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叔叔的小屋推荐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8:02:29 体裁作文
篇一:《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心得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心得
前些日子,我拜读了斯托夫人的成名之作《汤姆叔叔的小屋》。为人正直、心地善良,笃信宗教的汤姆叔叔;有勇有谋、聪明好学的混血奴隶乔治;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奴隶贩子黑利;人性泯灭、天良丧尽的雷格里;有正义感、但随波逐流的圣克莱尔等栩栩如生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使我最难以忘怀的是聪明活泼但野性十足,后来被调教得自尊自爱人人喜欢的黑奴小姑娘托普西。
托普西是黑人里最黑的了,一双圆圆的明亮的眼睛像玻璃珠子一样闪闪发光,外貌有点怪,脸上的表情是精明与狡猾的奇妙组合,像个小妖精似的。她爱偷东西,偷了之后还撒谎,摆出一副无辜的表情;她品行不端,对所有惹她的人实施报复,恶作剧;她会趁着主人出去,疯闹几个小时,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她的主人想尽了一切办法惩罚她,教育她,试图改变她的不良习惯,但没有用,这只是因为没有爱。
想想吧!这原本可爱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沦为奴隶,她的一切只属于他们的主人,那些所谓主宰着她命运的主人。她从小就在奴隶主的打骂中成长,令她养成了说谎、偷东西的坏习惯,把她原来那美好、纯洁的心灵玷污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像托普西一样的孩子。他们品行不良,没有爱心,不可理喻,那么千万不要厌恶他,用爱去理解,宽容,剥去绿色嫩芽外的一层枯黄的东西,用爱来感化麻木的心灵。要永远记住;爱的力量是巨大的,至高无上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名著出版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了,它之所以能在今天依然使读者们深深
感动,也是因为作者在书中宣扬的博爱与人道在奴隶制消失的今天已然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全书都被同一个主题所主宰:奴隶制度的罪恶与不道德。当斯托夫人在她的文字里写入次要的主题时——譬如母亲的道德权威以及由基督教提供拯救的可能性——她都会强调这些主题与奴隶制的恐怖之间的联系。几乎在小说的每一页里,斯托夫人都在积极推动着“奴隶制度不道德”这一主题,有些时候她甚至会改变故事叙述的口吻,以向人们“布道”奴隶制的破坏天性(譬如,在载着汤姆前往南方州的轮船上,有一名白人女性这样说道:“奴隶制的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对感情和亲情的践踏——比如拆散人家的骨肉。”)通过对黑奴制度拆散他人家庭的刻画,斯托夫人用文字展现出了奴隶制度罪恶。“在自由的土地上,逃亡者们安全了。
因为斯托夫人认为母性是“所有美国人生活中的道德与伦理模范,”并相信,只有女性才拥有将美国从奴隶制的恶魔手中拯救出来的道德权威;这便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中表达出的另一个主题:女性的道德力量与圣洁。在书中,这种角色的例子有伊丽莎——一位带小儿子逃亡的黑奴(并最终与其全家团聚),或者小伊娃——她被视为一名“理想的基督徒”;正是通过这样的角色,斯托夫人表明了这一观点:女性能够拯救她们身边的人,哪怕是最不道义的人。但后来的评论也提到,斯托夫人笔下的女性角色一般都以家庭主妇的老套形
象出
现,而不是现实中的女性。此外,斯托夫人的小说“重申了女性所发
挥的影响的重要性”,并为随后几十年里女权主义运动道路的铺平作出了贡献。
