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柳枝词,郑文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20:10 字数作文
柳枝词,郑文宝字数作文

篇一:柳枝词

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赏析】

这是首诗味隽永,意境优美,情致深婉的佳作。送别诗的风流早已被唐人占尽,但这一首确实是可以和唐人比美。《蔡宽夫诗话》说郑文宝的诗“须在王摩诘伯仲之间,刘禹锡、杜牧之不足多也。”尽管这一评价有夸大其词之嫌,但还是有些道理。

该诗抒写离情别恨。“亭亭”句是说一只漂亮的画船系在岸边的柳树上,句中没有正面写柳,但“系”字和诗题相照应,已暗示了所系之处。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为“柳”谐“留”音,寓有惜别之意。刘禹锡《杨柳枝词》其八说:“长安陌上无穷柳,惟有垂杨管别离”。因此,本诗第一句所展示的系舟杨柳岸的画面,恰是一幅春江送别图。我们可以想见,在船将发未发之际,送行者和行人依依话别,作最后一刻的流连。珍重彼此的友谊,珍重这别离的时刻,送行的人殷勤劝酒,“直到行人酒半酣”,这里含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意思。同时也表明,行人所以喝得半醉,一来是朋友情重,二来是为了排遣离忧。语言很含蓄,意思却很明白。三四句是说,不管烟波浩渺,也不管雨打风吹,无情的画船带着行人离去了,将越走越远,满载着离恨去遥远的江南。这里不说人有情而怨别,却怪画船无情,真是无理而妙。“不管”两个字,包含了送行者相留不住的怨情,也表现了行人欲留不能,不得不走的无奈,像是友人对行者的埋怨,又像是行者的自怨自艾,写得情意盎然。末句将抽象的离恨,化为有形体、有重量的东西,使人分外感到离恨的深刻沉重,意象非常新奇。

此诗用清新柔婉的笔调,描写了一个生动的送别场面,极富诗情画意,诗风委婉细腻,情真意切,为后来许多词曲作者所仿效。周邦彦把这首诗改写为《尉迟杯》词:“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得离恨归去。”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西厢记》“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些词句显见地都是受了本诗的影响写出的。

(1)这首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3分)

(2)“载将离恨过江南”一句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3)“春潭”是水,自然无法“系”住,那么画舸到底“系”的是什么?请联系全诗,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4)“烟波与风雨”、“载”对表达诗人的“离恨”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5)本诗诗眼是什么?首句是怎么表现诗眼的?(3分)

(6)诗歌最后一句又是怎么表现诗人情感的?(3分)

答案:

(1)参考答案:这首诗抒发了离愁别恨。(1分)前两句通过“春潭”“系”住“画舸”、主客借酒浇愁表达依依惜别之情;(1分)后两句通过“风雨”、“烟波”表现了离恨之苦。(1分)

(2)参考答案:诗歌不说画舸将怀着离恨的行客载过江南,却说“载将离恨过江南”,(1分)将离恨拟人化了,化虚为实,(1分)把无形的离恨写成有体积,有重量的可见可触的事物。(2分)

(3)“系春潭”指船系于春日潭水边的柳树上,古人有折柳送别的风俗,“系”暗含题目“柳枝”的意思,因此船系的就是离别之情。(2分)画船系在柳树上也牵系着离情,化抽象为形象。画船、柳树、春潭几个意象构成了一幅静谧优美的意境,用外物的静反衬内心的乱,诗味隽永,情致深婉。(2分)

(4)“烟波与风雨”写行人航程浩渺,路多艰难,表现诗人对朋友前途的关切,以此烘托离恨之浓;(2分)“载”字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离恨成了可载之物,写出了心头离恨的沉重,形象可感,富有创意.(2分)

(5)离恨。①炼字 “系”暗含“柳枝”的题意,因此船也就与赠别之情相连,含蓄地抒发了与朋友难分难舍的情景。②反衬(以乐写哀) 漂亮的船静静地停泊在碧绿的春水之上,又与岸边杨柳相衬,宁静优美的画面恰恰表达了诗人心中面对离别的万般不舍。(选择一点回答即可)

