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收购鲜瓜萎中药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45:29 体裁作文
篇一:部分中草药种植前景浅析
在“回归自然”的潮流扑袭全球的今天,天然药物以基较小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无疑成为我国中草药种植业发展的绝好契机。随着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中药产业带来发展机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健康观念发生了显著改变,已由单纯的疾病治疗型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相结合,中草药正成为研究开发预防癌症、艾滋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新药药源。同时随着现代人类疾病谱发生的显著变化,中草药在治疗现代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病症、代谢和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中草药在保健食品、天然香料、化妆品市场也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全球对中草药的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国际市场的天然植物药及其保健品的市场销售额将达到2000亿美元以上。然而随着国门的打开,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目前在国际汉方药材市场上,有着数千年发展历史的中草药并未独占鳌头,日本、韩国等国的汉方药材已占有了不小的份额。分析国际国内市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适当发展以下优势品种的种植,中草药种植业前景还是乐观的。
一、药食两用中草药将倍受青睐
由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回归大自然的思潮日渐强劲,人类的医疗模式已从原来的治疗型逐渐转向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型,而一些具预防与保健功能的中草药也将逐渐受到青睐。专家们分析,保健食品、天然绿色食品开发将成为黄金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原料。定位于保健药品的中草药、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用的天然中草药可适当种植。如杏仁、枸杞、沙棘、薏苡仁、芡实、山药、茯苓、山楂、决明子、鱼腥草、何首乌、桑椹子、大枣、葱、蒜、桔梗、葛根、刀豆、百合、赤小豆、生(干)姜、紫苏、木瓜、枸杞子、莲子、榧子(香榧)、花椒、佛手、藿香(小)、扁豆(白)、龙眼肉(桂圆)、桃仁、黑芝麻、八角茴香、酸枣仁、桅子、甘草、代代花、罗汉果、肉桂、莱菔子、陈皮、砂仁、乌梅、肉豆蔻、白芷、菊花、藿香、沙棘、郁李仁、青果、薤白、薄荷、丁香、高良姜、白果、香橼、火麻仁、香薷、红花、紫苏、黄芥子、鲜白茅根、马齿苋、鲜芦根、蒲公英、益智、淡竹叶、胖大海、金银花等。还有一些被国家中草药管理局列入名贵紧缺中草药推荐发展“菜单”的中草药如藏红花、天麻、黄芪、牛膝、药枣、细辛、蔓荆子、泽泻、石斛、射干、菟丝子、柴胡、半技莲、板蓝根、草果、乌梅、五倍子、杜仲、厚朴花、黄柏、辛夷花、黄连、贝母、千年健、银杏等品种也可适当种植。
二、天然香料市场有望扩大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开发新型的香料制品,以改善目前使用化学合成的香料制品,预防各类疾病。因此,目前可种植台芦荟、灵香草、荆芥、益母草、薄荷、大茴、玫瑰、茉莉花、皂角、何首乌等中草药品种,对提炼香精、纯天然香用油以及对目前食品工业中的糕点、饮料结构调整均会带来好处。
三、抗癌中草药前景看好
用以研制抗癌等药物的天然药材种植前景看好。防治各种癌症、艾滋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已是全世界医药科技领域和医药生产企业研究开发的热点。先进国家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进行研究。天然药物的宝库----中草药资源中,有很多中草药品种是防癌、治癌的尖端药物,如天仙子、红豆杉、瓜萎(果)、天花粉、山豆根、沙棘、高良姜、银杏叶等都是制造防癌、治癌药物的重要原料。