斯托夫人的清教徒宗教信仰显露于小说的结尾,并延及所有的主题;她对基督教的本性进行了探索,并认为基督教神学与奴隶制度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当伊娃死后,汤姆恳求挚爱她的圣克莱尔 “回望耶稣”时;当汤姆死后,乔治·谢尔比用“做一个基督徒多好啊”来称颂他时;这一主题都得到了最明确不过的彰显。因为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基督教的主题占有很大的分量,并由于斯托夫人在小说中直接且频繁地发出宗教信仰上的感慨,这本小说还常被认为带有“布道书的形式”。
篇二: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初稿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小说家斯托夫人的最著名的作品,也是美国废奴文学的代表作和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1852年出版后,立即成为当时最为畅销的小说,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之后该小说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拥有几百万读者,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考验,它的伟大价值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这本书对美国历史产生了直接和强烈的影响,对于美国当时的废奴主义运动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了推动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我同情黑人的遭遇,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作者:
斯托夫人,19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坚定的废奴主义者。她1811年出生在美国中部一个基督牧师家庭,自幼目睹黑人奴隶悲惨的生活遭遇,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婚后,她在丈夫的鼓励下,从事文学创作,1852年,写成《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引起轰动。小说深刻地揭露了美国南方奴隶制度的残暴,激起了美国人民对蓄奴制度的极大义愤,从而成为1861年南北战争的导火索之一。林肯总统曾戏称斯托夫人是“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妇人。”
故事梗概:
主人公汤姆是一位信仰基督教的黑奴,黑奴善良、勤劳、朴实的优点都在他的身上体现出来。内容讲述了汤姆的主人谢尔比先生因生意失败不得不把汤姆和伊莉莎的儿子哈里卖给奴隶贩子黑利。伊莉莎偷听到这个消息连夜带着儿子逃走了,而善良的老汤姆为主人考虑被海利买到南方。在一次溺水事故中,汤姆救了一个奴隶主的小女儿伊娃的命,孩子的父亲圣·克莱从海利手中将汤姆买过来。汤姆当了家仆,为主人家赶马车并和小女孩建立了感情。不久小女孩突然病死,圣·克莱根据小女儿生前愿望,决定将汤姆和其他黑奴解放。可是当还没有来得及办妥解放的法律手续时,圣·克莱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人杀死。圣·克莱的妻子没有解放汤姆和其他黑奴,而是将他们送到黑奴拍卖市场。汤姆的愿望落空了,在拍卖会上他被卖到了莱格利的庄园里,莱格利把黑奴当作“会说话的牲口”,任意鞭打,横加私刑。汤姆忍受着这非人的折磨,仍然没有想到要为自己找一条生路,而是默默地奉行着做一个正直人的原则。这个种植场的两个女奴为了求生,决定逃跑,她们躲藏起来。莱格利怀疑汤姆帮助她们逃走,把汤姆捆绑起来,鞭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但是汤姆最后表现出了他对奴隶主的反抗,什么都没有说。在汤姆奄奄一息的时候,他过去的主人谢尔比的儿子乔治·谢尔比赶来赎买汤姆,因为汤姆是小谢尔比儿时的仆人和玩伴,但是汤姆已经无法领受他过去的小主人的迟来的援手,遍体鳞伤地离开了人世。乔治·谢尔比狠狠地一拳把莱格利打翻在地。就地埋葬了汤姆。回到家乡肯塔基后,小谢尔比就以汤姆大叔的名义解放了他名下的所有黑奴,并对他们说:“你们每次看见汤姆大叔的小屋,就应该联想起你们的自由。”
主题:
《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名著出版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了,它之所以能在今天依然使读者们深深感动,也是因为作者在书中宣扬的博爱与人道在奴隶制消失的今天已然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全书都被同一个主题所主宰:奴隶制度的罪恶与不道德。当斯托夫人在她的文字里写入次要的主题时——譬如母亲的道德权威以及由基督教提供拯救的可能性——她都会强调这些主题与奴隶制的恐怖之间的联系。几乎在小说的每一页里,斯托夫人都在积极推动着“奴隶制度不道德”这一主题,有些时候她甚至会改变故事叙述的口吻,以向人们“布道”奴隶制的破坏天性(譬如,在载着汤姆前往南方州的轮船上,有一名白人女性这样说道:“奴隶制的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对感情和亲情的践踏——比如拆散人家的骨肉。”)通过对黑奴制度拆散他人家庭的刻画,斯托夫人用文字展现出了奴隶制度罪恶。“在自由的土地上,逃亡者们安全了。”
因为斯托夫人认为母性是“所有美国人生活中的道德与伦理模范,”并相信,只有女性才拥有将美国从奴隶制的恶魔手中拯救出来的道德权威;这便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中表达出的另一个主题:女性的道德力量与圣洁。在书中,这种角色的例子有伊丽莎——一位带着小儿子逃亡的黑奴(并最终与其全家团聚),或者小伊娃——她被视为一名“理想的基督徒”;正是通过这样的角色,斯托夫人表明了这一观点:女性能够拯救她们身边的人,哪怕是最不道义的人。但后来的评论也提到,斯托夫人笔下的女性角色一般都以家庭主妇的老套形象出现,而不是现实中的女性。此外,斯托夫人的小说“重申了女性所发挥的影响的重要性”,并为随后几十年里女权主义运动道路的铺平作出了贡献。
斯托夫人的清教徒宗教信仰显露于小说的结尾,并延及所有的主题;她对基督教的本性进行了探索,并认为基督教神学与奴隶制度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当伊娃死后,汤姆恳求挚爱她的圣克莱尔“回望耶稣”时;当汤姆死后,乔治·谢尔比用“做一个基督徒多好啊”来称颂他时;这一主题都得到了最明确不过的彰显。因为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基督教的主题占有很大的分量,并由于斯托夫人在小说中直接且频繁地发出宗教信仰上的感慨,这本小说还常被认为带有“布道书的形式”。
启示:
一位黑人奴隶在善良的东家的照顾下,幸运地得以培养出高贵的品性,对基督的虔诚激励着他热情满怀地去面对一切,无论是生活的苦难,还是心灵的苦闷,一本破旧的《圣经》寄托着他全部的生活希望,至少,此时的他是最为快乐的。然而,命运并不会因为人们善意的而美好的愿望而存在,它向这个无比诚实的可怜人露出了狰狞的牙齿。随着东家债务的紧逼,他不可避免地一步步走上了被随意买卖的凄惨道路。部分人的法律规定了他们的奴隶身份,也注定了他们的悲惨命运。在任何一种可能的变动下,奴隶们都是处在被践踏的位置。
艰难坎坷的劳动生涯中,又是上帝的召唤慰藉了他的灵魂,这也是他唯一的精神家园,除此之外,他别无所有。善良和关怀在沉重的黑暗下显得脆弱无比,理性的光辉也只能照亮身边的一点温暖,只要一阵阴风吹来,这点光芒也会消失,通常就是这样。
然而,坚忍的人终将获得拯救,谁也无法阻挡住自由的心灵飞向天堂。那种圣洁的苦难的光辉将把每个信念崇高的追随者引渡到幸福的彼岸。
苦难似乎与美好一样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面对黑奴们身受的困境,忍不住心头也要一阵阵的颤栗,而在汤姆、乔治、伊卡琳娜、谢尔比太太、哈里斯太太
等人颂赞上帝、拯救灵魂时,同样的感觉也传遍了全身。的确,人们能够指望任何别的什么吗?除了自己。
当苦难来临时,人们大都选择了逃避或是要求别人来承担。而在幸福面前,人们却选择了独享。难道这就是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使然吗?共患难而不共富贵,无形中似乎历史向我们证实了这一铁的法则。灵魂深处的温情日益退缩。蒙蔽了心灵的视线,我们还会为什么而感动吗?上帝活在人们心中,我们就是上帝!在汤姆无比虔诚的祈祷中,我们看到了这一点。从他坚定的信念中,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最终他拯救了自己,灵魂与上帝同在。毫无疑问,有希望且满怀希望的人永远是幸福的!
