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人面桃花电视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1:24:03 体裁作文
人面桃花电视剧体裁作文

篇一:《桃花人面》剧作分析

《桃花人面》剧作分析

摘 要:人面桃花的故事源于唐代诗人崔护的一首爱情诗歌《题城南都护》,后来晚唐孟棨在《本事诗》的“情感”篇对崔护诗歌进行了合理的发挥想象。明代戏剧家孟称舜以此为题材创作了杂剧《桃花人面》。《桃花人面》一剧可以称得上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戏剧或历史剧中的翘楚。该剧在语言风格、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以及结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就这几个方面分别作一下论述。

关键词:崔护 《桃花人面》 语言风格 心理描写 结构

桃花人面的故事源于唐代诗人崔护的一首爱情诗歌《题城南都护》,后来晚唐孟棨在《本事诗》的“情感”篇对崔护诗歌进行了合理的发挥想象,以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一段才子佳人的旖旎恋情。孟棨对崔护诗歌的发挥因为带着传奇色彩而成为深受戏曲文学欢迎的素材,此后的剧作家们便以各种戏剧形式再现着这种传奇爱情。在这个故事基础上展开的戏剧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只是大多剧本已经散佚,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桃花人面”题材的曲目只有孟称舜的杂剧《桃花人面》、曹锡黼的《桃花吟》、无名氏的《金琬钗》等。关于此种题材的作品虽多,不过“杂剧多谨据本传,传奇则多增添许多冗杂穿插,反而有损主题”。①因此,本文在分析有关“人面桃花”题材戏剧的相关问题时,主要是以孟称舜的杂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该剧今存两个版本,分别是崇祯二年(1629) 沈泰所辑《盛明杂剧》初集

本和崇祯六年(1633) 孟称舜所辑《古今名剧合选·柳枝集》本。本文则选择以初本《桃花人面》为最终研究对象。

前人对此剧评价甚高。沈泰称其“不减杜丽娘寻梦”,又谓“此盛唐诗也,不止向乐部争”。(《盛明杂剧》)祁彪佳的《远山堂剧品》云:“作情语者,非写得字字是血痕,终未极情之至。子塞具如许才,而于崔护一事,悠然独往,吾知其所钟者深矣。今而后,崔舍人可以传矣;今而后,他人之传崔舍人者,尽可以不传矣。”② 《桃花人面》一剧可以称得上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戏剧或历史剧中的翘楚。崔护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全唐诗》里收录了他的《题城南都护》一诗即为明证。该剧在语言风格、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以及结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下面本文试从这几个方面分别作一下论述。

一、生动抒情的语言风格

杂剧的语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曲辞和宾白。科介虽然并不属于语言范畴,但是有时一两个细微的动作也能准确细致地传达出内心的所思所想,将不方便用语言表达的内容精确到地表达出来,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曲辞方面:该剧的曲辞主要是抒情性的。陈洪绶高度评价该剧语言:“传情写照句抉空濛,语含香润,能令旧日诸人嘘之欲生,后来读者对之愁死。可为王郑之极笔矣。”③该剧曲辞的抒情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写景能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例如:

【驻马听】落日晴川,一帘芳草平芜剪; 乱云飞岸,半溪烟雨

带痕牵。缁车不到杜陵边,霎时春老桃花怨。心自迷,步更远,行来何处是故家庭院。

以上曲子明是写景,曲辞俊秀,意境迷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得恰到好处。剧作家以华丽的曲辞、优美的音乐, 创设了一种俊艳醉人的抒情气氛, 细细品味, 如饮佳酿。

宾白及科介方面:该剧的宾白含蓄而生动传神;科介简练却耐人寻味。如:

[揖科] 这一会还未曾请问姐姐上姓? [女] 姓叶。[生]可有尊字么?[女欲言又止科] [生]姐姐便说何妨。[女]小字蓁儿。[生]芳年多少? [女]十七岁。[生]姐姐可曾许了人么? [女不应]

[生]姐姐便说与小生知道,却也何妨? [女作摇头科] [生笑]呀,却好与小生一般,小生也未娶妻。小生还有一言,姐姐,你觑这半帘芳草,色有余姿,一树桃花,笑还未足。村庄之内,竟无一人为伴,可不冷落人也! [ 女低叹不语科]

门上谁人题诗在此? [读科] 呀,崔郎你来也! [转身欲赶科]

[又转介] 崔郎你又去了,哎! [坐地科] [父上]孩儿已到家了。呀,门上有几字哩,是那个崔护题诗在此? 且去看女孩儿问来。孩儿,你怎生坐在这里? [女惊起介] 你来了? [见父急转介]爹,你回来了?

