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驼峰航线纪念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5:19:22 体裁作文
驼峰航线纪念馆体裁作文

篇一:浅析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的重要性

浅析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对二战的重要性

摘要:标志着一段时期的特定内涵和历史坐标的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及“驼峰航线”,支撑着当时中国抗日战场大后方的经济供应和全部战备物资。由此可见,这两条交通要道的历史作用和战略地位远远超越了其实际意义,从一定的程度上对中国抗日战争,中美关系、中英美同盟的东南亚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关键词:滇缅公路;驼峰航线;重要性;反法西斯战争

引言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睡, 远离中原,国境线长4,060千米,与3个国家接壤:南面是老挝(主要口岸是磨憨),西面是缅甸(主要口岸是瑞丽),东南方是越南(主要口岸是河口-老街),但它并未因此而置民族危亡于不顾, 抗战爆发后,

云南省政府迅速组织并出动了第60

军, 第58 军, 新3 军共3 个整

军奔赴抗日疆场浴血奋战在抗日第

一线。

至今,“飞虎队”、远征军、滇

缅公路等有关二战时的种种故事在

云南广为流传,当时的抗战精神深

深的影响着当地的人们。这次“红

图一 滇西抗战纪念馆 色之旅”的实践活动,我深入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李根源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探访部分经历过二战 时期的老人,重温红色经典故事、 传承革命精神。

1.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即中国云南到缅甸的公路,修建于1938

年。公路与缅甸的中央

铁路连接,直接贯通缅甸首都仰光港。滇缅公路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竣工后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

1.1修建背景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加紧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封锁,彻底切断美国援华物资的运输通道。在国内物资日渐匮乏的情况下,国民党主持修建滇缅公路,从全国各地抽调工程指挥人员,各级地方政府亲自督工。

当时云南的青壮年大多开赴中原前线参战,这20余万名劳工中,80%是老幼妇孺,所以,人们把滇缅公路也称为“妇孺公路。” 经过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土石方1233万立方,修建大

中桥梁7座,小桥522座,涵洞

1443道,铺设路面800余公里 ,

于1938年8月31日全线贯通。美

国人在考察后给罗斯福总统的报

告中说,这是继开凿巴拿马运河

后,人类创造的又一个奇迹。英国

《泰晤士报》连续三天发表文章, 图二 纪念馆修路场景图

指出:“只有中国人民才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做得到”。

1.2滇缅公路的历史功绩和地位

据《中华民国统计提要》记载,滇缅公路建成通车后,急需修筑与滇缅公路内联的省际公路干道,使国际通道运人的物资能迅速流转到后方各省,发挥支援抗战的积极作用,仅从1939年7月至1942年5月的近3年中,滇缅公路抢运的军需品共计45.2万吨、汽车1.3万辆。从1938年到1945年抗战结束,从这条路运人中国的物资共约49万余吨,其中包括油料20多万吨,武器弹药、药品、交通通讯器材等20万吨和其他军需物资。从一定角度上说滇缅公路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的一条不折不扣的生命线;是连结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桥梁 ;是中国开辟第二战场的通道。

2.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作为二战时期盟军和中国的一条主要空中通道,从1942

年到

二战结束,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

要贡献。“驼峰航线”航线全长500英

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

最高海拔达7000米,由印度阿萨姆邦开

始,向东横跨萨尔温江、喜马拉雅山脉、

高黎贡山、横断山、澜沧江、怒江、金

沙江等地区,最终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

和四川省,由于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

图三 驼峰航线模型 驼的峰背,因此得名“驼峰航线”。

2.1开通背景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与对日本的作战。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切断滇缅公路,中断中国经海路和陆路获取战争物资。中美两国被迫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和中国云南昆明之间开辟了一条转运战略物资的空中通道,这条空中通道就叫驼峰航线。