永保一颗善良正直的心不向命运低头是我看完本书后得到最大的启示。
篇三:汤姆叔叔的小屋
篇四:汤姆叔叔的小屋 读书小报 读后感 好书推荐 A4横排 电子小报手抄报
班级 姓名
《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作《黑奴吁天录》、《汤姆大伯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斯托夫人)于1852年发表的一部反奴隶制小说。这部小说中关于非裔美国人与美国奴隶制度的观点曾产生过意义深远的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导致美国内战的地区局部冲突。《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是19世纪最畅销的小说,仅次于最畅销的书《圣经》,并被认为是刺激1850年代废奴主义兴起的一大原因。在它发表的头一年里,在美国本土便销售出了三十万册。《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致在南北战争爆发的初期,当林肯接见斯托夫人时,曾说到:“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后来,这句话为众多作家竞相引用。
夫人
(1811-1869)出生于美国一个牧师家庭,曾做过教师,她在辛辛那提市住了18年,在这里她经受了一段逃亡生活,这为她创作这篇小说奠定了基础。这部小说首
先于1852年在《民族时代》 刊物上连载,便立即引 起强烈的反响,受到 人们广泛认同。同 时,这部小说产生 于19世纪50年代 的美国,正是浪漫 主义兴盛时期,它 的发表对美国文学 向现实主义文学过 渡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汤姆叔叔原是好心的希比尔先生买回来的黑人,希比尔先生要将汤姆叔叔,贩卖给赫利。汤姆是一个忠心耿耿的黑奴,无论主人怎样处置他,他也毫无怨言,伊莱扎是一个勇敢追求自由的女子,所以母爱让她带着孩子逃走。汤姆一?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淮蔚乇蝗朔仿簦谝宦贩仿舻摹奥猛尽鄙希滥啡鲜读艘镣蓿镣藓芟不墩飧鲈核娴奶滥肥迨澹土盖锥蕴滥芬卜浅B猓珊镁安怀ぃ镣抟虿《仙涎劬ΑL滥纷詈笠淮伪环仿袅耍庖彩撬詈笠淮蔚暮谂盍恕K谡饫锶鲜读酥种渤Ю锏牧礁雠停谝淮位崂锍没惺拢晒μ优芰耍滥啡醇岢衷蛄粝吕矗詈笾沂祷蝗〉拇凼撬劳觥L滥肥迨迕挥幸馐兜矫扛鋈硕加τ凶约旱娜ɡ?去争取自己的自由,所以才被人任意控制,最 终以结束生命告终。而勇敢去追求自由的 人,却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最终能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们不能只等着天上 掉馅饼,而是勇于 追求才可以获 得成功!
篇五:《汤姆叔叔小屋》中女性救世主题体现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女性救世主题的体现
【摘 要】斯托夫人创作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历来被视为经典的废奴题材,但其实这部小说同样也很关注奴隶制对女性和家庭的影响以及女性如何传递着基督的爱人和自我牺牲的教义去反对奴隶制,拯救社会。小说中斯托夫人笔下的女性角色大多虽然在经济层面上仍然依靠男性,但在道德层面上都比男性更进步,是家庭,社会道德精神建设的主导力量和支柱。
【关键词】女性救世 斯托夫人 汤姆叔叔的小屋
在美国奴隶制盛行时期,发生在奴隶群体中的骨肉分离,家庭破碎的悲剧每日都在上演,并在1850年,《逃亡奴隶法》颁布了,在全美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黑奴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逃亡的奴隶将会依法受到更残酷的惩罚,并不许白人救助逃亡的奴隶,而女性作为家庭和社会中道德精神的主导力量,天生就富有怜爱仁慈之心,这极大地冲击着女性的心理,无论是白人女性还是黑人女性,对于白人女性来讲他们受过教育,信奉基督教义,强烈地意识到奴隶制的残忍,是违反道德人性的,而这种意识也使白人女性处在选择的困境中,内心想帮助奴隶,但是这样做了,就意味着要冒着违反国家法律的危险。但斯托夫人笔下的白人女性大都顺应了内心的呼唤,成为反对奴隶制、拯救世人、改变社会的力量,其代表人物有谢尔比夫人、伯德夫人。
谢尔比夫人:谢尔比夫人是个智慧,气度宽容,具有崇高道德原则和宗教信念的高贵夫人。她善待仆人,尽量让仆人们过得舒适,
