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发展和生态的孰重孰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5:30:08 作文素材
发展和生态的孰重孰轻作文素材

篇一:健康与发展,孰轻孰重?

健康与发展,孰轻孰重?

诗人纪伯伦曾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人类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把手段当成目的。

社会的发展亦是如此。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代化工厂鳞次栉比,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经济增长速度与幸福指数并不成正比,经济发展付出高昂的环境成本。奢侈品可以买得起,干净的水、清洁的空气和不损害健康的环境却成了奢望。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仅仅是手段,以健康为基础的幸福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我们知道发展就要付出代价,但代价有极限,环境质量有底线。李克强副总理指出,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明确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底线,阐明了现阶段环境保护的基本目标和迫切要求。强调健康是底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把握了健康这条底线,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就有了基本准则,环境保护工作也就思路全开。

明确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底线,准确把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具有深刻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性

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各国行驶得有前有后,有快有慢,但都要经过相似的阶段,遇到类似的矛盾。如果能准确把握每个阶段的特征,就能尽量化解矛盾,让发展更快更稳。

我国处于什么阶段?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经济增长连年保持8%,城市化水平接近50%,但石油消费量超过4亿吨,煤炭消费量可能达35亿吨,农村仍有80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一些大城市灰霾天数接近全年的30%~50%,“十一五”期间发生232起环境事件,56起为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事件。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城市化快速推进;一方面资源消耗强度大,环境污染程度较高、矛盾突出。从理论上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发达国家也经历过类似阶段。在工业化的黄金时代,发达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但也严重污染了环境,付出了惨重代价。比如,英国经历了雾都之痛,4000

余人丧生;日本发生过水俣病事件,患者过万;阳光明媚的美国洛杉矶也未能幸免,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造成的光化学烟雾造成400人遇难。

由此可见,不同的国家在这一发展阶段,呈现出相同的特征,那就是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开始影响公众健康。这是具有普遍性的,而不是我国特有的。

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放松警惕,因为我们还面临这样一个事实:人类迄今为止的工业化过程经历了两三百年,但所有进入工业社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和不足1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我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近22%。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要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实现从传统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工业化进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会表现得更为集中。除了共性问题,我国发展还存在自身的短板,比如法制建设不健全、利益关系过于复杂等,加剧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工业化的脚步不应阻挡,也不可阻挡。发达国家经历过的阶段,我国正在经历;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的问题,我们无法回避。面临比发达国家更为复杂的国情,我们必须以前车为鉴,少走一些弯路,少付一些代价。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发展和生态的孰重孰轻)

在这一阶段,发达国家最大的弯路就是先污染后治理,付出了公众健康的惨痛代价。因为健康不是少数人的事情,是所有人的事情。健康代价不是一时的,而是长久的。健康问题没有退路,一旦以健康为代价,发展的走向就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6年前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至今仍在当地造成了难以消除的健康影响。一言以蔽之,健康不应成为发展的代价,而应成为发展的底线。

中央提出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底线,准确地把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非常及时的。再不给发展设置一条底线,环境问题可能集中暴发,伤害的不只是我们自己,还有子孙后代;再不给发展设置一条底线,发展将如脱缰之马,不再安全。这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杞人忧天。

现实中,损害群众健康的行为还时有发生,健康是底线的理念还没有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地方政府还没有切实承担起保护公众健康的责任。原因在于:

地方政府对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还不到位。一些地方有时急功近利,置生态环境于不顾,盲目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抱得金山银山,失去绿水青山。一些地方对以人为本的精神理解不深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人的全面发展必然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这是一条极为朴素的常识,但一些地方习

惯了往前看,却没习惯回头看,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在健康问题上却一笔带过,无异于舍本求末。

地方政府把握不好环境、发展与健康的关系。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优良环境有益于人类健康,不良环境不利于人类生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类80%的疾病都是不良环境因素所导致。一些地方虽然能较好地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但还不能准确把握发展、环境与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发展、环境与健康的协调关系,指导地方政府切实承担保护公众健康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中央提出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底线,具有深刻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性。如果说,发展与保护谁先谁后这个问题还不好回答,那么发展与健康谁先谁后,答案应当是非常明确的。

正确与错误只有一线之隔,输赢往往在分寸之间。明确健康是环境质量的底线,地方政府在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时就有了准则,就可以更好地把握分寸。

明确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底线,地方政府就要转变发展理念,把保护公众健康看作首要责任

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很古老,但又永不过时。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共鸣,带来了对幸福的再次憧憬。

