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三摩地王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9:24:18 体裁作文
三摩地王经体裁作文

篇一:《广论》中所引用的诸多经论

《广论》中引用了诸多经论,现将这些经论名悉数列出,以供大家深入学习《广论》时参考。并且将其中部分经论在汉传大藏经中相应的名字列出。因为《广论》原文是宗大师的藏文著述,法尊法师翻译时翻译出的这些经论名不一定和该经论原来在汉传大藏经中的名字相合。现在我们对照《四家注》的注释,将已经找到的经论名对应列出,大家可以依此线索查阅《广论》中引用的经论原文在汉传大藏经中的译文。另外还有一些经论名未能查找出来,欢迎大家补充。

(本文由多宝讲寺学法居士整理)

篇二:第十七世噶玛巴

第十七世噶玛巴 威猛金刚持

乌金钦列多杰

( 1985-6-26 )

佛经对噶玛巴的授记

世尊释迦牟尼佛在《三摩地王经》中授记并

预言:未来在印度的北方,雪域的西藏会出

现一位戴黑宝冠的行佛陀事业者。他是过去

诸佛、现在佛、未来佛等十方三世诸佛的总

集化现,他以“噶玛巴”这同一名号化现人

间利益众生,他把佛陀的事业一代代地不断

传承下来,直到未来佛降生。他将在弥勒佛之后成无上正等正觉,为贤劫第六佛,名号——“狮子吼佛”

释迦牟尼佛曾说过:「我圆寂二千年后,佛法将流传至红脸民族的国土??当智能和善业逐渐从这地区消失时,狮子吼菩萨的化身,名噶玛巴者将会出现。通过他的证悟能力,他将广弘佛法和普度有情。不论是谁,只要能目睹,耳闻,手触或思念他,将会被领导至和平的境界」。

「TowoNamgyaBarwaydolleTantra密续」里,佛曾预言一位名为噶玛巴,将现身世间,他具有极殊胜的功德及利益众生的大力。

「文殊根本续」中,它断言将有一位能发扬佛的法教之士,降世为人,其名以「噶」之音为开始,以「玛」字之音为终结。

「Pemakarpo的法教」中也预言

将会有一位名叫奥巴萨卡嘉华宝瓦

(OpasakaGyawaPelwa,「增善者」)出世,他具

大神通、智能及吸引力,能利益一切众生,不

管是上界众生,还是一般的在家人。奥巴萨卡

嘉华宝瓦也传圣教,令无数众生奉行正法之善道,而且不仅奉行,还能因受其加持与慈悲而圆满成此道。

这就是名为奥巴萨卡嘉华宝瓦之人所有的特质。

「集经论」中说,在一亿国土中,将有一亿噶玛巴转世,正如莲花生大士的预言一样。

「白莲花经」(贝玛嘎波)中,也预言将有一位名叫嘉华佩瓦居士的出世,他具有大神通,智能及摄受力,能益一切众生,不管是上界众生,还是一般的在家人。嘉华佩瓦居士也传圣教,以及令无量众生奉行正法之善道。众生不仅奉行,还能因受其慈悲加持而圆成此道,这就是嘉华佩瓦居士的所有功德。如是观之,嘉华佩瓦居士能令无数上界众生及一般凡夫获得解脱。非但如此,预言还说他会令当时衰微的佛法安定下来。由于他的慈悲,佛法得以稳固,而使佛法在住世利生的期间因而延长许多。

「DoLangKarShekpa的显经」

有一位弟子问佛未来戴黑宝冠者是谁,以

及此人将于何土利益众生时。

佛的答复是,北方将有一位名「嘉华贝-

吉祥佛尊」的具大能力及智能者,他在未来将以杜松虔巴之名转世。当弟子续问噶玛巴将转世几次,以及噶玛巴的法教将住世多久时,佛说噶玛巴将以持比丘具足戒的身份转世十三次,并于未来千佛时期不断转世,而且预言噶玛巴的佛行

及化现将永无休止。

弟子又问噶玛巴将以何种方式利益众生,佛回答他们说,对那些有因缘遇见噶玛巴的人而言,见这一面就能为他们净除前七世的障碍。

「JampalTsagyu的密续」,断言将有一位能发

扬胜利者法教之士,降世为人,其名以「噶」

音始,以「玛」音终。该经还预言,由于噶玛

巴的殊胜品性,众生只要听到他、看到他或想

到他,即能获得解脱。

莲花生大士岩藏预言曾说

「实践观世音菩萨之善行,具足敬畏行为的密咒瑜珈士,赋有圣者噶玛巴之名者,将横越整个大地.他以善巧方便及大悲心,调伏有情和护佑他们」。

依据莲花生大士的21位大宝法王预言,预言注明了每一位法王的名称,重要事件与功德。以十七世大宝法王为例,莲花生大士即预言大宝法王将和泰锡杜仁波切在一起。并且预言十七世法王的功德将直追获得「大宝法王」尊号的第五世法王。

