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是希望的源泉,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36:05 小学作文
是希望的源泉,作文小学作文

篇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作者:肖北华 郭凤雁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5年第01期

摘 要:通过为学生创设环境,培养创设性思维;激发创造兴趣,开发创造想象;课内外学习相结合,积累素材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生活;写作;源泉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会谈写作而“色变”,对写作充满了恐惧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并发展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将使其终生受益。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为学生创造创设性环境,培养创设性思维

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个不息。”所以,作文教学时,应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作文题目和内容。如用讲故事、猜谜语、画图画等多彩的活动形式创设情境,学生由感兴趣的话题进入作文教学,自然没有了恐惧,就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很容易迸射出思想的火花。如,正逢父亲节、母亲节,我让他们回家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此亲身感受父母亲的辛劳。冬天冷,学生不喜欢,雪可以为学生增添许多乐趣。冬天里降下第一场大雪。下课时,我让学生都到教室外去看雪、摸雪、玩雪;回到教室后,趁着玩兴未消,我让他们写下所看、所听、所玩、所感。孩子们的作文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二、激发创造兴趣,开发创造想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切条件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很重要。

《凡·卡》一文中结尾处描写凡卡把信塞进了邮筒,满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醒来之后会面临怎样的情景呢?根据习作要求,我引导学生根据原文的故事情节,想象故事之后可能发生的故事。我告诉学生想象要符合生活实际,不能为了追求故事的离奇曲折而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在表达时,有的说:“后来凡·卡经受不住折磨,与另一个学徒一起逃跑了,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爷爷。”有的说:“凡·卡在逃跑的过程中,饥寒交迫,昏倒路边,被善良的军官所救,后来,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士兵。”有的说:“凡·卡在期盼爷爷到来的同时,不仅做杂活,

而且总是偷偷地学手艺,后来技艺精湛,终于开了一家鞋店,把老板的老顾客都拉拢到他的新店来了。”……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开发,收效很好。

三、课内外学习相结合,丰富见闻,积累素材

在保证课内外学习相结合的前提下,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

际,学练结合,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及时记录所看、所听、所想及收获,培养学生独立工作与学习的能力。教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对好的做法、观点充分肯定、表扬,引导学生扬长避短,以提高学习活动的效果。

每当学习写景文章时,我与学生一起领略祖国名山大川奇景的同时,我常把自己旅游时所见、所闻、所感说给学生听,每次学生都会倾听得入迷,都期盼自己的旅行。后来,再介绍自己喜欢的景物时就不再单一,美丽的圣水湖畔,蛟河的红叶谷,大连的海底世界、老虎滩,沈阳的故宫,北京的天坛、故宫、万里长城……美景尽显笔下,不但记录了旅游观光的乐趣,而且赞美了祖国的富饶美丽。

闲暇时,我与学生常交谈生活中的琐事,引发他们的看法与评价。他们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给我听,我就借机引起他们的争论。如此日记、作文的内容不再枯燥乏味了。可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喜闻乐见,自然不再惧怕写作。

参考文献:

魏孔芃.生活:写作的源泉[J].教育革新,2011(06).

篇二:(丁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进行有效作文教学的初探

丁冬 周文斌

“(当你拿起笔时)你激动,你感到一种强有力的冲击,这首先是生活的冲击。众多的、你亲身经历的、难忘的日子涌上心头,等你去编织,去拂掉岁月积下的尘土,去用理想和正义的火炬照亮他们……缤纷的色彩,交织的音响,一幅又一幅的画面,一个又一个的旋律,一齐涌上你的心头,你的笔端。”王蒙先生这段通俗而又充满激情的文字正好阐明了一个基本道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再现。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已经很难看到那些涌上心头的“色彩”、“画面”、“旋律”,也很难感受到那种“强有力的冲击”。

