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说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33:11 作文素材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说课作文素材

篇一: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说课稿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说课稿

马立荣

一. 教材分析:

北京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为主题,学者周国平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探索值得深思。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内容、揣摩语言基础上,体会课文蕴含的情或理,受到有益的启示,并学习议论文用事实和道理进行论证的方法。

我所选的课题是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课标》中在阅读部分提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在教学建议第三条中,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中提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根据《课标》以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2.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概括事实论据的能力。

3. 思想目标:学生要保持纯正的追求。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理解文章是如何举例论证的。

教学难点:与学生探讨出灵魂的真正含义。

二. 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次活动课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和展示。

具体做法如下:

①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利用多媒体)

②合作法——拓展资料,交流心得。

③演示法——个别展示,丰富体验。

其中,演示法是本课最主要的方法。在课前大量资料积累准备的前提下,让学生以丰富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来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 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初一语文在现代文阅读中主要以记叙文为主,教给学生记叙文的分析方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初二北京版语文课本把议论文引入重点教学内容,在记叙文教学基础上,学习议论文文体,让学生理解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训练学生概括事实论据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也有正确导向,引导学生要保持纯正的追求。

(二)学力培养: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 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

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三)指导方法:

课前积累和准备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每一次读书活动,我有序的指导学生:

①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②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③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④悬念法——带着问题,积极思考。

⑤感悟法——撷取要点,阐发感受。

同时也注意指导训练学生:

① 学写读后感。

② 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思路。

1.导入 由本课中心论点引入,提出本课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作者是如何举例来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

2.解决重点的过程

①引导学生研究2---6段的内容,(点拨)根据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快速阅读,独立解决下列问题:作者为了证明“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观点,选用了哪些事实论据?(小组讨论,要求学生用纸条写出)

② 展示学生答案。

③然后屏幕展示:

A、阿基米德在剑向他劈来时依然专心研究“圆”。

B、第欧根尼不顾显赫人物亚历山大的询问继续他在阳光下的沉思。

C、王尔德在外国旅行中只带内在的精神财富。

D、一个少女在嘈杂的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的读书。

E、青年学生自备学费赶到北京欣赏世界名画。

④教师点拨: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他们的高贵都在于灵魂。

⑤教师总结:先哲和普通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作者也正是选择了这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论据来证明“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中心论点”的。

3.突破难点过程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文选取了5个人物的事例证明论点,想来,大家对“灵魂”一词已有了解,那么,大家开动脑筋再继续沉思:灵魂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要根据5个人物的事例作答。用下列模式回答:

阿基米德追求-----------------(科学)

第欧根尼追求-----------------(思想)

王尔德 追求-----------------(才华)

少女 追求-----------------(知识)

青年画家追求------------------(艺术)

4.拓展提高:

课文中说:“其实,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你在平时的生活里发现过这样“动人的光彩”吗?

说出来,同学们互相交流。

5.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论述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作者在文章中举了5个例子,深入浅出,说理严密,证明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个道理。

6.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练习册中文段,训练学生概括事件。

五.板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周国平

解决重点:怎样举例论证

突破难点:理解“灵魂”含义

六.课后反思:

1.优点: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运用小组讨论和展示成果的方法调动学

生积极性。

2.不足:在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可以再采取更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人生意义,

价值认识上有一个提升。

篇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说课稿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学者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为议论文单元,从题材角度被归为“社会”范畴,所选文章都体现了教材编排对人与社会的关注,本文也不例外。单元以“道德修养”为主题,所选文章旨在使学生的心灵如同沐浴着德化的雨露,会自觉地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2.学情分析

本文属于人生感悟和道德修养类文章,介于学术水平的差距,作者的观点与学生的认知经验很难处于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平台。文章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空泛,学生也许只能理解到文中所举事例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而对于中心论点本身却很难有透彻的理解。造成这一原因的根本在于一个关键的抽象性词语——灵魂。这既是课文观点的焦点所在,也是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的道德修养、人生情趣得以提升的关键。据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我确定如下:

二、说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前后文内容的联系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深刻含义。

