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作文岁岁年年人不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25:14 作文素材
作文岁岁年年人不同作文素材

篇一:岁岁年年人不同

岁岁年年人不同 年年岁岁花相似

——2006年高考语文湖北省评卷情况及2007年复习备考建议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 赵孝云

一、专家史绍典评点

㈠ 试卷特点

2006年高考语文湖北卷,在试卷结构大体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严格依据“两纲”,密切关注“两本”(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紧紧围绕语文学科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较为全面、综合、深入地考查了学科知识能力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⑴稳中求变; ⑵紧扣教材; ⑶注重双基,丰富荆楚文化; ⑷贴近现实。

与2005年试卷相比,今年试卷结构略有变化。全卷七个大题23小题,第I卷三大题36分,第Ⅱ卷四大题114分,一、三、四大题的赋分比例有所调整(语言基础知识减少了3分,文言词语减少了3分;而文言翻译增加2分,古代诗歌鉴赏增加2分,名句文学常识增加了2分),在难度的调控上比较平稳,尤其是第一大题语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题,难易适度。考生临场应试,一见如故,轻车熟路。

不过就试卷命题而言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题干表述不够清晰 如第16题命题者虽作了限定,但答题五花八门;又如19题问“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太宽泛,考生无从答起。

2、考点覆盖没有很好的体现难易梯度 如13题文言文翻译设置缺乏必要的难易梯度;又如20题一小题四分却涉及三个方面能力。

3、标准答案的制定不大符合考生的实际 个别参考答案过于繁琐,甚至只是命题者一厢情愿,如18题考生很难想到参考答案。

㈡ 答题情况

Ⅱ卷基础题共三大题,考生平均得分24.8,作文平均得分42.7,第Ⅱ卷平均得分71分,散文平均得分7分,总分整体平均得分95分。最差的是散文阅读,16题平均1.21分,17题1.88分,18题1.8分,19题2.08分。作文区分度也不好,考生入题容易,写好难,表现为两头少,中间多。

与往年相比,答题情况明显表现为以下进步:

1、考生总体得分明显提高;

2、我省优势项目﹙13题文言文翻译、22题语言表达题﹚继续保持;

3、薄弱环节有所加强 诗歌鉴赏一向薄弱,但本年有明显提高。

不过也有不足:

1、考生习惯差(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作文岁岁年年人不同),素养不好 如书写潦草,乱写乱改,错别字多,作文缺题,字数不足;

2、低级失误依旧,名句名篇默写题得分低 如将“沈从文”写成“沈丛文”;

3、基础薄弱,能力欠缺 如20题下定义,考生连单复句都不分;21题考生连课文基本篇目都不知。

作文评分标准如下:

1、题目解读 这是一道半给材料半命题的作文,理解的关键点是“三”

①“三”必须有意味。既可以是历史文化所赋予的,也可以是现实社会所赋予的,或是考生在作文中营造的特定语境所形成的;既可以是社会的某种共识,也可以是个人见解。

②理解“三”不能脱离带“三”的词语,不能孤立地理解“三”,应当联系它所存在的语境来考察,这个词必须是人所能知的,它是对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隐含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

③即可以联系一个带“三”的词语,立意放在“三”的含义和“三”联系紧密的事和物上。

④题目不一定要带“三”,但文中必须要有带“三”的词句,因为它是展开联想、表达感悟的根据,文章也可以直接以“三”为言说对象,因为“三”也可被视为独字词。

⑤带“三”的词语要有含蕴,有哲理;感悟正确是判断切合题意的重要条件。一些带“三”的词语,“三”是实指的确数、序数,少哲理甚至无意蕴、无哲理;但由此联想生发而成的文章中心明确、内容深刻、有创意的,依文论文应为切题,也可以进入一类。

2、评分原则

“三”在词中,词在文中,依文论文,整体把握。

业务组对评卷教师的要求是立足给分,对于见仁见智的文章,很难控制误差在九分之内的不妄下判断,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3、湖北省考试院对作文题的解说

今年湖北的高考作文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写作空间。首先,材料中提供的带“三”词语都是学生熟悉的,词义不难把握,而且题干表述简明,指向明确,没有语言障碍,没有审题门槛;第二,可以根据材料中提供的词语展开联想,也可以由自己熟悉的其它带“三”词语引发思考,材料是开放的,这样有利于考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有感而发,有理可论;第三,可以就某一个带“三”词语联想思考,入题方式灵活,不会产生拘束。

题目在提供空间的同时又巧妙地作了限制。

其一,要求从带“三”词语切入,并且提示要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其二,要发掘带“三”词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并据此联想生发,命题立意;不能只是就“三”说“三”,也不宜一般性地只是带“三”词语本身的含义立论成文。考生如果不能领会这层限制,缺乏事理感悟,写出的文章势必平淡肤浅,难成佳作。

下面是华中师大新闻学院刘九洲教授对2006年高考作文的分析:

