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50:30 字数作文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字数作文

篇一:2013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

1、梳理、归纳读懂诗歌的一般方法

2、能够进行能力迁移,读懂诗歌。

教学重点:梳理、归纳读懂诗歌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能力迁移,读懂诗歌。

教学方法:师生合作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感知

考纲解读:《考试说明》中对古诗词鉴赏的两点要求:

①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据此我们把诗歌鉴赏分为三个阶段: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之所以要讲这个课题,是很多同学实在读不懂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发现

怎样才算读懂了诗歌?

明确:解决两个问题:写什么(内容、情感)?怎样写?

而“怎样写”是有关于诗歌表达技巧的问题,后面我们将单独开设“表达技巧专题”复习课。今天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读懂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和情感。

三、互动训练

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诗歌三看”

一看诗题 大多数诗歌的诗题能揭示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提示

诗歌的类别,特别是感怀诗和怀古诗,诗题的指向非常的明

确,抓住了这些信息,就可以大致知道诗歌的主要内容

例如: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地点、类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内容、体裁、类别)

课堂训练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这首诗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在寒食节思念京师诸弟时流露出的孤独、寂寞、

凄凉。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① 。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②无(3) ?

注释:①舅姑:公婆。②入时:合乎时尚。(3) 无:疑问词“吗”。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读】此为干谒诗。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 二看作者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作品内容的理

解和把握。(知人论事)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思考:从这首诗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呢?

【解读】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

三看注释

1、介绍写作时间、地点和背景,暗示了诗歌思想内容。

2、介绍相关诗句,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

3、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写作风格。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 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 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南宋后期,国家衰亡无可挽回,让许多爱国诗人伤痛至极。诗人登高远望,昔日神州大地都已沦丧,痛苦得不忍心再看,以致希望有高山挡住视线。想看又不忍看的矛盾心理将痛苦表现到极致。表达了诗人因国土沦丧而生的无尽伤痛

补充内容:析意象 明典故 抓尾句 (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

小结:诗歌鉴赏的步骤

1、看题目和作者;

2、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

3、找出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 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4、找出反映诗人感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弄清诗人表达的感情; 5、看注解并反观诗歌题目,做总体思考。

6、仔细审读题干,规范答题

【特别提醒】

1、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2、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3、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篇二:《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 开课人:魏金梅 开课时间:2011-12-6 班级:高三9班

【教学目标】学习读懂诗歌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钥匙

【教学方法】讲析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诗歌鉴赏三步走(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读不懂诗歌成为诗歌鉴赏的拦路虎。

二、怎样才算读懂?

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景物、事情

2、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3、试试身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8高考卷)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①

[注] ①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意谓任凭它春芳消散,王孙也可以久留,因为秋色同样迷人,使人留恋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1、梳理诗歌大意。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方法指导 (一)如何理解理解诗歌浅层含义

1、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要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2、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一句就是因为格律的需要而做了倒装。

3、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二)如何领会深层意思?

联系信息,揣摩语言

(信息:题目、注释、诗人生平、典故;意象、意境、诗眼、首尾句等)

四、小结诗歌鉴赏的步骤

五、综合练习

月上瓜洲

南徐多景楼作 张辑(南宋)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在今江苏省。多景楼,南徐胜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

篇三: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如何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

1、梳理、归纳读懂诗歌的一般方法

2、能够进行能力迁移,读懂诗歌。

教学重点:

梳理、归纳读懂诗歌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进行能力迁移,读懂诗歌。

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我们在《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过程中,曾细致、深入地跟大家解读过《考试说明》。

一、考纲解读:

《考试说明》中对古诗词鉴赏的两点要求:

①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据此我们把诗歌鉴赏分为三个阶段: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之所以要讲这个课题,是很多同学实在读不懂诗歌的思想内容。

提问:怎样才算读懂了诗歌?

明确:解决两个问题:写什么(内容、情感)?怎样写?

而“怎样写”是有关于诗歌表达技巧的问题,后面我们将单独开设“表达技巧专题”复习课。今天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读懂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和情感。

二、温故,交流“导学案”的思考问题。

(学生展示)

三、方法探讨与实践。

(联系课本方法,试解读)

例1、(2010年全国Ⅰ卷)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我的解读】:

本诗写了素蝶的活动,表达了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的情怀。

【分析】:

1、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2、作者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方法归纳】:

1、关注题目:点明描写对象和诗歌类型,从对象和类型着手,把握描写对象的特征,来理解作者的情感;

2、研习文本: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对咏物诗而言,解读诗中的单一意象,要关注物的特征与人的品质的相通点。要注意作者对此物所持的褒贬态度。

3、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

例2、(2010年江西卷)

①送人归京师

②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我的解读】:本诗描写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思念故土,有家难回的悲苦哀怨之情。

【分析】: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方法归纳】:

1、研习文本:(1)抓住那些典型的意象以及意境,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关注直接或间接表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关键语句。

2、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

3、关注题目:点明了所写的事或背景,获得与思想情感有关的信息。

例3(2010年全国卷Ⅱ)

①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②③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我的解读】:本诗通过描写凄冷、晦暗的夜晚作者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作者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以及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分析】:首联、颔联描写月光映照着千山,在这清凉的夜晚,一个人孤独地在月下吹笛;路上一片昏暗,千百种花儿散落满地,把人的视线都给弄迷糊了。景色凄冷、晦暗,以哀景写哀情;颈联“棋罢不知人换世”反映作者超脱人世之想;尾联“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是关键句,直接表明了作者强烈的返乡愿望。

