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汽车挂吊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20:56 体裁作文
汽车挂吊瓶体裁作文

篇一:4s店绝对不会告诉你的汽车保养方法

4s店绝对不会告诉你的汽车保养方法

保养篇

保养之换三滤

我们通常把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合称为三虑,既然它们起的是过滤作用,脏了就换是理所应当的。很多车都是每7500公里做一次保养,每次保养时,维修人员都会建议我们换三滤。我们爱车心切的同时,又切实感受到人家真是为我们好的诚恳态度,所以就每次都换了。

实际上,三滤每15000-20000公里换一次,就是说,保养时隔一次换一次就足够了。像空滤这样的,时常清理一下寿命会更长。当然,换得勤了对车是没有坏处的,还帮着修理厂多做了生意呢。但可恨的是,我们做了好事却并不一定买得来好,他们总会偷工减料地最多只给换两个,空滤给省了是经常的事,有时汽滤也被省略。

保养之三洗

冬天天冷的时候,时常会有不容易着车的情况,这很有可能只是节气了,但他们建议你的是做个“三洗”。

工作开始了,先是清洗进气道。现在最流行的就是用“专业免拆清洗液”清洗,俗称“打吊瓶”,这东西既热闹又好看,还让人心里踏实。我们自己平时有了小伤病小痛痒,到了医院不就给打吊瓶吗?经验告诉我们,打吊瓶就是比打针吃药效果好、见效快。生活水平提高了,汽车也有这种待遇了,贵是贵了点儿,但谁让它好呢?

然后是清洗节气门,化油器清洗剂喷上去,油黑的泥垢擦下来,看得见,功夫没白费,工时费掏一百。可这比起清洗喷油嘴的300元来说,并不算什么,虽然喷油嘴30000-50000公里清洗一次就完全可以。

三洗过后,毛病果然消失了,但据内部消息介绍,只要洗了节气门,问题就已经可以解决了。那“吊瓶”虽然不敢说是完全没有作用,但绝对疗效欠佳。真正有效果的清洗进气道是全拆下来,像清洗抽油烟机一样的洗才行,而我们大可不必担心,10万公里以上再洗也不迟,而且这样彻底洗的价钱比打吊瓶还便宜,只是麻烦了维修工兄弟。

保养之换火花塞

换火花塞也是经常的事。一般的修理厂会建议你两、三万公里就换,但实际用到五、六万公里也是没问题的,有些日系车的火花塞甚至可以坚持到10万公

里。或者你觉得油耗增大了、不好着车了,再考虑换个火花塞吧。这里介绍一个可以省钱的办法:自己去买一个火花塞,几十元钱而已,贵的也不过上百元,再找一个中型店铺,花一、二十元就可以亲眼看着给装上。这样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防止修理厂把从别人车上拆下来的半新的火花塞再给你的车装上。

保养之换机油

修理厂也有省钱的办法,换机油就是一个机会。一般捷达车大约需要机油

4.5升,富康至少需要3.2升,奥拓则需要3升左右。标准是将机油加注到油尺弯区上限。

但即使你亲眼看见维修工将机油加到了这个位置,也并不一定眼见为实。因为就像变魔术一样,他让你看到的、让你相信的一定是已经有备在先的。他的准备工作是在放掉旧机油的时候。比如捷达,他们通常只放掉4升,这样在注入新机油的时候,就可以省下半升了,谁让我们没有将剩下的机油带走的习惯呢。

对于汽车的其它毛病,修理厂的诊断就更虚实难辨了。除非我们活到老学到老,不然没法对付得了。

维修篇

一般维修之四轮定位

这好像是每个修理厂招牌菜。四轮定位所要调整的是前后轮的前束角、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等等。数学好的人一下就能算出来了,四轮定位是至少要调6项内容。但修理工的算术都一般,因为有90%的维修店都只给我们调--前轮的前束角,其它的一概省去。有演技不错的,还会在你仔细盯着看的时候,在后轮附近表演有如卓别林在大机器前面只比划扳子却不拧螺丝的片断。于是所谓的四轮定位10分钟就搞懂。你一定会觉得他们干活麻利收钱少。结果呢?八成是我们赔了本,又替人家赚了。

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大小修车行都做四轮定位,但价钱却有从三、五十到三百多的差距。简单的监督办法不是看师傅的扳子怎么拧,而是那个电脑屏幕。如果那上面众多的专业名词和数据我们不懂,“OK”字样我们总看得明白的。当一个车轮角度调好的时候,那个数据会变成绿色的“OK”的。

一般维修之刹车系统

刹车问题也比较急人。一般来讲,刹车片和刹车盘的更换频率以2:1为宜,就是说,每更换两次刹车片换一次刹车盘。若修理厂执意每次都要为你换刹车盘,那他纯粹是想多卖一副1000多元的刹车盘。

