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关于辛弃疾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7:19:09 字数作文
关于辛弃疾的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辛弃疾 作文素材

高中作文素材集锦:走近辛弃疾

纵观中国文学史,或许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文人能像辛弃疾那样。

他庄重沉痛:“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他诙谐幽默:“将止酒,戒洒杯使勿近”;他沉静悠闲:“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他辛辣老练:“学人言语,未会十分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他缠绵悱恻:“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消”??他能文,诗词的豪放与苏东坡并论;他也武,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他一生郁郁却从不言悔,认定“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他“万字平戎策”,却只能拿去“换得东家种树书”;他志在抗金,却“名因文章著”,只能“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他,辛稼轩,的确特别得让你无从忽略。

他有一段传奇般的轻狂年少时光。高宗绍兴中,北金占区耿京起义,年仅二十二岁的他也组织了二千多人的队伍加入其中,叛徒张安国杀耿降金,义军溃散,他只带50人直趋张的驻地要求与张会面,出其不意将张缚置马上,并令张部所属的上万军队归顺,之后他到临安,将张交予朝廷正法??可是,再之后呢?

再之后,便是做官,先在江阴任职,之后是建康、江西、湖南、湖北??就职地离前线越来越远,稼轩离他的抗金北伐梦也越来越远。直到42岁,他遭馋落职,之后就赋闲了二十年之久,64岁时又当了短时间的镇江知府,68岁病逝。

那样的英雄年少,却只能那样碌碌的一生!

稼轩之苦,想必不足为外人道。

所以,他悲痛、悲愤、悲壮、悲凉、悲叹??但他在极度郁郁之中还懂得“自娱自乐”,以苦为乐,并时常赋词抒解郁闷,他曾自嘲:“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短短十几字,尽道辛酸。

稼轩之词新。词风新,豪放不失俊美,即所谓“肝肠似火,面目如花”者。内容也新,要戒酒,作词;与人闲谈,作词;嘲讽小人,也作词。而作词骂儿子,更是旷古绝今之举。我不知是写出了这种词的稼轩的不羁个性导致了他的郁郁,还是郁郁的稼轩为了遣怀而写了这种笑中含泪的词。

稼轩学识渊博,故词多用典。最多时一首词六十多字竟用典九个,几乎一句一个。但他的词又绝非泛泛之辈的“掉书袋”,用典用得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简直让人觉得不用不行,直叫人拍案称奇。这份广博的学识,可不是后世效颦之辈学得到的。

稼轩、稼轩??稼轩之妙处,岂是这短短干字能道得完么?但拙作已成,只得以此贻笑大方之作,聊祭稼轩先贤之灵。

《不休人生》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都说宋词比唐诗要好,好在哪里?我不知道,但是我却知道在那些长短不一的句子中,在那些不拘形式的话语中,在那些挥洒自如的言语中,我不时便能捕捉到一个身影。

时而抽象,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反映;时而具体,那便是苏轼西北望时,手中射天狼的那把箭,是易安嘴边沉醉时的一壶芳香浓郁酒,是李后主落下随一江春水荡去的枝枝败花,是稼轩战旗刀戢边划过的淡淡凉秋之意。抽象的让人感觉它厚重的非一般,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具体的让人又不得不去好好地追忆一下其中各个,以获得最真切的感悟。

倘说易安的软语轻词中透视着的是女性的柔美和命运的弄人,那么她的确婉约的可怜,那“兴尽晚回舟”时孤单的侧影着实让人觉得楚楚动人;倘说苏轼的豪放词中吐露的是他快意人生的畅达和不羁的冲天豪情,那么惊涛拍岸前的他执一支青杖的姿势确实可以震撼千年。这些在某种程度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纯粹了,她就是婉约,他就是豪放,然却不知道怎么给辛弃疾来好好甚至准确的定个位。说他豪放,但是那一首《丑奴儿》确实在每个读过的人心中留下了一丝游走不停的凉风,在秋的季节感怀一个悲情的他,一个“好“字说的人心中寒意四起啊!