怎样才能幸福?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但又十分简单。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答案。但无论是哪一种答案,健康都是首要条件。不丹创造的国民幸福指数之一就是健康,英国即将推行的国民幸福计划,也把健康状况放在了首位。

如何为人民谋幸福?首要任务就是保护人民的健康,就是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目标,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中央提出不损害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条底线,是对健康这一问题的重新审视,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指路明灯。

现实中,一些地方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环境糟糕了,健康没有了,这是把健康与发展的关系搞反了。

为何出现这样的局面?追根溯源,是为了两个字,利益。当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利益相冲突,一些地方选择了后者;当群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一些官员选择了后者。

这还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挖掘可以发现,我国现阶段的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公益诉讼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弱势群体的处境越来越不利。当前与长远的利益关系,还停留在伦理和学术层面,没有法律约束。区域流域之间的利益冲突长期存在,生态补偿机制远没有建立。特别是公众利益与垄断行业的利益冲突,尖锐而又复杂。从某种角度来说,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这对地方政府来说,难,也不难。只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其他利益面前就不纠结;只要把握好健康是环境质量的底线,在任何困难面前就不畏惧。地方政府需要转变发展理念,把健康放在首位,把保护公众健康看作首要责任。

把保护公众健康看作政府的首要责任。健康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人人皆向往之,政府须保护之。可以预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期望会越来越高。虽然愿望与可能之间还存在差距,但是作为衣食父母,地方政府要先天下之忧而忧,乐于把公众健康看作首要责任,勇于破解影响公众健康的难点问题,敢于与损害公众健康的行为作斗争。

把保护公众健康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发展的目标有很多种,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列举了8类,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7条,但都包含健康相关内容。虽然发展与保护还存在矛盾,但是作为决策者,地方政府要清醒地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自觉地践行健康是底线的理念,睿智地把保护公众健康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

把保护公众健康作为政绩考核的首要标准。政绩一词如今多出现在贬义语境中,究其原因,是政绩考核标准太唯GDP,政绩优秀与人民幸福划不上等号。试想一下,如果健康指标能纳入政绩考核标准,那么地方政府定会调整方向,人民幸福也就近在咫尺。虽然开展这项工作困难重重,但地方政府要有打破传统的决心,有为人民服务的诚心,有克服困难的恒心。

明确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底线,环保部门就有了尚方宝剑,就要把保护公众健康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我国古代有赐尚方宝剑之传统,说的是拿到这了这把剑,重臣就可立斩奸佞,为民除害,实乃善良与正义之化身。

而要说如今最需要尚方宝剑的部门,环保部门应名列其中。一来,环保部门太重要。环境质量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逐渐显现,更何况环境问题具有累积性,若不斩草除根,定会留下后患。二来,环保部门力度小。虽然法律规定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但惩治环境违法行为的手段和措施非常有限,更何况一些地方政府还是污染企业的保护伞,若无尚方宝剑,怎能披荆斩棘?

中央明确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底线,就相当于给了环保部门一把尚方宝剑。有了这把剑,环保部门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掌握了最大话语权;有了这把剑,环保部门就明确了历史使命,就知道自己最应该干什么,为什么而服务;有了这把剑,环保部门就拥有了最有力的武器,无论遇到多坚硬的盾,都可以刺穿。

但是,光有剑不行,还得有招。环保部门只有先学好下面几招,剑才能发挥作用。

一是摸清底数。要想把健康落到实处,就要先摸清底数。虽然环境健康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但我国在这方面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没有深入研究污染物与健康的关系,没有科学统计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的数据,没有全面掌握我国环境健康现状。尤其是环境形势不断变化,新的污染物不断出现,损害公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不断更新,摸清底数难上加难。环保部门要尽快开展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制定地方环境健康规划,开展环境健康现状调查。

二是定好标准。经济发展水平可以不一样,环境质量也可以不一样,但无论在任何国家,健康标准必须一样,因为人是一样的。过去,我国的环境标准是以发展为目标、以可能为依据制定的。今后,环境标准要以公众健康为最起码的目标和最重要的依据。去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开始考虑公众健康,为适时调整环境标准开了好头。近期,淮河等地区开始以健康为依据制定环境标准,但还没有付诸实践。环保部门要尽快开展对现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行业排放标准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估,对环境质量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篇二:科学与人文,孰重孰轻?

科学与人文,孰重孰轻?

