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庄子的思想和人生智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5:24:25 字数作文
庄子的思想和人生智慧字数作文

篇一:庄子的人生智慧

庄子的人生智慧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说,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达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河湖大道的言论,其势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是的,看那九千里情怀荡漾在三千濮水之上的长者庄周,在他的人生智慧里,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对世俗成见的批判,他竭力批判的正是大众流行的东西,指出这些东西的虚伪和无意义。比如,大众孜孜追求的权,利,名。庄子以为不仅毫无意义,反而是有害的,并且所造成的伤害是根本的,即它们伤害到了人的本性甚至是生命。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这种思想往往被后人认为是消极的,这种看法只看到了庄子思想一个方面,恰恰忽略了积极的一面。庄子在哲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对世界根源的探讨和物质世界的批判,并对客观世界是否真实存在也产生了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其次是对产生人困境原因的分析,得出人们摆脱人生困境达到逍遥的人生境界的方法和途径;最后他告诉生活大动荡社会里的人们怎样才能够活下去。

庄子的世界观是“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位,万物的本源,是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的一种超感觉的精神。它“有情有信,有本又根,示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地,生天生地。”由此可见,到时永恒存在的,它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涵盖整个宇宙空间。它的确可以被人们体会到,但它是无影无行的,人们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的,

用手摸到的。万物都有其自然本性,天地有其特定的运行规律。庄子所说的道就是自然本性,运行规律。人们应按道而行,其实就是人们应当顺其自然,不应人为地干涉和破坏人与万物的本性。而对人性的伤害,会引起天下大乱。所以庄子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从而保持一种自然的本性。

庄子曾在《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意思是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和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庄子再次将自己比作至人,表明自己已完全超越了自我,对世间的功名利禄早已看淡。庄子一生是一个极其洒脱的人,他有着逍遥游人生观。他一生把追求精神自由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是庄子所称的“逍遥游”。

庄子的哲学思想也是很独特的。他认为:人处于纷争的世道,最重要是的保全自己的真性。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养生“。“养生”要兼养内外。《庄子 达生》有言曰:善养生者,若牧羊也,视其后者而鞭之。这说明庄子的养生实际上可理解为折中,就是是人的天性和物欲经可能的保持和谐状态。庄子还认为,人为了达到养生的目的,应该处于材与不才之间。只有这样人才能够在现实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下去。这也是庄子的一种处世哲学,庄子以一种被动的、消极的态度进入现实社会的舞台,交给弟子处于材与不才之间处世方法,同时他也教会弟子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正如庄子所说:若夫承道德而浮游则不然,不誉无誉,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耶。从这可看出他教诲弟子在精神上要努力追求高远,摆脱世俗的负累,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不再是材与不才之间,而是要与时俱进。这一出世的方法升华到一种精神境界——造物者与万物一体的超越、无限自由的精神境界。因此,庄子把现实生活中功名利禄看得很淡,他宁愿像乌龟拽尾与淤泥之中,也不愿像神龟藏于庙堂之上。

庄子告诫人们:以出世的态度入世,以消极的态度积极,以绝望的态度希望,以无为的态度有为。庄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几千年仍然对后人有着深深的启发和指导,庄子的人生是智慧的,庄子的思想是智慧的。而今天,我们是否应该用庄子的思想来来审视我们的生活呢?

篇二:老子的思想与人生智慧

老子的思想与人生智慧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完中国古代思想史后,开卷考试,任选题目,只要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思潮,都可以写。24份考卷选了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占全部考卷的80%。

当时我非常疑惑,怎么大家都选

这方面的东西呢?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都活得太累,太累了就想松弛,而中国文化里面最能起这方面作用的就是道家的东西。道家主张人和自然和谐,又提倡人身心的和谐。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有的时候无法依靠别人,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这时候道家的东西可以起作用。而讲道家则必须回归它的老祖宗――老子。 我今天讲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简单介绍道家、老子和《道德经》的基本情况;第二方面是主题――老子哲学里面所体现的人生智慧。

一、老子和道家

1.道家的基本情况

我认为道家的起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它的传统,就是中国古代的隐逸思想。我们有很多的传说,比如说尧要把他的位置传给许由的时候,许由觉得玷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河边洗耳朵。从《诗经》里面我们知道,确实有一种隐士存在。《诗经?卫风》里有一篇“考?”,前面几句是:“考?在涧,硕人之宽。”那个时候没有卡拉OK和KTV,一个人就在那里敲木头盘自得其乐,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的志向都不会改变。这是目前我所看到最早关于隐士生活的状态。

春秋以后,这样的隐士人数非常多,我们在《论语》里面就可以看到,当时有很多的隐士。孔子为了他的理想、推销他的学说而周游列国,路上遇到了许多人,名字都非常怪,比如长沮、桀溺、接舆。这些人都嘲笑孔子,天下这么乱,靠你一个人弄得过来吗?还不如和我们一样,悠闲自在地过日子。孔子对他们很不以为然,说:“鸟兽不可同群”,“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也瞧不起孔子,说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是一个书呆子。

这些隐士生活在蔡国、陈国、宋国、卫国这些小国和楚国,就是今天河南中部、南部,安徽的北部和湖北一带。这一带是大国争霸的夹缝,秦国管不了、齐国管不了、楚国也不管,统治相对最薄弱,是隐士群体的大本营,也是老子和道家诞生的文化传统的土壤。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具备了时代的土壤。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变革中有一部分人得利了,有一些人进入了权力中枢,也有一些人被边缘化了。被边缘化的自然很失落,特别是原来是贵族身份的人。他们满腹牢骚,可是又“杀人无力求人难”,“无可奈何花落去”。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他们后来看淡了、看破了。这些人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自己的想法,也都当过官。比如说老子,是周王朝的守藏史,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不过,先秦图书馆有点像今天的议会,是贵族知识、权力来源的证明机构。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下降了,给文化单位的经费也就越来越少。老子这个馆长当得很没有味道,加上有些想法又跟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不一致,于是就出关去了。

