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风雨天一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7:18:10 字数作文
风雨天一阁字数作文

篇一:读《风雨天一阁》

读《风雨天一阁》

余秋雨是一个有着极强人生意识的学者和作家,他倾注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去追随中国历史,品味中国文化。《风雨天一阁》便是他在《文化苦旅》中的代表作,这书里写的,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充满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表现了作者召唤民族精神的文化人格。

《风雨天一阁》中以作者借造访天一阁一事开头,讲述了关于书和藏书家的史话。通过追述天一阁悲怆的藏书历史,歌颂了范钦及其后人可贵的文化良知。

“明以前的漫长历史,不去说它了,明以后没有被归拢的书籍,也不去说它了,我们只向这座房子叩头致谢吧,感谢它为我们民族断残零落的精神史,提供了一个小小的栖脚处。”明至清数百年广阔的中国文化界所留下来的一部分文明书籍,终于找到了一所可以稍加归拢的房子,这便是天一阁。作者用叹息的笔写下了这些文字,同时也是用对文化流失的惋惜写下了这些文字。读来有一种丧失感,让人不得不感慨中国文化的悲哀。可是仅仅一个天一阁就经历了如此的风风雨雨,有着如此沧桑的历史,也让人明白了这种悲哀的根源所在。

从天一阁的诞生到其后期的传承和发展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范钦。范钦是一个藏书家,也是一个文化的传承者。藏书家“必得长期为官,有足够的资财可以搜集书籍;这种人为官又最好各地迁移,使他们有可能搜集到散落四处的版本;这种人必须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对各种书籍的价值有迅捷的敏感;这种人必须有清晰的管理头脑,从建藏书楼到设计书橱都有精明的考虑,从借阅规则到防火措施都有周密的安排;这种人还必须超越时间的深入谋划,对如何使自己的后代把藏书保存下去有预先的构想。”当这些苛刻的条件全都集于一身时,他才有可能成为古代中国的一名藏书家。是范钦为诺大的中国留下这一作藏书楼,留下这一座书籍的圣殿,范钦对于书籍和文化是一个宿命一样的存在。范钦身上支撑着以中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超越时间的意志力,就是这种意志力,令天一阁得以存活下来。

作者写道“可怜可怜中国和中国文化吧!”。是啊,如何能不恨?千年的沧桑哪是一座藏书阁可以承载的?悠远的文化历史又哪是一天一阁可以记录的呢?但又这样的一个范钦总是好的,有这样一个有着文化良知和健全人格的人去为书籍和文化奔波总是好的。作者肯定了范钦,肯定了这样的一个存在。什么时候能把范氏家族和其他许多家族数百年来的灵魂史袒示给现代世界呢?这是一部超越家族和姓氏的史话,使一部文化的抗争史,是一部民族的兴衰史。

《风雨天一阁》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和体悟的文章,它包含了太多文化和历史的元素,那样的饱满和沧桑,是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篇二:探访天一阁

“趁年轻,穷游去”——“宁波篇”之

天一阁

“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

天一阁,我国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后经扩建为天一阁博物馆,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月湖湖畔,主要由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天一阁、尊经阁、千晋斋、明州碑林、东园、南园、水北阁、云在楼、状元第、秦氏支祠、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组成。

走进门口,映入眼帘的是天一阁创建者范钦的青铜头像。范钦,明朝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号东明,所以他的书屋也叫做“东明草堂”。草堂位于头像右侧,堂中间是宽敞的大厅,隔后墙稍远处向前立着一块大木墙,墙前方是八仙桌、太师椅,另有4把椅子分左右两列排开。大厅两旁的廊道摆放着古色古香的书架,前面是书案,案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一旁摆着厚厚一叠书(不过是道具,珍本当然不会入俗眼)。更值得一看的是对门墙上的“麒麟”砖雕,一只高约2米的麒麟踏着云彩,栩栩如生。四围连接着许多方框,框里面雕着“礼、义、孝、悌”的典故。

在草堂和故居中间的夹道上,有一间小房子,门锁着,从木窗可以看到里面摆放着雕板、刻刀、毛笔、石墨、宣纸、毛刷、木滚子等,这里显然是古时印书的小作坊。对面就是范氏故居了,因为范钦是武官,所以他的家也叫做“司马第”。故居中陈列着范氏一家子的蜡像。如若你盯着蜡像的眼睛或嘴巴看,感觉眼睛会眨、嘴巴会张开似的,做的相当逼真。后方有个小院落,几棵古柏依然挺立,记录着天一阁的沧桑。沿着一条青石板路,穿过几个拱门,眼前豁然明亮——不错,这是天一阁到了。

环山抱水,立柱飞檐,山石嶙峋,鱼游潜底,古树参天,雀鸣蝶舞,好一处天地灵秀之境。位于中央的是宝书阁,天一阁建筑群的主体。阁楼分两层,下层五间,上层六间,分别罗列着各式各样的书架。上层不开放,在下层透过窗棂,可以看到里面整齐摆放着几个大书柜,都上锁。阁中藏有明代各类善本古籍、经传,还有历代科举名录、各地方志(最全最广,为地方志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阁门上悬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匾额,书着“天一阁”,两边柱子上挂着一副对联,曰:

“天下藏书此一家,

人间庋阁足千古。”

宝书阁前方是一座假山,依水而成,水上有石亭、有石桥,桥尽头有石洞,穿过石洞,踏上石阶,石阶尽头又有一石亭,亭对面是石廊,廊旁边是各种模样的怪石,可谓鬼斧神工,寓意深远。有像大象的,取“太平有象”之意;有踩绣球的公狮,有抱小狮子的母狮。整座假山各种元素组合在一起是“福、禄、寿”三字。阁楼后方亦有一座假山,环绕着它的是划分规整的花圃,栽有牡丹、芍药、月季、菊花等各色花儿,环绕着花圃的是青石板凳,一种古朴的园林气息油然而生。

