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学生绑架老师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7:22:57 字数作文
学生绑架老师的故事字数作文

篇一:【死刑纪实】“老师”绑架学生

“老师”绑架学生

大学生徐庆喜想快速致富,琢磨来琢磨去,内心产生了一个恶毒的念头——绑架。“干这个来钱快,绑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几十万上百万就到手了,只要掘到第一桶金,今后干什么都不愁。”想到这儿,徐庆喜眼前出现幻影,一沓沓厚厚的人民币堆在床上,像小山一样,徐庆喜不由自主地伸出双手,像搂抱自己的恋人一样,把这堆钱紧紧地抱在怀里,可惜,徐庆喜搂个空。幻影消失后,徐庆喜心情不由得沮丧起来,他呆了半晌,心里恨恨地暗下决心:“干了!”

预谋绑架

徐庆喜曾就读于沈阳某大学,大学里,徐庆喜不爱学习,脑子里整天想发财,第一年期末考试好几科不及格,补考还不及格,第二年不及格的科目更多,结果被学校开除。

离开学校的徐庆喜听说深圳发财机会多,2004年,他不顾家人阻拦,一头扎进深圳。到了之后,徐庆喜曾先后打了几份工,每月收入只够他租房吃饭的,这离他成为富翁的距离十分遥远。眨眼在深圳待了快4年了,也没攒下多少钱,徐庆喜渐渐灰心丧气起来。

2008年5月的一天,徐庆喜百无聊赖地躺在床上,翻看着一本残破不全的杂志,一个绑架案吸引了他注意力。徐庆喜粗粗看了一遍,之后,又仔细地看了一遍,一个恶毒的念头在内心深处产生——“我也干一票绑架案!”

徐庆喜不愧是大学生,心思缜密,他知道,干犯罪的勾当一定得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干完了还不能让警察发现,否则即使干成了,也得在监狱终老此生。说干就干,徐庆喜热血沸腾,一刻也等不得,他跳起身,从墙角的一堆报纸里翻出一张做假证的小卡片,拨通了上面的电话:“喂,我想做一张身份证,多少钱?到哪里找你?好,我现在就过去。嗯,半个小时吧,我到了再打你电话。”

第二天,徐庆喜就拿到了化名“徐志强”的假身份证和假大学文凭,随后,他又用假身份证租下了福田区某村92栋302房作为关押被绑架者的场所,还准备了裁纸刀、胶带纸、电话卡等工具,伺机作案。

应聘家教

徐庆喜的绑架对象是孩子,怎么才能接近孩子呢?徐庆喜想要找一家教中心去当老师。尽管徐庆喜的身份是假的,大学文凭是假的,可他毕竟在大学里熏陶过,不是肚里空空的草包,前去应聘说得头头是道,结果很容易被福田区一家教中心录取,做了家教老师。

前期的准备工作十分顺利,徐庆喜心中暗喜,能不能成功,就差最后一哆嗦了。现在,徐庆喜老师每天都非常敬业,天天早来晚走,对前来补课的学生仔细观察。

一个个子较小的10岁男孩首先成为徐庆喜的绑架目标,徐庆喜觉得这个年龄的孩子肯定好控制,于是,徐庆喜开始亲近这个男孩,他多次以玩电子游戏和买零食吃为借口,想将男孩骗出家教中心,但都被男孩拒绝了。徐庆喜气得七窍生烟,可是他又不敢来硬的,只好放弃了对这个男孩的绑架预谋。

不久,一个13岁的叫洋洋的男孩被徐庆喜瞄住了,洋洋每次来上课,都是由他爸爸开车送来,徐庆喜心想,洋洋家一定有钱,于是他将洋洋列为绑架目标。补课时,徐庆喜特别关心洋洋,课间休息时,他和洋洋聊天,得知洋洋喜欢玩电子游戏,于是,徐庆喜知道了从哪儿下手。

勒索赎金

2008年6月14日,这是一个星期六,上午10时,洋洋被爸爸送到家教中心。徐庆喜为洋洋补习数学课,补到下午3时30分左右,徐庆喜看洋洋有点累了,他知道机会来了:“洋洋,咱们换换脑子,到老师的宿舍玩一会儿电子游戏好不好?”小孩子玩心正盛,又是