(6)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离恨”化为有形的可以被“载”之物。仿佛可看到诗人含泪目送征帆远去,“离恨”所具有的沉重的分量,就沉甸甸地压在人们心头。

二:

⑴本诗首句是如何抒情的?(3分)

⑵本诗第二句的“直到”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说明。(3分)

⑶本诗从唐人韦庄的《古离别》脱化而出。韦诗后二句为“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试比较两首诗后二句表现手法的不同之处。(4分)

参考答案

⑴乐景写哀情:在大好春色、亭亭画舸中愈显离别之悲。(特点2分,解说1分;答情景交融扣1分)

⑵面对离别,借酒浇愁;然而酒未尽兴,却已行舟催发,心有不甘,愈见离愁。(每点2分) ⑶韦诗虚实结合,通过虚写断肠春色远在江南拓展了抒情空间;本诗化虚为实,赋予无形离恨以有形重量,将虚无之情实体化。(各2分)

篇二:柳枝词

郑文宝《柳枝词》赏析

郑文宝(1953—1013),字仲贤,一字伯玉,宁化(今属福建)人。初仕南唐,官至校书郎。进入宋朝,中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陕西转运使等职,对西北地区军事、经济颇多策划。在南唐时,从学于徐铉,入宋后受到名臣李昉的赏识。工篆书,善鼓琴,尤以诗歌负有盛名。诗带晚唐遗风,造语警拔,情致深婉。有文集二十卷,及《江表志》、《南唐近事》、《江南余载》等书.

郑文宝的《柳枝词》是写离恨,用了反衬手法,“画舸”“春潭”等美景寄寓离别。同时,诗人还描绘了一个生活画面:“酒半酣”酒只半酣,船却起锚,多么的不舍和无奈啊!三四句,字面上是说行人“不管烟波与风雨”,依然远去,实际上是借对友

人的毫无道理的埋怨进一步抒发自己依依不舍的真挚情谊。郑文宝,字仲贤,于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年)出生在南唐镇海将军节府使郑彦华之家,少时聪颖好学,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历官陕西转运使,兵部员外郎,世称郑兵部。他不仅是位勤政爱民的好官,而且是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他以诗名世,又善篆书、工鼓琴,对军事也颇熟练。一生著书甚丰,

有文集30卷,《谈苑》20卷;另有《江表志》3卷、《南唐近事》1卷行于世。 拜读了文宝行世的诗作,我深感他的诗歌思想、艺术性颇高。他的诗内容上多写离怀别绪、羁旅国愁,总体风格轻盈柔软,小巧玲珑、清新隽永,在宋初诗坛可谓别树一帜,得到晏殊、司马光、欧阳修等宋代文学巨匠的赞赏。

我最为欣赏的是他的《柳枝词》:

亭亭画舸系寒潭, 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 载将离恨过江南。 这首诗抒写离情别恨。“亭亭”句是说一只漂亮的画船系在岸边的柳树上,句中没有正面写柳,但“系”字和诗题相照应,已暗示了所系之处。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为“柳”谐“留”音,

寓有惜别之意。刘禹锡《杨柳枝词》其八说:“长安陌上无穷柳,惟有垂杨绾别离”。因此,本诗第一句所展示的系舟杨柳岸的画面,恰是一幅春江送别图。我们可以想见,在船将发未发之际,送行者和行人依依话别,作最后一刻的流连。珍重彼此的友谊,珍重这别离的时刻,送行的人殷勤劝酒,“直到行人酒半酣”,这里含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

篇三:2014届高三名校语文试题精选精析分省汇编系列(广东版)(第01期):专题06 古典诗歌鉴赏 Word版含答案

1.(2014届广东东莞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这首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3分)

2.“载将离恨过江南”一句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2. (2014届广东广雅高三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问题。(7分)

醉花间

南唐·冯延巳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1.“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一句,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3分)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在词中所蕴藏的丰富感情。(4分)