《易经》有云:“天一生水,地二生金。”可想知范钦取名天一阁的用意:藏书楼最怕火,然而水灭火,真金不怕火炼,恰恰是克火之物。

四壁环立,把天一阁和其他建筑隔离开来,俨然在古时这里是禁地,唯有范氏族员可以进出,家中的女辈和外来者概不能入。据说,当时鄞县有一位才女仰慕天一阁的藏书,渴望一睹究竟,于是恳求县丞做媒嫁到范家,但是范家世世代代遵循着“外姓人不得入阁”的祖训,不让她踏进天一阁一步,后来这位才女只能望而却步,抑郁而终。

“代不分书,书不出阁”是范氏族人世代恪守的祖训。清乾隆年间,皇六子永瑢奉旨主持修纂《四库全书》,需收罗天下名书,致使天一阁藏书自明嘉靖始建以来第一次大批量出阁,被运往京城。这批藏书涵盖各种经学、传记,内容详尽、全面,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大加

赞许,原打算修完后返还给天一阁,但最终不知流落他乡,杳无音信。但天一阁自此得到了乾隆皇帝的青睐,他命人以天一阁建筑结构为样式,分别修筑文渊阁、文澜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津阁、文源阁、文溯阁七阁,并效仿天一阁藏书之法分别存放各类别的《四库全书》。天一阁也因《四库全书》受益,藏书规模空前庞大。

时代变迁,战火纷飞,天一阁藏书曾几度被掠夺、烧毁,范氏族人每次都尽最大努力护卫着,为了追回被夺走的藏书,屡屡不惜花费重金,从倒手的书贩那里购回。尽管如此,天一阁藏书还是损失了大半。解放后,天一阁成为了事业单位,范氏后人成为了普通职员。为了更好的收藏古籍,文物保护工作组在整个博物馆的北边修筑了一个现代化藏书楼——“模拟登阁楼”,并且还不断购入各类书籍,扩充天一阁的藏书量,有望超越史上的最大藏书量。

出了天一阁,上几级台阶,一座三层的阁楼——“尊经阁”到了。尊经阁原先是明州府文庙的建筑,后因改建拆除,并移到天一阁附近原样修建。如今,阁楼刚刚上漆,里面还有油漆的味道。一楼是陈列厅,二三楼不开放。一楼陈列着历代重修天一阁的史料以及文物。一张张挂在玻璃橱窗里的老照片,诉说着天一阁的流光岁月。

千晋斋位于尊经阁以东,是一进三间的大房子。北间朝东,这里讲述的是历代名人与天一阁的机缘典故。清康熙十二年,思想家黄宗羲有幸成为了进入天一阁的第一个外姓人。他曾获准在天一阁翻阅了全部藏书,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 西间是一些古家具的陈列。东间是千晋斋的主屋,藏有上千块晋代的古砖,砖上雕着花鸟虫鱼、兰枝杨柳、福禄寿喜。

明州碑林收藏着宁波历代名人的墓志铭碑、表功碑、纪念碑等。石碑表面都用宣纸拓印,统一显现出的是黑底白字,字迹清晰。虽然用玻璃罩罩着,但有些还是被雨水浸湿,表层的宣纸已经脱落,且还爬满了青苔。碑林后门处有一尊雕版刻工的石像,逼真得像是当时历史的定格。

沿着碑林的回廊往南走,就来到东园了。园靠西边有一个小池塘,栽有莲花,花下鱼儿追逐,水面荡起圈圈。池塘周边围着石护栏,中间劈开一段,十几个石墩立在水中往对岸铺开,名之曰“石墩桥”。桥头有亭翼然,亭旁一个小山坡,坡上古松柏、古樟、怪石林立。池塘东岸比较宽阔,石径蜿蜒,中有一间小屋,名唤“林泉雅会馆”,屋内陈列着书画珍宝。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仅是古体散文的名作,也是书法界的瑰宝。正如周杰伦的歌中唱到的“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兰亭集序》真迹的消失,令人们无比惋惜的同时,许多大文学家、大书法家纷纷临摹,唯妙唯俏。东园这间小屋就藏有北宋大文豪苏轼临摹的真迹(当然是复制品)。馆内还藏有昔日刻板印刷的珍本(这才是真品)。

东园庭院中有数座石雕,统一雕刻的是同一种神兽——“螭兽”。传说螭兽是龙九子之一,头上不长犄角,上半身与海豚相似,身体后边长着一条很长的尾巴,能够呼风唤雨,揽东海之水以救离火。一般螭兽都安放在屋顶上,“飞檐斗拱”中的飞檐就是指螭兽的尾巴。

南园,因其位于范氏故居以南而得名,较之东园小些。四周环绕着回廊,与东园有一排白墙隔开,墙上每隔三寸嵌着一个镂空的雕花石窗棂,由此南园和东园可以相互瞭望,我中有你,你中亦有我。北面凿开一小池塘,塘与廊相接处立着山石,靠水的山石上爬满了青苔,水中游鱼相互追逐抢食,别有一番滋味。池塘南边有一小段石护栏,旁边摆放着石桌、石凳,可以对弈、品茗、垂钓,优哉游哉!和东园一样,这里也有一间唤做“抱经厅”的小屋,屋内陈列着国家领导人来考察参观的照片和博物馆几年来获得的荣誉证书、奖牌等。屋内还卖纪念品、小吃。这里不得不说在南园里吃泡面的囧事??泡面泡上,我找个亭子坐下。这时正值晌午,游人络绎不绝,一个人端着泡面坐在亭子里,还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我哪还好意思吃啊,赶紧倒掉走开??继续逛园子去。