十七世大宝法王的寻找经过

伏藏师秋吉宁巴的预言: 在邻近之石山, 第十七转世与广定泰锡度共叙于大 这境象寓意着,二人之心合一时, 佛法将枝叶茂盛,欣欣向荣, 而岗波巴传承教法亦会开花结子,

果实累累。"

第十六世大宝法王对自己的转世预言信1977 早在1977年第十六世噶玛巴由泰锡杜仁波切,蒋贡康楚仁波切,嘉察仁波切陪同到印度加尔喀达的旅途中的某晚,大宝法王把一个布包裹起来交

给泰锡杜仁波切,并嘱咐他不要打开,不要对任何人展示.现

篇三:不动佛 南无不动佛 看一眼 消无量业障 闻咒音 不入三恶道

不动佛 南无不动佛 看一眼 消无量业障 闻咒音 不入三恶道

这个帖子,每次点阅,都能消无量业障

不动佛心咒见解脱图打印版

http://hi.baidu.com/%C4%EE%BF%D5%D0%A1%BE%D3%CA%BF/blog/item/4867930dbc5808206059f3be.html

南无不动佛——看一眼,消无量业障 闻咒音,不入三恶道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应供正等觉不动如来

《不动佛刹土庄严经》中记载:在此世界东方功德超群绝伦的现喜刹土,不动佛现

今住世,长久住世,宣说无量法门。凡是往生于彼佛刹土者均具足稀有功德。谁持

受不动佛名号,即蒙受彼如来垂念,一切邪魔无机可乘,全无严重冰雹、传染病、 灾害等危难。任何众生如若发心往生彼刹,即刻如同不退转菩萨。其中详细宣说了

诸如此类对如来发心的高度赞叹。

东方妙喜世界 阿閦如来——即不动如来

看见别人生气或自己生气,念南无阿閦(音:触 chù)如来 ,阿閦如来过去世修

忍辱和持清净戒律而成的佛,生在其国土者皆相貌第一。

自己起了慾望的心,对方起了慾望的心(如有男子见你漂亮,想强暴你),一 样可以念阿閦如来,女孩子走夜路的要多念这个佛號。

看到人家怀孕,希望母子都平安,还可超度被墮胎的小孩。(南无阿閦如来)

篇四:佛家知识

时轮金刚》中说过,以大众易懂的语言造论很值得赞叹,故我们当然不反对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话语去解释佛法。但我担心的是,佛经、佛法的原意会不会被有些人在这一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加以篡改。如果有人仅仅为追求所谓佛经语言的现代化就舍弃了佛法的本来意蕴,只以自己的分别念为主干,将自己的理解硬填充进佛法中,并以此而赢得了某些现代人的好感,则这样的“通俗易懂”绝不应是我们奋力追求的目标。

背离了佛法的经教,剩下来的凡夫的分别念,不论在词语上多么贴近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在思想上多么富有所谓的现代气息,其价值也无丝毫可取之处。《三摩地王经》中云:“眼耳鼻非量,色声意也非,若此为正量,圣道复益谁。”这里已非常清楚地指出了凡夫的分别念根本就是不可靠的。《四十二章经》中也说;“神无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三摩地王经)

因此,如果不依据佛陀的本意解释佛法,只知用自己的分别念妄加揣测,如此这般的弘法方法怎能令人轻易认同。况且佛法中蕴含着非常深奥的道理,如佛经中云:“一根发尘端,不可思议刹,各形皆不一,彼等无混杂。”遇到这样的道理时,世间语言恐怕难以揣测到如此高深的境界。此时为了随顺受现代物理学、天文学熏陶而长大的现代人的理解习惯,我们是不是要把这种不可思议的情境通俗化为二维空间、三维空间等的领域?以它们来类比佛教的时空观是可以的,但不要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科学才是衡量一切,包括衡量佛法的杠杆。现代科技在很多领域都无法与佛法相匹敌,而佛法中更有太多超离言语名相的地方。习惯于以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对佛法进行诠释的人们,在碰到这些地方时,是要让现代人感到佛法的不可思议,还是要让他们感到佛法的不可理喻?当然,如果能在不改变佛法本义的情况下尽量使用现代语言,则是值得赞叹、称扬的一种智慧之举。

只要对众生有利,又不损害佛教的原则,我相信藏地也会越来越多地采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适应现代化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继承古代传统则是不可偏废的另一方面。我到泰国去的时候,就发现那里的僧人们至今仍是光脚行走、托钵乞食,居所中也无任何财物,基本保持了佛陀时代的清净生活。而汉藏历史上的高僧大德也为我们流传下来很多极其珍贵的传统,不仅有思想上的,也有行为上的,这些才应该是我们持守不变的传家宝。假如思想、见解、行为都已发生了变化,都已背离了佛法的原意,那么语言上再标新立异又有多大用处呢?

