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倔强的小红军pp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59:27 字数作文
倔强的小红军ppt字数作文

篇一:倔强的小红军公开课说课稿

25、倔强的小红军

白莲学校 彭伟娟

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5课《倔强的小红军》第二课时的内容。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课文主要记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的事。作者满怀深情地赞扬小红军勇敢坚强,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文章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主要通过人物简洁的对话和精彩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形象。课文围绕“说服”展开故事情节,陈赓让小红军骑上马、与他同行、收下青稞面,却一次次被小红军的充足“理由”说服。面对泥泞沼泽,面对饥饿疲劳,面对死亡威胁,小红军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这些必然在学生的心灵上引起强烈的震撼。

二、说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3、引导学生了解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能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三、说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

四、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与小红军年龄相当,易于替换角色,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凸现个性化选择。

五﹑说教法﹑学法

本文讲述的内容距离现在比较久远,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我通过第一课时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播放多媒体辅助课件等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引领学生进入长征过草地的真实情景,

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必要的铺垫。

课文是通过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通过理解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质,学生要完成从语言到形象,从形象到品质的两次跨越,有很大的难度。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探究,在读中升华。让学生始终处于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主体地位。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初步了解了发生在长征过草地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红军,他可不是一般的小红军哪!他是一名倔强而可敬的小战士-----《倔强的小红军》。(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下面我们来继续深入了解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看看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小红军,如何倔强法?

二、新授课部分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思考:这些外貌描写说明了什么?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2)巡视,找到的同学请举手。

(3)指名朗读(谁给大家读一下你找到的句子)

(4)评价(非常准确,其他同学找到的句子和他一样吗) (5)现在请大家再齐读一遍这部分内容。思考:这段外貌描写说明了什么?

(6)指名回答问题。教师引导:“不过十一二岁”说明他(年纪很小,和你们差不多一样大,正是需要别人照顾的年龄。)“黄黄的小脸”说明他(很饥饿,营养不良。)“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说明他(很寒冷,也说明长征的路上又苦又累,生存条件极其恶劣)。

2、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之下让小红军如此的虚弱与疲劳啊?

请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画出相关语句。

(1)指名回答:师点拨 (画出来的请举手)

(2)师小结:是呀,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忍饥挨饿,长时间行军,一步一步往前走,多吃力呀!能不累吗?能不虚弱吗?更何况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啊!在这样那以生存的恶劣环境下,这时,小红军遇到了谁?板书:陈赓。

3、小红军遇到陈赓,这时陈赓想怎么帮助他的呢?请看大屏幕,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完成下列任务: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对话,请注意体会任务相应的语气。

(2)小红军是如何说服陈赓骑马先走的,其理由是什么?请用“----”画出相关语句。

(3)从你们的朗读中,可知道陈赓几次想帮助小红军的呀?(4次)陈赓四次帮助小红军,那么,现在,我想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他们的对话,其他同学认真听,找一找小红军是如何说服陈赓骑马先走的?

(4):小组反馈,适时点拨指导并板书。

(5)从小红军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性格特点?(倔强)

(6)师:是呀!他可真是一个聪明、勇敢、倔强的小孩啊!

4、这时,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1)那么从“终于”,“只好”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自由发言,评价)

(2)师点拨:刚才大家都看到了,陈赓一次又一次地想方设法以各种理由帮助小红军,小红军也费尽周折回绝了他的帮助,小红军的倔强让陈赓无可奈何,他不得不骑上马背,朝前走去。

5、那么小红军的命运最终又是如何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11-15自然段,当陈赓回头找小红军时,他看到了什么?(自由发言)

(1)师:当陈赓回头找到小红军时,他看到了什么?生:小鬼

倒在草地上。接着,师:另外,陈赓还发现什么?生:牛膝骨。(评价)

(2)师:当陈赓看到这一块发黑的牛膝骨,再看看倒在草地上的小红军,他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6、品读句子:陈赓同志全明白了。

(1)他明白了什么?(指名回答)

(2)师:说得真好!那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小红军是怎样说服陈赓同志的?请看大屏幕,小红军是怎么说的?(板书:“强”,“能”,“等”,“多”)

(3)而当陈赓完全明白小红军的用心时,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那我们就来齐读14、15自然段。(读后评价)

(4)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此时此刻的陈赓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谁来说一说?(指名回答)

(5)生:伤心、难过、后悔、愧疚。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

7、那么陈赓为什么觉得对不起这个兄弟呀?

