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仰韶文化遗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17:48 体裁作文
仰韶文化遗址体裁作文

篇一:仰韶文化的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 仰韶文化,因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故名。仰韶文化也称彩陶文化,多数是粗陶。 这是当作同系统文化的代表名称。

在潼关县境内,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有两处:

一处是南寨子仰韶文化遗址。位于吴村乡南寨子鱼化屯小河和潼河交汇处,南高北低,东西宽约350米,南北长约1000米。这处遗址的文物,除部分灰坑因

修筑陇海铁路受到一些破损,大部分尚保存完好。发现有高2。5米、长达30米的灰层一处,直径3米到4米的灰坑11个,人骨架三个,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镰、石环,还有红灰陶环,夹沙红网坠的口、耳、底,有彩陶钵、红陶盆、夹沙陶罐等的口和底,还有红、彩陶片等。陶器饰多样,有绘画纹、网纹、水纹、绳纹、兰纹和附加堆纹等。

另一处是张家湾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港口镇张家湾圪岔路以西的二层高原(当地人叫二层台)上,东西宽约50米,南北长约100米。这处遗址发现有露出在南高红2米的灰坑两个。灰坑内有集中的草泥和红烧土,抗日战争前夕至今,出土的文物 陶器瓦瓮、瓦罐、陶瓷瓦瓮、陶片和石块等。陶器纹近几年有绘纹、画纹、兰纹等多种。

这两处古文化遗址,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具有人类聚居生存的优越条件。它们都是在1980年经省、地、县普查文物小组发现鉴定的。出土文件收藏于县文化馆中。

历史和内部构造

这是河北省柏乡县小里村遗址上发掘的一处半地穴式屋址(8月30日摄)。今年6月以来,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对邢台柏乡县小里村仰韶文化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获得一批重要发现。小里遗址遗存面积约6万平米,是一处仰韶时期后岗一期文化遗存,距今约5700年至6300年。目前已经发掘1500平方米,已发掘半地穴式屋址5处、窑穴4处,大量的陶器、骨器、石器、蚌器等,并出土一枚完整的细泥红陶指甲纹陶埙,对研究我国6000年前古代音乐、建筑及环境考古均具有重大意义。

篇二:长泉仰韶文化遗址

长泉古墓地遗址

长泉古墓地遗址位于济源市西南45公里的下冶镇原长泉村东,墓地址北依王屋,南临黄河。墓地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面积50万平方米,墓室用空心砖砌成,空心砖上纹饰主要有五铢钱、柿蒂纹、回形纹、菱形纹等,其主要时代是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晚期。墓葬面积广大,分布集中,时代延续较长,海拔标高180米。

(1)长泉墓地全景(图)

(2)济源市长泉墓地全景和暴露墓葬(汉代)(图)

(3)长泉墓地暴露墓葬(图)

长泉仰韶文化遗址

长泉遗址位于济源市西南约45公里的下冶镇原长泉村(水库移民)西的山坡上,东部及东北部紧临长泉村,南临黄河,西1.5公里为桥沟遗址,向北500米是较高的王屋山余脉。长泉村遗址坐落在较平缓的黄土坡上,西高东低。海拔标高180米。

长泉遗址是1992年省市联合对小浪底库区文物普查时发现的,是一处以仰韶文化为主,并有少量裴李岗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的遗迹。在遗址的北部,有一座东周时的城址,由于城墙在地面残留不多,城的围堰无法确定。长泉遗址东西长约250米,南北长约210米,总面积5万平方米。1996年4月——9月河南省文物考古所对长泉遗址进行了发掘,由于面积较大,只发掘面积600平方米。

长泉遗址的裴李岗文化遗存较少,仅有少量的灰坑及很少能复原的陶片。仰韶文化遗存较丰富,有2座半地空式房基、大量灰坑、3座墓葬、4座瓮棺葬,还有一定数量的陶器、石器、骨器。主要器形有鼎、盆、罐、钵、甑等。

(4)长泉村内散存的空心砖(图)