(2)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学习本文以事例为主、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和清晰严谨的论证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文章论证过程的分析,感受作者严谨的论证语言,理清文章思路。

(2)在对于“灵魂”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引导学生依据文本进行阅读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从文本中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文章事例的分析,理解体会高尚的精神追求所能够产生的巨大力量,从而认识到拥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的高贵。

(2)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照自己的心路历程,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理解文章是如何安排结构,运用摆事实的论证方法的。 教学难点:与学生探讨“灵魂”的真正含义。

5.知识准备

(1).已有知识和经验

在之前议论文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分析中心论点与论证材料之间、名人事例与普通人事例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归纳判断。

(2).学习方法和技巧

自主合作是本节课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默读整体感知课文;对于难点“灵魂”含义的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从文章中提炼有关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3).教具准备

在课文讲授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展示与互动交流。

三.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性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这四重境界。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交手中,拟定做法如下:

①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②合作法——拓展资料,交流心得。 ③演示法——个别展示,丰富体验。

四.说教学程序

1.设计思路: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拟定通过以下7个环节来达到讲授本节课的目的:激情导入、创设情境——分析题目、推出论点——阅读文本、搜集证据,验证论点——理清思路、分析论据——拓展延伸、自我感悟——结束寄语,升华感情,引起共鸣——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2.教学流程:

1.激情导入、创设情境(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贵的?)

由问题引起学生对自我的关照并调动其固有思想观念: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贵的?借助学生回答自然引入课文阅读。

(《新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四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借助教材观点与常规思想之间的差异,向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其固有的对“高贵”的认识,在学生认知经验与文章观点之间制造矛盾,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为课堂创设积极、热烈的学习情境,为课堂结尾部分引导学生打破旧有观念,建立或提升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下良好铺垫。)

2.分析题目、推出论点:(本文从题目看你认为会写些什么呢?)

板书之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并明确“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3.阅读文本、搜集证据,验证论点:。(作者又选取了那些材料、怎样论证这个论点呢?)

要求学生在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印证“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不是本文中心论点。在确定论点之后进一步引导:作者又选取了那些材料、怎样论证这个论点呢?

(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按照课文顺序将引证、例证都找出来;二是只找出事例却忽略了前面的引证内容。如果是前一种情况,就先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段的思路和作用。如果事后一种情况,就在学生分析完事例之后在引导其关注开头引言的作用。)

4. 理清思路、分析论据:(同学们已经说到,作者列举了五个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这些事例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中,这个“灵魂”到底指什么呢?)

对于事例内容,可借助分层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归纳提炼,梳理思路:同学们已经说到,作者列举了五个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这些事例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这部分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互相促进。找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和过渡段,了解作者由特殊事例到普通事例,自然引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并提出文章主旨结束全文的论证思路。)

在文章阅读将要结束时,学生一般也只能得到一个观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可是至于“灵魂”一词究竟指什么,学生就很难有清晰的概念了。所以在其它关节全都打通以后,引导学生再次关注文本:“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中,“灵魂”到底指什么呢?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信息:“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看到读书少女,缅怀纯正追求;看到参观青年,感叹有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最后提出祝愿,保持纯正追求。综合得出:“灵魂”指的是“精神追求”。)

(最后一层窗户纸被捅破,学生豁然开朗。然后出示课件,带领学生回顾全文写作思路,使学生对全文内容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说课

5. 拓展延伸、自我感悟

学完文章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开始时的问题:你觉得你是高贵的人吗?你怎样做一个高贵的人?

(问题的提出,照应开头,使学生在学完本文之后,打破旧有观念,建立新的认识,并关照自己内心,人生观、价值观得以重新建立或提升。)

6.结束寄语,升华感情,引起共鸣

也许你没有富足的家庭,没有显赫的父母;也许你长相平凡甚至丑陋;也许你衣着简朴甚至寒酸。千万不要因此而自卑自弃,因为你可以有思想有追求,有丰富的灵魂生活,你是高贵的。所以,请昂起你高贵的头颅,向着那个纯正的目标,不懈追求!

