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兵马俑铜车马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7:21:40 小学作文
兵马俑铜车马小学作文

篇一:小学作文:兵马俑之最——铜车马

兵马俑之最——铜车马

秦始皇虽然只活了短短的50年,但他在历史上却有着非凡的意义,给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统一文字使人歌颂他,万里长城将他的名字永远刻上,而兵马俑则令人惊叹其高超的手工艺术 。

兵马俑果然名不虚传。每一个士兵雕刻得都是那样的栩栩如生,而兵马俑更是金碧辉煌,生动异常。远远望去,铜车马好似太阳神阿波罗所乘坐的金马车。它静静地停放在展台上,在灯光的照耀下,它仿佛具有了神秘的色彩,默默地诉说着秦始皇当年南征北战,统一六国的传奇故事。一个又一个神秘的故事。秦始皇大兴土木,举国之力修建他那豪华墓地的景象迅速在我眼前闪过。

铜车马处处都有科学的存在,处处都有艺术的展现,处处都有华丽的表现。铜车马的每一处都会让人不由自主的发出内心的惊叹。每一个参观过铜车马的人都会对几千年以前人们高超的手工技艺惊叹不已。铜车马打造的是那样栩栩如生。单是马车夫,便可征服所有前来观赏的游客。他正视前方,眼神中透出他宏伟的理想。看着他的眼神,我想到了嬴政,从即位开始就想征服天下的嬴政。统一六国,征服天下,修筑长城,建造兵马俑的嬴政,目光从眼睛转到了他手里急速抽打的鞭子,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秦始皇率领他的百万雄鹰所向披靡,横扫千军破六国大军的景象。

惊喜接连不断,随着目光的转移,铜马车的代表性物品被我发现了,那是马夫身边的一个篷帐。这个篷帐可以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可以在任何时间遮挡太阳和雨水。它不仅仅是一个篷帐,在

危急时刻还可以拔下来当长矛和盾牌,但据说把矛牌转变成长矛的装置,如今已无力仿造。铜马车是那样的精致,如今任何人都无法做到那样的巧妙。

雄伟、壮观的兵马俑,你让华夏儿女感到骄傲、自豪,你是中华古国永远的象征。

篇二:兵马俑游记

兵马俑游记

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且汇聚现代时尚潮流的内陆第一大城市,尤其是临潼的兵马俑,更是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闻名于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记得在上学时的课堂上,英语老师就曾绘声绘色地描述说:有一个兵马俑特别高大、威武、英俊,他是大多数女性心中的白马王子??就为这些话,我不禁更为之心动了。秦兵马俑位于陕西省骊山北麓,茂密的林木掩映着一组规模宏大、外观别致的建筑。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位于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经考古工作者连续多年大规模钻探及研究考证,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之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从此,这块曾是乱石堆积,偏僻冷寂的荒漠田野热闹起来。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终于有幸亲眼目睹了秦俑的风采。

母亲节那天我们早早的从西安出发,306专线向兵马俑方向出发,大概九点一刻就到达了目的地。一下车,便有一大群当地私家车司机热情的围了上来,很快达成了协议,由当地的司机拉着我们去三个展馆,一共20元。

“铜车马展”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展厅是“铜车马展”。进入展厅,只见里面陈列着两坐铜车,一号铜车前驾为四匹铜马,双轮、单辕结构。车舆右侧有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铜御官俑。

导游为我们讲解说:“长方形的车舆,宽126厘米,进深70厘米,该官俑高91厘米,此车叫立车,又叫戎车、高车,所以乘车时是站立于车上。据说一号车是为二号车开道和起保护作用的,它的设计也是非常美观实用的。圆伞可以随太阳的照射自由调节角度,这样站立于伞下的人就不用担心雨淋日晒了。马车两边的轱辘上分别带有两个铃铛,导游们风趣的称它们为“110”---“摇摇铃”。拴马的绳子是用金子和银子合在一起做成的,据说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将金银合为一体的器具。

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可以坐乘的车。车马全长317厘米,高106.2厘米,车舆上有椭圆形的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车舆内外绘有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导游介绍说:“此车的后半部分即主人乘坐的类似小屋子的地方,其设计相当于当今的空调,冬暖夏凉,旁边开有小窗户,前面开有小门窗,人在里面就像现在的起居室一样自如。”