今年作文偏题不多,但出彩也少。因为文章没有个性,没有“我”,匠气十足,雾里看花。

“匠气十足”是指一个模子中出来,拼凑。具体表现为①结构上三段式——破题、承题、结题,如《三思而行》开头孔子曰“三思而行”,中间屈原、李白、陶渊明,结尾归结到三思而行的重要。这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结构模式,堆积元素,论据牵强。②体裁怪异,是用非驴非马的体裁来体现个性以求新。如《关于朝三暮四的药检报告》,不伦不类。这几年强调要有文体,如果在前些年这类作文或许可以给高分,但现在不行。

“雾里看花”是指表意隐晦,如《梦泽草色茶凝香》文中内容隐晦,不知所云,又并不是意识流,抄袭的段落也很多。文章的意图在于交流,不提倡学现代社会上的无厘头写法。

因此,要让理性回归感性,让感性升华到理性。

让理性回归到感性,主要针对议论文;让感性升华到理性,主要针对记叙文。网上评湖北卷作文总让考生去谈哲学,空发议论,堆砌名言警句。而现在的考生要么没有思维过程的展示,要么展示的是别人的东西。不过幸而今年有的作文反弹琵琶写的好。如《臭皮匠如何顶得诸葛亮》开头破题简洁,观点鲜明——古人云:“三个臭皮匠,顶得上个诸葛亮。”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我看未必。接着展开论证,“假如三个臭皮匠真的顶一个诸葛亮,那刘备干嘛要放下架子,两次三番地去请一个诸葛亮?当时臭皮匠多得是了,全国到处都是,他刘皇叔怎么没拉个十个八个的臭皮匠当他的军师?”同时又引温州皮匠的例子证明,只有人

才才能带来更大的财富。结论是“如今我们不再需要更多的臭皮匠出现,而是希望更多的诸葛亮能将中华民族带向一个新的辉煌”。又如《三顾之伤》就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见解,对历史问题能进行反思,观照现实能引出现实中需要引以为鉴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把历史事例完全搬用、堆砌,缺乏自我认识。

要让理性思考有个感性的承载物,这就是考生的思考。如《三步之遥》写楼房生活的人们相互不认识的生存状况,写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遥远,人类能到达月球,却不能到达对门。

感性要有细节描写。如《那个三思背后的情》写考场外面的父亲,父亲翻山越岭来陪考,我劝父亲回去,父亲低声问我:“是不是我在这里不好?”这里的细节真切地传达了父女之间真挚的感情。所以一定要有细节,成为场面、画面,不要点到为止。

要把这些感性的认识升华为理性。如《爸,你等着我??》就没有把对父亲的报恩思想放在更高的境界中去,只说要好好养父亲。当然要自然地引发而不是空抒大志,过分拔高。

文章表现的是对生命的体现,所以提倡感性和理性结合。

二、复习备考建议(个人建议)

1、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尤其是近三年来的高考题

《考试大纲》是航线,为我们界定了高考的知识范围、考查方式(题型)、分值,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复习备考要重视近五年高考考纲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趋势、变化的背景,以便从容应对。高考试题是蓝本,通过研究高考试题可以从认识上缩短与高考的距离,找到应对高考的感觉,进而做到“三有:心中有高考,心中有题型,心中有方法。”

2、重视语文课本中基础知识的复习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语言基础知识的复习首先是重视,学生往往很重视语音、词语、病句、标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这些考卷中直接考查的题型,而对并非直接考查的基础知识的基础知识则重视不够。有些学生到了高三,对词类的区分、句子成分、单复句结构以及修辞格的特点及用法还是模糊一团,如2006年湖北卷20题下定义,有的考生连单复句都不分;又如2006全国卷20题仿句要求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有的考生居然不知比拟是什么,这些知识搞不懂,就直接影响了解答一些基础性题目的准确率。

其次是要讲究方法。复习基础知识一方面要在基本概念和原理上花时间,另一方面注意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明确类型、懂得规律、掌握解法。这就是基本能力了。而真正的掌握基础知识就是要具备基本理解能力。比如病句,高考考六种类型,不仅要记住每种类型,还要让学生明白道理,知道错在何处。

3、拓宽课外阅读的领域,强化综合能力

随着各省市自主命题范围的不断扩大,高考语文命题选材也根据需要放开手脚,扩大阅读范围,这是一种必然。它对高中的语文学习和备考的指向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要加强广泛的阅读,在阅读中积累、领悟、思考,形成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不仅如此,2006年湖北卷试题结构又有变化,减题移分,加大主观题的权重,全国卷也把Ⅱ卷现代文阅读分值由18分加至22分,这些考试内容的调整,表面上看是试题减少了,知识的覆盖面压缩了,但从实质看却是对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要求提高了。

4、关注创新题型,提高人文素养和理性思维水平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诗人刘希夷《白头吟》)。每一年高考语文的命题专家总是希望创造出一定量的新颖题型,既可以反猜题,又让人有鲜活感。语言知识和诗文阅读的题目难以创新,即使创新也难以让人觉得新鲜。那么只有语言运用和作文两块属于当然的创新园地了。