庄子也是当过小吏的。庄子做漆园吏时,上级部门老来考核,老得填报表、报数据,弄得他很烦,所以不愿意当了。庄子也有一个当大官的机会,是人家让

他去当楚国的宰相,他不愿意去。大官更不好当,权力大意味着风险也大。“伴君如伴虎”,说完就完了。庄子想当不大不小的中号官,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但他没有这种机会,所以干脆什么都不当了。这样,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的官僚,多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不当官后的庄子,生活很潇洒,他把自己的生活称之为游世,就是游戏人间。原则是不要去评价当局,不要去冒犯大人物,表面上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心理和他们拉开距离,愤世嫉俗、指点江山是不可以的。

道家的诞生既有历史的传统,又有时代文化的要求。那些有文化又失意的贵族,站在历史和哲学的高度上探讨自然规律,反思社会现象、追寻人生的意义,对生存方式有了特别的体悟。这种理论性的东西就成了道家的学说,而其精华内容就保存在老子和庄子那里。

应该说他们自己还有一点个人的私衷,他们非常想把自己的书和思想流传下去,就是说,希望用自己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去指导大家如何生活。因此,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思想学派。这是道家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再说道家的分化。和任何学派一样,道家也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老子之后按两条线发展:一条线是南道,其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把老子关于自然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保存下来。这是道家的原生形态。《汉书?艺文志》所说的道家就是这部分道家,所谓“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愿像老子、庄子那样生活,他们有另外的追求,这就形成了北道,在北方地区流行。北道后来又慢慢变成了汉代的黄老哲学,黄帝是外王、老子是内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里有几句话点明了北道(黄老)

的特征,即“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这就是说把儒家和法家的核心内容拿过来,然后与时俱进,不断变化,最后达到“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一看就不是正宗的道家,而是戴着道家帽子和面具的法家,所以司马迁把老子和韩非子放在同一个传里。

2.老子

历史上有三个老子,这也表明老子太玄妙了,神龙见首不见尾。司马迁对老子已经讲不清楚了,他在《老子列传》里面写了三个老子:第一个就是周朝图书馆的馆长,叫老聃。聃是大耳朵的意思,所谓老聃即是长着大耳朵的老家伙。 第二个是老莱子,是楚国的大隐士,《二十四孝》里面就有他。他活了一百多岁,很孝顺,尽管自己也七老八十了,但依旧穿婴儿的衣服摇着玩具让父母高兴,所谓彩衣娱亲。他也是老子。

第三个老子是战国时候的周太史儋。司马迁对这三个老子是有所取舍的,他把第一个老子重点写,后面两个则一笔带过,这说明司马迁认为老聃是正宗的老子。老子的生平和《老子》这本书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上个世纪初北京大学两个大学者打擂台,一是胡适,另外一个是梁启超。胡适说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老子》一书也诞生于春秋时代。梁启超说太史儋才是老子。双方都拥有大批的粉丝。支持胡适观点的有任继愈、郭沫若等;支持梁启超观点的有范文澜、冯友兰等。当时要是有电视,他们肯定比现在的易中天、余秋雨还要火。

老子《道德经》五千字,相当于今天一篇很短的文章,论文都算不上。先秦时期在简帛上书写,材料珍贵,作者必须斟字酌句,惜墨如金,写出来的东西就

比较精彩。现在的人用电脑,快是快了,多更多了,水平能拿上台面的却少而又少。大家你抄我,我抄你,没有什么原创性。

这五千字很了不起,想要读懂也很不容易。比如说老子讲了句很有名的话:“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什么意思?这是形容词意动的用法,就是“以……为……”。不管你吃麦当劳还是吃面条饺子,都吃得香,这是“甘其食”。不管你穿西装还是中山装,都觉得舒服,这是“美其服”。可有位先生却将这话理解为吃可口的饭菜,穿漂亮的衣服,正好和老子的思想相反。还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般解释为:能够讲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能够说出来的名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但这句话也可以标点和理解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有正的一面,道又有非的一面,合起来才是永恒的道(常道)。名的正面加名的反面,才是常名。这样的解释应该说也通。《道德经》五千字,虽然谁都能读出自己的味道和理解,但是也不能乱读。

3.《老子》

老子最反对强求一律,但现在为了讲课方便,姑且把《老子》里面的内容分成四大块。

第一是道的问题。道到底是什么?老子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总源头,也是天下事物发展的一个总规律、总动力。老子强调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同时也是不可言说、我们的感官也无法感受的。老子讲得很明确,道是硬想出来的名字加上去的,说不清楚,只是为了讲方便,我勉强将它称之为道。但是,这个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关于道的来历,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比天地还早,可以为天下母,即天下事物的根

篇三:庄子的人生智慧

庄子的人生智慧

庄周梦蝶

讲梦,是庄子文章的一大特色。关于梦的问题,不是只有西方人会做梦、能说梦,中国人早就会做梦、说梦了,而且说得更加高明、更加深刻。据研究,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有梦字。最早的甲骨文中梦字,“表示眼球在转动”,说明“我们祖先对于人做梦曾做过仔细、认真地观察。”

从殷周以来,中国古人对梦进行了三千多年的探索。虽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对于科学解释梦的问题,为时还太早。汉代王充对梦进行过许多思考,作出过许多解释,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未能令人满意。现代对于梦的解释也还有许多盲点,值得继续探讨。