水北阁座落于南园西北角,同样也是一座藏书楼,昔日的主体建筑已经不见踪迹,只留下两间小屋子、一个廊道和一个天井。天井下是盆栽,对边的小屋子门楹上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匾额“水北阁”。推开一扇只有半个人高的木栅门,往里面走去,只见屋内人影蹿动,顿时吓我一跳——门锁着,门口还立着一块牌子,写着“旅客止步”——难道大白天的真遇到鬼了??原来这两间小屋藏有部分地方志,供学者们查阅、研究用的,为了不受旅客的影响,这里都反锁着门。透过窗棂,木格子书架对门排开,中间是一张老式书桌,桌子右边堆着厚厚一叠书,左边是一台斑驳的台灯,不知伴随着多少个学者度过几个春秋。

水北阁北院和南院分别新修一座木结构建筑,北院是天一阁史料陈列馆,南院是宽屏视频观赏屋,播放着天一阁的记录片。陈列馆分“建造”“辉煌”“破败”“重现”四个篇章介绍了天一阁的荣辱兴衰。

“建造”,公元1561—1566年(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明兵部右侍郎范钦辞官回里后,开始于宅东建造藏书楼,并命名为“天一阁”。时藏书七万余卷。范钦为了更好的保存藏书,还命人定期把阁中藏书拿到阳光下曝晒;为了防虫咬,还特制一种里面填充驱虫草药的布包,放在书柜里;为了防潮,每层书柜底部都用石灰岩垫底;为了更细化的归类,每个书柜中都有几块间隔用的木板。

“辉煌”,清乾隆年间因《四库全书》,馆藏达到史上最丰。

“破败”,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北洋军阀混战时期,“薛贼盗书”一时轰动,几经辗转,被盗书籍得以归还,但又屡次被盗。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

“重现”,解放后,政府大力扶植:重修天一阁,把大量古籍存入阁楼;同时在民间征集古籍,宁波当地百姓踊跃参与,向博物馆捐献了自家家谱。自此家谱和地方志、登科录一起成为了天一阁藏书的特色。

走出南园,眼前是一座粉墙黛瓦的两层阁楼,唤作“云在楼”,背对着南园,其正前方是一个小院子,院子连着状元厅,这里也是像尊经阁一样从别处移建的。厅堂前有个形状十分规则的井池,池中浮萍、睡莲、绿藻郁郁生辉。池边围着石护栏,每一段上都有雕花,兰梅竹菊或者是戏曲人物故事。再往外走,就是博物馆的西南门了,这个大门可气派了得。两扇高大的朱漆木门立在中央,木门上横向纵向笔直的安着大小一致的金钉,我手轻轻往上放,摩挲岁月的痕迹。大门两侧各开一个小门,这才是来往宾客进出的通道,大门当然是为VIP准备的,平时都紧闭着。门顶部的木雕可谓巧夺天工,梁柱磨合得天衣无缝。衬托着它的是一个宽阔的门廊,门廊前面左右各立着一个石狮子。

“云在楼、状元厅”和其西侧未对外开放的“博雅堂、画帘堂、昼锦堂、南轩”统一划归为天一阁书画馆。西四楼负责藏书,云在楼负责展览,会不定期举办古、现代知名书画家的作品展览。

秦氏支祠在书画馆东侧,两者中间隔着一个空荡荡的庭院,这里应该是古时消防逃生的居所,原先应该还放着几个灭火用的大水缸。秦氏支祠建于民国初年(公元1923年至1925年),其建造者是旅居东南亚的华侨秦氏,因为他是庶出,所以叫作支祠。祠堂面积约2165平方米,前后三进院落,以照壁、门厅、戏台、正楼、后殿等形成南北中轴线,左右两侧建有厢房。在装饰上,它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多种传统民间工艺,其中尤以朱金木雕最为出众,典型建筑为戏台。戏台的屋顶为单檐歇山顶,由十六个斗拱承托。穹形藻井用近千块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牢固巧妙。梁柱上雕刻各种人物故事,刷以紫漆,外贴金箔,得金碧辉煌之效果,故称朱金木雕。整个戏台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是祠堂中最华丽的建筑。你若非“天赋异禀”,然站在这个戏台上放声高唱,同样可以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特效。

正楼和后殿现已被改建为中国藏书文化陈列馆。正楼以介绍山东曲阜孔庙收藏的“诸子百家”为主,正厅墙上挂着一幅孔夫子的画像,下面陈设着香案等。后殿进门从左往右分别介绍五桂楼(余姚人黄澄量所建)、玉海楼(浙江人孙衣言所建)、徐家汇藏书楼(法国传教士南格禄所建)、《四库全书》七阁、铁琴铜剑楼(江苏常熟瞿镛所建)、海源阁(清进士杨以增所建)、皕宋楼(湖州郁松年所建)、八千卷楼(清杭州丁丙所建)。后四楼就是闻名的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

祠堂的东侧厢房有个花轿厅,其中展出的是一顶金光灿灿的八抬大轿。旁边还有新郎的团帽黑袍、新娘的银冠霞披等服饰,集中展示了宁绍婚俗的特色。

古建筑一般都是木结构的,书画馆和秦氏支祠所有阁楼房顶的木雕可谓是集大成者。那么上面到底雕的是什么呢?

