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随风而逝迅雷下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33:16 体裁作文
随风而逝迅雷下载体裁作文

篇一:随风而逝

随风而逝

随风而逝

生活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不知道梦怎样度过

天空的痕迹和冰冷的印记

渐渐离我远去飘渺零落

随风拂走我的记忆水滴

窗外的阳光依旧在幸福地飘洒,校园里的墙壁随着时光剥落,一个黄黄旧旧的钟表,依旧在飞转,这似乎正应证了,我们在流逝。

很恍惚地,我就走过了十四年,这是一个飞一样的时光,或许有一个词能更好的来形容它,那就是:梦。

十四年的梦过得很快,当初我还是一个咿呀学语的小孩子,而今,我却成了一个少年,回首过去那一段走过的日子,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转瞬即逝。十四年间,我学会了哭,学会了笑,学会了坚强,也学会了忧伤。

记得小时候,我曾经对着一只死去的蓝羽小鸟而哭泣,但现在,我对待一切的时候变得很坚强,我不会因为离别,因为流逝而藏到角落里面去哭,甚至可以把流出眼睛的泪水,逼回来。

伤感的文字读得太多太多,于是我由当初快乐的我变成了一个忧伤的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我在心里面偷偷地哭泣了,但我依然在外表上装得很坚强,就像一个对俗世漠不关心的人一样。

篇二:那件随风而逝的往事

那件随风而逝的往事

记忆,像秋天落下的泛黄的梧桐叶片,踩上去有“嚓、嚓”的声音,就像有人在嚼海苔片,止不住的单调。可是那片仍然挂在树上的完好无损的叶片,从来不曾有像要被风吹掉的痕迹。于是,这段往事至今没有被我多添一分或遗忘少许,清清楚楚,历历在目。

天是昏暗的,阴沉沉,一看就是雨要来临的迹象。心中挥不去的厌烦,是妈妈买菜前给数学不是很好的我留下的三十道数学题。此时此刻,我正在书桌前,翻找计算器。

抽屉里?没见得。书柜上?找不到。我左扒扒右瞅瞅,就是没有发现计算器的踪迹。不得不承认——妈妈临走前可是煞费苦心的把计算器给藏起来了。年仅八岁的我,怎能找到?

极不情愿哼哼唧唧回到我的小屋准备手算来写作业,我此时此刻又发现了一个大大的问题----离妈妈要回来的时间只有三十分钟了,这个相当于每分钟一道题呀!

我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就开始写,哎呀呀,读题什么的,比浮云还浮云!作业被我风卷残云般收拾好了。“咔嚓”,听到门声,我忙扔下笔,捧起大大的笑脸,快步去迎接妈妈。背后一条闪电划过天空。

“你是怎么搞的?”妈妈把作业本一下子甩在我脚边,一张暴怒的脸就到了跟前。我的心一凉——作业错大发了。

果不出所料,看着画满红叉叉的作业,胆儿一下子缩小再缩小,攥紧的手,指甲都快要扎进肉里了,望着眼前沉默着的妈妈,我知道接下来是暴风雨。 “啪”这是什么声音,为什么臂膀上有火辣辣的痛感?太快,我反应不过来,你慢点说,我听不清??

一向疼爱我的妈妈因为我没有看清题目而打了我,被我爱的妈妈打,很疼。 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大雨滂沱,仿佛冲洗着我已成为一团糊的大脑。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我醒悟了!我听见小三轮车播放的音乐,顿时醒悟了——妈妈可以不打我,可以只让我改,但是,如果那样,我就永远不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是妈妈狠心吗?不是的,打我我疼,可是,打我的妈妈的心更疼!

至此,我再也没有忘记仔细读题,妈妈的良心,我接受了,妈妈的苦用,我理解了。妈妈对我的一切的一切,出发的原点,都只有“爱”!