老师提议的,有何不可,洋洋满口答应。

徐庆喜将洋洋从家教中心带到他租住处福田区某村92栋302房。一进入房间,洋洋四处打量:“老师,电子游戏在哪儿呢?”这时,徐庆喜凶相毕露,他从桌子上抓过裁纸刀逼住洋洋,用胶带纸反绑住洋洋的双手和双脚。洋洋吓得大声哭闹,徐庆喜对着洋洋拳打脚踢:“再哭,再哭我打死你!”洋洋抽抽噎噎地闭了声。

“说,你家的电话号码,你爸的你妈的电话,不说我杀了你!”徐庆喜手里拿着裁纸刀作势往洋洋身上捅。几经逼问,徐庆喜终于问出了洋洋家的电话号码。

下午5时40分许,徐庆喜打电话给洋洋的爸爸:“喂,是洋洋的爸爸吗?不要问我是谁。你儿子在我手里,我不会害他,60万买你儿子,在布吉农批市场附近的天桥,一手交钱一手交人。告诉你,你儿子在我手里,不准报警!”

打完电话后,徐庆喜已是一头冷汗,他用手呼噜掉头上的冷汗,顺手擦在衣襟上。坐在那儿,徐庆喜点燃一根烟,紧吸两口,慢慢定下神来。“如果我出去收赎金,这小子喊叫惊动周围邻居,事情不是败露了吗?他妈的,一不做二不休。”徐庆喜想到这里,眼睛露出凶光,他一边用枕头捂住洋洋的脸部,一边掐住洋洋的脖子,不一会儿,洋洋便停止了挣扎。

徐庆喜杀死洋洋后,将现场清理完毕,他又拨通了洋洋家的电话:“钱准备好了吗?晚上10点我要是见不着钱,你们也见不到儿子了。”

这边,洋洋的爸爸妈妈接到绑匪的勒索电话后,犹如五雷轰顶,两口子赶快来到家教中心,发现儿子和补课老师“徐志强”已去向不明,两口子立即报警。

公安机关通过调取现场监控录像,发现是徐庆喜带着洋洋离开的,便让洋洋的妈妈给徐庆喜打电话:“我是洋洋的妈妈,只要你保证我儿子的安全,我愿意给钱。”

当晚10时许,一个男子鬼鬼祟祟地溜上布吉农批市场附近的天桥。“目标出现,动手!”随着一声令下,埋伏的警察从天桥两边冲出,将前来收取赎金的徐庆喜按倒在地??

2010年3月25日,徐庆喜被执行死刑。

篇二:五年级 第29课 被绑架之后 教案

五年级《被绑架之后》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1、认识到被绑架的危险,具有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的意识。

2、保持良好的心态,沉着冷静应对坏人。

(二)行为技能训练

1话。

2

(三)知识经验积累

12

二、教学重点

因此学生需要获得更多关于绑架后怎样保全生命安全,有效开展自救逃生的知识。所以,被人绑架不要激怒歹徒,要用智慧与坏人周旋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五年级学生智力和体力有了很大提高,有一定的自救能力,不能坐以待毙,因此对学生而言,巧妙与坏人周旋,寻找机会逃脱是这课

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观察法 谈话法 探究式教学法 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五、教学准备

PPT课件和关于绑架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有发生。据一项调查显示,那该怎么办呢?

2、学生交流。

3、板书课题。

接着让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绑架带来的危害,引

(二)读“平安故事”,谈感受

1、学生自由阅读平安故事。

(1)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3)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2、学生先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平安故事从中受到启发,然后联系自己想一想该怎么办,进行换位思考,初步感知被绑架后该怎样处理。

(三)自学探究“被绑架后怎么办”

1、问题导读。

(1)课件出示问题:

A质带来怎样的伤害?