庄子说梦,不是从科学角度来解释,而是利用梦来讲他对人世的看法,可谓别出心裁,意味极为深刻。庄子讲梦的问题,都是很深奥的,需要细心体会。失意者可以从中获得精神安慰,消极者也可以从中找到为自己辩护的理论根据,过于计较的人也会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后代编撰关于梦的故事,如黄粱梦等,或多或少都受到庄子的影响。

生活总让某些人不清楚“我是谁”

在《齐物论》中,庄子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晚上做梦饮酒,醒来哭泣;梦中哭泣,醒来去打猎。在梦中,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梦中又有做梦的,醒来后知道是在做梦。大觉醒以后,知道这是大梦。愚蠢的人自以为是觉悟的,以为什么事情都非常明白,“这是高贵的!那是卑贱的!”这是一种严重的偏见。

孔子跟你都在梦中,我跟你说梦,也许就在梦中。这样的说法,名叫“吊诡”。什么叫吊诡?宋代王安石的儿子王雱解释说:“吊当于至理,诡异于众也。”也就是说,最深刻的道理,众人往往以为是诡辩、谬论。万世以后,会遇到一位圣人知道解释这些道理,那就像早晚见面那样。这样大圣人非常难得,如果万世出一个就不算少了。

在这里,庄子是将人生看成一场大梦,很多人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如梦一般。自以为什么都明白,是非对错,高低贵贱,都分得很清楚。实际上什么都不明白,有的实际上是非颠倒,有的则是真伪混淆,他们至死也不觉悟,这一生不就是一场梦吗?庄子认为他的思想是深刻的,被无知的梦中人误解为诡辩。

我们批判庄子的说法,是否真正理解了庄子的本意呢?是否成了现代“梦中人”呢?战国末期的屈原说:“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众人皆醉,犹如梦中。要从梦中醒来,也像从醉中醒来。

如醉如梦,如何能看清世界上复杂的现象,如何能正确对待处理艰难的世事?如何才能从大梦中醒来?有一基础条件,就是继承人类所创造的全部文化成果,对世界历史有深入的理解与把握。

编辑注评

庄子的意思是说,人的生活本身就像是一个梦,我们总是被限定在生活的一个角色和一种境地中不能自拔,我们也总以为我们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在做什么,其实我们并不真的清楚。有的人睡得很轻,入梦不久就能醒来,而有的人睡得很沉,也许一生都没有梦醒的时候。

那么是谁或者是什么让我们“入梦”的呢?在一些时候,在一种环境中,有一种强大的压力使你和许多像你一样的人做着你们不愿做的事情,因为无法摆脱,或为了生存不愿摆脱,你就和许多人便顺从着做了下去,由最初的顾虑而到最后的理所当然,这样你“入梦”了。生活中,有时也有一些引诱,让你无法忍受,于是你追随而去,难以舍弃,这样你又“入梦”了。

这就是生活,生活总是让人不能清楚地知道“我是谁”。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惊醒这个梦呢?那就要既能投入生活,又能超越生活。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以一个局外人的立场去用心品味身外之物,才能超脱于物欲之外。

别把“人生如梦”当成不思进取的歪理

在《大宗师》中,庄子借孔子的口说自然变化是不知不觉中不断进行的,人的生死、先后、梦醒都是物的变化过程。

大意是说:就是我(孔子)和你(颜回)恐怕都在梦中还没有醒过来吧!他(指孟孙才)表面上有痛苦的样子,其实并不伤心。孟孙才特别清醒,别人哭他也跟着哭,只是跟别人做样子。一般人常常互相讲?我?如何如何,他怎么知道“我”就是我?你做梦变成鸟飞到天上去,或者做梦变成鱼潜入深渊。也不知道现在我们说话,是醒着,还是在梦中?碰到舒心的事还来不及笑,发笑也来不及安排,安于自然的安排而随着变化而变化,就融入了变化的大自然的浑然一体中。

真实的世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人们总是不会满意于这样的混沌的感觉。他们总是要争个你对我错,要弄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于是有了儒墨,有了是非。

庄子描写这个过程说,对这个世界来说,分辨是非的过程,就是把一个整体割裂开来的过程。正是因为这样分割世界,于是世界成了物的集合,逐渐失去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和和谐状态。可悲的是,人们却把这样一种分割后的物的集合看作了世界的真实面目,并且只能局限于自己所见到的那一个部分,这就好比盲人摸象,永远以为自己所见的是正确的,却不知道自己错了,总以为自己是清醒的,却不知道自己实际在梦中。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世界,一个完全吊诡的世界,而且还是一个我们不知道吊诡的世界。

这里再次阐明“人生如梦”的思想,认为不必追求醒悟,不要刻意造作,只要顺从自然

就行了。万物是变化多端的,“我”也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因此,任何人就不必执著于“我”如何如何。

编辑注评

庄子对宇宙变化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对一些人执著于自己的观念多有批评。按现代理论来说,他要破的是形而上学的僵化观念,提倡的是辩证法思想。这些说法,对于固执己见、僵化思维的人,是有很好的启发作用的。但对于不负责任的人,对于凡事漫不经心的人,可能以此为借口,为自己缺乏责任心作辩护。人生如梦,使一些人消极情绪加强,进取心减弱。因此,太高深的理论容易被俗人所误解,这就是庄子理论的“吊诡”特性。在某些特殊时代,文化素质很差的人,也在那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人的文字没有完全读懂,一知半解,加上曲解、误解,就妄加否定,是非常典型的“吊诡”现象。因此,正确理解庄子的思想和其中的人生智慧是很重要的。