四、生物农药是重要方向
随着化学制剂农药对人体的危害日益严重,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了解的生物农药,在人世后将加速开发和利用,如苦参、苦瓜、苦楝子、狼毒、莽草、鱼藤、半边莲、柠檬等品种,有着解毒功效,也将随之有更大的需求。
篇二:瓜蒌
瓜蒌的功效与作用|
瓜蒌即栝楼,根(中药名天花粉),果(中药名括楼实),果皮(中药名括楼皮)、种子(中药名括楼仁),都供药用,有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等作用。 种子含脂花肪油;果实含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糖类、色素;根含蛋白质、皂苷、酸类。 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果实入药称全栝楼、栝楼皮,种子入药称栝楼仁,块根入药称天花粉。果实含皂甙、有机酸、脂肪油等。味甘、性寒。有润肺祛痰、利气宽胸作用。治疗咳嗽痰粘,胸闷作痛。栝楼制剂治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功能主治
润肺,化痰,散结,润肠。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
治疗冠心病。每日用瓜蒌五钱,薤白四钱,制成片剂,三次分服。治疗25例,观察2~8周,22例有不同程度症状改善。16例心电图复查,14例示V5T被改善,2例恶化;12例服药前示S-T段压低者,10例改善,1例不变,1例恶化;服药前平均V5T波振幅为0.96毫米,服药后平均T波振幅增至2.7毫米;服药前平均S-T段下降0.84毫米,服药后S-T段平均下降0.27毫米。改变最明显1例在服药前二月发现有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V2-V4QS波,T波倒置,服药后11月病员症状明显改善,V2-V4Q波消失,V5T波向上;另1例原有心绞痛及窦性静止,V5T波平坦,服药四月后T波回至正常,窦性静止消失。服药后少数病例感胃部不适,经服氢氧化铝后好转。观察中曾将瓜蒌与薤白分开服用,结果病人均反应瓜蒌片疗效较薤白片为佳。此片对冠状动脉供血作用,可能与通过放松动脉紧张度,减少心脏负荷有关。
治痰嗽
黄熟瓜蒌一个。取出子若干枚照还去皮杏仁于内,火烧存性,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时,白萝卜汤送下。(《鲁府禁方》)
治喘
瓜蒌二个,明矾一块,如枣子大,入瓜蒌内,烧煅存性,为末。将萝卜煮烂,蘸药末服之,汁过口。(《普济方》:栝蒌散)
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黄连50克,半夏(洗)250克,栝楼实大者一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小陷胸汤)
治酒癖,痰吐不止,两胁胀痛,气喘上奔,不下饮食
栝楼瓤50克,神曲末25克(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葱白酒调下10克。(《圣惠方》
治肺燥热渴,大肠秘
九月、十月间熟栝楼取瓤,以干葛粉拌,焙干,慢火炒热,为末。食后、夜卧,以沸汤点三钱服。(《本草衍义》)
〖注意事项〗
宜忌: 脾胃虚寒, 大便不实, 有寒痰、湿痰者不宜.
“寒胃滑肠, 胃虚少食, 脾虚泄泻, 勿投.畏牛膝、干漆, 恶干姜, 反乌头.”(《本草害利》)
毒副作用: 瓜蒌注射液的毒性很小, 小鼠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相当于生药 363±33g/kg 和 306±22g/kg.
麻醉犬一次静脉滴注100g/kg(相当于人用治疗量的100倍), 除在给药时有短暂的血压下降外, 未见其他明显毒性反应.
临床应用本品, 内服过量瓜蒌可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和腹痛泄泻.服用瓜蒌片, 除少数病例有胃部不适及轻度腹泻、个别病例有月经过多外, 其他反应极少.瓜蒌注射液给413例患者静脉滴注, 其中1例发生血压降低和胸闷加重, 1例出现下腹疼痛, 2例头晕, 2例畏寒, 1例低热, 总的不良反应率为1.7%.但是肌注者则无不良反应.