路过大学生活动中心时,看见了广西民族大学第四届大学生辩论赛半决赛的海报,其中一场的辩题是:正方: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精神;反方: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人文精神。第一感觉是,题目很怪异。

如果单是“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精神”或“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文精神”这样的命题,就没有问题;但是,一旦把“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精神”与“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文精神”作为相互的对立面来命题,就多有不妥。

早在半个世纪前,英国学者C.P.斯诺对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两种文化”的分裂,就作了精彩地描述,并进行了严厉地批评。他认为,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彼此分离和分裂造成了社会的损失,因为大多数知识分子只了解一种文化,因此会对现代社会做出错误的解释,对过去进行不适当的描述,对未来做出错误的选择与估计。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由来已久,早在文艺复兴的早期就初现端倪。两种文化的对立,最终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引爆了“科学战争”,其影响波及全球,不仅是在学术界,而且还得到了媒体和大众的密切关注。由此,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开始被广泛而深入地思考。

难道科学与人文之间真的存在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世界并不像我们想当然的那样划分成界限清晰的条条块块,这块属于科学知识对象,那块属于人文知识对象。这其实是人们出于认识世界的方便,而对知识对象进行了分科。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分科越来越细,各学科也越来越界限分明,以至造成了各学科的割裂,甚是相互对立。这显然是有背于人类认识世界的初衷,更是有背于客观世界的存在现实。

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倡导这样一种文化,即充分整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综合型文化。这不仅是人类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要求,更是促进人类文化和文明进步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学理者具备人文素养,让学文者拥有科学精神,甚至是,应该淡化和打破学科界限,进行科学与人文的综合教育。

回到辩论赛的辩题,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命题显然是有背于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要求,不管是哪一方获胜,都将会是一种误导。因此,该命题是一个伪命题,而作为一个大学的辩论赛辩题,其与广西民族大学要求建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相去甚远。

篇三: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论文

学号:

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摘 要: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理论经历了一个从“经济增长理论”到“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理论”,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渐进深化的过程。中国的基本国情表明,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思考和把握的重大战略问题。通过参加中组部组织的“第二期现代城市领导者专题研究班”的学习,实地参观考察深圳、东莞、香港、上海等地的成功经验之后。我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刻、清醒、准确地把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做到以良好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优化。

关 键 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人类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GDP每年以8%的速度飞速发展,但是也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中国一直存在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孰轻孰重的争议。中国环境保护法规的不足,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等等因素阻碍了中国政府有效地寻求一个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适当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之后评述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中形成的污染原因。最后,本文研究了促进中国环境保护发展的几点对策,以求寻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一、中国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1、空气污染。一般是指人为原因所引起的空气污染。 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生活中燃烧香烟、建筑装饰材料等也会释放一些有毒气体。 烟尘、二氧化硫、碳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 ⑴汽车尾气:汽车排放的气体,叫汽车尾气。主要的有害成分: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烟、二氧化硫等。为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 [1]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0.1-100微米,不易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能在空气中长期飘浮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影响生活和生产。来源:工厂烟囱排出的烟尘,土地、房顶、马路或建筑工地上卷起的尘土,蝴蝶抖落的翅上的鳞片,植物的花粉和细菌等。[2]

2、电子垃圾。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中国电视机的社会保有量达到3.3亿台,电冰箱、洗衣机、电脑、手机分别达到1.3亿台、1.7亿台、2000万台和1.9亿部。中国电子垃圾集散处理地主要有:广东贵屿镇、广东清远龙塘镇、广东南海大沥镇、浙江台州地区、河北黄骅市、湖南省级江西省等地[3].电子垃圾成分复杂,含有铅、汞、铬、镉、镍等几十种金属,还含有聚氯乙烯、多氯联苯、多溴联苯等多种有机成分[3]如一台电脑含多达700中化学成分,其中有毒有害成分占一半以上[4]。

3、工业水污染。工业污水不经处理即排入河道,给河流和附近的人、畜及其它生物都带来了无穷的危害。这些污水中含有汞、铬、镍、铜、铁和氮、酚等有害物质,不但会使

河里的水生生物变形或绝生,而且用这些污水灌溉过的庄稼,不是枯萎,就是籽粒含有毒素,人、畜吃了这些籽粒或蔬菜,有的中毒,有的得病,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身体健康。[5]如甲基汞引起的水俣病,砷中毒引起面部砒丁,饮用含氟量高的水出现的氟斑釉牙等。据统计1985年全国污水排放量达342亿t其中工业废水占75%,生活污水占25%。80%以上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造成水体污染。1990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为量为414亿t,其中工业废水占72%生活污水占23%。由此可见,工业废水始终是我国水域的主要污染源。