B

(2)学生自由阅读“平安指南”。2

3题。

4

5

6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平安指南从中了解什么是绑架及被绑架的危害和被绑架后该怎么办,然后重点结合被绑架的应对方法进行演练,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的要点。

七、演练设计

活动一:演一演。

(假如你被绑架了,绑匪跟你爸爸打电话索要赎金,你爸爸坚持要跟你通话,于是绑匪将电话给你,并恐吓你不要乱说。这时,你既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又要设法把信息传递出去,你应该这么做?设计一个情景剧,演一演。)

1、教师交流被绑架者通过电话暗语成功报警,然后获救的故事。

2、学生交流故事中的暗语,及获救的原因。

3、学生组内分角色扮演,并说明暗语的含义。

4

5活动二:说一说。

(据统计,抓住这个时机,说一说,你应该怎么做?)

1

2

3

4

5、根据场景分角色演一演。

6、教师小结。

活动三:读一读。

(平安广角)

1、读一读。

2、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该注意哪些行为?

3、说一说。在小组内交流。

4、评一评。谁说的最好,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平安指南的理解,进一步帮助学生将被绑架后的应对办法铭记于心,并结合实际,体验怎样与坏人坏人周旋、怎样逃生,从小培养保护自己生命安全的意识。

篇三:学校老师义务辅导 “培优班”绑架了谁

学校老师义务辅导 “培优班”绑架了谁

近日,龙岩市高级中学有学生家长,通过网上发帖、写信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龙岩市高级中学组织部分初三学生,利用周六时间补课,将“尖子生”、“希望生”纳入到“培优班”进行重点培养,这种做法“拔高了一批学生,打倒了一片学生”。(11月29日《海峡导报》) 初三有三百多名学生,却只让前100多名的学生在周六到校补课,自然让人怀疑学校是在组建“培优班”,可学校只承认是办“兴趣班”,且特别强调不收取一分钱,老师是义务辅导,而且是学生自愿参加。学校的这番解释显然存在着矛盾。如果是学生自愿参加,怎么会只有前100名的学生是“自愿”的,其他名次的学生就无法“自愿”?其实,学校的解释充满了矛盾学校条件有限,只能够满足部分“学有所长”的学生。所谓的“学有所长”难道就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毫无疑问,学校这么辅导优等生,无非是想提高他们的成绩,从而为学校争光,毕竟是初三的学生,中考是关键。中考考好了,学校的领导就有了政绩资本,也能够为学校的招生出力。显然,这么做,是极不公平的。即便是义务,也不该将想学习的学生排除在外。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学校竟然表现出很无辜的样子,说什么如果家长觉得学校的做法有悖公平,相关部门随时可以叫停此做法,但这样对有些学生来说是个遗憾。学校的做法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校之所以敢这么做,无非是因为吃准了教育行政部门不会对学校作出处罚。如果教育行政部门能够查清事实,不被学校的“兴趣班”所迷惑,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的惩罚,学校还敢这么嚣张吗?

“培优班”绑架了谁?绑架了“兴趣班”,绑架了“自愿”,更绑架了民意。学校做得如此不公平,不仅伤了教育公平,更伤了学生的心。以后该如何称呼自己的“母校”呢?

篇四:校园法律故事

校园法律故事

永义乡司法所 张 波 2013年12月12日

同学们,大家好!

按照上级的要求,中小学都要开展法制教育,学校要把各门功课的教学渗透进法制教育内容,这方面的工作,你们学校做得非常的好,就在昨天,上级来检查你们学校的工作时,给(ji)予了很高的评价,我在陪同领导检查时,也亲自看到了四(2)班同学的在今年四月份由乡司法所、派出所组织开展的《法制、禁毒、反邪教教育》讲座活动时写的心得体会作文,证明,同学们对法律都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今天,我们司法所将再次开展法制教育,因为你们既有小学生、也有中学生,为了符合所有同学的兴趣,这次,我准备采用讲法律故事的方式向同学们讲解一些可能发生在你们身边的基本的法律知识,希望你们没有这些违法行为更好,即使有也要对照这些故事有错就改,不要知错不改,最终后悔的是你们啊!