〖医家论药〗
“润肺燥, 降火.治咳嗽, 涤痰结, 利咽喉, 消痈肿疮毒.”“张仲景治胸痹痛引心背, 咳唾喘息及结胸满痛, 皆用栝楼实, 乃取其甘寒不犯胃气, 能降上焦之火, 使痰气下降也.”(《本草纲目》)
“栝楼实, 其性较栝蒌根稍平, 而无寒郁之患.”(《本经逢原》)
“栝楼实, 润燥开结, 荡热涤痰, 夫人知之;而不知其舒肝郁, 润肝燥, 平肝逆, 缓肝急之功有独擅也.”(《重庆堂随笔》)
“瓜蒌, 性味与花粉相同, 惟润降之功过之.故凡上焦郁热, 垢腻痰火咳嗽等证, 皆可用之.一切肺痈、肠痈、乳痈之属火者, 尤为相宜.”(《本草便读》)
“栝楼实之长, 在导痰浊下行, 故结胸胸痹, 非此不治.然能导之使行, 不能逐之使去, 盖其性柔, 非济之以刚, 则下行不力.是故小陷胸汤则有连、夏, 栝楼薤白等汤则有薤、酒、桂、朴, 皆伍以苦辛迅利之品, 用其所长, 又补其所短也.”(《本草思辨录》)
“栝楼, 能开胸间及胃口热痰, 故仲景治结胸有小陷胸汤, 栝楼与连、夏并用;治胸痹有栝楼薤白等方, 栝楼与薤、酒、桂、朴诸药并用.若与山甲同用, 善治乳痈;
若与赭石同用, 善止吐衄;若但用其皮, 最能清肺、敛肺、宁嗽、定喘;若但用其瓤, 最善滋阴、润燥、滑痰、生津;若但用其仁, 其开胸降胃之力较大, 且善通小便.”(《医学衷中参西录》)
篇三:中国药典瓜蒌
《中国药典》:瓜蒌
【拼音名】 Guā Lóu
【英文名】 FRUCTUS TRICHOSANTHIS 【来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连果梗剪下,置通风处阴干。 【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或宽椭圆形,长7~15cm,直径6~10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基,基部略尖,具残存的果梗。轻重不一。质脆,易破开,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果瓤橙黄色,黏稠,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具焦糖气,味微酸、甜。
【炮制】 除去梗及泥沙,压扁,切丝或切块。 【性味】 甘、微苦、寒。 【归经】 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9~15g。
【注意】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摘录】 《中国药典》
《*辞典》:瓜蒌
【拼音名】 Guā Lóu
【英文名】 Fructus Trichosanthis
【别名】 天撤、苦瓜、山金匏、药瓜皮。
【原形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有棱线,卷须2~3歧。叶互生,叶片宽卵状心形,长宽相近,5~14cm,3~5浅裂至深裂,边缘常再分裂,小裂片较圆,两面稍被毛。雄花生于上端1/3处,3~8朵成总状花序,有时单生,萼片线形,花冠白色,裂片扇状倒三角形,先端流苏长1.5~2cm;雌花单生,花梗长约6cm。果实椭圆形至球形,长7~11cm,果瓤橙黄色。种子扁椭圆形,长11~16mm,宽7~12mm。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丛、林缘半阴处。主产山东、河南、河北。
【性状】 果实卵圆形或类球形,长7~15cm,直径6~10cm,表面深橙黄色至橙红色,皱缩或较平滑,顶端有残存花柱基,基部有果梗残迹;质脆,易破开,果皮稍厚,内表面黄白色,果瓤橙黄色,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气如焦糖;味微酸甜。
【化学成份】 果实含三萜皂甙、氨基酸、糖类、有机酸;种子含油酸、亚油酸及甾醇类化合物。 【性味】 性寒,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乳痈、肺痈、肠痈肿痛。
【附方】 根名天花粉,含天花粉蛋白,能清热生津、消脓排肿。天花粉蛋白纯品用于中期引产,抗早孕。 【摘录】 《*辞典》
天花粉
清胸胃之烦热.痰垢均除.解心肺之炎蒸.苦甘并济.生津止渴.金燥宜求.行水消瘀.黄瘅可治.消肿排脓结可散.泽枯润槁性偏寒.(天花粉色白甘苦而寒.即瓜蒌根也.入肺胃血分.专清上焦邪热.下降一切黄瘅肿
毒.皆从郁热水血互结而来.其能利水道.消瘀血.故主治如上.玉露霜即鲜天花粉.以水澄出之粉晒干用.性味主治皆同.略厘清浊耳.)
瓜蒌
气味相同花粉.治疗各有偏宜.润肺清肠.降痰火下行为顺.消瘀涤垢.治结胸上实颇灵.用仁则润滑肠中.用皮则清于肺部.(瓜蒌性味与花粉相同.惟润降之功过之.故凡上焦郁热.垢腻痰火咳嗽等证.皆可用之.一切肺痈肠痈乳痈之属火者.尤为相宜.但冷滑大肠.脾虚无火.大便不实者.不可用也.)
