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13:23:41 字数作文
篇一:谱写生命的乐章:影响你一生的感悟故事_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文/佚名
听捕鱼的人说,如果把抓来的螃蟹都放进一个篓子里,不必盖上盖子,螃蟹也不会爬出去,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出去。
这种想法正好和人类的某种想法不谋而合:
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
我升不了官,你也老老实实地原地踏步吧。
我死了,也得拉一个垫背的!
我发不了财,你也别想捞到什么好处!
这是人性中自私心、嫉妒心在作祟,诸如此类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在我们身边发生:小田因为工作出色,马上要加薪升职了,可是他的同事大刘心理却很不平衡,一块进公司的,凭什么他加薪升职,我还要在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上苦熬,既然不让我加薪升职,谁也别想加薪升职,于是便“炮制”出小田工作态度、生活作风上都有问题,并将此事状告给小田的上级。于是,上级决定将此事研究研究再说,自然,加薪升职很快成了泡影。
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毁了别人的好事,对我们自己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的处境依然没有得到什么改变,我们没有的东西依然没有,仅仅是为了看到别人因此伤心而内心幸灾乐祸,取得一种内心的平衡,这种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一种病态,自己也会因此受害。
这种后果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动物的实验看出些端倪。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将100只羊放入一间屋子,并在里面放上一些青草;紧接着,又让人将100条狗放入另一间屋子里,并在屋里放上许多肉饼,然后将门锁好。
再一次观看两间屋子。第一间屋子里的羊群们安然地睡着,那几捆青草早已被吃光了;当打开第二间屋子时,里面血腥扑鼻,许多狗已经奄奄一息,而那些肉饼却仍然完好如初。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羊在利益面前善于协作,而狗则为利益相互残杀,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占到半分,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只有成群的羊而没有成群的狗的原因吧!
在今天这个社会里,很多人如同螃蟹和恶狗一样,不懂得利益共享,只懂得拆别人的台,在别人前进的路上设置重重障碍,然后在背后窃喜。可是,仔细想想,这为你带来了什么好处吗?事实上,只要大家相互扶持、相互帮助,谁都可以爬出生活的“篓子”的。
1.不要嫉妒别人。坦然地面对他人的成功,坦然地接受自身的缺点,才能让自己尽快地赶上并超越别人。把别人拉下水不是胜利,超越别人才是胜利。2.善于利益共享。这是一个
人与人交往极度密切的时代,单靠个人单枪匹马很难成功,而懂得合作,懂得利益共享的人往往得到更多的机会,所以帮人就是帮己。
篇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案例反思1
篇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而勿强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有个长发的洋妞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
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
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
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
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
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你所有的思想,最后都会回到你自己的身上。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字面意思就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也不要勉强别人去做。推而广之,还有其他意思,比如,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的心;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应该理解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不希望在社会上受阻,那就也不要去为难别人。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理解他人,宽容地对待他人。它和俗语常说的将心比 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对待整个宏观的世界,都需要我们怀着旷达胸怀。在世园会看到那里如茵的草坪上没有一个行人的脚印,后来我发现草坪的边缘那块牌子上写的不是禁止践踏,而正是这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想,正是这种生动的换位思考,引起了人们心灵的共鸣,激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怜惜和爱护。生活中,对待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你是否都对他们产生恻隐之情呢?记得习惯地关紧水龙头,中国近百个城镇都正极度缺水。不要去打扰正在抽条的柳枝,让他们给西安更增一抹春意盎然。还有,每天最好能做一件善事,哪怕是原谅别人的一次迟到,记住自己的一次许诺??这一切,都诠释着仁爱和宽恕。最细微的情感,往往折射着最基本的人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以己之心推度他人之心,成己成物,成人之美,不仅不把自己所厌恶的、所不愿意承受的事情,强加别人;从另外一层意义上讲,也包括“己所欲,勿强于人”的意思。也就是说,自己喜欢的、想要追求的东西,也不要强加于人。每一个人都是色彩特点不同的独立个体,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处事方式,因此,不可能把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克隆到别人的大脑中。充分尊重他人的意见,是
相当必要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简单、善良、包容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佛家讲究因果关系,有什么样的原因源头,就会有相应的结果和报应。你所有的思想行为,所带来的影响,最后,其实都会反馈到你自己的身上。简单点的说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爱,包容,都是最简单最真诚的情感,都是无需绕弯子兜圈子的心灵绿色通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心心映照,简单又真诚,减少了人们之间的强迫与攻击,消除了横亘在双方中间的隔膜,从而节省了生活、处事、生产、发展等各个环节的时间和成本。
「推己及人」这种替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怀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据说国际红十字会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中国有句俗语:「人和万事兴」。推己及人的嘉言懿行,正是实现「人和」的润滑剂。愿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都能时时处处推己及人,使五千年灿烂文明之花,开得更加艳丽芳香。这一点推广开来,对于整个社会,意义是很了不得的,那样就经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实现了全球的和谐、共荣。
篇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课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学生
七年级的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换位思考能力不强,因此,本框题的学习对于形成学生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教材
本框题位于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框,上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受人尊重的奥秘以及如何尊重他人,这为本课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什么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如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学好这节课也为下节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说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识,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意识。