让他们能受到教育,帮助他们完善品性。由于自己在经济上无法取得主导权,所以在自己的丈夫由于经营不善,而决定将两名心爱的仆人卖掉时,她向丈夫表达了强烈的反对并哀求说如果能不卖掉这两个仆人,自己愿意节省开支,愿意过苦日子,愿意把自己的金表卖掉,但这都无果,剩下的也只能是万般无奈,对奴隶制的痛心疾首和深深的自责。
在伊莉莎逃跑,奴隶贩子黑利要求谢尔比夫妇协助抓捕时,谢尔比不声不响地吩咐仆人在抓捕时设计破坏抓捕计划,让伊莉莎成功逃脱。在汤姆被卖掉之后,虽然丈夫的经营还是不景气,但谢尔比太太一心想实现诺言把汤姆买回来,她主动提出要帮助丈夫管理生意,但是丈夫却以她什么都不懂,拒绝了,当她提出要以自己的力量,当家庭音乐老师来筹集资金,她丈夫又说这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被阻止了,在谢尔比先生过世之后,谢尔比夫人掌握了经济大权,儿子也深受母亲的影响,愿意把汤姆买回来,并实施了这一行动,虽然最后汤姆死去了,但是儿子乔治解放了自己庄园的所有奴隶,从对儿子的教育这一点来讲,谢尔比夫人又是成功的。
伯德夫人:伯德夫人虽然身材瘦小,生性温柔,跟谢尔比太太一样是一个全职太太,但是她心地善良,有社会正义感,内心有一个强大的小宇宙,虽然自己的丈夫是国会议员,但是自己也丝毫没有把自己摆在高高的国会议员夫人的位置上,她同情黑奴,憎恶奴隶制的残忍和非人道。当自己的丈夫说道国会可能会通过《逃亡奴隶法》的时候,她义愤填膺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对黑奴的同情。而
且当自己真正地面对逃亡的黑奴的时候,勇敢地伸出了手,并成功了劝服了自己的丈夫和她一起去帮助黑奴,从这里看到,伯德夫人似乎比谢尔比夫人更成功。能使自己的丈夫违背自己的政治倾向,违背所谓的法律,去帮助自己要严厉压制的奴隶。
而对于黑人女性,虽然她们是受压迫,命运处在任人摆布的悲惨境地中,但是她们内心是勇敢的,具有反抗精神的,一旦忍耐超过了限度,或是伤及到自己的亲人,她们内心强大的反抗力量就爆发了出来,试图努力能够掌控自己或是亲友的命运。其代表人物有克劳大婶、伊莉莎。
克劳大婶:汤姆的妻子,但和汤姆比起来,克劳却是一个充满了反抗意识,勇敢的女人,当得知自己的丈夫要被主人卖掉的时候,汤姆不但没有想逃跑,就连抱怨也没有,反而觉得主人可以理解,克劳第一反应却是“老头子,你为什么不也逃走呢?难道你就这么等着别人把你卖到南方去么?快走,我来给你收拾东西。” 后来克劳也说道:“老爷不应该欠下那么多的债,结果却拿你去抵债。你为他挣的钱超过他买你的两倍还多,他应该给你自由,几年前他就该给了。可能他现在没有办法,但是我觉得这样不对。这种为了解脱自己的灾难,出卖人家骨肉的人,上帝总有一天会跟他们算账的。”当汤姆被卖掉以后,克劳并没有跟主人一样因为所谓的“经济困难”就放弃了赎回汤姆的承诺。她宁愿跟孩子们分离,也要去离家很远的面包房做工,辛苦挣得工钱,辛苦地攒起来,买回汤姆。 伊莉莎:在得知儿子要被卖掉以前,伊莉莎是在夫人的呵护和精
心调教下成长起来的,她受过一定的教育,信奉基督,算得上是一个上等的仆人。性格顺从,温柔,胆小。当丈夫愤怒地跑过来跟他说自己要逃跑,并有可能伤人时,伊莉莎劝解他不要伤人,也不要轻易地决定逃跑,但得知儿子也逃脱不了被卖掉的命运后,她依然决定孤身一人带着儿子连夜逃跑,一人面对前方未知的恐怖和命运。为了逃脱奴隶贩子的追捕,一路上她抱着孩子在夜色中跳过薄薄的冰河,饱受惊吓和疲惫,终于和丈夫相遇,并获得了自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伊莉莎为了救赎自己的亲人从中爆发出来的惊人力量和反抗精神。
以上的几个人物是典型具有救赎精神的女性,不管他们的肤色是白是黑,不论她们的地位是高是低,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心中充满了爱,并都能用爱去救赎他人和社会,当然也不缺乏内心的坚强和勇敢。相比之下,小说中的男性角色却恰恰缺乏这点。
【参考文献】
[1]adams,john r.harriet beecher stowe, updated edition.boston,twayne publishers,1989.
[2]曹迪.《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女性力量——女性拯救世界
[d].上海:东北林业大学.
[3]斯托夫人.张友峰译. 汤姆叔叔的小屋[m].北京: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4]朱刚主撰,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二卷[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李自修,周冬华.汤姆叔叔的小屋·译者前言[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