瓜蒌
性微寒。入肺经,化痰。治寒嗽、伤寒、结胸、解渴、止烦。
要去壳用仁。重纸包好,砖压掺之,去油用。
──丛本卷中
【药用】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果实。 【性味与归经】甘,寒。入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肺化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 【临床应用】1.用于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及肺痈等症。
瓜蒌甘寒清润,有清肺化痰功效,故可用于痰热咳嗽、咯痰稠厚、咳吐不利及肺痈等症,常与知母、浙贝母、生苡仁、冬瓜子等配伍同用。
2.用于胸痹胁痛及乳痈肿痛等症。 瓜蒌能清上焦的积热,又可化浊痰的胶结,故能通胸膈的痹塞,而治胸痹胁痛,在应用时常与薤白配伍。此外,本品还可用于乳痈初起、
肿痛而未成脓者,与蒲公英、乳香等合用,有消肿散结的功效。
3.用于肠燥便秘。
瓜蒌仁质润多油,善涤痰垢而导积滞,有
滑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肠燥便秘等症,常与火麻仁、郁李仁等配伍应用。
【处方用名】全瓜蒌(药店配炒瓜蒌皮三分之一,炒蒌仁三分之二)、瓜蒌皮、蒌皮、炒瓜蒌皮(均配炒瓜蒌皮,有清肺化痰、宽中利气之功)、瓜蒌仁、炒瓜蒌仁(均配炒瓜蒌仁,用时打碎,有润燥滑肠之功)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1.瓜蒌一药,原植物称为栝蒌,使
载于《本经》。在古代使用时不分皮、仁,以整个果实使用,如汉代《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上称为栝蒌实,都以枚计。至后世始分栝蒌果实的果皮为瓜蒌皮,专主清肺化痰、宽中利气,适用于痰热咳嗽、胸痹胁痛等症;瓜蒌的种子为瓜蒌仁,偏主润燥滑肠,适用于肠燥便秘。如属便溏腹泻,不宜应用;皮、仁合用,称全瓜蒌,则上清肺胃之热而化痰散结,下润大肠之燥而滑肠通便。
2.本品配以贝母,则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以治燥痰;配以薤白,则开胸散结、通阳利气,以疗胸痹。
3.据上所述,古代所用的栝楼或栝蒌,及今之瓜蒌。但上海及江、浙地区药店中另有“栝蒌”一物,它的皮成焦黄色,与瓜蒌皮相似,但种子中段则凸起如束腰带,形如螳螂头,与瓜蒌仁不同。它是葫芦科草本植物王瓜的果皮和种子,与本品不同,应予区分。
【方剂举例】栝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栝蒌、薤白、半夏、白酒。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
公瓜蒌与母瓜蒌根的区别在于,公瓜蒌根是不能繁殖的,繁殖出的瓜蒌也会是雄性的,雄性是不
结果子的。2种根的药效基本一样。。都是切片晒干然后洗粉,相对来说,公瓜蒌根洗出的粉要多一点,现在一公斤切片晒干的根价格在15元左右,一般瓜蒌根入药都是切片洗粉,很少有单独使用的,瓜蒌根肯定可以卖,鲜的根晒干价格不一样。洗粉后成品,就是天花粉。
【功用主治】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本草备要》:降火润燥,滑痰解渴,古方多用治消渴病(即糖尿病)。行水通经,胃热疸黄,口燥唇干,肿毒发背,乳痈疮痔。 《医林纂要》:补肺,敛气,降火,宁心,兼泻肝郁,缓肝急,清膀胱热,止热淋小便短数,除阳明湿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瓜篓又称药瓜、野瓜、吊瓜。
学名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块根圆柱状,富含淀粉。茎有直棱及直槽,被柔毛,多分枝。单叶互生。瓠果肉质,椭圆形或球形,成熟时黄褐色。 瓜篓籽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硒等16种微量元素。食用瓜篓籽,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离体绒癌细胞的增殖和艾滋病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有辅助疗 效,能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并有瘦身美容等多种功效,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来 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 【功 效】:润肺,化痰,散结,滑肠。 【主 治】: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①《别录》:" 主胸痹。"②《本草图经》:"主消渴。"③成无己:"通胸中郁热。"④《伤寒类要》:" 治脾瘅溺赤出少,惕惕若恐。"⑤《品汇精要》:"消结痰,散痈毒。"⑥《纲目》:"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消痈肿疮毒。"⑦《江苏植药志》:"治水肿"⑧《山西中药志》:"瓜瓢洗手,治冻裂。"【性味归经】:甘苦,寒。