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07:17 体裁作文
篇一:掬水月在手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山水田园诗鉴赏例谈
一、 了解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所谓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二是形神兼备,物我契合。三是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1.田园诗意象及意境:
①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②意境特点: 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2.山水诗意象及意境:
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 、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
三、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王维《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诗主要写泛游汉水的见闻,咏叹汉水之浩渺。首联写汉水雄浑壮阔的景色,由楚入湘,与长江九派汇合,为全诗渲染气氛。颔联写汉水的流长邈远,山色迷烘托了江势的浩瀚空阔。颈联写郡邑和远空的浮动,渲染磅礴的水势。末联引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的晋人山简的故事,表明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全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愧为千古佳句。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陶渊明《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篇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表达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用语平谈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②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首联点明时间和地点,表达了一幅景象:在秋天寂静空灵的山林里,刚下过雨,迷蒙不已。 颔联动静结合,有“明月照”和“石上流”:在宁静的夜里,皎洁的月亮发出柔和的光,星星点点地洒在地上;流水淙淙地流过,似乎在唱一首动听的曲子。颈联以小姑娘和渔夫来衬托山的宁静。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恬静,安详的生活的向往。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诗中表现了诗人为了微官薄禄而不得不放弃闲适自得的隐居生活的矛盾心情。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此诗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禅理的高深,领略宁静之幽趣。
四、常用表现手法
(一)描写:
1.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王籍《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
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2.视觉角度:① 绘形、绘色 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角度变化 上下、俯仰、高低、 远近
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3.细致程度:①工笔 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此诗写的是赏景,刻画十分细微,,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
色彩异常秾丽。
②白描 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
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4.其他方面:虚实结合、正衬反衬等
虚实: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
之景。诗歌常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的手法。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
心悦目,却是为反衬下文漂泊的伤感。
(二)抒情: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
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也叫直抒胸臆。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2、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乐景乐情: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写于杜甫在饱经历乱后,暂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其心情是愉悦安宁的。这首
诗通篇写景,景色浓丽、美好,传达出作者愉悦欣喜的感情。
谢灵运《登池上楼》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
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
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 乐景哀情:古人说过“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一二句写了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宫中鲜花盛开,正是春天来了。三四句写几个白头宫女,
闲坐着回忆玄宗时候的往事,抒写了宫女一生的凄凉,哀怨的情怀,寄托了诗人对世事昔盛
今衰的感慨。 哀景乐情: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画面充满着辛酸
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
(三)修辞:在古代诗歌中,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要善于发现修辞
手法,并分析作用。
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对偶是为增强诗的音乐美、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比是为了更突出作者的情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代是使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五、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
山水田园诗一般鉴赏方法是把握意象特点,分析意境是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去把握诗歌情感,鉴赏手法,体悟语言风格。
1.把握意象:①找准、找全典型意象;
②观察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远近、高低、里外、俯仰等);
③体会画面的色彩,感受画面的色调;
④注意画面的动态、静态;
2. 分析意境:①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
②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3. 体会情感: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4. 鉴赏手法:注意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考虑,并结合诗作分析。
5. 品味语言: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的。
【高考链接】
1、(13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⑴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
⑵“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⑶《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⑴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2分)
⑵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4分)
⑶“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4分)
2、(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竹轩诗兴
张镃
篇二:2013高考语文美文阅读 掬水月在手素材
2013高考语文美文阅读:掬水月在手
极喜欢一句有趣、空灵的佛语,叫“掬水月在手”。曼妙夜空,皓月高悬,近之又非嫦娥吴刚,于是慧心一闪,掬一捧水,月亮美丽的脸庞就灿烂在手掌心里,一片禅心也在月色里氤氲开来??