起初,滇缅公路被用来运送军事用品,汽油和其他货物。在4月和1942年5月,日本占领缅甸,有效地切断滇缅公路。为了保持国民党政府所要求的战略物资的不间断供应,美国和其他盟国领导人同意进行一个持续的空中补给工作,由美国陆军航空队负责。在1942年7月,美国陆军航空队一个新的航空运输司令部成立,由陈纳德上校指挥,组织空运和提供后勤支持。大多数的人员和设备来自美国陆军航空队,也有英国和印度的英联邦部队,缅甸劳工团队和中国国民航空空运科。

2.2 主要功绩和重要意义

自从1942年春日本人占领缅甸后差不多三年的时间里,美援物资到达中国的唯一手段就是经由喜马拉雅山空运。在长达3年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84000多人,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单是美军一个拥有629架运输机的第10航空联队,就损失了563架飞机。而总在这条航线上,美军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超过80%,而前前后后总共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竟然先后损失飞机48

架,牺牲飞行

员168人,损失率超过50%。

“驼峰航线”是中美两国“二战”期间,在中国西南山区共同开辟的空中通道以保障中国战略物资运输,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驼峰飞行员克服重重困难,不怕牺牲,打破了日军对中国的围困,飞越驼峰天险,架设了空中战争生命线,运来了对日作战的急需的战略物资,对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的开辟是两国飞行人员共同创立的世界航空史上的英雄壮举,牺牲于驼峰航线的先烈将永远活在中美人民的心中,驼峰航线也架起了中美人民之间一架友谊的桥梁。

3.中印公路

中印公路 ,即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两国合作修建的起印度东北铁路终点站雷多镇,中经缅北和滇西,东至云南省会昆明,曾命名为“史迪威公路”(J.W.史迪威是当时同盟国中缅印战区美军中将司令)。 公路于1945年初通车,打破了日军对中国抗日战场的陆上国际封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举世闻名的军事运输线。

3.1修建背景

日军袭击珍珠港以后,加紧入侵东南亚。至1942年5月,已占领缅甸大部分地区和云南西部,切断了中国与同盟国之间最后的陆上交通线枣滇缅公路。同盟国运往中国的作战物资,只能经喜马拉雅山空运,受到极大限制。在开辟“驼峰航线”的同时,罗斯福总统在内阁会议上,明确指示在开辟一条空中运输线的同时,必须还要开辟另一条陆上运输线,国民政府交通部也相应提出从印度的利多,经野人谷、胡康河、密支那,和滇缅公路相衔接,然后由昆明、“24道拐”、贵阳、最后到达重庆的中印公路修筑方案,用以粉碎日军对中国陆路的战略封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中印公路工程的重要性仅次于北非战局。但由于种种原因,该方案一拖再拖,直至1942年7月,美国史迪威将军提出“反攻加筑路”的双重战略方案,指出打通中印交通线是反攻胜利的关键,中印公路的筹建方案才获批准。

3.2历史功绩和重要意义

1945年1月24日,中印公路通车。据不完全统计,中印公路从动工到通车共牺牲3万多人(不含前方作战阵亡将士),因而中印公路是一条浸泡着鲜血的

道路!抗日功不可没 中印公路通车半年,共运进汽车1万多辆,军用物资5万多吨,有力地支持了中、美、英盟军反攻缅甸的战役。1945年10月,全部军用物资运完。鉴于日本已宣布无条件投降,于是这条花两年时间在原始森林中修筑的公路仅用了半年就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此,中印公路被冷落在缅北的高山莽林之中。中印公路通车后,中印输油管也随之接通,石油源源输送至中国战场。油管从加尔各答起,经汀江、雷多、密支那、八莫、畹町至昆明,全长3000多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输油管。据统计,中印油管自1945年6月输油至11月停止输油,7个月共输入航空汽油、柴油等油料10万多吨。中印公路和中印输油管运作时间并不长,但对夺取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功不可没。