[6]

4、农业污染。由于农业生产中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以及畜禽、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非点源氮磷已日益成为地表水环境的重要污染因素。山东南四湖来自农田径流的氮磷分别占到总负荷的35%~68%[5]。太湖、滇池和巢湖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对总氮的贡献率分别为59%、33%和63%,对总磷的贡献率分别为30%、41%和73%[7]。 氮磷注入地表水体后,会造成水体不同程度的营养化。由于氮磷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水体中氮磷含量的大量增加,势必引起水生生物和某些藻类的过度生长和繁殖,从而造成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下降,引发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的大量死亡,而腐败的生物体又会加剧水体的污染。在我国的各大湖泊中,巢湖、太湖、滇池等水体由于受农业氮磷污染的影响,已处于较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以太湖为例,目前太湖97%面积的水体已呈中度富营养化状态,过量施肥、施肥结构不合理(苏南太湖地区缺钾)以及农田排水直接进入湖中等一系列因素,加剧了太湖的富营养化[8]。

二、中国经济发展中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8%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除了技术进步之外,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虽然进入2003年后。新一代领导人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予以解决,然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种种冲突却使这一问题的解决不容乐观。

我国的经济发展一开始就埋下了环境污染的祸根。一直以来,中国盛行“商人崇拜”和政策上的“向商人倾斜”,国内许多政策措施都体现出经济发展为首任的思想,在《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过程中,中方代表即表示“国的首要问题是消灭贫穷,发展经济,中国政府不可能执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除非是经济发展了”。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任何浪费污染环境的做法都可以借“发展经济”之名毫无阻碍地通行。错误的政绩观把“吸引外资”和“出口”当成了考核官员“政绩”的首要指标,出口污染环境的产品受到优惠的“出口退税”的公然鼓励,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外商投资企业被奉为上宾。并得到低税率的优惠。在这种环境换发展的政策指导下,中国当然会面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困境,高速的经济增长变为不可持续。

中国人均土地面积和资源储量都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中国要想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投入更多的治理资金与技术资金促使企业使用最能保护环境的生产方法,有效利用

资源。而我国各企业及政府部门对经济数量的追求往往让他们忽略或放弃了这部分投入,致使我国环境保护及相关资金支持和技术发展严重落后。我国在九五计划期间,政府拿出了360亿(约45亿美元)主要用于污染控制和防治,这是近两倍于六五、七五和八五计划986-2000)之和的环保投资,然而这一数据仍然低于1%的GDP数量。“十五期间”环境污染投资首次突破GDP的1%。达到1.18%。但这一投入并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基本需要。据环保总局与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每年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GDP的百分之四到八,再加上生态破坏带来的损失,总的占到GDP的百分之十三到十五。在《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中指出。中国2004年全年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占全年GDP的3.05%,治理成本占GDP的1.80%,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虚拟治理成本),占当年GDP的1.80%。这一切资金要求与我们现有的投人数额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资源短缺的约束,但这只是表面现象,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粗放型的方式。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产生了一种资源约束的错象。而且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也造成我国产品结构、进出口技术结构各方面严重失调,其发展的最终结果都将导致环境的急剧恶化。如果我国有好的市场经济,转变了现在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那么,就会促使技术的不断进步,能不断地开发出新的资源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时,资源约束的现象才会真正消失。

三、对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的处理方式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条件,在不同时期或区域始终都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政府的决策和运行、政策法规制定以及社会某些制度的形成,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它甚至还起决定性作用。因为不同的生态环境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分布状况和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生产力水平越低下,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明显。而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往往会导致原有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肯定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又要充分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应努力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尽可能解决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片面与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克服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全面进步、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短视行为,要时刻注意在利用生态环境资源过程中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在改变生态环境中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就是变生态环境物为社会财富的过程,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解决人类需要增长与生态环境有限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当前,尤其要提高对生态环境价值及其资源有限性的认识,并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种配套的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切实转变生产方式,尽快摆脱高投入、高开发、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模式诱发的生态环境危机。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惟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丽水实际出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市

建设为载体,以辩证思维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胡总书记强调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科学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清醒地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繁荣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两大目标,也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辩证对待、不可偏废。加快经济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首要任务。