试想那个两次跟随谋臣到达燕山,仔细观察那里的地形地势,共谋杀敌之事的翩翩少年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是何等的壮志;试想那个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洋洋洒洒、仔仔细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军事韬略、兵家涵养都不逊的他,是何等的以杀敌报国为己任。但是一颗拳拳的心却在世道的炎凉、官道的沦丧、国道的黑暗中被无情而又悲剧性地被泯灭了,当时的意气,到头来只能是自己在清灯前执笔书写豪情时的阵阵隐痛,这是必然也是他自己命运中的偶然,必然中的他意气全无却又苦苦坚持着一个民族信仰,壮志难酬了余生;偶然中的他却希冀着自己的壮志能够有朝一日唤起王室的奋起之心。当然若仅仅凭着这些就把他划如哀婉便也太过于掩盖其男儿本性,执笔写词的手也是铺了满了敌人的血,刀剑上也发过慑人的寒光,但是他几乎已经是个悲情英雄了,“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吴钩宝剑看遍了,栏杆拍遍了,都昭示着一个无用武只地的生生灵魂,他就是这样了,他在历史上以偏离初衷的方式被后人记下——不是英勇杀敌而不能杀敌的失意被久久地不可忘记的铭记着!铭记着!他的一曲意气歌唱在自己的空间里,无人理会,有也是不安的慰藉。

读他的词是经常了,体味他的人生也是经常了,然一种惋惜和悲愤却让我把他的词读到心中。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停不了感慨,被埋葬的坚决??

《一个人的战场》

辛弃疾的战场是没有硝烟的,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是他唯一的武器。

他是被一颗赤诚之心推向南方的。南方,那个叫做“南宋”的国度,当他豪放的栖居被入侵者的铁骑恣意践踏时,他选择了“南飞”,去做一只梦想收复失地的带着乡愁的鸟儿,他相信,他满腔的热血可以燎原,终有一日,山河收复,失雁北归。

他是数着步子踏上那块宫台紫殿的,他站得笔直,两眼急切的望向北方。

他不知道,他曾经魂牵梦绕的家乡只是空中楼阁;他梦中千千万万次的奔跑,只沉睡在那个唤作幻梦的地方;他絮絮念叨的战场容不了他闪着金光的铁戟。

一个人的怒吼抹不开一个时代的苍凉。他倒下,又爬起来,再倒下,他的戟被折弯,背弓的生疼,他被压在人群中,压在故乡厚重的泥土下,无法行走。

不是走不动,而是不愿意走,他没想过离开吗?可他分明在浓的化不开的笔墨里追随季鹰的鲈鱼而去,他不愿走,因为他爱着这土地,因为他的戟没有断,他北飞的信念已经深深植入土地,他明白,他和许汜不是一辈,他是一只孤独的鸟儿。

他在战斗,驰骋在一个人的沙场。

武器只剩下诗,然而他仍在诗中坚持战斗,即使落日西斜,断鸿悲鸣,他仍看得见刘郎才气,感叹流年飞逝,在诗中,他看见沙场清秋,梦见点兵的胜景,我想他是抹干眼泪踏上战场的。

落日余晖下,他看见自己纵马挥鞭,驰骋沙场,他看见,十万,百万,千千万万的铁蹄踏过那块梦中的土地,扬起的飞沙穿过吹角的连营,直扑向北方落日斜照的天幕。他流着泪,光影婆娑中诉说着抗敌的豪言壮志——这是他一个人的战场,没有宝刀,没有战马,没有隆隆声,他孤独得走过那块土地,手中的戟茫然的望着不知所措的他,然而他没有输,分明的,他是战场上剩下的最后一位战士。

辛弃疾——他的诗,他的壮志,他的不屈,无不献给了他向往的地方,那一个人的战场。

又是乒乒碰撞的刀刃声??

《辛弃疾的剑》

醉里挑灯,长剑泛着幽蓝的光;轻弹剑身,化作慷慨悲歌。要拭干扬州路上苦难的泪,要饮尽佛狸祠下胡虏的血。那确是一把好剑。

当年你学成之后,驾骏马疾奔南下,匡扶宋室时,腰中佩的就是这把剑吧?当年你和耿京大哥意气相投,举酒起誓要将金人赶出大宋,要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案上放的就是这把剑吧?当年你率十八骑,夜闯金营,冲杀百里生擒害死耿京大哥的张安国时,手中挥的就是这把剑吧?它为什么这样锋利,斩尽一切不平,锐不可当?

在诗山词海中遨游了许多年,看过了李清照的莲舟,看过了李白的金樽,看过了李商隐的锦瑟,但最夺目的,还是你的剑!剑气中,我能觉察你那双充满愤怒和期待的眼睛。 但你说你把它失落了。失落在宝马雕车走过的路上,失落在满眼风光的北固楼,失落在斜阳草树边的寻常巷陌里,失落在你醉后靠着的老松树边上。然后你笑了,笑容有些惨淡。你说你的白发已经生了,你的悲愤已经平息了,你的万字平戎策也换作种树书了。

为什么?为什么?是一次次的上书请战却没有效果,磨损了你的剑吗?是一次次听到江北百姓痛苦呻吟却无能为力,蚀钝了你的剑吗?是不经准备的仓皇北伐,将十万大宋男儿的性命断送在长江边的狂风,折断了你的剑吗?