① 貔貅,是龙的第九子,能腾云驾雾,号令雷霆,降雨开晴。相传有辟邪挡煞,镇宅之威力。长大嘴,貌似金蟾,披鳞,甲形如麒麟,有嘴无屁股,吞万物而不泻。貔貅以财为食,肚子是个聚财囊,同时催官运。古时貔貅是分为一角或两角的,一角称为“天禄”,两角称为“辟邪”,后来再没有分一角或两角,多以一角造型为主。

貔貅的造型很多,难以细分。经过朝代的转变,貔貅的形态比较统一,龙头、马身、麟脚,额下有长须,两肋有翅膀,会飞,且凶猛威武,如有短翼、双角、卷尾、鬃须常与前胸或背脊连在一起,突眼,长獠牙。到现在常见到的、较为流行的形状是头上有一角,全身有长鬃卷起,有些是有双翼的,尾毛卷须。

② 麒麟,是以鹿类动物为依托的有翼神兽。中国早期的祥禽瑞兽以“龙”、“凤”、“麒麟”、“凤凰”最出名。

③ 桃拔、符拔、扶拔,一般认为是与“天禄”、“辟邪”有关的一种外来动物的名称。这类神物的引入是参照“麒麟”的概念,它被说成是成对的神物,这是模仿“麒麟”而分称“麒”、“麟”,据说是以有角无角而定:麒无角而麟一角。

④ 蟆,也是与天禄、辟邪有关的一种神物。

⑤ 飞廉,神禽,能致风气者,身似鹿,头如雀,有角而蛇尾,纹如豹。

出花轿厅往东走就是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了,其前身是陈氏宗祠,前后两进院落,中央从外到里依次是门廊、门厅、主殿,左侧是厢房,厢房中陈列着明清时期的法帖以及天一阁的建筑烫样,右侧是马头墙,墙上书写着麻将起源的历史。据考证,麻将起源于秦汉时的越地,即今宁波境内,最初是由越人玩的“竹牌令”演化而来的。馆中院子的地板上均铺满了用大理石雕刻的各色麻将牌,似乎像是在诠释:麻将是土生土长的,而不是舥来品。门厅中间立着一块隔板,其前方摆开一桌麻将,虽说是“三缺一”,但东家已经糊牌了——这是一组青铜雕塑,正中是东家中国人,其左手边是欧洲人,右手边是日本人,对面位置为游客准备的,桌上的青铜麻将子被无数次的摩挲,已经浧光发亮了。门厅东西向各一间耳房,分别陈列着中国传统的客厅装饰和西洋人的客厅装饰。主殿是各种麻将牌的三维陈列室,无论是麻将牌还是展台,都设计为立体构造,整个陈列室梓此彼伏,好不可观。陈列的麻将牌由其所用的材料不同,分为木牌、竹牌、石牌、骨牌,还有名贵的如玛瑙牌、象牙牌、水晶牌、玉牌。

关于麻将,胡适有评论称:“我们走遍世界,可曾看到哪一个有长进的民族肯这样荒时废业的?麻将只能是爱闲荡、不珍惜时间的民族的‘专利品’!”又有梁实秋曾说:“我不打麻将,并不妄以为自己志行高洁。我脑筋迟钝,跟不上别人反应的速度,影响到麻将的节奏。而一赶快就出差池。我缺乏机智,自己的一副牌都常照顾不过来,逞沦揣度别人的底细?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如何可以应付大局?打牌本是娱乐,结果往往反寻烦恼、又受气又受窘,所以干脆只看的好。”一个说是浪费时间,一个说是太累,诚然是说麻将不是什么好东西。

对于打麻将的人,柏杨的概括可谓彻透:“再要好的生死之交,一旦在牌桌上坐下,就全现了原形。平常用钱不分彼此的,为了一块钱都会面红耳赤;平常推心置腹的,届时便是

欺之诈之,你投我的机,我骗你的牌;平常动则大笔款项来往,一赌起来,便是一个铜板都如临大敌。再深厚的感情,终有一天藉然无光。一个人的气质平时很难看出来,一旦到了赌桌上,原形便毕露无遗。有人赢得输不得,三圈不和牌就怨天尤人。别人吃张,他不高兴;别人碰张,他更发脾气。会怪椅子高,一会怪灯光暗,一会提醒人家不要老咳嗽好不好,咳嗽叫人心烦。一会埋怨对门总是吸烟,不吸行不行?看能不能瘪死。一会向下家瞪眼,你的尊腿不要伸那么长可以吧,这是打牌,不是伸腿比赛。一会又埋怨电扇吹得太大,谁不知道我有风湿病。对一个人个性和品格的观察,仅从表面上判断,不容易得到结论,但若请他打个小牌,便很容易看得明明白白。有些人一夜不和牌都不动声色,有些人两圈不和牌,就像‘光隆轮’一样,浑身冒起烟来,爆炸一次又一次。”痛快!

结束了最后一站,谈谈过云楼藏书当作结尾吧。2012年6月4日,宋版《锦绣万花谷》全八十卷领衔的179种、1292册过云楼藏历代古籍善本举槌开拍,以2.16亿成交刷新古籍拍卖记录。这一部分古籍是江南名门望族顾氏后代所珍藏的,昔时大部分过云楼藏书已然捐赠给国家博物馆。而天一阁藏书已全部归国家所有,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更不用提拿去拍卖了。然天一阁史上遗失的藏书,仍要经过拍卖的手段才能要回。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被列强掠去的圆明园铜兽首、《五马图》、《清明上河图》等等。

天一阁以其浓厚的人文气息,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善本声名远,范公识见长。

天一凭波立,东海倚书香。”

公交备忘录:

从宁波火车东站坐10路公交车到马园社区下,再往回直走几十米,即到。

风雨天一阁

门票价:30元

纪念品:范钦头像搪瓷胸章、佛经仿古刻本

篇三:天一阁

天一阁 简介

历史

布局

博物馆

组织沿革

藏品介绍

周边环境

简介

宁波市天一街5号2路、9路、10路、12路、14路、15路、19路、821路等公交线路停靠站距本馆均在500米之内。

门票:30元

开放时间:

夏令时:8:00—17:30

冬令时:8:00—17:00

建议游玩时间: 2小时

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天一街5号

最佳旅游时节:四季皆宜。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

宁波天一阁图片集萃(19张)

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1982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2007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天一阁现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现藏古籍达30余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余卷,除此,还收藏大量的字画、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艺品。设有《天一阁

天一阁外景

发展史陈列》、《中国地方志珍藏馆》、《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明清法帖陈列》等陈列厅,书画馆常年开展各种临时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天一阁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宁波市城市口号与天一阁有关: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

天一阁博物馆宣传语是:

“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

天一阁的创始者——范钦

编辑本段历史

天一阁于1561年由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

天一阁正门

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明清以来,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

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如女子不得上楼。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公元180

天一阁藏书楼图册(14张)

8年(嘉庆十三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民国初,又有人指使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大量的藏书,运往上海倒卖。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

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范钦的私人藏书历经十三世,保存四百余年,虽然也有过几次大的失窃,但事后范氏族人又会想方法不惜重金赎回。历代藏书家很多,其藏书能保存百年以上的并不多见,而范氏藏书却保存至今,这与范钦对藏书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天一阁藏书制度规定:“烟酒切忌登楼”、“代不分书,书不出阁”、还规定藏书柜门钥匙由子孙多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不得开锁,外姓人不得入阁,不得私自领亲友入阁,不得无故入阁,不得借书与外房他姓,违反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还制订了防火、防水、防虫、防鼠、防盗等各项措施。正因为如此,天一阁的藏书才得以保存到今日。“外姓人不得

天一阁石雕

入阁”一条,使得天一阁的藏书不为外人所知,直到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才有幸成为外姓人登阁第一人。允许黄宗羲登阁的是范钦曾子孙(四世孙)范光燮。自此以后天一阁才进入相对开放的时代,但仍只有一些真正的大学者才会被允许登天一阁参观。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公元1665年(康熙四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

清代思想家,历史学家黄宗羲曾获准在天一阁翻阅了全部藏书,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波市人民政府先后将紧邻天一阁的陈氏宗祠、闻家祠堂和秦氏支祠,以及白云庄、银台第、鼓楼、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单位(点)纳入天一阁统一管理,并在陈氏宗祠内增设《麻将起源地陈列》、白云庄设置了《浙东学术文化陈列》、银台第开设官宅博物馆;秦氏支祠、白云庄相继列入第五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天一阁的神兽-东园石虎

黄宗羲

天一阁藏书记

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自科举之学兴,士人抱兔园寒陋十数册故书,崛起白屋之下,取富贵而有余。读书者一生之精力,埋没敝纸渝墨之中。相寻于寒苦而不足。每见其人有志读书,类有物以败之,故曰:“读书难”。

藏书,非好之与有力者不能。欧阳公曰:“凡物好之而有力,则无不至也。”二者正复难兼。杨东里少时贫不能致书,欲得《史略》、《释文》、《十书直音》,市直不过百钱,无以应,母夫人以所畜牝鸡易之。东里特识此事于书后。此诚好之矣!而于寻常之书犹无力也,况其他乎?有力者之好,多在狗马声色之间,稍清之而为奇器,再清之而为法书名画,至矣。苟非尽捐狗马声色字画奇器之好,则其好书也不专。好之不专,亦无由知书之有易得有不易得也。强解事者以数百金捆载坊书,便称百城之富,不可谓之好也。故曰:“藏书尤难。” 归震川曰:“书之所聚,当有如金宝之气,卿云轮囷覆护其上。”余独以为不然。古今书籍之厄,不可胜计。以余所见者言之:越中藏书之家,纽五溪世学楼其著也。余见其小说家目录亦数百种,商氏之《稗海》皆从彼借刻。崇祯庚午间,其书初散,余仅从故书铺得十余部而已。辛巳,余在南中,闻焦氏书欲卖,急往询之,不受奇零之值,二千金方得为售主。时冯邺仙官南纳言,余以为书归邺仙犹归我也,邺仙大喜。及余归而不果,后来闻亦散去。庚寅三月,余访钱牧斋,馆于绛云楼下,因得繙其书籍,凡余之所欲见者无不在焉。牧斋约

篇四: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之《风雨天一阁》

跟着余秋雨踏遍中华大地,领略着华夏文化。本来是怀着一种骄傲、自豪的心态走入余教授的文化旅程,可涉略其中,我的骄傲和自豪逐渐演变成一种崇敬和苦涩的慨叹。阅读《文化苦旅》的内容,我才知道为何非得带上这一“苦”字。巡礼中华文化,确实它是“苦”的,苦而有味,苦而有泪,苦而有思,现在我想就《风雨天一阁》浅谈自己的拙见。

风雨天一阁,天一阁历经风雨,也正暗射着中华文化的风风雨雨。 天一阁不仅仅是一座藏书阁,它更是一种象征。人类成熟文明的传承,主要靠文字,文字的选择和汇集,就集成了书籍。如果没有书籍,那么祖先再杰出的智慧,再动听的声音,也早已随风消散,杳无踪影,大而言之,没有书籍,历史就失去了前后贯通的缆索,人群就失去了远近汇聚的理由;小而言之,没有书籍,任何个体都很难超越庸常的五尺之躯,成为有视野,有见识,有智慧的人,所以说天一阁它象征着文化,象征着“文化人”。

