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泉州文化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28:39 小学作文
泉州文化作文小学作文

篇一:小学作文:泉州的变化

泉州的变化

我的家乡泉州,坐落在福建省东南部,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听奶奶说,在改革开放以前,泉州还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小城市。在奶奶的话语中我听到了一个与现在有着天壤之别的“老”泉州:人们穿着老式的中山装,单调而又破旧。物资要凭票定量供应,想吃个水果都不容易。市民居住的地方,危房摇摇欲坠,令人看了,真觉得触目惊心。住房四周,到处是污水横流。只要微微的风,就会飘起一阵阵冲天的恶臭。行人们都不得不纷纷捂住鼻子。绿化环境,就更不用说了。没有绿树,没有花草,风沙四起,灰尘满天。道路是羊肠小道,下一场雨,小巷积满雨水,居民出入非常不方便。街道两旁,路灯昏暗,行人“举步为艰”。我的奶奶,就曾经因为看不清楚道路,被石头绊了一跤,摔得很严重。难怪奶奶老说,现在的生活真好! 的确啊,改革开放以后,泉州变成了一座繁荣昌盛的城市。人们穿着艳丽,款式多样,五彩缤纷,构成城市美丽的一道风景线。百货商场、超市,如雨后春笋。商品琳琅满目。人们的生活象甘蔗一样,一节更比一节甜。

经过改造,水沟里流淌着清澈见底的清水,行人驻足观赏,里面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道路也变成了宽阔明亮的沥青路。青山碧水的公园,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仿佛洁白的珍珠,镶嵌在泉州美丽而古老的土地上。破旧不堪的危房变成了耸立的高楼大厦。街道两

旁,都是仿古特色的建筑物。每当夜幕降临,优雅大方的路灯,宛如天上的星星,点缀着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文化城市。一条条明亮的街区,好似长长的巨龙,盘踞在这美丽的热土上,正喷洒出青春的活力,充分体现了泉州的古韵之美。

现在,泉州到处开满了红艳艳的刺桐花。马路两旁,绿树成荫。我们在这美丽的环境中,幸福地学习、工作与生活。瞧!不远处,一群老人家正在鸟语花香的街心公园锻炼着身体呢,这其中,也有我的奶奶哩!不久前,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在我市成功举办,不仅给泉州市人民,带来一份可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带动了泉州的基础设施,红红火火奔驰朝前。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泉州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给我的家乡带来了欢笑,改革开放也给泉州增添了活力。总之,改革开放给我的家乡带来了无比激情……我深信,在农运会成功举办之后,我的家乡,将会有更加美丽,更加辉煌,更加灿烂的明天!

啊!我爱这座既古老而又美丽的文化名城,我爱我的家乡??泉州!

篇二:我爱泉州作文

我爱泉州作文

我爱泉州

福建省安溪县蓬莱中心小学五年级 余荣钦

泉州,是一座文化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一座集多方文化的历史名城。它以淡淡的闽南口音谱出泉州的文明。

泉州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当然众多,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开元寺、东西塔、清岩山、清水岩、惠安崇武古城等几十处。古老文明,当然不乏历史名人,祖籍安溪县湖头镇的李光地,清朝大学士,康熙的四大首辅之一。

泉州历来是文明古城,这是人尽皆知的,不用多说。更令人振奋的是泉州的文明正在高速发展,泉州人更具文化气息。

泉州人讲文明的事迹随处可见。在公交汽车上,你可以看见,一旦有孕妇、老人、抱小孩子的妇女、残疾人上车,马上就有人争相让座。礼貌用语随处可听,学生问候老师,下辈问候长辈,“你好”“早上好”“谢谢”等,让人听得都感到>温暖。泉州人文明大方,这是我们泉州人的特点。

谈到经济,泉州在众多城市中也是一位人才佼佼者。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经济发展迅猛,是许多>投资都的首选地。就拿晋江市来说吧,它拥有许多大集团企业。坐落泉州的企业如安踏、匹克、特步等许多企业已经成为国际名牌,或国家名牌、或福建省名牌。这些都是党的正确领导和市领导班子正确引导,大力发展经济政策所得。

泉州的文明更表现在保护环境上。“绿化”对每一个城市来说,意义深远,首先是保护了环境;三是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更加美好。我们泉州人更不愿落后,正在向花园城市追赶。在泉州大公路上,居住小区种上各种花草树木,绿化了家园,让泉州有纯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清新的视觉。

泉州的文明正在延续,我们泉州人正以我们的热情、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勤劳去创造我们泉州富有地方特色的文明。

(指导教师 余江鸿)

篇三:读《魅力泉州》有感

我的家乡-泉州

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中心小学 501班 骆晓钒

指导教师:黄锦銮

2013年8月,泉州当选为我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听到这个消息我万分的兴奋,同时我也庆幸我是泉州市民的一份子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因为我知道泉州的前途无量,泉州的未来会更加光辉!