2005年全国卷在“语言运用”续写对联、写公益广告的基础上,又推出了写请柬、填敬辞谦语和拟写班会主题词﹙主题定为“远离毒品”和“友谊”﹚3种新题型。2006年湖北卷在去年写旅游广告词的基础上又推出了写串台词、版面宗旨宣传词。从形式上看,这种题型考查

的就是语言简明、得体、连贯的知识运用;从内容上说,这种题型引导考生关注了社会,关注了生活,体现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又检验了考生的人文素养。

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型的创新历来倍受关注。从2004年的“买镜”到2005年的“入与出”,再到2006年的“三”,作文试题不断创新。从形式上看,从有明确的话题到在材料中提炼话题;从内容上说,既有认识自己、他人,又有感悟自然、人生、社会,但是创新的标准是什么,我个人认为,从本质上看只有两条,一是能反映中学生的生活体验,一是能检验中学生的理性思维。因而平时作文训练要重视指导与讲评。

①指导重点放在不同命题形式的审题方法:话题作文要从材料、提示和话题包含的内部关系中确立立意范围;材料作文要由叙述的因果关系据因立意;命题作文要根据命题指向立意;问题作文要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中表明观点;图画作文则要找到图与图、图与提示之间的关系展开联想立意等等。

②讲评要特别强调文体和理性思辩,自选文体不是不要文体,选定了文体或试题规定了文体,作文就一定要符合文体要求,如北京去年规定写议论文,不合文体要求的,文章再好,评分也一律不突破三类,文不成体绝不会拿高分。突出理性思维和辩证思考,自话题作文诞生的七年来,已逐渐成为作文命题的一种趋势。学生只有含有理性思维的文章,才能有思想深度。

5、增强题干意识,关注非智力因素

今年科技文阅读设题时第6题为“理解不正确的是”,第8题为“推断正确的是”,而有的考生并未看清,无以为和去年试题题型一样,当成是“理解正确的是”“推断不正确的是”,结果白白丢了分,类似这样的非智力因素也应引起注意。

附:湖北高考满分作文2:

三生有幸遇上你

前生、今世、后世,这三生我所有的幸运都只是能遇上你。——题记

佛说,因果由缘,千百年的轮回皆由缘起。我想,上辈子也就是前生,我一定是千万次回眸,亿万次的寻觅,才能在滚滚人流中遇到了你,唯一的你。

我是个受命运诅咒的孩子。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上天就带走了我的妈妈??一个熟悉的身影眨眼间消失了,那种感觉,那种心痛贯穿了我的整个生命。从此,我变得敏感多疑,寡言少语,心灵封闭,没有安全感,缺少人情味儿。

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生活下去,与空虚相伴与孤独同眠,然而,三生有幸,我遇见了你??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你,是在那个微凉的晚秋,枯黄的叶子漫天飞舞的时侯。你作为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微胖,短发,一身黑色的衣服,笑时给人温暖,不笑时给人一种严肃。那时,我已习惯于独守自己的心灵世界,不容外人涉足,那是伪装到最后的坚强,也是不容任何人去打破的宁静,对你也没有任何多余的感情。

奇怪的是,你并未因我的冷漠而忽视我,还让我当了学习委员,掌管班上大小事务。一有机会,便表扬我,一有时间,便找我谈心,鼓励我多与人交往,不断地教我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你心疼我,我知道,可是,我心里的冰块是那么牢固,那么寒冷??

时光在你的关心和我的冷漠中如白驹过隙,一晃三年过去了,我离开了你,升上了重点初中,与你的联系少了许多,但是,你始终没放弃过对我的感化与疼爱。

几年如一日,你对我关爱有加,中考前的那个下午,我记忆犹新。你托人送给我一封信,看到信封上的熟悉笔迹,我感受到世界上最美的亲情:加油,好好考,我始终相信,你是最棒的!我的眼泪潸然而下,心里有股暖流在涌动,我仿佛听见了自己心里的冰层开始破碎的声音,我不禁地笑了,这是妈妈“走”后,我第一次幸福而快乐的微笑。

考入县城重点高中后,我们学校与你家的距离更远了,但我们的心更近了。你时常拎着水果来看我,给了我全部的母爱。

你的信笺和电话成了我温暖的源泉,你的看望和谈心成了我愉悦的家园,你的汇款和米菜成了我幸福的粮仓,在我渴望的时侯,你是春天般的及时雨。

高考临近,你发短信来说:“孩子,亲爱的:你要认真复习啊,好好考试,我一直认为你是最优秀的孩子!”老师,你不知道啊,我又一次落泪了,你老是惹我哭,惹得我激动地哭,惹得我高兴地哭??

今天是六月七日,高考的第一天第一科。此时,我想,你肯定捧着保温盒站在考场外,因为你说过,离这儿再远也一定来送考。今天不知为什么你来晚了,是拎的东西多了,还是堵车了?是节约车费步行艰难,还是走错了路???如果你现在已经从百里之外赶到了这儿,我真的很想跑到考场外,拥抱你,亲吻你,对你说一声:“我想叫你一声妈,老师!”