【方法归纳】:

1、研习文本:(1)多意象组合,要注意用了哪些意象?意象有什么特点?共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要注意景与情的关系:正衬还是反衬。(2)、通过常见的修辞(双关、用典),推知作者情感。(3)、对于直接或间接表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关键语句要多加注意。并由此辐射,去观照诗词中的其他部分。

2、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

例4(2010年浙江卷)

①定林(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②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②仍:又。

【我的解读】:本诗描写了诗人被罢官后寓居定林时的生活情形,抒发了寄情自然山水,流连忘返的闲适心情。

【分析】:诗人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坐在幽寂、空旷的地方,顿感烦躁的心情都宁静下来了。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情不自禁,脱掉鞋子(“因脱水

边屦”),在岩石上铺上被褥(“就敷岩上衾”),躺在岩石之上。诗人闲适自得之状,呼之欲出。

【方法归纳】:

1、研习文本:(1)借助人物形象(神态、动作、心理等)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2)注意直接或间接表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关键语句。

2、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

四、自主总结: 常见修辞 关键语句

(一)研习文本感情基调

意象-意境

诗歌形象人物形象

身世经历

(二)知人论世

时代背景

点明或暗示情感

(三)关注诗题点明描写对象

点明所写的事或背景

五、课堂演练:

(2010年10月南通中学期中卷)

《水槛遣心》①

杜甫

去郭轩楹敞②,无村眺望赊③。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暂时告别颠沛流离的生活,寓居成都草堂时期。②轩:长廊。楹:柱子。③赊:远。

【我的解读】:本诗通过对草堂环境的描绘,借景抒情,字里行间蕴含的是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

★特别提醒: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篇四: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之如何读懂诗歌

【教学目的】

1、明确《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2、明确诗歌鉴赏三步骤。 3、掌握读懂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把握意象,体味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 三、如何读懂诗歌

标题: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 注释:每个都有用,每个都要用 意象: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尾句:一篇之妙,在乎落句,卒章显志

题干:题干是答题的指引,也是理解的依据 (一)从标题初步了解诗歌的表层意义。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 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例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思考:标题与这首绝句内容上有什么关系?

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

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例2、

江亭夜月送别

王 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思考:标题交代了什么内容?

亭,话别之所;夜,启行之时;江,分手之处;送别,提示题材,交代事件,暗示情感(对朋友的不舍与思念,分别后的孤寂与怅惘。)

(二)从注释了解作者、背景、疑难词语、难懂的典故,深入理解诗意。

细心看下面两首诗的注释,提取有用信息。

例1、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

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例2、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

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三)通过诗中意象体味作者情感。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古诗中的“意象”就是客观事物对象(景物、山川草木等),但它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有:月(思乡、念亲);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杨柳(怨别、怀远);松(正直);菊(高洁);梅(坚贞);舟(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愁苦之情)等。 例1、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指出这首诗中主要的意象,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细腻逼真地描写了燕子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

理即可)

例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找出诗中的具体意象,简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令人伤怀的暮春时节,杨花落尽,杜鹃悲啼,衬出李白对挚友的遭贬表达无尽的伤感,愁心寄予明月,借她来传达自己的同情与抚慰之情。

(四)通过诗歌卒章显志的结构特点领会诗意。

一般诗人都喜欢在诗的结尾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1、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追求?

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1、2句,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3、4句,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鹂吹搅擞嫖痰谋庵郏档健安魍蚴拦Α钡母刑荆谑翘岢觥白钕塾娓涂汀保爰菀灰缎≈墼谘逃觌手泄槿ィ?/p>

例2、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

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

(五)仔细阅读题干,帮助理解诗意。

题干多是直截了当地提出具体的问题,但有时也会在提问之前有所提示。这些提示既是对诗文的注释,也是对答题的导向。

如“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节选自张九龄《感遇》)的题干是这样的:“《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请联系这句话,说一说你对‘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一句的理解。”本来初读时对“自有岁寒心”一句颇费躇踌,但《论语》之语让我们恍然顿悟:丹橘之所以经冬犹绿,并非缘于气候暖和,而是因为它具有像松柏一样耐寒的节操。

例1、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2007年四川卷(12)题,王安石的《葛溪驿》,诗的第二题是这样问的:“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从此题干的表达中,我们就可知道“心乱”是理解本诗内容的切入点。

四、课堂练习

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阅读鉴赏下列诗歌,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标题:寒食寄京师诸弟

尾句: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 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 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①思解愠,愿斫五弦琴②。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②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②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意象:孤桐

梧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岿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 穿越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 岁月越久根越壮实,太阳越炽烈叶子越浓密。 清醒时,时时想着解决民间疾苦(像帝舜抚琴唱的那样),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

【如何读懂诗歌小结】

标题: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 注释:每个都有用,每个都要用 意象: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尾句:一篇之妙,在乎落句,卒章显志

题干:题干是答题的指引,也是理解的依据

鉴赏诗歌除了需要关注标题、注释、意象、尾句、题干之外,还需要注意作者的概况(生活背景、经历、思想、风格等);表情、表意的关键词(动词、形容词、词类活用的词等);常用典故的特定含义。 五、布置作业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