我的家乡――泉州是一座有着25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一个多元文化共融共生的宝库。我知道我生活在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一座古老却又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它的景色十分迷人,那璀璨的景色,点缀着山山水水,使泉州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它的文化氛围非常的浓荫;而且物产丰富。风味小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流传着许多“食”文化的故事。小吃品种繁多,式样翻新,造型美观,且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厨师利用丰厚的特产,融合了泉州地方美食炒、炸、煎、烩等传统工艺,综合体现了闽南小吃的风味特色,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内容。香飘万里的安溪铁观音,酸甜可口的永春老醋、芦柑,远销海外的德化陶瓷,栩栩如生的惠安石雕,如过冻般的安海土笋冻,既酸又甜的源和堂蜜饯??这种种物产和特产里,都包含了我眼中这个有吸引力的泉州!

泉州还有人人都会的“闽南语”呢!一句句闽南语,在我看来,都是一个团结的“力量”!闽南语是几千年中国文化在融合中形成的独有语种,堪称“晋唐古音”,有着厚实的文化底蕴。在我身边的泉州的各个乡村小巷你都会听到人们正在用闽南话对古建筑给予评价,在看精彩的京剧时,演员们都用精通的闽南话!看着眼前的一幕幕,又提升了我对泉州的赞扬! 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声声悦耳的歌唱,走进民间艺术魅力四射的泉州,你将会欣赏到旋律缠绵深沉的南音,那如丝如诉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令人回味无穷。你可以看到享誉中外、外观精美、色泽鲜艳的提线木偶和布袋木偶。在演员精湛的表演下, 木偶们活灵活现、动作逼真、生动有趣。你会被拍胸舞、火锅公火锅婆、舞龙舞狮这些不拘一格、维妙维俏、滑稽诙谐的表演,逗得捧腹大笑 。高甲戏、梨园戏、打城戏等丰富多彩的戏剧会让你眼花缭乱、如痴如醉。 泉州人最吸引人的人文! 走进布满悠久文化历史的泉州,你可以看到众多艺术价值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 与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的开元寺,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建于北宋时期的伊斯兰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位于泉州晋江的宋代五里桥,桥长达两公里半,是当时全国最长的桥,人称“天下无桥长此桥” ! 享有“老子天下第一”

美誉的老君造像,依山刻于宋代,只见他有着一副慈爱的面孔,老长老长的胡子,炯炯有神的眼睛遥望着远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它虽然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清朝闽南建筑博物馆 ──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镌花刻鸟,独具艺术风格。“山中无石不刻字”的九日山,记下了古代泉州的历史,见证了“涨海声中万国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泉州是一座艺术博物馆,它赢得了“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的赞誉。

啊,我的家乡泉州真的是魅力无穷,它是一个古香古色,一个风景如画,一个从古而来充满生机和魅力的“海滨邹鲁”。它将会有更加美丽,更加辉煌,更加灿烂的明天! 我爱这座既古老而又美丽的文化名城,我爱我的家乡——泉州!

篇四:2014届泉州市质检优秀作文

2014届泉州市质检优秀作文

五、写作(70分) 洪培欣语文网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洪培欣语文网

有一种鸥鸟,常数万只聚在一起飞行,而它们飞行的步调惊人地一致,好像有一个总指挥在指挥着它们。其实,每只鸥鸟是通过观察身边七只鸥鸟行动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自己的飞行姿态,以便与身边七只鸥鸟的飞行保持一致。洪培欣语文网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沧桑感袭人一身,个体在群体中寻找一种归属感。

个体被丢到一个群体中,该何去何从?鸥鸟步调惊人的一致,每只鸥鸟以调整自己融入群体。我们不禁思考,合群之事似乎拥有强大的力量使我们自愿归属。

在魏德圣影片《赛德克巴莱》中,那些原住民为抵抗外来人群的统治,用野蛮的骄傲进行一场注定会失败的战争。我们看到的是集体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注释的历史,心中难免产生震撼力和共鸣。

合群之事,以一种精神上的归属,让我们为此奋斗。用极度吻合的一致性书写人性的诗篇。

可为什么现实人群中,每个人提着无处安放的自我在游荡?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一战中,被迫于底层士兵相处。他一开始是不合群的,却由恨转为理解。他称其周围的人是狭隘的,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沾沾自喜。维特根斯坦理解他们,但并不等同于接受他们。

或许,个性在群体中显得微小个体可以厌倦群体,但必须理解群体。

我们一股脑儿地寻找归属,却没想到群体有时也是盲目的。

如今,我们步入了媒体文化的“群鸥时代”。每个人随便扎个堆就开始杠上,缺乏理性和辨别力。结果,我们还在“激动”之时,灌汤包就瞎了我们一身——新浪微博上的点击率蹭蹭地上千万。我们帮助实现了灌汤包的人生理想,却把自己推入舆论的风头浪尖。

或许,在“群鸥时代”,我们更多地要做淡定的一小撮,而不是狂热的大多数。

换句话说,学会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

著名学者德沃金曾提出“人类尊严二原则”,其一是“内在潜能原则”,每个人都有强大的潜能,拥有独立的人格。其二是“社会责任原则”,用自己的判断力去创造和履行属于自己的责任。

我们则更应该理性地对待每场喧嚣,在合群之中做出独立之事。

以独立之志,做属于社会的合群之事!