原本人间佛教的提倡是要把佛教从单纯的书斋式研究、日渐繁琐的学术化气息、仅限于寺庙内部的流通、神神道道的怪异景观、僧人远离社会人群只进行逃避现实的所谓个体修炼等负面现象中解脱出来,并不是无原则地要把佛教硬塞到社会中去。在与社会相融合的同时,佛法提升整个人群精神境界、素质的任务绝对不可“同流合污”一般地被世俗之海完全淹没。而且历来举扬人间佛教大旗的汉地诸大德都是这么孜孜不倦地献身于佛法的弘扬与普及,并且已为佛教的振兴打下了相当的物质及群众基础,他们将佛教从神学殿堂、纯学术殿堂、偶像崇拜殿堂拉回现实人间的努力早已是有目共睹、成绩卓著。但现阶段很多提倡人间佛教的教内、教外人士,却有些背离先行者的既定方向,他们往往从皮毛上理解“人间”二字的含义,以为人间佛教就意味着佛教的极度世俗化。在“法法皆是佛法”的幌子下,他们庸俗化地误解了“佛法不离世间觉”的本意。对普通凡夫而言,在他们简单化地高举法法皆是佛法这面旗帜的同时,不知他们是否已去除掉自身的执著与分别念?在未断除执著与分别念的前提下,法法皆是佛法的提倡,很容易就会被人们用来装饰自己世俗化的种种言行,还美其名曰“佛教现代化”。

曾有法师这样论述道:“过去传教者鼓励信徒舍弃人间,抛妻弃子,入山修道,埋没了佛教的人间性,致使佛教衰微,了无生气。”因此他认为,“在今后的工业时代里的佛教,一定要从入世重于出世做起,……把佛教的慧命,从寄生在寺院上而转移到事业上。……现代化的佛教事业,应包括工厂、农场、保险、银行、公司,所谓工农商贸。”(此段文字及下引文字皆出自陈兵、邓子美所著《二十世纪中国佛教》一书。)由此可见这位法师心目中的现代化,已远远超过了传播手段的现代化,诠释佛法之语言的现代化,而是几乎涵盖了佛教的全部领域。正如他自己所言,佛教现代化具体展开为“一佛法现代语文化;二传教现代科技化;三修行现代生活化;四寺院现代学校化。”

面对如此冠冕堂皇的议论,我们不禁要问,佛祖释迦牟尼佛因地时的种种苦行,包括抛妻弃子、入山修道等行为,尽都是在埋没佛教的人间性?历代祖师大德的六度万行都不是在行菩萨行,他们全都是为了一己之私利,根本就不想净化世道人心、

提升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续佛慧命之基础可以不在寺庙,不在发扬讲经说法、闻思实修之传统的寺院按严格标准培养出一批批能弘法利生的僧才?佛法如果只知入世、不知出世为何物,这样的佛教岂不是要让人永远深陷于轮回的泥淖。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去学佛,因它跟一般的世间伦理、道德、哲学以及一切自然、人文学科已无有什么不同之处。

其实人间佛教倡导人之一的太虚大师早就预见到了这一理念有可能被人庸俗化的后果,他在上一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就指出,他所谓的革新佛教应“是以佛教为中心,而适应现代思想文化所成的新佛教,”如果“失去了佛教中心的思想信仰,”流于极端世俗化,则也就失去了佛教存在的意义。他还具体指出了人间佛教的建设纲领:个人由奉行五戒十善开始,进而四摄六度,信解行证而成佛果;同时每个人都要“去服务社会,替社会谋利益”,一方面以个人人格影响社会,一方面合力净化社会,以达成建设人间净土的目标。