从战时对日军战略的角度看,中印公路和滇缅公路相沟通,共同构成与海上运输线相连接中国与盟国的交通线,从而使西南太平洋、中太平洋和中国战区联为一个有机的体系。中印公路远远不断地将大量的军需民用物资运到中国,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和争取胜利的信心,粉碎了日本打算通过切断中国对外联系、迫使中国投降的战略企图,奠定了中国抗战最终胜利的基石。重开滇缅公路、打通中印公路遏制了日军西进的势头,解除了日军对印度的威胁,支援了英国和欧洲战场,中印公路的开辟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战略和英国的远东战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4.结语

这次的红色之旅,让我更加的

了解了滇西抗战的历史知识。了解

到二战前期的滇缅公路、中期的驼

峰航线及后期史迪威公路,对中国

抗日战场的作用及其对世界反法西

斯斗争的影响。当时的滇西人民和

美国航空志愿队对抗战做出的贡

献,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了“老头子”

-克莱尔·李·陈纳德、史迪威、孙

立人、戴安澜、“飞虎队”等英雄

图四 国殇墓园拍的本人实习照片

物,其事迹深深的影响着现在的人

篇二:探寻驼峰英雄轨迹活动启动 将入藏寻找盟军飞机残骸

5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铭记·致敬——探寻驼峰英雄轨迹”公益活动在成都的建川博物馆启动,主办方将组织车队进入西藏林芝地区易贡乡的若果冰川,寻找二战时期美国编号为41-24688的C-87型运输机残骸,并将其收藏到建川博物馆的“飞虎奇兵馆”。

二战时期开辟的著名的“驼峰”航线,是盟国为给抗战中国输送战略物资而开辟的“空中生命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惨重的一条悲壮空运线。驼峰飞行员共运送了约85万吨的战略物资,约有1500架美国飞机坠落在中国的西南边陲。

其中,编号为41-24688的C-87型运输机,1944年坠毁在西藏林芝地区的若果冰川,并于上世纪90年代被发现。5具美军飞行员遗骸已移交给美国,飞机残骸则仍静静地散落于冰川深处。

“二战期间,飞虎队打下了2500架日本飞机,自损战机500余架。损失更大的是,在驼峰航线有500余架大型运输机坠毁。我们这次探寻的运输机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驼峰航线飞机,现在搜寻队员已锁定飞机残骸的位置,他们会将飞机残骸带回成都,存放在建川博物馆,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活动组织者之一的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说。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建川博物馆联合电影《大轰炸》剧组、中国国际文化影像传播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新华社中国国际文化影像传播有限公司为此次活动组建了官方摄影队,将全程纪录、报道,并将由新华社领衔编辑、著名策展人陈小波主持策划推出《折翼——找寻C-87》大型装置展。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四位抗战老兵王先龙、华中柱、廖俊义、王健向车队队长授旗,并接受现场参会代表的致敬。(记者童方王迪)

篇三:浅析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的重要性

浅析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对二战的重要性

摘要:标志着一段时期的特定内涵和历史坐标的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及“驼峰航线”,支撑着当时中国抗日战场大后方的经济供应和全部战备物资。由此可见,这两条交通要道的历史作用和战略地位远远超越了其实际意义,从一定的程度上对中国抗日战争,中美关系、中英美同盟的东南亚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关键词:滇缅公路;驼峰航线;重要性;反法西斯战争

引言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睡, 远离中原,国境线长4,060千米,与3个国家接壤:南面是老挝(主要口岸是磨憨),西面是缅甸(主要口岸是瑞丽),东南方是越南(主要口岸是河口-老街),但它并未因此而置民族危亡于不顾, 抗战爆发后,

云南省政府迅速组织并出动了第60

军, 第58 军, 新3 军共3 个整

军奔赴抗日疆场浴血奋战在抗日第

一线。

至今,“飞虎队”、远征军、滇

缅公路等有关二战时的种种故事在

云南广为流传,当时的抗战精神深

深的影响着当地的人们。这次“红

图一 滇西抗战纪念馆 色之旅”的实践活动,我深入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李根源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探访部分经历过二战 时期的老人,重温红色经典故事、 传承革命精神。