有月当空,有水可掬,有月盈手,虚实相映,虚幻缥缈。掬之趣,趣在一念之转,趣在一掬得月,趣在有月映心。
每每品味“掬水月在手”,脑中总浮现这样的场景:万里春江,一片空明,水光月色,交相辉映。在澄明迷幻的色调中,在幽邃渺远的意境里,端坐着一位白衫老者,白发银须飘动,目光清澈悠远,手掬一捧江水,思绪穿越千年。背景有五十弦锦瑟弹奏的清丽古曲,点缀着清风徐徐,浮云缕缕??似乎,不是这样的图景,就对不住这浸透心扉的禅语。 如果跌回现实里,这样的图景,几近痴人说梦了。在喧嚣繁杂中生活惯了,我们极少有“掬水月在手”这样的情怀与韵味了。为了生存,我们总是让身体在现世中不停奔波,让心情在红尘中不断起伏,让精神在得失中迷茫悲喜,我们恰恰忘记了,心灵最好的营养是宁静,宁静是心灵最喜最爱的境界。“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唯有宁静之时,才能倾听灵魂之歌,才能灵光一现,掬一捧水而得月。
不是吗?当青葱男女由嬉戏打闹转为羞怯宁静时,甜美的爱情要来临了。当文人骚客由奔放高歌转为忧郁宁静时,传世的作品要诞生了。当凡人百姓由奔波忙碌转为安详宁静时,心与神要幸福契合了。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庄子这里说的“止”,便是一种清澈见底的宁静。止心如水,止水澄波,杂念、妄悲、喜怒哀乐一切皆空,是修心修道者奉行的方法,也是常人所追求的境界。
如果说“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人生的妙趣,那么,宁静超然则是心神来临的永恒形式。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也难怪,置身滚滚潮流中,人难免会不由自主地被挟裹前行,又有谁能真正停下来思考纪伯伦之叹呢?又有谁能停下来等一等落在身后的灵魂呢?
世界永远是热闹的,热闹的生活是逃不掉的,世俗也是避不开的,心静如水固然是有难度的,那么怎样才能透过热闹享受其背后的无限广袤与宁静呢?最简捷的方法可能就是读书了。一册在手,能穿越时空的束缚。智者哲人的低语,也许能引领我们摒弃浮躁,回归自然。 “这么好的夜晚,宁静,孤独,精力充沛,无论做什么,都觉得可惜了,糟蹋了。我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灯前,吸着烟??”周国平先生的方式很空寂,烟头火光明灭之间充满了无限禅意,与“掬水月在手”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此看,得月之法,远不止一掬,就看你怎么悟了。
[感悟]
沐浴在洁净的月光之下,掬一捧水而得月,真乃物我两忘,禅心氤氲,一派空明澄清。然而尘世喧嚣,为了生存,为了各种欲望,我们终日奔波劳苦,精神麻木迷茫,早已失去了本我的状态。“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整日漫无目的的行进,我们失却了多少美好的岁月,错过了多少动人的瞬间;整日在浮躁中挣扎,我们的灵魂多么荒芜,我们的生活多么无聊。真应该好好思索一下,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人生?回归自然,心若止水,随遇而安,懂得适时放下,去品味享受简单的生活,心灵才能宁静而安详,才能找寻到真正的幸福。
篇三:掬水月在手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浅谈我的教科研创作初体验
吉林省永吉县第三十五中学 王秀波
1997年,我在《江城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婆婆》的散文。因为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所以样刊邮来时单位里很轰动。当时关忠恕老师任我们官地小学校长,他非常欣赏有才华的年轻人,就热情地鼓励我好好写。学校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只要老师一有文章发表,就可以在效益工资里得到适当的金钱奖励,尽管钱数不多,但也足以让人艳羡。就在我沾沾自喜的时候,一位仁兄开口了:“那得是有关教育的文章。”是啊,咱写的是生活随笔,也不是什么教育文章啊?结果,就这一句话把我的20元奖金撵跑了,气得我眼泪差点儿没掉下来。“不就是写教育方面的文章吗,我写给你们看看!”年轻气盛的我心里憋着这股劲儿,从此开始撰写教科研方面的文章。没想到,这一写,竟为自己预设了一条成长之路——向教科研型教师转变。当一篇篇教育教学随笔、教案、论文、案例分析变成铅印的文字公开发表后,我最初的那种范进中举式的喜极而狂竟渐渐变得淡定了,我发觉这种创作的感觉真的很好,用清代书法家、东阁大学士刘墉的一副对联来形容,真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我适合走这样的路,这条路充满了光明。为此,我真想对那位已经年过半百的仁兄说:“感谢曾经鞭挞过我的你,是你激发了我的斗志,磨砺了我的锐气,指明了我的方向,真心真意谢谢你。”
“一边教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写作。教育与文学共进,思想与激情齐飞,青春与童心为伴,生命与使命同行”。李镇西老师的这段话已经成为我的座右铭,我甚至坚信这将是我人生的终极追求。当然,写文章并非人们说的“天下文章一大抄,抄来抄去看谁高”那样轻松,而且每个人的创作体验也因性别、性格、经历的不同而不尽相同。我没有惊人的发表量,只是在今年才锁定目标重拳出击的。上半年一共发表了4篇文章,分别刊登在《吉林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通讯》《德育报》和《永吉教育科研动态》上。所以,今天,我在这里跟大家交流的只是自己探索教科研创作的初体验,而不是什么经验之谈。用三个字概括我的体验就是:爱、勤、悟。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说:“所有的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的知识都是无用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多精辟的见解!没有爱,我们就没有获取知识、干好工作的动力和能量。因为爱,我们眼里的教育就会是诗一样的事业,而进行教科研创作不就是为我们的事业作诗吗?毕淑敏曾说,就像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里,我不能不提及一下我的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小时侯,我就特别喜欢看书,先是看小人书,跟人家一大盒一大盒的借,蹲在路边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后来,我又跟姐姐看琼瑶、金庸、古龙、卧龙生、三毛的书。稍大一些跟邻居借书看。我的邻居是一个笔名叫木林的农民作家,因发表很多诗歌而小有名气,当时是永吉县文联的会员。他家藏书也很多。我惯常的做法是在他们夫妇干农活时帮他们照看一个仅有几个月大的
