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陈旧性肛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24:21 体裁作文
陈旧性肛裂体裁作文

篇一:改良后方肛裂切除治疗陈旧性肛裂120例观察

改良后方肛裂切除治疗陈旧性肛裂120例观察

作者:牟善明等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年第08期

【摘要】目的 探讨并观察改良后方肛裂切除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行改良后方肛裂切除治疗陈旧性肛裂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 12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出院,手术时间为

14.25±3.55min,手术中出血量为2.33±1.25ml,患者平均恢复时间为12.94±6.84d。结论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采取改良后方肛裂切除术来治疗陈旧性肛裂,所获疗效安全且显著,操作简单快捷,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治疗;陈旧性肛裂;切除;改良后方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志码】A

在肛门疾病与肛管疾病中,陈旧性肛裂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肛管裂口溃疡,且不容易愈合,在排便时或者排便以后患者肛门部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感,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均可发病,其中年长者发病很少[1,2]。目前在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治疗中,所采用的主要方式为手术,手术治疗的方式有很多,如纵切横缝皮瓣移动术、侧方内括约肌剪断术以及肛管皮肤黏膜搭桥术,本文就改良后方肛裂切除治疗陈旧性肛裂进行研究与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自2012年1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行改良后方肛裂切除治疗陈旧性肛裂的12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50例,女性患者有70例,患者年龄在19~65岁之间,其病程为5个月~15年,所有患者肛裂裂口的位置均在后方,且所有患者均合并有哨兵痔,其中有40例患者合并有肛乳头肥大,有20例患者合并有潜行瘘管。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改良后方肛裂切除术来予以治疗。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满足由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已将合并有传染病患者、妊娠期妇女、肿瘤患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等排除[3]。

方法:在手术前嘱咐患者应将大小便排空,同时局部备皮,利用盐酸利多卡因实施腰俞穴麻醉,麻醉后取截石位,进行常规消毒并铺巾。事先采取双手指法进行扩肛,伴随着肛门肛管的松弛,使肛裂裂口得以暴露,然后于肛裂溃疡的正中位置作一纵向切口,其上需到齿状线上大约0.1~0.2cm,而下则需到肛缘外距离肛缘大约1~1.5cm,借助于止血钳挑出切断中间部分内括约肌,紧接着再充分扩肛,切除显露于切口位置的内括约肌,其切除量大约为0.5~1.0cm,待溃疡裂口全部切除后,对创缘进行修剪,使其引流通畅呈V形开放。手术当天和手

术后第一天需加强排便的控制,不用禁食,同时进行对症治疗以及抗感染治疗。此外,手术后每天便后需用湿润烧伤膏纱条覆盖切口,并且进行换药,一直到创面痊愈为止。

结果

12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出院,手术时间为14.25±3.55min,手术中出血量为

2.33±1.25ml,患者平均恢复时间为12.94±6.84d。

讨论

陈旧性肛裂原因分析和临床表现分析:

长时间大便秘结患者,由于粪块干切硬,在排便时过度用力,当排出时很容易使肛管皮肤裂伤,长期反复损伤很容易使裂伤深及到全层皮肤。由于肛管后方正中位置皮肤比较固定,其直肠末端处从后方向前弯曲,对此肛门后方所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大,为肛裂常见位置。此外粗暴检查也可引起肛裂,长期撕裂肛管不可愈合也会引起陈旧性肛裂。肛裂实质为缺血性溃疡,其发病主要原因为内括约肌痉挛,当前被公认为是治疗陈旧性干裂的一个“金标准”就是切断内括约肌[4]。

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出血、疼痛以及发紧,当排便时因创面撕裂可导致出血,其血色鲜红,出血量不是很多。上述症状表现中肛裂主要症状为疼痛,其疼痛程度十分剧烈,很难忍受,此外,其疼痛性还具有间歇性与周期性特点。

改良后方肛裂切除陈旧性肛裂的分析:

经陈旧性肛裂原因和临床症状表现的分析,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改良后方肛裂切除治疗陈旧性肛裂,将内括约肌切断后,可有效消除狭窄和痉挛;将外括约肌的皮下部分切除, 便于创面以及裂口引流;将肛窦切开后,便于局部所存感染隐患的消除,相对于侧切除术而言,能够在直视下分辨对括约肌,使切断更为方便且准确。改良后方肛裂切除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一次性地一并切除肛裂和病理组织,这样不仅有效防止了多处伤口,同时还能于直视下将内括约肌和部分外括约肌皮下切断,使引流更为通畅,有效防止了血肿形成,有利于组织从基层生长。但是在实践中需注意切口宽度以及深度的控制。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采取改良后方肛裂切除术来治疗陈旧性肛裂,在一定程度上使手术方式得到了简化,手术细节得到了细化,手术时间得到了缩短,所获疗效安全且显著,操作简单快捷,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振宜,刘华,孙建华等.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09(4):402-409.