(1)师点拨引导学生:因为陈赓觉得自己疏忽大意,没能及时救小红军而深深后悔与自责,十分的悲痛。

(2)那同学们觉得陈赓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名回答,板书:关爱战士。)

8、虽然最后小红军牺牲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那在你们的心中,觉得小红军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大家想一想,想到的请举手。(指名答)

(1)生:坚强、不愿拖累别人、面黄肌瘦、可爱的、可怜的、十一二岁,倔强。(教师从性格、年龄、外貌、品质、情感上进行引导)

(2)师:怎么倔强?他真的是一个倔强的人吗?他的倔强是因为什么?

(3)学生自由回答。

(4)是啊!小红军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为了不拖累别人,所以

他倔强地拒绝了陈赓同志的帮助。他的倔强,体现在他顾全大局,为他人着想,宁愿牺牲自己,这是多么高尚的品格啊!所以,我们说他是一个倔强的小红军!

(5)小红军生活在艰苦的年代,小小年纪就去行军了,相比之下,我们又是幸运的,我们生活在幸福的社会,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指名答)生: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答后评价)

9、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对小红军说的吗?

师:指名答,引导学生说出向小红军学习的话语。评价:大家说的真好!我们要向小红军学习!

三、总结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个关爱战士的首长----陈赓,也认识了一个懂得为他人着想的小红军,他们都是无私的伟大的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与学习。课后同学们可以结合我们所了解的,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好不好?

下课

板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 小红军

骑一会儿

体力“强” 起一段路“能”与马比赛

一块儿走“等”同伴 给青稞面干粮“多”

(关爱战士) (为他人着想)

篇二:《倔强的小红军》说课稿

板书设计:

篇三:倔强的小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并受到感染和熏陶。

2、本课要求学生会认的字有:倔、惫、稞、嘛、膝、捶;要求会写的字有:倔、顾、肌、薄、段、港、狠;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倔强、回顾、忍饥挨饿、一段、香港。

3、引导学生了解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描写人物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字、词卡片。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谁来说说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抽生汇报)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陈赓同志遇到了一位同样掉队的小红军。这位倔强的小红军拒绝了陈

赓同志的帮助,最终牺牲在了草地上。他为什么这么倔强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三、学生自由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红军的倔强?(生自由读文)

2. 生汇报交流:(屏幕出示以下小红军语言描写的句子)

(1)“摆出一副??” 师:小红军拒绝骑陈赓同志的马。

(2)“要我同你的马赛跑??” 师:他再次拒绝骑马。

(3)“不,你先走??” 师:他拒绝同行。

(4)“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 师:他拒绝陈赓的青稞面。 师小结:小红军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陈赓的帮助。真够倔强的。 过渡:刚刚同学们是从小红军和陈赓同志的对话描写中体会到小红军的倔强的,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读读他们的对话。

四|、学生精读课文:

1. 当“陈赓同志走到他身前??骑一会儿吧!”(生再读小红军的话)

他的体力真的比陈赓强吗?你从哪体会到的?(屏幕出示以下句子)

(1) “不过十一二岁??又青又红”(联系上下文来体会)

(2) “忍饥挨饿??”(通过和陈赓的比较来体会)

(3) “荒无人烟??”(通过他们所处的环境来体会)

师:“不过十一二岁”是多大?这么小的孩子和陈赓同样疲惫吗?他比陈赓更加疲惫!

师:此时的小红军又冷又饿又疲惫,让我们一起读读外貌的句子。生齐读

这个小家伙的体力并不比陈赓强啊!他是在隐瞒实情,再读读他说的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2. 他说得理直气壮,他在说这番话的时候,神情是怎样的?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他在隐瞒实情?

生:“满不在乎,微微一笑”,满不在乎的样子是装出来的,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他是装出来的?“摆出”就是“装出”

3. 师:小红军为了说服陈赓,摆出了一系列不需要帮助的样子。

(1) 当陈赓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小红军却倔强地

说(指名读),他真的会和马赛跑吗?(师:小红军为了拒绝骑陈赓的马才装出体力很强的样子。)

(2) 当陈赓无可奈何地取出一小包青稞面说你把它吃了。小红军又怎样?