小孩,报酬是随便看书。这活不错,小孩一睡就一小天,我看书就能看上一小天。今天想想,真是受益匪浅啊!是什么让我衷情于文学,又是什么将我引上了创作之路?就是那些世界名著。17岁那年,我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写成散文《读书乐》,发表在《中学生博览》上。而后,我的《乡情》《三个笔友三道风景》《春去春又回》等文章相继发表在《中师报》《师范生周报》《师范教育》等报刊杂志上。读书、写作奠定了我今天的教科研创作基础。
我还喜欢写日记。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但大部分内容是记我的哀愁。因为那时我的父母太能打架了,不用说平常日子,单是年年的大年三十就够我们难熬的了。人家都放鞭炮煮饺子了,听吧,我们家骂声、哭声、摔东西声、劝架声、小孩的鬼哭狼嚎声响成一片,真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简直一个口技表演!等到“群响毕绝”的时候,性格内向的我就开始在日记里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了。我的父母一直打到现在,我就一直写到现在,但现在以教育日记为主。我在《青年教师》上发表的教育故事《同桌》、在《永吉教育科研动态》上发表的《起外号》等多篇文章都是从日记里整理出来的。写日记,无疑为我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幽梦影》上说:“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正是因为有了这两种癖好,我从村小走进了县城,由一名小学教师成长为初中教师,而立之年依然激情不减。7月25 日,参加全国初中语文教师
网上备课培训,一听到苏立康教授因为爱而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的声情并茂的朗诵,我立刻被感动了。还有什么能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年代里不再抱怨工作是苦役?唯有爱,尤其是进行教科研创作,才会让我们远离浅薄,蓦然回首,校园里闪烁着飓风也吹不灭的文明灯火,校园里流淌着激光也切不断的思想潮流,那才是我们最爱的地方啊!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勤奋是我们永远不可丢弃的法宝,为学如此,为师更应如此。这方面我感受特别深。如果不是讲完课马上将教案输进电脑,我做梦都不会想到《观舞记》教学设计会在2008年2月的《语文教学通讯》上发表,而且我名字的上边是余映潮老师,下边是于漪老师。能与两位大师级别的名师在同一本刊物上发表文章,真是一种荣耀。假如,我还向以前那样磨蹭几天,恐怕忘掉部分教学细节后,就没有心思整理自己创造的劳动成果了,在事业上随手丢弃自己的劳动成果跟浪费粮食有什么区别?搞教科研创作就要勤于积累,不仅要勤于积累自己创造的成果,更要勤于积累别人创造的成果,因此摘抄是一种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辐创”手段,而且摘抄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享受。去年,实验小学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我儿子就把我的摘抄本拿去了。赛后,焦春梅主任打电话对我说:“你的摘抄本真是太好了,我们王校长在检查的时候爱不释手地看,看来你们被评上‘书香家庭’了。”其实,我的摘抄本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精心设计了美术字题目,配上了色彩艳丽的插图,给人以图文并茂的感觉罢了。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把自己摘抄的东西粗略地背了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文
章时翻翻摘抄本,借他山之石以攻玉,谁的文章不靓丽呀?说到勤,我最佩服的是李镇西老师。都说李老师厉害,写了那么多的书,有教育教学策略的,有治班经验的,有家庭教育真经的,方方面面都是精品。研究一下,你会发现,李老师是最勤奋的一个人。他勤动笔,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要坚持写教育日记,于是有了李镇西教育随笔;他勤观察,女儿第一次跌倒时的样子,女儿第一次说话的内容,女儿第一次挨揍的情景??都被他及时如实地摄入眼中,于是有了李镇西家庭教育丛书;他勤积累,给学生写的信有底稿,学生给他写的信精保存,于是有了李镇西民主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系列丛书。“勤能补拙是良训”,只有勤才能出智慧。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曾提到“万恶懒为首”,我觉得自己自从到口前后变得越来越懒了,本可以一年有十篇二十篇的产量,如今却只能零敲碎打出几篇来,这不是要“死于安乐”了吗?为了逼迫自己勤奋起来,今年夏天我报考了东北师大教育硕士。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写到:“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勤奋起来了,我可能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教科研创作可能会更加游刃有余。
经常会听到有人说:“真佩服你,那么能写文章。”说心里话,会倒不会,只不过“悟”性好一些罢了。灵感来了,马上就写。去年冬天,在永吉十二中听了徐阳老师的公开课后,我很受震动。记得读师范的时候,我们经常说“农村天地广,驰骋任纵横”,可真正毕业参加工作后,谁能耐得住清贫?谁又不想方设法进城呢?像徐阳老师这