1.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即中国云南到缅甸的公路,修建于1938

年。公路与缅甸的中央

铁路连接,直接贯通缅甸首都仰光港。滇缅公路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竣工后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

1.1修建背景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加紧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封锁,彻底切断美国援华物资的运输通道。在国内物资日渐匮乏的情况下,国民党主持修建滇缅公路,从全国各地抽调工程指挥人员,各级地方政府亲自督工。

当时云南的青壮年大多开赴中原前线参战,这20余万名劳工中,80%是老幼妇孺,所以,人们把滇缅公路也称为“妇孺公路。” 经过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土石方1233万立方,修建大

中桥梁7座,小桥522座,涵洞

1443道,铺设路面800余公里 ,

于1938年8月31日全线贯通。美

国人在考察后给罗斯福总统的报

告中说,这是继开凿巴拿马运河

后,人类创造的又一个奇迹。英国

《泰晤士报》连续三天发表文章, 图二 纪念馆修路场景图

指出:“只有中国人民才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做得到”。

1.2滇缅公路的历史功绩和地位

据《中华民国统计提要》记载,滇缅公路建成通车后,急需修筑与滇缅公路内联的省际公路干道,使国际通道运人的物资能迅速流转到后方各省,发挥支援抗战的积极作用,仅从1939年7月至1942年5月的近3年中,滇缅公路抢运的军需品共计45.2万吨、汽车1.3万辆。从1938年到1945年抗战结束,从这条路运人中国的物资共约49万余吨,其中包括油料20多万吨,武器弹药、药品、交通通讯器材等20万吨和其他军需物资。从一定角度上说滇缅公路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的一条不折不扣的生命线;是连结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桥梁 ;是中国开辟第二战场的通道。

2.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作为二战时期盟军和中国的一条主要空中通道,从1942

年到

二战结束,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

要贡献。“驼峰航线”航线全长500英

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

最高海拔达7000米,由印度阿萨姆邦开

始,向东横跨萨尔温江、喜马拉雅山脉、

高黎贡山、横断山、澜沧江、怒江、金

沙江等地区,最终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

和四川省,由于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

图三 驼峰航线模型 驼的峰背,因此得名“驼峰航线”。

2.1开通背景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与对日本的作战。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切断滇缅公路,中断中国经海路和陆路获取战争物资。中美两国被迫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和中国云南昆明之间开辟了一条转运战略物资的空中通道,这条空中通道就叫驼峰航线。

起初,滇缅公路被用来运送军事用品,汽油和其他货物。在4月和1942年5月,日本占领缅甸,有效地切断滇缅公路。为了保持国民党政府所要求的战略物资的不间断供应,美国和其他盟国领导人同意进行一个持续的空中补给工作,由美国陆军航空队负责。在1942年7月,美国陆军航空队一个新的航空运输司令部成立,由陈纳德上校指挥,组织空运和提供后勤支持。大多数的人员和设备来自美国陆军航空队,也有英国和印度的英联邦部队,缅甸劳工团队和中国国民航空空运科。

驼峰航线纪念馆

2.2 主要功绩和重要意义

自从1942年春日本人占领缅甸后差不多三年的时间里,美援物资到达中国的唯一手段就是经由喜马拉雅山空运。在长达3年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84000多人,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单是美军一个拥有629架运输机的第10航空联队,就损失了563架飞机。而总在这条航线上,美军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超过80%,而前前后后总共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竟然先后损失飞机48

架,牺牲飞行

员168人,损失率超过50%。

“驼峰航线”是中美两国“二战”期间,在中国西南山区共同开辟的空中通道以保障中国战略物资运输,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驼峰飞行员克服重重困难,不怕牺牲,打破了日军对中国的围困,飞越驼峰天险,架设了空中战争生命线,运来了对日作战的急需的战略物资,对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的开辟是两国飞行人员共同创立的世界航空史上的英雄壮举,牺牲于驼峰航线的先烈将永远活在中美人民的心中,驼峰航线也架起了中美人民之间一架友谊的桥梁。