一、学生作文缺什么

1.生活

作文的内容是什么?生活。可现实情况是,学生闲置了生活。其中,关键的原因有:一是储备不丰,二是调度不灵。学生不善于从写作的角度关注生活,观察体验生活,更谈不上有多少感悟。《一件有意义的事》、《我的老师》,这些题目与上次的接近,学生就重复昨天的故事;遇到不好写的,翻翻《作文龙卷风》之类的“经典”,抄一篇,又去重复别人的故事。学生并不是没有生活经验,也并不是没有积累。只可惜这不甚丰富的积累常常被尘封在记忆的死角,不会调出来,也用不上,

形成了“放着咸鱼吃淡饭”的情况。

有一个十分典型的现象:孩子们都会说,父母是至亲,老师是至敬,可真要写一写自己的至亲至敬之人,他们却又往往无话可说。同样的,不少学生家里养了小猫、小狗,可问及他们家的这些动物的可爱之处往往也是无所适从……由此可见,不是学生生活中缺少写作素材,而在于教师应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

2.个性与真实

不少的学生作文存在套话连篇,千人一面的缺陷。写老师,常常比作蜡烛;写蚂蚁搬家,总要写人多力量大;……文章中很难觅见那种源自心灵的“笑语和泪珠”。学生习作失却了生活的真实性和情感的真实性,当然,也就谈不上了有其独特的个性。

究其原因,一是贫瘠的阅读限制了写作视野。学生生活面、阅读面狭窄,有些学生甚至基本上不看课外书,更难得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在阅读中与古今中外无数智者对话,会提升学生的情趣品味,磨砺他们的思想之刃,使他们获得一种反思生活的智性与能力,这对于写作视野的开阔是至关重要的。二是作文指导存在误区。表现为:作文立意上过分注重思想道德的教化,学生缺少自由表达的空间,只能往老师的意图上靠。同时,写作方法指导过分强调形式。如:作文开头最好“开门见山”,注意点题、定向,结尾如何圆合、呼应,怎样“画龙点睛”,中间部分要时时扣题;更有甚者,细化到开头用上一些什么修辞手法可以得高分,最好限定在几行字等等。把较多

的时间花在生硬的写法指导上,其结果势必造成模式化,忽视了作文的内容,本末倒置。——我们应该做的是潜移默化而非限制规定式的引导,是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三是狭隘的评价激发不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描写生动、层次清楚”等这些我们经常用的评价语言的套话,没有兼顾到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忽视对学生作文里闪光点应有的关注,学生的写作激情也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中被磨灭。

3.自我

(1)缺乏独立的思想。学生作文里有的是老而又老的套路,却没有自我的语言,没有自我的体验,没有自我的思想和灵魂。学生在纪实的时候写“想象”,而在写想象的时候却怎么也放不下手脚。学生缺乏独立的思想,缺少一种建立在自我生活体验基础上的价值观。没有了思想的飞扬,学生就只能用“高兴极了”、“痛苦极了”、“美丽极了”之类的堆砌来掩盖情感的单薄,或者拼凑一些华丽的辞藻,摆弄一些修辞手法。

(2)为谁而写。一些学生习作时只是被动应付,为完成任务而写,这就容易尝试写作的异化——“为教师写”、“为写而写”。学生所写的不是自己最想写的和最能写的,无法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学生习作中也就失去了“自我”。因此,特别需要强调“为自己写”,这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也就是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悟……当然,“为自己写”不等于“只写自己”。它包括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鼻子闻、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

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并表达出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第二个层面就是要树立为自己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理念。

二、怎样实现有效的写作教学

基于上述现状,国家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要有“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而“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对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

1、佳作赏析,学会体验

“佳作”从何而来?首先是课文。语文课本中大量选入了贴近学生生活,有较强的示范性的文章。阅读教学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去分析作者的取材、构思、观察角度及表达方式,在联系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通过习作表达出来。

例如:小语第六册课文《下小雨了》、《雨后》就是教学生学会通过描写不同地方的雨景来写出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美景;《春的消息》让学生学会通过眼、耳、手、鼻、口等感官去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受不同地点的春意;学习《舍不得这棵树》教学生通过抓住事物的几个不同特点来写。其中,有的课文中有可以学习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的片段;有的课文可以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应注意

每篇文章不同的侧重点,引导学生跟随作家的眼光、思维方式去观察、去思考。例如,写植物,学完了普通的梧桐树,就引领学生去感受小草、桔子树顽强的生命力,去体味那默默无闻的精神;写动物,感受了活泼伶俐的小松鼠后,我们就可引导学生:“你身边也有这么可爱的小动物吗?”