一个佛教徒,除非他已然是个大成就者,否则刚一开始学佛修行就在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最终的结果恐怕不会是一个历经千锤百炼的修行人的脱颖而出,倒是一个与凡夫俗子无甚两样的“现代人”的长大成人。佛法如果为了吸引现代人,为了不被现代人讥笑为落后,为了暂时笼络住不愿遵守戒律、不愿苦行修道、不愿闻思深奥难懂的佛理、不愿与自我作最顽强斗争的某些现代人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为了整个世界都已越来越物质化、机械化,为了人们的欲望越来越增盛、性格越来越懒散、我执越来越严重,就放弃了严格的戒律、修行者必须多年闻思修的要求以及思想与行为上必须克服种种人性弱点的修行过程,而一味投身于世间工商农贸的浊流,那么不管你给它此刻是安一个佛教现代化的名称,还是赋予它人间佛教的美名,都不能改变一个也许用不了多少时日就会暴露出的事实:在所谓的佛教团体越来越富裕的同时,在佛教僧侣们开办了越来越多的实业公司,并且也确实花费了巨额资金用于各种各样的社会福利事业的同时,佛教在民间的名气确实是大了起来,影响力也大了起来,但佛法的精髓反而日渐被人们冷落。佛法存在于世的目的不是为了与别种宗教争夺信徒,也不是为了与社会福利团体划上等号。也许人们想的倒是不错,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道。但在佛法把自己的慧命建筑在各项世间事业上的时候,一句古话倒很可能为佛教的未来发展勾勒出一幅暗淡前景: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在佛法与现代生活全方位拥抱在一起的时候,佛法如果主动让出了自己的尊严与驾驭权,最后的结果便只能是形象佛法的大量应世,以及佛法与世间法则的同流合污。

本人不想如此罗嗦,但感慨万千,情不自已。再次重申一点,有感而发,是因了法师的问题中涉及到了有关佛教现代化的字眼,所以才滔滔不绝地将这个话题引申了下去。总而言之,不失佛教本义、不违教义基础且有利于众生的各种人间佛教之主张,我们完全赞同并随喜;若以“人间”二字作借口,丢弃、诽谤佛教本有的见修行果,那我们作为佛教徒理当对之进行驳斥。

读后感:现在有很多外道,披着佛教现代化的外衣,宣扬自己发明的一套“所谓新时代的佛法”,在肯定了佛经中的某些内容后,又以佛教现代化为幌子,否定佛经中的另一些他们认为的所谓不适合现代生活的戒律和内容。并自称为“XX法门”,这其实就是附佛外道。而且这些附佛外道很有欺骗性,让一些初学者和修行人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正法。

当今时代,一提到出家,许多人都抱着否定的态度,这是因为大家不了解出家的真正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先是简单介绍了一下什么是出家及出家的种类,然后从出家的真实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以期让大家

当今社会,许多人不懂佛法,却妄谈佛法。他们仅仅通过从书本上获得的片面知识和电影电视商业化等的介绍,就主观的认为佛教是一种迷信,出家是逃避;常常把一个人的出家,认为是受到重大打击或挫折,如失恋、事业失败、生活贫困、作恶多端等等,然后遁入空门,面对清灯黄卷而了此余生。很多僧人也不知出家何所作为,不知精进修行,不问解脱轮回,不行

慈悲济世,因此必须了解出家的真实意义。

一、何谓出家

“出家”是梵文“波吠尔野”(Pravrajv)的音译,也可译做“林居者”,指离开世俗生活、修沙门净行,原为印度吠陀时代,婆罗门教的遁世制度,佛教兴起后也沿用这种制度。《增一阿含经》说:“诸有四姓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彼当灭本名字,自称释迦弟子。”⑴释迦牟尼佛初出家时,曾发四个弘愿:愿济众生困厄,愿除众生惑障,愿断众生邪见,愿度众生苦轮。由此可见,出家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大众,佛教强调凡是脱离家庭到寺院当僧尼者,都应以此四愿为己任。从出家的性质划分,有三种:

1、身心俱出家:身体住于山林寺院,是身出家;心里不再恋慕世俗的五欲之乐,不计名利的得失,是心出家;身心一致,安心乐道,便是身心俱出家。这是出家的正轨,也是出家的本分。

2、身出家心不出家:身体住于山林寺院,但他们的内心与外表不一致,渴想着五欲享乐,这是为了生活而出家,乃至为了社会的声望与地位而出家。这是佛所呵斥的,却又是末法时代常见的一种。

3、心出家身不出家:这是圣位菩萨,他们身体不住于山林寺院,但心里不再恋慕世俗的五欲之乐,不计名利的得失。不过,这绝不是一般凡夫所能做得到的,所以也不是出家的通轨,不能成为出家生活的方式。

本文所说的出家,指的是第一种身心俱出家。

二、出家的含义

所谓的“家”,大智慧者认为是束缚身心的牢狱,而愚人则执为快乐享乐的处所。《涅槃经》云:“居家迫迮犹如牢狱,一切烦恼由之而生。出家宽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长。”出家最浅显明白的意义,就是舍离俗家趣于非家,剃除须发被服袈裟,以正信心受持净戒。但这不过是出世俗家,由此而引申胜义,是出烦恼家、出五蕴家、出三界家,才是真正出家。这说明出家的真正意义就是了脱生死、成就佛道,本师释迦牟尼佛乃至三世诸佛也都因出家而成就佛道。《华严经》云:“若有不识出家法。乐着生死不求脱,是故菩萨舍国财,为之出家求寂静。”⑶所以出家非是消极,无所事事,而是肩负着脱离轮回、自度度他的神圣使命。