导游的讲解:马车主要由青铜所铸,车、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个别部件分开铸造后,再用嵌铸、铆接、子母扣、纽环扣接、销钉连接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马车的各种链条转动灵活,门、窗开闭自如,伞盖的厚度仅0.1~0.4厘米,而面积却为1.12和2.3平方米,它是浑铸法一次铸出的,即使在今天,要铸成这么大而薄、均匀呈穹窿形的铜件也非易事。铜车马出土时破碎严重,一号车残破1338块,断口1459个,破洞61处;二号车残破1555片,断口1877个,破洞92处,所有部件几乎无一完整,大部分构件都有变形,并锈蚀严重。经过近6年的修复工作,二号车与一号车才先后出现在游客面前。

听着导游娓娓道来,我不禁感慨秦代工匠的巧妙和工艺的精湛,脑海里也不禁浮现出秦始皇出游时的风光场面,秦陵铜车马真不愧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 “一号俑坑”

参观完铜车马展,我终于可以去看看颂传已久的“白马王子”了。走进大厅,眼

前豁然开朗,一排排安静、威武、严肃的兵马俑尽收眼底。我不禁一个个细细观看欣赏起来,姐姐在一旁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个个都特帅,看来这儿全是白马王子了!我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尤其是将军俑和武士俑更是气宇轩昂。

导游的讲解: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驭手一名,车士两名。由于一号坑内进过水,在建成后不久就把土隔梁的下部泡软而导致局部塌陷,现在隔墙比陶俑低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二号俑坑”

从一号坑后边的旁门出来,我们就直奔二号俑坑了。因为二号坑破损比较大,所以坑里完整的俑只有少数,据说还有俑正在修复当中,我们就只好看看墙上挂着的照片了。

导游的讲解: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预计可出土各种武士俑1300余件,战车89乘,车马356匹,鞍马100余件。此俑坑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曲尺形军阵,军阵分为四个部分——

曲尺形的东端:四边周廊内有172名立射武士,中间四条过洞内有160名跪射武士,为弩兵阵;曲尺形南半部:八条过洞内并排着八列战车,每列八乘,每乘车后有2~4名车士,无徒兵,为战车方阵;曲尺形中部:三条过洞内排三列战车,每列六乘,车后排列有徒兵和骑兵,是车、步、骑的混合军阵;曲尺形北部:共有三条过洞,每条过洞内有两乘战车,其后为八队骑兵,每队四列,为骑兵阵。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密切联系,集各军兵种于一个阵列中。坑中间的土筑格挡上面还依稀残留着当年项羽火烧咸阳城留下的黑黑的痕迹。

“三号俑坑”

来到三号俑坑,很明显,它比一、二号俑坑都小得多,但我觉得它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个。坑内的地面均为当时的砖头铺成,非常平整,武士排列相向而立,就像现在站岗的警卫一样,井然有序。

导游的讲解:三号俑坑面积为520平方米,呈“凸”字形状,出土战车一乘,马俑四件,武士俑68件。放有“鹿角”二字的地方可能是皇帝打仗出征前祭祀的地方或者是凯旋归来跪谢的场所。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据说这儿便是秦军的指挥重地了。

参观完秦俑之后,导游说带我们去见一见那位兵马俑的发现者——杨志发老先生。在去的途中,导游顺便给我们补充了一下兵马俑的发现、挖掘、修复并开放的简单过程。

导游的讲解:昔日这儿只是块乱石堆积、荒草遍野的穷山僻壤,在1974年的3月,临潼县西扬村的村民在村南打井时,无意中发现了秦兵马俑,一开始村民们胆小怕事没敢上报,后来是杨志发老先生用马车驮着出土的文物样品步行到当地文化馆上报此事,这才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文物局便委派陕西省组织秦始皇陵秦俑考古队对其进行勘察和清理。1975年8月,国务院决定建立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一号坑的发掘过程中,因施工又于1976年4至5月间先后探出了二、三号坑。1979年10月1日,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的日子,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1989年三号坑发掘结束后向观众开放。1994年3

月,二号坑正式发掘,同年10月,二号坑考古发掘现场向观众开放。占地20多公顷的秦俑博物馆经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历史遗址博物馆。