遇到汽车的ABS系统的报警器报警,我们就会比较紧张。其实这时,ABS

本身可能并没有故障,只是周边出现小问题,比如线头开焊、虚焊、电路问题或是部件脏了,这些问题都是很容易检查并排除的。有时是传感器坏了,100多元换个传感器也就可以了。千万别动不动就换个ABS总成,那可就得花上千元了。

一般维修之底盘

在底盘上,减震器是个易损件。如果减震器有异响,修理厂就希望你换个减震器。事实上,首先要检查的是压力轴承的上座,上座橡胶变形的可能性很大。只要减震器不漏油,90%以上的情况是不用更换的。

现在很流行做底盘封塑。封塑确实可以很好地保护底盘,达到防腐、防锈、防撞的目的。但像奔驰、宝马这样的高档车和目前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的很多款汽车,在出厂时本身就有很完善的底盘防护措施。再有人建议你给这些车做封塑,就不对头了。国产车和日系、韩系车是可以做封塑的。封塑使用的材料应当是橡胶树脂材料,有下手狠的小店会使用沥青之类的材料蒙骗车主,那你做的就是“毁车措施”了。目前封塑的市场价在1500-1800元之间,太便宜的或是太贵的,都请三思。

一般维修之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不懂车的人对于车的“心脏病”是很害怕的,要是汽车呼呼地冒蓝烟,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送到修理厂,人家说发动机得大修,我们就得乖乖地把车交给他们。但他们做的,也许只是处理一下气门油封老化,活塞环磨损、卡死等小毛病就可以解决了。如果在城市中正常行驶,发动机大修要等到10万-15万公里以后,感到车走起来没劲儿、提不起速度来时再说吧。

另有高招

修理厂还有既挣钱又掩人耳目的一招,就是在价格上做游戏。我们要修车,不免货比三家,这一比就发现,价钱相差甚多。除了刚才提到的,价格便宜修理上也打折扣的情况外,还有其它的原因。

比如,要换一个水泵,有的地方标价220元,有的地方只标180元。你在标180元的店修完之后,他却向你要280元。他的解释是换水泵要拆下正时皮带,拆皮带工费100元。你一看报价单,还真有这一项,也就哑口无言了。实际上,这拆皮带的工费是应该包含在换水泵的工费里面的,他分开来报价,就是用低价吸引不注意或是不懂行又贪便宜的人的。结果我们反倒多花了银子不说,被欺骗的感觉也要独自消化几天。

对抗奸商的小锦囊

1、到了修理厂,不要自作主张自以为是。不要主动说“给我换一个吧”。

2、就像上早市买菜自己带个弹簧秤一样,去给轮胎打气时,自己带个轮胎气压表——他们的气压表很少有准的。少吃两口刚好减肥,轮胎气压异常,生命都将难保。

3、维修时如果换过零件,请将旧件索回,扔到自家的垃圾桶,也比留在维修厂强。被维修厂换下的零件,至少有50%都还好用,你换下的给别人用上或是别人的给你用上也未可知。

4、加油站、维修点外有人推销兜售的各种添加剂最好小心。质量良不齐不说,质量好的也不一定是真有作用的。

篇二:挂吊瓶危害

静脉注射 挂盐水的危害

在国际上,制作一个新型抗生素通常需要7到8年的时间,而细菌在2到3年就能形成耐药性,也就是说,新品的研发永远赶不上细菌的繁殖变异,而中国是一个滥用抗生素的大国,由于病人耐药性的普遍产生,有种说法认为中国人把子孙后代的抗生素都用完了,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

临床中还发现,过多的打吊瓶不仅会造成人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而且微粒增加比例也会相应提高。据研究:1毫升青霉素加5%葡萄糖药液中有粒径2~16微米的颗粒542个,500毫升药液中就会含20多万个有害微粒。可想而知,如果滥打吊瓶就会使补液中的有害微粒大量进入人体。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肝、肺、脑、肾、肌肉、皮肤等的毛细血管中。长此以往,就会引起小血管血栓、梗塞、出血及肺内肉芽肿、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微粒堆积造成小血管栓塞,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及炎症。有一位学者对一个一生中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检查,发现该尸体仅肺脏中就有50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栓塞灶。

因此,医学界的普遍观点认为:滥打吊瓶的危害是潜在的、长期的,是会种下祸根的,患者得了小病要根据病情对症下药,千万不可轻易加入“吊瓶族”。

挂盐水在医学上叫“吊瓶”,我们老家习惯上叫“挂盐水”。这次去老家,刚好碰上妈妈有点感冒症状,弟媳妇他们非常孝顺,很着急,要拉妈妈到医院当即去挂盐水。只是我有点无动于衷,我看妈妈的初症完全不需要去挂盐水的,以前碰到这样的情况我给妈妈煎一碗生姜红糖,趁热要她喝下去,然后要她平躺在床上,出点汗,再休息不要去打扰她。第二天要她多喝60度左右的白开水,喝多了就一次次的排尿,这等于说是把病菌排走了。这个药方还真是灵光。既省钱又没有付作用。但这次妈妈在媳妇的劝说下,表情告诉我她很想去医院吊瓶,我当然也劝她快去吧。事实上象妈妈这个年龄层的人,大多数对吊瓶特别怀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他们以为这种液体进入体内会变成一种营养剂滋润着自己。特别是在吊瓶时的那种神情告诉你,此时他们就象个婴儿一样那么娇贵,见到医生象个小学生一样听老师的话。这时作为子女一定要抽时间多陪在他们身边,多问问她现在的感觉,她会觉得你真孝顺。比你平时给她零化钱要幸福N倍。