——教学中,一位学生这样说到:

“我家的小狗也很可爱。每天我放学回家,它老远就跑来迎接我:围着我打转,用身子蹭我的腿,还不时拿它拿热乎乎的舌头来舔我。一只毛茸茸的长尾巴不停地摇晃。……”

不难看出,写作素材就在身边。而通过赏析佳作,学生能运用学到的方法发现素材,学会体验。

“佳作”的另一个来源是课外阅读。

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这是人生的忠告。落后者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业余时间没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基于此,我们采取了设立“班级图书馆”(学生自愿捐出书籍,交换阅读)、“课外阅读讲评课”等措施。每周由学生自主挑选喜欢的“佳作”,先自己谈读后感或写作感受。然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赏析。

学生自己的习作也是“佳作”来源之一。为此,我们在教室内设立了“佳作粘贴栏”、“进步栏”。先由作者自己谈写作感受,然后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赏析。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将自己处在一个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学会用“发现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作文,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尤其是学生独特的真诚的体验和发现。用富有灵气、丰富多彩的评价语言激励学生。

篇三:梦想是生命的源泉

梦想是生命的源泉;梦想是前进的动力;梦理想是成功的希望。有了梦想,人生就有目标;有了奋斗目标,人生就有价值。为之,你会努力拼搏,坚持到底。然而,人生中梦想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它,就注定会普普通通,忙碌终身,我们要敢于追求梦想,每个人都身上都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能力,梦想能挖掘它们,持之以恒的追求更是它焕发光彩。

陈平忍辱苦读书,陆羽弃佛从文,少年包拯学断案,万斯同闭门苦读,唐伯虎潜心学画,林则徐对联立志,文天祥少年正气??这些名人追求理想的事例,都是一个个成功的鲜活例子。

轮椅上的霍金是最好的榜样,他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 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创立了新的宇宙学说,著有《时间简史》等书,被人们称为“当今世界上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在1963年被确诊为肌肉萎缩症,医生认为他只能活2年时间了。他却支持着,取得卓越的成就,获得学术界与大众一致的敬重,这与他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息息相关。1970年,霍金不得不借助轮椅,至今已有30余年之久,但他始终坚持物理学研究,甚至在丧失说话功能之后,仍然依靠机器工作。当时霍金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与人交流也很不方便,但他始终坚持奋斗,刻苦钻研。霍金大学时结识的朋友狄克斯说:“当霍金所热爱的东西都失去时,他不仅坚强地活着,而且伟大地活着,他所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智慧,还有人类最可贵的不息的奋斗精神。”

追求梦想为霍金的人生增光增彩,动物的生命奇迹同样令人震撼。有一种蝉叫十八年蝉,它要在潮湿、昏暗的土壤下生活十八年,然后破土而出,用一个夏天来歌唱,最后默默的死去。是追求梦想使它们的生命之花绽放,是歌唱的梦想!是这个梦想支撑着它,度过了孤单伟大的一生!

如果没有历史名人坚持不懈的毅力,没有再努力一次的勇气,我们也许根本无法获得更多真理,人类就会失去多少笔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不要感叹人生苦短。拾起梦想的种子,用一生的时间去播种,在最后一刻去收获。你会发现,你的一生,其实很精彩、很充实!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带来的喜悦无法估量,这也许就是人生的味道!

让我们迎着朝阳,放手去追逐,在蔚蓝的天空下,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吧!!