但我知道,你那酒中还有着八百里分麾下炙的味道,你那张琴里还藏着五十弦翻出的塞外的声音,你的梦里依然有的卢飞奔,弓弦的霹雳。你的心中藏着那把剑,你是把它溶入了墨中,写在纸上,交给了我。

就是那把剑!它锋利的剑刃是一种叫作仇恨的钢铁,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它宽厚的剑柄是一种叫作爱的材料,那是一个民族在被人践踏后的坚强和团结。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障碍、困难、或是危险,剑气都能直冲霄汉。就是那把剑,它永远不会失落!

剑仍在,在你的心中,在我的心中,在一切爱着一方水土、有着自己尊严的人心中,作龙吟之声。

精彩段落:

(一) 只谈风月,只谈稼轩。

那离我八百年的南宋,在我脑中,晃来晃去,却只有“风雨飘摇,偏安江南”这这类的字眼。然而,偏偏在这飘摇乱世,稼轩横空出世,剑吼西风的高歌猛进,放荡不羁的孤高疏狂,诙谐幽默的田园野趣,宏图难展的壮志未酬,细腻清丽的春闺春愁,无一不是稼轩笔下靓丽的风景。

(二)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另一边却是“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土”;你彷徨,“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篇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

着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

在那个“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话题

(三)读你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如在听你讲述一个个的故事。这故事里,有你的影在闪,有你的心在动。

那是属于三国“孙仲谋”的故事,当年他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固守金陵,硬是在与劲敌的较量中,撑出了吴地的一方碧空;这是属于南朝宋武帝的旧事,这个小名叫着“寄奴”的一方霸主,曾是那样的意气风发,几度挥师北伐,赢得了生前生后的大名。然而,如今呢?孙权的“风流”,台榭的歌舞,已被风声雨声所替代;刘裕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也只是锁定在了“当年”的深处。世无英雄,特别是在这样的一个非常时期,倍让你心痛,而你的心痛,也只能化为深深的叹息。

为那试图“封狼居胥”的刘义隆而叹息,草率举兵,结果是仓皇失措,“北顾涕交流”;为那“佛狸祠下”的况景而叹息,异族的铁蹄,却如此轻易的化成了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社日的鼓声。更难忘的是“烽火扬州路”的耻辱,烙在了记忆里,“四十三年”不灭。

你叹,你伤,你恨。想当年,你自辟抗金战场,英姿何等飒爽,气势何等张扬。可那 “旌旗拥万夫”,“看试手,补天裂” 的军人豪情,如今也只能化为缕缕的墨迹,在纸上虎啸生风、横刀跃马,在纸上横绝六合、扫空万古了。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悲怆!他人的杯酒,能够消融你心中的块垒吗?

(四)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犹见你这个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南宋小朝廷的苟安让你有如共工撞击不周山一般,在一次次地奋力抗争中遍体鳞伤。你悲愤,你无奈,你拍胸,你哭号,你的震天长啸只换来同僚的白眼和朝廷的鄙弃。你累了,醉了,俯在酒案上高吟“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然而,稼轩,你是否看见,千百年来,有一位书生同样意气方遒,要与你同饮杜康,销汝块垒。稼轩,你不是孤独的,你的金石之容,豪气贯虹,将永载青史,千秋万代!

(五)一块烽烟染透的方头巾,就是一阕呐喊的词牌,你在马背上作词,以江山为纸刀剑为笔,意象纷飞如箭镞,用一路马蹄作标点,插成狼烟中猎猎战,缠绵的宋朝拒绝你的锋利,你只好做一个田园词人。

篇二:高中作文《我眼中的辛弃疾》

我眼中的辛弃疾

听惯了“众里寻他千百度”,原贸然以为辛老是僵卧溪堂、伫立愁苦的词家。殊不知辛词婉约中的淡淡情愫含有深沉的政治意味。“词人的本色是武人,武人的本色是政人”。有人说他的豪迈词作稍过了火,也有人说他晚年开始收敛、甚至懦弱。我认为这些言论都无法恰如其分地评价辛弃疾。

他,以武起事,由文而武。在手执软笔时,他失去了钢刀利剑,但没有失去一个武人的信念。他真正奔走沙场的时间只有二十余年,但他的一生可以说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武士。

他是一个悲愤的武士。闲置二十年(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关于辛弃疾的作文)对一个满腔热血的武人来说岂止是羞辱。“闲愁最苦”、“烟柳断肠处”都无法真实地描绘辛弃疾心中的痛苦。能让一个九尺男儿写下“断肠”之词,可见他的内心已被煎熬地何等苦闷!后人读着他所谓的婉约名作,读到的是令人怵目的呼唤,使人感受到在他内心堆积已久的愤懑。