往事,被遗忘,而这一件,却永如青叶,长青不衰。我不会忘却,因为这

是妈妈对我的爱。我懂得,所以我记得。梧桐树上的叶啊,我请求你不要落下。

新营中学初一:王姝元

篇三:穆斯林电影推荐

【穆斯林电影推荐 】 《随风而逝》《皈依》《勇往直前》《使命》《远方》《戴红头巾的女孩》《我的名字叫可汗》《丽拉说》《小鞋子》《爱的旅途上》《我在伊朗长大》《天堂的颜色》《白气球》《追风筝的人》《阿尔及利亚的空想》《麦加之旅》《我们的身份》《生生长流》《黑板》《暴雨将至》

篇四:007系列电影下载地址

【片名】Dr. No

【译名】诺博士/第七号情报员/铁金刚勇破神秘岛

【片长】110分钟

【字 幕】中文/英文

【尺 寸】1280×720

【文件格式】RMVB+AAC

【发行】米高梅/联美电影公司United Artists 1962年 英国出品

【导演】泰伦斯·杨Terence Young

【主演】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

乌苏拉·安德丝Ursula Andress

约瑟夫·维斯曼Joseph Wiseman(反派诺博士)

伯纳德·李Bernard Lee(M)

【影片简介】

海报

这是第一部007电影,于1962年10月首映,影片通过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由Albert R. Broccoli和Harry Saltzman制作,预算大约为100万美元,饰演詹姆斯·邦德的是出生于苏格兰的演员肖恩·康纳利,乌苏拉·安德丝饰演Honey Rider(她可是第一代邦德女郎,在电影后半段以当时认为性感尺度的泳装现身,从此奠定了邦德女郎性感花瓶的地位),约瑟夫·维斯曼饰演片中的大反

派诺博士

(Dr. No),此外,伯纳德·李和路易丝·麦克斯维尔(Lois Maxwell)分别饰演英国情报局局长M先生和其秘书Moneypenny小姐(这两人在大多数UA的007续集电影里持续饰演这两个角色)。

《第七号情报员》忠于伊恩·弗莱明的原著,是一部制作严谨的神秘惊悚片。这是007系列电影中最低调的一部,然而它的剧情已比当时大部分的侦探或谍报片更具想像空间。这部片由泰伦斯·杨执导,故事描述邦德在调查牙买加裔英国情报员的谋杀案后,发现阻止美国登陆太空的阴谋正在暗中进行。

[主要情节]

007奉命前往加勒比海调查情报员史金城的神秘死亡原因,与此同时,美方怀疑其发射的飞弹遭到当地发出的电波干扰,以至于无法顺利发射。007到达后,与当地渔民库洛及CIA情报员莱特合作调查,得知属于一名中国人所有的卡基岛上的矿石含有辐射,岛主诺博士原来是个想统治世界的野心科学家,007深入虎穴,摧毁该基地,带着岛上结识的少女顺利逃离卡基岛。

反派角色:诺博士

特色:本片是第一部,有人说也是最好的一部邦德电影。

音乐:“The James Bond Theme”

噱头:肖恩·康纳利当年又帅还没秃头咧!

[关于配乐]

联美音乐部门主管尼尔·罗杰斯(Noel Rodgers)在某个周五晚上打电话给约翰·巴瑞(John

Barry),邀请他为《第七号情报员》的电影原声带中,詹姆斯·邦德这个角色的主题曲做管弦乐编曲,2分钟的原曲作者为Monty Norman。巴瑞当时以John Barry Seven爵士乐团在英国走红,他只在伦敦报纸的连载漫画中看过詹姆斯·邦德这个角色,他在被临时通知的情况下为这首歌编曲,酬劳不到1千美元,也没得到先看过电影的机会。但他的成绩斐然,这首曲子在英国榜获得第13名,巴瑞在以后的30年间,再度被邀请为11部007电影作配乐。

【007第01集诺博士下载地址】1.39G

thunder://QUFmdHA6Ly9zY2cwOTpzY2cwOUB4dW5sZWkuZHJlYW0yMDA4LmNuOjIxMjEwLzA4MTAxNi/KpbPHvNLUsFt3d3cuZHJlYW0yMDA4LmNuXTAwN7XaMDG8r8W1sqnKvy5ybXZiWlo=