快乐每一天 杞人忧天是犯傻

在《齐物论》的最后一段说:“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至乐》载:列子旅行,在路边吃饭,看见一百岁的髑髅在草丛中。他指着髑髅说:“只有我和你知道没有生也没有死。你果然难受吗?我果然欢喜吗?种子非常神妙,得到水就长成水绵,在有水有土的地方,就长出掩盖蛙与蚌类的植物,生于土堆上就长出车前和泽泻之类,车前与泽泻得到粪土就长成乌足。乌足的根就变化成地蚕,它的叶子,变成蝴蝶;蝴蝶老了又变成虫,生长在灶下,形状像刚脱壳的,干余骨的幼虫。干余骨吐出的黏液变成斯弥,斯弥时间久了变成醋,颐辂产生于醋,黄軦生于九猷,瞀芮生于腐蠸,羊奚像竹子,却不生竹笋。老竹会生出青熊,青熊生程豹,豹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这里的马、人,有的说是草名。结论是“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出于机是生,入于机是死。万物都是出入于机,也就是说都有生死。所谓生死,并非存亡,而是转化成别的物。人出于机,又反入于机。机是非常神妙的东西,如果称它为无,那么,人就是从无而生,再归于无。变化的基础是气,变化的原则是道。庄子死妻时,惠施去吊唁,看见庄子坐在那里,鼓盆而歌。惠施有疑问:“她与你一起住,生了孩子,一直相处到老。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是了,还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回答惠施说:“不然。她刚死的时候,我怎么会不悲哀?从头考察,本来没有她的生命,再往前,连形体都没有,再往前,气也不存在。后来产生了气,气变成形体,形体变成生命。现在死了,又变回去了,就像春夏秋冬那样变化着。在这种变化中,我在那里哭,自己觉得不理解生命。于是我就不哭了。”这也是阐述这种生命循环的观点。这里列出许多名称,现在是指什么,历代注家颇有争议,大意是肯定万物是在不断变化过程中,则是容易理解的,没有争议的。列子与髑髅说话,当然是寓言性的。就是庄子做梦变成蝴蝶,也未必是真事。庄子就是借此讲他的理论。

《至乐》另一段也讲髑髅。庄子到楚国,看见一个髑髅,髑髅突然变成头颅。庄子就问它:“你是由于贪生作了不合理的事变成这个样子?还是因为亡国被诛杀才这样的?或者有不善的行为,给父母妻子丢脸才落此下场?或者有什么冻饿的灾难才如此?还是

因为你年龄的原因变成这样的?”庄子说完,就拿髑髅当枕头枕着睡觉。到了半夜,髑髅在梦中跟庄子说:“听你的谈话像是思想家,你所说的都是活人的担忧,死以后就没有这些事。你想听死以后的事吗?”庄子说:“是的。”髑髅说:“死以后,上无君王,下无臣民,也没有四季的变化,自由自在地跟着天地自然变化过日子。即使当国王,也不会比这更快乐。”庄子不相信,说:“我让管命的神恢复你的形体,给你骨肉肌肤,将你的父母、妻子、乡亲以及相识的人都返给你,你愿意吗?”髑髅说:“我怎么能抛弃国王的快乐而恢复人间的劳苦呢?”

编辑注评

按庄子说的意思,人死后去的那个世界不一定就不好。这就如同做梦一样,好梦不一定是好预兆,而坏梦也不一定就是坏预兆。庄子认为,对于未知的事,人们没有必要去忧伤。

但一个人要故去时,亲人们大都是要哭的,当然也可不哭,但笑则是绝对不能的,如果笑,则一定会招他人臭骂的。可是,按照庄子的观点,以往我们认为人死后亲人们要哭的正常表现好像并没什么道理。

这是活人与死者的对话,主题是讲人活着不如死后快乐。这不是鼓励活人自杀,而是要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实际上,恐惧不恐惧,死亡是免不(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庄子的思想和人生智慧)了的。倒不如欢欢喜喜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人还未到死的时候,千万别犯杞人忧天的傻病!这一篇名“至乐”,可谓主题突出。

丽姬悔泣

丽姬是一个女人,她是丽戎国艾地守边疆人的女儿。晋献公伐丽戎国时俘虏了一批人,其中就有这个姑娘。因为她长相非常漂亮,被晋献公选入为姬,所以叫做丽姬。晋献公刚俘虏她时,她痛哭流涕,以为这是遭了大灾难。后来被选为姬,与国王同床睡觉,同吃美味佳肴,生活如在天堂,这时候,她又后悔当年的哭泣。庄子讲的这个后悔的故事,有着深层次的意义。

红颜不一定薄命

人生经常会有后悔,多数人是后悔没有抓住机遇,难得的机遇丧失了,因此而后悔。而庄子选择的典故是一场大灾难,却意外地带来无比的幸福,后悔当时遇难时的哭泣。那一场灾难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从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有一个说法叫“红颜薄命”。长相美丽的女人命运经常不好。为什么?因为她会成为男人的争夺对象,在争夺中会有惨祸发生,导致家破人亡。例如武大郎娶了潘金莲,潘金莲长得漂亮,被西门庆看中,西门庆就千方百计害死武大郎,谋娶潘金莲。武松知道此事后,杀死西门庆与潘金莲,为亲兄报仇。最后结果是:一个美女导致三人非正常死亡。

武大郎社会地位低,又长得丑陋,没有大的本事,只能靠卖烧饼过日子。如果换武松娶了潘金莲,西门庆恐怕就没有这个胆量。那么,这事就可能另说了。但是,武松只是一个都头,相当于县公安局长。要说林冲的地位比他高多了,那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这是中央级的头,比县级的头当然要大多了。林冲也因为有一个美妻,落得刺配沧州,几