小时候刚分田到户时,家长们更辛苦了。村里条件好的人家会在收割前去卫生院挂几瓶盐水,说是营养品,也许是心理作用,或许是营养品真起了作用,这个夏收夏种季节他们真是完成得很出色。呵呵

今天的新语新词解释一下什么叫“吊瓶族”。人所共知,感冒发烧打针吃药能尽快恢复健康,但是打针您可别变成“吊瓶族”。什么叫“吊瓶族”呢?《新民晚报》解释说,就是那些本需要打吊针却非坚持打吊针的患者。报道提示说,一些患者往往因为嫌味苦不愿意吃药片,稍微有些感冒发烧就要吊瓶。但是,这种选择其实是个冒险。因为吊水直接接触血液,虽然起效快,作用直接,但是身体对于这些药物是不设防的,一旦发生过敏和药物发应,将致死或者致残。因此医生建议说,不要迷信吊瓶,还是要遵遗嘱,实事求是地用药打针。

头疼脑热、感冒发烧,是不是得了这些常规小病就需要打吊瓶呢?某卫生所的贺医生说:“从当前的环境状态和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方面讲,感冒后静脉补充液体和抗生素的治疗方式不但起效快、作用直接,而且能在防治病毒的同时补充营养,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原有的工作状态,对于很多人来讲,这是有必要的。”

但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中医,都旗帜鲜明地反对“吊瓶族”,这些医生们认为: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因为口服给药药效缓慢,如果病人确实病情危重,希望药物能在短时间发挥作用,如救治休克、大出血、脱水、中毒性疾病、药物过敏、昏迷、严重感染、脏器衰竭等疾病,需将大量药物注入血管,这时适宜打“吊瓶”,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常规小病能打针治愈的就不要输液;能吃药解决的,就不要打针。

国外的医学界也一直认为:医生在选择用药途径时,要遵循可以口服的不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静脉注射的原则。从国外进修归来的检验师宋先生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很多医院都不肯接诊感冒咳嗽、中暑晕眩这类常规病症,最多给病人开几片药,更多的医生会建议患者通过自然疗法来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而现在的国内“吊瓶族”迷信打吊瓶比口服药吸收快、疗效高,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因为许多药物如氯霉素、土霉素、地高辛、安定、可地松等,注射(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汽车挂吊瓶)效果均比口服差,而且不十分安全。吊瓶中加入的药物越多,其毒副作用越大,如果合用七种药物,其毒副作用就可增加至50%以上,极不符合安全用药的科学观。

现在很多人打吊瓶的时候,都会大量使用对付各种病毒的抗生素,这无疑会对“吊瓶族”的耐药性带来很大的危害。在国际上,制作一个新型抗生素通常需要7到8年的时间,而细菌在2到3年就能形成耐药性,也就是说,新品的研发永远赶不上细菌的繁殖变异,而中国是一个滥用抗生素的大国,由于病人耐药性的普遍产生,有种说法认为中国人把子孙后代的抗生素都用完了,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

临床中还发现,过多的打吊瓶不仅会造成人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而且微粒增加比例也会相应提高。据研究:1毫升青霉素加5%葡萄糖药液中有粒径2~16微米的颗粒542个,500毫升药液中就会含20多万个有害微粒。可想而知,如果滥打吊瓶就会使补液中的有害微粒大量进入人体。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肝、肺、脑、肾、肌肉、皮肤等的毛细血管中。长此以往,就会引起小血管血栓、梗塞、出血及肺内肉芽肿、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微粒堆积造成小血管栓塞,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及炎症。有一位学者对一个一生中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检查,发现该尸体仅肺脏中就有50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栓塞灶。

因此,医学界的普遍观点认为:滥打吊瓶的危害是潜在的、长期的,是会种下祸根的,患者得了小病要根据病情对症下药,千万不可轻易加入“吊瓶族”。

但是有的时候是要学一点,在我们的身边当一个消费者不说了吗,去菜市场你要带秤,你要带化学试剂等等很多。去医院的时候,你要了解一些常识,比如说你教给我的,小萌教给我们说,三种情况下你可以打点滴,我们可以每个人去比较一下。