第一个是上网吧犯法的故事。16岁的小兴,才刚读九年级,自打接触网络游戏后,就着了迷,经常往网吧里钻。苦于家里管得严,小兴就想出这么一招:每天一大早打着上学的旗号,背着书包直奔网吧,差不多到放学点儿了再回家。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小兴不仅把父亲给的学费等都送进了网吧,还因为钱不够,不断向父亲索要周末补习费等各种费用。后来到期末,小兴拿不回成绩单,父亲起疑找到学校,才知道儿子竟然已经半年没

有上学,学校也没有和家长沟通!而就在小兴父亲深受打击的时候,又传来另一个“噩耗”:小兴因为上网缺钱,从家里拿了水果刀去打劫了一名女中学生身上的20元零花钱,结果被少年法庭判处缓刑。

第二个是抢钱犯法的故事

年仅15岁的小刚品学兼优,还是班里的副班长,但身患残疾的母亲病重在床,父亲也是普通农民,家里的困难小刚都看在眼里,他非常清楚钱对于母亲及整个家庭的重要。暑假期间,中途退学的一个小混混找到小刚,对他说有办法能弄到钱,并向小刚保证,只要跟他一起混,一定可以发财。孝顺的小刚动摇了,憧憬着“要是能弄到好多钱,就可以给我妈妈动手术了”。两人一合计,目标锁定在了小刚一个家里很有钱的小学同学明明身上。于是两人借口找明明玩,由小刚敲开了明明的家门。两个半大孩子进去后,在明明父母在场的情况下,那个混混掏出事先准备好的菜刀,大声宣布:“抢劫,把钱拿出来!”明明的父亲将其制服,傻在当场的小刚也被送进了派出所。

第三个是绑架犯法的故事

父母到广东打工后,阿龙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对这个孙子又百依百顺。2012年,父母把14岁的儿子接到广东去生活。由于长期缺少沟通,阿龙的父母和儿子已经没什么话可说,只要见儿子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夫妻俩就严厉斥责,早被奶奶宠惯了的阿龙哪里受得了,没几天,和父母大吵一番后,阿龙离开爸爸

妈妈临时的家出走了。

当年1月30日,阿龙在外面和爸爸妈妈工友的儿子、10岁的小文一起玩时,发现身上的钱花得差不多了,阿龙想在小文身上打主意。阿龙把他带到他爸爸租房住附近的草地上,捆绑到了一棵大树上。第二天上午,阿龙拨通了小文家里的电话,要小文家长拿1000块钱来赎人。最后压低到600元,在约定地点一手交钱一手交人。小文家人随即报警。阿龙几次变换交钱地点,最后约定小文的家人把600元现金放在一个垃圾桶里。当晚10时,阿龙取出垃圾桶里面的钱,然后直奔麦当劳。饱餐一顿后,阿龙在麦当劳门口被警察抓住。阿龙几次接受审讯都坦然承认是他干的,为了说服警察相信他,阿龙带着警察找到小文。

阿龙的行为犯了绑架勒索罪,考虑到阿龙犯罪时没有满18周岁,广州法院从轻判处阿龙5年有期徒刑。

第四个是收保护费犯法的故事

丽丽的父母都是做小生意的,家境贫困,父母平时忙着挣钱养家,根本没空管教女儿。在家里被忽视,丽丽就到外面寻找补偿,16岁的阿祥成了丽丽寻找温暖的港湾。阿祥的家境和丽丽差不多,他因为成绩不好辍学后就在学校周边纠集了一帮小青年,成立了一个“龙腾帮”,阿祥自封“老大”,“龙腾帮”的经费来源主要靠抢在校学生的钱。威风八面的阿祥赢得了丽丽的好感,正在读初二的丽丽很快就成了阿祥的女朋友。他们仿照电影里的情节,称丽丽为“压寨夫人”。

丽丽这个“压寨夫人”并非浪得虚名,她心甘情愿地帮阿祥经营起了“龙腾帮”。为了扩大势力,还在学校读书的丽丽经常游说同学加入“龙腾帮”。一般的学生都不愿意交这笔保护费。见软的不行,丽丽就伙同阿祥等人来硬的——他们在学校外面堵着,对不交保护费的同学拳脚相加,直到他们乖乖交上保护费。和阿祥交往的日子,丽丽经常很晚才回家,有时甚至夜不归宿,可是她的父母却置若罔闻。直到阿祥因为伙同他人犯抢劫罪被越秀区法院判了6年徒刑,法官找丽丽的父母做思想工作时,丽丽的父母才如梦初醒。