当我们见到这位传奇老人时,他正低头擦拭眼镜,后边墙上挂着克林顿接见他的巨幅照片,前边桌上摆着谢绝合影的桌牌。我看着少了几丝乡土气息的儒雅老人,不禁感叹:当初因发现兵马俑而得过七角八分钱奖励的老人、因大字不识而用按手印或画圆圈代替签名的老人,现在成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名誉馆长,这是何等的不易啊!不知当他看到络绎不绝的游人时是否有一种格外的自豪感?! 最后我们在馆内放映厅观看了360度环幕电影播放。在这里,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秦始皇时期制作兵马俑那种兴师动众、伤财劳民的紧张气氛,亦可以欣赏到古代那些民工巧匠们烧制陶俑时的工序流程。当看到楚霸王项羽火烧咸阳城、杀戮秦宗室时,我不禁恨恨地说到:“这个项羽,要是没有他,现在兵马俑不知该壮观多少倍!”是啊,要不是项羽的贪心和复仇,这个地下王宫便会让后人们更直接地感觉到秦始皇当时雄霸四方的野心和威风了。

转完这三个展厅记忆最深刻的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导游经常挂在嘴边的“秦始皇头枕山,脚踩川,世世代代做高官”。秦始皇作为一代有雄才大略的君王,他的宫殿也如他一生所创的丰功伟绩一样气势恢宏,令世人惊叹不已!

篇三:兵马俑之行

兵马俑之行

咚咚咚,一阵阵敲门声钻进我的耳朵里,睡意正浓的我拖着沉重的步子去开门,原来是叫我们起床吃饭的同学。一阵洗漱后,我们收拾好东西就去餐厅吃早饭了。我不是本地人,不太适应他们这里的口味,但为了不饿肚子,我还是尽最大努力往口里塞食物,直到饱为止。七点十分到了,我们拿好东西就往车上“挤”。

虽然菜不太合我口味,但是我依然很开心,因为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是家喻户晓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王兵马俑。不过想看好东西是要付出代价的——2个小时的车程。我一听到要那么久,便准备睡觉了。我迷迷糊糊的睡了(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兵马俑铜车马)一个小时,忽然,我被一阵说话声吵醒了,搓一搓双眼,抬头一看,原来是导游在讲解,我见状,马上从那浓浓睡意中醒过来。仔细一听——是在讲解有关于兵马俑的事情,从她的讲解中我得知秦始皇兵马俑建立于公元前209年,于228年停止修建,有两个不同的区域,一个是秦皇陵,另一个则是兵马和将军的发掘地。两地并不是连在一起的,而且有一定的距离。其中的原因我想大家都知道——皇帝怎么能和低贱的士兵埋在一起呢?不过我到希望他们埋在一起,因为秦皇陵没有开挖,所以我就不能亲眼目睹秦始皇的尊容。到底是为什么秦皇陵没有被开挖呢?原因有三个:一是秦皇陵的建造水平已大大的超过当今的最高建筑水平,秦王陵里有一个地宫,那个地宫的长有六百米之多,这并不稀奇,令人惊讶的是——中间没有一根支撑柱,而我们现在能有这样的建筑样式最多也才有三百多米,而且是美国实验的,所以我们如果就这样挖下去,地宫

免不了要塌陷,那么就不会有一件完整的古董了。二是要想开挖到地宫那还要经过重重机关,什么毒雾啊,暗箭啊,暗河啊等等,下去就算不死也被吓个半死。三是就算挖到了,我国又没有保护这些古董的技术,兵马俑就是一个例子——本来兵马俑是有颜色的,由于我们没有足够的技术来保护好他们,所以它们都变成了白色的兵马俑,失去了原来颜色。为此,国家立下规定——在一百年之内不准发掘秦皇陵,现在离期限还有70多年,我想我应该能看到发掘成功的那一刻。

想着想着,汽车就已经到达兵马俑的门口,等导游买完门票之后,我们就进去了,可是这还只是大门,为了能尽快到达里面,大家只能掏腰包买游览车票,尽管如此,排队坐车的人还是不计其数。我们在烈日等了十几分钟,终于等到了游览车了,一上车,不到两分钟就到了,我们忽然感到不值——车程那么短,还不如走路呢!