集小同,促大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如中国人常说的“圈子”,交友圈,事业圈,娱乐圈。而社会,则是由许多圈子构成,环环相扣,不可分离。任何一环的断裂,都会牵动整个社会,因此,要建一个和谐的大同社会,每一环都至关重要。

八只鸥鸟的小圈子,上万只鸥鸟的大群体,便是小同与大同的关系,任何小同的溃败,都是对整体的打击。因此,我们要从身边的小圈的和谐做起,方可构大同社会。

费孝通曾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阐述的是不同文化之美的融合,其实换个角度想,也即是个个小集体融合所成的大美。但小集体又该如何创造出自己的美与和谐呢?首先,应从身边的事物着手。因为身边的事物是影响人的品性至关重要的因素,古时孟母三迁,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和谐的环境可造就品性良好的人。

然而反观当下,世人一味追求优良环境而忽略创造优良环境的现象让人担忧。鸥鸟学习身边七只的飞行方向,其自身也被别人学习着,小同圈子的构建,每个个体都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集小同”是指汇集各个小圈子的和谐美,而如今,却演变成“挤小同”,好像挤进小同圈子,品性道德便无中生有而来了。好比现如今“中国游客”现象,钱包鼓了,见识别地文化的本钱有了,妄想提升道德式地接触小同,而不反省自身,便纯粹只是“挤小同”。

我们所说的大同,其间包含的小同,不应仅停留在学习,观赏,而应去创造。每个人都有责任,毕竟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也享有社会给我们的一切。

不过对于小同社会的创造,我们应懂得把握尺度,平等和谐的关系才是应有的。若是越过了正常的距离,则容易产生假公济私的现象,就像费孝通所言“中国熟人社会”一样,虽人情味浓,但契约精神不够,不易构建小同。反之,若是距离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容易使人产生失落感,失去安全感,也不利于构建小同。小同的构建应是把握合理的尺度。

鸥鸟集体的有序,其实便是由小同构建而来。人类社会也应如此,当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小同圈子中,“集体无意识”地构建小同,那么大同社会还会远吗?

莫让个性泯灭与群体中

安·兰德曾言:“道德应建立在个体理性的基础上,而不应建立于宗教、情感、社会、国家以及任何形式的集体中。” 诚然,隐身于群体中,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刻意地区契合群体会让自己的旅程更加省力些,但通过他人的行动随时调整自己人生的走向,却有消磨个性丧失独立精神的危险。

毕竟,通过模仿他人的行动轨迹塑造自我前行的方向,就必不可少地要打磨自己个性的棱角,让自己成为一个合群的“鹅卵石”,或许这在一些人眼中是所谓的成熟,但真正的成熟时昂山素季所言的“真正的改变是通过理解、宽容、同情的内在变化”。

成熟是一个人内心世界里树立起的独立意识丰碑,对待是非善恶有自我的价值判断。而不是唯唯诺诺,随波逐流。 西谚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当一个群体处在作恶的状态时,它必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个体个性的泯灭。

正如电影《浪潮》所揭示的,当一个群体文化不允许特立独行的人存在时,它就已经处于病态之中,此时群体的每一个动作都被视为理所当然,人人行动一致乃至社会上的道德、规则可以肆意践踏,因为他们是个群体,不论是荣誉还是罪责都会被均摊。毕竟罪恶并不是自己一人造成的。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当一个人讲自己完全置身于群体之中而脱离自己的轨道时,生命的尊严感,生命的个性也就近乎土崩瓦解。

或许有人说,既然如此,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放弃群体不就万事大吉了?

我们宣扬个性的张扬,倡导独立精神核心意义并不是要脱离群体,相反地,我们应该融入集体。但是,此谓的融入并非无主见无尊严地完全投入,我们应保持自己的个性,在群体行动有所偏差或群体意识扭曲之际,我们应能够跳脱群体的囚笼,站在高处,以一颗独立的力魂审视它、指明它并纠正它,沉默的遵从或许不是什么恶德,却绝不是什么美德。

马克思说:“人事一切关系的总和。”而兰德却说:“人不过是将一切关系的总和揉成一团纸,并把它丢入垃圾桶的骄傲而已。”

拒绝让个性泯灭于集体,理应成为每个人内心长鸣的警钟。

要保持步调一致

鸥鸟常数万只一起飞行,是因为它们能保持步调一致,同起同落。孔子的治学之道也是秉着“忠恕”这一原则,贯穿始终。但是,保持步调一致一定好吗?这个问题不可轻易就下定论,需探讨一番才行。

诚然,保持步调一致,能使人们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协调工作,使工作完成得顺利并且较完美。例如,军人执行任务,表演者战士的动作。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可见,保持步调一致往往是好的。