【译 名】来自俄罗斯的爱情/第七号情报员续集/铁金刚勇破间谍网

【原片 名】From Russia with Love

【出品年代】1963

【国 家】英国

【类 别】动作

【语 言】英语

【字 幕】中文/英文

【尺 寸】1280×720

【文件格式】RMVB+AA

随风而逝迅雷下载

C

【IMDB评分】7.4/10 (13,108 votes)

【IMDB链接】http://imdb.com/title/tt0057076/

【导 演】泰伦斯·杨 Terence Young

【主 演】肖恩·康纳利 Sean Connery

黛妮拉·比安奇 Daniela Bianchi

塔迪娜·罗曼诺娃 Tatiana Romanova

伯纳德·李 Bernard Lee(M)

戴斯蒙·李维林Desmond Llewelyn(Q)

洛特·莱雅 Lotte Lenya (反派罗莎·克列伯Rosa Klebb)

罗伯特·肖 Robert Shaw

【简 介】

当《生活》(Life)杂志刊载出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最喜欢的书单,而伊恩·弗莱明的小说《俄罗斯情书》(From Russia

With Love)名列第九名时,第二部007电影的选择便不再有争议。康纳利再度出马饰演007情报员,许多人--包括康纳利自己--都认为这是系列

中最好的邦德角色。事实上,这是少数被公认比第一集更精彩的续集电影。

《第七号情报员续集》是一部背景为冷战时期的惊悚片,邦德的任务是要到伊斯坦布尔夺取一个价值连城的俄国解译密码器。这部片仍由泰伦斯·杨执导,Maibaum编剧,于1963年上演,片中危险、浪漫、悬疑、故事和角色发展以及动作皆获得巧妙的平衡。一场邦德和S.P.E.C.T.R.E.杀手雷迪·格兰特(Red Grant,罗伯特·肖Robert Shaw饰演)在火车车厢的打斗戏,是电影史上最佳打斗场面之一。着名的“吉普赛营”场景--性感、紧张且激烈--在007系列电影中最令人难忘。

主要情节

007成为魔鬼党的眼中钉,为了杀死007,爱尔兰籍的雷迪是最理想的杀人工具。魔鬼党以西方渴望得到的密码机为饵,诱捕007。英国情报局得知俄国女郎塔迪娜欲投奔西方,只要辅助其逃往西方,便可获得密码机。M派007前往这次行动中,007陷入重围,数次死里逃生,最终顺利脱险,返回伦敦。

篇五:随风而逝——八八舰队始末

随风而逝——八八舰队始末

不久前曾听到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中国旅游者在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内寻找美国航空母舰的锚地,四处乱转的他遇到了一位上了年纪的日本老人,年轻人立刻迎上去用日语询问老人是否知道航母的停泊之处。老人回答了他的问题,同时又感慨了一句“现在的年轻人对军舰感兴趣的真的越来越少了!”,老人的这番话语使得年轻人在没有表露身份的情况下与他攀谈了起来。原来这位老人是横须贺海军造船厂的老工程师,曾亲眼目睹过当年日本帝国联合舰队的盛况。分手之后,老人面对着巨大的海港码头喃喃自语:“当年大和号就泊在这里,武藏号就泊在那边,而信浓号,就是从我眼前开出去的??”。年轻的中国人回头望了一眼老人,从对方的眼睛里,他依稀看到了自豪、眷恋和燃烧的火焰!

一百多年前,日本帝国就一直渴望着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甲午战争之后,八八舰队以及组成它的梦幻般的战列舰群仿佛已经成为了日本人心目中强大的海军的代名词,即使到今日也不断的被日本国民提到并被世界上的人们所熟知。大和民族这种建立强大海军的梦想一直延续到现在,最终被寄托到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那些小小的驱逐舰群上。但是本文所要讲述的并非是导弹时代的那些舰队,同它的前辈们相比,那种在交战时只需要按几个按钮就决定胜负的海军已经蜕变了。我希望告诉大家的是那些蒸汽时代的伟大丰碑,象征着那个年代科技与工艺的最高成就的战列舰队,重温一下人类在蒸汽时代鼎盛时期曾经有过的一个梦想:一个追求更强、更大、更快速战舰的梦想。