死再三。林冲虽然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还有人的权力比他大,还有人比他计谋多,一旦有人盯上了,他就非倒霉不可。这一场灾祸,他是怎么也躲不过去的。

权力再大一些呢?例如被最高统治者皇帝看上了,选入皇宫,是否就可以安享富贵了呢?也不一定。皇妃宫女的悲剧历代都有,著名的如刘邦的戚夫人,因为受宠,威胁到太子与吕后的地位,在刘邦死后,吕后派人将戚夫人的舌头割掉,眼睛弄瞎,然后扔在厕所里。清朝光绪皇帝喜欢的珍妃被慈禧太后派人塞进井中淹死。这个井在故宫博物院里,叫珍妃井。从汉到清的两千多年中,还有许多悲剧惨剧在宫中演出过,许多美女都是剧中的牺牲品和殉葬品。

因此,像丽姬那样美丽的姑娘,也有很多悲剧在等待她上演,她意外地升入幸福的殿堂。对她来说,是非常幸运的,应该高兴才是,起先她却痛哭流涕,到了后来,她后悔那时的哭泣。这些情况又正常地发生着,丽姬的感情变化也是人之常情。突然因为打了败仗,当了俘虏,被抓走,远离过去所依赖的父母亲,到了举目无亲的地方,伤心哭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后来的后悔也有一定的偶然性,毕竟多数人被俘虏后,只能当奴隶,从事苦力劳动,过着没有自由的生活。丽姬之所以没有因为红颜而薄命,只是因为她的漂亮偏偏被晋献公看上眼,才有她难得的幸运。

编辑注评

所以说,人生的后悔药难吃,遇到了事情,先别忙着开心或者沮丧。决定做任何事情之前,也要先考虑好后果。武大娶了如花似玉的潘金莲,不知道有多少男人红了眼睛呢,谁能想到之后这个漂亮媳妇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呢?武大要是泉下有知,岂不是后悔死了?

戚夫人长得漂亮,得到刘邦的宠爱,可哪里知道皇帝死在皇后前面啊,早知道说什么也得跟皇后搞好关系,低调点儿啊。可惜后悔药没地方买去。自己被做成人彘生不如死不说,还赔上了儿子的命。

人就是这样,凡事不能不考虑后果,不能不为自己处处留有余地。再优越的时刻,也要想到眼前的事情会给自己日后带来的影响。再倒霉的时刻,也要想到自己有什么资本能够翻身。

有大本事的贤人也往往会后悔

后悔不是美女的专利,还有许多有大本事的贤人也往往有后悔的时候。商鞅在秦国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为秦以后兼并六国统一天下打下基础。为了推行新法,严密控制社会,为了扫除障碍,惩治了太子的师傅。秦孝公死后,太子当政,太子的师傅就诬告商鞅谋反,派官吏要逮捕商鞅,商鞅逃到关口,想住宿,客店老板说:“商君定的法律,收住没有证件的旅客,是犯法的,要受到惩罚。”这时的商鞅走投无路,后悔过去自己制定法律过严。他叹道:“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史记·商君列传》)制定法律的时候,商鞅想的是如何控制别人,想得很周到严密。结果没想到,自己设置的圈套套住了自己,也可以说是“自作自受”,悔之晚矣。

秦国大将白起,打了很多胜仗,为秦统一天下立了功劳。正如孟子所说“善战者服上

篇四:论庄子人生态度思想在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论庄子人生态度思想在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摘要:

审视庄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我们就会发现它教授我们许多道理,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是以淡泊为大,他能使人超越功名利禄,感悟人生的至高境界;庄子思想能使我们在纷繁喧闹的世间认清自己的心灵,发现自己的本性,以淡泊自然的态度面对世间的困惑,保持一颗健康、恒久的心.庄子思想博大精深,无所不包,本文仅就庄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对个人人生发展、对社会两方面有何指导作用作出探讨。

关键词:庄子思想 庄子 指导 人生

任何伟大的学问,都有其普遍性与指导性。作为“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的《庄子》一书,是庄子思想哲学的精髓。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人类社会前途和走向,人的欲望与现实冲突,使人类陷入高文明时代下的困惑病。抑郁、焦虑、自杀等心理病态正困扰些现代人类的生活。现代人的利义观、价值观上出现了偏颇,人们时常会感到内心无法平衡,精神的压力也越来越严重。人类茫然无措,渴望一种承受这些烦恼的生存框架,让心灵解脱。而庄子"不为物役"的思想就是关于如何获得

精神解脱的,强调的是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这对于缓解现代人们的精神压力,保持我们心境的平静有着一定的价值。

一、庄子思想对追求和谐人生的指导意义

庄子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是一部关注个体生命,指导人们发展和谐人生的处世经典。

(1)智慧人生

庄子是大智之人,他以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思维和智慧的魅力。他那哲学的玄思把我们带入神秘的理性思维家园。他以无比的大境界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让我们打破主观观念的束缚,了解事物相互转化的道理,以辩证、相对、变化的观念思考问题,让人生充满智慧。

1、《庄子`齐物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至乐》)“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药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天下》)“芴漠无形,变化无常。”……庄子思想

随处可见这样辩证的观点,我们感同身受,获得智慧的灵光。

2、(《齐物论》)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庄子用这样的语言告诉我们万物各有其存在的依据,万物各有其合理性,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对的,没有什么事务是不可肯定的,一切都是相对的,而生活中人往往自以为是,好争辩,只看到事物的一面。犯下许多可笑的错误。