篇四: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

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费国英

一、学生作文的现状分析。

1、生活、作文,联系不紧。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此话告诉我们作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有些学生因忙于“学习”,缺少机会广泛接触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同时不会观察生活,不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就形成了作文与生活联系不紧的现象。

2、缺少积累,描写空洞。

“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这句古语道出了积累的重要意义。但是,学生往往不能广泛阅读,从书本中了解知识,再加不注重生活实践,时时留心周围的一切。因此,他们缺少积累,缺乏真实的写作素材。写作时无话可写,描写十分空洞。

3、胡编乱造,脱离生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话中强调的是作文要讲究“真实”。但目前小学生的写作内容却不尽人意,他们往往胡编乱造,严重脱离生活,写出来的文章常常漏洞百出,笑话联篇。

二、作文教学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1、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现实生活是文学写作的惟一源泉。”学生写作虽然不能与文学写作相提并论,但学生的习作内容确实来源于生活。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再没有更可靠的预备方法??”是的,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习作的起点和源泉。

2、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和主体,它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密切结合,在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通过教育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由以上这段话,可以推断出下面的一段话:作文与生活密不可分,要在生活中进行写作,作文能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

3、以“大语文观”为指导。

大语文观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它特别强调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向美好的大自然,走向鲜活的现实生活,放眼天地宇宙、山水花木、虫鱼鸟兽及生活中的人和事。

4、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语文的资源。是的,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写作的资源,关键是靠学生去仔细捕捉。在此,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写作内容在学生眼中。

三、学生作文应走生活化的道路。

1、广泛阅读,认识生活。

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得到间接的生活经验,从中汲取作文的材料。因此,要想让学生认识、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必须借助于广泛阅读。

(1)向书本学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本是教学生写作的最好的老师。在此,借鲁迅《给颜黎民的信》中所谈的读书方法,提出如下注意点:

①不要专看一个人的著作。

现在的学生往往因崇拜某位作家,而专看他的作品,“追星”现象比较严重。如一些男生爱看金庸的武侠小说,谈起打呀杀呀来,头头是道。其实这样一来,他们获得的知识非常有限,不利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②不要专看作文书。

一讲到要提高写作水平,我们的学生就大量购买作文书,苦读背诵,写作时生搬硬套,结果过了三年五载,还是不会写作文。其实单读作文书是绝不能提高写作水平的。学生应该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到书海中去汲取丰富的养料,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努力成为知识渊博、生活经验丰富的人。

(2)向宣传栏学习。

我们在学校里、社会上随处可以看到各种宣传栏,如果留心阅览的话,宣传栏中的很多内容将会成为学生写作的好材料。

①少先队大队部及班级内的黑板报是由学生精心设计的,主题鲜明,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而且更换及时,如能细读的话,肯定受益匪浅。

②学校橱窗的布置充分体现了人文性,有学生的书画作品,有优秀学生事迹介绍,有伟人肖像??只要学生走近它们,便会和它们进行对话交流。

③各种布告栏、报廊、标牌广告似乎是供大人们阅读的,有的甚至是起装饰作用的。其实,小学生也可以从中选出写作内容来,如了解某些产品的特点,学习介绍产品的方法;再如通过看报能了解国家大事,发现很多新鲜事。

2、仔细观察,描绘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教师应有意识地经常安排学生观察生活,然后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生活、欣赏生活。

(1)学校生活

小学生白天在校学习六小时,这是一天中的黄金时间。要提高学习生活的质量,关键还是要靠老师较好地诱导,组织开展各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如:介绍读书心得,评选“小小读书迷”;学校开展古诗文诵读,班内派出小记者去别班采访,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春天到了,到校园中去找春天,。总之,有了五彩缤纷的学习生活,才有丰富多彩的学生作文。

(2)家庭生活。

放学后、星期天,学生常和父母亲一起参加家务劳动,或烧饭炒菜,或打扫卫生,这些劳动生活可成为写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次,在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或生活习性,可写些跟踪观察日记。再次,在适当的时候,学生不妨写些留言条、请假条等,用笔来跟父母亲进行沟通,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

(3)社会生活。

社会是个大学校,它具有广阔的空间。节日到了,学生来到大街上,感受到热烈喜庆的气氛,心中充满了对社会这个大家庭的热爱之情。“五八红十字日”活动时,让学生上街宣传,创设与人交往、语言、思维的场所,这种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后的练笔效果一定会很好。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让他们走近生活,感受生活。