7.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练习册中文段,训练学生概括事件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周国平

阿基米得——圆 重于 生命

第欧根尼——阳光 重于 权位

王尔德 ——才华 重于 财富

少女 ——读书 不闻 嘈杂

青年 ——展览 排除 困难

虽然我的说课设计是如此,但是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我还会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作出适合学生学习的修改,由于本人不才,该说课稿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各位老师!

篇三:《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说课稿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学者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为议论文单元,从题材角度被归为“社会”范畴,所选文章都体现了教材编排对人与社会的关注,本文也不例外。单元以“道德修养”为主题,所选文章旨在使学生的心灵如同沐浴着德化的雨露,会自觉地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2.学情分析

本文属于人生感悟和道德修养类文章,介于学术水平的差距,作者的观点与学生的认知经验很难处于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平台。文章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空泛,学生也许只能理解到文中所举事例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而对于中心论点本身却很难有透彻的理解。造成这一原因的根本在于一个关键的抽象性词语——灵魂。这既是课文观点的焦点所在,也是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的道德修养、人生情趣得以提升的关键。据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我确定如下:

二、说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前后文内容的联系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深刻含义。

(2)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学习本文以事例为主、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和清晰严谨的论证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文章论证过程的分析,感受作者严谨的论证语言,理清文章思路。

(2)在对于“灵魂”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引导学生依据文本进行阅读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从文本中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文章事例的分析,理解体会高尚的精神追求所能够产生的巨大力量,从而认识到拥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的高贵。

(2)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照自己的心路历程,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理解文章是如何安排结构,运用摆事实的论证方法的。教学难点:与学生探讨“灵魂”的真正含义。

篇四: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说课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从体裁来看是一篇议论文。《课标》和《大纲》规定,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同时也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文素养,强化美育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篇文章作者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关注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下,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因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最终导致了灵魂的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因而他在进行分析论证之后提出了自己对年轻人的祝愿。本文的安排,不仅能让学生对所学议论文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还能使学生受到有益的启发,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属于人生感悟和道德修养类文章,这篇课文被安排在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的自选课文中。第二单元着重训练学生在“感知”和“领会”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理解”和“阐释”。但从文章来看,作者的观点与职高学生的认知经验很难处于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平台,使得文章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空泛,学生也只能理解到文中所举事例是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而对于论点本身却很难有透彻的理解。造成这一原因的根本在于一个关键的抽象性的词语——灵魂。这既是课文观点的焦点所在,也是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的道德修养、人生情趣得到提升的关键所在。据此,我把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1、作者的论证思路。

2、在论证过程中选取恰当的材料。

难点:对于“灵魂”含义的理解。

二、说目标:

《课标》和《大纲》要求,课程目标应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此前提下,我结合第二单元的训练要求,设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根据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分析本文的结构层次,写出段落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析课文所举材料事例,推导出课文的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分析,理解体会高尚的精神追求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从而认识拥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的高贵。

(2)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关照自己的心路

历程,对外在的物质利益和内在的精神追求进行权衡,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说教法:

根据课改要求,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职业高中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如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重视基础,布置预习:

鉴于职高学生的特点,我们仍然需要强调学生对一些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方式方法和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便其能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筛选有关资料和信息,对理解课文提供帮助。

2、 激趣引导,创设情境:

课改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

情境,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我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借助课文观点与学生常规思想之间产生的差异,向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其固有的对“高贵”的认识,在学生认知经验与文章观点之间制造矛盾,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为课堂创设积极、热烈的学习情境,为课堂结尾部分引导学生打破旧有观念,树立或提升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良好的铺垫。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小组之间互相探讨,相互评价,最后达成共识。

4、适当提问,积极引导:

对于语文基础薄弱的职高学生来说,如果不经过反复多遍的阅读,面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的议论文,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学生预习和对重点文段阅读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问题,并展开追问,用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受到启发并有所感悟。

四、说过程:

1、教具学具:

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本课的教学以教材为主,借助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展示,并配以录音范读。

2、教学流程:

(1)检查预习效果

我认为高中阶段,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字、词的写法和释义进行掌握是有必要的。课前对课文相关的资料信息也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查找了解。就职

业高中的学生语文基础,课前如果不是有目的多阅读课文,仅凭课堂有限时间里的阅读,是谈不上去分析和理解课文的。

【 (1)比较难得字词(2)关于作家作品(3)列出阅读提纲 】

(2)课堂导语引入

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去思考去探究,因此也会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我的导语设计在于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学习气氛。

【 同学们,说说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贵的?你觉得你自己是高贵的人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课,学完之后你们再来看看自己有没有新的答案。 】

(3)分析内容结构

我认为,学生只有在对课文能容有了了解和把握之后,才能进一步去分析和理解。基于议论文明显的文体特点,我从课文的结构切入,使学生能够迅速的把握课文的大的结构层次,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和理解。

【 1、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2、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第1段)

第二部分:举例论证(第2—5段)

第三部分:表达期望(第6段) 】

(4)推出中心论点

通过学生对段落内容的概括,和对课文所举材料事例的分析,能够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同时我强调选材,要想把自己的观点或主张说得清楚、透彻,必须选取恰当、适合、有说服力的材料或事例。这是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上所欠缺的!

同时分析和学习课文采用的论证方法。

【 阿基米德(西方物理学家) 第欧根尼(西方哲学家)

王尔德(西方现代作家) 少女(中国普通百姓)

青年(中国普通画家)

面对生命威胁,思想不止 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

无视物质财富,珍爱艺术才华 无视喧闹浮躁,保持精神追求

牵心名画,保持纯正追求

人的高贵 在于灵魂

(注:这几个事例,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贤哲,有普通

人,故事发生的时刻也不同,有生命的关键时刻,也有平常时刻,作者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选择最典型的事例,体现了议论文举例的典型性。) 】

(5)理解“灵魂”含义

结合课文所给的材料事例。

【 ①有思想 ②有丰富的精神财富 ③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

(6)适当拓展延伸

和学生一起列举学生所熟悉的材料或事例来挖掘“灵魂”的更多内涵,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学生熟悉的材料或事例

【 如:(正面) 1、身边一些人的寻常小事

2、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中的人物

3、四川地震中人们抗震救灾的事例

如:(反面) 1、学生身边的同学或朋友

2、一些贪官的事例 】

(7)教师课堂总结:

篇五: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说课稿1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说课稿

梅州市技师学院商务贸易系 张冬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我将从说教材、说教

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完成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为广东省技工院校教材《语文》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本

单元是锻造人格单元。《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一篇议论文,主要在学习内容、

揣摩语言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蕴含的情或理,受到有益的启示,并学习议论文用

事实和道理进行论证的方法。《课标》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

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2.学情分析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一篇论述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课标》提倡

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

析必不可少。在技工学校就读的学生,无论在学习、目标、热情、刻苦等方面都

往往较低,结合技工学校固有的特点和学生的自身特点,对语文课堂进行重新审

视和定位,转变观念,创设和谐、融洽、欢快、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接受

语文知识传递的过程中,陶冶性情,塑造人格。

3.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以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⑵、能力目标:掌握文中以举例论证为主,结合引用论证的说理方法。

⑶、情感德育目标:深刻理解“灵魂”的内涵,教育学生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净

化心灵,提高修养。

4.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

为:

教学重点:⑴、深刻理解和感悟“灵魂”的内涵,学习文中有力的说理方法

⑵、教育学生不自卑,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人品,锲而不舍地追求和努

力,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教学难点:⑴、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⑵、理解本文的说理方法。

二、说教学方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

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本篇课文

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

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等)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整体感知课文,提出思考问题)

3合作法——拓展资料,交流心得。(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事例及小结“灵魂”的

真正含义等)

4演示法——个别展示,丰富体验。(播放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的事

迹及颁奖词)

三、说学法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 在教学中要力

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

习习惯的养成。具体指导方法:

①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②自主探究法——学生分析,巩固提高。

③悬念法——带着问题,积极思考。

④感悟法——撷取要点,阐发感受。

⑤对比法——联系自身,找寻差距。

同时也注意指导训练学生:

① 学写读后感。

② 锻炼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说明:本课分两课时完成,今天就第一课时说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导入新课(3分钟)→出示目标(2分钟)→通读课文(8分钟)→思考讨论(20

分钟)→交流活动(5分钟)→拓展延伸(5分钟)→课堂小结(2分钟)

1导入新课(3分钟)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同学们通过观看图片和相关的资料,并试着回答“他(她)

是谁?”