篇三:高寺头仰韶文化遗址新观

高寺头仰韶文化遗址新观

甘肃省礼县城西南10公里的高寺头村,是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较为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氐族公社聚落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属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半坡、庙底沟类型。1947年7月—8月间,一位著名的考古工作者顶着盛夏的烈日,穿行于山岭沟壑之中,在渭河、西汉水河谷地带从事着十分艰辛的考古调查,这就是曾主持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发掘以及研究的、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名的裴文中先生。此次调查在渭河流域的天水、甘谷、武山、陇西共发现了39处遗址,在西汉水流域的成县、西和、礼县共发现24处遗址,其中大多为仰韶文化或含有仰韶遗存的遗址。而礼县石桥镇高寺村遗址的发现就是这次考察发现之一。裴先生在《甘肃史前考古报告》中对此作了详尽的描述及初步的分析,并指出遗址中“含遗物之灰层皆甚厚,所含遗物亦极丰富,均亟待作大规模之正式发掘工作”。这是中国学者对甘肃境内的仰韶文化作第一次大规模的考古调查,也是仰韶文化在甘肃的第二次重大发现。

该遗址东西宽约150米,南北长约200米,

发现有灰层、灰坑、灶址、房址等。地表遗留有

大量夹沙、泥质及细泥质的灰、红、橙、黄色陶

片。历年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出土,其中石

器有斧、锛、凿、刀、铲、磨棒、磨盘、箭头和

纺轮;骨器有骨针和鱼钩;陶器有钵、盆、碗、壶、瓮、罐、瓶等。陶器底部多有席纹和布纹,细泥陶器上多施红底黑花彩绘,有几何纹及动植物形象。装饰品有骨笄、石璜、兽牙、石珠、陶环和各种佩饰。从器形和纹饰可以认定为仰韶文化半坡和庙底沟类型。为进一步探讨这一区域的开发时代,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86年初冬进行了小面积试掘,其资料正在整理。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高寺头出土的文物中,尤为珍贵的是一件女性头部塑像,塑像为陶质,色泽橙黄,现残存部分高为12.5厘米,宽8.5厘米,五官部分用堆塑与锥镂相结合的手法雕塑而成,双目深沉,嘴唇微启,头戴一串珠状装饰物,双且有耳环洞孔,十分美丽生动。这是原始社会遗

存下来的一件极其珍贵的艺术珍品。据专家考

证,这件塑像是原始衬会母系氏族公社繁盛期

的一位部落少女的形象,对于研究人类的文化

艺术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汤池在《黄

河流域的原始彩陶文化》中对其描写道: “极

为洗炼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地塑造了母系氏族社会一位可爱的少女头像,堪称我国原始雕塑的优秀代表作。”该塑像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并被列入《中国美术辞典》。

高寺头仰韶村遗址的发掘,第一次证实了这里在阶级社会之前

已经有原始部落居住,这里在6000多年就存在着非常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使这里考古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到旧石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和铁器时代。同时,高寺头仰韶遗址的考古与发

掘,无可辩驳地又一次证明了中国不但有新石器

时代的遗存和文化,而且相当发达,使过去宣扬

的“中华文化西来说”不攻自破。

总之,高寺头仰韶村遗址的发掘及当地开展

的文物普查,使我们对甘肃境内的仰韶文化有了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使我们看到了礼县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源流长。

篇四:《仰韶文化遗址的聚落考古研究》读书笔记

仰韶文化遗址的聚落考古研究

读《仰韶文化研究》有感

仰韶文化作为我国第一个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从挖掘之初到现在已经有八十多年了。仰韶文化内涵丰富,尤其是一些保存比较完好的聚落遗址,如半坡、姜寨、北首岭等,更是为聚落考古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材料。

聚落,中国古代一般指村落或人们聚居地地方。例如《汉书·沟洫志》中说“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史记·五帝本纪》也有“一年而所居成聚”的说法。考古学中所研究的聚落主要是古人留下的聚落遗址。