然而,对于文化的载体——书籍,自古至今,它遇到太多太多的生死冤家,如朝廷禁书,战乱毁书,水火吞书。作为书,它要保存下来,非常不易,它是那样柔弱脆薄,而扑向它的灾难,一个个都是那么强大,那么凶猛,那么不可抵挡。于是出现了范钦,一位真正的文化人,执着于收集数目,执着于收藏书籍,执着于对文化的传承。

承载文化的书籍在人类和自然面前,有时似乎不堪一击,可是文

化却仍然持续至今,正是因为有着像范钦以及范钦子孙那样的“文化人”对文化的执着坚守。

现如今,物质利益充斥这我们的生活。书籍、历史本身对于我们而言,似乎已经很少有吸引力,很少有像“钱秀云”和黄宗羲等人对待书籍的虔诚信徒,天一阁的被偷和灾难,正如中华文化所面临的挫折,而这问题不是出在文化本身,更多的则是出现在“文化人”身上。

书籍似乎只有当它能够给我们带来经济利益,物质享受时,我们才热衷于它。话说,我们从小就开始读书,而问及我们读书的目的,大多数则是将读书作为一个跳板,凭借它,踏向丰厚薪资的工作,踏向更高的社会地位,简而言之,纯粹爱书,爱文化的人少之又少。甚至作为老师,作为学者,“读书”也成了一种生活的手段,评职称,评教授,评学历的筹码。

天一阁未倒,也正说明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仍将继续,我们仍然需要像范钦那样的一批人,对书籍达到痴迷的一群人,带着一种非功利的盲目性去爱书,去对“天一阁”虔诚的坚守。

所以,从今天起,我们要做一个爱“天一阁”的“文化人”,做一个爱书的人。

篇五: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 宁波天一阁图片集萃(19张)

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1982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2007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天一阁现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现藏古籍达30余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余卷,除此,还收藏大量的字画、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艺品。设有《天一阁发展史陈列》、《中国地方志珍藏馆》、《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明清法帖陈列》等陈列厅,书画馆常年开展各种临时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天一阁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宁波市城市口号与天一阁有关: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

天一阁博物馆宣传语是:

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

编辑本段历史 天一阁于1561年由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 天一阁正门

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明清以来,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

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如女子不得上楼。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公元180 天一阁藏书楼图册(14张)

8年(嘉庆十三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范钦的私人藏书历经十三世,保存四百余年,虽然也有过几次大的失窃,但事后范氏族人又会想方法不惜重金赎回。历代藏书家很多,其藏书能保存百年以上的并不多见,而范氏藏书却保存至今,这与范钦对藏书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天一阁藏书制度规定:“烟酒切忌登楼”、“代不分书,书不出阁”、还规定藏书柜门钥匙由子孙多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不得开锁,外姓人不得入阁,不得私自领亲友入阁,不得无故入阁,不得借书与外房他姓,违反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还制订了防火、防水、防虫、防鼠、防盗等各项措施。正因为如此,天一阁的藏书才得以保存到今日。“外姓人不得 天一阁石雕

入阁”一条,使得天一阁的藏书不为外人所知,直到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明末清初思

想家编辑本段布局 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 天一阁

前后有廊。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此外,还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后来为其他藏书楼所效仿。乾隆帝南巡时,命人测绘天一阁房屋、书橱的款式,以此为蓝本,在北京、沈阳、承德、扬州、镇江、杭州兴建了文渊阁等七座皇家藏书楼以收藏《四库全书》。天一阁从此名扬天下。天一阁面积约2.6万平方米,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编辑本段博物馆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

宝书楼

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天一阁藏书楼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近年来,天一阁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编辑本段组织沿革 一、建阁

公元1561—1566年(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明兵部右侍郎范钦辞官回里后,开始于宅东建造藏书楼,并命名为天一阁”。时藏书七万余卷。 东明草堂

二、解放前

1933年10月,重修天一阁委员会成立。公推陈宝麟为主席,下设总务、交际、工程、经济四组。

1947年2月,由社会各界共同组成的天一阁管理委员会成立,推定委员27人,其中俞济民为主任委员,陈佑华、周大烈为副主委,下设总务组、图书组、劝募组、会计组。 三、1949—1993年

1949年5月,宁波解放,6月9日,宁波军管会文教部接管天一阁,在尊经阁内设古物陈列所。范鹿其任主任并负责兼管天一阁。

1951年9月,市文教局决定,将鄞县通志馆和文献委员会并入宁波古物陈列所(天一阁),编辑本段藏品介绍 宁波天一阁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藏书楼之一,与历代大学者、大文豪有着不解之缘,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袁枚等文化名人均曾登临天一阁,为其作文吟诗,倾诉仰慕之情。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写出《风雨天一阁》,更使天一阁名震一时。

藏书

天一阁现收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以地方志、登科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收藏现代作家铁凝、黄亚洲、叶辛、高洪波、雷达、王宏甲、王剑冰、韩作荣、陈源斌、王旭峰、叶文玲、陈祖芬等12位作家的书稿,计14部23卷,是天一阁迄今第一次成批量收藏当代通俗类文学作品。徐良雄认为,这是古老的藏书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增进社会参与性的需要。

藏书楼是千百年来中国士子文人永久的精神家园和圣殿,“文心向天,毕生如一”,“心

清如水,肃然起敬”,是这些活跃在当今中国文坛“大腕”来到天一阁的第一感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著名作家铁凝表示,能将自己的作品与天一阁历代藏书“共存于一个空间”,给了她荣幸和自信。让文学结缘藏书,让藏书楼与藏书文化薪火相传留芳百代,则是作家们对天一阁的共同祝愿。