4. (2014届广东广州一中高三8月测评)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浪淘沙·秋江

张炎

万里一飞蓬,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

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注】张炎,南宋词人,宋亡后曾北游元都谋官,后失意南归,落魄而终。

1.上片中的“飞蓬”“鸥”两个意象分别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词,谈谈你对最后一句“长笛霜空”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14届广东海珠高三上综合测试二)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

张在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

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

1.“春风来似不曾来”有两层意思,请具体说明这句诗含有哪两层意思。(3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回答。(4分)

7. (2014届广东华南师大附中高三11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赠梁任父同年①

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

侉离②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

精卫无穷填海心。

【注】①这首诗是1896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诗。②侉

(kuǎ)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

1.诗歌最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8. (2014届广东惠州黄冈中学高三8月测评)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雨过

周紫芝

池面过小雨,树腰生夕阳。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

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鸬鹚莫飞去,留此伴新凉。

1.本诗的颔联是怎样写“雨过”之景?(3分)

2.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凄凉心酸之情,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

分析。(4分)

10. (2014届广东揭阳一中潮州金山中学高三上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题。(7分)

夕阳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1.“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3分)

2.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

11. (2014届广东茂名高州中学高二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3分)

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分析。(4分)

12. (2014届广东培正中学高二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

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写出一位即可) (1分)

2.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

的心情?请简要分析。(3分)

3.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4分)

14. (2014届广东五校协作体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清平乐

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①春寒。

【注】①特地:特别。

1.词的上片是怎样写景的?(4分)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下片分析。(3分)

15. (2014届广东增城高三毕业班调研)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分条简答。

(3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的诗句,选择其中两种进行分析。(4分)

16. (2014届广东湛江一中高三第一次综合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山中闻杜鹃

[宋]洪炎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绿阴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注]洪炎为北宋末年诗人,此诗作于金兵侵宋,洪炎逃难之时。

17. (2014届广东执信中学高二上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眼儿媚

[南宋]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2.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4分)

19. (2014届广东中山一中高三上第二次统测)阅读下面古诗,回到下列问题。(7

篇四:诗歌赏析

试赏析郑文宝的《柳枝词》:

亭亭画舸系寒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 分析并串解全诗

2、 本诗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好处?试举出几首与此诗手法相似的诗词

1、此诗写出了挚友别离之际那种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情景,意蕴深远、意境优美、情致深婉。

第一句主要描写“舸”一只装饰华丽的船。“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系寒潭”船儿系在春日水边的柳树上。句中虽然没有正面写柳,但“系”字与诗题相照应,已暗示所系之处;自古就有折柳送别的风俗,因为“柳”与“留”谐音,寓有惋惜之情。从远处看,装饰华丽的船静静的停泊在碧绿的春水之中,又与岸边的杨柳相辉映,宛若一幅优美的春潭画舸图。而这宁静优美的画面恰恰表达了诗人心中面对离别的万般不舍之情,这里是以外物之静反衬内心之乱即以乐写哀。

不久,这副静谧的画卷被打乱了,“直到行人酒半酣”诗意的镜头由远及近,深入到画舸之中,我正在与送行的朋友饮酒饯别,但我们酒兴未尽还有许多话语来不及倾诉,可这船就要解缆起锚了,人不令人生怨?这里不说人有情而怨别,反而怨这船儿无情,这就更显示出朋友间难舍难分的情意,婉约中别具轻盈柔婉之风味。

姑且不问“酒半酣”航程中浩渺的烟波与斜风飞雨更增人愁绪,写出了行人航程浩渺、路途坎坷,表现我对朋友前途的关切之情,以此彰显离恨之浓。而这里的“烟波”与“风雨”可能不仅仅指大自然了吧,暗指难以预料的坎坷仕途和世事人心。“不管”两个字,包含了送行者相留不住的怨情,也表现了行人欲留不能的无奈。