(指名读)

他为什么“轻轻地拍了拍”(里面装的是牛膝骨,怕露出破绽,就装出干粮很多的样子。)

师小结:这个小机灵鬼,为了拒绝陈赓的帮助,摆出体力很强的样子,摆出要和马赛跑的样子,摆出干粮很充足的样子。他真够倔强的!这些地方都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展示他倔强的性格。 4. 分角色、指名读,师读旁白,学生评价朗读。

5. 过渡:小红军为说服了陈赓,拒绝陈赓的帮助,最终牺牲在了草地上。如果此时他能在马背上休息一会,吃一口青稞面,他是有可能

走出草地的呀。他为什么这么倔强?为什么要拒绝帮助呢?课文中有没有描写他内心活动的地方?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看看他的眼睛告诉了我们什么。

四|、升华课文内容:

1. 文中有一处描写小红军眼神的句子,你找到了吗?(指名读)(屏幕出示句子)

2. “盯”就是长时间地看,小红军在“盯”什么?想到了什么? 现在你读懂了小红军这样倔强的原因了吗?(师:小红军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给疲惫不堪的陈赓再增加一点儿负担,不拖累别人。) 3. 陈赓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上,朝前走去。他的心情怎样?(指名读11自然段)

师:这一个个穷孩子都是在危险面前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拖累别人,请接着读“??有几个牙印。”

(屏幕出示图片:牛膝骨)说感受:

(1)抽生汇报。

(2)师:牛膝骨上根本没有一点皮肉,作为小红军剩下的唯一干粮,伴随着小红军走过风雨、走过泥泞、度过漫漫黑夜,当陈赓看着这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再看看倒在草地上的小红军,他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3)抽生汇报。

4. 师深情:这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留下了小红军深深的牙印,却没有留下小红军鲜活的生命。此时,陈赓的耳边又响起了那一口四川

话:(生读);小红军倔强的话语又在陈赓耳畔回旋:(生读);他那样急切地催促:(生读);陈赓仿佛还看到小红军一边轻轻地拍着干粮袋一边说:(生读)。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陈赓一把搂住小红军,狠狠地捶打自己的腿说:(生读)。此时,眼前的这位小鬼、小家伙已经是一位——小兄弟!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师小结:虽然他们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虽然他们血液里流着不是相同的血,但这份情却比血还浓比海还深。

5. 当我们合上书本,小红军的身影早已深深印在我们的脑中,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吧!(齐读课题)

师: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小红军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拖累陈赓。陈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一次又一次地尽心尽力帮助,这不也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让小红军活着走出草地呀!

五|、拓展训练:

1、此时此刻你想对小红军、陈赓说些什么呢?(生汇报)

2、在红军长征中还有很多这样感人的故事,介绍长征中的感人故事。(生汇报)

六、结束新课:

1、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对小红军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以及对陈赓同志的心理刻画,以深沉的爱塑造了一个小红军的英雄形象,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小红军在生死选择时,不拖累别人,默默地把危险、困难留给自己的崇高品质。运用这种写法刻画人物,使读者印象深刻。

篇四:倔强的小红军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挂图、投影片

教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历尽千辛万苦,他们翻越雪山,强渡天险,横穿草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更为感人的是有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同样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全程。但也有一些,则永远地倒在了行军途中,再也没有出来。陈赓同志每次回顾自己的革命经历,就会想起一个关于小红军的故事。陈赓同志把他称作《倔强的小红军》。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关于这个小红军的故事。

看老师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请大家自己大声地来读读这篇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可以多读几遍。

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奠定情感基调,读通课文。

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有些地方比较难读。你们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

听录音朗读全文。要求仔细听读,想想录音读的和自己有什么不同的。

四、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反复诵读。

听了录音,同学们一定又被深深地感动了吧?没有发现自己的读书和录音中的老师有差距呢?你们想读得和这个老师一样好,甚至更好呢?

请大家学着录音中的老师再次读课文。然后,选出一段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或最受感动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己练读。教师巡回指导。

五、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学习本文生字新词。

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读书收获。哪个同学愿意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让学生有充分选择的机会。展现自己认为读的好的内容,以培养读书兴趣。 简单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读这段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理解本文的新词意思。指导书写"稞""忍"两字。 对于学生没有提到的自然段,老师提出朗读要求。可指名朗读,也可让愿意读的同学小组读。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正音。

六、指名学生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让学生回答,并且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小结。学习语文重在读,贵在品。今天这堂课同学们认真朗读了课文,下一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课文内容,一起来品品课文中的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以小组研究学习为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自己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导学生质疑,提出本课时的教学任务。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课文《倔强的小红军》。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关于这篇课文的哪些内容呢?

课文取题为《倔强的小红军》,请你们来想想,针对这篇课文,我们可以通过解决哪些有价值的,值得我们共同研究的问题来帮助我们学习理解课文呢?

二、学生充分质疑,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大致罗列出以下问题:(投影片) 1、为什么称这个小红军为倔强的小红军?从哪些地方我们能够看出来。 2、小红军是如何一步一步说服陈赓同志骑上马先走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3、面对这样倔强的小红军,陈赓同志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

同学们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老师同样相信,你们也一定能自己寻找答案,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有信心吗?