1、出家是对人生的积极面对

出家是离开家庭束缚。当年释迦牟尼佛示现为太子时,看到人生的老病死苦,毅然舍去王位,出家修道,最终证得无上菩提。出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简单的“看破红尘”,它是伟大的行为,因此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出家是出三界火宅之家,是出生死轮回之家,要具备大福报和大悲智,是发扬人性至高至善的第一步,用慈悲喜舍的步伐,登上菩提山的高峰。

出家是出虚妄“枷”入真实之“家”,是脱离苦海的开始,跳出名利私欲的“枷锁”,追寻人生的真谛。出家是对人生的超越,让自己再向前迈进一步,解决人生的老、病、死苦,消除人生的迷惑,提升人生的境界,是对人生的积极面对。出家更重要的是出生死烦恼家、出邪知邪见家、出自私自利家,以此完善人格、觉悟人生,统理大众、利益有情,这才是出家的真实意义所在。有一幅对联云:“出离烦恼家,证入菩提门”,难怪当年顺治皇帝在《出家偈》中写到:“天下丛林饭似山,钵到盂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⑷

在凡尘当中,往往有许多人一遇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就会说我要出家或者说我想出家之类的话,其实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理解出家的真正涵义。好多人错误地把寺院当作避难所,以为进了寺院就能清净解脱。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最后只会觉得心中烦恼越来越多了。其实心净则处处净,心安则处处安!知见不正心怎能净,德行不够心怎能安?心中不明佛理,即使出家了,心里也不能清净,那只是身出家心未出家。俗话说:“有场无道瞎胡闹,忙来忙去忙六道,不明佛理误众生,造啥业来受啥报。”出家是承担如来家业、续佛慧命,是发自内心的崇高信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证悟佛陀的永恒真理。

2、出家是大孝

出家是世出世间的大孝,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举动,非世人想象的那样——出家人无情无意,甚至误解为出家就是与六亲眷属断绝关系,是不孝父母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错误思想。“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用觉悟的心去生活,如果和生活脱钩脱节,那就是佛呆子。佛陀所说的断是叫你断掉“执著”,不要执著情感的妄念,而不是叫你断掉父母恩、断掉一切,而是把私情升华到大慈大悲,如果断掉一切,那就是断灭法,法都没了还出什么家学什么佛,修行也就没有用,像枯木一样毫无意义。

佛陀教我们要恭敬一切众生、感恩一切众生,以自己的解脱而报答父母恩。佛陀成道之后,还回去孝养父亲、姨母。父王生病而开示佛法,父王死后又亲身为他扶棺,佛陀这种做法能说不孝吗?再看看虚云老和尚,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德,从浙江普陀山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风雨无阻历时三年,把所有的功德都回向给已经亡故的父母,能说出家人不孝吗?只有不懂佛法的人,才误解佛教不重视孝道。假使不孝父母,“人”都做不好,怎能修佛道?佛陀要出家人慈悲为怀,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利己利彼普度众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塗苦,就连小小的昆虫蚂蚁都关爱,又如何不孝养自己的父母?出家人行孝的方式,主要是以修行来报答养育之恩,若父母生活困难,戒律也允许出家人供养父母,甚至接到寺庙或附近居住。我们多劫的轮回,也就有了无数的父母,在有生之年出家,精进修习善法,度化有缘的众生(包括父母),通过生活形态的转变,为修行带来突破与助缘,达到身心的解脱,然后才能救度今生以及多劫的父母,故说“一子出家,九族升天。”所以说,出家是对父母的最敬,最敬父母无非于出家。小孝孝于家庭,大孝孝于天下。

出家不是为了贪图的享受,以为吃着十方供养、自由随便,看看经书、打打坐就是修行。出家是先使自己超脱三界,再用证悟的智慧去服务众生,让众生真实受益,从迷信走向觉悟。众生也包括自己的父母,用佛法来照顾,用修行来照顾,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般若、禅定”的功德都回向给父母、众生,俗话说:“一人学佛,全家受益。”这才是真正的大孝!因此,出家是为了利益众生、成就佛道,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出家人,不逃避现实,不躲避灾难,更不是离家出走,出家是有情并非无情,道似无情胜有情!

三、出家的现实意义

1、出家对自己的意义

依戒修行,因戒生定,由定开启自己本有的智慧,最终获得彻底解脱。太虚大师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若自己能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就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娑婆世界当下即是人间净土,无处不自在,无处不快乐。剃度出家,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别人快乐自己就快乐,别人幸福自己就幸福,发菩提愿“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那么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就会是一个没有很多烦恼的人,即使烦恼不由自主的生起,也能很快调整的心态,回淡定与自在。佛法给予我们第二次生命,就必须以欢喜心接纳一切人,以柔和心理解一切人,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人,以恭敬心尊重一切人,以感恩心对待一切人!