篇四: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作者:陈涔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24期
摘 ; ;要: 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价值,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性。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致有四种途径:在课本中挖掘人文精神;在作文中渗透人文精神;在阅读中渗透人文精神;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挖掘人文精神。最终让语文教学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重视对人自身的关怀与完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 ;人文精神 ; ;素质教育
迎接知识经济社会到来的世界性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教育创新,重视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适应,重视对人的资源的开发。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价值,要开发人的价值潜能,就要重视人的特点,尊重人的发展规律,这是现代社会,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鉴于此,中学教育,尤其高中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可是,我国人文素质现状却令人担忧,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使学生片面追求科技知识、知识技能,而忽视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社会上的一些弊端,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缺乏科学知识、基本技能,而是人生价值观扭曲,思想品格、道德水平低下。可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精神指整个人类文化体现的最根本精神,或许说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 教育中应该充满人文性,尤其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性。因为语文不仅是人们交往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语文是这个民族世代创造的结晶,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乃至民族的全部历史。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看出,语文课程不仅重视工具性,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具有可行性,还很有必要性。
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致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在课本中挖掘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是“促进人的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门基础性科学。它特有的人文品格传递着“爱国主义的思想,人格的价值观念,人际和谐的思想和社会的责任观念”。于漪老师认为:“应充分运用语文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汲取精华,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开现今中学语文课本,表现中华民族优秀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诵读一篇《离骚》可以让学生辨清浊、明是非;讲析一阙《满江红》,可以催发学生的报国之心;朗读一首《正气歌》,可以激发学生的浩然之气,使他们永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教授一首《沁园春·雪》,更唤起炎黄子孙对“如此多娇”的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无产阶级当代英雄的仰慕。对这些精神养料,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课文作者和背景资料的介绍进行点拨,也可以通过语言品味、形象剖析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书声琅琅中释放活力、舒展灵性、发挥想象。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做人的修养,养成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写作是一种高度综合化的精神活动,是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一篇小小的文章,往往能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个性风格。所以作文教学要特别注重渗透人文性。
首先,让学生写真话。现在不少学生写作文时喜欢造假,说大道理,作文显得很空洞。言为心声,要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还学生真正的心灵自由。