但是,不难发现,有时保持步调一致,飞弹没有取得好的结构,反而得到了坏的结果。例如,中国为与苏联保持步调一致,而学习他们的人民公社化,结构反而让人民饱受饥荒。为什么保持步调一致,却得到了恶果呢?那是因为,那时我国没有在“求同”的基础上,保留自己“异”的方面,一味生搬硬套,不顾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可见,保持步调一致,还需求同存异,才能得到好结果。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某些特点,在学习他人的方法时,应结合自身的这些特点,把方法稍加调整,使其更适合自身,才能收事半功倍的效果。周总理在万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让会议得以有序进行。就当时而言,各国的国情差异较大,保持步调完全一致是行不通的,“求同存异”不能不说是一个良策!保持大方向步调一致,允许小方面的差异,不也是我们为人处事,与朋友交往时,需要的吗?可见,保持步调一致,还需基于求同存异的思想上,才能取得好的成果。

那么,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保持步调一致,就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吗?我看并非如此。当下,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各国都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并也有根据自身不同有所调整,但为什么环境仍无法得到根本改善呢?这是因为事物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我们的坚持,让它以量变的过程到达质变的过程。

因此,要保持步调一致,还需基于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并加以坚持执行。现如今,乌克兰的局势动荡,埃及的战士以及发生在云南昆明的暴力恐怖事件等,都让我们为坚持世界和平之一致步调的进行,有所质疑。的那是,我相信坚持和平不会有错,一定会有好的结果,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保持步调一致,为我们人类的和平发展而努力。

总而言之,若要保持步调一致,就要有求同存异作为基础,坚持不懈地努力去执行。保持步调一致能让我们得到好结果,为我们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勿在群体的牢笼里自甘被缚

质疑声都匍匐在大众认为的普遍真理下,风情各异的特色建筑被整齐划一的冰冷水泥墙取代,“异端”们苟活在暗无天日的社会底层。这和谐的大同盛世景象令人咋舌,仔细一看,群体文化的牢笼隐隐浮现。

诚然,群体带给我们安全感。掷出窗外网的创始人也说:“如果你想走得远,一群人走。”但是,这样的行进若是踽踽而行,我们又为什么不挣脱镣铐,恣意奔跑?

原子化的个体中透出不安全性,于是我们寻找到群体文化的庇护。观之左右,察之细谨,我们模仿着他人的步调,亦步亦趋,不管前路是否正确,总之跟着大家走准没错。“中国式过马路”不正是如此吗?凑够一撮人,便有了安全感。

这样的蒙昧之举无疑是对体制化壁垒的拥趸(当为:盲目拥护),易产生佣人社会。不甘于孤独地自鸣,于是寻找群体的共振,奏出了嘲哳之声也不是我一个个体的错,因为责任早已分解到每一个人身上。

如此一看,群体真是个绝佳避风港。纵使它是个牢笼,也挡不住人们急欲跳入的心情。我们在群体教条下打磨自己的棱角,努力将自己匡正得与他人一致,沆瀣一气也罢,同心协力也好,总之我们成了和谐化的人,融入了社会。

但是,淹没人潮中的你可也有不甘?难道我们的创生只是为了在时代的洪流中再添一滴可有可无的雨滴?爬出体制化的深井,走到更广阔的蓝天下,再仔细地看看世界吧?

人之不同,在于个性。对自我个性的否定也意味着对自身存在维度的不信任。这怯懦势必要囚禁灵魂。柏杨言:“一个人的不幸在于个性,一个时代的不幸在于缺失个性。”个性的缺位又怎能推动时代机器的运作?我们不可安心挤入群体的酱缸,如蛆一般熙熙攘攘。何妨拿出个性的利剑,策马于时代的原野。

蒋勋有言:“生命孤独地出走,却整个地粉碎于八股教条的群体文化之下。”群体的牢笼催生不了先锋。纵使亿万人都彳亍于庸碌之道,我也要打破群体的逼仄,冷眼一瞥,踏上自己的征途,是的,我不甘被缚。

个体合作是群体前进的助推器

蒋勋有言,生命孤独地出走,却整个粉碎在时代肌瘤的暗潮之下。诚然当今时代是要求和鼓励特立独行的,然而离了群的鸥鸟难以飞越汪洋,失去群体根基的个体力量薄弱。

有学者言:“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一群人走。”分散力量堆积成群体力量,从而能达到更远的目标。但是对于群体力量的发挥,个体的配合必不可少。

倘若没有个体的合作,如何能达到整体和谐,如何能挥发出群体的力量?

个体的合作绝不是教人沦为群体文化的牺牲品,被同化乃至失去个人信仰,而在于拥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以个人的努力推动整体发展。

然而现实却是,有人在群体之中滥竽充数,成为害群之马,社会主流价值是倡导互助友爱的,然而有人却以群体为借口,以为责任分化如一石如水,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到达自己时已是风平浪静。于是有倒地老人无人扶,对不文明行为默然忽视。

个体对责任担当的忽视是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苟延残喘的病灶。如若没有所有人的步调一致,何以达到井然有序的社会状态?