他也是一个可悲的武士。我们能清楚地听到他一遍遍的哭声、一次次的表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看着金人的势力日益壮大,南宋疆土收复可能日趋渺茫,再加上自己又不被委以重任,辛弃疾心中却还是存有希望。他仍幻想自己的坐骑如曹操的卢那般奔驰于沙场。在大势不在时,仍念着“赢得仓皇北顾”,再“问何人会解连环”,实在令人读罢心中隐隐作痛。南宋局势已无力回天,空有满腔抱负,任凭如何宣泄,也无济于事。可辛弃疾依旧问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种心情已经不能用悲愤来形容,在后人看来,则已是一种可悲!难怪说他因爱国而生怨,听说在一二零七年的九月,他去世前仍是嘴里不断这喊着“杀敌”知道咽下最后一口气。他有着岳飞的霸气,却不似岳飞的境遇。在晚年的诗作中,他流露出了些许感性的内容,在那首《青玉案》中,不在笑语盈盈中,不在宝马雕车中的脱俗女子仿佛是他自己的写照,他把自己比作是孤高自恃、自甘寂寞的奇女子,这无疑使人感受到他处境的悲凉。一个堂堂武人竟落得如此境地,真是人生一大悲剧。

辛弃疾的可悲缘于他的生不逢时。倘若他能遇到刘备、孔明这样慧眼识才的君王将相,假使他能够生活在国泰民安的盛世大唐,或许他的命运会改变吧。也许凭着强壮勇猛,它能助蜀汉一臂之力,抑或成为像魏征、狄仁杰这样的贤相。虽然,中国历史舞台上会少一个大词家,但肯定会留有辛弃疾的名字。

辛弃疾作为一名武士,一生都念念不忘着战斗,虽然跃马横刀的日子屈指可数,但他仍是一名武士,是一位被后人景仰的英雄。

篇三:有关辛弃疾的范文

《不休人生》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都说宋词比唐诗要好,好在哪里?我不知道,但是我却知道在那些长短不一的句子中,在那些不拘形式的话语中,在那些挥洒自如的言语中,我不时便能捕捉到一个身影。

时而抽象,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反映;时而具体,那便是苏轼西北望时,手中射天狼的那把箭,是易安嘴边沉醉时的一壶芳香浓郁酒,是李后主落下随一江春水荡去的枝枝败花,是稼轩战旗刀戢边划过的淡淡凉秋之意。抽象的让人感觉它厚重的非一般,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具体的让人又不得不去好好地追忆一下其中各个,以获得最真切的感悟。

倘说易安的软语轻词中透视着的是女性的柔美和命运的弄人,那么她的确婉约的可怜,那“兴尽晚回舟”时孤单的侧影着实让人觉得楚楚动人;倘说苏轼的豪放词中吐露的是他快意人生的畅达和不羁的冲天豪情,那么惊涛拍岸前的他执一支青杖的姿势确实可以震撼千年。这些在某种程度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纯粹了,她就是婉约,他就是豪放,然却不知道怎么给辛弃疾来好好甚至准确的定个位。说他豪放,但是那一首《丑奴儿》确实在每个读过的人心中留下了一丝游走不停的凉风,在秋的季节感怀一个悲情的他,一个“好“字说的人心中寒意四起啊!

试想那个两次跟随谋臣到达燕山,仔细观察那里的地形地势,共谋杀敌之事的翩翩少年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是何等的壮志;试想那个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洋洋洒洒、仔仔细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军事韬略、兵家涵养都不逊的他,是何等的以杀敌报国为己任。但是一颗拳拳的心却在世道的炎凉、官道的沦丧、国道的黑暗中被无情而又悲剧性地被泯灭了,当时的意气,到头来只能是自己在清灯前执笔书写豪情时的阵阵隐痛,这是必然也是他自己命运中的偶然,必然中的他意气全无却又苦苦坚持着一个民族信仰,壮志难酬了余生;偶然中的他却希冀着自己的壮志能够有朝一日唤起王室的奋起之心。当然若仅仅凭着这些就把他划如哀婉便也太过于掩盖其男儿本性,执笔写词的手也是铺了满了敌人的血,刀剑上也发过慑人的寒光,但是他几乎已经是个悲情英雄了,“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吴钩宝剑看遍了,栏杆拍遍了,都昭示着一个无用武只地的生生灵魂,他就是这样了,他在历史上以偏离初衷的方式被后人记下——不是英勇杀敌而不能杀敌的失意被久久地不可忘记的铭记着!铭记着!他的一曲意气歌唱在自己的空间里,无人理会,有也是不安的慰藉。