其次,在写作中塑造美好心灵,形成理想人格。为使学生在写作中进行自我教育,教师应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二十一世纪人格素质的要求,进行系统训练,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首先,应当培养学生具有爱心与责任感。可以培养学生从爱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可以拟题为:《感谢》,让学生有意识地描写亲人的关爱、邻里的互助、同学的情谊、老师的呵护,甚至陌生人的帮助,让学生逐步学会关心、同情弱小者,将自己的爱心回报于社会,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其次,培养学生具有求知、成才的伟大抱负。通过爱心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要因势利导,把这种责任感转化为求知成才的原动力。老师可以拟题:《天生我才必有用》,让学生作文,使他们自学树立成才的伟大志向。此外,还可以通过作文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培养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奋斗不止的品质。
最后,评语要充满人文性。部分教师在应试作文教学的影响下,所写的作文评语往往就是: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语句通顺……这样的评语写了等于没写。基于这种情况,我都用第二人称的谈心写评语,真心倾注情感,充满人文关怀。记得有一次学生在名为《记忆》的作文中写到她失恋了,我在评语中这样写道:读着你那清新淡雅的文字,我仿佛看见了十年前的我,那时我也很迷惘、自卑,但我终于想明白:上帝创造了你,你就会有你快乐的理由。你是个优秀的女孩,终有一天会遇到欣赏你的他。笑一笑,世界因你而美丽。那次作文后,那个原本极其内向的女生变得开朗了。对话式的评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提高了对生活、人生的认识,从而健全了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精神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成了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三、在阅读中积累人文精神
课外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还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渠道。文学是人学,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读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读孟子,可以感受他“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民本思想;读范仲淹,可以领略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读苏轼的词,便会向往他那自由豁达和乐观的天性,学习他无论富贵贫贱都始终保持亲切超脱的人生姿态和风范。从《诗经》到《红楼梦》,从《荷马史诗》到《约翰·克利斯朵夫》,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和独立思考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充满灵性和热情,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生命,关注精神世界,对未来充满神往和想象,对人类怀抱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
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人文精神
在研究性学习、专题讨论、人文知识讲座等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运用,呈现方式和教学手段的转变,语文教学凸显较强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为语文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展示平台。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最多,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体验学习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和爱国情感,在教学课本中最后一篇鲁迅的作品《药》时,我要求学生对教材中所有的鲁迅作品进行一次集大成式的总结性专题研究。组织指导学生根据教师布置或自行确定的研究性论题,进阅览室、图书馆检索和阅读相关作品及研究文献资料。与此同时,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科学钻研、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在思想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认识到了新世纪仍要发扬鲁迅精神,学习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民主、战斗精神,学习他切实关心祖国现实和命运,对祖国前途的痛苦思考体现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课文传授的有关知识是有限的,但授给学生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将影响与伴随学生一生,甚至于他的下一代。让语文教学回归到人文教育轨道上,重视对人自身的关怀与完善,值得每位语文教师共勉。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
[2]钱理群.我的教师梦.
[3]朱旦年.语文教学应倡导人文精神.