第一,吞咽困难,同时也没有办法注射肌肉针,比如说经常容易痉挛或者怎么样,崩针等等,那没办法,或者想其它的办法。

第二,严重的吸收障碍。比如说呕吐、严重腹泻,你没法吃药,需要大量补充营养和体液。

第三,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体内必须达到非常高浓度的时候才可以起作用。 如果不是这三条,你最好不用采用输液这种方式。我觉得,当你了解一点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做一下判断。

生病“打吊瓶”的危害

现在不管是早晨晨练还是去任何一个地方,听到的都是:你怎么啦?哪儿不舒服,为什么不打点滴? 不论大病小病动辄就输液,医生认为不用输液不给输液的,有的患者认为这是医生不负责任。而有的医院和医生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管大病小病,去了就给输液。可是,你们知道输液的危害吗?

药物输液(静脉滴注),俗称“打点滴”,是目前一种常规给药方法,不论在医院病房,还是在农村卫生室或家庭病床,都能见到有病人“吊瓶”输液。

“打点滴”,药物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药效快,作用明显,对一些危重患者或进食困难的患者是合适的,必要的,特别在紧急状态下抢救病人,有着起死回生的作用。但“打点滴”不仅技术、器具、环境等要求高,而且药物配合要适当,否则会使药效降低,或增加药物的毒性。同时在整个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会使溶液中不性微粒(在50微米以下的微粒,肉眼看不见)增多,不溶性微粒可从药液本身带入(如原料、辅料、操作工艺、包装材料等),也可能由输液用器具(如输液管)或药液生产时带入(因药物的相互作用、理化性质的改变产生不溶结晶或降解药物等)。不错,通过药物输液,药效能够迅速发挥,但医护人员往往容易忽视不溶性微粒,更容易忽视不溶

性微粒对患者的潜在性危害。

国内外药典对100毫升的静脉注射剂均有不溶性微粒的限量要求,我国药典1995年规定,每毫升输注液体中10微米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0粒,25微米以上的微粒不得进过2粒,10微米以下的微粒未做限量要求。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医师郭随章曾做过抗肿瘤药物和抗生素药物输液中的微粒考查,其结果均说明:药物输液的操作过程均促使药物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急剧增加,用药典标准对照,远远超过规定,情况令人担忧。

“打点滴”使药液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由于人体的毛细血管直径一般为4-7微米,那么经常或大量的药物输液进入血管,不溶性微粒就会大量地蓄积在微血管丰富的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内,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微血管的血栓梗塞、肺内肉芽肿、肺纤维化、肺静脉压、肺动脉压增高,以及局部组织水肿、炎症、坏死,甚至引起癌症等。这种报道较多,如一例生前曾接受过40升药物输液的患者,死后尸检时发现肺部有5000多个肉芽肿。

作为医生,应该坚决反对那种片面追求速效和经济效益而滥用药物输液的做法。作为患者,要充分认识“打点滴”的危害,尽量避免其不良后果

篇三:挂吊瓶危害

静脉注射 挂盐水的危害

在国际上,制作一个新型抗生素通常需要7到8年的时间,而细菌在2到3年就能形成耐药性,也就是说,新品的研发永远赶不上细菌的繁殖变异,而中国是一个滥用抗生素的大国,由于病人耐药性的普遍产生,有种说法认为中国人把子孙后代的抗生素都用完了,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

临床中还发现,过多的打吊瓶不仅会造成人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而且微粒增加比例也会相应提高。据研究:1毫升青霉素加5%葡萄糖药液中有粒径2~16微米的颗粒542个,500毫升药液中就会含20多万个有害微粒。可想而知,如果滥打吊瓶就会使补液中的有害微粒大量进入人体。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肝、肺、脑、肾、肌肉、皮肤等的毛细血管中。长此以往,就会引起小血管血栓、梗塞、出血及肺内肉芽肿、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微粒堆积造成小血管栓塞,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及炎症。有一位学者对一个一生中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检查,发现该尸体仅肺脏中就有50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栓塞灶。

因此,医学界的普遍观点认为:滥打吊瓶的危害是潜在的、长期的,是会种下祸根的,患者得了小病要根据病情对症下药,千万不可轻易加入“吊瓶族”。

挂盐水在医学上叫“吊瓶”,我们老家习惯上叫“挂盐水”。这次去老家,刚好碰上妈妈有点感冒症状,弟媳妇他们非常孝顺,很着急,要拉妈妈到医院当即去挂盐水。只是我有点无动于衷,我看妈妈的初症完全不需要去挂盐水的,以前碰到这样的情况我给妈妈煎一碗生姜红糖,趁热要她喝下去,然后要她平躺在床上,出点汗,再休息不要去打扰她。第二天要她多喝60度左右的白开水,喝多了就一次次的排尿,这等于说是把病菌排走了。这个药方还真是灵光。既省钱又没有付作用。但这次妈妈在媳妇的劝说下,表情告诉我她很想去医院吊瓶,我当然也劝她快去吧。事实上象妈妈这个年龄层的人,大多数对吊瓶特别怀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他们以为这种液体进入体内会变成一种营养剂滋润着自己。特别是在吊瓶时的那种神情告诉你,此时他们就象个婴儿一样那么娇贵,见到医生象个小学生一样听老师的话。这时作为子女一定要抽时间多陪在他们身边,多问问她现在的感觉,她会觉得你真孝顺。比你平时给她零化钱要幸福N倍。