天一阁博物馆接受了新昌县儒岙镇横山村村民王世朝、王世恒赠送的《天姥王氏宗谱》一箱十册。天一阁已经接受市民捐赠各类家谱十部,分别有:吕氏后人捐赠的《吕氏宗谱》一部;东阳史氏后人捐赠的《史氏宗谱(八行堂)》一部;江苏徐州郑氏后人郑在君捐赠的《荒里郑氏谱族》一部;宁海张林光捐赠的《张氏宗谱》一部;余姚邵九华捐赠的《兰风邵氏宗族》一部;《河南鹿邑丁氏宗谱》一部;广西《范阳卢氏支谱》一部;象山《墙头蒋氏宗谱》一部;乐清王定光捐赠的《左原王氏史料集(宗谱类)》;杭州张泉根捐赠的《滨江张氏宗谱》一部;新昌金樟兴捐赠的《彭城射圃金氏宗谱》一部等等。

家谱的捐赠极大地丰富了天一阁此类藏品的数量,使其成为科举录和地方志之外天一阁收藏的又一亮点。随着天一阁博物馆“四个中心”建设目标得确立,天一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文献的收藏,不断丰富馆藏资源。目前天一阁新老家谱的数量已接近五百五十部,内容涵盖了一百余个姓氏,已经成为浙东第一家谱收藏中心。

编辑本段周边环境 清康熙四年(1665年),范钦的曾孙范光文在书楼前后环绕水池堆叠假山,筑亭架桥,环植竹木,使之具有了江南园林的风貌。1933年,天一阁的东墙被台风吹倒,范氏后人无力维修。于是地方人士组成了重修天一阁委员会,筹款修缮天一阁,并把原来在宁波孔庙内的尊经阁,连同当地的一批宋代至清代碑刻,一齐迁建于天一阁的后院,命名为“明州碑林”。

明州碑林

1986年和1997年,当地政府又分别在藏书楼的东南侧和西南侧修建了两座附属园林,使整个天一阁建筑群的占地面积达到了25000平方米左右. 与天一阁紧邻的有一座秦氏支祠,建于1923年至1925年。祠堂面积约2165平方米,前后三进院落,以照壁、门厅、戏台、正楼、后殿等形成南北中轴线,左右两侧建有厢房。在装饰上,它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多种传统民间工艺,并且题材丰富,造型优美,是宁波民居建筑的集大成之作。其中尤以朱金木雕最为出众,典型建筑为戏台。戏台的屋顶为单檐歇山顶,由十六个斗拱承托。穹形藻井用近千块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牢固巧妙。梁柱上雕刻各种人物故事,刷以紫漆,外贴金箔,得金碧辉煌之效果,故称朱金木雕。整个戏台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是祠堂中最华丽的建筑。秦氏支祠在1949年以前的每年都要举行祭祖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被当作厂房和仓库,直到1981年才开始加以保护,1991年维修后,并入了天一阁,作为统一的博物馆对外开放.

编辑本段藏书文化 “藏书之富,甲于天下”,2003年开幕的首届天一阁中国藏书文化节展示了宁波人引为自豪的城市“文化招牌”:藏书文化。

宁波历来是中华藏书文化的重地,特别是自宋代以来,私人藏书蔚然成风,名楼迭出,历代著名的藏书楼有80余座。历经430余年的天一阁是宁波藏书文化的典范,也是中国藏书文化的生动象征,如今已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宁波的书房”。

陈列按照时代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明代的藏书楼”、“清代的藏书楼”、“民国时期的藏书楼”和“新建纪念性藏书楼”。每一个藏书楼的介绍除了采用照片和中英文对照的文字外,有些还配有场景展示。

在展厅内,参观者欣喜地看到:冰裂纹的花格窗后隐隐透出书桌的一角,黝黑的书版看似随意地排放着,书箱中的线装书有些已经打开了翻在某一页……这样的由书版、书箱、书桌组成的场景展示大概有10来组,它们与64幅卷轴式巨幅画面以及古建筑环境一起,形成了别出心裁的开放式的陈列,使观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藏书文化节上,70岁的秦秉年算得上是重要的新闻人物。他再次将其家藏的珍贵文物捐赠给了天一阁博物馆,捐赠的171件精美的明清瓷器将在天一阁展览。

秦秉年先生祖籍宁波,1933年出生于上海,现为天一阁博物馆终身研究员。其高祖秦祖安、曾祖秦际瀚和祖父秦伟楚,三代均为经商致富的“宁波帮”商人。秦祖安所建的秦氏支祠现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父亲秦康祥为近代上海著名的篆刻家、收藏家,以收藏名家竹刻、玺印驰誉海内。

早在2年前,秦秉年先生就遵从其父遗愿将收藏的101件珍贵明清竹刻捐赠给了家乡的天一阁博物馆。这次他捐赠的瓷器,包括国家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31件,如明崇祯青花人物莲子罐、清雍正豇豆红盘、清龙泉窑贯耳壁瓶等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物。 天一阁

除了上面这两个活动,首届天一阁中国藏书文化节还安排了“中国藏书文化研讨会”、“中国藏书票展”、“中国藏书票知识讲座”、“藏书文化知识游园竞猜”等既有较高的学术性,又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的活动。

宁波天一阁是中国文化的骄傲,江南古地的自豪。因为只有书籍,才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成绳索,我相信它只要存在一天,就会给无数读书人拾回心灵的安宁,让你的目光变得澄清而深远。