尽管这些梦想所凝聚成的都是些精美绝伦的杀人机器。

八八舰队的起源

近代日本的崛起始于明治时代。1895年日本依靠击败没落了清帝国而成为了亚洲的强国。消化与吸收了“甲午战争”胜利果实的日本,又在十年以后击败了没落的沙俄罗曼诺夫王朝。这场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战争被称为“日俄战争”——日本从此挤身于世界列强成为了真正的世界强国。

这两场使日本崛起的战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规模的海战。甲午战争中的大东沟海战预示了近代海战的发端,海上的战斗在整个战争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十年以后的日俄战争则将海战的重要性推向了极至,日本利用甲午赔款完成建设的“六六舰队”[注1]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以一场海战的胜利奠定了最终胜局。这两场战争的事实使得日本举国上下对海军的重视达到了颠峰。建造更强大海军更庞大的舰队去称雄世界——这成为了那个刚刚崛起于世界国家的每个国民的迫切愿望。

1905年,随着俄罗斯帝国的最后战败,日俄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调停下签署了《朴茨茅斯条约》,并最终继承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全部特权,但是基于各种压力和原因日本被迫答应以放弃战争赔款来作为对俄国的让步。由于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获得巨额的战争赔偿,已经被战争重压挤的几乎喘不过气来的日本民众对这个胜利大失所望,他们认为政府软弱无能而美国人则出卖了自己。东京发生了大规模骚乱,群众涌上街头高呼反美口号并向政府机构投掷石块?? 战争尽管获得了胜利,但是日本也看到了自身实力的有限。

1906年,历史上最早“八·八舰队”设想被提出,该计划的目的在于建立一支拥有八艘一流主力战舰和八艘装甲巡洋舰的强大舰队。八艘战列舰的最初两艘:“香取”号和“鹿岛”号是由日本向英国维克斯铁厂以及阿姆斯特朗公司分别订购的,同日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那几艘战列舰相比这两舰各加装了四门10英寸二级主炮从而使火力增强不少。这两舰目前已经完成了船体建造进入了舾装的最后阶段,近期即将交货。第三和第四艘战舰“萨摩”和“安艺”号则已经于去年5月15日分别由吴港造船场与横须贺造船场开工建造,这两艘战列舰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排水量高达19800吨,拥有四门12英寸主炮以及十二门10英寸二级主炮,这也是日本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工业力量来建造高性能的主力舰,日本海军计划再兴建4艘同类型的战列舰以使新式战舰总数达到八艘。因此若是不出意外的话,第一代八八舰队很可能将最终是以这样的面貌所呈现。但是一切随着一艘前所未见的战舰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

1906年10月1日,一艘灰色的战舰驶入了北海的冰冷海水中开始了她的处女航并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这艘战舰拥有弹道性能完全一样的十门12英寸主炮,这使她的在拥有空前火力的同时每一门主炮都能共享射击参数从而使得那些装备有二级副炮的前无畏舰复杂且烦琐的射击控制问题得以解决。而真正可怕的倒不是那统一口径的主炮,而是统一口径后安装的全新概念的火控系统,它使得战舰能像一个整体一般进行战斗,而不是过去那样每个炮塔凭借着各自的射控系统各自为战。此外全新概念的蒸汽轮机动力系统的实用化使得这艘战舰的航速突破了原先那些使用三胀往复式蒸汽机战舰的20节瓶颈,同时大大改善了高速航行时的震动以及可靠性问题。这艘战列舰的出现使得以往的所有战舰显得统统过时,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海军新时代开始了!“无畏舰时代”将成近代海军发展史上的一段最绚丽岁月的代名词。

“无畏”号的出现无可避免的冲击了世界上所有列强的神经,最最直接的后果是使美国海军当时正在环球航行、起航时尚雄壮威武并使得出访的列国倾慕不以的“大白舰队”转瞬之间就显得老旧过时,而新兴的日本更是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和自身力量的不足。日本海军紧急修订了原来的计划,将另外四艘尚未开工的战列舰从新进行定位,彻底放弃了原本的建造思路而转为寻求获得“无畏型”战列舰。