小时候刚分田到户时,家长们更辛苦了。村里条件好的人家会在收割前去卫生院挂几瓶盐水,说是营养品,也许是心理作用,或许是营养品真起了作用,这个夏收夏种季节他们真是完成得很出色。呵呵

今天的新语新词解释一下什么叫“吊瓶族”。人所共知,感冒发烧打针吃药能尽快恢复健康,但是打针您可别变成“吊瓶族”。什么叫“吊瓶族”呢?《新民晚报》解释说,就是那些本需要打吊针却非坚持打吊针的患者。报道提示说,一些患者往往因为嫌味苦不愿意吃药片,稍微有些感冒发烧就要吊瓶。但是,这种选择其实是个冒险。因为吊水直接接触血液,虽然起效快,作用直接,但是身体对于这些药物是不设防的,一旦发生过敏和药物发应,将致死或者致残。因此医生建议说,不要迷信吊瓶,还是要遵遗嘱,实事求是地用药打针。

头疼脑热、感冒发烧,是不是得了这些常规小病就需要打吊瓶呢?某卫生所的贺医生说:“从当前的环境状态和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方面讲,感冒后静脉补充液体和抗生素的治疗方式不但起效快、作用直接,而且能在防治病毒的同时补充营养,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原有的工作状态,对于很多人来讲,这是有必要的。”

但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中医,都旗帜鲜明地反对“吊瓶族”,这些医生们认为: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因为口服给药药效缓慢,如果病人确实病情危重,希望药物能在短时间发挥作用,如救治休克、大出血、脱水、中毒性疾病、药物过敏、昏迷、严重感染、脏器衰竭等疾病,需将大量药物注入血管,这时适宜打“吊瓶”,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常规小病能打针治愈的就不要输液;能吃药解决的,就不要打针。

国外的医学界也一直认为:医生在选择用药途径时,要遵循可以口服的不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静脉注射的原则。从国外进修归来的检验师宋先生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很多医院都不肯接诊感冒咳嗽、中暑晕眩这类常规病症,最多给病人开几片药,更多的医生会建议患者通过自然疗法来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而现在的国内“吊瓶族”迷信打吊瓶比口服药吸收快、疗效高,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因为许多药物如氯霉素、土霉素、地高辛、安定、可地松等,注射效果均比口服差,而且不十分安全。吊瓶中加入的药物越多,其毒副作用越大,如果合用七种药物,其毒副作用就可增加至50%以上,极不符合安全用药的科学观。

现在很多人打吊瓶的时候,都会大量使用对付各种病毒的抗生素,这无疑会对“吊瓶族”的耐药性带来很大的危害。在国际上,制作一个新型抗生素通常需要7到8年的时间,而细菌在2到3年就能形成耐药性,也就是说,新品的研发永远赶不上细菌的繁殖变异,而中国是一个滥用抗生素的大国,由于病人耐药性的普遍产生,有种说法认为中国人把子孙后代的抗生素都用完了,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

临床中还发现,过多的打吊瓶不仅会造成人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而且微粒增加比例也会相应提高。据研究:1毫升青霉素加5%葡萄糖药液中有粒径2~16微米的颗粒542个,500毫升药液中就会含20多万个有害微粒。可想而知,如果滥打吊瓶就会使补液中的有害微粒大量进入人体。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肝、肺、脑、肾、肌肉、皮肤等的毛细血管中。长此以往,就会引起小血管血栓、梗塞、出血及肺内肉芽肿、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微粒堆积造成小血管栓塞,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及炎症。有一位学者对一个一生中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检查,发现该尸体仅肺脏中就有50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栓塞灶。

因此,医学界的普遍观点认为:滥打吊瓶的危害是潜在的、长期的,是会种下祸根的,患者得了小病要根据病情对症下药,千万不可轻易加入“吊瓶族”。

白岩松:但是有的时候是要学一点,在我们的身边当一个消费者不说了吗,去菜市场你要带秤,你要带化学试剂等等很多。去医院的时候,你要了解一些常识,比如说你教给我的,小萌教给我们说,三种情况下你可以打点滴,我们可以每个人去比较一下。

第一,吞咽困难,同时也没有办法注射肌肉针,比如说经常容易痉挛或者怎么样,崩针等等,那没办法,或者想其它的办法。

第二,严重的吸收障碍。比如说呕吐、严重腹泻,你没法吃药,需要大量补充营养和体液。

第三,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体内必须达到非常高浓度的时候才可以起作用。 如果不是这三条,你最好不用采用输液这种方式。我觉得,当你了解一点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做一下判断。

生病“打吊瓶”的危害

现在不管是早晨晨练还是去任何一个地方,听到的都是:你怎么啦?哪儿不舒服,为什么不打点滴? 不论大病小病动辄就输液,医生认为不用输液不给输液的,有的患者认为这是医生不负责任。而有的医院和医生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管大病小病,去了就给输液。可是,你们知道输液的危害吗?