3、《庄子`外物》中言“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我们可以从中受到这样的启发:“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当诚恳务实,万不可自恃小聪明,哗众取宠,骄傲于人。否则,必将招致祸患。”

4、《庄子`人间世》中言“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这其中蕴含的道理正如我们经常说的“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去吧!”生活是自己的,在生活中我们要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去达成,不要被他人评价所影响。

5、《人间世》篇“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的故事,《逍遥游》中“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的寓言,都是在告诉我们看似无用的东西也许是最有用的。往往如果我换个角度看待问题,也许事情会出现另一种转机。所以,在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以一颗平常心,得意坦然,失意昂然,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往往是你命运的转机的时候。

而在《逍遥游》中,庄子将大鹏与鲲和惆与学鸠作了对比,惆与学鸠看不到大鹏志向的远大和天地的广阔,嘲笑别人还洋洋自得,就像《秋水》里的河伯一样贻笑大方。而现实中,我们要警惕以世俗的眼光,拘缚于自己的小境界,而看不到更大的天地。

(2)道德人生

一个完善的人必是一个具备高尚道德的人。在现实中,人无信不立,对当今社会大学生及人们诚信缺失和道德低下的现象,大家深感隐忧。而道德是使人具有非凡的魅力,这种魅力来自内在之德,是心灵中孕育的德性的光辉。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胎,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11)。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德充符》

“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德充符》

庄子塑造了从兀者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等一大批形体残疾者。但是他们的魅力让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

篇五:老子的思想与人生智慧

老子的思想与人生智慧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完中国古代思想史后,开卷考试,任选题目,只要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思潮,都可以写。24份考卷选了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占全部考卷的80%。

当时我非常疑惑,怎么大家都选

这方面的东西呢?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都活得太累,太累了就想松弛,而中国文化里面最能起这方面作用的就是道家的东西。道家主张人和自然和谐,又提倡人身心的和谐。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有的时候无法依靠别人,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这时候道家的东西可以起作用。而讲道家则必须回归它的老祖宗――老子。

我今天讲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简单介绍道家、老子和《道德经》的基本情况;第二方面是主题――老子哲学里面所体现的人生智慧。

一、老子和道家

1.道家的基本情况

我认为道家的起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它的传统,就是中国古代的隐逸思想。我们有很多的传说,比如说尧要把他的位置传给许由的时候,许由觉得玷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河边洗耳朵。从《诗经》里面我们知道,确实有一种隐士存在。《诗经?卫风》里有一篇“考?”,前面几句是:“考?在涧,硕人之宽。”那个时候没有卡拉OK和KTV,一个人就在那里敲木头盘自得其乐,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的志向都不会改变。这是目前我所看到最早关于隐士生活的状态。

春秋以后,这样的隐士人数非常多,我们在《论语》里面就可以看到,当时有很多的隐士。孔子为了他的理想、推销他的学说而周游列国,路上遇到了许多人,名字都非常怪,比如长沮、桀溺、接舆。这些人都嘲笑孔子,天下这么乱,靠你一个人弄得过来吗?还不如和我们一样,悠闲自在地过日子。孔子对他们很不以为然,说:“鸟兽不可同群”,“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也瞧不起孔子,说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是一个书呆子。

这些隐士生活在蔡国、陈国、宋国、卫国这些小国和楚国,就是今天河南中部、南部,安徽的北部和湖北一带。这一带是大国争霸的夹缝,秦国管不了、齐国管不了、楚国也不管,统治相对最薄弱,是隐士群体的大本营,也是老子和道家诞生的文化传统的土壤。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具备了时代的土壤。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变革中有一部分人得利了,有一些人进入了权力中枢,也有一些人被边缘化了。被边缘化的自然很失落,特别是原来是贵族身份的人。他们满腹牢骚,可是又“杀人无力求人难”,“无可奈何花落去”。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他们后来看淡了、看破了。这些人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自己的想法,也都当过官。比如说老子,是周王朝的守藏史,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不过,先秦图书馆有点像今天的议会,是贵族知识、权力来源的证明机构。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下降了,给文化单位的经费也就越来越少。老子这个馆长当得很没有味道,加上有些想法又跟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不一致,于是就出关去了。

庄子也是当过小吏的。庄子做漆园吏时,上级部门老来考核,老得填报表、报数据,弄得他很烦,所以不愿意当了。庄子也有一个当大官的机会,是人家让他去当楚国的宰相,他不愿意去。大官更不好当,权力大意味着风险也大。“伴君如伴虎”,说完就完了。庄子想当不大不小的中号官, 1

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但他没有这种机会,所以干脆什么都不当了。这样,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的官僚,多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不当官后的庄子,生活很潇洒,他把自己的生活称之为游世,就是游戏人间。原则是不要去评价当局,不要去冒犯大人物,表面上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心理和他们拉开距离,愤世嫉俗、指点江山是不可以的。

道家的诞生既有历史的传统,又有时代文化的要求。那些有文化又失意的贵族,站在历史和哲学的高度上探讨自然规律,反思社会现象、追寻人生的意义,对生存方式有了特别的体悟。这种理论性的东西就成了道家的学说,而其精华内容就保存在老子和庄子那里。