①成无己: "味苦,寒。"②《日用本草》: "味苦,平凉,无毒。"③ 《本草衍义补遗》: "甘,润。入肺、胃、大肠经。①《本草汇言》: "入手少阴、太阴经。"②《本草新编》: " 入肺、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捣汁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大便不实,有寒痰、湿痰者不宜。①《本草便读》:"冷滑大肠,脾虚无火、大便不实者不可用。"②《本经逢原》:"脾胃虚及呕吐自利者不可用。" 【药物配伍】:《本草经集注》:"枸杞为之使。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别 名】:果裸(《诗经》)、王菩(《吕氏春秋》)、地楼(《本经》)、泽巨、泽冶(《吴普本草》)、王白(《广雅》)、天瓜(《尔雅》郭璞注)、萯(《穆天子传》郭璞注)、瓜蒌(《针灸甲乙经》)、泽姑、黄瓜(《别录》)、天圆子(《东医宝鉴》)、柿瓜(《医林纂要》)、野苦瓜(《贵州民间方药集》)、杜瓜、大肚瓜《(浙江中药手册》)、药瓜《(四川中药志》)、
鸭屎瓜(《广东中药》)
【处方名】:栝楼、瓜蒌、全瓜蒌、全栝楼、糖瓜蒌、瓜蒌瓢、瓜蒌实、瓜蒌瓤等
【商品名】:瓜蒌、栝楼、全瓜蒌、全栝楼,以个大皱缩、皮厚柔韧、杏黄或红黄色、糖性足、不破皮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药树主产山东、安徽、河南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霜降至立冬果实成熟,果皮表面开始有白粉并为淡黄色时,即可采收。连果柄剪下,将果柄编结成串,先堆积屋内2~3天,再挂于阴凉通风处晾干(2个月左右);然后剪去果柄,用软纸逐个包裹,以保持色泽。防止撞伤破裂,否则易生虫发霉。
【拉丁名】:药材Fructus Trichosanthis原植物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炮制方法】:去柄,洗净,置蒸笼内蒸至稍软,压扁,切成块。
【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①《本草图经》:"栝楼,今所在有之。皮黄肉白,三、四月内生苗,引藤蔓,叶如甜瓜叶,作叉,有细毛。七月开花,似葫芦花,浅黄色。实在花下,大如拳,生青,至九月熟,赤黄色。其实有正圆者,有锐而长者,功用皆同。"②《纲目》:" 栝楼,其根直下生,年久者长数尺,秋后掘者结实有粉,夏月掘者有筋无粉,不堪用。其实圆长,青时如瓜,黄时如熟柿,山家小儿亦食之。内有扁子,大如丝瓜子,壳色褐,仁色绿,多脂,作青气。"③《重庆堂随笔》:"栝楼实一名天瓜,故其根名天瓜粉,后世讹瓜为花,然相传已久,不可改矣。……今药肆中名此为瓜蒌,以土瓜根子为栝楼,用者不可不审。土瓜一名王瓜,即《月令》孟夏王瓜生是也;非蔬圃之黄瓜,蔬圃黄瓜一名胡瓜,《随园食单》作王瓜者误也。"
【生药材鉴定】:干燥果实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长约9厘米,直径约6厘米。果皮橙黄色或土黄
色,微有光泽,皱缩,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存,基部略尖,有果柄的残余,果柄部周围的果皮上有放射状纵沟。质重,剖开后内表面黄白色,并有纤维,肉质胎座多已缩成粘丝状,种子集结成团。气如焦糖,味略甜。以个大、不破、色澄黄、糖味浓者为佳。此外,子叶细胞充满糊粉粒,并含脂肪油滴和脂类物质;内胚乳细胞充满细小糊粉粒;以及镶嵌状排列的假种皮细胞、色素块等。本品以饱满、油性足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果实含三萜皂甙、有机酸、树脂、糖类和色素。种子含脂肪油。果实所含的蛋白质与其块根"天花粉"所含的蛋白质不同,参见"天花粉"条。 栝楼果实含皂甙、有机酸及其盐类、树脂、脂肪油、色素、糖类,还含有精氨酸、赖氨酸、丙氨盐、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及类生物碱物质,后者含有多个单体。果皮含棕榈酸、木蜡酸、蜡酸、蒙坦尼酸、蜂蜜酸、L-(一)-α- 棕榈酸甘油酯 、△7-豆甾烯醇、△7-豆甾烯酮 –3和△7-豆甾烯醇 -3- β-D-吡喃葡萄糖。并含钾、钠、钙、镁、铜、锌、铁、钼、铬等金属元素。⑴栝楼仁含皂甙、有机酸及其盐、树脂、脂肪油及色素。脂肪油仿量为26%,其中饱和脂肪酸占30%,不饱和脂肪酸占66.5%,以栝楼酸(trichosanic acid)为主。此外,种子油中尚含有安石榴酸,可能为栝楼属种子油中的特片成分。油中还含有 4个△5-萜类,6个△7-萜类,被鉴定为菜油甾醇、7,24-胆甾双烯醇、7,25-胆甾双烯醇,7,22,25-胆甾三烯醇。并分到豆甾完醇。⑵中华栝楼种子成分与栝楼种子大致相同,分得△7-豆甾烯醇葡萄糖甙和α-菠菜甾醇葡萄糖的混合物,及三个酚类化合物。
篇四:中药材分类
按功效分类 一、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麻黄、桂枝、紫苏(附药:紫苏梗)、生姜(附药:生姜皮、生姜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二)发散风热药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附药:葛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