从以上两段宾白及科介可以看出,生的宾白多而女的科介多,这正符合女性娇羞的心理特点。先看第一例,崔护与叶蓁儿初次相见,两人均一见倾心。崔护较为主动,不停发问,以言语挑之,而蓁儿

呢,虽则有意,但是由于少女羞涩的天性使然,回答便只寥寥数语,她对崔护的好感主要是通过科介表现出来的,如“欲言又止科”、“ 不应”、“ 作摇头科”、“ 低叹不语科”等动作便将蓁儿既对崔护有意,可又羞涩难当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最终喜欢的心理战胜了羞怯的心理,蓁儿还是用或语言或动作的方式一一回答了崔护的问题。第二例的宾白和科介相当精彩。蓁儿乍一看到崔护题诗,不由得喜极惊呼“崔郎你来了”,便转身欲赶,待到回过神以后,又失望地转回来,意识到“崔郎你又去了”。因为一时承受不了这种由喜极到失望至极的巨大的心理落差,竟不顾礼节和形象地作“坐地科”。待到误把老父的叫声当做崔护的时,又惊起叫到“你来了”,这“你来了”三个字中包含了蓁儿的多少期待啊。等到认清是老父时,又失望,又惊惧,便试图掩饰,急转,并口称:“爹,你回来了?”这段话只用寥寥数语便将蓁儿由惊喜到失望,再惊喜,到再失望的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生动细致地传达了出来。

二、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该剧中剧作家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形象。尤其值得赞赏的是剧作家通过细腻婉转的心理描写成功塑造出了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对戏中的女主角,作者更是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对其痴情心理作了深入细致的表述,使得一个痴情少女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即使与杜丽娘、崔莺莺等同类爱情戏中经典的少女形象相比照,亦毫不逊色。

剧中对叶蓁儿痴情心理的描写主要集中在第二、四两折。叶蓁儿

与崔护在第一折里初次相遇,便对其一见倾心,在崔护与之告别时即感叹“早知相见难相傍,何似今朝不相见”,此刻就已情根深种。在第二折里,这种由爱慕而生出的相思之情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蓁儿对崔护的感情发展有一条清晰可循的脉络。她先是因不见情郎到来而思“见了他情多意多,逗得人思魔病魔”,接着因思生愁“春寂寂鸟啼花落,也则索恨无聊熏香独坐”,虽愁亦盼“这几时倚门长望,怎得那崔生重到呵”,盼而不得,无奈之情由然而生“待撇下怎生撇下,待重见何时重见,只落得病犯沉疴”,无奈之下又生疑虑“咱将痴心儿自揣摩,未必他心儿似我”,由于思念与疑虑交加,便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现实中思之不得,竟而成梦“压着衾儿卧, 梦里人两个。犹记的他门儿低扣, 话儿调弄, 意儿轻模。醒来时还兀自成抛躲, 依旧恓惶的我”。

剧本第三折主要描写了崔护重访蓁儿不见,便题诗于左扉之上,怅然离去。第四折则描写了蓁儿看到题诗之后的种种心理变化。第四折一开场,先描绘了蓁儿随父上坟归来之后凄凉伤感的心情。同样是清明时节,崔郎却不曾如去年那般出现,触景生情,禁不住倍感孤凄。她如今是“愁恨恹恹,似醉如痴”,不见旧人,只能“兀记他去年此日,花前细语笑分明,今都做充饥画饼”。后看到题诗,便由惊喜到失望,再惊喜,再到失望。这一心理变化过程上文已经述及,此处不再赘述。失望过后,顿生悔意,怨叹“早是你到了河津,我留下空庭。霎时错过锦前程,这也是咱红颜多薄命”。待她回味出题诗的含义之后,明白了自己爱恋的崔郎并非无意,于是悲

篇二:人面桃花资料

虽然秀米因被掠而陷入了命运的漩涡之中,但第三章《小东西》之前,秀米仅是一个线索,仅是一个看客。其所看的不仅仅是这末世的哀歌与挣扎,更有自己的命运,看她曾多次提到“这身子其实不是自己的“可以看出(这似乎有着存在主义的悲伤,自为从自在中涌出,却又不得不没于自在当中。悲剧多于此中产生,又多于此中超脱。看秀米对自己被人蹂躏后的挣扎与最后的超然可知)。张季元出事之前,世界对她而言就是一部默片,她不知道这世间发生了什么,但又却不期然的裹于其中。而张季元出事后,尤其是看了张季元的日记后,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世界向其豁然打开。而正在这打开中,懵懂的她在几近疯癫后彻然大悟。但命运就在此时与她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她被劫上岛,失却了自己的童贞,见证了一场桃花园里的厮杀。但此时,纵然她似乎处于了游涡的当中,她仍是个看客。唯有日本归来后,她才真正走入历史当中,办自治会,办学校以致最后被捕,似乎成了时代的弄潮儿,成了一个革命先锋。然后,这真的就是革命么?这就是一场即将实现天下大同的革命么?

“革命,就是谁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他知道他在革命,没错,但他还是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就好比??”