读他的词是经常了,体味他的人生也是经常了,然一种惋惜和悲愤却让我把他的词读到心中。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停不了感慨,被埋葬的坚决……

《一个人的战场》

辛弃疾的战场是没有硝烟的,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是他唯一的武器。

他是被一颗赤诚之心推向南方的。南方,那个叫做“南宋”的国度,当他豪放的栖居被入侵者的铁骑恣意践踏时,他选择了“南飞”,去做一只梦想收复失地的带着乡愁的鸟儿,他相信,他满腔的热血可以燎原,终有一日,山河收复,失雁北归。

他是数着步子踏上那块宫台紫殿的,他站得笔直,两眼急切的望向北方。

他不知道,他曾经魂牵梦绕的家乡只是空中楼阁;他梦中千千万万次的奔跑,只沉睡在那个唤作幻梦的地方;他絮絮念叨的战场容不了他闪着金光的铁戟。

一个人的怒吼抹不开一个时代的苍凉。他倒下,又爬起来,再倒下,他的戟被折弯,背弓的生疼,他被压在人群中,压在故乡厚重的泥土下,无法行走。

不是走不动,而是不愿意走,他没想过离开吗?可他分明在浓的化不开的笔墨里追随季鹰的鲈鱼而去,他不愿走,因为他爱着这土地,因为他的戟没有断,他北飞的信念已经深深植入土地,他明白,他和许汜不是一辈,他是一只孤独的鸟儿。

他在战斗,驰骋在一个人的沙场。

武器只剩下诗,然而他仍在诗中坚持战斗,即使落日西斜,断鸿悲鸣,他仍看得见刘郎才气,感叹流年飞逝,在诗中,他看见沙场清秋,梦见点兵的胜景,我想他是抹干眼泪踏上战场的。

落日余晖下,他看见自己纵马挥鞭,驰骋沙场,他看见,十万,百万,千千万万的铁蹄踏过那块梦中的土地,扬起的飞沙穿过吹角的连营,直扑向北方落日斜照的天幕。他流着泪,光影婆娑中诉说着抗敌的豪言壮志——这是他一个人的战场,没有宝刀,没有战马,没有隆隆声,他孤独得走过那块土地,手中的戟茫然的望着不知所措的他,然而他没有输,分明的,他是战场上剩下的最后一位战士。

辛弃疾——他的诗,他的壮志,他的不屈,无不献给了他向往的地方,那一个人的战场。 又是乒乒碰撞的刀刃声……

《辛弃疾的剑》

醉里挑灯,长剑泛着幽蓝的光;轻弹剑身,化作慷慨悲歌。要拭干扬州路上苦难的泪,要饮尽佛狸祠下胡虏的血。那确是一把好剑。

当年你学成之后,驾骏马疾奔南下,匡扶宋室时,腰中佩的就是这把剑吧?当年你和耿京大哥意气相投,举酒起誓要将金人赶出大宋,要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案上放的就是这把剑吧?当年你率十八骑,夜闯金营,冲杀百里生擒害死耿京大哥的张安国时,手中挥的就是这把剑吧?它为什么这样锋利,斩尽一切不平,锐不可当?

在诗山词海中遨游了许多年,看过了李清照的莲舟,看过了李白的金樽,看过了李商隐的锦瑟,但最夺目的,还是你的剑!剑气中,我能觉察你那双充满愤怒和期待的眼睛。 但你说你把它失落了。失落在宝马雕车走过的路上,失落在满眼风光的北固楼,失落在斜阳草树边的寻常巷陌里,失落在你醉后靠着的老松树边上。然后你笑了,笑容有些惨淡。你说你的白发已经生了,你的悲愤已经平息了,你的万字平戎策也换作种树书了。

为什么?为什么?是一次次的上书请战却没有效果,磨损了你的剑吗?是一次次听到江北百姓痛苦呻吟却无能为力,蚀钝了你的剑吗?是不经准备的仓皇北伐,将十万大宋男儿的性命断送在长江边的狂风,折断了你的剑吗?

但我知道,你那酒中还有着八百里分麾下炙的味道,你那张琴里还藏着五十弦翻出的塞外的声音,你的梦里依然有的卢飞奔,弓弦的霹雳。你的心中藏着那把剑,你是把它溶入了墨中,写在纸上,交给了我。

就是那把剑!它锋利的剑刃是一种叫作仇恨的钢铁,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它宽厚的剑柄是一种叫作爱的材料,那是一个民族在被人践踏后的坚强和团结。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障碍、困难、或是危险,剑气都能直冲霄汉。就是那把剑,它永远不会失落!