就这样,第一代的所谓“八·八舰队计划”的最终形态呈现了出来。整个计划的核心是建造四艘新式无畏型战列舰,这些军舰的船体将由日本国内制造,而主炮则只能向日本当时的盟友英国订购,第一批两艘军舰分别被命名为 “河内”号和“摄津”号。至于日本国内则继续完成“萨摩”以及“安艺”号前无畏舰。至于计划所规定的八艘装甲巡洋舰则都是日俄战争时的老将。不过日本人很快就发现即使这样也依旧免不得落后落人于后。

背景资料一 “河内”号和“摄津”号的一些事

在第一代“八八舰队计划”中订造的两艘无畏型战列舰是在1912年先后交付,但是遗憾的是这两舰硬是被建造成了不伦不类的“半无畏舰”。

日本海军原本计划给这些船统统装备英国人最新开发出 50倍径12英寸Marks XI型 主炮(当时日本尚未真正掌握大型舰炮的制造技术),这种新式主炮其实就是“无畏”号上装备的 45倍径12英寸Mark X 型 主炮的长身管型,具有比Mark X更远的射程和穿透力。不过新式玩意的价格自然也要高出许多,这对当时财力极其有限的日本并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当时作为海军军令部长的东乡平八郎元帅却对这种最新玩意不感冒。在赴英考察中日本海军代表团也发现了该炮的一些实际问题和缺陷,根据以前的实际经验,日本海军主力舰的交战大都发生在8000到9000码以内,(日本直到 1912年才从英国获得了完整的火炮指挥控制系统),这样的交战距离中Mark X和Mark XI差别并不大,再加上后者的价格比前者要高上许多。鉴于此,东乡要求海军将船体两侧的四座炮塔合计八门Mark XI换成可靠而且实惠的Mark X,仅保留艏艉部采用射程较远的Mark XI。

这样作虽然造成了主炮弹道性能的不统一,背离“无畏舰”的设计宗旨,但是由于Mark XI直接发展于Mark X因此在适当降低前者装药的情况下两种主炮的弹道性能还是大体接近的,实际应用中差异并不明显。

事实上日本海军后来对Mark XI的实际评价也不高。作为初代的长身管火炮这种主炮缺陷明显,由于比Mark X的炮弹需要更强的发射药因此造成身管寿命缩短许多,而且基于铸造技术本身的缺陷炮身容易弯曲变形从而使炮击精度下降明显等等。

赶超时代潮流的努力——第二个八·八舰队

无畏舰时代海军的发展是飞跃式的,在突破了一个传统模式后随之带来的变革也是巨大的。

由于Mark XI上的实际缺陷,日本海军打算委托维克斯公司为日本研制一种新式的长身管12英寸主炮,维克斯公司接下了这个定单,并给新炮冠名为“12英寸维克斯Mark J”。但是一切到了1909年又生了波折。这一年的9月和11月,皇家海军最新式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开始动工建造,这些最新锐战舰将安装有皇家海军军工技术的最新成果——13.5英寸45倍径Mark XII型舰炮,其威力远远凌驾于“无畏”号之上。世界舆论在赞叹的同时将其称之为 “超无畏舰”。这一变革再次刺激了日本人的神经,他们意识到到原本那种跟随时代潮流的做法可能将永远无法得到一支世界一流的舰队。日本方面紧急同维克斯公司商议修改原本的主炮研制合同。修改后的合同要求“秘密的”为日本研制一种14英寸口径的主炮,但是为了保密起见新式主炮将依然沿用“12英寸维克斯 Mark J”的名称。就在不久之后,最新的“八·八舰队”方案正式出台,这一方案的出现可被视作日本向一流海军强国迈进的开始。但是还是由于资金问题和 1913年底发生的西门子事件,引起了国民对海军的极度不信任,日本决定将计划分为三步来实施以便于缓解压力。第一步是实象以八艘战列舰和四艘战列巡洋舰为重的“八·四”计划,待国力加强后一步一步的使之成为“八·六”进而完成整个“八·八舰队”。