“就好比一只蜈蚣,整日在皂龙寺的墙上爬来爬去,它对这座寺庙很熟悉,每一道墙壁,每一个蜂孔,每一块砖、每一块瓦,它都熟悉。可你要问它,皂龙寺是个什么样子,这却说不上来。对不对?”(P210)

虽然从自治会,到学校,每一桩,每一件秀米都如此的冷静,如此的有条不紊,甚至面对枪杀了她儿子的刽子手仍能平静如水。似乎,她真的是一位女中豪杰,真的是一位革命志士,但对于什么是革命,她却不知道。

她只是裹挟于时代与命运中的一叶浮萍:

她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过去的岁月,她觉得自己就如一片落入江中的树叶,还没来得及发出任何声音,就被激流裹挟而去。说不下自愿,也谈不下强迫;说不上憎恶,也没有任何蔚藉。(P250)

也许这就是命运,这就是时势。是这江河日下,一日千里的时也,势也,裹挟着她、她的父亲陆侃、王观澄、张季元于此间浮沉。虽然身份各异,虽然性格迥异,但却都以其自身的悲剧见证了时代的悲凉,见证了一个传统的终结,一个文明的没落。他们看似各异,实则相同,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只不过随着时势的斗转星移,跳着不同的舞步罢了——

当然,她想得最多的还是王观澄的那个梦。她忽然觉得王观澄、表哥张季元、还有那个不知下落的父亲似乎是同一个人。(P141)

说到那一个坟,坟前有个碑,碑上写着一些字,那是一个跟他一样悲哀的人定的碑文。有时候,她觉得他们就是同一个人。(P209)

他们是同一个人,王观澄、陆侃、张季元、秀米,甚至那个早就埋骨于荒岛的焦先,都是同一个人,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读着尚书、唱着诗经长大的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一群有着理想,却也同样没于生活当中,有血有肉的追梦人,只可惜,这梦如此的轻盈,如此的飘渺: 他们和各自梦想都属于那些天上飘动的云和烟,风一吹,就散了,不知所终。(P141) 不管是张季元、小驴子、花家舍的马弁,还是那些聚集在横滨的精力旺盛的革命党人,所有这些人的面孔都变得虚幻起来。他们像烟一样,远远的,淡淡的,风一吹,就全都散了。(P250) 风定神清之后,是万籁俱寂的平静,一切不正常归于正常之后,剩下的只有生活本身,这生活似乎带来了心灵的安宁——

她还是第一次正视这纷乱而甜蜜的人世,它杂乱无章而又各得其所,给她带来深稳的安宁。(P252)秀米于每日傍晚掐去残花小苞,又插竹扶蕊,花遂渐密,继而蕊萼成球,攒簇枝上,妖媚妖艳。

到了中夜,索性披衣下楼,取灯来看。夜风中,花枝微颤,寒露点点。而在表梗朱蕊之下 墙边,则是昆虫出没的世界。飞岭、促织、花大姐、蜘蛛、金翅游走其间,鼓翼振翅,热闹非

凡。秀米很快迷上了这些小虫子。(P265-266)

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卑微的,琐碎的,没有意义的,但却不可漠视,也无法忘却。(P266) 当六指人赶赴招隐求见之时:

喜鹊把那个人要她说的话说了一遍。秀米就像没有听见似的,依然在插她的梅花。她把掉在地上的腊梅花苞,一个个地捡起来,放在一只盛满清水的碗中。(P268)

她们每日所谈,净是日常琐事:庄稼、饮食、栽花、种菜。(P272)

这何曾有一丝当年的革命气象,这何曾是当年那个冷峻如山的秀米,完全一幅隐士模样。但这就是秀米,是万籁俱寂后的秀米。在回看这那断曾有的革命历程,在以禁语的方式深刻反省自己后,一切归于了平静、寂寥,一切归于种种花、养养草的常人生活之中。

革命真的只是一场梦幻?梦,这个在书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果真是革命的无二归宿? 生活固然宁静,可没有那曾有的革命,又何来这份宁静,只恐怕这曾经的革命者早己尸首异地。 但归隐后的 秀米不但不引革命而自豪,似乎在拼命地忘记,拼命的扼住那曾有的忧伤,用这平日的插花种草、瓶瓶罐罐消磨自己、归隐自己。

当然正如作者序中所言:我由此想到了中国历史传统中的一个个梦幻??我进而想到了动荡年代里挟在革命浪潮中的卑微的个人,尤其是个个被遮蔽的自我意识——不论它显得如何脆弱,如何转瞬即逝,但在我个人的记忆和想象中,却显得不容辩驳。

《人面桃花》是一部女主人公陆秀米的个人成长史和革命史。小说叙述秀米从懵懂羞涩的少女到女性革命者的变化历程。读懂陆秀米才能真正读懂《人面桃花》。陆秀米不仅形神兼备,更是整个故事的主宰者,她有桃花般的娇美令人心动,又有革命者秋瑾式的飒爽英姿,是不谙世事的纯真女孩,也是敢于追逐梦想的女中豪杰,是不听话的女儿,也是被迫放弃母爱的母亲,有爱有恨。