药物输液(静脉滴注),俗称“打点滴”,是目前一种常规给药方法,不论在医院病房,还是在农村卫生室或家庭病床,都能见到有病人“吊瓶”输液。

“打点滴”,药物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药效快,作用明显,对一些危重患者或进食困难的患者是合适的,必要的,特别在紧急状态下抢救病人,有着起死回生的作用。但“打点滴”不仅技术、器具、环境等要求高,而且药物配合要适当,否则会使药效降低,或增加药物的毒性。同时在整个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会使溶液中不性微粒(在50微米以下的微粒,肉眼看不见)增多,不溶性微粒可从药液本身带入(如原料、辅料、操作工艺、包装材料等),也可能由输液用器具(如输液管)或药液生产时带入(因药物的相互作用、理化性质的改变产生不溶结晶或降解药物等)。不错,通过药物输液,药效能够迅速发挥,但医护人员往往容易忽视不溶性微粒,更容易忽视不溶

性微粒对患者的潜在性危害。

国内外药典对100毫升的静脉注射剂均有不溶性微粒的限量要求,我国药典1995年规定,每毫升输注液体中10微米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0粒,25微米以上的微粒不得进过2粒,10微米以下的微粒未做限量要求。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医师郭随章曾做过抗肿瘤药物和抗生素药物输液中的微粒考查,其结果均说明:药物输液的操作过程均促使药物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急剧增加,用药典标准对照,远远超过规定,情况令人担忧。

“打点滴”使药液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由于人体的毛细血管直径一般为4-7微米,那么经常或大量的药物输液进入血管,不溶性微粒就会大量地蓄积在微血管丰富的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内,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微血管的血栓梗塞、肺内肉芽肿、肺纤维化、肺静脉压、肺动脉压增高,以及局部组织水肿、炎症、坏死,甚至引起癌症等。这种报道较多,如一例生前曾接受过40升药物输液的患者,死后尸检时发现肺部有5000多个肉芽肿。

作为医生,应该坚决反对那种片面追求速效和经济效益而滥用药物输液的做法。作为患者,要充分认识“打点滴”的危害,尽量避免其不良后果

篇四:汽车维修厂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汽车维修厂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大家仔细看看吧1!

保养之换三虑

我们通常把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合称为三虑,既然它们起的是过滤作用,脏了就换是理所应当的。很多车都是每5000公里做一次保养,每次保养时,维修人员都会建议我们换三滤。我们爱车心切的同时,又切实感受到人家真是为我们好的诚恳态度,所以就每次都换了。

实际上,三滤每15000-20000公里换一次,就是说,保养时隔一次换一次就足够了。像空滤这样的,时常清理一下寿命会更长。当然,换得勤了对车是没有坏处的,还帮着修理厂多做了生意呢。但可恨的是,我们做了好事却并不一定买得来好,他们总会偷工减料地最多只给换两个,空滤给省了是经常的事,有时汽滤也被省略。

保养之三洗

冬天天冷的时候,时常会有不容易着车的情况,这很有可能只是节气门脏了,但他们建议你的是做个“三洗”。

工作开始了,先是清洗进气道。现在最流行的就是用“专业免拆清洗液”清洗,俗称“打吊瓶”,这东西既热闹又好看,还让人心里踏实。我们自己平时有了小伤病小痛痒,到了医院不就给打吊瓶吗?经验告诉我们,打吊瓶就是比打针吃药效果好、见效快。生活水平提高了,汽车也有这种待遇了,贵是贵了点儿,但谁让它好呢?

然后是清洗节气门,化油器清洗剂喷上去,油黑的泥垢擦下来,看得见摸得着,功夫没白费,工时费掏一百。可这比起清洗喷油嘴的300元来说,并不算什么,虽然喷油嘴30000-50000公里清洗一次就完全可以。

三洗过后,毛病果然消失了,但据内部消息介绍,只要洗了节气门,问题就已经可以解决了。那“吊瓶”虽然不敢说是完全没有作用,但绝对疗效欠佳。真正有效果的清洗进气道是全拆下来,像清洗抽油烟机一样的洗才行,而我们大可不必担心,10万公里以上再洗也不迟,而且这样彻底洗的价钱比打吊瓶还便宜,只是麻烦了维修工兄弟。