严文明先生对聚落考古所下的定义就是“以聚落遗址为单位,进行田野考古操作和研究的一种思想方法”。指出聚落考古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单个聚落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研究;(二)聚落分布和聚落之间关系的研究;(三)聚落形态历史演变的研究。

一、单个聚落形态和内部结构研究

单个聚落形态的研究又是聚落考古的基础,所以对基础资料的研究至关重要。在《仰韶文化研究》一书中,第一部分的典型遗存分析中,作者对仰韶文化的重要典型遗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对半坡遗址的遗存的分析对聚落考古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半坡遗址是一个延续时间很长的多层遗址,包括了仰韶文化从早到晚的各个时期。若从聚落考古的角度来看,半坡遗址应该有前后相继的几个聚落,而不仅仅是一个同时期聚落。但是在发掘过程中,因为受到前苏联聚落考古方法的影响,而没有注意到这个地层问题,致使对半坡遗址地层和分期遗址存在着分歧。作者的《半坡仰韶文化的分期与类型问题》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学术背景下撰写的,作者在文章中对半坡遗址的遗存通过地层学和类型学进行了重新梳理,对陶器、彩陶花纹、房屋和灰坑、墓葬进行了分期,通过对这些遗迹遗物的分期,将半坡仰韶遗存分为早中晚三期。而这三期的划分实际上也就表明了此地仰韶文化的三个类型。早期即为半坡类型,这个类型也是半坡遗址遗存的主体;

中期为庙底沟类型;而晚期成为半坡晚期类型。由此三个类型,对半坡聚落遗址的大体发展阶段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至少有三组人群在三个时间段,在这同一地点建立了三次村落。像这样几经变迁,居民的变动很大,每一次搬来的人群,不一定会属于原来的氏族,也就不一定会恢复原来的村落原貌。

正是基于对半坡遗址聚落的重新认识,认清了半坡遗址全部文化堆积的形成几乎跨越了仰韶文化的各个发展阶段,但其主要形成期却应是在半坡类型阶段,即早期。所以通常所谓的半坡聚落,在严格意义上应指的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时期的聚落遗存。根据碳十四测年,表明半坡聚落前后延续了600年左右。通过五十年代的发掘,已基本揭示出半坡聚落的布局特点,即以大围沟为界分成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区三个主要部分。墓葬区位于大围沟的北部、东北部及东南部。制陶区在大围沟以东。聚落西半部则因破坏严重而情况不详。居住区是聚落的中心部分,其布局结构与形态演变也较为明显,在遗址北部共发现保存较好的房屋基址47座。虽然现存的房屋建筑的数量与各期原有的房屋实际数量存在着一定差别,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半坡聚落居住区的房屋布局特点及形态演变情况。

单个聚落形态的研究大致包括整体形状、聚落内各种遗迹的形态、聚落布局或聚落内部各种遗迹相互关联的方式这三方面的内容,在《仰韶文化研究》的第三部分“聚落形态”中,作者以姜寨聚落为例,分析了姜寨聚落早期的村落布局。

文中开始指出,姜寨遗址的堆积比较复杂,大体可分先后相继的五个文化时期,分别相当于半坡早期、史家、半坡中期、半坡晚期和客省庄二期文化。其中早期的村落遗址最为完整,包括居住区、窑场和墓地。有房屋基址100多座,灶坑200多个,窖穴300多座,还有圈栏、陶窑、围沟、广场和道路等重要遗迹,构成了一个基本完整的原始村落的轮廓。居住区位于中央,周围有壕沟围绕。村东越过壕沟即是墓地,村西靠近临河岸边的有一片不大的窑场。

房屋是最复杂又最能反映社会面目,为聚落考古提供信息的一类遗迹。在姜寨早期村落遗址中发现比较完整或大体能看出形状的房屋有117座,由于在居住期中不断地有损坏,有重建,叠压打破关系比较复杂。通过对地层关系的分析,反复的排比核实,可以基本上确定的处于同一时期的房屋大概有100多座。一座座房屋构成了一个村落的居住区。姜寨早期的居住区分成了五个部分,每个部分