妈,我三生有幸遇见了你,虽然你并不是我的亲生妈妈,但你满足了我对母爱所有的希望,妈,我爱你!是你教我懂得爱,懂得生活,懂得追求。上帝是公平的,它带走了一个亲妈,却还给我一个伟大的母爱!

三生有幸遇见你,希望我还有下一个“三生”,再下一个,生生世世,永远有幸与你相见!

妈妈,你听见了吗?但愿生我之身的妈妈升入天堂,爱我之身的妈妈永驻人间!

我爱你,妈妈!

【评析】本文突出的特点就是有真情实感,且能以情动人,以景感人。你一看题目就知道,拟得很有“情味”——“三生有幸遇见你”。作者为什么说“有幸”?“你”在文中又是指谁?设置这样的悬念,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开篇题记,阐解三生,强调突出“你”的重要和伟大,暗点文题,妙!佛说入题,很自然,也很人性,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第二段,笔锋一转,简要叙述回忆失去母亲的痛苦经历,第四段开始详写“有幸”遇见一位仁慈温柔而关爱学生的老师,从外貌、服饰、谈话、写信、送考等细节着笔描写,感人情景历历在目,震撼心灵,催人泪下。 最后抒发对老师那种母亲般的关爱的歌颂之情,对人生情感的体悟和认识,水到渠成,余音绕梁。

考生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来写故事,仅从标题来看,以为是一段恋情。但文章以特别抒情的笔调,回忆了作者的妈妈去世后,一位女老师无微不至地照料自己的故事。这篇作文中的很多情节特别感人,比如女老师在中考时为孩子送饭的细节让人流泪、叩人心扉!

把握三角形的支撑

在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顺次连接后就构成了三角形。古代埃及法老利用了这三角形的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制造出了金字塔这一世界奇迹。金字塔依三角形的定律以其独特的构造,支撑起了那永久的压力。

参天大树挺拔耸立,枝繁叶茂,正是来自于深扎大地的根与干构成的三角形的支撑。所以,根死树必枯。

凌云高楼巍峨壮观,气势撼入,正因为那来自坚实基石构成的三角形无语的支撑。所以,基陷楼必危。

刚强的柱石支撑起了百年不倒的大桥,坚韧的钢轨支撑起了呼啸奔驰的列车。因为它们都得益于三角形结构的支撑。

台下十年功,支撑起台上一分钟;读书十年苦,支撑起一朝天下名。这里面难道就没有“三角形”的支撑吗?回答是肯定的。没有意志、目标和追求这三点组成的“三角形”的支撑,谈何成功;失去意志、目标和追求这一“三角形”的支撑,耀眼的光辉怎么不会黯然失色?

篇二:岁岁年年人不同

岁岁年年人不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回想过去的一年,有得更有失。我对全人教育概念有了这样的认识。全人教育与终身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全人教育的任务重点在于普及教育,终身教育则侧重于继续教育,但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从现实实施的阶段上来看两者的关系,终身教育都应立足于全人教育。"全人教育是一个前提条件"。全人教育应当是教育平等实现的最有效的途径,而且它也的确"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全球的现实"。

全人教育的内涵及其基本目的"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那么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全人教育"概念就可以这样来理解:所谓全人教育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

那么,以此推断全人教育的基本目的或者最终目标应当是:满足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的学习需要,这些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

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基本学习的需要。"基本学习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任何社会中的任何个人有能力并有责任去尊重和依赖他们共同的文化、语言的和精神的遗产,促进他人的教育,推动社会正义事业,保护环境,宽容与理解和自己不同的社会文化、制度等,从而确保我们这一相互依存的世界建立国际间的和平与团结。

问题1:对早期儿童教育和发展的忽视。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儿童后期的教育。从而影响到了青年期和成人期的普及教育与继续教育。根据心理与生理学的观点,人的生命应从其在母体中孕育时开始;人的早期力--非智力因素(性格、情感、动机、意志、态度等)与智力因素(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等)的开发与培养,对其整个生活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认识不到这些,就很容易忽视早期儿童的教育与发展。另外,就是对早期儿童教育与发展研究的忽视。或者是对它研究和实施经费投入的"捉襟见肘"。

问题2:对于青少年和成人扫盲教育的忽视。首先,我们认定了早期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忽视对青少年和成人的扫盲教育,因为儿童的早期教育和基础教育归根结底要由他们来承担。家庭中的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也将是陪伴他们整个儿童期健康成长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们学校老师则担当着将其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家公民的重任。其次,我们也不能忽视青少年和成人自身的需求,他们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会直接作用于民族、国家和社会的繁荣昌盛,也会间接地促进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平与发展。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方式

予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些方式可以包括识字扫盲、技能培训等。

为此,我有了终身学习的理念,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样不会不算巧。”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全力以赴,更上一层楼!