[2] 程小玉,罗虎,吴武松等.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102例体会[J].海南医学,2010,21(22):112-113.

[3] 冯思栋,惠明阳.改良侧方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和原位肛裂切除扩肛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3,(25):620-621.

[4] 廖明,陈杏仪,梁家基等.原位裂口切除加松解治疗陈旧性肛裂32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1):38-40.

篇二:中药治疗陈旧性肛裂52例疗效观察

【关键词】肛裂 痔疮 便血 陈梅消痔茶

【摘要】肛裂是肛肠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征为大便带血、疼痛、便秘等

1. 一般资料

52例患者均为不同期的肛裂患者,其中男29例,女23例,随机分为2组 治疗1组: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

治疗2组: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

2. 治疗方法

52例肛裂患者均饮用陈梅消痔茶治疗

3.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症状消失,无疼痛便血,肛裂创面愈合

有效:疼痛感减轻、便血消失,肛裂创面缩小

无效:症状无任何变化

4. 结果

治疗1组26例患者,痊愈24例,有效2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 治疗2组26例患者,痊愈2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96.2%

5. 讨论

肛裂是一种常见,多发性肛管疾病,主要表现为疼痛、便秘、大便带血

篇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旧性肛裂64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旧性肛裂64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肛门括约肌侧切术及肛舒洗剂坐浴治疗陈旧性肛裂64例。结果 64例患者均全部治愈,总有效率为100%,平均治愈时间(18.8±3.4)d。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旧性肛裂可显著缩短治愈时间,减少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陈旧性肛裂;改良纵切横缝术;中药坐浴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旧性肛裂64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有排便困难、疼痛、便血及排便后间歇性、痉挛性疼痛等症状,符合陈旧性肛裂诊断标准。本组64例,男31例,女33例,年龄18~54.4岁,病程0.5~20年,合并哨兵痔、肛乳头肥大15例,合并肛瘘8例,合并肛门狭窄5例。

2 治疗方法

2.1 术前准备 两组病例均要进行术前备皮、术前2 h用0.1%~0.2%温肥皂水800~1000 ml灌肠,要求患者在术前进食平常饮食。两组病例均采用1.5%利多卡因15~20 ml进行腰俞穴麻醉。肛门及术野用碘伏消毒、铺巾后,肛管及直肠下段以0.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手术体位采取膀胱截石位。

2.2 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手术步骤 ①沿肛裂溃疡正中作一纵行切口,起自齿线上0.5 cm,止于肛缘外2.5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内括约肌,切断已经纤维化的内括约肌下缘。如果在齿线上仍能扪及狭窄带可从黏膜下予以切断,可酌情切断部分外括约肌皮下部。②切除肛裂病理产物。合并有潜行瘘管,则在探针引导下切开;合并有病变肛窦、肥大肛乳头,也一并切除。③适当延长肛缘外切口长度,其长度约2 cm。④适当游离切口两侧皮肤、黏膜。⑤横向牵拉切口两边中上部,使切口上段变得平直,与下段切口构成一个倒立等边三角形,底边的两个端点即作为横行缝合的两个端点。⑥在左右端点内侧,在底边与相邻边皮肤各缝合1针。暂时保留缝线作引线向两侧牵拉,以方便整齐对合皮瓣缝合。再由两侧向中间逐步对称间断缝合,缝合时带少量基底部组织,一侧缝3针左右。

2.3 中药坐浴 处方:生大黄、黄柏、金银花、延胡索各15 g,地榆、白及、赤芍、石菖蒲各20 g,乳香15 g,冰片5 g。上药除冰片外,加冷水2000 ml,武火煮沸后再文火煎20 min,去药渣,入冰片,溶解后,先以药水蒸汽熏浴肛门,待药液不烫后再坐入,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熏洗约30 min,每剂连用2次,洗后才可排解大便,便后清洁肛门或用中药渣再坐浴,连续坐浴10 d。