我国在加速向着工业化强国迈进的步伐,环境污染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问题,与此同时,也在提示开展环境保护运动的必要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单从遏制环境恶化,制止大气环境、水环境恶化的角度来说,就应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当然,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还必须提高人们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大资金投入,搞好技术升级,拓展和研发替代能源,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发电,提高单位产量的能源利用率。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不仅是政府、专家的事,积极树立低碳生活理念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低碳生活,是一种自然而然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注意节电、节油、节气、垃圾回收以及绿色出行,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每个节能细节做起。很多低碳生活方式,大家都是可以做到的,即使是再小的一份力量,都是对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的一种支持。

我们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战略,或许要取决于很多细微之处。人们应看到,这“细微之处”不只是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小,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科技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都有责任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向公众开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创意活动和普及工作,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的科学发展决策,变为全民的实际行动。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世界公民”责任担当,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因此,倡导低碳经济、改善生活方式,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此外,随着高科技在各个产业渗透,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散,使得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大大增加,从技术上讲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之间的技术竞争将成为制胜的焦点。因而,企业必须进一步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是技术创新,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才能在未来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企业发展战略,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技术创新对于一个生产企业如此,对于一个国家亦如此。科技是生产力,技术创新也是生产力。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倍增器。没有科技为动力,没有技术创新为推力,我国

篇四: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之路

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之路

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较高层次时的城市建设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需要,也是提高城市品位的需要。早在1998年,我省即确立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1999年7月,海南省出台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跨越‘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阶段,突破‘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高效的生态型经济”的战略设想。

由于我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加上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基础差,起点低。因此,在实现生态省建设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发展与保护和谐双赢,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现状

历经十年,省委、省政府把建设生态省作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富民强省的大事来抓。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把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高效生态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海南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生态的文明进步;尤其是开展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改变了农村封闭落后的生活方式,较好地把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触角伸到了千家万户。

目前,我省虽然拥有一流的人居和发展环境,但是也已经产

生了一些生态问题。2007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7年海南省空气、河流、湖泊、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生产发展仍存在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开发造成环境恶化,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防林、乱捕滥杀野生动物和破坏珍稀植物资源等事件还时有发生;毁林开荒、毁林采矿等生态破坏事件及其他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仍然存在,突出表现在:部分居住山区的群众还习惯于“刀耕火种”,有些开发商大面积毁林种果,一些专业户毁林挖塘养鱼虾,更有甚者是有的经营者专对名贵树种和百年老树挖采砍伐。可以说,海南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在生态省目标确立之后,其实比以前更加尖锐和深刻,更加持久和复杂。

二、正确认识生态与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

落实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不存在孰重孰轻,而是同等重要。二者相容则两利,相斥则两败。片面突出经济发展,短期GDP可能上去了,但老百姓的生存权就受到影响。长期突出经济增长,资源、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GDP也不可能持续,甚至出现环境污染事故以及生态破坏。因环境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量变到质变转化,环境问题将演变成政治问题。片面突出生态环境保护,老百姓的基本发展权也不可能得到保障,长期下去必然引发生态破坏,环境问题照样可演变为政治问题。把生态与经济对立起来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不符合生态文

明的理念。在生态文明社会里,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是紧密相联的,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改善生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为了当地发展和老百姓致富,不考虑经济,侈谈生态,无法鼓励老百姓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生态建设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或纸面上;只考虑经济发展,不考虑生态和资源的承受能力,这种发展也必然是不可持续的,迟早要遭到自然的报复。因此,要更新观念,向生态要经济效益,将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即是协调生存权、发展权的关系,在平衡点上实现相互促进、和谐共赢。

三、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文明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其表现形式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对维护地球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就决定了林业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生态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这是对林业重要性的准确判断,预示着林业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林业以培育森林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使命,是生态建设的排头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一)林业通过生态建设,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能够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二)林业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三)林业通过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唤起人们的绿色意识,促使人们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厚重的文化支撑。

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之路的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在努力实现生态省战略目标的背景下,我们就必须开展深入的生态保护工作。一是从区域和规划入手,按照生态规律组织经济活动,超越传统经验式生态管理阶段;二是切实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超越开发与生态冲突的传统模式;三是将发展特色经济与绿色经济相结合,建立生态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超越粗放型农业和大规模面源污染阶段;四是从开发建设的源头控制生态破坏,实行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和恢复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超越片面追求建设速度,减少建设费用,忽视生态保护的建设阶段。

(一)完善“立法”,加快我省生态领域的立法工作

我省自1988年建省办特区以来,在林业生态保护方面的立

篇五:孰轻孰重

孰轻孰重

作者:奚光章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3年第04期

摘要:充分理解了语、言、听、说、读、写、讲、悟之间的轻重关系,才能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从而民族地区中学语文教学才可能有很大的提升。