“载将离恨过江南”船载着朋友间的“离恨”,穿行于烟波浩渺的雨中向江南驶去。全诗以低沉感伤的情调结束,仿佛一幅诗人含泪目送征帆远去的画面。

2、本诗最后一句运用了化无形为有形的艺术手法(虚实结合),将抽象的“离恨”化为有形的可以被“载”之物,更加显示这份离恨的沉重。

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王实甫《西厢记》:“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多几许,一川烟柳,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篇五:诗歌鉴赏作业

第三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班级: 姓名: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 (1)这首诗运用了()的写作手法。

(2)四句诗一句一景,通过写,,,营造出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感伤之情。

(3)本诗句句是景,但句句含情,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___________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点)。诗人借助对的描写,(析)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表达了的情感,营造出了的氛围。(评)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

答:这首诗运用了和的手法,(叙)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析)抒发了之情。(评)

5、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5分)(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本诗运用了、、、抑与扬的衬托对比艺术手法。这首诗将“边城暮雨”的远景与“雁飞低”的近景、“雁飞”的高与动和“芦苇”的低与静、“雁飞低”的抑与“芦笋生”的扬形成了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夜色之暗;“草虫鸣”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7、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07山东卷)

出 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⑴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更喜欢。。

8、阅读下列一面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舟 中 晓 望①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②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③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④标。

这首诗在结构上很有特点,既开门见山,又首尾呼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首联;而尾联,表明。因此说,全诗开门见山,首尾呼应,结构圆合。

9、阅读下列一面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步骤一:本文主要运用了的写作手法。

步骤二:。

步骤三:通过,的思想感情。

10、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问: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诗人都将自己无形的感情化为有形的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这两首诗都以 为题材,诗人都借 这一诗歌传统意象表达情感。

(2)这两首诗描绘了相似的情境,但感情基调并不完全相同,前者 ,后者 。

(3)①王诗以(1分),(1分),(1分)。 ②郑诗(1分),(1分),表现出(1分)。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 (1)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四句诗一句一景,通过写城下的茂盛的野草,随意流淌的泉水,无人欣赏落花和鸟鸣,营造出寂静、空旷、荒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感伤之情。

(3)本诗句句是景,但句句含情,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___________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点)。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析)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评)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

答: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叙)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析)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评)

5、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5分)(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本诗运用了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艺术手法。这首诗将“边城暮雨”的远景与“雁飞低”的近景、“雁飞”的高与动和“芦苇”的低与静、“雁飞低”的抑与“芦笋生”的扬形成了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

寂寞(步骤三)。

7、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07山东卷)

出 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⑴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柳枝词 郑文宝

答: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8、阅读下列一面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舟 中 晓 望①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②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③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④标。

这首诗在结构上很有特点,既开门见山,又首尾呼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首联开篇就点出“望”字,紧扣诗题,且表现了诗人急于到达目的地的急切心情,是全篇的精神之所在,因此说是开门见山;而尾联又写诗人坐在船上看见朝霞映红的天际,是那样璀璨美丽,于是想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坐看”照应“望”字,“霞色晓”与诗题中的“晓”和次句中的“遥”相呼应,表明是同一个早晨,而所表达的都是诗人急切的心情。因此说,全诗开门见山,首尾呼应,结构圆合。

9、阅读下列一面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步骤一:本文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写作手法。

步骤二:作者在文中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用桃李对比显示梅之高洁守志。

步骤三:通过衬托、对比表达了诗人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10、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问: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诗人都将自己无形的感情化为有形的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这两首诗都以 为题材,诗人都借 这一诗歌传统意象表达情感。

(2)这两首诗描绘了相似的情境,但感情基调并不完全相同,前者 ,后者 。

(3)①王诗以新奇的比喻,把无形的惜别之情比作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1分),从江北到江南,一直陪伴在友人身边(1分),表现出对友人惜别之深情厚谊(1分)。 ②郑诗把原本无形无象的“离恨”,化为可以运载的有形有量之物(1分),?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鸹丛刈攀?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的离恨驶向江南(1分),表现出离愁的深重(1分)。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