剑仍在,在你的心中,在我的心中,在一切爱着一方水土、有着自己尊严的人心中,作龙吟之声。

精彩段落:

(一) 只谈风月,只谈稼轩。

那离我八百年的南宋,在我脑中,晃来晃去,却只有“风雨飘摇,偏安江南”这这类的字眼。然而,偏偏在这飘摇乱世,稼轩横空出世,剑吼西风的高歌猛进,放荡不羁的孤高疏狂,诙谐幽默的田园野趣,宏图难展的壮志未酬,细腻清丽的春闺春愁,无一不是稼轩笔下靓丽的风景。

(二)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另一边却是“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土”;你彷徨,“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篇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

着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

在那个“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话题

(三)读你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如在听你讲述一个个的故事。这故事里,有你的影在闪,有你的心在动。

那是属于三国“孙仲谋”的故事,当年他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固守金陵,硬是在与劲敌的较量中,撑出了吴地的一方碧空;这是属于南朝宋武帝的旧事,这个小名叫着“寄奴”的一方霸主,曾是那样的意气风发,几度挥师北伐,赢得了生前生后的大名。然而,如今呢?孙权的“风流”,台榭的歌舞,已被风声雨声所替代;刘裕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也只是锁定在了“当年”的深处。世无英雄,特别是在这样的一个非常时期,倍让你心痛,而你的心痛,也只能化为深深的叹息。

为那试图“封狼居胥”的刘义隆而叹息,草率举兵,结果是仓皇失措,“北顾涕交流”;为那“佛狸祠下”的况景而叹息,异族的铁蹄,却如此轻易的化成了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社日的鼓声。更难忘的是“烽火扬州路”的耻辱,烙在了记忆里,“四十三年”不灭。

你叹,你伤,你恨。想当年,你自辟抗金战场,英姿何等飒爽,气势何等张扬。可那 “旌旗拥万夫”,“看试手,补天裂” 的军人豪情,如今也只能化为缕缕的墨迹,在纸上虎啸生风、横刀跃马,在纸上横绝六合、扫空万古了。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悲怆!他人的杯酒,能够消融你心中的块垒吗?

(四)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犹见你这个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南宋小朝廷的苟安让你有如共工撞击不周山一般,在一次次地奋力抗争中遍体鳞伤。你悲愤,你无奈,你拍胸,你哭号,你的震天长啸只换来同僚的白眼和朝廷的鄙弃。你累了,醉了,俯在酒案上高吟“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然而,稼轩,你是否看见,千百年来,有一位书生同样意气方遒,要与你同饮杜康,销汝块垒。稼轩,你不是孤独的,你的金石之容,豪气贯虹,将永载青史,千秋万代!

(五)一块烽烟染透的方头巾,就是一阕呐喊的词牌,你在马背上作词,以江山为纸刀剑为笔,意象纷飞如箭镞,用一路马蹄作标点,插成狼烟中猎猎战,缠绵的宋朝拒绝你的锋利,你只好做一个田园词人。

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他,悲壮的让人荡气回肠;他,执著的让人心痛不已。

他,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他,一位拍遍栏杆的沙场英雄...... ------题记

万千感慨万千愁,一路风雨一路歌。翻开梁衡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其中有一篇文章题目也是《把栏杆拍遍》,取自辛弃疾的《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就是这篇文章,让我重新认识了“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开始了解这位马背上的大词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那是怎样一种场面?杀声震天,鼓声激荡,刀枪剑戟,金戈铁马......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旌旗蔽日、尘沙飞扬的战争年代。敌阵前的他如展翅高飞、搏击长空的雄鹰,怀揣着无比坚定的理想,在刀光剑影中奋勇嘶杀的酣畅情景......然而,天不遂人愿,如今的他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声,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才能发泄心中的抑郁和愤懑。 “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这是作家梁衡对辛弃疾的评价,也是辛弃疾一生的鲜明写照。梁衡以八首辛词,勾勒出了辛弃疾的一生经历。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位以行伍出身,以武起事,以文而终的不同寻常的史上第一人。

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辛弃疾只能借助笔走龙蛇,泪洒宣纸,蘸着血和泪涂抹成一首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辛词。“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 他心里明白,哪怕将栏杆拍遍,也改变不了国家现状。只能望眼欲穿,大声疾呼。那肚肠寸断的悲愤回荡在天地中,那豪迈不羁的诗魂飘荡人世间。

有人这样赞美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他的成名,“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梁衡说:“苏轼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而“真正诗人只有被政治所挤压、扭曲、锤炼时才能得到感悟,才能因此而燃烧、炸响、振聋发聩”。