因为丽丽事发时还不到受刑事处分的年龄,而且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法院没有追究丽丽的刑事责任,经过批评教育后,丽丽重新回学校读书。

第五个是毁树苗犯法的故事

在2009年的一天,某中学高一学生王某(未满18周岁)被公安人员依法逮捕了,这一消息在这所学校炸开锅啦,为什么啦?原来是王某被逮捕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叔叔和他父亲长期不和,前一段时间两家为了房子的事情大打出手,父亲由于年龄大了一点,被他叔叔打破了头,花去了20多元医药费,后来他父亲向他叔叔要医药费,遭到他叔叔的拒绝。正逢星期日王某放学回家,听到这件事真是气急败坏,当天夜里他把叔叔家的500棵刚种9个月的果树苗全部砍掉,而这些树苗买来时总共只花了1800元,最多赔偿算了,为什么要逮捕呀?其实这是王某太无

知啦,根据法律规定 “擅自砍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以盗伐林木罪定罪处罚,盗伐林木“数量较大”,以二至五立方米或者幼树一百至二百株为起点。”王某把叔叔家的500棵果树苗全部砍掉,情节已属于“数量较大”,后来由于王某未满18周岁,本人认罪态度较好,社会危害性也不大,当地人民法院在对他刑事拘留30天后,决定让他的父母赔偿其叔叔的经济损失后免于起诉,但这件事对王某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呢。

下面再讲两个发生在大人身上犯法的故事,虽然与你们没有大的关系,但对你的爸爸妈妈和其他家中的大人确实很有用的,因此我把这个作为作业布置给你们,希望你们回家把这两个法律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和其他家中大人听,帮助他们遵守法律。

第一个故事:学生上课出意外 责任就在不听劝

某农村中学初二男生张某生性好动,十分喜欢上体育课,但学校每年的学生体检都查出他有先天性心脏病,多次劝家长对起进行治疗,并决定免其上体育课。他家长都在省外办厂,而且见其身体很正常,学校老师和校长多次打电话要求家长配合,均不予理睬。还说出了事我们自己负责,还要求学校让张某上体育课。学校为慎重起见,上体育课时让他在教室内休息,并要求其在室内文明休息,经过了解其能在教室里正常休息。一天,班级里其他同学在室外上体育课,教室里只剩下张某,张某觉得无聊,在教室做跳跃伸手拍日光灯,结果灯管被拍碎,碎片打在他头上,

篇五:学生“被绑架思维”的归因与解救策略

学生“被绑架思维”的归因与解救策略

作者:连云港市大村中心小学 顾正理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基本上拥有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和时间,但是也不难发现另一种不能忽视的现象──不少学生的思维只是处于形式上自由、实质上仍处于“被绑架”的状态。

姑且以某教师执教公开课《认识几分之一》时,引导学生进行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为例。

师 老师在路上看到小红和小华买了一块圆饼。小红吃了这块饼的1/2,小华吃了这块饼的。猜一猜,谁吃得多?

生 小华吃得多。

生 不对,小红吃得多。

生 小红吃得多。

生 小华吃得多。

结果,教师通过举手反馈,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小红吃得多,也有不少学生认为是小华吃得多。

师 到底谁吃得多呢?(这时,有七、八个学生高高地举着手,甚至有几个喊着“我知道,我知道”)。但教师没有理会,而是出示操作要求:用同样的圆纸片分别折一折,涂出1/2和1/4,再比较大小。