应该说他们自己还有一点个人的私衷,他们非常想把自己的书和思想流传下去,就是说,希望用自己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去指导大家如何生活。因此,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思想学派。这是道家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再说道家的分化。和任何学派一样,道家也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老子之后按两条线发展:一条线是南道,其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把老子关于自然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保存下来。这是道家的原生形态。《汉书?艺文志》所说的道家就是这部分道家,所谓“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愿像老子、庄子那样生活,他们有另外的追求,这就形成了北道,在北方地区流行。北道后来又慢慢变成了汉代的黄老哲学,黄帝是外王、老子是内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里有几句话点明了北道(黄老)的特征,即“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这就是说把儒家和法家的核心内容拿过来,然后与时俱进,不断变化,最后达到“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一看就不是正宗的道家,而是戴着道家帽子和面具的法家,所以司马迁把老子和韩非子放在同一个传里。

2.老子

历史上有三个老子,这也表明老子太玄妙了,神龙见首不见尾。司马迁对老子已经讲不清楚了,他在《老子列传》里面写了三个老子:第一个就是周朝图书馆的馆长,叫老聃。聃是大耳朵的意思,所谓老聃即是长着大耳朵的老家伙。

第二个是老莱子,是楚国的大隐士,《二十四孝》里面就有他。他活了一百多岁,很孝顺,尽管自己也七老八十了,但依旧穿婴儿的衣服摇着玩具让父母高兴,所谓彩衣娱亲。他也是老子。

第三个老子是战国时候的周太史儋。司马迁对这三个老子是有所取舍的,他把第一个老子重点写,后面两个则一笔带过,这说明司马迁认为老聃是正宗的老子。老子的生平和《老子》这本书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上个世纪初北京大学两个大学者打擂台,一是胡适,另外一个是梁启超。胡适说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老子》一书也诞生于春秋时代。梁启超说太史儋才是老子。双方都拥有大批的粉丝。支持胡适观点的有任继愈、郭沫若等;支持梁启超观点的有范文澜、冯友兰等。当时要是有电视,他们肯定比现在的易中天、余秋雨还要火。

老子《道德经》五千字,相当于今天一篇很短的文章,论文都算不上。先秦时期在简帛上书写,材料珍贵,作者必须斟字酌句,惜墨如金,写出来的东西就比较精彩。现在的人用电脑,快是快了,多更多了,水平能拿上台面的却少而又少。大家你抄我,我抄你,没有什么原创性。

2

这五千字很了不起,想要读懂也很不容易。比如说老子讲了句很有名的话:“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什么意思?这是形容词意动的用法,就是“以……为……”。不管你吃麦当劳还是吃面条饺子,都吃得香,这是“甘其食”。不管你穿西装还是中山装,都觉得舒服,这是“美其服”。可有位先生却将这话理解为吃可口的饭菜,穿漂亮的衣服,正好和老子的思想相反。还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般解释为:能够讲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能够说出来的名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但这句话也可以标点和理解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有正的一面,道又有非的一面,合起来才是永恒的道(常道)。名的正面加名的反面,才是常名。这样的解释应该说也通。《道德经》五千字,虽然谁都能读出自己的味道和理解,但是也不能乱读。 3.《老子》

老子最反对强求一律,但现在为了讲课方便,姑且把《老子》里面的内容分成四大块。 第一是道的问题。道到底是什么?老子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总源头,也是天下事物发展的一个总规律、总动力。老子强调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同时也是不可言说、我们的感官也无法感受的。老子讲得很明确,道是硬想出来的名字加上去的,说不清楚,只是为了讲方便,我勉强将它称之为道。但是,这个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关于道的来历,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比天地还早,可以为天下母,即天下事物的根本。道小到藏在每一个灰尘当中,又大到充盈于天地之间。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变化、国家的兴衰存亡、人的生老病死,起作用的都是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春秋战国是中国哲学的高峰时期、思想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假如说孔子讲仁义是人的发现,法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政治术的成熟,那么,“道”的提出在中国历史上标志着哲学的突破。也就是说,中国在这之前是没有哲学的。就算有哲学,也都带有原始宗教色彩,比如说天人感应等等,只有“道”标志中国哲学的真正出现。

第二是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法。在老子看来,所有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对立统一的。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就没有下,没有难就没有易,而这种对立存在是变化的,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走向反面。这里讲的就是变化。

第三是“无为而无不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统治者喜欢这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政治谋略,被统治者更能从中汲取柔弱胜刚强的生存智慧。老子喜欢用水来做比喻,“天下莫柔于水”,水是最柔软温顺的东西,但是“克坚强者莫之能胜”,是最厉害的。

第四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老子认为,老百姓之所以难管理,是因为上面的统治者太有为了。太有为,有时就难免胡作非为妄自乱为,于是就建立种种很复杂的制度、措施,可是仍然什么也弄不好。在老子看来,清心寡欲,一切无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措施也不用,吃什么、住哪里都满足,最后达到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现在我们都住在高楼大厦里,邻居谁也不认识。鸡犬之声虽然闻不到,老死不相往来看来是可以做到的。

二、老子的人生智慧

我想可以将老子的人生智慧归纳为一个精神、四项原则、一种理想。一个精神就是自然精神。这个自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大自然,更不是具体的事物。老子所谓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 3

你就依从这种自然的状态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事物各有自己的本性,你不要强迫去改变它、改造它。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你也不要强求人家整齐划一,不要以你自己想法和行为方式去规范、改造别人。

1.自然精神

老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主张不要刻意地表现怜悯爱惜、鼓吹仁义道德。老子认为,天地一旦有仁义之心,就会按照它的规律运行,圣人也会以仁义道德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这是很不应该的。牛羊吃草,人吃它们的肉,表面上看很残忍,但是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的本性,自然的生物链,若要打破这个生物链,打破这个平衡,就会造成秩序的混乱。还有,孝敬父母、关怀下一代是人的本性,你用不着过分强调这种孝、慈,甚至重新搞一套,这样给人增加负担实在是多此一举。