有一座大房屋、两三座中等房屋和一二十座小房屋,形成相对独立的一组。五组房屋围成圆形,门向中央,相互之间有明显的间隔。这种凝聚式和内向式的布局明显是有严格规划的,说明当时已经存在统一的社会组织。

二、聚落分布和聚落之间关系的研究

在单个聚落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研究各个聚落的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了。自然环境因素对聚落分布有极大的影响,因地形和河流分布等的限制,聚落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像因渭水流域河流的走向,这一地区仰韶文化的遗址就沿渭水呈东西条带状分布。另外,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也会对聚落的分布和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仰韶文化各时期聚落,以及前仰韶时期、仰韶时期和龙山时代的遗址在规模和数量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在研究聚落之间关系时,首要的就是要确定所研究个聚落的年代,因为相同时期的聚落之间和不同时期的聚落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相同时期的聚落之间,可能存在文化的交流、碰撞,或者结成联盟等关系;而不同时期的聚落之间就可能发生传承、替代的关系。所以如果不确定各聚落的所属年代,势必会对研究带来错误。

三、聚落形态历史演变研究

鉴于中国的幅员辽阔和地理、气候等的复杂性,各地聚落的发展模式都不会是统一的,不同地区的聚落形态和发展途径就会存在差异。就仰韶文化而言,分布广、延续时间长,涉及不同的省份和地区,因此,各地的聚落形态演变和不同时期的聚落形态存在着一些不同。如在《仰韶房屋和聚落形态研究》一文中,作者详细而系统的分析介绍了仰韶文化各时期、各地区的房屋结构和聚落形态,从而总结出各时期聚落形态的特点和聚落形态的演变规律。作者在前言中便列出了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

1. 单个房屋的分类和每类房屋的结构和功能的考察;

2. 同一个聚落中房屋的组合关系,包括同组中住房与住房之间的关系,住房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3. 聚落总体布局及其功能的考察;

4. 聚落分布和各聚落之间的关系。

这样从总体布局来研究各个房屋之间的关系,研究聚落形态的特质和演变是可以成立的。其后,作者按照这个步骤,依次分析了半坡类型的小型、中型和大型房屋,从房屋数量、房屋类型、建筑技术等方面初步总结出了仰韶文化四期房屋的分类和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聚落形态的研究。通过姜寨这个仰韶前期典型聚落形态,总结出了仰韶前期聚落的一般特征:第一,聚落的布局是凝聚式的,同时也是内向式的;第二,无论哪个聚落,内部都有明确的划分;第三,每个聚落的大小十分接近,一般为五万多平方米;第四,在每个聚落内部,不论在以每组房屋为代表的各氏族公社之间,或是氏族公社内的各家族之间,在经济上有一些差别,但没有明显的分化。又通过对郑州大河村和秦安大地湾这两个仰韶后期的聚落遗址的分析,总结出了仰韶后期聚落形态的变化特点:第一,各地聚落大小规模差别显著,特点突出,不但出现了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心聚落,而且有的遗址还发现了石砌围墙;第二,这一时期的聚落虽然基本上还是凝聚式的,但已不再是内向式的;第三,这时期聚落内部不但有明确的划分,而且有某种程度的分化等等。

仰韶前期,有些地方已可以大致看出聚落的群体,但并不密集,而且中心聚落并不十分突出,这一时期处于聚落群的萌芽阶段。到了仰韶后期,聚落群已经普遍存在,而且中心聚落的地位也不断突出。

《仰韶文化研究》一书,是一部综合性极强的著作,其中涉及了考古学研究的很多方面和领域,尤其是在聚落考古研究方面,更是有着极大的影响与作用。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使我对聚落考古的研究顺序和层次有了更好的认识,很多研究方法也深深地启发了我,对以后进行这方面的阅读研究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严文明:《聚落考古与史前社会研究》,《文物》1997年第6期。