诚然,社会是需要领跑者的,但若是人人皆为指挥,只会呈现人人争强好胜、浮躁而充满戾气的社会。合作是需要暂时退居人后,以调整个体来推动整体发展的,以免陷入如“蛆一般熙熙攘攘停滞不前”的矛盾状态。

冯友兰有言:“一种健全的大国风范,不靠暴跳如雷,而靠个体争气。”若无细水涓涓,何来飞瀑万丈;若无细沙碎石,何来万仞秀峰?

对自身能力的过分夸大或过分卑微都会陷入评判极端化的境地。都不利于个体加入,更重要的是融入群体的行动之中。 当今社会之和谐更多依靠道德链条,然其功效因人而异。敏锐眼力的缺失及制度性死角令群体出现不义之风与公信危机的黑洞。而此时,制度的锁扣必不可少。

鸥鸟尚且懂得调整自己以适应万鸟齐飞的队伍,作为人也应懂得合作,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理性地与他人保持一致

蒙田曾言:“人生像是一支协奏曲,由不同的因素组成,由不同的音调组成——悦耳的嘈杂的、尖锐的平实的、有序的凌乱的。”诚哉斯言,大千世界,“差异成为幸福之源”。只是,差异背后的和谐乃真正可贵之处。

有如鸥鸟,它们根据观察身边的七只鸥鸟行动的变化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不焦躁、不喧哗。于是这数万只鸥鸟的飞行队伍俨然一匹严谨肃穆的军队“划”过天际,(令人)叹为观止。面对一个大整体,需要个人的大局意识,若是像那“各飞各处去”,只怕最后鸟类甚至人类都将面临生存威胁。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狱中受尽折磨,他非但没有记恨于狱警,反而在总统就职典礼上邀请他们前来参加。“如果我只是将仇恨和埋怨放于内心,那么我将仍在狱中,”曼德拉说,“要将国家放在第一位,不能把个人得失作为行为举止的出发点。”正是曼德拉能够自觉站在大局角度,为全黑人、全南非争权谋利,而获得世界的爱戴和景仰。

当然,树立整体意识、大局观念能够为全体谋福利。但有些人以国家、组织为名,号称“天下之福星”来夺得个人利益的行为实为可恶。曾经为多少迷失茫然的人们送上心灵鸡汤的于丹近年来争议不断,缘于其如今心灵鸡汤“只加汤不加料”的商业化行为。这样的人还有很多,难道我们真的只需要顺从大流,“人云亦云”吗?

不尽然。朱光潜有言:“正路不一定就是平平直直的路,同样有崎岖险阻,有时要绕一个弯,甚至误入歧途。”可见,我们必不能为眼前的假象所迷惑。鸥鸟仍是有根有据地做出自己的判断,才获得不断的前进。

哲学家斯宾诺莎曾言:“只是迎风飞行来改变自己行为的人是糟糕的、卑鄙的、低劣的人。”前苏联领导人勃罗留夫斯基对此的相关评论是:批判,正式知识分子生命的面相。

因此,在纷乱的社会迷雾中,不能一味地人云亦云。只有正确的、理性的行为才值得我们去遵从。

反观当下,“中国式过马路”被讽刺为只要凑够一群人就可不需要红绿灯了。这种“随大流”的行为不但不能安全保障行人穿过马路,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民族、社会的价值取向,影响了中国在世界中的形象。

而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更应该理性地做出自己的判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能以大局为业固然可贵,能够在理性基础上来批判现象诚然是祖国进步的基石,才能真正建成和谐社会。

2014年深圳作文选评命题作文“一个人活得要像一支队伍

【试题回放】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不少于800字。(60分)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一个人∕要活得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请以“一个人活得要像一支队伍”为题,写一篇命题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作文评析】

2、一个人要活得像一支队伍

人生之路,注定孤独,没有人可以陪我们走到永远。我,只有一个人,但我要活得像一支队伍,为我的心灵招兵买马。我还是我,但我不会再孤独。

(简洁的开头,开宗明义,直入主题。)

孙中山先生有言:“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坚持,在失败中不气馁,于国、于人皆大有裨益。于国,我看见了千百年来有多少像岳飞、谭嗣同那样的志士仁人为复兴泱泱中华,抛头颅、洒热血,虽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毫不气馁。终复我民族新貌;于人,我看到了那么多的学者潜心专研,方推动科技文化等诸多事业的发展,我看到“网球一姐”李娜在成功背后的坚持;再看身边,坚持,就是考试失利的不气馁,相信埋头苦学终有成!(引言和事例紧扣论点,游刃有余。)

于是,我想,一个人若要活得像一支队伍,队伍中必不可缺少这一员猛将:坚持!(例后作结,第一个论述层次水到渠成。)

一支队伍若要招兵买马,当有威望。威望源于何处?道德。一支队伍,当以德待人!