新的舰队计划将目标定的很高。初代八·八舰队计划中的八艘装甲巡洋舰被八艘最新式的战列巡洋舰所替代,这级战列巡洋舰被命名为“金刚”级将由日本当时的友好盟邦英国帮助建造,具体是由英国设计师 G·R·瑟斯顿爵士的领导下参考了皇家海军新锐的“狮”级战列巡洋舰的图纸改进而来。新的战列巡洋舰将配备上八门日本海军秘密委托维克斯公司研制的14英寸的主炮,而且将“狮级”位于船体中部的炮塔挪到了船尾,因此大大改善了这个炮塔的射界同时减小了炮口暴风对上层建筑物的损害,不仅如此该舰的航速也将超过世界上以往任何一艘同级别舰,设计为27.5节。

计划建造的八艘战列舰则被称为“扶桑”级,依照英国方面设计的“金刚级”的蓝图由日本设计师自行加以战列舰化改进而来,是一种排水量超过三万吨的庞然大物,其吨位就当时而

言可谓世界之最,这些战舰同样装备研制中的14英寸巨炮但总数将达到十二门之多在火力上也是独步全球的,这些战列舰同时将拥有足够好的防护能力以抵御同级别火力的打击。

1910年早些时候,日本国会开始就八八舰队的各建造预案开始进行表决,最早审议通过的是第一批建造两艘战列舰的预算拨款,然后又在次年初通过议案批准建造新型战列巡洋舰四艘。因为一些技术上的安排海军决定先开工建造战列巡洋舰。

由于没有建造同类型超级战舰的经验,也同样对己方建造如此先进的军舰的相关技术缺乏信心,金刚级的首舰“金刚”号决定交由英国船厂制造。1911年1月17 日,“金刚”号在维克斯船厂安放下第一根龙骨,而来自于日本各个船厂的技术骨干力量将睁大眼睛观摩整个建造工程,并将建造大型军舰的完善技术带回日本?? 继“金刚”号之后,11月7日二号舰“比睿”号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动工,维克斯公司的技术人员为建造工作提供了全程技术指导。次年3月11日,经过周密的准备“扶桑级”战列舰的首舰在吴港海军工厂的船台上安置下了龙骨。到了1913年3月16日,“金刚级”的三号舰“榛名”在川崎造船厂铺设龙骨,次日三菱造船厂内四号舰“雾岛”也正式开工建造。而早就通过预算的扶桑级战列舰的第二艘“山城”号,则一直拖到1913年11月才在横须贺造船厂动工。

对于日本海军来说尽管从明治维新起就开始孜孜不倦的学习西方先进的造船技术,尽管进步巨大,但是比起英、美这种老牌的工业强国来说依旧差距巨大。在“金刚级”的四舰中,在英国船厂建造的首舰“金刚”号的质量明显好于日本在本土船厂自行建造的另外三艘,即使有英方的技术人员指导也是如此。同首舰相比,比睿、榛名、雾岛三舰的结构强度要差不少,船体寿命比“金刚”号低约20%左右,而且其水密性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至于日本依照获得的“狮级”战列巡洋舰蓝图自行加以战列舰化的号称“本国造”的“扶桑级”战列舰问题就更多了。首先由于这是全世界第一艘派水量超过三万吨的船舶,加之日本方面建造技术和经验不足,因此水密性能堪忧;其次全舰主炮安置数量过密,齐射时炮口暴风会横扫全舰;第三点,也是最叫人吐血的是当船体中部两个炮塔以一定角度射击时,炮口上并发出的暴风会立刻扫掉另一炮塔上方的六米基线测距仪?? 总之“扶桑级”问题多多,充分说明了在大型船舶制造技术上盲目跃进会遇到数不清麻烦和问题.

当1915年上半年第一批开工的四艘战列巡洋舰全部建成的时候,全世界都为日本的海军实力骤增而侧目。金刚级四舰的完成使得日本海军一下子拥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队,这一点甚至让英国皇家海军都羡慕不已,在同德国公海舰队对峙的紧张时期,英国曾经提出过要租借这四舰,但是被日本政府断然拒绝。差不多就在同一时候,八艘战列舰中的第二批两艘的建造也获得了日本国会的批准,不过日本人也意识到了 “扶桑级”存在的诸多问题而对设计进行了全面的改进。最明显的改动是船体中部的两座炮塔被改为了“背负式”布置,从而大大改善了这两座炮塔开火时产生的炮口暴风对上层建筑物的影响,同时船身水密性的问题也得到了改进,主机改进后航速也略有提高。