作者在塑造秀米形象时,采用了不同人物间的对照:她和翠莲、喜鹊等的对比;同一人物不同时期的肖像、心理、言与行、表与里、情绪涨落变幻等的对比;人物悲剧命运与喜剧氛围的对照。故事结尾,秀米在温暖的阳光下平静地老去,终结了她悲剧的一生。秀米是《人面桃花》里的第一主人公,在她身上寄托了很多女性本身就有的特点。“对于新的时代的到来,她的惊恐、担忧、各种各样的变化。当然她也承担了小说比较大的

主题,乌托邦的一个东西。”②

但是,秀米一生不停追寻的桃园梦和生命的信仰都是在父亲和张纪元的直接或间接指引或驱使下完成的。格非还没有将她作为一个可以摆脱对男性的依赖而独自寻求生命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女性。

这部作品中格非的女性形象塑造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以往的虚无和模糊,不仅有生命意识,更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历程,她对爱情理想是与社会理想同步的

本文就是基于对女主人公陆秀米追寻她无法企及的梦,即追寻她的爱情和她大同世界的理想,最终梦想幻灭这一命运悲剧故事进行探索,旨在回溯那段已经逝去的革命历史,也发掘辛亥革命历史背景之下,革命志士陷于心灵矛盾和精神迷茫中,却又始终无法躲避时代整体性失败的悲剧命运。

女主人公秀米,贯穿于小说的整个情节和叙述进程中。“纯洁之轻与“历史之重”使这一女

性人生尤为斑驳和沉重。小说叙述了她的成长、她的求索和不断变幻的生存际遇。在她的精神成长中,遭遇到了两位男性“引路人”:秀米的父亲陆侃,是公认的疯子,梦想着在普济造一条“风雨长廊”,以使村人免除日晒雨淋之苦;同样被村人视为疯子且暗恋秀米的“表哥”张季元,在日记中展现了一个完全未知、却令人疯狂向往的“大同世界”。他们的梦想融合成秀米半生的奋斗目标。秀米关于“桃花源”的社会理想就诞生在这个特定的叙事氛围中。

在作者刻意隐去了一段历史之后,秀米再次回到了家乡。这期间的故事神秘地消逝了,我们只能从村人的视角看到一个陌生的秀米,她在游历日本后带回一个私生子。虽然是从事有组织的革命活动,但小说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女人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和实践,她以一己之力在“普济”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进行尝试。这是格非具有独创性的地方,他对历史进行了另一种阐释。他将女性人生和一段历史紧紧纠结在一起,通过历史来写一个凝聚了所有女人性情与禀赋的女性命运,同时,又在这个人物身上折射出了那段难以言说清楚的复杂历史。透过人物的经历,我们看到了古今无数类似的桃源梦的绽放与凋落的过程。无疑,秀米可以被看作一名革命者,但她对攻打梅城并没有多少兴趣,她最想做的就是把普济变成一个理想社会。秀米比父亲陆侃更勇于行动,比张季元更冷静、现实。她对革命事业的冷漠和对个人梦想的迷狂使人无法把她和传统观念中的革命者联系起来,然而她的确又有着不顾一切、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者的胆识与魄力。秀米借助了革命赋予她的权利和力量,以期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在这个角度,我们看到历史深层交错复杂的各种因素,它们在同一层面却向不同的方向延展。

在探询历史的同时,格非能坦露地抒写人性,尤其致力于人物心灵世界的挖掘。这使他的写作方式呈现出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非主流叙事特色。无处安歇的灵魂使秀米面对种种离变都有着超常的冷漠,她一生都不曾为人所了解。她回到家乡,组建“革命队伍”,这支队伍混杂了各种各样的人:接生婆、屠夫、乞丐、寡妇??他们对她的所思所想根本不感兴趣,连她的“铁杆军师”翠莲都说她是个疯子。所以,秀米的一切设想必然成为泡影,她的诸多计划包括建设育婴室,书籍室,疗病所,养老院,甚至殡仪馆和监狱等等,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一旦遭遇现实就被击得粉碎小说从人性层面对于女性的心灵苦难作出了一种切入骨髓的解剖,拓进到了人性的幽深及微妙层面。为了避免革命行动败露之后给家人带来痛苦,秀米不得不把真实的情感藏匿在冷漠甚至有些乖张的外表下,即使是面对自己最亲密的母亲和儿子。内心的苦闷纷扰只能依靠那些“革命工作”才能淡化,只有这样“才能忘掉其他的事”。卖地、购买枪支、准备攻打梅城,这些只是秀米麻醉自己的方式而已。她的寂寞和惶惑,敏感和宽容,涵盖了作为女人的各种复杂情感。这使我们看到,秀米并不是一个革命或乌托邦的符号代码,而是一个感性而真实的女人。她以传奇般的经历向读者展示出一个少女隐秘难言的心理世界,一个年轻女性的孤独寂寞,一个母亲的痛苦灵魂。她的历史,也就是女性的历史。