3.中印公路

中印公路 ,即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两国合作修建的起印度东北铁路终点站雷多镇,中经缅北和滇西,东至云南省会昆明,曾命名为“史迪威公路”(J.W.史迪威是当时同盟国中缅印战区美军中将司令)。 公路于1945年初通车,打破了日军对中国抗日战场的陆上国际封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举世闻名的军事运输线。

3.1修建背景

日军袭击珍珠港以后,加紧入侵东南亚。至1942年5月,已占领缅甸大部分地区和云南西部,切断了中国与同盟国之间最后的陆上交通线枣滇缅公路。同盟国运往中国的作战物资,只能经喜马拉雅山空运,受到极大限制。在开辟“驼峰航线”的同时,罗斯福总统在内阁会议上,明确指示在开辟一条空中运输线的同时,必须还要开辟另一条陆上运输线,国民政府交通部也相应提出从印度的利多,经野人谷、胡康河、密支那,和滇缅公路相衔接,然后由昆明、“24道拐”、贵阳、最后到达重庆的中印公路修筑方案,用以粉碎日军对中国陆路的战略封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中印公路工程的重要性仅次于北非战局。但由于种种原因,该方案一拖再拖,直至1942年7月,美国史迪威将军提出“反攻加筑路”的双重战略方案,指出打通中印交通线是反攻胜利的关键,中印公路的筹建方案才获批准。

3.2历史功绩和重要意义

1945年1月24日,中印公路通车。据不完全统计,中印公路从动工到通车共牺牲3万多人(不含前方作战阵亡将士),因而中印公路是一条浸泡着鲜血的

道路!抗日功不可没 中印公路通车半年,共运进汽车1万多辆,军用物资5万多吨,有力地支持了中、美、英盟军反攻缅甸的战役。1945年10月,全部军用物资运完。鉴于日本已宣布无条件投降,于是这条花两年时间在原始森林中修筑的公路仅用了半年就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此,中印公路被冷落在缅北的高山莽林之中。中印公路通车后,中印输油管也随之接通,石油源源输送至中国战场。油管从加尔各答起,经汀江、雷多、密支那、八莫、畹町至昆明,全长3000多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输油管。据统计,中印油管自1945年6月输油至11月停止输油,7个月共输入航空汽油、柴油等油料10万多吨。中印公路和中印输油管运作时间并不长,但对夺取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功不可没。

从战时对日军战略的角度看,中印公路和滇缅公路相沟通,共同构成与海上运输线相连接中国与盟国的交通线,从而使西南太平洋、中太平洋和中国战区联为一个有机的体系。中印公路远远不断地将大量的军需民用物资运到中国,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和争取胜利的信心,粉碎了日本打算通过切断中国对外联系、迫使中国投降的战略企图,奠定了中国抗战最终胜利的基石。重开滇缅公路、打通中印公路遏制了日军西进的势头,解除了日军对印度的威胁,支援了英国和欧洲战场,中印公路的开辟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战略和英国的远东战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4.结语

这次的红色之旅,让我更加的了解

了滇西抗战的历史知识。了解到二

战前期的滇缅公路、中期的驼峰航

线及后期史迪威公路,对中国抗日

战场的作用及其对世界反法西斯斗

争的影响。当时的滇西人民和美国

航空志愿队对抗战做出的贡献,更

加清晰的了解到了“老头子”-克莱

尔·李·陈纳德、史迪威、孙立人、

戴安澜、“飞虎队”等英雄图四 国

殇墓园拍的本人实习照片 物,其事迹深深的影响着现在的人们。

篇四:世界屋脊上的国际通道--驼峰航线

世界屋脊上的国际通道--驼峰航线

1942年5月日军切断滇缅公路的国际运输后,1942年5月一1945年8月间,在中国云南和印度之间,出现了一条堪称世界奇迹的国际战略空运通道--驼峰航线。

这条航线西起印度的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高黎贡山、萨尔温江、怒江直到我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盆地。这是一条支撑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通道。