钱耀鹏:《半坡聚落及其形态演变的考察》,《考古》1999年第6期。

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

篇五:浅析仰韶文化

浅析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共发现遗址约1000多处,经较大规模发掘的典型遗址有10余处。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

根据地域和时代不同所造成的文化面貌的差异,考古学界对仰韶文化进行了分区、类型和分期的探讨,但目前认识尚不一致。

大致可分为: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秦王寨类型(大河村类型)、大司空村类型、后岗类型、下王岗类型

1921年冬,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博士,经过中国政府批准,协同中国学者袁复礼先生等一行五人,在何南省渑池仰韶村进行田野考古发掘。

1951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带队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通过这次发掘,基本上明确了这个地区仰韶文化的主要性质和面貌,对中国新石器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世纪80年代初,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全面搞清了仰韶文化的内涵。

1953年春,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发现彩陶,中央考古训练班又在浐河东岸半坡村附近发现一处类似遗址的遗迹。同年9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调查发掘团对半坡遗址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1954年秋~1957年夏,先后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发掘。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要筹建三门峡水库,为确保祖国的文化遗产不遭受破坏 ,有组织地在水库区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活动。在调查中共发现古迹300余处,其中古遗址211处。在掌握大量的考古资料后,考古队首选庙底沟为主要目标进行发掘 。

2002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郑州大学考古专业的考古科研人员组成了联合考古工作队,于同年5?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萁っ淼坠狄胖罚云溆纸辛艘?/p>

次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

在三十年代对殷墟的大规模科学发掘中,梁思永先生主持了对后岗的发掘,1958年~1959年,在安阳殷墟的考古工作中,又一次发掘了洹水南岸的后岗和与之隔河相对的大司空村遗址。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于1962年在安阳大司空村遗址进行了一次发掘。 西王村类型自50年代在西安半坡上层发现,至今已历寒暑三十余,是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承先启后的作用,

大河村遗址发现于1964年,遗址中部是仰韶先民的居住区,房基相叠、窖密集;两处仰韶文化晚期的氏族公共墓地分别位于遗址的东北部和西部。

1972年--1987年先后发掘21次,出土房基47座、窖穴297座、墓葬354座,出土各类珍贵文物3500多件。

马家窑遗址于1924年被瑞典学者J.G.安特生发现并进行了试掘;1957年起甘肃省博物馆曾多次对该遗址进行调查,1964年试掘。

该文化的发展序列是: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或称半坡晚期类型。

仰韶文化遗址

(一)半坡类型

半坡类型的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的二门峡地区。其影响所及南达西汉水和汉江上游,北到河套地区.西抵挑河流域。半坡类型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遗址有西安半坡(早期)、宝鸡北首岭(中期)、华县元君庙(墓地)、华阴横阵村。、临姜寨(一期)。等:

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和陶器。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以磨制为主。

打制石器的制造均采用直接打击法,制作比较粗糙。磨制石器的制作也比较原始,器身上常保留石料皮层,缺乏整齐的棱角,加工的部分主要在刃部,通体磨光的很少;石器的种类主要有斧、铲、锌、刀、凿,磨盘和磨棒等。石刀两侧常有缺口。骨、角、蚌器多为磨制,有的穿孔;其器形主要有嵌、针、锥等。陶质生产工具主要有陶锉和陶刮削器,后者用废弃的陶片改制而成。

半坡类型的陶器,主要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两种。陶器皆手制,一般采用泥条盘筑,小型器物用手捏塑。器形多圆底器、平底器和尖底器,缺少三足器和圈足器,主要器形有小直口双耳尖底瓶、葫芦口双耳尖底瓶、直口圈底钵、敞口鼓腹平底罐、敛口深腹小平底瓮、蒜头细颈壶,.底红顶碗、窄唇或卷唇圆底盆、平底盆等,其中以尖底瓶、细颈壶、红顶碗‘红顶钵、彩陶盆等为其典型器形。尖底瓶是一种汲水器,空瓶平卧于水中汲水,注满水后能自动竖立起来,符合力学原理。