格非的小说始终体现出一种文学的力量。秀米在故事的结尾寂然离去。这种女性人生的历史性诉求和建构,这种置身于个人与历史的紧密关联中而压抑个体感情的巨大痛苦,使小说产生了深刻的悲剧力量。女性性别境遇与民族境遇、历史境遇的显隐纠缠,人类日常性话题与终极性话题在文本中的同生共长,使《人面桃花》不仅仅给人以阅读快感,意蕴也尤为深长。

《人面桃花》 格非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女性·革命·历史——谈格非的《人面桃花》 胡玉伟 文汇读书周报

秀米

秀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她漂亮,活泼,十五岁正处青春期时接触到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母亲的情人),半年间的交往中迷迷糊糊地暗恋上他,在他被杀三年后将要出嫁时从他留下的日记开始了革命的启蒙,人生的转折。如果只从青春困惑来说,她所受到的大部分性教育均来自张季元日记中对两性事件的描写。十八岁出嫁时被掠至土匪窝花家舍,被五爷庆德强暴,花家舍落入五爷马弁之手,与马弁相好。后去日本四年回到普济组织革命活动,搭进自家一百多亩田地和儿子小东西的性命,坐监一年多,生下第二个儿子被人抱走无音信,出狱后寄情花草,开始忏悔和反思,三十六、七岁时去世。

她内心充满青春的渴望,流淌野性的血液,先后经历了不少变故,沿着张季元等人的路线继续革命,遭受前人同样的痛苦,没有一条光明正确的革命道路,她时刻陷入迷惘困惑之中,但她狂热执着,卖地买枪,聚集会众,忙于会务,仍然没有找出一条光明的道路,只有由后来人去找寻。下面结合文段详细分析: 女人身上的东西??(P23)两个多月来憋在胸中的烦闷一扫而光??(P24)心里暗骂:拿开!快把你那该死的手拿开!(P32)走开,走开,快走开!P38(梦中)张季元一把将她搂过来。他的手顺着她的大腿摸索着,把嘴贴在她耳边喃喃地说“妹妹,门在这儿。开着呢。”??P43因为有了早上的那个梦,她觉得在自己和张季元之间多了点什么,心里有点空落落的。(秀米)怒道:“我早就说不想去,??我也不知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母女俩目光相遇,就如刀锋相接,闪避不及,两双眼睛像是镜子一般,照出了各自的内心,两人都是一愣。P53她看见翠莲将一只手搭在张季元的肩膀上,??他们依然还在笑??她开始在心里用最恶毒的念头诅咒她们,而每一个念头都会触及到她内心最隐秘的黑暗。P54秀米恼怒地将他(张季元)的手甩开,嘴里叫道:“不要你管!”P55张季元就把一只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说:“不要怕。”在这一个刹那,??她的喘息声还是加重了。??她已经在心里暗暗打定了主意:不管表哥说什么,她都答应;不管表哥做什么,她的眼睛和心都将保持沉默。她又想了许多天前的那个梦。她在梦中问他,门在哪儿?表哥把手放在她的裙子里,喃喃地说,门在这儿??P59子一般,照出了各自的内心,两人都是一愣。P53她看见翠莲将一只手搭在张季元的肩膀上,??他们依然还在笑??她开始在心里用最恶毒的念头诅咒她们,而每一个念头都会触及到她内心最隐秘的黑暗。P54秀米恼怒地将他(张季元)的手甩开,嘴里叫道:“不要你管!”P55张季元就把一只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说:“不要怕。”在这一个刹那,??她的喘息声还是加重了。??她已经在心里暗暗打定了主意:不管表哥说什么,她都答应;不管表哥做什么,她的眼睛和心都将保持沉默。她又想了许多天前的那个梦。她在梦中问他,门在哪儿?表哥把手放在她的裙子里,喃喃地说,门在这儿??P59

这个白痴!怎么会忽然跟人翻起脸来?秀米怅然若失地回到房中,点了灯,兀自站在窗口。心里恨恨的,可她的脸还是那么烫。她有些后悔??P60

张季元望着她笑。她也冲他笑。两个人似乎在说,我知道你为什么而笑,可谁都不愿说破。P68

(瓦釜声中)秀米觉得自己的身体像一片羽毛??不知今夕何年??最后竟落在了一个荒坟上。似乎是不祥之兆。P68 第一只金蝉出现P75

18岁时,嫁往长洲途中被劫持。

三年后用三天时间读完日记,疯了一个多月。P78-79

原来,秀米觉得身外的世界虽然藏着无数的奥秘,却始终屋子的轮廓。可阅读张季元的这本日记,就像突然间打开了天窗,阳光从四面八方涌入屋内,又刺得她睁不开眼睛。P77-78 秀米对婚事真的无所谓。在张季元的日记中,她隐约知道了什么是桑中之约,什么是床第之欢,当然她知道的比这还要多得多??即便像个孩子似的哧哧地笑。P81