一遍一遍品咂,一遍一遍回味,《把栏杆拍遍》使我沉醉,使我爱不释手。合上书时,

夕阳如醉。晚风吹拂。“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将当之无愧,永垂不朽!~

辛弃疾,我懂你

你从弯弯曲曲的800多年前的小路走来,你从狼烟四起的南宋走来,凝望着破碎的河山,灰色的天空,仰天长叹: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你的新只有一颗呀,却能释放出那么多忧国忧民的情丝。你希望圣上至明,你渴望祖国强盛,你追慕人民安居乐业。

然而,你的梦一般的理想,你的呕心沥血的努力,经不住金兵的战火,你沉默了! 你不解,你忧虑,你彳亍,你彷徨。你把眉头紧锁成珠穆朗玛峰,眼睛里射出耀眼的光芒。你向苍天发出无休止的怒问,你把血泪凝固成振人心魄的词篇。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你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竟至不能对人诉说,你“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你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却道‘天凉好个秋’”。你为了你心中勤劳的人们的祖国,你的忧愁只能在年的心中流淌。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投笔从戎,弃家投南,你指望当朝厉兵秣马,挥戈北征,收复失地,你怎会想到当朝不思恢复,只图偏安,不念国破,只颂月圆,一新粉饰太平,灯节靡费无度。你指望不上当朝,你便想到了“她”,你的“她”呢?“众里寻她千百度”却寻不见,当你意兴阑珊的时候,发现“她”就在“灯火阑珊处”。“她”是多么超出你的想像而与众不同。你像“她”一样,享受着冷清寂静,是在焦灼的等待?还是在沉静的思索?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你在赏心亭上沧然伫立。山水无情,犹且“献愁供恨”,孤雁南飞,宁不撩人心肠?更况其哀鸣之声,声声入耳。孤雁悲苦,尚有家归,你的家呢?

时间一年年过去,你虚度光阴,恢复无期,国事依旧不可收拾,你的夙愿依旧不能实现!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你与陈亮(同甫)在江西鹅湖商量恢复大计,可惜你们的计划都落空了。你醉中“拔剑四顾”,夜里仍不忘杀敌,你清晨从梦中醒来,耳边又传来了军号之声,虽然你年少英勇,迅若流星,拉开强弓,声如雷鸣,斗志昂扬,所向披靡,但你依旧壮志未酬,理想破灭。你有一次沉默了!

夜很静,耳边又传来了你的声音:“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永远的辛弃疾

有的人,崇尚享乐之路,骄奢淫逸;有的人,向往悠闲之路,梅妻鹤子;有的人,钟情平凡之路,平平庸庸;而你,抛开了世俗之路,去体验戎场杀敌的悲壮,感受万民箭熬的苦痛,彰显自己气吞万里如虎的志向,另辟了一条辉煌之路。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年少的你,胸怀壮志。朝廷的腐败,金兵的入侵,百姓的痛苦激发了你的报国之心。你参了军,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气,保家卫国。你,一个文弱书生,却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救国救民的大任。

“易水潇潇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沙场征战,你勇往直前;前路

篇四:我眼中的辛弃疾

他曾低叹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曾高歌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也曾悲叹道:“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褞英雄泪?”

他少有鸿愿,望驱除鞑虏,恢复中原,而一生求索;他豪情万丈,思慕英雄,望建功立业,理想报国,而壮志未酬;他仕途坎坷,命运多舛,望伯乐赏识,恢复山河,而终不得志;他登临怀古,高歌咏叹,平生志,仍是难以忘却。几十年前,他用他的满腔热血燃烧了他的青春;几十年后,他用他的信念与执着花白了他的头发,这样的他,怎能让我们不悲,不叹,不赞呢?

他是失意的旅人,是雄心壮志的爱国之士,是才华洋溢的词人,他更是横绝千古的一代风流人物,他就是辛弃疾。

篇五:辛弃疾 作文

辛弃疾 作文.txt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 辛弃疾——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淄博一中高一语文组张军艳

仰望浩瀚沧桑的历史星空,似乎又见刀光剑影,似乎复听鼓角争鸣,在

那熠熠生辉的几颗星辰间,在那沧海一粟的转瞬即逝间,有人间一股英雄气

概在驰骋纵横。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他在国危民苦之时,

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维护正义,揭露社会时弊,以文言志,有人称其“人中

之杰,词中之龙”。

他出生时,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他从小博览群书,又习武艺,渴望能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檄”。他二十一岁时引领五十人闯入五万金营的勇