篇三:作文

第1讲:磨刀不误砍柴工 ——高考作文的审题

■重庆市忠县忠州中学 邓大林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要求考生做到“切题”。要想做到切合题意,审题是关键。一般说来,审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牢记显性要求

审题,首先要看题目的显性要求——看清题目属于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等要求。如2008年上海市高考作文试题,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一些考生在没有认真读题的情况下,误认为是一道话题作文,于是以《他们,我心中的骄傲》《抗震英雄》《他们踏上不归路》等为题写作,使作文在类型上出现了错误。今年广东高考也是标题作文,但据了解,也有不少考生习惯性自拟题目。所以,我们对作文题目的显性文字一定要认真重视,不要出现“一字审错,谬误千里”的情况。认真审题,第一,要看清楚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其次,还应牢记题目对文章体裁、字数、表达方式等的交代,准确审题,严格执行。

二、推敲命题题眼

推敲命题题眼就是仔细阅读给出的命题,前后推敲,找到题目中暗含的写作中心(主旨),从而迅速完成审题的一种方法。有些作文题目出现的文字比较多,由多个词语组成,但题眼只有一个,我们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才能抓住命题的题眼,写出切合题意的高质量的文章来。例如2008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不要轻易说“不”。这个题目的题眼在“轻易”上,这是对考生说“不”的态度而言。这种态度既不是全然否定,也不是全然肯定,而是要注意分寸,把好尺度。除了推敲“题眼”外,命题中的“次题眼”也不可轻视。如上面题目中 “说?不?”中“不”字就是次题眼,要准确理解它的暗示意义:它可以是对困难的放弃与追求,可以是人们对生命的坚强和软弱等。所以,理解好次题眼,也是作文审题的关键。

三、洞悉隐性内容

作文题目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是一望而知的,必须照办无误,但有些要求是隐含在表面文字背后的,需要考生自己悟出来。如2006年江西高考作文要求以“雨燕减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我们就必须理解并深入挖掘其隐含意义。雨燕要减肥,是因为太胖影响飞行。负重前行,飞而不高,甚至不能起飞。那么,从所减之“肥”的含义我们能挖掘出什么呢?肥,可能是从前的一些经历或财富,也可能是我们拥有的一些珍贵事物,也可能是我们幸福的回忆或拥有,但由于它会影响到“飞翔”,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减掉它。我们可以把“肥”定义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种“重”可以是负担,可以是经验,也可以是安逸的生活、享乐的思想,这些东西不是说不可存在,但一旦阻碍了“飞翔”就一定得“减去”。明确了话题的隐性内含,作文时才不会偏离题意。

四、掌握因素加减

因素加减是审题的重要方法,包括因素添加和因素删减。“因素添加”,是作文审题最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比较短小的作文题目中添加一二个修饰限制性的词语,缩小题目所指的范围,从而快速地找到写作的方向和素材。如2008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举手投足之间”,这个题目给人的感觉是空泛的。我们可以采用因素添加方法,将题目添加为“举手投足之间的友谊”“举手投足之间的爱心”“举手投足之间的亲情”“举手投足之间的灾难”等。添加

词语,缩小了写作的范围,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将枯燥的试题生动化,使我们作文的立意更加明确。

因素删减指针对纷繁复杂的作文试题材料,我们常会感到迷惑,这时,就需要对给出的材料做一做减法。审题时,我们可以故意忽略某一因素,而集中针对另一因素深入挖掘。如全国Ⅰ卷给出的素材有国家领导人对汶川地震灾区的关心,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等的救援。志愿者、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进入灾区,灾区的自救,各界的爱心等。面对这纷繁的素材,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点进行深入写作,删去其他的。如选择“师恩如海”,写地震中,那些老师舍生救生的感人故事,使文章深刻感人,从而切合题意。

总之,牢记显性要求、推敲试题题眼、洞悉隐性信息、掌握因素添减等方法,是我们正确切题的关键。

【温馨提醒】

高考作文一般在60分钟左右完成,其中审题立意3分钟,选材构思3分钟,拟定提纲4分钟,挥笔成文45分钟,检查修改5分钟。

第3讲:运筹方寸邀春风

——高考作文的构思

■重庆市忠县北山中学 刘丽华

构思是作文前的腹稿,是思维走过的道路。一篇作文最能体现佳境的是构思,而篇章的创意又最能体现构思的匠心,它是文章的骨架。写作离不开构思。构思在高考作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它是指作者审题、立意、选材、定体等一系列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高考作文要求“构思精巧”,即构思要新颖独特、巧妙。精巧的构思能更有效地表现文章主题。 作文前如何进行高效构思呢?本文介绍几种方法:

一、角色转换法

写记叙类文章时,我们一般从三种人称的角度写作,实际上,若能巧妙地变换叙述角色,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所谓“角色转换”法,就是指写作中将叙述主体转换成作者或普通人以外的人或物——生物、物品、自然、人格化的观念,特殊人物等来叙述文章的一种构思方法。这种构思法具有以下几种优点:一是因多角色可供选择,表达内容更为自由、灵活。二是可借他视角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三是具有“陌生化”的效果,即以陌生的眼光去看待熟悉的人和事,有新鲜感,使描写不会落入俗套,令人耳目一新。写作中,可供我们转换的角色很多,如物化视角、拟人化视角、观念人格化、特殊主体视角等。关键要根据主旨需要巧妙选取。2008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好奇心》,作者以武则天立下的那块无字碑的视觉来叙述,既有对武则天一生大事件的勾勒、体会和透视,又有历史的大视野,以“碑”的无字展开遐想:“垂帘,昭示着你——她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称帝,昭示着你不可一世的霸气”;“我好奇我的主人,为什么你的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无奈、痛楚、辛酸……”通过角色转换,巧妙地表达了对武则天的同情、理解和赞扬之情。