接下来,学生按要求开展折纸活动,教师巡视督查。

上述案例,教师非常重视情境创设下学生思考结果的交流,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却忽视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开发。面对两种不同的意见,虽然还有学生举手,教师却熟视无睹,按照约定的教学方案,不等学生说明理由,急忙出示了操作的要求。这样做,至少这七、八名举手的学生思维被隔断了,是“非自由的”──教师“绑架了他们的思维”去参与折纸活动,使得他们思维品质的深度与广度得不到有效发展,进而影响了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学生“被绑架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这就意味着,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思维应是自由的,是被尊重的,而不是“被绑架”的。学生“被绑架思维”,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思维因“被迫”受到某些因素的牵引、暗示、束缚和阻隔等影响,使得原先相对自由的思维处于一种被动、非自由的状态。

学生“被绑架思维”具有三个特征:一是非自由性,思维既然“被绑架”了,也就失去了“自由”,不能展开自主性地学习;二是被动性,思维“被绑架”了,学生只能 “被牵着走”;三是生成性,造成学生思维“被绑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被谁绑架,何时绑架,都是不确定的。

二、学生“被绑架思维”的归因分析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中教师、学生、学生自身、学习素材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被

绑架思维”的主体施行因素,即“绑架者”。

(一)教师是“绑架者”

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决定了教师最可能成为学生思维的“绑架者”。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平等意识,主观臆断,不顾学生的感受,使得学生很难产生自己的思维成果,更谈不上思维的自由和创新了;有的教师缺乏课堂的生成意识,常常武断地否定学生思维的“节外生枝”;有的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尊重意识,会打断发言错误的学生,会因“时间问题”阻止后举手的学生,使得学生的思维之花因被冷落二凋谢;还有的教师缺乏教学的严谨性,组织的课堂教学松散、随意,使得学生的思维飘忽不定,呈现“被迫”状地断断续续。

(二)学生是“绑架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不仅教师可能是学生思维的“绑架者”,学生也可能是其他学生思维的“绑架者”。心理原因有如下三点:一是“从优”心理,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困生以及学习中等生常常以学优生的思维方法、结论马首是瞻,轻易放弃自己的思维成果;二是“从众”心理,当对数学问题的对错、方法的选择等进行反馈时,一部分学生往往由于思维的不确定在犹豫中以“大部分学生”的意见为标准;三是“从先”心理,后回答问题的学生有时因不会,或者不确定,或是思维的短暂飘忽,常以先汇报学生的思维结论作为自己的回答。

(三)学生自身是“绑架者”

我们知道定势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认知事物或作出行为反应,在教学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不言而喻,消极的定势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绑架者”。如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不少学生遇到问题是求“一共”时常用加法计算,问题是求“比多、比少”时常用减法计算;一节课中,解决所有的问题学生常常定势地采用本节课刚学习的方法,即便问题有些变化,依然会有这样的想法??另外,由于学生知识经验偏差、思维方式不足、学习习惯不良等因素,也会造成思维的困顿、游移,使得学生成为自身思维的“绑架者”。

(四)学习素材是“绑架者”

学习素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凭借。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任何思维,不论它是多么理论和抽象的,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的。”对于学生而言,较难的学习素材内容最有可能成为学生思维的“拦路虎”,如教材中的开放题、拓展题以及特定的“规律”题、“策略”题、思考题等。再有就是一些暗含多余条件、打破习惯说法、方法易于混淆的学习素材也会让学生陷入思维陷阱而不能自拔。

从上述学生“被绑架思维”的主体施行者与原因来看,只要“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策略,“被绑架思维”不仅可以预防,即便“被绑架”,“解救”也是可能的。

三、学生“被绑架思维”的对策研讨

郑毓信教授在其专著《开放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专门引用了课改以后一位学生的课堂体验:“过去,当我遇到一个问题,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老师就开始讲解了,我有一种被拖着走的感觉??现在,老师给了我们较充裕的思考和活动时间。但是,当我们经

过思考和讨论还无法解决问题时,是多么渴望老师讲解啊!”以此为佐证,我们不难感受到学生乐于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活动解决问题,当他们的学习思维处于“被拖着走”,无法摆脱困境时,多么渴望教师能够帮助解脱啊!