谚语有言:“人而无德,生而何益?”确实如此。道德,是人之根本。但反观社会,从一直困扰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到“小悦悦”事件,再到“杀人狂魔”周重华??还有许多令人诧异之后不得不深思的事情,让我们不得不审视德育的倒退。“道之不存,德将焉附?”所幸,我们也看到许多“最美”人物传递的正能量,虽小,却足以温暖人心,召唤道德的回归。

于是,我想我的队伍中当有一员统帅,名唤“道德”。有了道德,这支队伍方能有召唤之力。

泉州文化作文

(结构与第一层次相同,语句却有变化,活泼灵动。)

一支队伍,还要有军师。我想,他就像诸葛孔明,淡泊、宁静,宠辱不惊,有大智,却藏而不露。我的军队,当有这样的军师,这样平静的心境,这般自由的心绪,方能引领我的心。

但我想,这还不够,顾城说:“人要活着,并且干净。”干净,当是我这支队伍中的军规律条,我要活着,并且干净。

三毛说:“我想成为一棵树,站成永恒,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静中黑暗,一半沐浴阳光。”三毛也确实做到了,她像一棵树,扎根于撒哈拉沙漠,守着她的丈夫,在年轮里刻下她的故事。她是一个奇女子,她不愿受束缚,她爱这样的生活。在她的心里,也一定有一支强大的军队,那里有坚守,有道德,有淡泊,有宁静。或许,你会不同意她的淡泊,但那种不顾世间纷扰,只守一树的坚持,却让人动容。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世间有多种选择,便有多种道路。但无论哪一条路,若想成功,便需要你心中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虽一个人,心灵却有一支强大的队伍,有坚守,有道德,有从容,并且干净。我还在为我的心灵招兵买马,下一位,是谁?

(巧妙地以设问作结,含蓄隽永,引人深思)

【点评】这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读后爱不释手。首先,感叹于考生的布局谋篇的匠心:我心灵的军队中有猛将,有道德,有军师,有从容心态,有严明军纪(干净)。总分总的结构让评卷者对文章的思路很快了然。其次,文句绝不是简单重复,尤其是分论点句。“于国??”、“于人??”、“反观社会??”、“但我想,这还不够??”等等在文章中巧妙转合,于文章开阖之间可见作者的语言驾驭能力。第三,佩服于考生信手拈来的旁征博引,可见其较为丰厚的内蕴。阮元的《吴兴杂诗》的诗句,孙中山先生、顾城之言,李娜之事以及社会现象,在文章中全为论点而设,炫示了自己的才情,又自然不露雕琢之痕。第四,考生的分析(尤其是三毛一段)无疑深化了对作文材料的思考,难能可贵地展示了自己的认识。

3、一个人活得要像一支队伍

当一个人独自站在天地之间,孤立无援,又无朋友知己??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对此,清代袁枚有诗曰:“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看到桂林市中平地上孤拔而起的独秀峰,他以此勉励自己:人生孤立有何妨?

一个人,活得要像一支队。这样生活,即使外界风刀霜剑,即使途中路远马亡,也难以影响他内心坚强。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一个人/要活得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这是再好不过的诠释和阐述。当我们独自一人面对周遭的环境,即使孤军奋战,也要当作自己麾下藏着千军万马。面对外界的非难、指责、误解和孤立,要遵从内心的指引去生活,让自己的心灵强大起来,去追求自己希望坚守的自由。

苏格拉底,在古希腊的雅典城邦中,一个人活得像一支队伍。面对智者学派的舆论压力,面对城邦公民对他“误人子弟”的指责,他孤军奋战,坚持“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践行了他对真理和言论自由的执着和坚守。

陶渊明,在黑暗动荡的两晋时期,一个人活动像一支队合一。世上人人皆为名利逐走,对荣华富贵趋之苦鹜,可他却是万千污水中的一股清流,沁人心脾。他独不为五斗米折腰,反世俗功名利禄价值观之道而行,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后归隐山林,不再入仕。面对世人的质疑和议论,他一笑而过,不以为意。他,践行了自己对淡泊自由的本心的坚守。他不屈于富贵的心,那一刻胜于千军万马。

林逋,在繁华富丽的赵宋王朝,一个人活得像一支队伍。当他在市坊间无法找寻到自己所想要的,毅然赶赴山水之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终身未娶。他热爱自然间的山清水秀,厌恶世俗大众的纲常戒律。他以一人之力行骇俗之事,践行了他对心灵的追求。他强大内心的力量,那一刻,就如一支气壮山河的队伍。

当一个人独自站在天地之间,孤立无援,不被理解,了无挚友知己相伴??