(4)自然生活。

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它不仅属于画家,更属于小学生。我让学生观察一个月中月亮形状的变化,写下观察日记;和学生一起来到学校对面的绿花带内寻找春天,写赞美春天的小诗;更是让学生仔细观察一年四季的风,写成了《假如风有颜色》。

3、展开想象,创造生活。

生活不但是作文的源泉,而且是想象的凭借。根据一个简单的生活情节,往往可以想象出一个形象生动的故事来。

(1)写寓言故事。

有一次,我上菜场,只见一位小学生硬要让妈妈买青蛙。我在上课时把这一情节向同学们说了一下,全班同学都发挥想象,给青蛙以人的行为,写出了寓言故事“买蛙记”及“放蛙记”。在写作时,我要求学生不直接写明其中的道理,而是让读者去细细琢磨,仔细体会,受到教育。

(2)写童话故事。

千姿百态的生活,是学生创作童话故事的源头活水。教师鼓励学生将

身边的事、有意义的活动编写成童话故事,贡献给大家,学生会受到启发,得到教育。还有些学生喜欢写动植物童话,这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3)写科幻作文。

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必须从小抓起,教师负有重大责任,他“希望中国的男教师学做富兰克林的父亲,女教师学做爱迪生的母亲。”在作文教学中,我有时启发学生用科学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有时先让学生做实验,再写实验报告;有时和学生一起试着用科学的方法去征服自然,然后写体验文章;还有时给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合理科学的想象,写成科幻作文,鼓励学生去探索大千世界的奥秘。

4、不断写作,美化生活。

如果说,生活因为有了小学生而更加丰富多彩,那么我更要说,因为有了生活作文而使学生生活得更好了。写完家务劳动作文后,我让学生将作文读给父母亲听,然后再根据作文内容,进行一次劳动,在劳动中再次体验劳动的快乐及习作成功的喜悦。当一篇优秀的生活习作产生后,我更鼓励学生向报社、学校红领巾广播、班级黑板报投稿,稿件的录用这是对学生作文最好的肯定,这使他们的生活更美好、更充实。学生所写的一篇篇优秀事迹报道,更能使成千上万的学生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从而不断净化他们的灵魂,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最后,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吧:“走生活化作文的道路。”

篇五: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会遇到这种现象,有的学生对写作文就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写作文,往往对老师布置的习作要求,只是应付了事,学生在习作中,不知道写什么,还有是不知道怎么写,针对学生的这种不愿意写,不知写什么和怎么样写这三个问题,我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实践,认为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要把握好三个方面,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加强学生的写作方法训练。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愿意写作文和乐于写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都喜欢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学生只有在自己有兴趣的行动中才能树立信心,写作文也是一样,只有让学生在写作中尝到写作的乐趣,才能克服写作的畏惧感。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指导写作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他们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1、结合学生的实际,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导入习作。

是希望的源泉 作文

教学过程中必然要用到“提问”,要“提问”,必然先得“设问”。 好的课堂设问,可以使学生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提问要抓住课文的关键处

2、创设习作的情境,写学生自己想说的话。

新的教学法遵循儿童的心理思维规律,分阶段分步骤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在儿童的思维形式中,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儿童主要是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和想象来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就要重视把学生带进丰富多采、生动形象、真实可感的客观情境,发展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想象能力,并把语言功能的发展与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儿童的心目中,一切都具有生命,都是可以相互沟通。小动物可与人交谈,天上的云彩可以变成各种生物的形态,风雨雷电、是人的各种活动的表现形态,因此,我们引导学生用词语、句子和语言片段来描述情境,生动地再现情境、也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早进入创造性想象活动的领域,引导儿童运用语言片断和段落描述情境、发展情境或创造新的情境。如设问:“假如你有大象的鼻子,你想干什么呢?”学生有说要把大灰狼卷起来扔进河里的,有说要替小朋友够下飞跑的气球的,有说要开澡堂为小朋友洗澡的。只言片语的描述不就是篇篇童话故事嘛。随着年龄的增加,又不时机地在情境中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提高他们在客观世界中交流信息和表现自我的语言功能,如对自己最熟悉的人(同座)的描写。对高年级的学生,在情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审美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把学作文与学做人,作文与生活,语言实践和社会实践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如对“减负”的看法,有的同学就写出与妈妈关于“减负”对白。