2、出家对佛教的意义

佛法赖僧弘传,多一个剃度出家的人,就多一份弘扬佛法的力量,佛教的兴盛也就多一份希望。要想佛法常住世间,只有僧宝才能荷担此重任,佛法的弘传与延续全靠僧宝的力量。《赞僧功德经》如是强调出家众能住持三宝命脉,延续佛陀智慧灯明的不共功德,经云:“出家弟子能堪任,继嗣如来末代法。万德无量在俗人,不能须臾弘圣教。”⑺纵观印、藏、汉三地佛法传播的历史与现状,可知佛陀正法赖僧弘扬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现代人对佛教很难接受,最大的障碍是对佛教的无知和误解,这一方面与大家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教育有关,同时也反映了佛教弘扬力度的不够。长期以来,佛教的弘扬始终被排斥在现行教育体制之外,民众在接受教育期间,无法从教科书上获得正面的了解。仅有的一点介绍,也是从唯物论角度出发所得出的结论,大多停留在错误的片面认识上。因此,振兴佛教任重而道远,佛教需要更多的出家人。

3、出家对整个社会的意义

社会的健康发展,不仅要提高物质文明,更要建设精神文明,否则社会发展就会失衡。积极弘扬佛法,将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发展才不会走向片面、盲目的极端。佛法是心法,佛教是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现代社会提倡和谐,这契合了佛教的根本精神。佛教不讲对立而讲圆融,人人皆可学习佛法,倘若世人都能信仰佛教、学习佛法,世界将无纷争,人与人和睦相处。

出家人要荷担如来家业,续佛慧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个人的力量虽小,但若能真正说佛所言、行佛所行,必能带动更多的人,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出家人以利生为事业,净化社会、改善人心,这是出家人的责任,能够以慈悲心辅政治之不足、助教育之不及,使人心潜移默化的改恶向善,这样世界上就没有了争夺。如果众生都真正出家了,那么这个污浊恶世也就成了清净佛土,每一个人都是莲花化生,再没有杀人流血的事件,所以说剃度出家乃真正利益社会,人生才过得有意义。

结语

出家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对生命的追求,追求自在、洒脱,真诚的生活。选择意味着自愿,没有任何的强迫。出家通过团体的生活,将个体的生命融入大众,在大众的生活中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解脱;同时,又通过团体的辐射力,将生命的智慧传达给世人,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共同进步,人间就会是一片祥和的净土。

篇五:智慧品思考题

第153节课

823、《智慧品》中所讲的智慧,是什么样的智慧?你在学习本品之前有何打算? 答:智慧分为世间、出世间两种,这里的智慧指出世间智慧,即通达一切诸法皆是空性,从这个角度来讲的。

824、“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对这句话的解释,无著论师和麦彭仁波切有何差?你认为哪种更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无著论师认为,“一切支”仅是指禅定,他在《善说海》中引用《学集论》的教证说:“入定知真性,此乃能仁说。”认为禅定是产生智慧的因。就像《经庄严论》中所说,前前作为因,后后作为果。

但按照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前五度全部是智慧度的助缘,就像国王出征时,四大军队紧紧相随一样,彼此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我觉得麦彭仁波切的观点更合理。因为智慧不能离开其他五度,智慧如果没有前无度的因,就很难生得起来,所以不能说只要一个禅定就可以了。

825、有些人对修积世俗善根饶有兴趣,但对闻思修空性法门却不提倡,这样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

答:智慧是根本,如果对空性和中观法门一无所知,缺乏智慧的五度就像是无人引导的盲人入道一样,不可能成就菩提妙果,只能积累一些人天福报。

佛陀在《般若经》中云:“无量盲人无引导,不能见道入城郭,阙慧五度无眼导,无力能证菩提果。”又云:“所有的河流入于恒河,随同恒河入于大海。同样,五波罗蜜多以智慧波罗蜜多摄持,才可以到达遍知的彼岸。”

826、“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这个公案对你有何启示?你打算怎样将这个道理告诉更多的人?

答:请自己发挥。

827、二谛有哪两种分类?各自的本体是什么?你觉得明白这一点有什么必要? 答:二谛有胜义谛、世俗谛之分。

所谓的世俗谛,是语言和分别的对境,它是虚妄不实的法;相反,真实不虚的一切法,全部安立为胜义谛。胜义谛并不是分别心的对境,它是圣者的境界,心的对境全部是世俗谛。概而言之我们所见的假象与真相,分别是世俗谛与胜义谛。

众生说法。”如果不明白二谛,则无法了达佛法的深意,龙猛菩萨也说:“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828、认识二谛的人有哪两种?这两种人是如何区别的?各自的范围是什么?怎样理解他们之间“复因慧差别,层层更超胜”?