2、 能力目标: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学会换位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知识目标: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理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义以及如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和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②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说教法和学法
1、 教法:启发引导的方法
2、 学法: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六、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用本框的标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学生提问:孔子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初一学生还未接触到文言文,可能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含义是本课首先
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设疑导入,还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我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权利强加给别人。接着追问: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里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也加入其中。这样使学生通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有利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二个环节:教师首先提问: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 接着向学生出示一则故事,主要是说一个百万富翁十分吝啬而且为富不仁,从来不帮助穷人,后来他破产了,也成了穷人。教师提问:那些穷人此时会来帮助他吗?如果当初富翁把自己的钱都用来帮助穷人,情况又会怎样呢?
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义。
第三个环节:主要解决如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问题,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或学习中,有没有让他人干他所不喜欢的事情?别人有没有强求你们做不喜欢的事情?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后,教师继续让学生回答: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怎么想才不会影响你们的关系呢?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将理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可以促进他们对这一难点的解决,让他们理解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别人也不会喜欢,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培养他们换位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乐于助人。
3、 课堂小结
请一位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重点让学生谈一谈如何与人相处。
4、 板书:(在说教学过程时边说边写)
含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义
做法(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大家!
篇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案
第六课 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
第一框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学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方式,养成善解人意的良好品德和习惯。
2.过程与方法:同学间相处,要努力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帮助、关心别人,在具体行动中奉献自己的爱心,实现人生的意义。
3.知识与能力: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友善相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的深刻道理
2.难点:怎样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生活在线(教材P53)
【讨论1】:读了“生活在线”中的有关材料,大家有何体会呢?
教师小结:这里主要让学生能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甚至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素质。雨天公共汽车座位潮湿的问题是一个很平常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故事中中年妇女的行为发现,公共汽车座位的潮湿大多是可以避免的。但大家常常不太注意,中年妇女的行为表明人们的素质有待于提高。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留给别人。其实,方便别人也就是方便自己。(不和谐的行为。)
【讨论2】:综合上述例子,你认为出现上述不和谐事情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提示:社会上一些人不懂得尊重、关心、帮助他人,是社会缺乏“爱”引起的。 教师总结: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都把“让世界充满爱”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和理想。
2.孔子提出“仁”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爱人”。在孔子看来“爱人”就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
提问:这句话包含的深刻道理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教师总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本意思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权利强加给别人。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3.(转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很深的道理;看似容易,做到还有一定的难度。
【讨论】:前几年很那某地的一些养猪户喂养了两种猪,正常猪留作自己使用,喂了“瘦肉精”的对人身体具有危害性的“健美猪”则销售到南京等市场让消费者食用。
过渡:大家试想一下,养猪户这样做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反之,如果养猪户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后果又会变成怎么样呢?
4.(教师总结)如果我们能时刻注意并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世间的纠纷就会大大减少,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多一份和谐与温馨。——为什么
【讨论】:回想一下生活在线的例子,再想一下养猪户的例子,并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怎样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教师总结)关键在于我们在对待他人时能否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么办
简单解释一下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在生活中,谁都不愿意干自己不爱干的事情,更不喜欢让他人来强迫自己做不爱做的事情。自己是这样,别人也是这样。
【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让他人干他不喜欢的事情呢?别人有没有强求我们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呢?请大家说一说!
【填空】:大家来填一填:
你不想被人欺骗,就不要欺骗别人。
你不想受人冷落,就不要冷落别人。
你不想。。。。。。。。
教师点拨: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首先,应该提高个人的素养,学会同情人,让自己能够具有宽容心,能够容纳他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学会换位思维,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如:“假如是你会不会这样?”“如果不这样会怎样?”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学生能够宽容他人,谅解他人。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