2.4 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1];治愈:症状消失,裂口愈合。好转:症状改善,裂口或创面缩小;未愈:症状无改善,裂口无变化。

2 结果

64 例患者均全部治愈,总有效率为100%,平均治愈时间(18.8±3.4)d。

3 讨论

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一是通过纵形切开肛裂梭形溃疡并切断痉挛的内括约肌来解除内括约肌痉挛,从而降低肛管静息压,二是通过横缝来扩大肛管直径。ARP是主要反映内括约肌功能的指标,代表了内括约肌的舒张收缩功能。肛裂患者由于内括约肌纤维化形成束缚了内括约肌功能,并出现持续痉挛,造成ARP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治疗慢性肛裂伴肛门口径狭窄的有效方法是:解除痉挛的括约肌、恢复肛管正常血供后的同时应恢复肛门直径。纵切横缝术是目前临床常规选用治疗慢性肛裂伴肛门口径狭窄者的手术方法,通过横缝来有效地扩大肛管直径,降低ARP。

中药洗剂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生肌止痒的功效,术后熏洗能减轻疼痛,使创面渗液减少,水肿消退,并可使创面组织蛋白凝固,达到收敛效果,促进创面愈合。现代医学研究报道,本方诸药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色念珠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皆有抑制作用,赤芍、石菖蒲有松解平滑肌作用。本法改善了创面充血水肿渗出和血液循环状况,促进水肿吸收,缓解了疼痛,促进肉芽生长,加速了创面愈合,明显减轻了肛裂患者手术后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54.

篇四:微创缝合术治疗陈旧性肛裂210例临床观察

微创缝合术治疗陈旧性肛裂210例临床观察

摘要:为探讨微创缝合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我科对21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采用外括约肌皮下部和部分内括约肌小切口潜行离断,小切口缝合治疗。结果显示,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治愈率100%,术后创口疼痛轻,愈合时间短,排便通畅,随访2年,均无复发。结果表明,微创缝合术治疗陈旧性肛裂手术简单,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

关键词:陈旧性肛裂;微创缝合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137-01

肛裂是临床多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是排便时肛门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鲜血,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位。肛裂反复发作导致肛门内括约肌退行性病变和纤维化,而内括约肌痉挛、缺血性溃疡是肛裂经久不愈的主要因素[1]。2007年8月至2010年9月我科采用微创缝合术—小切口离断括约肌,缝合切口治疗陈旧性肛裂2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8月至2010年9月我科陈旧性肛裂患者共21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150;年龄18~60岁;病程1~12年;肛裂位于前正中位52例,肛裂位于后正中位110例,前后位并发48例;合并哨兵痔及肛乳头肥大180例,有潜行瘘管者15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检查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肝肾功,血糖,胸片及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4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手术前一日晚口服20%甘露醇250ml,并饮温开水1000ml清洁肠道。

1.2.2 手术方法:一般采用骶管麻醉或局部麻醉,患者取截石位或左侧屈膝卧位,肛周常规消毒铺巾,肛内消毒3遍。指法扩肛,肛门松弛良好后,于3点位距肛缘约1cm处用11#尖刀片做一长约1cm的放射状切口,左手食指在肛门内做引导,右手手持刀柄慢慢切断内括约肌下段肌束及部分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左手食指在肛内触摸无明显痉挛肌束即可。双手交叉扩肛至四指,持续扩肛约5分钟,然后用1-0丝线间断缝合切口1~2针,对合皮肤紧密。最后切除肛裂原位瘢痕组织,清除裂口下方的纤维增生组织,一并切除哨兵痔及肥大的肛乳头。有潜行瘘者,将瘘管壁纤维增生组织及瘢痕一并切除。结扎出血点,肛内放入一枚复方角菜酸酯栓及2根络合碘纱条,敷料包扎,手术结束。

1.2.3 术后处理:(1)患者进低渣流质饮食,控制排便3天,3天后恢复正常饮食;(2)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3天;(3)术后前3天未排便时每日直接络合碘消毒伤口,肛内放入一枚复方角菜酸酯栓,敷料包扎。3天后,排便后用高锰酸钾液(1∶2000)坐浴3~5分钟,1次/日,清洁后换药同上;(4)切口缝线一般5天后拆线,此时伤口基本愈合,无需特殊护理即可完全愈合。如伤口