3、重视学生习作的点评与分享,在全班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学生能感受到成就感,能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人,早在童年时期,特别是青少年时期,就应学会获得精神生活的圆满的幸福,享受劳动和创造的欢乐。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因此,每篇课文交上的仿写习作,应让更多的学生去阅读,在学生中间形成交流,

这篇习作写的好,好在哪里?哪篇习作写的不好,应该怎么修改。这样的切磋交流,让学生很容易看到写作不足的地方,积累了写作经验。学生的话题,学生交流起来轻松、愉快、有趣。此外,我还注重对学生习作的批改,注意进行激励性评价。我常用红笔把学生作文中的好词佳句画出来注上批语并提到课上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学生见到教师充满爱心的评语感到很受鼓舞,写作兴趣就更浓,写起来就会更认真、更努力。不仅如此,我还注意作文批改的速度。小学生写完作文后,有一种期待的心情,他们希望马上能见到教师的反馈,想知道老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自己哪些地方写得好受到老师的肯定,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等。所以,教师尽快批改也是对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激励,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趁热打铁修改作文。

二、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和写得生动具体。

1、作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写身边的人和事,抒发自己真实的感情。(1)农村小学生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农村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农家生活、风土人情,这些为小学生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农村教师要善于发现农村生活的素材。(2)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要紧贴农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随闻,不要让学生认为写作文要写具有重大意义的素材。积极鼓励学生写农村生活的。(3)教材中的作文内容已经考虑到城市农村,从命题作文走向了话题作文,作文教学中要从农村生活中寻找丰富的素材去写,注重生活积累。

修订版“大纲”在强调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也十分强调学生生活积累,指出:“学生的习作,要开阔思路,放开手脚③”。同时也强调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④”观察与思考是学生体验生活的具体途径,学生的灵性往往是在丰富的体验中产生的,有了真正的体验,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就会情动辞发,产生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就要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酸甜苦辣。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1)留心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作文源于生活。学生脑子里没有用来写的材料,是写不出好的作文的,在课堂上完成的作文只能是“闭门造车”勉强地生编硬造,只有对生活勤于观察,善于积累,才有内容可写,才能把作文写好。平时,学生虽然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对生活有乐趣,但是,由于他们不会观察,捕捉不了生活素材,很少注意积累写作材料,因此,对周围的人、事、物,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不懂得去积累,头脑空空,无材料可写,作文内容贫乏,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指导他们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善于积累素材的好习惯。有经验的作家说过:“丰富的作文题材是靠观察和思考得来的。”因此,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分析,把事物的外在和内涵看清看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如写一个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设法接近他,观察人物的肖像、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

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再如,写状物的文章,就可引导学生抓住物的特点,从形状、大小、姿态、色彩、变化、环境等方面,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观察、记录。又如,在教学中,遇到要求学生写《春游》、《金色的秋天》等写景的文章,在写作之前,就有组织的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认识四季变化的美丽景象,了解太阳,花草,树木,小昆虫及自然界的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景物,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大自然美丽景色并把它记录下来。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为写作文积累了素材。

(2)开展活动,积累材料。

2、要学生多阅读,包括课堂教材阅读还有课外读物。

(1)、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首先要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让他们在作文是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香上的红叶》这课后,就为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好了铺垫。 然后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读完一本书,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再有课堂上让学生多做说话练习。

(2)、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走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

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欣赏和摘抄中积累材料。比如,教完《颐和园》这课后,我们就可让学生写熟悉的景物,通过模仿写景的语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掌握写作方法。

3、通过日记积累。

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及时提笔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内容、感受,久而久之便不会再把写作当成一件苦差事。让学生在自己的日记里无拘无束地表现喜怒哀乐,他们就能够写出真实的事情。