二、镜头剪接式

镜头剪接式就是作者围绕中心,用形象的文字片段或者镜头式的剪影内容连缀成篇的结构模式。此模式,结构清晰明了,内容形象生动,扣题明显,很受评卷者的青睐。写法上,镜头剪接式灵活多样,可用小标题形式、日记体形式、多幕剧形式等,但总离不开“题目——片断——点睛”模式。当然,在选取镜头时,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避免内容的单薄。常见方法有四:一、时空式。所谓时空式就是以时间或空间为序构思。二、列举式。

写文章最忌面面俱到,而遇到涉及面广的文章,要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所要写的内容分成几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片断,贯之以小标题,既减少承转启合类文字,又可集中笔墨,突出重点。三、层进式。层进式是纵式,几个镜头之间有先后或主次关系,大多适用于说明文、议论文。四、乐章式。乐章式只是时空式的变异,剪辑几组镜头,每个镜头贯之以曲名,力图给读者明快和谐之感。

例如王祖敏的《大爱在瞬间成为本能》,全文用了四组镜头,截取了人性中最绚烂的光辉画面组接而成。四组镜头分别统领在“老师的双臂是天使的羽翼”“老师的怀抱是生命的港湾”“老师的足迹是一条最宝贵的生命线”“老师的呼唤是世上最悲壮的赞歌”四个主题之中。在巨大的地震灾害面前,老师们不顾自己安危,心系学生,拼死保护学生。他们的感人事迹虽然很多,文章却只截取几组最有代表性的镜头,让我们从中读出了老师们的勇敢坚毅的气魄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各组镜头着墨不多,却生动传神,撼人魂魄。每组镜头结束后,用一句议论性的话语进行总结,画龙点睛地揭示了老师们的高尚品质,让读者铭记于心,缅怀一生。

三、改造旧例法

所谓旧例,是指旧有的材料。“改造旧例”就是围绕主题对人们耳熟能详的缺乏新意的历史故事、人物典故、童话寓言等进行改造,或旧例翻出新意,或进行细节性扩展,或新编故事,使改造后的素材能印证话题的一种构思方法。这种构思法有两大优点:一是旧例很多,便于我们从容选择;二是旧例人们耳熟能详,易于接受,同时,经过改造后的旧例又融进了独特个性和创造精神,给人以新鲜感。把握这一构思方法,我们可以从材料扩展、旧例翻新、故事新编三个方面入手。如2007年重庆满分作文《高考名人录》,考生就机智地编出了一则历史名人参加高考的新故事,从而曲折地表达出作者对高考“酸甜苦辣”的体会。又如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夸父逐日》,考生就是围绕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进行情节和细节上的扩展,写出了夸父追日的心理斗争及艰辛追求,从而改造出了新意。

【温馨提醒】

高考作文卷面一定要整洁,字迹一定要规范,使电脑扫描后清晰可见。作文不要超越规定的书写边框,以避免作文出现在扫描范围之外。

第6讲:花红柳绿闹春意

——经典事例与读书生活

■内蒙古赤峰市英才学校 刘福林

一篇作文光有艳丽的外表,里面却是一团烂棉絮,只能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文如其人,我们不能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空腹花瓶,我们的作文应该是籽满实沉的结晶。作文要想得高分,必须别具一格,创新求异。所以,写作文就要让自己的文章内容充实。怎样才能让文章的内容充实呢?

一、巧用历史名人故事

作文,要跳出时代的局限,要时刻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中国文化的发展。我们的思绪必须遨游于九天之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把历史浓缩在手中,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跳出书斋的局限,大气磅礴,灵韵飞动,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只要我们能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出符合主题的精华,运用历史事件就能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如:

你甘于淡泊,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鹏者浮游于天地,不愿累于国事,不愿牵绊于尘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饴的淡淡而香的矿泉之水,给人以绝境逢生,给人以平静致远,给人以超脱外物。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却在指尖碰触了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是这般滋味。(2008福建满分作文《一蓑烟草任江平》)

考生借用了庄子的寓言,经过自己的提炼加工,凸现文采和气势。

二、关注现实生活

生活的激流波澜壮阔,生活的长河奔腾不息。生活的魅力更使人迷恋、回味无穷,它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昼夜不息。”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要让自己的文章得高分,就要注意让自己的文章富有时代气息,要关注人生,了解时事。

①关注社会热点,如2008北京奥运、四川汶川地震、环保、房地产等。如:

5月地震,四川震区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默默地为灾区人民祈福,默默地贡献自己绵薄之力。我们记不清每一位救援者的名字,我们记不清每一位捐款者的名字,我们记不清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们有爱,对生命的敬重,对国家的赤诚!大爱无痕,大爱如水,滋润却无声。(选自2008福建满分作文《渠清如许》)