敢和果断,轰动南宋朝野,声名远播,“壮声英概,儒士为之兴起,天子为

之赞叹不已”。

他才干出众,但他刚正不阿,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受到权臣排挤而

遭贬,但他仍继续写文宣传抗金主张。他写的《九议》、《美芹十论》等奏

疏,字字珠玑,提出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具体策略,并阐述了内修德政、

广开言路等治国安民之道,却未被腐败而畏缩的南宋当权者所采纳。

他是非分明,与朋友肝胆相照。他很佩服弘扬德政的理学家朱熹,朱熹

死后,朝廷严令禁止其朋友、门人到考亭会葬,辛弃疾义无反顾,不怕株连

,亲去祭奠并作祭文,他用杜甫的诗称颂朱熹“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

万古流”,表现出他在是非面前的明确选择和做人原则。

真的勇者,穿越红尘的喧嚣,回归至真至善的心灵,历经世间一切苦难

,而那份坚持依旧岿然不动。辛弃疾为国而生,为国而战,为国而死。他一

生报国无门,却矢志不渝,写了大量爱国词文,在已收录的宋词中,他是词

作量最多的词人之一。他写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

点兵”,描绘了将士们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概;他写的“要挽

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表现出“试手补天裂”的勇毅和豪迈;他写的“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写出了面对流逝岁

月抒发报国之志的感慨,写出了他无论自己处何逆境,都能够把国家和百姓

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在沧桑的兴亡轮回中,无数仁人志士坚守着道德

和节操,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傲岸风骨和浩然正气,就凭着崇高的道德和气节

,我们的民族才能够在风浪里拨开云雾,继续前行。让我们履行匡扶正义的

天职,坚定为善的意志,勇敢承担起维护真理的使命!

走进辛弃疾

淄博一中高2009级12班赵玥

稼轩,第一次与你相遇,是在上元灯节时,火树银花不夜天。

一袭青衫,一把佩剑,似是穿过千年岁月烟尘,翩然向我走来。你的背

后是悄然变换的烟火,诉说着生命前的最后一次绽放。竟是艳丽如斯。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曾在无数次的午夜梦回时,想起这句百转千回的词,究竟谁,能让人暗

自失了心。

我竟不曾料到是你。那断鸿声里的斜阳是你的,那塞上关楼的风刀霜剑

是你的,那酒旗招展的草庐前的放怀一醉是你的,那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

寂寞也是你的。

我曾无数次辽想,大漠深处翻滚的云海,暴虐的风沙,壮士思乡的浊泪

,将军徒生的白发。你身影寥落,却依旧站得像一杆挺拔的标枪。

这又何尝是你的错?大宋王朝已暮霭沉沉,一人的悲痛抵挡不了命运的

翻云覆雨。纵使带湖十秋、瓢泉八载的苦闷竟还没有磨去你身上的傲骨吗?

人生一蹉跎,便是两鬓苍苍。

你悔了吗?

你脸上斑驳的伤痕,你脸上岁月的风霜,是想告诉我什么?

你竟不在乎吗?纵是世事变换,我已尽全力,争得这半生金戈铁马,这

半生江山妖娆。只是偶尔,无奈默然心生罢了。

罢,罢,罢。沧海又桑田,聚散复离合。千年弹指一瞬,百年尘世沈浮。

只换得一句: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师生互评]

教师点评:

本文虽出自高一新生手笔,平日习作亦少此类练习,但读来颇让人惊叹,令人回味悠长,口齿噙香,作者对辛弃疾的侠骨柔肠别有一番见解,让人拍案叫绝。

文章巧妙地将辛词无声无息地融会成诗情画意的意境,用“我”与“你”的称谓结构全篇,消泯了时代隔阂,营造出精神共鸣的氛围。全文词句文白间杂,词藻华丽,但又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从文中也可见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视角。全文语言凝练,寥寥几笔勾画出一个虽面目模糊却寂寞、沧桑、决绝的辛弃疾,字里行间、只言片语,显露出作者的少年老成。

总之,此文因富有个性化的思想与语言称得上是一篇妙文。

学生点评:

当初读文章时,我也是第一个想到了你——稼轩。试问,这天下集坚守与孤独,豪放与柔情的,继你能再有几人?而当作者以诗为鉴,凄凄道出你的一生时,江山已不知几代易主,南宋的风云也早已远去。

带湖十秋,飘泉八载的苦闷,仍旧是没有磨去你心中的热情,折去那一身为国尽忠的傲骨,你一如继往地热爱着这片土地,就像千百年来你那文采璀璨的诗文永远激荡着人心。 稼轩,你的词永远带着激荡人心的豪迈与那暗处兀自涌流的柔情。正如士大夫与百夫长,似乎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但千年来,唯有你,能二者兼备。

还望作者能除却爱国情怀这一闪亮点,更深地挖掘辛公的精神内涵。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