出现感染,要及时拆线引流,开放伤口换药至痊愈。

1.3 疗效判定: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肛裂疗效标准(1)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排便时肛门无撕裂样疼痛,无便鲜血,术后创面完全愈合,无感染、肛门狭窄、瘘管形成和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和后遗症;

(2)好转:肛门疼痛、便鲜血症状明显好转,肛裂创面愈合欠佳;

(3)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改善,肛裂创面不愈合。

2 结果

本组21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治愈率100%。肛门3点位切口愈合时间为6~8天,肛裂病灶愈合时间为13~20天。术后创口疼痛轻微,排便通畅。106例患者随访2年,均无复发。缝合切口感染5例,均与术后3天未控制好大便有关,造成切口感染,拆线后换药均已痊愈。

3 讨论

陈旧性肛裂是因反复感染、外伤等因素导致齿状线下肛管皮肤裂损形成的慢性溃疡,同时可伴有哨兵痔、肛窦炎或肛乳头肥大。肛裂的创口不断受硬便、炎症刺激会造成内括约肌痉挛、创面纤维化增生致肛裂经久不愈。所以,解除肛门括约肌痉挛,去除溃疡创面及纤维化组织,是治疗的关键(3)。

手术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重要方法。1865年brodie首先描述了括约肌切开术。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lateral intemal

sphincterotomy,lis)是肛裂手术的常用术式,治愈率高达96%~

100%(4)。传统的内括约肌切除术,直视下切开内括约肌,开放式切断、松解肛管痉挛性狭窄,比较彻底,创面开放引流通畅,不易形成肛瘘或脓肿,是治疗肛裂的经典术式。但创伤较大,愈合时间较长,术后会形成面积大而坚硬的瘢痕,最终愈合后手术部位可继发形成一“钥匙孔”形的肛管变形,妨碍肛管闭合,病人术后可感到肛周潮湿不适,少数病例可因肠液刺激诱发湿疹。

微创缝合术治疗陈旧性肛裂则避免了上述问题。通过210例临床手术观察,微创缝合术创伤小,愈合快,简便易行,同时对术者的手术技法有一定的要求。由于术中切断括约肌相对封闭,左手食指需在肛管内做引导,防治刀片刺穿肛管及直肠粘膜。刀片在皮下离断括约肌时,指下肛管僵硬的肌束张力会消失,指下会出现凹陷的感觉,说明肛门痉挛病变的肌束已被离断。然后双手交叉扩肛至四指,充分松解肛门括约肌。再用丝线间断缝合切口,既可加速伤口愈合缩短病程,又可止血,减少伤口出血。

因此微创缝合术治疗陈旧性肛裂较传统手术效果好,愈合快,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东铭.肛裂的现代概念[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1,21(9):29-32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

[3] 杨运添.控制性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95例疗效观察

[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61

[4] mc callion k,gardiner kr.prograss in the understanding treatment of chronic anal fissure.postgrad med j,2001,77(914):753-758

篇五: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治疗陈旧性肛裂论文

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治疗陈旧性肛裂临床分析

陈旧性肛裂

【中图分类号】r65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095-01

【摘要】目的:探讨陈旧性肛裂的简便有效疗法。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治疗陈旧性肛裂89例,结果全部治愈。获得随访45例,术后9年复发1例,再次行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治愈。结论: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是陈旧性肛裂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陈旧性肛裂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

陈旧性肛裂是肛肠科常见病之一,它的发生是在长期的多种病因积累的基础上造成的,如肛管后壁易于损伤、血液供应障碍、皮肤弹性的降低、内括约肌适应性降低、肛损伤等。1991年以来,我们采用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治疗陈旧性肛裂18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89例,按《肛肠科常见病症诊断与疗效标准》诊断为陈旧性肛裂。其中,男52例,女137例;年龄18~50岁;病史6个月~25年。肛裂部位:后正中位73例,前正中位35例,前后正中位均有45例,其他部位36例;并发哨兵痔161例,肛乳头肥大159例,皮下瘘51例,肛隐窝炎87例,肛周湿疹39例。