保养之换火花塞

换火花塞也是经常的事。一般的修理厂会建议你两、三万公里就换,但实际用到五、六万公里也是没问题的,有些日?档幕鸹ㄈ踔量梢约岢值?0万公里。或者你觉得油耗增大了、不好着车了,再考虑换个火花塞吧。这里介绍一个可以省钱的办法:自己去买一个火花塞,几十元钱而已,贵的也不过上百元,再找一个中型店铺,花一、二十元就可以亲眼看着给装上。这样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防止修理厂把从别人车上拆下来的半新的火花塞再给你的车装上。 保养之换机油

修理厂也有省钱的办法,换机油就是一个机会。标准是将机油加注到油尺弯区上限。

但即使你亲眼看见维修工将机油加到了这个位置,也并不一定眼见为实。因为就像变魔术一样,他让你看到的、让你相信的一定是已经有备在先的。他的准备工作是在放掉旧机油的时候。他们通常只放掉五分之四,这样在注入新机油的时候,就可以省下半升了,谁让我们没有将剩下的机油带走的习惯呢。

对于汽车的其它毛病,修理厂的诊断就更虚实难辨了。除非我们活到老学到

老,不然没法对付得了。

一般维修之四轮定位

这好像是每个修理厂招牌菜。四轮定位所要调整的是前后轮的前束角、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等等。数学好的人一下就能算出来了,四轮定位是至少要调6项内容。但修理工的算术都一般,因为有90%的维修店都只给我们调--前轮的前束角,其它的一概省去。有演技不错的,还会在你仔细盯着看的时候,在后轮附近表演有如卓别林在大机器前面只比划扳子却不拧螺丝的片断。于是所谓的四轮定位10分钟就搞掂。你一定会觉得他们干活麻利收钱少。结果呢?八成是我们赔了本,又替人家赚了吆喝。

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大小修车行都做四轮定位,但价钱却有从三、五十到三百多的差距。简单的监督办法不是看师傅的扳子怎么拧,而是那个电脑屏幕。如果那上面众多的专业名词和数据我们不懂,“OK”字样我们总看得明白的。当一个车轮角度调好的时候,那个数据会变成绿色的“OK”的。

一般维修之刹车系统

刹车问题也比较急人。一般来讲,刹车片和刹车盘的更换频率以2:1为宜,就是说,每更换两次刹车片换一次刹车盘。若修理厂执意每次都要为你换刹车盘,那他纯粹是想多卖一副1000多元的刹车盘。

遇到汽车的ABS系统的报警器报警,我们就会比较紧张。其实这时,ABS本身可能并没有故障,只是周边出现小问题,比如线头开焊、虚焊、电路问题或是部件脏了,这些问题都是很容易检查并排除的。有时是传感器坏了,100多元换个传感器也就可以了。千万别动不动就换个ABS总成,那可就得花上千元了。 一般维修之底盘

在底盘上,减震器是个易损件。如果减震器有异响,修理厂就希望你换个减震器。事实上,首先要检查的是压力轴承的上座,上座橡胶变形的可能性很大。只要减震器不漏油,90%以上的情况是不用更换的。

现在很流行做底盘封塑。封塑确实可以很好地保护底盘,达到防腐、防锈、防撞的目的。但像奔驰、宝马这样的高档车和目前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的很多款汽车,在出厂时本身就有很完善的底盘防护措施。再有人建议你给这些车做封塑,就不对头了。国产车和日系、韩系车是可以做封塑的。封塑使用的材料应当是橡胶树脂材料,有下手狠的小店会使用沥青之类的材料蒙骗车主,那你做的就是“毁车措施”了。目前封塑的市场价在1500-1800元之间,太便宜的或是太贵的,都请三思。

一般维修之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不懂车的人对于车的“心脏病”是很害怕的,要是汽车呼呼地冒蓝烟,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送到修理厂,人家说发动机得大修,我们就得乖乖地把车交给他们。但他们做的,也许只是处理一下气门油封老化,活塞环磨损、卡死等小毛病就可以解决了。如果在城市中正常行驶,发动机大修要等到10万-15万公里以后,感到车走起来没劲儿、提不起速度来时再说吧。 另有高招

修理厂还有既挣钱又掩人耳目的一招,就是在价格上做游戏。我们要修车,不免货比三家,这一比就发现,价钱相差甚多。除了刚才提到的,价格便宜修理上也打折扣的情况外,还有其它的原因。

比如,要换一个水泵,有的地方标价220元,有的地方只标180元。你在标180元的店修完之后,他却向你要280元。他的解释是换水泵要拆下正时皮带,

拆皮带工费100元。你一看报价单,还真有这一项,也就哑口无言了。实际上,这拆皮带的工费是应该包含在换水泵的工费里面的,他分开来报价,就是用低价吸引不注意或是不懂行又贪便宜的人的。结果我们反倒多花了银子不说,被欺骗的感觉也要独自消化几天。