纹饰主要有绳纹和锥刺纹两种。有一定数量的彩陶。常见的彩纹有宽带纹、平行条纹、三角纹、网纹、鹿纹、人面纹、鱼纹和由鱼纹演变而来的各种图案,其中人面纹和各种鱼纹是最具特色的纹饰。宽带纹施于器表。其他纹饰多施于器皿的内壁。半坡类型的彩淘多用彩色直接表现图案,很少便用彩色空间来表现图案的手法。一般用直线条,很少用曲弧线条。彩绘多用黑色,很少用红色。

半坡类型的聚落布局,一般分为居住又、制陶区和墓葬区三个部分。陕西临渔姜寨、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等遗址,都保存了比较完整的聚落布局,其中姜寨遗址的聚落布局保存得尤为完好。姜寨遗址的整个聚落包括五个较大的建筑群和三片公共墓群。五个大的建筑群被三条人工围沟和一条自然河流(临河)所环绕。三片公共墓地在整个聚落的东部围沟以外。每个大的建筑群中都有一座大型房屋和一座至数座中型房屋;中型房屋围绕大型房屋分布,中型房屋的周围分布数座小型房屋。在整个聚落的中央是一个四周高中心低的中心广场。五群房屋呈圆圈形围绕在广场的周围。每群房子的门都开向中心!’一场,即北部房子的门朝南开,东边房子的门朝西开,西边房子的门朝东开。南边房子的门朝北开(图2一}..I。半坡遗址和北首岭遗址的聚落布局和姜寨遗址类同。半坡遗址内发现了三条围沟:一条是环绕居住区周围的围沟;两条是在居住区中部的小沟。大围}0}J是一种保护居住区安全的防御设施。小围沟可能是区分不同氏族或同一氏族中不同家族的界限。

半坡类型的房屋大多为半地穴式,只有少数是平地建起的。房屋的形制有圆形和方形两种。按照房屋面积的大小可分为大、中、小三类。

半坡类型的房屋,大多数都有一个门道。这种门道有的在房屋的外部,有的设置在房屋的内部。正对门道的房屋中部有一个灶坑,供炊煮和取缓用。灶坑的一端放置一个陶罐或

挖一个小坑以保存火种。

房屋的附近大多有灰坑(多为储藏物品的窖穴),其形制多样。以姜寨遗址为例,有圆袋形、方袋形、圆角长方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等五种,以前两种为多,并往往设有台阶。台阶的形状有多种形式,有的沿直线逐级下降,有的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旋转而下,有的底部分为两室。这类灰坑的口径多在一米左右,底径一米半至二米,深达二三米。半坡一个圆袋形灰坑(II15) ,其中堆着18厘米厚的粮食朽灰。说明此类灰坑的用途之一是储藏粮食。

半坡遗址

半坡类型的墓葬发现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约1000多座。这些墓葬可分为土坑墓和瓮棺葬两种。土坑墓多数分布在氏族公共墓地内,墓地多在遗址的端,距居位区不远;瓮棺葬绝大多数分布在居住区的房屋附近。墓地内的墓葬多数排列整齐,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有一定数量的多人二次合葬和同性合葬。盛行多人二次合葬和同性合葬、是半坡类型葬制的一个特点。北首岭曾发现男女分区合葬。半坡发现的两个同性合葬墓,一座为两男性合葬,一座为四女性合葬。元君庙发现的三座同性合葬墓,两座为男性合葬,一座为女性合葬二元君庙和横阵村两遗址的墓葬,则以多人二次合葬为主。横阵村除单坑多人葬外,还有一种大坑套小坑的多人二次合葬。

半坡类型的陶器上常发现刻划符号:关中地区仰韶文化遗址中出现刻划符号的有西安半坡,临撞姜寨、零口、垣头,长安五楼,郃阳萃野,铜川李家沟,宝鸡北首岭等,其中半坡遗址出上的刻划符号有27种,113件;姜寨出土的刻划符号有27种,129件。关中地区共发现刻划符号52种。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