1.2治疗方法术前开塞露灌肠。取左侧卧位,双下肢曲屈弯腰,使肛门充分暴露。采用骶管麻醉或肛周四点局部麻醉,麻醉满意后,于5点或7点位距肛缘1~1.5cm处作1.0cm左右的放射状切口,

深达皮下;用蚊式弯钳沿切口向上,在肛管皮下分离至齿线,然后将钳退至皮下于内外括约肌间沟向内上方剥离内括约肌下缘;左手食指伸入肛门至齿线处,将弯钳面向肠腔使钳尖和齿线处的食指尖相触,把内括约肌向下钩出切口外切断之,内括约肌回缩,切口缝合1针。对痔、肥大肛乳头及皮下瘘等一并处理,并对肛裂创面清刮,分离肛管皮肤与内括约肌之间的粘连,使之变成新鲜创面,以利于肛裂创面的充分引流与愈合。最后双手食指、中指伸入肛内,手腕相交,缓慢而持续用力扩肛,时间不少于5min,以使括约肌切断处充分地分离松驰。术后控制排便12~24h,5d拆除切口缝线。 2治疗结果

本组189例全部治愈,治愈时间1~2周。获得随访75例,随访1~16年;其中术后9年复发1例,再次行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治愈;其余74例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无复发。

3讨论

肛裂发生和长期不愈的主要原因多认为是肛管皮肤机械损伤继发感染、炎性分泌物刺激、内括约肌痉挛及局部血液供应不足[1];现代概念认为肛裂的本质是缺血性溃疡,是内括约肌痉挛诱发肛管后供血不足[2],日久难以愈合而成溃疡肛裂创面,反复被撕裂可使肛管皮下与内括约肌表面纤维组织增生,产生环形狭窄,进而使相邻的内括约肌痉挛,引起持久性疼痛。可以看出,内括约肌痉挛是肛裂的病因而不是结果;因此,缓解内括约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供应,促使肛裂创面愈合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即切断内括约

肌治疗肛裂是治本之道[3]。

内括约肌切断有侧位和后位两种术式,后者最明显的缺点一是肛管皮肤缺损愈合困难,需长达6~7周,二是最终愈合后手术部位可继发形成一“钥匙孔”形的肛管变形,妨碍肛管闭合[4]。侧位内括约肌侧切断则可避免这些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而成为肛肠科医生治疗肛裂的主要选择。

陈旧性肛裂的手术效果取决于术者的精细操作。(1)采用侧位手术,目的是减轻后正中位(minor三角)最大创伤,尽量避开该部位的乏血管区,避免了后位供血不良,愈合迟缓,以及后位手术形成锁孔样畸形的弊端。(2)在直视下挑出内括约肌切断,既解除了内括约肌的痉挛,又保证了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完整性。需要指出的是,初学者术中易误将外括约肌皮下部当作内括约肌切断或是内括约肌切断不全,从而造成手术失败。因此要仔细辨认找到内括约肌,如果止血钳尖和食指尖相触向外钩出的是一红色的肌纤维带,则是外括约肌,内括约肌是没有纹理的乳白色带子。如将外括约肌皮下部、浅层一次切开,不会造成肛门失禁,但不可切断外括约肌深层。(3)切口缝合1针,既封闭创口减少了被污染感染的机会,又缩短了局部愈合时间。(4)肛裂创面搔刮,清除了增生的纤维组织,松解了肛管皮肤与内括约肌之间的粘连,保证了创面引流通畅,优化了肉芽生长环境,有利于肛裂溃疡愈合。(5)术后指法扩肛,可将手术中未分离彻底的病理性纤维组织断离,保证了手术效果,同时使内括约肌充分松弛,提高了远期疗效。

近来,有学者观察到肛肠病的过度治疗问题[3],对肛裂挂线疗法、裂口缝合以及肛裂后方切开向上越过齿线、侧方内括约肌两处切断等提出批评。我们体会,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既有效解除了内括约肌痉挛,又保证了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完整性,且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微痛、速愈、安全、效果确切等优点,是目前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成熟术式,没有必要对陈旧性肛裂进行不必要的过度治疗。 参考文献

[1]李雨农.中华肛肠病学.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418.

[2]张东铭.肛裂的现代概念.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1,7(4):

3.

[3]高彦明,张庆儒.常见肛肠病的过度治疗问题.中国肛肠病杂志,2006,26(11):53.

[4]胡伯虎,李宁汉.实用痔瘘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33~334.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