三、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会写和写得有条理、构思新颖。

1、读写结合。借鉴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教学思想,引导学生“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诵读好词佳句以及优美的段落,积累词汇、品尝写作艺术,指导学生领悟写作方法,并适当进行读写结合的小练笔。作文指导时,引导学生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还可以通过回顾课文,创设写作情景、激发写作兴趣。例如学习的情景,勾起孩子们往日生活的美好回忆,因为农村孩子对蜂窝可是再熟悉不过了,他们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共鸣,当然更重要的是还有更新更奇更有趣的故事了。教师顺势而导:这篇课文一定勾起了你们对往日生活的美好回忆吧。那时,你们也曾像“我”一样顽皮任性,也曾因好奇贪玩、幼稚莽撞而干过一些“傻事”吧。让我们来写写这些“傻事”,注意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不断激发起新的学习冲动,从而以热烈而高涨的情绪投入到习作中去,最大限度地提高激发孩子习作的兴趣。

2、练习仿写。仿写就是仿照例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表现手法等进行作文训练的方法,一般来说,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经过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仿写是小学生作文初步训练的重点环节。首先要让学生对仿写的课文进行分析,学习表现手法,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其次,教师指导学生理清仿写的思路,给出要求。要求学生去观察生活、观察自然;要求学生以单元课题为话题,积累好词好句。

3、课内素描。通过开展课内素描写作练习,让学生学会观察、练好片段作文的基本功。让学生观察同学的外貌、写同学的外貌、读外貌描写片段猜猜写的是谁;让学生观察老师或学生表演一系列动作、语言等,引导学生说、写看到的表演情景;让学生表演课本剧,然后指导学生说、写看到的剧情。

4、先“玩”后写。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活动前指导观察的顺序、方法、重点,活动后指导学生说、写活动。实践证明,让学生先“玩”后写,学生的兴趣盎然,可以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5、由仿到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仿照课文、范文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作,每次仿写突出一个训练重点(比如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里活动等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开头结尾布局谋篇等训练),只要学生基本达到就给予充分肯定,给予较高等级评定。在指导仿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新写作题材、写作内容、写作方法,写出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个性、独特的风格、独具一格的文采。1、第一人称叙事法2、第三人称叙事法3、顺叙法4、倒叙法5、插叙法6、补叙法7、分叙法 8、详叙法 9、略叙法10、直接抒情法。

一、记人物。

人物的主要特点就是外貌、语言、动作,可是在描写这些特点时,也不能面面俱到,也得抓住主要特点。

1:描写人物外貌时,通常主要描写人的眼睛和身材特点,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身材则可以判断甲乙。要求大家,平时善于观察。因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眼睛完全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时间、心情……其眼神也不一样,写出这种差异,就能发掘出深层的东西。

2: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最精彩的语言首推对话,对话最好要写出谁说,怎样说(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说什么。

描写语言时融入了性格特点,就会更加栩栩如生,如见其人。可见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是很难割裂开描写的,它对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起到很大作用

比如:小刚搓着朦胧的睡眼拖着步子进了教室,课代表正在收作业,叫道:“小刚,你的作业!”小刚一听马上直起了腰,呆呆地立着,突然,他一拍自己的脑门,弓着腰从书包里翻找起来,课代表敲敲桌子:“还没找到吗?就差你的。”小刚一面找一面嚷着:“我做了,别着急。”好不容易小刚把作业本从书包里拽了出来,交给了课代表。课代表看看这本“蓬松”的本子,摇摇头出了教室。

其实,对话描写好了,连人物的思想感情也渗透于字里行间了。

二、记事。

每天,我们都会经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或大或小、或在家里或在学校。在这些事情中,有好事也有坏事,有趣事也有傻事,有苦事也有乐事……如果把这些事情写下来,那就是记事作文。

记事就是给人讲故事,学生大多凭借记忆,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写作文时要求首先要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再安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来写,这样既眉目清晰,又紧凑完整。事情的经过又是重中之重,应把它作为叙述的重点。在技巧上,讲究选择重点,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而不是把琐琐碎碎、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样样都写。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