"驼峰"不是一个具体的地理名称,而是以中、美两国人民共同在号称"世界屋脊"的我国喜马拉雅山脉和缅甸的茂密的丛林上空开辟的一条空中航线,因其所经山脉婉蜒起伏如骆驼之峰,而当时受飞机性能的限制,飞机只能绕行在延绵起伏的高山峡谷峰与峰的低凹处之间穿行,"驼峰航线"由此而得名。"驼峰航线"所经地区,由于气候恶劣多变,强气流、低气压经常交替出现,飞机在飞行时随时面临着坠毁和撞伤的危险,而且还要 随时提防日本飞机的围追堵截,飞行十分困难。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后期,国际反法西斯的战争白热化,中国的抗日战争也面临着困难的关头。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军对我们步步紧逼。此时,处于抗

战大后方的云南也紧急行动起来,人们用锄头挖开大山,用箩筐背石背土,用自己的双手铺路搭桥,在极短的时间内在莽莽祟山峻岭间筑起了一条中国惟一的、最后的国际战略物资运输线--滇缅公路。1938年,当日军切断了中国的一切 海外地上通道,妄图困死中国时,滇缅公路就从云南连接起国内各个抗日主战场,成了中国抗日战场与国际反法西斯战线之间联系的生命线。穷凶极恶的日本法西斯企图封杀此线,他们派出成批成批的轰炸机在滇缅公路沿线狂轰滥炸,1942年的缅甸战争,滇缅公路被彻底切断。

为了运送国际援华物资,美国总统罗斯福接受当时在中国担任飞行教官的美国退休将军陈纳德先生的建议,决定开辟中印空中航线。1941年,美国从援助英国的战略物资中,划出100架战斗机,招募了数百名美国志愿抗日青年,来到了中国昆明。

1941年12月20日 ,当日本侵略军的轰炸昆明的时候,美国志愿航空队的战机雄鹰般腾起,给了日本侵略军毁灭性的打击。勇士们首战告捷,10架来犯的日本飞机被击落9架,仅逃脱1架,昆明的老百姓奔走相告,纷纷传颂美国飞行员的壮举。人们给这支优秀的空中部队取了一个全新的名字――飞虎队。飞虎队队员的茄克上印上了腾跃着的虎的图案,这是尚虎的云南民族心目中最崇高的形象。1942年7月,"飞虎队"并人美国陆军航空队第二十三战斗大队。1943年3月,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组建。1943年11月,中美空军混合大队

成立。从此时起,直到战争结束,飞虎队队员与中国的空中健儿携手战斗在同一块蓝天下。

驼峰航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持续时间最长、飞行条件最凶险的空中运输线。这条航线最先是从印度的阿萨姆等机场起飞,到达中国云南的昆明、呈贡、高明、杨林等机场,全长550英里。不久,因遭到日军在缅甸密支那的空中拦截,没有抵御能力的空中运输机被迫北移,满载战斗物资的运输机要飞越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南麓,航程超过700英里。因此飞行员们又把它称为"死亡航线"。3年问,这条航线上共投入飞机 2000余架,为中国抗日战场运送物资80余万吨。为此,在这条航线上共同战斗的中美两国人民付出了惊人的代价,在这条被称为"死亡航线"的通道上,有609架飞机坠毁,近2000名中美飞行员牺牲或失踪,很多坠机残骸至今仍撒落在高黎贡山一带的深山峡谷间。正像美国一本关于驼峰航线的书中这样写道:"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飞行员完全可以沿着山谷里延绵不断的金属碎片的反光飞行……"他们还给撒满了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 取了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铝谷。

1996年秋,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公安局获悉,一位缅甸猎人在中缅边境线上中国一侧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了一架基本完好的坠落飞机。泸水县公安局立刻前往勘察,经实地勘察与历史资料核对认定,这架坠机残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越驼峰航线的"C-53"运输机,它坠