请如苏格拉底、陶渊明、林逋一般——一个人,活得像一支队伍。

4、一个人活得要像一支队伍

羚羊纵身飞渡险峻涧谷,脚下是那老羚羊坠入深渊的牺牲;蚂蚁火海中免于一死,是蚁团外被烈火烤噬得“嘶嘶”作响的蚂蚁的牺牲。

队伍的力量,常令人赞叹敬仰,而每一个独立存在的人,往往更要活得像一支队伍,在心灵的指引之下,走向康庄大道。

看到这样的题目,脑海中不自觉得闪现出那个整日俯身书案,年已过百的老妇人。没错,她便是杨绛。那曾是一个幸福美满,令旁人羡煞双眼的学者家庭。丈夫钱钟书在躺椅上悠闲读书,教师女儿圆圆在书桌前备上课资料,杨绛时而投身事业,时而回归天伦之乐,无不欢喜。

命运却也弄人,女儿圆圆因病去世,丈夫不久后也离她而去,当外界纷纷猜测杨绛老人能否承受住这般打击时,她用行动给出了最好的回答:她写下《我们仨》记录一家三口的过往美好,努力完成丈夫钱老生前未能完成的工作??勤勤恳恳地活着,令人心生敬意不限。而杨绛面对外界的褒奖无数,却只是淡淡地回答:“我并非人活着。”

苏东坡有言:“能人志士,不惟有超世之仁,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杨绛老人,心中有所寄托,心灵强大,意志坚韧,她不正事活得像一支队伍吗?

还有那在地坛徘徊挣扎,探寻生存意义的史铁生,双腿失去行走能力却用笔尖挥洒下那不朽的篇章:《我与地坛》《病隙碎笔》《骆驼草》等等。

对写作的热爱,支撑着他忘却上帝对他开的玩笑,艰难前行。心中有热爱,因此不气馁,终攀得他人难以到达的高峰。一个人,像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在人生路上,趑趄前行,却从不放弃。

反观现如今被信息挟裹,被利益驱使前行的时代,人们为何常常感到心灵空虚,失去动力,答案不已经显而易见了吗?一个人,孤立于世,在繁杂的利益链上来回奔波,心中无所寄托,被信息垃圾填满的我们,心灵出现了危机,我们很难,活着像一支队伍。

当“郭美美”们炫富秀时,当“干露露”,们不知廉耻只为利益,当“李天一”们干尽坏事不尽时,我们更该使自己的心灵不动摇,不气馁,才能更好立足繁乱社会之中。

心灵需要寄托,向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活得像一支队伍,从而立于人生不败之地。

篇五:2014年3月泉州质检语文优秀作文

团结合作,唯取明镜

约翰多恩曾说过:“没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随着世界经济日新月异,我们不可避免的要与别人相处,摩擦出火花。但是,要怎样,才能使自己与别人的飞行保持一致呢?

鸥鸟数万只飞行角度一致,好像有一个总指挥。但是这个总指挥果真存在吗?答案是否定的。

佛语曾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时常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其实,这个总指挥在我们的心里,他不断的帮助我们匡正自己的不足来保持距离。

通过别人照出自己的不足,才能够不断的改正进步。古有唐太宗以魏征为镜,知道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勤勉政事,才开创了开元盛世的雄风,今有各层领导干部积极下乡,完善监督方式,广开言路,为中国梦共同努力。这些都告诉我们,我们要通过他人来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积极调整自己,使自己与他人飞行保持一致。张爱玲曾经说过:“一个知己,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身上的缺陷,为成功扫清障碍。”然而,我们更应通过它来照清我们身上的缺陷,为成功扫清障碍。

然而,若大家各自飞各目的,我们又如何来标正自己呢?有人说“最大的贫穷,不是饥荒,战争,而是人们各自为生”。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走得远,要一群人走。曾有过一个很好的比喻,他说每个人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除了相互依偎,我们怎能飞翔?这些无疑都告诉我们一个人想立足于社会,需要的是团队的合作,没有人能脱离他人而独自存在。社会就像一张网,我们都是上面匍匐而行的蜘蛛,是世界把

我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那么的紧不可分。

因此,当我们一起飞翔时,我们不仅应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更应该通过他人来调整自己的步伐,使自己心中的明镜光鲜亮明,青睐明镜,使自己与他人保持一致的角度。

谁还在说自己与他人无关?谁还在与己为邻,排除在社会人海中,约翰多恩的话响彻身畔:“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敲响。”

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普通人以无形之态跻身于人群中,与时代合流,实为明哲保身,隐没于沧海田粟中。然身怀鸿鹄之志之人,耳清目明,察百态,观四海,虽与众人同步,却不与世俗苟合,余称其为“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

在我看来,这独立之志,即为人本身具有的独立精神与深度思考的宽度。帕斯卡尔有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而区分人与万物的标准,正是“有思想”。万物皆非孤岛,或三两成群,或集聚成堆。如齐身同飞的鸥鸟,步调一致,惊人相似的背后只因其明目察得。而人立于世,必要有不混沌不糊涂的清醒意志,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亦不丢失自己的本心。