关键词:语言 听 说 读 写 讲 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120-01

人们把西藏叫做远方,也叫做离天最近的地方,我就是生活并工作在这里。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并辛勤从教16载,对于语文教学中的诸多弊端可谓感触颇深,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上对语文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详细列举如下,恳请指点,以便找到更好的方法。

1 重语轻文

语文课就是和语言文字打交道。对于教师来说,语言是用来“传道授业解惑”并表达感情的,文字是用来传递思想的;对于学生来说,语言是用来“讨论质疑探究”并发泄情绪的,文字是用来表达所思所想的载体。新课标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然而,在落实新课标精神的过程中,却产生了许多变体,教师主导论者认为,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黑板上却是一尘不染,学生主体论者认为,学生就应该在课堂上情绪高昂,争论不休,热闹非凡,却没有形成任何值得探讨的有价值的文字性材料。课后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才发现这样的课堂弊端甚多,一方面教师的滔滔不绝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厌恶、进而讨厌语文这个学科,另一方面学生的表面热闹将会导致课堂的无序化、从而使语文课成为自由散漫随心所欲的代名词。在这样的语文课堂“成长”起来的学生当面对最能体现个人思想深度和表达能力的写作时,才会发现自己在课堂上一无所获。

2 重听轻说

语文课堂上,教师说的最多一句话是,你到底听不听?几乎从来不这样问,你说说你不听的理由。根源在于,教师更看重学生的“听”,而忽略了学生“说”的权利。而且教师评价学生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他们听课的态度和情况,却很少有教师去反思学生不听课的真正原因。是自己讲得太多?还是自己讲得不好?是自己所讲的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自己讲课的方式方法不对?也许很多教师会说,课堂上我尽心尽力了,认真讲课的我难道有错吗?至于学生听与不听,那是他自己的事。笔者想说的是,的确你的态度没有错,但你的方法真的错了,应为你忽略了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的独立的生命个体的存在。假如能够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是“一言堂”的场所、不再是满堂灌的阵地,而是一个可以探讨教学方式方法、可以尊重其他生命个体

的意愿的论坛,那么作为教师来说,应该不再那么劳累;作为学生来说,应该不再那么被动。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如果能让学生多些“说”的权利,少些“听”的义务,那么,对于作为“说”者的教师和作为“听”者的学生来说,无疑将是一种释放与解脱。语文教育工作者,试试吧,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 重读轻写

为了保证语文课堂的质量,同时也是对语文课堂效果的检测,我们开设了专门的语文阅读课堂,当然还有那传统的语文早读课。笔者看见并发现,无论是阅读课,还是早读课,学生几乎都在积极参与,然而,当面对写作练习时,窘境出现了,学生要么是手足无措,不知如何下笔;即或拼凑出一篇文章,也是不知所云。原因在哪里呢?早读所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以及和阅读对篇章结构的掌握能力没有达到有效的转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只重视了“读”而轻视了“写”。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转化呢?笔者认为,“读”是前提,必须继续提高阅读的质和量并加大早读的监督力度,而“写”才是治标且治本的根本,只有在不断地“写”的过程中才能掌握怎样“写”的方法与技巧。所以,只有既重视“读”又重视“写”的正确方针的指导之下,才能保证我们语文课堂的质量,如果单凭教师讲一些写作的技巧,或者仅靠学生自己的“读”,都无法达到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

4 重讲轻悟

有的语文教师抱怨,新课标加大了教材中文言文的篇幅,如果要我们少讲,那怎样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呢?于是,教师们就大讲特讲,将一篇又一篇文言文按照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按部就班地讲下来,一方面将一篇篇课文割裂,然后把支离破碎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另一方面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把一些既成的结论摆放在学生的面前,然后轻描淡写地对学生说,记吧,高考有用的,最后长出一口气,一副功德无量的样子。诚然,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但是这样的方法却是不足取的,因为它忽略了作为教学过程主体的学生的存在,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它直接省略了学习中“悟”的过程,从而违背了高效学习的规律,沉重打击了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笔者认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保护他们的对于自己的信心。因此,讲解文言文是必要的,但必须是精讲,更重要的是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在学生的“悟”字上,从而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在面对高考时的文言文新材料是才能够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并取得理想的分数。

当然,对于民族地区中学语文教学的不足,笔者的认识可能有诸多偏颇之处,但基于提出这些不足的目的在于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并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