篇五:汽车5种挂档方式图解

图解5种挂档方式 自动挡车档位介绍

[车维修 用车养车]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道路拥堵的情况愈演愈烈,再加上人们汽车消费习惯的变化,自动挡车型渐渐成为大家购车的首选。可是对于那些新手和经常开手动挡车型的人们来说,对于自动挡车型的使用并不是很了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自动挡车型各个档位的功能,帮您搞清楚自动挡车到底怎么开。

自动挡与手动挡的区别

自动挡车型与手动挡车型最为直观的区别就是自动挡只有油门和刹车踏板,手动挡车型还有个离合器踏板。自动挡一般在行驶过程中可以解放左脚和右手,只需“一D到底”即可,操作时非常方便、省力;而手动挡无论是在加速还是减速,哪怕是转弯前后都需要手动加减档,驾驶步骤相对繁琐,堵车时更会消耗驾驶者的体力。不过两者来说各有各的优势,手动更注重驾驶乐趣和经济性,而自动挡更追求舒适、稳健。

早在以前人们的观念是买车一定要买手动挡,一提到自动挡给人的感觉就是提速慢,油耗高。而现如今自动变速箱的技术可谓是飞速发展,其更多的档位、更快的换挡速度、更聪明的换挡逻辑都让人们感到它有巨大的优势。因此小编认为,这样的趋势发展,自动挡必定会是未来的主流。

自动挡车型档位介绍

P(Parking)档

P档即停车档、驻车档,是车辆长时间停放时所挂的档位。它是利用变速箱内机械装置来锁紧汽车的转动部分,使汽车不能移动。同手动挡车型一样,自动挡车型也是具备手刹功能的,不过同手动挡车型不一样的是,自动挡车型需要先拉起手刹,然后挂入P档,要不然自动变速器的机械部分会受到损坏。另外,自动变速箱装置空档启动开关,使得汽车只能在P或N档才能发动车辆,以避免在其它档位上误启动时使汽车突然向前行驶,易引发危险。

R(Reverse)档

R档又叫倒车档,是车辆在需要倒退时挂入的档位。当换挡杆位于R档时,液压系统倒档油路被接通,驱动轮反转,实现倒档行驶。操作时需要踩住刹车,按下换挡杆上的换挡锁,才可将换挡杆移至R挡。要注意的是,当车辆尚未完全停定时,不可以强行挂入R挡,否则会损坏变速箱。

N(Neutral)档

N档就是空档,相信大家对此应该很好理解,车辆短时间停放且在不熄火的状态下需要挂入的档位,比如在等红灯的时候、堵车的时候。挂入N档后,发动机的动力不会输出给车轮,踩油门车辆并不会行驶。当遇到需要拖车的情况,需要挂入N档,但自动变速箱与手动变速箱的结构不一样,因此拖车时并不能像手动挡车型那样随意,自动挡拖车时时速不应超过30KM,且不可长距离拖行,否则也会损害变速箱。

D(Drive)档

D档也称前进档、驱动档,当换挡杆置于D档时,车辆会根据节气门的开度和车速数据来自动切换档位。该档位适用于一般道路行驶,驾驶者控制车速快慢只要控制好油门踏板即可。

S(Sport)档

S代表运动模式(Sport),曾经在法系车中也代表雪地模式(Snow)。不过现在绝大多数车型的S档都是代表运动模式,雪地模式基本已经脱离自动挡模式上,而进入了更高级的车辆驾驶模式选择功能,如果有的话也是用一个雪花标志所代替。现在的S档泛指运动模式,顾名思义就是让车辆驾驶起来更加运动,当换挡杆挂入S档后,节气门响应速度变快,发动机转速也会保持在较高的转速区间内,换挡时机向后延缓,使车辆时刻保持在一个高功率输出状态下,增加了驾驶乐趣,当然油耗也会随之大幅增加。

M(Manual)档

M档是指手自一体变速器的手动模式或CVT变速箱的模拟手动模式。当换挡杆挂入M档时,换挡就变成由司机手动来完成。在M档附近会有“+”或“-”的符号,“+”代表升档,“-”代表降档,或者通过方向盘换挡拨片来进行加、减档,M档的作用就是增加车辆的驾驶乐趣,也使得驾驶车辆变得更加自由。

数字(3 2 1)档

有些自动挡车型在D挡下面会有3、2、1(或D3、2、1)三个数字档,这三个数字也都是前进挡,它们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挡位限制,从上到下依次是:3(或D3)代表档位限制在1档至3档之间不会升至更高的档位,可以在超车时使用;2代表档位限制在1档和2档之间,用于湿滑路况的起步或慢速前进时限制档位的作用;1代表档位限制在1档,可以用于爬坡等需要大扭矩输出时使用。

L(Low)档

L代表LOW的意思,也就是低速档,和上边说的数字档“1”档是一个意思,都是为了把档位限制在最低,从而为了得到大扭矩而不升档。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