(二)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三)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
(四)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五)清虚热药
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三、泻下药
(一)攻下药
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
(二)润下药
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三)峻下逐水药
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
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
(二)祛风湿热药
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古楠叶
五、化湿药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水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
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附药:冬瓜子)、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
(二)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附药:车前草)、滑石、木通(附药:关木通、川木通)、通草、瞿麦、扁蓄、地肤子、海金沙(附药:海金沙藤)、石韦、冬葵子、灯心草、萆薢
(三)利湿退黄药
茵陈、金钱草、虎杖、地耳草、垂盆草、鸡骨草、珍珠草
七、温里药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附药:八角茴香)、丁香(附药:母丁香)、高良姜(红豆蔻)、胡椒、花椒、荜茇、荜澄茄
八、理气药
陈皮(附药: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青皮、枳实(附药:枳壳)、木香、沉香、檀香、川楝子、乌药、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绿萼梅、娑罗子、薤白、天仙藤、大腹皮、甘松、九香虫、刀豆、柿蒂
八、理气药
陈皮(附药: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青皮、枳实(附药:枳壳)、木香、沉香、檀香、川楝子、乌药、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绿萼梅、娑罗子、薤白、天仙藤、大腹皮、甘松、九香虫、刀豆、柿蒂
九、消食药
山楂、神曲、麦芽、稻芽(附药:谷芽)、莱菔子、鸡内金、鸡矢藤、隔山消、阿魏
十、驱虫药
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鹤草芽、雷丸、鹤虱、榧子
十一、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小蓟、大蓟、地榆、槐花(附药:槐角)、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羊蹄 化瘀止血药
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降香
收敛止血药
白芨、仙鹤草、紫珠、棕榈炭、血余炭、藕节、檵木
温经止血药
艾叶、炮姜、灶心土
十二、活血化瘀药
(一)活血止痛药
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夏天无、枫香脂
(二)活血调经药
丹参、红花(附药:番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藤、鸡血藤、王不留行、月季花、凌霄花
(三)活血疗伤药
土鳖虫、马钱子、自然铜、苏木、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
(四)破血消症药
莪术、三棱、水蛭、虻虫、斑蝥、穿山甲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温化寒痰药
半夏(附药:水半夏)、天南星(附药:胆南星)、禹白附(附药:关白附)白芥子、皂英(附药:皂角刺)、旋覆花(附药:金沸草)、白前、猫爪草 清化热痰药
川贝母、浙贝母、瓜萎、竹茹、竹沥、天竺黄、前胡、桔梗、胖大海、海藻、昆布、黄药子、海蛤壳、海浮石、瓦楞子、礞石
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附药:甜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马兜玲、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附药:银杏叶)、矮地茶、洋金花、华山参、罗汉果、满山红、胡颓子叶