这八艘战舰的陆续建造和服役,标志着日本海军开始走向它的全盛期。但是与同样在拼命扩展和建设的美国海军相比,无论在财力、技术以及环境上都是处于劣势,而老牌的海军强国英国、德国(相对日本而言)更是在努力将一艘一艘更强大、先进而且高速的战舰送下船台,更何况此时的英国皇家海军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强、最快的新型“高速战舰”——著名的 “伊莉莎白女王级”战列舰,那么现有的战舰也就无法长久的保持技术和性能上的先进性。有鉴

于此,日本人的心思又开始活动了,他们需要的是能压倒所有一切国家尚在建造乃至设计中新式战列舰的强大战列舰,为了作到这一点新的计划战舰必须装备有前所未有的“40公分”(日本海军就是这么称呼这种炮的,实际达到 410毫米也就是16.1英寸)口径的主炮。

于是日本人又像上一次八八舰队计划一样,修改了后续战舰的建造计划转而设计更强大的战列舰。

随着八八舰队计划的第二次修订,搭载新近完成的“40公分三年式”主炮[注2]的战舰也完成了最终设计。这型战列舰被命名为“长门级”,它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安装有16英寸级别主炮的战列舰。从外型上看明显有仿照“伊莉莎白女王级”的痕迹,相同的长艏楼船型、一样的上层建筑物布局包括主炮配置和桅杆位置,后来成为日本战列舰最大识别特征的高耸的塔式桅楼也特别的扎眼。

该舰彻底放弃了毫无用处的冲角艏设计,转而采用能大幅提升适航性能的飞剪艏。同英国皇家海军的“伊莉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相比“长门级”更重视航速和火力,26.5节的试航最高速度和410毫米(所谓“40公分炮三年式”的实际口径)口径使她能在建造的哪个年代傲视群雄,但是仅12英寸的侧舷防护虽然对于同级别航速的战列巡洋舰来说属于重装甲,但是相对于日本海军先前建造的那两级战列舰来说毫无改善;水平装甲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以抵御从越来越远距离上射来的大角度落弹的打击。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长门级”战列舰的在其装甲防护设计上汲取了美国海军最新的“重点防护”概念(All-or-nothing Armor),虽然水平装甲依旧按照传统被铺设到了艏艉,但是艏艉非致命部位的垂直装甲被全部取消了。两艘战舰于1917年8月28日和次年6月1日分别在吴港工厂和横须贺造船厂开工。

不过,好戏还在后头呢??

背景资料二划时代的All-or-nothing Armor概念

著名的All-or-nothing 概念诞生在1912年,当时正在全面扩张中的美国海军拿出了他们最新型战舰的设计图,美国海军计划中的1912年型战列舰“内华达级”。

人们发现,在“内华达级”战列舰上原本像前无畏舰那样覆盖在早期无畏舰艏部和艉部的次厚度装甲被取消了,而是采取细分隔舱、加强水密措施来起到保护作用,因为在新的图纸中这里属于战舰上可以放弃的“非致命部位”。而主装甲带和炮塔、炮座装甲却被明显的加厚了。

这种令人咋舌的新设计区别以往被的就有设计思路,被人们称为“重点防护概念”(All-or-nothing Armor),而传统的装甲防护设计则被相应的称为“全面防护概念”(Incremental Armor)。这一设计的主导思想的实质是为了能将战列舰设计中分配给防护的吨位能更有效的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其根本目的在于能使战舰上的装甲在抗打击中能更有效率。

那些天才的美国设计师们的思路很简单:既然无畏舰上不再安装次口径的二级主炮甚至取消了副炮,那么传统装甲防护体系中厚度只能用以抵御教小口径火炮攻击、却无法抵御主炮打击的次厚的装甲就显得毫无价值了。既然无法有效抵御大口径主炮的射击,而其所防护的艏艉部位在海战中的损伤又并不致命,那么干脆将其取消而将宝贵的吨位分配给那些真正重要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