他们分别是音乐巨人贝多芬,美国著名盲聋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废墟中打

着手电筒看书的女孩邓清清。

同时让学生讨论两个问题:你觉得你自己是高贵的人吗?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贵的?自然引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为新课的开始做好铺垫)

2出示目标(2分钟)

⑴、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⑵、掌握文中以举例论证为主,结合引用论证的说理方法。

⑶、深刻理解“灵魂”的内涵,教育学生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净化心灵,提高

修养。

(设计意图:为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提供依据,培养学生根据提示自

我探究的能力。)

3通读课文(8分钟)

整体感知: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

②、理出文章的思路,这篇议论文是怎样安排行文构思的 ?

(设计意图:从整体上让学生先把握文章的结构,明确本文的中心。然后通过

题目点拨,明确本文的说理方法)

4思考讨论(20分钟)

⑴作者为了证明“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观点,选用了哪些事实论据?(小组

讨论,要求学生用纸条写出)

展示学生答案。

然后屏幕展示:阿基米德的事例、第欧根尼的事例、王尔德的事例、少女的事例、

青年画家的事例

(设计意图:对于这个问题的完成主要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来解决,并让学生

有不同的见解。学生之间展开争论,定下合适的答案。)

⑵作者对几个人物是如何议论的?在课文中勾画出对事例评析的句子,体会五个

事例中人物的高贵之处及议论句子的作用。

小组讨论:

这五个事例有哪些异同点?

(教师点拨: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国外的,还是中国的;无论是

名人,还是普通人,他们的高贵都在于灵魂。)

⑶本文选取了五个人物的事例证明论点,想来,大家对“灵魂”一词已有了解,

那么,大家开动脑筋再继续沉思:灵魂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要根据五个人物的事

例作答。

可用下列模式回答:

阿基米德追求-----------------(科学)

第欧根尼追求-----------------(思想)

王尔德 追求-----------------(才华)

少女 追求-----------------(知识)

青年画家追求------------------(艺术)

(设计意图:⑵、⑶问题的设置通过学生对课文事例的理解来分析“灵魂”的

深刻涵义,同时教育学生要有自己纯正的追求,并从一点一滴做起,锲而不舍

地追求和努力,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5 交流活动(5分钟)

从这五个例子中归纳出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前后四个同学为

一组进行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意见交流后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

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

⑴ 有思想

⑵ 有丰富的精神财富

⑶ 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小结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

能力)

6拓展延伸(5分钟)

播放视频:

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徐本禹的事迹及颁奖词

由人及己,畅谈体会:作为一名学生,你该如何去做?

7课堂小结(2分钟)

也许你没有富足的家庭,没有显赫的父母;也许你长相平凡甚至丑陋;也许你衣

着简朴甚至寒酸。千万不要因此而自卑自弃,因为你可以有思想有追求,有丰富

的灵魂生活,你是高贵的。所以,请昂起你高贵的头颅,向着那个纯正的目标,

不懈追求!

五、 板书设计

第三课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一、本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课文列举的事例及其共同点:

阿基米德画圆 追求科学

第欧根尼晒太阳 追求思想 有思想

王尔德报关 追求才华珍惜精神财富 少女埋头读书 追求知识保持纯正的追求

青年画家看名画 追求艺术

六、课后作业:

1.怎样的人才是高贵的?

2.与课文中的五个事例比较,你的最大差距是什么?

七、教学反思

个人认为,成功的课堂需要多方面的配合,除了详细完善的教案,还有学生的配

合,还有老师的当下上课的状态。所以,出色的授课,需要教师们严阵以待的态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