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是这样的,一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个小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通过反复朗读,仔细寻找,认真思考、小组讨论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假如学习的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可以问问其他小组的成员,或者直接问问老师。

四、组织交流以上问题,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红军的倔强和在陈赓同志内心的后悔、自责中表现出的对小红军的关

倔强的小红军ppt

心。

1 体会小红军的倔强。指名各小组交流自己小组的收获。你们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这确实是一个倔强的小红军?

投影句子。课文第四、第六、第八、第十自然段内容。指名学生抓住小红军的神态动作来感悟他的倔强。

2 小红军的倔强和课文中的陈赓同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如何一步一步地说服陈赓同志的,也能看出他的倔强来。

对比投影课文第三、第五、第七、第九自然段。分角色朗读课文2到10自然段。

回答怎么说服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

不肯骑 体力强

不肯走 等同伴

不肯吃 有干粮

3 教师小结并置疑:面对小红军句句在理的回答。陈赓同志终于被说服了,他骑上马背走了。我们想一想,这个小红军果真像他说的一样有这样强的体力,需要等同伴,并且还有这么多干粮吗?他的实际情况是?

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板书 一心想着别人

陈赓同志有没有意识到这点?

4 学生表情朗读课文11到16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

5出示练习题,启发想象,深化认识。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红军,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他是多么

_______________,他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师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在长征途中,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红军将士都会把他人放在自己前面。同学们如果想了解更多这样的故事,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去寻找收集。

学教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2、训练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倔强、忍饥挨饿、疲惫、小鬼、络腮胡子、口吻、浮现、青稞、硬邦邦"的词语。

篇五:倔强的小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文中对话部分。

2、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研读“对话”,体会“倔强”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并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 教学难点:

以“倔强”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及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历尽千辛万苦,他们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跨过水草地,翻越大雪山......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更为感人的是有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同样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全程。但也有一些,则永远地倒在了行军途中。陈赓同志每次回顾自己的革命经历,就会想起一个小红军。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课文《倔强的小红军》。

二、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汇报:课文记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小红军忍受饥饿和疲惫,又不肯接受别人照顾而牺牲的事。

三、研读“对话”。

过渡: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课题中哪个词语与整篇课文的关系最密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重点就是体会小红军“倔强”的特点。

1、出示自学建议。

①读一读,标出小红军倔强地拒绝陈赓同志帮助的语句。(找找描写小红军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

②想一想,小红军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议一议,小红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④读一读,读出作者的情感。

2、学生自读自悟。

3、小组研读。(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四、体会“倔强”。

1、交流小红军怎样拒绝陈赓的帮助。

汇报:陈赓要帮助小红军什么?小红军又是怎样拒绝的?

①“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先走吧!?” ②“小红军不和陈赓一块走,不吃他的青稞面”

随机指导朗读:“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吧”(语气亲切、诚恳)“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既满不在乎又关心体贴)“那,我们一块儿走吧”(既无可奈何有充满关爱)“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要很坚决)

过渡:小红军筋疲力尽,已经累得走不动了,要是能骑会儿马,那该有多好;已经好几天是

孤单一人了,要是有个伴那该有多好;已经饿了好几天了,要是能吃上一口,那该有多好。可是,小红军在特别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拒绝了帮助,这又是为什么?

2、交流小红军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地拒绝陈赓的帮助?

练笔: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小红军,当时是怎么想的,然后用上“(我)虽然……还是(不能)……因为……”的句式表达。

①“(我)虽然很累,还是(不能)骑马因为这位老同志比我还累,我要把马留给他骑。 ②“(我)虽然一人行走很孤单,还是(不能)和他一块走,因为我快要死了,不想在路上拖累他,我要让他追上大部队。

③“(我)虽然很饿,还是(不能)要他的青稞面,因为我要把吃的东西留给他。

小结:陈赓想帮助小红军,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帮助,小红军却一次次地拒绝,你从中看出了什么?(陈赓关心爱护小红军,小红军倔强的性格特点,他在困难面前勇敢坚强,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不拖累别人。这一段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坚强机智、热爱革命、忠于革命的小革命者的形象。)

朗读:多好的首长,多好的小红军啊!长征路上艰难重重,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可他们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让我们分角色读读这两个人的对话吧! 指导写作:小红军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细小无意的地方,被作者做了比较细致的描写,像这样的描写叫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起到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我们在习作中,如果能成功运用细节描写,那么就会使文中人物有血有肉,就会增强文章感染力。