早在十几年前,余秋雨在那本《文化苦旅》里就写过天一阁,也就从那时起,一提到宁波就本能地想到天一阁,也使我对这座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充满向往——它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去宁波天一阁是个阴天的上午,那天好像还有一些雾气,天一阁就坐落在一条僻静的小街上,其实人还没有到天一阁,就会感受到那种古意森森的东西,比如路旁的古树,比如沿途古旧的老房子。

1、

如今的天一阁已不是当年余秋雨描写的那样清冷,大门两边站着威武的保安。但进了大门很快就让你安静下来,在那个潮湿的天井里,我看到了天一阁藏书楼主人范钦的铜像,由于潮湿的缘故,天井里、院墙上、甚至铜像上都长满青苔,也使我的心里充满湿漉漉的感觉。

在天一阁古藉部办公室里,我见到了古藉部副主任、《范钦评传》一书的作者袁慧女士,这个外表柔弱谦逊的女子,一再说她不是专家,但当聊起天一阁,聊起范钦,马上显示出她的文化自信,像是换了一个人。后来回南京读她的书,从她的文字里也领略到她敢于正面历史的“春秋笔法”。

1506年10月的一个夜晚,范钦出身在宁波一个寒儒之家,范钦从小就酷爱读书,应该说他的叔父(一个资深的秀才),对他的人生影响非常大。据袁慧介绍,范钦从小没有过人的天赋,他最可贵的秉性是“刻苦”,买不起书就到别人家去借,借不成就去抄书,在他家附近的月湖,有座400多年历史的丰氏万卷楼,在范钦的眼里,这简直就是他心目中的天堂。少年的范钦站在湖边,眺望那座藏书楼,暗暗下决心:有朝一日他也要建一个真正属于自已的藏书楼,完成一生的光荣和梦想。

也许上天就是要有意成就这位在中国历史留下来的私人藏书家,这位刻苦自学的读书人,27岁为明嘉靖年间的进士后,开始在全国各地做官,到的地方很多,北至陕西、河南,南至两广、云南,东至福建、江西,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那天我站在那张地图面前,他的足迹有点像旅行家徐霞客的感觉。

范钦做官最后竟做到兵部右侍郎(相当于今天国防部第一副部长),这就为他的藏书提供了充裕的财力基础和搜罗空间。正像余秋雨点评的:“他已经把人生的第一要务看成是搜集图书,做官倒成了业余。”

那天,我沿着庭园南墙走进范氏故居,那个院子里非常安静,走过那些放着各类线装书的房间,透过冰冷的玻璃柜,那些日渐发黄的藏书,如此沉默不语地陈列着,不禁深深地为它的甘愿寂寞而感叹不已。人生有很多时候,是不需要慷慨激昂的,默默无闻的存在,就是一种生存的方式。

不过,范钦最终能成为一代藏书家,这与他独特的眼光有关,他并不像多数藏书家那样眼睛盯住那些历史珍本秘籍,因为他知道与那些藏书家相比,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那时在中国有许多显赫的收藏家,比如苏州吴宽丛书堂,苏州文徵明玉兰堂,浙江项元汴天籁阁,还有后来晚明的钱益谦和王世贞等,“跟他们不同”正是范钦收藏书的基本原则,也是他制定的“以我为主”游戏规则。

他每到一地做官,总是非常留意搜集当地的公私刻本,特别是搜集其他藏书家不甚重视、或无力获得的各种地方志、政书、实录以及历科试士录,明代各地仕人刻印的诗文集等等,颇有一种刻不容缓的抢救意识。事实上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古往今来,历史书往往是一块掩丑布,许多所谓正史却是经过编辑过的,甚至是颠倒黑白的东西,而那些流落民间的那些野史、地方史却反而更接近历史原来的面貌。

2、

我始终认为:读书人是要有点“刚直不阿”的精神,读书不但使人明理,也会使人壮胆。范钦曾因顶撞过权倾朝野的武定侯郭勋而入过大狱,后又因秉公执法得罪了严嵩父子。在那个年代,这种做法无疑是拿鸡蛋碰石头,这个带兵抗击过倭寇的读书人范钦,终于被官场宦海中的激流磨钝了棱角。我相信他被免掉官职后内心是很难过那个坎的,人哪怕心胸再豁达也不能免俗。

不过当他真正回到家乡,看到了童年记忆的油菜花、静静的月湖和老房子缕缕的炊烟,呼吸到自由自在的空气,突然有一种悠然见南山般的闲静和淡泊,在中国读书人的内心,或多或少都会有桃花源的情结。我相信,此时的范钦绝不是一个被生活击垮了的颓废之辈,实际上,他心灵上已经到达了某一彼岸——他参悟到了自己在官场宦海之中的“无能”,但是他能果断调转船头,退一步海阔天空,他把自己的后半生交给了书,这是他喜欢做的事,也是他一生的梦。

天一阁创建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传说范钦在建楼时可谓用心良苦,其一是选址幽静,高墙围环;其二是定名“天一”,以水克火,与生活区分开;其三是楼前凿池,蓄水防火。那天我在那个庭院里流连忘返,园子里造型布局独具匠心,垒石成山,松柏古樟,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反映出范钦当年构园时较高的审美情趣。

天一阁原名叫“东明草堂”,这与它的主人范钦的字号有关,据说楼上为一大通间,楼下六间,象征“天一地六”。那些收藏书的柜子是“前后有门,两面书橱,取其透风”。而保护古籍最令人瞩目之处,当推芸香避蠹、英石吸潮。这是古人通常采用的一种书籍防虫药物。范钦在藏书中较好地运用了这一技术,但所用之草有独创性,是产于广西的一种灵香草。而“橱下各置英石一块,以收潮湿”,这更是范钦的独创。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