篇五:掬水月在手 2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只有教师思考的大脑才能教会学生大脑的思考,同样只有喜欢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喜欢学习的学生,而这一切,多多少少可以和教师的私人藏书室及其读书连在一起,因为那里面是教师知识和精神的源头。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为教师者,要履行“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谐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的崇高职责,读书必是其中应有之义。
中国的国民阅读率近些年一直在持续走低,有识之士忧心忡忡:读书的人为什么这么少呢?在轰轰烈烈谈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的教育时代,而教师不读书,这近乎成了一种宿命的存在。
教师一旦读书,就会产生一些独特的思想,不再与应试教育保持同步一调,而是搞什么标新立异的教改。比如王泽钊,他的教育理念可谓新颖至极,开辟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统一的教学途径。十几年来,他通过博览群书扩展了自己的教育视野,基本上不用国家的统编教材,往往只在开学三周内就将教材有选择地讲完,余下的时间都讲自己为学生精选的文章(后来他用这些多年积累的文章编写成了一本150万字的自编教材);他的语文课居然还细分出了阅读课、对话课、辩论课、表演课等好几种;考试方式也和别人大为不同,尤其是答案,往往是开放性的,例如诗歌鉴赏,学生所答能自圆其说就行。靠着这种天马行空般的授课方式。
王泽钊带过17届高三毕业班,而且所带班级的高考成绩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但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先进教育理念的老师,却不被世俗社会接受。不但有家长直接打电话给校长:“从未见过这样不重视课本的老师!”还有学生写“匿名信”向校长反映他“不负责任”,更有校领导认为:他不依靠教材,很多学生在课后无法复习;
而且更可怕的是他语文教学组的同事。一位与他共事的老教师在校长面前老泪纵横地评价他说:“他这是在误人子弟啊!我以一个老教师的身份要求,不能让这样的人教学。”在这种四面楚歌的环境中,即使学生再喜欢他,王泽钊还是避免不了被淘汰的命运。2000年学校搞竞争上岗,让各学科组自己投票,王泽钊落了个差点下岗的结果,最后被“降岗使用”。要强的王泽钊“觉得窝囊”,再也无法在官办学校里呆下去了,最后以“不适应学校环境”为理由,递交了辞职报告,无奈地到外面去应聘民办学校。应试教育比拼的是教师严防死守的功夫,根本不需要读书的智慧。应试教育讲究的是“吃得苦中苦,方能分数高”,学生吃苦是自然之事,就连教师只要能吃得严防死守的苦,也是一份吃苦一份收获。应试教育要想出成绩,就必然要求教师早起晚睡,胡乱吃喝,然后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学生从早到晚呆在学校,教师就得从早到晚守在学校,抓时间挤时间不让学生成为有闲阶层,这是各地应试成绩芝麻开花节节高的不二法宝。现时的教师,搞管理的成了苦力工,就是代课的,备课时把参考书上的东西搬到备课本上,成了搬运工。整个教
与学的过程,根本没有创造性可言,没有智慧的闪耀,自然不需要用读书来充实提高教师了。
应试教育管理者的一个管理真谛是,要想出应试成绩,必须千方百计延长教师的劳动必要时间,恨不得把教师的一天24小时全都霸占到学校里,双休日变成单休日甚至不休日还嫌时间不够用,那儿敢鼓励教师读书呀!教师读书是要花大量时间的,那会占用出应试成绩的多少时间啊!须知,时间就是学生的分数,时间就是学校的生命,时间就是校长的政绩。因此,在应试教育主宰一切的中国学校里,教师读书几乎成了不务正业的代名词,教师本人也成了另类,在学校里要风没风要雨没雨,生存发展面临困境。学校里的读书精神就这样慢慢地丧失殆尽。
只有教师思考的大脑才能教会学生大脑的思考,同样只有喜欢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喜欢学习的学生,而这一切,多多少少可以和教师的私人藏书室及其读书连在一起,因为那里面是教师知识和精神的源头。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为教师者,要履行“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谐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的崇高职责,读书必是其中应有之义。
还有一个人们不愿提及的现实,那就是应试教育肆虐横行二
十多年,培养出了一大批教师,这些教师早就对读书失去了兴趣,或许根本就不知读书为何物。应试教育只在分数上竭泽而渔,对语文课上的优美文章按照考试中的标准答案施以解剖式的分析,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政治历史课上老师成了主旋律的传声筒,亦步亦趋鹦鹉学舌,这样的课堂学习言传身教,不但没有教给学生读书的能力,而且极大地败坏了学生的读书兴趣。这样的学生日后不幸当了老师,这样的老师再如法炮制出一样的学生,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应试教育大环境下的老师哪个还去读书啊?哪个还有读书的兴趣与能力呢?
教书的先生有相当一部分都不注重读书了,想起来就让人吃惊和惶恐不安。走进新课程的今天,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知识贫乏的教师,一个理念落后的教师,一个创新能力不强的教师……
不过,话说回来,教师不读书的好处还是有的。极大地方便了各级应试教育者的管理,使教师们能为中国应试教育走上登峰造极的境界而鞠躬尽瘁。
国人不读书,国家难以强盛,教师不读书,成为今天教育的致命伤。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