过渡:小红军的言行都令人信服地表明他还有体力,有粮食,有能力走完这段艰难的路程。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终于达到了使陈赓爬上马背朝前走去的目的。但陈赓走后,心情老平静不下来。因为他想到“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都是积极参加革命的红小鬼。这些孩子共同特点是:不怕苦,不怕累,即使遇到牺牲的危险,也从不拖累大人。从这些孩子的特点,联想到刚才的红小鬼的言行、神情,跟这些孩子是一样的。陈赓同志猛然醒悟,发现自己受骗了,调转马头返回来寻找小红军,这时,“陈赓同志全明白了”。

练笔:让我们抓住细节描写,写写陈赓同志明白了什么。请再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陈赓,当时陈赓同志全明白什么了?用上“小红军倔强地说他……因为……”的句式表达。 (明白了:小红军倔强地说他体力好,是因为他要把马让给我骑,小红军倔强地说他要等同伴,因为他怕坚持不下去,小红军倔强地说他干粮鼓鼓的,因为他怕我没有青稞面吃,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小红军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牺牲,也不拖累我。)

小鬼牺牲了。陈赓同志自责地说:“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反映了陈赓同志对革命的下一代和接班人的深切爱护和关怀。这几个词语说明陈赓同志因为自己疏忽大意,没能及时救护小鬼而深深悔恨,十分悲痛。同时又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小红军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

小结:就是这样一个自称“体力充沛”的小红军,还是长眠在茫茫的草地上。此时此刻,你眼前浮现出一个什么样的小红军?

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读一读,你能从中体会出什么?(“黄黄的小脸”,“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从这些特点看出小红军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已经非常虚弱、疲乏了。)

练笔: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抓住他的特点,写写他的外貌。

学生看板书谈收获。

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此刻,老师眼前浮现出一位在生死抉择面前,为了不拖累别人,毅然选择了死亡的高大的小红军的形象。他的故事催人泪下。他在生死面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

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让我们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吧。 板书设计:

《倔强的小红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93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绵阳市富乐实验小学侯全珍;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本课要求学生会认的字有:倔、惫、稞、嘛、膝、;3、引导学生了解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描写人物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教学准备;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字、词卡片;2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绵阳市富乐实验小学 侯全珍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并受到感染和熏陶。

2、本课要求学生会认的字有:倔、惫、稞、嘛、膝、捶;要求会写的字有:倔、顾、肌、薄、段、港、狠;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倔强、回顾、忍饥挨饿、一段、香港。

3、引导学生了解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描写人物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字、词卡片。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谁来说说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抽生汇报)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

陈赓同志遇到了一位同样掉队的小红军。这位倔强的小红军拒绝了陈赓同志的帮助,最终牺牲在了草地上。他为什么这么倔强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三、学生自由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红军的倔

强?(生自由读文)

2. 生汇报交流:(屏幕出示以下小红军语言描写的句子)

(1)“摆出一副……” 师:小红军拒绝骑陈赓同志的马。

(2)“要我同你的马赛跑……” 师:他再次拒绝骑马。

(3)“不,你先走……” 师:他拒绝同行。

(4)“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 师:他拒绝陈赓的青稞面。

师小结:小红军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陈赓的帮助。真够倔强的。 过渡:刚刚同学们是从小红军和陈赓同志的对话描写中体会到小红军的倔强的,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读读他们的对话。

四|、学生精读课文:

1. 当“陈赓同志走到他身前……骑一会儿吧!”(生再读小红军的 话)

他的体力真的比陈赓强吗?你从哪体会到的?(屏幕出示以下句子)

(1) “不过十一二岁……又青又红”(联系上下文来体会)

(2) “忍饥挨饿……”(通过和陈赓的比较来体会)

(3) “荒无人烟……”(通过他们所处的环境来体会)

师:“不过十一二岁”是多大?这么小的孩子和陈赓同样疲惫吗?他比陈赓更加疲惫!

师:此时的小红军又冷又饿又疲惫,让我们一起读读外貌的句子。生齐读 这个小家伙的体力并不比陈赓强啊!他是在隐瞒实情,再读读他说的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2. 他说得理直气壮,他在说这番话的时候,神情是怎样的?你从 哪些词体会到他在隐瞒实情?

生:“满不在乎,微微一笑”,满不在乎的样子是装出来的,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他是装出来的?“摆出”就是“装出”

3. 师:小红军为了说服陈赓,摆出了一系列不需要帮助的样子。

(1) 当陈赓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小红军却 倔强地说(指名读),他真的会和马赛跑吗?(师:小红军

为了拒绝骑陈赓的马才装出体力很强的样子。)

(2) 当陈赓无可奈何地取出一小包青稞面说你把它吃了。小红军 又怎样?(指名读)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