“你张口革命,闭口大同??骨子里你也是一个大色鬼呀。”P81 她兀自笑了一阵??我就嫁给他,由着他去糟蹋便了。P81

庆德的评语:我还没说什么,你的脸就红了??今天一看到你,就知道你是个真正的骚货。你落到我们手里,也不哭也不闹,我倒是头一回见到。嘴里塞了东西,身上绑着绳子,竟然在轿子里呼呼大睡,不是骚货是什么?(一个月后,庆德强暴秀米的细节)??对老头一字一顿地说:“我对她保持缄默。她宛若置身于一处黑漆漆的封闭的屋里,只能凭借暗弱的光线,辨别

立冬,收租,佃农,翠莲往事,喜鹊往事。

屋子的轮廓。可阅读张季元的这本日记,就像突然间打开了天窗,阳光从四面八方涌入屋内,又刺得她睁不开眼睛。P77-78

秀米对婚事真的无所谓。在张季元的日记中,她隐约知道了什么是桑中之约,什么是床第之欢,当然她知道的比这还要多得多??即便像个孩子似的哧哧地笑。P81

“你张口革命,闭口大同??骨子里你也是一个大色鬼呀。”P81 她兀自笑了一阵??我就嫁给他,由着他去糟蹋便了。P81

庆德的评语:我还没说什么,你的脸就红了??今天一看到你,就知道你是个真正的骚货。你落到我们手里,也不哭也不闹,我倒是头一回见到。嘴里塞了东西,身上绑着绳子,竟然在轿子里呼呼大睡,不是骚货是什么?(一个月后,庆德强暴秀米的细节)??对老头一字一顿地说:“我要杀了你。”??天哪,他,居然??居然??在她意识到巨大羞辱的同时,她的身体却在迅速地亢奋。真是丢脸啊!??天哪!??你他娘的自己就先潮了??最终她放弃了抵抗。P95-96她忽然无端地怨恨起张季元来。这个白痴!白痴!她紧咬着嘴唇,泪水在眼眶里打转。P98 王观澄托梦P99-100王观澄入殓P102身上衣服补丁摞补丁

三爷庆福上岛P106-114评语:妹妹果然是桃杏带雨,樨桂含愁;秋水为神,芙蓉如面;白玉生香??P106

妹妹郁德柔婉,赋性艳冷??以解多口之渴??P107 去见四爷庆寿,第一次进入花家舍,风雨长廊??P120-121

丁树则对桃源胜境、变法、父亲等的评价P121

四爷的评语:得罪,得罪,??难怪,难怪??没错,没错

韩六评语:我看你尘缘未了,实非常人??虎落平阳,龙困浅滩?? 日记:张季元:没有你,革命何用?P136

马弁作头领后与秀米亲热:突然感到头晕目眩,眼神迷离??P145你怎么啦??为何突然大声

篇三:1986-1999电视剧名

台湾:

篇四: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桃花相映红

经历风风雨雨的考验之后,我迎来了又一个娇艳似火的仲夏,在这个夏季我为自己许下美丽的誓言:学习有位,感情到位,生活定位,希望能够为自己不悔的青春画上圆满的句号。

这就使我想到《诗经·国风·》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它是说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颇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感觉,这就不难使人想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正是有“淑女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的记忆,才有了之后数千年文人骚客的挥毫泼墨,让爱情这个话题变得如此的令人着迷。

至今我对崔护当年“桃花诗”中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还念念不忘,我想并不是因为我对这首是爱的很深,可能是这首引起了我对于爱情这个话题的重新思考。

从文学角度来说,这首诗是描写爱情的好诗,把作者对于那个女子的思念表达的明白晓畅,朗朗上口,这真是作为一个谦谦君子的难能可贵之处。从情节的安排与把握角度看,诗人在和那个女子一面之缘之后,再也没有相间的机会,不能不叫人惋惜,而诗中的“情节”也颇为动人,所以我猜测可能是诗人真是的经历,这使这首诗更富有戏剧性和传奇性。

据说唐人盂柴《本事诗·情感》载,崔护为进京应试而未中,心中郁闷不堪。当时值清明佳节,他一个人独游长安城南小巷,看到一村舍绿树环合,桃花盛开啥时美丽,而当时园中相当的寂寞安静可能是没有人住。因为口渴就想进去讨口水和,但当他轻轻叩门进入时,才发现有位妙龄少女正要开门迎进,而她好像已经早早的设好了茶座在等候客人的到来,当时她也是独自一人伫立在桃花树下,正脉脉含情的欣赏着满园盛开的桃花。可能是当时作者来的比较突然,只见到那妙龄少女得姿容娟秀、绰有余妍而已,随后崔护和她攀谈许久,只见那女子不答一语只是两眼在默默地流泪。见到这种情形,过了不久崔护起身告辞,而那位女子也起身“送至门,似不胜情而入”,最后崔护也只能“眷盼而归”。