自古以来,独立之士亦不少见。前有孔孟携诸子百家各领风骚,在战争纷乱的年代里,他们能窥见时代的变迁,提出先进的治国、治学理念,而不仅仅没于众人中;后有康有为、梁启超、陈寅格等志士,不同于泯然众人,而有一腔热血豪情,为时代先驱列者。这些人,都深察世间百态,而不只做一个模仿的小丑,在前进的步伐中既顺应时代的潮

流,又反观时代,以此推动其发展中。

而今世易时移,在物欲横流,金钱功利的价值导向下,许多人顺从于内心的欲望追求,竟成了物质引诱下的傀儡,空有一副躯壳,看似合群,实则已经被控于欲望的枷锁,动弹不得。而鲁迅却道出不一样的前景:“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与常人不同,他们追求的是积极向上的人生宽度和深度思考的人为情怀。他们忠于自己,从心出发,以清醒的头脑跟上时代的正确导向。

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我们不能像哗哗众生一般盲目前进,而应保有一颗最清醒明了的头脑。

“上帝让有思想的人分散四方。”我们应溯时代之流,同众人之步,如鸥鸟的一致,却以独立的智慧与深度的思考成为内心航路导向的中流砥柱。在思想中合群,在独立中思考。

选对集体,更好前行

鸥鸟飞过苍穹,步调一致,是因受到身边同伴的影响;山野之中的野百合争妍斗艳,是因受到身边同伴的影响。约翰 罗略说:“人最易被身边的人感化影响。”置身于一个集体中,我们常因他人的言行而受到影响,选择什么样的集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这个世界。

羽毛相同的鸟儿一起飞,选择一个有共同梦想的集体更有利于我们展翅飞翔。鸥鸟群飞,共同朝同一个方向前行,所以步调一致,所以不断调整自我。因为有相同的梦想,我们才能齐同并进。俞敏洪经历三次高考,最终考上北大,志愿单上始终如一的梦想学府——北京大学,常

使他受到嘲笑,人们认为一个被放置于语言听力障碍班的学生怎么可能考上这样一个梦想学府,可俞敏洪坚持不懈,最终考上了。这是因为他相信在北大有一群和他一样有梦想的人,他想去那,和他一样有着梦想的人共同拼搏,共同奋进,永不停歇自己的步伐。刘同说:“上大学就是为了去寻找和自己一样有梦的人。”所以今日的我们——所有的高三学子齐同并进,怀揣着对大学的梦想与憧憬。每一次的飞行,都是对梦想的一次追求与渴望,置身于一个有梦的集体中,我们更好地调整步伐,更好地向终点前行。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选择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如同选择一个强有力的引领者,带领我们朝梦飞行。鸥鸟要根据身边七只鸥鸟的行动变化随时调整自己,以便与身边七只鸥鸟的飞行保持一致。我们选择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便有助于我们保持一致,积极向上,但如果我们选择一个消极堕落的群体,则易导致我们止步不前,落于人后。公司里,精英团队的业绩往往日益进步,团队的领头羊与无形的压力使得他们必须调整自己,积极赶上;家庭里,如果兄长十分优秀,弟弟妹妹们往往也会十分优秀,榜样的环境影响常常发挥着意想不到的奇迹作用,所以选择积极向上,不居于人后地对这个世界,那么你最好也要选择这样一个集体,以便使你不断调整自我,与同伴保持步调上的一致。

英国小说家萨克雷说:“集体团队常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如果我们想要和鸥鸟一样随时调整自己永不停下前行的步伐,那么我们便也需要选择一个正确的集体,选择一个我们可以与之步调一致的集体。

扼杀趋同,还原大同

费正清曾经说过:“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何谓“大同”,是为多样化的尊重,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表现,并不应该是趋同化。

当鸥鸟翱翔在天际之边,我们不禁为它们排列的整齐划一,步调一致而感叹美妙。猛然回头,却发现自己也深陷“一致”的泥沼中。从音乐、美术 、绘画到影视、技艺、制造,我们在趋同化的实践中乐此不疲,它迎合时代的口胃,为你赚得金钱和荣誉,因此都跪伏在其脚下做它的奴隶。复旦大学的论文抄袭,清一色的抗日神剧,真假古董的鱼龙混杂,我们不禁呼:大同的社会在哪里?因为就连红极一时的《中国好声音》也是购买荷兰的版权。

我们太需要创新了,没有创新,还怎么构建我们的大同社会。从王选的汉字编排到人工牛胰岛的合成,创新的不仅是研究者个人,还将是整个社会的创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这耳熟能详的歌词正是将“大同社会”的需求表达出来。如果少数民族被汉化,在生活习性趋同,方便言语交流的同事,将失去繁荣文化多样性的左膀右臂,成为一个残缺的中国巨人。每一次思想潮流的迸发,是人们冲破桎梏的勇气,也是对大同社会的渴望。是扼杀趋同后的一致,也是对华夏缤纷的追求。我们无可否认趋同化的便利,但社会需要的更是那“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多姿多彩。扼杀趋同,势在必行。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鲍照的水,是向四面八方流动,他的世界,也是多样的。然而“趋同之风”似乎越刮越烈,没有停下来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