落在离中缅国境线仅仅140米的中国境内。于是,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C-53"坠机之谜和笼罩在高黎贡山上空驼峰航线上的迷雾被当代人逐步认识。 1943年3月11日,24岁的美国飞行员吉米〃福克斯与中国飞行员唐宣、王国梁驾驶的"C-53"运输机从昆明机场起飞后,在怒江峡谷的片马丫口穿入一片浓浓的云层就神秘地失踪了。3个星期后,战友们在片马丫口以南4800米的高黎贡山发现了一架坠机,它静静地躺在莽林里,陪伴它的只有死一般的沉寂。战友们的飞机无限深情地,围着做低空飞行,甚至在夜间打开着陆灯照射,希望能看到3位同伴生还的迹象。但是,一次次的努 力都没能奏效。由于这一地区被日军占领,地面营救无法实现。由于森林中野兽经常出没,又无粮无水,即使他们不被日军发现,也不知能否走得出密林。"C-53"机和3位飞行员的失踪从此成为一个谜。

1944年5月,片马收复,吉米。福克斯的战友弗莱彻〃汉克斯和另外两名战友立刻率领一个营救小组,前往"C-53"出事地区寻找战友及飞机,他们在密林里寻找了9天9夜,终因饥饿、极度疲惫、突发疟疾无功而返。当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离战友坠机地点仅仅1600米。

1997年6月10日,53年之后,已经80岁高龄的弗莱彻〃汉克斯又一次走人云南,踏上寻找"C-53"的旅途。汉克斯所参加的考察队一行乘汽车由昆明出发,自东向西跨越澜沧江、怒江,穿过横断山脉,

进入怒江峡谷,到达片马。最终进入了号称"野人山"的高黎贡山深处。他们从片马丫口上山,攀崖附藤,用砍刀开路,在雨雾迷蒙的原始丛林中寻找,经过5天的艰苦探寻,终于在一片开着红花、白花的大树杜鹃后看到了战友53年前的坠机。半个世纪前的历史出现在了老人面前,他深深地亲吻着"C-53"的机翼,仿佛亲吻着亲爱的战友吉米〃福克斯。大家为"C-53"献上了鲜艳的高山杜鹃花,以此来吊唁英雄的英魂。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飞越驼峰航线的勇士们。1993年在昆明郊野公园隆重举行了"驼峰飞行纪念碑"揭幕仪式,陈纳德将军的遗孀陈香梅女土和美国"驼峰协会"的代表专程来昆明参加了落成典礼,与中国人民一起共同昭彰"驼峰精神"。1995年竣工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C-53"机组3位烈士的名字。1998年3月,美国圣地亚哥博物馆举行隆重的仪式,热情地接受来自中国云南的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幅5.3米长的洁白绸布,写着"五十三年的挂念-献给驼峰飞行勇士"的布标,上面还镶嵌着云南傈僳族少年在53年 前坠落的"C-53"运输机附近采集的53片大树杜鹃叶,还签满了由530名傈僳族少年书写的名字和一部云南拍摄的电视记录片《五十三年的挂念》,以表达对中美两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那段历史的缅怀和对"驼峰航线"飞行员的敬意

篇五:“驼峰”坠机残骸唤醒的悲壮记忆

“驼峰”坠机残骸唤醒的悲壮记忆【转载】

贴近历史冰冷的躯壳,就能感受他的温暖、绚烂和悲壮。长眠藏区冰川七十余年的一架“驼峰”坠机部分残骸16日从西藏波密县运抵四川成都,收藏于四川建川博物馆,并向公众展出。

驼峰飞机什么样?驼峰飞行员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珍贵的文物将那段艰苦的岁月和战火中青春的面孔推到我们眼前。

战火:驼峰飞机运子弹也运黄金

在50多件编号为41-24688的美军C-87型运输机坠机残骸中,一块机翼残片被还原成长5米、宽2米的模型,可见机体并不大。据《驼峰航线》作者刘小童考证,驼峰航线运输机奇缺,C-87型运输机是由轰炸机改装的。

这架飞机1943年冬坠毁在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若果冰川海拔4100米处。1993年,当地猎人发现了坠机残骸和5具遗体。遗体被美方确认为“驼峰”飞行员。