次年清明节又到了,崔护忽然想起了去年的那件事情,当时那种对那个妙龄少女的思念和好奇一时涌上心头,于是他决定重游故地寻访那位妙龄少女,试图找回过去的那种莫名的爱情。可是造化弄人当时他只看到风光依旧,而那桃园的门户却已紧紧的锁上,转眼间好像已是人去楼空。崔护当时心情非常的郁闷,就把这首后来广泛流传的诗写在那位姑娘的门上,然后就只能闷闷不乐的离开了。现在想起这首诗还觉得余味无穷,给我留下无

限的怅惘和丰富的想象,所以历来被认为是爱情诗中的上品。

而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为人们展示了两幅有景有情的画面,第一幅可称之为“游春遇艳”是一种喜悦的心情,第二幅可名之日“寻美不遇”是一种悲伤的心情。两幅画的背景都是桃花,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到“桃花依旧笑春风”,正所谓美极,妙极,桃花与美女结缘,相互点缀,相互陪衬,给人以美的想象和联想。这也让崔护此诗创造了“人面桃花”的成语,使之传为诗坛千古佳话。

“人面不知何处去?”令人悬念不已,又据《本事诗》载,这个原妙龄少女来随父出门去了,回来时看见门扉的题诗,被崔护的诗情大为感动,她也对崔护燃起了思念之情,最后卧病不起以至后来奄奄一息。崔护后来十分挂念她,再次来访时伏在少女身上痛哭,使姑娘从昏睡中苏醒,最后经过那女子的老父同意终成眷属。后人也据此演绎出戏曲《人面桃花》、《桃花人面》,使这个传奇故事更加传奇。

是否真有此“本事”,值得怀疑。也许先有了诗,然后敷演成上述“本事”的。但有两点可肯定:一、这诗是有情节的;二、上述“本事”对理解这首诗是有帮助的,我对此也颇为赞同。

让我看到的两个美妙场景

我认为这首诗的四句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

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回事,那么诗人无疑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最动人的一幕,可以激发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好想象。这一点,《本事诗》正是这样做的,后来的戏曲(如《人面桃花》)则作了更多的发挥。

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的季节,还是桃花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少女,想必是凝眸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除了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从整首诗表达的意思来看情节其实就是在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

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作者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起来便特别珍贵、美好,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我读到的一种人生体验

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义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读者不见得有过类似遭遇,但却可能有过这种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寻时,却再也不可复得。

的确,“桃园芬芳,美人依旧”这是对古往今来爱情的一种版本,可也让我这个文弱书生感叹生命的旷荡不羁。也许,对于我来说可能我相信:假如爱有天意,有情人一定能终成眷属!

这也许正是这首诗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的原因之一吧。

本文由装饰画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篇五: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桃花相印红

提要: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有着寄人篱下、父母双亡的不幸遭遇。她的前世为离恨天上三生石畔一颗绛珠仙草,日见枯萎之时,得赤霞宫神瑛侍者灌溉,后随神瑛侍者下世为人,欲将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以报他的甘露之惠。她聪慧无比,琴棋诗画样样俱佳,其诗作更是大观园群芳之冠。她就是金陵十二钗之首——林黛玉。

关键词:甘露之惠 木石前盟 咏絮才

林黛玉出生于中鼎世家,书香家族,祖籍姑苏,家住扬州。父亲林如海是殿试探花,后钦点为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来自“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是荣国公贾代善的千金。母亲去世后,贾母想着黛玉无人教育,便差人将黛玉接至贾府。由此,黛玉开始寄人篱下。同时,开始了她报“甘露之惠”的生涯。

黛玉之貌

宝黛第一次见面时,黛玉留心着宝玉脖子上那块玉,心想:“好生奇怪,倒像是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而宝玉对黛玉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黛玉想说却不敢说的话:“这个妹妹我曾见过。” 在宝玉眼中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称她为“神仙似的妹妹”。在宝玉之前,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 由凤姐的嘴及

宝玉的眼来看出林黛玉的“绝美”。作者有意将林黛玉的外貌与西施联系起来,并将西施“捧心而颦”、①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赋予林黛玉,还借宝玉之口给她取字“颦颦”,便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

黛玉还有着人面桃花的病态美。黛玉的咳血之病和她的相思之愁,呈现出的腮红让她的情态“压倒桃花”。黛玉葬花时落花成阵,映衬着她的惊世之才和倾城之貌,洋溢着“人面桃花相印红”的诗意。

黛玉之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②黛玉的“咏絮才”人尽皆知,贾府贾琏的小厮都知道她有“一肚子文章”。黛玉有着伶牙俐齿、俏语雅谑的口才,也有着出类拔萃的诗才和文才。