作者紧紧抓住四川地震这一热点,表达人间大爱,震撼人心。

②关注感情教育,如父母与子女、师生之间、朋友之间、人与自然、公平教育等。如: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她如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选自2008江苏满分作文《好奇心》)

奶奶的言行的确让孙女好奇,正是这份好奇,显现了一份亲情,是生活的再现。

三、化用诗词歌赋

诗词歌赋,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首首诗歌,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的天空中熠熠生辉,照耀着一个个在文学道路上孜孜前行的探索者。作文中,如果能够把这些耳熟能详的诗词歌赋拿过来,为我所用,那么,我们的文章不也就文采斐然、卓尔不群了吗?我们要善于汲取古人的营养,博采众家之长,以成我独家之风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如:

当我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而伤感时,书便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我为“少年不识愁滋味”而担忧时,书又说“人不痴狂枉少年”;当我为“今朝有酒今朝醉”而迷惘时,书便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许许多多精神哲理早已蕴藏在一本本书中。(满分作文《三更有梦书当枕》)

作者化用诗句,用排比的方法,诠释了读书给自己的感悟。

四、借用流行歌曲

把流行歌曲拿来,让流行歌曲与作文结合,让流行歌曲成为写作训练的素材,增强文章的内涵。歌词大多使用修辞,富含哲理,创设丰蕴的意境,内容丰富多彩。借用流行歌曲,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①直接用歌词当作文的题目,比如《爱的奉献》《常回家看看》等;②作文题目仿拟歌词,如《世上只有爸爸好》是对《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发挥;③作文中直接引用歌词,比如面对四川汶川的大地震,有的同学写了这样几句: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荒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放。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温馨提醒】

写作注重从读书中提取养料,会让自己的文章增加文化含量,从而打动阅卷老师。

篇四:岁岁年年人不同

岁岁年年人不同

杨迎新

①眼看老父亲的头发一根根变白,绕膝蹒跚的娇儿一寸寸长高,不禁想起了当初唐诗人刘希夷《白头吟》里的两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②韶华易逝,岁月难再,这是古人一再咏叹的题材。屈原的?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怕的是蹉跎时日、老大无成,这应算是比较积极的。曹操这个人是很有大志的,但他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却弥漫着一种苍凉之气。刘希夷的那两句呢?大概也没有突出的格调。不过,当我吟哦这两句诗的时候,父亲却独有所感,说:?我看这诗讲得在理,就说咱爷仨吧,我小时候不用说了,旧社会,饿得皮包骨;你小时候赶上‘瓜菜代’,气色也不好;哪像现在我这‘甜窝’里的小孙子,牛奶、肉松、水果不断,长得像嫩葱一样!这不正是‘人不同’么??

③我父亲是农民,不大懂诗。他的解释也未必符合诗的原意,但他讲的我们祖孙三代童年的情况却是真的。其实,这些变化,社会学家们早就揭示过了。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状况一年比一年好。平均身高在增加;平均寿命从以前的三十多岁,四十多岁,增加到现在的七十多岁。

④然而往深处一想,?人不同?主要还是表现在思想观念的变化上。前些年谁不对?富?字畏之如虎?现在哪个劳动者又不求知若渴?过去一说赚钱,仿佛是干了见不得人的事,如今则是生财有道的人当劳模;过去一提生活享受就是?资产阶级?思想,现在吃穿讲究一些,被视为劳动者的正当追求。如今,如果有哪位老先生再把农民经商之类看成是?二流子?之所为,则他一定被笑为?冬烘?,碰上激烈一点的,说不定还会指着他的鼻子,给他?肃肃??左?的流毒。我老家农村,有个外号叫?一根筋?的老汉,脑筋死巴、固执得厉害。新政策一公布,别人都?活?了,儿女们也要办工厂,他跳着脚骂他们?忘了庄稼祖宗?。没想到今年春节见到他,竟然也是满口的?商品??信息?一类的新词了!可见,世变时移,人不同必矣。

⑤不过,要是认为这?人不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那就未免太天真了。因袭的重担,积习的羁绊,习惯势力的包围,脱身一跃而求其?不同?,谈何容易!辛亥革命以后,有人还是拖辫子,想皇帝;?文化大革命?早被彻底否定,可有些人说话办事,还改不掉那时的调调。可见,要想有所前进,有所?不同?,就要有一些敢于是今是、非昨非,标新立异,开拓前进的勇气。只有不同凡响的人,才会有不同凡响的事业。历史就是在年年不同的进击中,涤除陈腐,翻新气象,走向今天,走向未来的。时代呼唤具有八十年代新眼光、新观念的猛士!