答:1)认识胜义谛和世俗谛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瑜伽士,一种是世间平凡士。

2)诸多论典中说,具有寂止和胜观功德的人,就叫世间瑜伽士;不具止观功德的人,叫做世间平凡士。还有一种说法是,通过闻思修习,证悟无我境界的人,叫世间瑜伽士;没有闻思修行,未证悟无我境界的人,叫做世间平凡士。

3)世间平凡士包括没有学过宗派的人,以及虽然学过宗派、但没有入于佛教的外道。

世间瑜伽士指入于佛教的内道行人,它可分为大乘和小乘,小乘是有部宗和经部宗,大乘是唯识宗和中观宗。

4)在平凡士中,没有学过宗派的人不如学过宗派的一些外道。比如山上放牦牛的牧童、田地里干活的农夫,没有接受过任何知识,一旦外道告诉他有神、有上帝,他们的心很容易被引诱,马上就改变了。所以说,外道邪派的见解,超胜于没有学过宗派的一般人。

平凡士中的外道与瑜伽士相比,就远远不如了。即便是小乘最低的有部宗,最起码也承认四法印——诸行无常、诸受是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完全可以遮破外道认为我存在、身体干净、万法实有等观点。譬如有部宗的《俱舍论》中说,诸法刹那变化,所以是无常的;我由众多部分组成,所以是不存在的……依靠这种方法,对外道的观点可以一一驳斥。当然,不仅仅是外道

,在不知道十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世间人面前,有部宗的观点也是超胜的。 有部宗承认未来、现在、过去实有存在,无为法是成实法等,有许多自己独特的观点。但这类观点若用经部宗《俱舍论自释》等中的理论观察,也是无法成立。

小乘的有部和经部,最终皆承认无分微尘、无分刹那实有。但通过唯识宗世亲论师的六种微尘观察方法,或者《释量论》中的生似理来剖析,他们的观点根本无法立足。

然而唯识宗还承认成实的依他起心识。这个观点,以中观自续派和应成派的离一多因、金刚屑因等理论,完全是可以破除的。

所以说,上上的智慧远远超胜下下的智慧,下下的智慧不能妨害上上的智慧。

829、有些人经常说这个经典说得不对、那个大德讲得不合理,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以教证、理证进行剖析。

答:这就像盲人找明眼人所见的过失一样,非常荒唐可笑。若对佛教至高无上、高深莫测的境界一无所知,就随便说过失,是非常不合理的。

月称论师云:“如有翳眼所缘事,不能害于无翳识。如是诸离净智识,非能害于无垢慧。”有眼翳者的所见并不真实,对明目者根本不会有害。

法王如意宝讲过:“作为闻思修行的人,千万不要对高僧大德进行诽谤,因为我们凡夫人像盲人一样,根本不知道高僧大德们的密意。”

而且,《入行论》中说:“复因慧差别,层层更超胜。”因此,凡夫的分别念对圣者不可能有妨害,就像文盲对知识分子不会有妨害、什么都不懂的农民对博士后不会有妨害一样。

830、世间人认为万法是实实在在的,而佛教所谓的“诸法皆空”是诽谤现实。对此,你该如何驳斥?

答:倘若他说万法实有,那不妨举出一个诸法显现而成实的比喻,但他却无法找出适当的比喻。

而一切万法不存在的比喻,我们可以举出千千万万,这些比喻是他也不得不承认的。如《般若经》云:“一切法如梦如幻,涅槃亦如梦如幻,较涅槃有胜法者,此亦如梦如幻。”《金刚经》也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按因果理论来说,要想成立所立,必须举出我们共同承许的比喻。阳焰、水月等幻化八喻虽显现却无有实质,这些比喻是世间人皆承许的

,而他却找不到一个成实的比喻。因而,我们的观点是正确的,他的观点不成立。

831、如果有人提出疑问:“既然万法如梦如幻,无有实质,那为证悟佛果而精勤修道又有什么用呢?”这时候你该如何回答?