(一)放手尝试,让“被绑架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

心理学家盖耶说过:“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失去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不成为学生思维的绑架者,对策应是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成果,不怕学生的“意外”与“生成”,不怕学生的“出错”与“多耗时间”,放手让学生先尝试,抓住学情,再有效地交流与引导,进而让学生“被绑架思维”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

一位教师执教“倒推的策略”第2个例题是这样进行的──

师 生活中有“倒推”,投影出示例2: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师 可以用什么策略?

生 倒推的策略。

师 怎么倒推呢?投影出示:原有?张 →( )→( )→ 还剩52张

教师引导学生填写箭头图。

师 倒过来整理一下。投影出示:原来?张← ( )←( )← 还剩52张

师 请同学们列式计算。

这里的箭头图显然框住了学生的思维,把本应自由、开放的思维紧紧地绑在了这种呆板的解题模式上。事实上,通过前面例1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经验,例2完全可以让学生先尝试,然后针对学生的汇报情况,再相机出示箭头图,既不影响学生开放思维(产生多种解题方法),又不影响解题方法的优化。诸如此类的教学案例很多,教师唯有让学生先试一试,才能解救学生的“被绑架思维”。

(二)体验成功,让“被绑架思维”从摇摆走向自信

学生成为其他同伴的“思维绑架者”,有时在于后者自信心的缺乏,使得思维常常处于摇摆状态。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得好:“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反之,成功也是提高学生自信心的秘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创设思维积极参与的机会,更要抓住思维成功的机遇,让他们在成功体验中,使“被绑架思维”从摇摆走向自信。

笔者在执教“认识比”第1课时,曾引导学生对数学中的比和运动场上的比分进行了探讨。

师 比的后项能为0吗?

生 不能为0,因为后项相当于除数,除数不能为0。

师 运动场上比赛时的几比几与我们今天学习的比一样吗?

生(学困生) 不一样。

生(学优生) 一样。

师 请同学们把征税标准再审视一下,然后思考所列的算式是否适当,同桌也可以讨论讨论。

不一会,就有学生发现了端倪,最终给出正确的解法:2500-1600=900(元),500×5%+400×10%=65(元)。

显然,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由于审题不到位,两次断章取义地受到了自身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列错了式子。教师面对并不理想的尝试结果,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重新审视题意,最终让学生自己发现了错误的根源,及时纠正,使得“被绑架思维”也一次次从混淆中走向清晰。因此,让学生自主重新审视,也不失为让学生思维从“绑架”状态解围的良策。

(四)追根溯源,让“被绑架思维”从困境走向佳境

俗话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难”只是相对而言。学习素材成为学生思维的“绑架者”,也就在于它所传递的信息没有真正被学生的思维所接纳和理解,以至于让思维陷入了困境。这时的思维脱困策略,不是沿着已有的思考路径继续前行,而是追根溯源,回到素材的本意上来,真正地厘清题目的脉络和意图,搞清“被绑架”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实现让“被绑架思维”从困境走向佳境。

一位教师执教《图形的覆盖规律》的课尾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在一种叫作“掼蛋”的扑克牌玩法中,红桃2、3、4、5、6连续5张成为一组同花顺,如果加上7、8、9、10、J、Q、K,一共可以形成多少组同花顺呢?

生 8组。

师 同意吗?

生(齐) 同意!

师 如果在K后添上红桃A,又有多少组同花顺?

生 9组。

师 怎么想的?

生 13-5+1=9(组)。

台下的听课教师不约而同地发出了窃窃私语的议论声。

师 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学生绑架老师的故事)

生 9组。

师(引导) 将A放在2的前面可有多少组?

生 9组。

??

下课铃响了,这个问题还未解决,老师要求学生课后再思考。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练习素材,既能起到巩固本节课知识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惜的是,加上A后,学生的思维就没有跳出“被绑架”的困境。虽然后来教者也给予了一定的提示,但没有起到效果。原因何在?其实,不仅红桃A、2、3、4、5为一组同花顺,而且红桃10、J、Q、K、A也为一组同花顺,答案应是10组,这样的想法显然已超出了本课的学习范围。若想解决,实际玩法中的规则必需懂得,否则思维“被绑架”是在所难免的。因而,有时学生的思维被学习素材所困,追根溯源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救策略。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