(选自1985年3月25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15.从文中看,“人不同”包含哪些内容?请用简洁语言加以概括。(6分)

16.文章第④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17.请简要概括文章第⑤段的论述层次。(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健康状况好坏的悬殊;物质条件优劣的差异;思想观念新旧的变化。

【评分建议】每点2分,计6分。必须答出“好坏”“优劣”“新旧”等内容,仅回答“健康状况”“物质条件”“思想观念”等得一半分。

16.多角度正反对比,并以“一根筋”老汉为例,形象地诠释“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深刻含义,阐明世变时移人不同的必然性。

【评分建议】写法特点4分,每点2分;分析2分,每点1分;计6分。

17.首先指出“人不同”受诸多因素影响,求“不同”不易;接着从历史和现实角度例证要有所“不同”须有开拓前进的勇气;最后点明全文主旨:时代呼唤新眼光、新观念

的猛士。

篇五:岁岁年年

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岁月将为我们翻开崭新的一页。我期待着明日的幸福,忘却昨日的遗憾,实现自己未来的梦想。

回味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消逝,伴随着一颗慢慢成熟的心。在安大的第一个学期是很美好的,美的让我不忍去

回忆。就在转眼间,我已经是一

个不折不扣的大学生了,谈不上

开心,也说不上纠结,反正我们

就在那儿,等待着改变。

在高考之前,很多家长都是这样对我们说的,你苦读3年,到了大学就轻松了。所以在潜意识里就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个观念:大学不是学习的地方,而是逍遥的地方。我记得我爸也曾以这样的观点劝我不要早恋什么的,很搞笑。

半年过去了,大学对我而言亦不是空中楼阁,我想说:大学其实和我想象的很不一样。在安大的日子,说没有压力的人都是神一样的存在,大多的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压力。当然,老实说这即将过去的半年里我过得很开心,很有感觉。活动与学习相伴,快乐与收获齐进!

大学的生活很写意,我很快就进入了节奏,有了很多自由搭配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大部分时候我对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大学的学习和高中

有着本质的不同,只有简单的课

表,几乎没有点名,去不去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你自己。这一学期我没

有翘过课,我想这一点是值得肯定

的。虽然曾经有人问我大学必须做的事是什么,我说是恋爱和跷课,但我想,这课咱还是别翘了,毕竟这是一种对老师的尊重。在安大,你说没有学习压力是不可能的,就说我们经济学吧,相比他们理工科的来说的确压力要小,但面对高数,面对成天拿着一本政治经济学书背和大量的会计作业,这些也都着实让人有点吃不消。不过好在有一群给力的兄弟,互帮互助下我也凑合着能应付。不过安大的课程蛮有意思的,老师都很和蔼,上课也很有激情和风格!

转眼间,一个现实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期末考试,期盼还是惶恐,焦虑还是信心满满,我说不准,也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吧,期盼之情是有的,焦虑之情也是有的。我们没有选择,就像万物一样,接受过冬的严寒,也会有春的洗礼。这个世界是公平的!用心走过了,也就无悔了,我总是这样想的。而这一学期我也只想说是充实的,虽然有时同学对我说你看你忙的,何必呢?我笑而不语,因为我感觉充实是好的!是的,充实总是好的!

向往

在即将到来的新年里,冬渐渐地退去了光辉,不再有“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的苍茫,也不再有“山回路转不

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依依惜别场

景,有的只是对新春的渴望,对回乡的期

盼,对“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

都”的盈盈期盼之情。提起春天,心中那

春雨轻轻的飘落下来,温柔,娴静,沐浴

着一种馨香,和着清爽的煦风,拨撩着人

们的心情,迷离着人们的眼帘,喑哑着人们的赞叹。于是,万物的开始复苏,孕育了生命,旺盛了生命!赋予了生命新生的意义!

走过隆冬的灌木和松柏,新绿开

始在墨绿的枝头孕育,起初是那么悄

然生长,无声无息,待几天后,在枝

头的尖上就看到了新绿了。她们披风

迎雨慢慢地展开,等油嫩的新叶完全

张开后,又见了绿蕊凸显在枝尖了。

每一年如此周而复始的延续着,让灌木长高,让松柏伟岸!

春风吹醒了绿色的翅膀,托举着绿色的灵魂。融化冰雪为滋润万物的清泉;吹暖大地让绿叶争着发芽。

春生的这般绿,是生命的升华,是一种理想,催生着人们希望的心绪! 初春时节,我喜欢带着寒意赏梅,对春天的气息最灵通最敏感的当然要首推梅花,梅花总是在春寒料峭中

绽开,不作势,不张扬,甘心寂

寞。无人处,开在日落黄昏后,

如此清高、孤傲,令人咋舌!大

凡初春出生的人,都是命性如

梅。

春天的美丽在于使她给予了各种各样生命新一年的轮回。我喜欢这个季节,阳光徐徐倒也温馨,即便春雨绵绵,却也感觉到山有生机,水有灵性,花鸟虫鱼,树木菌类复苏生养,渗透着一种蓬勃的张力。浩瀚宇宙,生命的力量无限,就是对春天的呈现!

我喜好一个人独行春天里,让春风拂面,尝润着风的温柔;用心细听花开芽展的声音。在这绿色的季节里,我已悄悄读懂了点点生命的内涵,明白了些许生活的真谛!

这是孕育生命、耕种希望的季节!感谢这个季节!凝结着天地情缘,创造着生命精华!

展望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