答:从轮回到涅槃之间万法,虽然在胜义中现而无自性,如梦幻一般,但在未经观察的世俗中却是存在的。正如麦彭仁波切所说,缘起性是无欺存在的,乃至能取所取没有消于法界之前,此等显现不会灭尽,且对众生有利有害。就如同做噩梦遭受恐怖时,也应当精勤苏醒之方便。所以为息灭自他的一切痛苦,为获得佛果而积累资粮,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154节课

832、既然瑜伽士与平凡者都承许万法的显现是存在的,那他们之间还争论什么?明白这个道理后,你做事情时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答:虽然同样是显现,但平凡世间者被无明烦恼所障,见到柱子、瓶子等法就执为实有存在,并没有认识到它现而无自性,如幻、如梦、如阳焰的本质。而瑜伽士却了知此理,知道一切法虽然显现,却犹如水泡般不实,不会对此产生执著。因此,瑜伽士与世间平凡者之间便产生了争议,争论的主要问题就是显现实有还是不实。

我们应该生起真实的定解:既然来到这个世间,梦中有些事情不得不做,但不能看得太真实了。一切万法的本体丝毫得不到,若对这个能有所认识,遇到不顺也不会非常痛苦,遇到合意也不会极其高兴,而会平等对待的。

833、形形色色的诸法,是我们现量所感受到的,为什么说它是虚妄的?请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这种说法“非智量”,在正量面前并不真实,原因有二:

1)形形色色万法的现量成立,只不过是人们的共同说法,真正的现量是得不到的。本论云:“不入则无合,无合则不遇。”根与外境不入则无法相合,不合则不能接触。

2)眼睛看到、耳朵听到的法,其实全部是虚假的,因为六根不是正量,否则圣者之道就没有用了。《三摩地王经》云:“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诸根为量,圣道复益谁?”月称论师也说:“若许世间是正量,世见真实圣何为?所修圣道复何用?愚人为量亦非理。”所以,被无明烦恼所障的凡夫愚者的量,不能当作正量。

834、为什么说佛陀所宣讲的无常道理不了义?请以不了义的标准一一判断、说明。

答:佛说不了义法有三种条件——意图、必要、义理妨害。

1)意图:佛陀说无常是从世俗名言讲的,因为任何法在世俗中显现是存在的,但这种显现像水泡一样刹那坏灭,佛陀针对这一点说是无常的。

2)必要:倘若一开始就直接讲空性,说万法不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小乘人和世间人由于实执特别严重,一下子接受不了,容易误入歧途。为了渐次引导他们,佛先讲了春夏秋冬等粗无常,再讲刹那刹那的细无常,逐渐成熟他们的根器。

3)义理妨害:在究竟的胜义谛中,刹那也不存在。有些论典中虽说“见刹那即见真如”,但这里的真如并不是真正的胜义。因为胜义中远离四边八戏,无常只是暂时在名言中安立的,真正用实相来观察,常与无常均为戏论,都是一种分

别念。

835、有人说:“无常不能被肉眼所看,所以不是世俗谛,如果它也不是胜义谛,那无常就不属于二谛了,岂不是变成第三品物体了?”对此,你该如何回答? 答:没有这种过失。尽管凡夫人看不到刹那的无常迁变,但看不到不一定就不是世俗。在《入中论》中,世俗分为真世俗和假世俗,其中真世俗又分无患六根前成立的、瑜伽现量前成立的两种。具迷乱因的凡夫人虽然看不到刹那,但远离二取的瑜伽士完全能照见这一切,在他们的境界中,诸法的刹那迁变了了分明。因为瑜伽现量不是胜义谛,而是世俗谛,它是观待世间人认为

一切常有存在的观点而言见到无常,就可以说见到了真相,所以无常不属二谛的过失是没有的。

836、在世俗中,若没有见与不见名言实相的差别,这会有什么样的过失?请以比喻说明。

答:假如平凡者与瑜伽士一概而论,没有见与不见名言实相的差别,那平凡者之量就有害世俗瑜伽量了。比如说修不净观、白骨观的人,见身体是不清净的东西,这种见解是对治贪心的殊胜修法,名言中若没有这样的差别,不净观的见解就受到世间见解的妨害了。但这是不可能的。世间人认为身体干净的见解是错误的,永远也不可能害不净观的见解。把身体观为脓血、鼻涕等肮脏物的聚集体,是符合正理的,认为身体多香、多漂亮、多好看,是颠倒的妄见,这两个见解互相冲突时,不净观一定是超胜的。同样,瑜伽士所见的无常可以胜过平凡者的常见。

第155节课

837、如果一切万法是空性的,那供养佛陀是否就得不到功德了?为什么?三宝门中好修福,平时你应当怎样一点一滴修积福德?

答:1)不是。虽然万法在胜义谛中离一切戏论,但在世俗中,有明明清清的显现,供养者我、所供养的供品、供养的时间、所供养的对境佛陀,都是幻化的。供养如幻的佛陀可以生出如幻的功德,就像小乘宗认为佛陀、供品、供者是实有的,最后能产生实有的福德一样。

2)以三宝为对境,做一点点善事的功德也很大。《大悲白莲经》云:“佛陀不可思,佛法不可思,信奉不可思,异熟不可思。”

我们无论在哪里看到佛像,都应该心存恭敬。如果特别忙,实在没时间磕大头,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