十四、安神药
重镇安神药
朱砂、磁石、龙骨(附药:龙齿)、琥珀
养心安神药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谁收购鲜瓜萎中药材)酸枣仁、柏子仁、灵芝、缬草、首乌藤、合欢皮(附药:合欢花)、远志 十五、平肝息风药
(一)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珍珠母、牡蛎、紫贝齿、代赭石、刺蒺藜、罗布麻、生铁落
(二)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附药:山羊角)、牛黄、珍珠、钩藤、天麻(附药:密环菌)、地龙、全蝎、蜈蚣、僵蚕(附药:僵蛹、雄蚕蛾)
十六、开窍药
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
十七、补虚药
补气药
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刺五加、绞股蓝、红景天、沙棘、饴糖、蜂蜜
补阳药
鹿茸(附药:鹿角、鹿角胶、鹿角霜)、紫河车(附药:脐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核桃仁、冬虫夏草、胡芦巴、韭菜子、阳起石、海狗肾(附药:黄狗肾)、海马、哈蟆油、羊红膻
补血药
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楮实子
补阴药
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明党参、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桑椹、黑芝麻、龟甲、鳖甲
十八、收涩药
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浮小麦(附药:小麦)、糯稻根须
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石榴皮、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 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海螵蛸、莲子(附药:莲须、莲房、莲子心、荷叶、荷梗)、芡实、刺猬皮、椿皮、鸡冠花
十九、涌吐药
常山、瓜蒂、胆矾
二十、攻毒杀虫止痒药
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蟾酥(附药:蟾皮)、樟脑、木鳖子、土荆皮、蜂房、大蒜
二十一、拔毒化腐生肌药
升药、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
按药用部位分类 根类中药:何首乌、川乌、附子、白芍、板蓝根、甘草、黄芪、葛根、人参、三七、当归、柴胡、白芷、龙胆、萝芙木、丹参、黄芩、玄参、地黄、党参、桔梗、南沙参、麦冬、天冬、温郁金
根茎类:绵马贯众、大黄、黄连、延胡索、川芎、白术、苍术、天南星、半夏、石菖蒲、浙贝母、川贝母、黄精、玉竹、知母、莪术、天麻、白及 茎木类中药:关木通
皮类中药:桑白皮、牡丹皮、厚朴、肉桂、黄柏、五加皮、香加皮、地骨皮
叶类中药:银杏叶(银杏)、侧柏叶(柏子仁)、大青叶、枇杷叶、番泻叶、颠茄、洋地黄、艾叶、淡竹叶
花类中药:辛夷、槐米(花)、长春花、洋金花、金银花、菊花、红花、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马兜铃、五味子、白芥子、苦杏仁、山楂、决明子、补骨脂、枳实和枳壳、陈皮、小茴香、枸杞子、砂仁、豆蔻
全草类中药:石韦、麻黄、细辛、仙鹤草、薄荷、荆芥、益母草、紫苏、藿香、茵陈、青蒿、石斛
藻、菌、地衣类中药:昆布、冬虫夏草、茯苓、灵芝、猪苓、雷丸、马勃、松萝
树脂类中药:
其它类中药:海金沙、松花粉(松香、松节油)、琥珀、儿茶、芦荟 动物类中药:蟾酥、麝香、鹿茸、牛黄、珍珠、斑蝥、蜂蜜、海马、蛤蟆油、龟甲、熊胆、阿胶、羚羊角、地龙、石决明、牡蛎、全蝎、蜈蚣、僵蚕蛤蚧、蕲蛇、鸡内金、五灵脂
矿物类中药:朱砂、雄黄、自然铜、赭石、铅丹、信石、轻粉、炉甘石、滑石、石膏、芒硝、硝石、硫黄、龙骨
篇五:中药分析以及药性 瓜蒌仁
名称:瓜蒌仁
类别:化痰止咳平喘药
拼音:Gua Lou Ren
拉丁:Semen Trichosanthis
别名:
药用部位:干燥成熟种子
药材性状:栝楼:果实呈卵状扁平椭圆形,长11~16mm,宽6~12mm,厚2~
3.5mm。表面浅棕色至棕褐色,平滑,边缘有一圈沟纹,顶端尖有种脐,基部钝圆或较狭。种皮坚硬,剖开后可见内种皮膜质,色灰白至灰绿色,含两片黄白色子叶,富油性。
双边栝楼:种子呈矩状椭圆形,极扁平,略粗糙,长15~19mm,宽8~10mm,厚2~3mm。表面棕褐色至紫棕色,沟纹明显而靠内。顶端较宽。 栽培要点:
产地:
采收加工: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气微,味甘、微苦涩。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滑肠通便。用于咳燥痰粘,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
禁忌: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