在小说的第八回的回目“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寒酸”中,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和宝钗佩戴的金锁初次相逢。正当宝玉与宝钗就近时,黛玉来了。黛玉一见宝玉,便笑道:“嗳呦,我来的不巧了!”后又说:“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由此看出黛玉的“半寒酸”。对于黛玉的伶牙俐齿,多心又善辞令,正如薛宝钗所说:“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宝钗的评价也反映了作者的态度。也许正是由于黛玉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她的这种辞令也与之有关。

黛玉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香菱

学诗,向黛玉请教。黛玉热诚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她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阅读篇目,批改她的习作。她让香菱预习,带着兴趣和疑问学习新知识;运用开放式的考核方式,堪称“诲人不倦”。

她诗思敏捷,出口成章。别人写诗,总是苦思冥想,而她却“一挥而就”,在大观园里是无人能出其右的。诗社每次赛诗,她的诗作往往为众人所推崇,因而不断夺魁。尤其可贵的是,她能将自己的灵魂融进客观景物、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的痛苦的灵魂和悲剧命运。她的“柳絮词”,缠绵悱恻,语多双关,句句似咏柳絮,抒发了她身世的漂泊与对爱情绝望的悲叹与愤慨。尤其她的“菊花诗”,艺压群芳,一举夺魁。她的诗不仅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而且写得情景交融。《葬花吟》是黛玉进入贾府以后的生活感受,是她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况,血泪作墨,如泣如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抒写了这位叛逆者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

人面桃花电视剧

黛玉之情

宝黛第一次见面时,二人都觉得彼此面熟。这缘于二人的木石前盟③。黛玉的情感世界,集中追求的是知己的爱情理想。她的情感是“情情”,即用情专一。而宝玉心底有妹妹,却又不乏对其他姐姐妹妹的怜惜和倾慕,即“情不情”。在爱情萌生阶段,他俩若即若离,互相试探,都不肯把真心掏出来。尤其是林黛玉,她在对贾宝玉的真心还没有充分了解之前,不肯轻易地流露出自己对贾宝玉的恋情,因

为她很自尊自重。这时的贾宝玉,对纯真圣洁的少女有一种泛爱,对才貌双全的薛宝钗、史湘云,更有着明显的感情波澜,这使林黛玉无法容忍,她直率地对贾宝玉说:“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给忘了。”

而在宝黛二人葬花时,宝玉送花如水,表现了“花落水流红”的意境。二人共读西厢记,反映了两人的共同志趣。当湘云让宝玉去走仕途的道路时,宝玉道:“林姑娘从来不说这些混帐话。”由此可见,宝玉和黛玉的互相认同。在爱情的成熟阶段,宝黛互相安慰。当宝玉挨打时,黛玉心疼地劝他改过,“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后宝玉因思念黛玉,便派晴雯去看黛玉,并且捎去两块旧手帕,黛玉随即写了三首诗来抒发相思情。而当黛玉生病时,宝玉冒雨前来探望。二人开始品味爱情的甜蜜。而贾府长辈认为,宝钗的金锁与宝玉的玉,构成金锁良缘之说。尤其是在宝玉迷失心智后,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念。此外,宝黛性格以及两人的身份等原因,注定了宝黛爱情的悲剧。

黛玉结局

黛玉原本先天虚弱,性格忧郁,“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 她信守爱情,爱至深,伤也深。当她的爱情没有希望,而且听到了宝钗和宝玉成亲的消息,又急又绝望,气绝身亡,为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她本是绛珠仙草,为了还泪来到人间,泪尽而亡。印证了《葬花吟》中所言:“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从凤姐等人说起,黛玉的直接死因归于“调包计”。正如判词《终

身误》中所说:“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从宝玉的视角出发,感叹宝钗的终身大事之误,抒发对黛玉的哀悼与思念,足见黛玉在宝玉心中的位置。

正如一位作家所说:“人生似是一场聊斋艳遇,走进去的时候看见周遭花开成海,灯下美人如玉,一觉醒来,发现所处的地方不过是山野孤坟,周围灵幡残旧冥纸惶惶,内心惊迥。红楼里那场爱这样,世间的爱,收稍都是这样。只是寻常人不被惊起,就习惯在坟墓里安然睡到命终。”

然而,宝、黛、钗三者的爱情婚烟纠葛,到头来都是一场悲剧,都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和信奉者的双重悲剧。即黛玉的悲剧,并非仅仅是性格的悲剧,爱情的悲剧,而更是反映一个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建立在叛逆思想基础上的宝黛爱情,必然与封建制度发生尖锐的对立,形成对封建家世利益——统治者“中兴”希望的严重威胁,因而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容。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是必然的,无法改变的,它在封建势力的高压下曲曲折折地发展,最后遭到毁灭。

【注释】

① 相传西施“捧心而颦”,心口疼时皱着眉头的样子增加了她的美丽。小说对她与西施相似之处的描写,意在强调其病态的美丽。

② “堪怜咏絮才”一句是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咏絮才”,引用晋代谢道韫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韫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道韫的哥哥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