老子强调“见素抱朴”,不强求改变,尊重自然,按照事物本来的运行规律办事,因势利导,用无为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老子还反对过分强调模式,认为这违背事物发展的本性。我们现在就有一个强行定下来的目标――建设好大学。有个口号是十年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可是,现在北大、清华让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仅仅在招生环节上一挑战,都有变成国内二流之虞,还说什么世界一流。世界一流不是自己封的,不是订了目标说什么时候做成就一定能做成的。现在,我们还爱把学术研究叫工程,清史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等等,都是设计好了你去做,不是按照科研自身的规律来做。说到科研,我有三年时间一篇文章都没有写,都在读书找资料,但是以后三年我写了很多文章并且都发表了。你说这样的考核怎么做?按前三年的情况,我考核不合格,教授就下岗了,或者降为副教授了。你说这样能搞出真正优秀的科研成果来吗?所以现在许多真正有水平的教授不愿意做“工程”,这违背教学规律。我们老是在口头上说尊重辩证法,但是真做起事情来最不尊重辩证法。所以,我觉得老子的自然精神很重要,他的所有理论和观点都是从自然精神中派生出来的。

2.四项原则

第一是批判原则。老子主张对任何事情都持思辨的态度,持独立批判的能力。批判的能力很重要,没有批判的能力,社会就不能发展。老子用自己的眼光看事物,也就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他认为,“有为”往往会导致妄为、胡作非为。其实人可以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的目的。

老子有很多治国思想,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是非常有力的。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就是治大国就像煎鱼一样,要讲究技巧,煎鱼时不能随便翻,把鱼都翻烂了,应该尽量不干预,让它自己熟。老子最讨厌流行的说法和漂亮名词,对儒家也很不以为然。儒家主要讲礼义,老子对礼评价最低,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他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是说,自然规律被破坏了,才用所谓仁义约束人的行为;有了智慧,也出现了虚伪;母子、父子、兄弟不和睦的时候,才提倡孝道;国家快要垮台的时候才会看出忠臣。总之,越是宣传提倡的东西,越说明它是最缺乏的东西,这是老子深刻独到的见解。

可以举一个例子。东汉时期提倡孝,每个皇上的谥号都要有孝。但是统治者提倡的名教、道学,到后来往往成了伪名教、假道学,孝道表演得最动人的人实际上并不孝。而且,还有更夸张的事情: 4

有一个人偷人家的东西,被人家捉住后以为要被痛扁一顿。没想到丢东西的那个人却说,老兄,你偷的不多,你没有发现我们家还有许多好东西,现在我给你送过来了。这样沽名钓誉也太恶心了,可是那个人居然还成了典型,成为了东汉王朝上下学习的榜样。因为这样被偷了还要再送小偷东西的道德境界一般人是达不到的,因此要大力表彰。这样的名教、道学就很糟糕。

我们现在的社会上有一些现象,按照老子的批判精神也应该被质疑和否定。比如宣传一个人热爱工作、投身事业是应该的,社会需要弘扬这种风气。但是一定不能过分。如果一个人的父亲死了,他不奔丧;老婆生孩子,也说工作忙离不开,这就很不恰当了。一个不关爱父母也不爱惜妻子的人,他对工作的爱就可能是装出来的。我们有理由质疑,连基本的人情都没有的人,能对事业工作真正负责吗?社会正气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情的,不是虚假的“有为”。老子的批判精神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和肯定。

第二个是变易原则,也就是辩证原则。老子讲一切都是对立的,也讲一切都在变化和一切皆有利弊。好的一面包含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包含着好的一面,没有单纯的利也没有单纯的弊。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提醒我们单纯的利和单纯的害是没有的。比如洋务运动。我们斗不过人家,就学人家的船坚炮利,可是不学他们的近代制度和近代思想,就是张之洞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海战证明光学技术是不行的。甲午海战中我们的军舰比日本多,炮的口径比他们的大,但日本的军舰速度比较快,炮也射得快,双方各有优势。这样,打下来应该是平手吧。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军舰一艘都没有给打沉。战前日本人的观察结论就是中国的军队是可以被打败的。凭什么?凭一个细节:中国军队不打仗的时候军舰上面都挂着大裤衩,这说明军队没有真正备战的意识。从细节就可以看出一个军队的面貌,细节决定成败。

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两个方面。比如现在我们经济发展得很好,但同时也产生了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我们在引进许多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丢掉了我们民族不少固有的美德。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因为事情有弊有害就不去做,关键是我们要把害处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第三是适度原则。儒家叫中庸,道家没有这个词。老子说少私寡欲,“私”少一点,欲望不是不可以有,但是别过分。这就需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

中国文化有一个求全的传统,什么都要求全,要做到圆满。药里面有十全大补酒,九全就不行;宴席是满汉全席,全是好东西;竞争上要通吃不漏;人才上要求全责备。其实,一味求全会有很多弊端,会投鼠忌器、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还会有求全之毁。老子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纠正这种思想上的误区。

我们常常说,做好人难,因为好人要求全。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在家要做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到单位要做好上级、好下级、好同事,在社会上要做好公民,跟朋友交往要做好朋友……这么一来就完了,活得非常累。坏人呢,要升官就跑官买官,要发财就坑蒙拐骗,集中精力投机钻营,真可能如愿以偿。结果应了那句非常有名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在日常生活中,老子的哲学也经常被用上。有句广告词的创意来自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的思想,很有趣:“多则惑,少则明,简约而不简单,利郎商务男装。”老子还说,缺的东西、少的东西往往是完整的;表面上弯曲的,实际上是直的;空的东西,实际上是满的;旧的东西实际上 5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