度过一个个令人不安的白天和黑夜。她反复嘱咐我们不要到屋里去,怕发生地震后危险。而她却为了一家子的闲杂锁事不断出出进进,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一个来月。防震时期过候,母亲病倒了。后来听哥哥讲,母亲病了很长时间。

后来,我偶尔向母亲问起那一年防震的事,母亲总是说她已经记不起来了。如今已是而立之年的我再次感怀人间的母爱,尤其是在这场灾难中无数个母亲用她们感天动地的壮举诠释着生死离别的无私母爱时,不禁潸然泪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而我却要对天下所有的母亲说:“母爱如山,母爱如山一样伟大、如山一样崇高、如山一样后厚重……”

篇四:母爱如山(梁嘉懿)

母爱如山(梁嘉懿)

母爱如山(梁嘉懿)

许多人说:父爱如山。而我更觉得母爱如山。小时侯因为爸爸工作忙碌,很少时间和爸爸呆在一起。

小时候,妈 妈便会领着我,带我去看外面的世界,我有许多的第一次都是妈 妈教会我的。

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开口说话,第一次刷牙,换衣服,穿鞋子,系鞋带,等等,生活中的小事就泛着母爱的清香。

一、二年级的时候,我成绩差,而且粗心大意,贪玩,不是很想学习,老师经常批评,但妈 妈不会放弃我,她觉得,我总会有一天会很棒的,放学了,妈 妈就会陪我一起做作业,一起研究题目,教我怎样做题,妈 妈的疲惫,慢慢的趴在了额头上,到最后,我进步了,慢慢的,我的进步也越来越大,除了我自己的努力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妈 妈的陪伴和谆谆教导。

当你把我送去中山读书时,我问你:"妈 妈,你会不会想我啊?""不会,你去读书了,家里还清静点呢!"那就好,我就是怕你想我会茶饭不思。"后来,我听妈 妈自己说,把我送到中山,回家后,就哭了,不舍得我,担心我不会照顾自己。妈 妈,我想说:我在哪里很好,不用担心我啦!

母爱如山,陪我挡过了我的过错,让我迎来了成功,明天,母亲节"妈 妈,节日快乐,我爱你。"

篇五:母爱如山

附件2

参赛作品评选签单

(由学校印制,并填写前五行。作品编号和复赛意见一栏由省级复赛组委会填写)

母爱如山

作者:周艳凤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 指导教师:钟卡兵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愿用自己的一生去回报;有一种爱,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吵架的时候,所谓的离家出走就是找个临近家门的墙角蹲上一晚上,结果什么时候被抱回家都不知道。偷了家里几毛钱,被打得够呛,母亲的用意是:小孩子不应该乱花钱,更不允许偷钱。没上学堂之前,常常早出晚归,不时哭着回家。每次您总是先训完我们,然后恨不得立刻找来手电筒连夜摸黑往欺负我的那家小孩家奔去讨个说法,实在气得慌时就会冲我们喊:“怎么那么笨,不会打回去啊。”

开始上学了,第一天早上我碗里多添了一样菜――葱,大概是希望我聪明能干。如今似乎事与愿违,学校里大半的人都知道有个周某某是石场子的老板,那一段日子他家的娃在学校里真可谓是作威作福啊!而他们从来不知道所谓的老板是因为在背后有您。已不记得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困境重重,而您一直在默默的承受和努力。对于还是二十好几的年轻少妇而言,或许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的是对这个家的责任。外出几年再次回家时,我知道父亲成长不少,生活让他懂得承担责任,懂得照顾您,因为您常常挂在脸上的笑容。

每次父母联手向我们发动战争时,我们三姐弟也会结成统一战线,而你们可能不知道很少出声的那个孩子居然是“军师”。父母和孩子间的关系要么很好要么就闹个天翻地覆,但最后“胜利者”往往是那个不懂事的孩子――表面上只会上学、放学、吃饭、看电视,然后再去上晚自习的我。然而,当有段时间沉迷于游戏网络的弟弟们被母亲从网吧拎出,在家中被狠狠的教训后,却不知

道姐姐给他们治伤的药酒其实是某人特意塞到手中的。

以前每次家长会结束,家里总免不了一阵暴风雨,而临近中考的那一次却无比的宁静。更不可思义的是每顿饭都和以往不一样的,多了您精心做的各类小吃。中考前您给我的是无尽的宽容与关怀。每到周六,我们常常在广场安静的坐上好久,无比轻松的背后暗含您的良苦用心。落榜后,您很无奈,我哭了,不想读书了。您苦苦的要我继续读下去,说年龄还小,不愿看我过早的步入社会。最终,我在您的安排下就读了职业学校。您送我到校后上公车返回时做了个让我回校门的手势,而您可能不知道,车外的那个我早已挨着电线杆,躲在同学的身后抹泪水。那是您第一次来这个学校,也是把我带入新人生的第一步。

有一天,您会看到我们家的孩子其实真的很听话,您的付出和收获将在我的努力下形成正比关系。不管是多还是少,对于您的恩情我们将永远铭记,尽所能的回报。曾经因童年的稚气、因少年时的贪玩、因成长的淘气惹您生气,却总是以为那是您应该的,毕竟享受惯了您的付出。但是,现在的我不再是从前那个只会唯唯诺诺的小女孩,而是一个有着思想、有主见、有着凌云壮志的少女。我清楚的明白,那是您无私的倾情付出。这是多么可贵的一种精神啊!为了家庭,为了儿女,牺牲小我,成就大家,真可谓母爱如山。

如今的我正努力学习所选专业,不久以后会有一份好工作,请您放心宽心。未来,我会让您过上无忧、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妈妈,您辛苦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