二战时期开辟的驼峰航线,是盟国为了给中国输送战略物资而开辟的“空中生命线”。约有1500架美国飞机坠落在中国的西南边陲……

“天气晴朗时,我们完全可以沿着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我们给这条洒满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一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美国《时代》周刊二战时期如此描述驼峰航线。

刘小童采访发现,飞驼峰没有气象、通讯、导航保障,飞行换人不换机,在各种恶劣条件下,飞机一直在超负荷运转,一直要飞到坠毁,中国航空公司飞机的平均寿命只有90天。

驼峰飞行员就这样冒着生命危险,蚂蚁搬家似的运送了85万吨物资。运送物资除了弹药、汽油、器械之外,还有黄金。

“驼峰航线上散落的美金、金条不计其数。”刘小童说,飞机遇险时首先会扔掉黄金、药品等。

青春:为了你,我一定能活!

对驼峰飞行员来说,每一次飞行都可能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因此,驼峰飞行员大多不谈恋爱,但刘小童采访到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

帅气的飞行员吴子丹机缘巧合认识了在昆明巫家坝机场附近工作的国军文职职员刘芳。 那时候中航在巫家坝机场有一个专用停机坪,吴子丹和其他飞行员回来时常是黄昏,夕阳中三人背着降落伞走在停机坪上,剪影像大片一样帅气。

两人恋爱后,刘芳不愿意上停机坪了,怕看到停机位空荡荡的。因为担心吴子丹,刘芳常常做梦都在哭。吴子丹就安慰刘芳:“为了你,我一定能活。”

虽然危险潜伏,年轻的飞行员们却总能找到“乐子”。驼峰飞行员周炳是西南联大毕业生。他回忆说,有一架DC-3型飞机被日军击伤了一个机翼,后来装了一只DC-2型的机翼,长短明显不一样却还可以飞。大家给它取名“杂种飞机”,每次看到都会情不自禁地大笑。

战事吃紧,飞行员常常超负荷工作。龙启明在驼峰航线上飞了2100多个小时。他回忆说,飞机不统一编号,也不固定飞行员,哪架飞机回来了,正在待命的机组马上替换……

邓重煌谈到飞驼峰的感受时说--就是累、困,闭上眼睛就想睡觉。有时在飞机上就想摔了算了,实在是受不了。

四川建川博物馆展出了不少驼峰飞行员的照片,他们看上去雄姿英发、清秀英俊,甚至给人一种斯文的印象。就是这些斯文人驾驶飞机血洒长空,支持盟军给日军以重创。

友情:战争炼就“驼峰情缘”

在共同战斗的岁月里,驼峰飞行员与当地中国人相互帮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来华参战的美国飞行员军装上都缝着一块绸布,写着“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的字样。这块被称为“血幅”的绸布,帮助因迷路、事故或被日军击落而迫降、跳伞的美国飞行员得到中国军民的救护。

中国百姓对驼峰飞行员非常爱护。1944年6月,飞行员罗伯特·威瑟尔霍夫特在云南兰坪执行任务时身患重病,为了能让救援飞机着陆,兰坪人用三天三夜时间修好了一条临时跑道。

互助中,中国人也付出了牺牲。1944年,新四军独立团在苏北某县以牺牲战士4人的代价,营救了5名美军飞行员。成都市大邑县农民在修建机场时遭遇敌机扫射,慌乱中15吨重的石碾子从山上滚下,压死十几人。

近年来,多地推动了援华美军遗存的搜索活动。建川博物馆收藏了4000余件相关文物。 “日复一日地空运物资,不比飞虎队的空战惊心动魄。但每一架驰骋在天空的战机所用的每一加仑汽油,都由驼峰航线运达。驼峰空运为支持抗战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馆长张鹏斗说。

四川省博物院研究员史占扬说,中国人民为抗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搜寻驼峰坠机残骸,使后人铭记历史,有助于增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共同记忆,维护世界和平。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