步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展览馆,看到这些,我忽然明白:原来兵马俑是在展览馆里面的。开始我还以为是露天的呢!刚进入一号展览馆,我们觉得很黑。导游说:是由于我们在烈日下带了太久,这里又有点黑,所以不太适应。果然如此,过了一会儿,我的眼睛就能很清晰地看清楚周围的事物了,我看见了梦寐以求的兵马俑,有马车和各种各样的兵马俑,这里是所有展览馆中最大的,分成好几个区域,一个是展览区,一个是专家修复区(所有的兵马俑都是由这些专家用碎片一块一块拼成的,当然,也有本来就是完整的。),还有一个是发掘区正在开挖中。一号展览馆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坑,有很多秦俑,排成了整齐的军阵。这些兵马俑的神情都很严肃,军阵两旁的

人都是朝着侧面站立的,是为了防止敌人从侧面攻击,其他人都是朝前站立的,显然是向前攻击的。但有趣的是他们手里空空如也,没有武器。我感到非常奇怪,导游告诉我们:这些秦俑以前是有武器的,大多数被项羽拿走了,剩下的被工作人员拿去保护起来了。导游还告诉我们:这些兵马俑他们的神态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我想:古代劳动人民真不愧是能工巧匠呀。

在经过一番疯狂的拍照后,我们来到了二号展览馆,这里的兵马俑比一号展览馆的少很多,而且很深,还摆列的很乱,不过这里的全是将军俑,各个都是气势磅礴的大汉!其中有立射俑、鞍马骑兵俑、高级军史俑、中级军史俑、跪射俑。可惜的是他们的武器都不见了,虽然如此,他们的姿势依然可以告诉我们他们手中用的是什么武器。说到这里,我还要提起一件事——当年发掘兵马俑的时候,发现了一把具有研究价值、令全世界都震惊的青铜剑。经过检测,这把剑表面上有一层厚达10微米厚的铬盐氧化层,具有良好的防腐抗锈性能。这一工艺是近现代才出现的,德国于1937年发明,美国于1950年也发明了这种两千年前就已存在的工艺,并先后获得专利,可以说:秦始皇那个久远的时代创造出了一个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我们还去了三号坑,全是破破烂烂的兵马俑,而且比2号坑更黑!没什么好描写的,接着我们又去了铜车马展厅,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车马,当然,都是铜的。其实还有4号坑,不过因为缺乏保护他们的技术,所以没有开挖,再说因为当时在4号坑做这些兵马俑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战争,那些工匠、铁匠等等都被拉去战场打仗了,那时农

民大起义,是秦始皇死后埋葬的次年——公元前221年。所以这些兵马俑都尚未完工,种种原因使4号坑没有开挖。

法国总理希拉克曾说过:“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中国”。兵马俑是西安这座历史名城的一张名片。通过兵马俑之行,我不但看到我国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篇四:“青铜之冠”――秦始皇陵铜马车

神奇的土地总有奇迹出现,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雕塑史上绝无仅有的,而在秦兵马俑面世四年之后,两件铜车马又出土了。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驾具最完整、制作最精美的陪葬车马, 有“青铜之冠”的美誉。 为此,我国于1990年6月20日发行了一套编号为T151的“秦始皇陵铜车马”邮票。

重回人间

1980年12月的一天,考古人员在距离秦始皇陵封土20米左右的地方进行钻探时,突然发现钻头从7米深的地下带出的泥土中,有一个手指大的金泡。接下来,经过近一个月的挖掘,在地下7.8米深处的一个长方形的陪葬坑中,发现了一前一后排列放置的两乘铜车,以及八匹铜马和两个铜御手。由于它们的体积实在太大了,如何将它们取上来,着实让考古人员费了一番心思。他们先在其四周挖出几条深达10米的宽沟,用木板将其连同一米多厚的土层包裹起来,组成四个大型木箱。然后,将一个特制的特大钢板簸箕用吊车放入坑中,用千斤顶将钢簸箕一点一点地从其底层顶进去,使整个木箱进入簸箕,最后用吊车吊起装入载重汽车的挂斗,然后小心翼翼地运往秦俑馆。就这样,在地下沉寂了2000多年的两乘铜车马,终于回到了人间。

妙手回春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修复,两乘已经残破不堪的铜车马终于恢复了原状。

据考古人员推测,铜车马坑应该是秦始皇陵陪葬坑组成的一部分。已出土的两乘铜车马的制作年代约在陵墓兴建时期,即公元前221―前210年间。它们均为双轮单辕,前驾四匹铜马,各有一高级御手驾车。其主体为青铜铸造,通体饰有精美彩绘,配有1000多件金银配饰,全面展示了中国秦代青铜器的铸造、焊接、镶嵌、销接、活铰、转轴等各种工艺技术,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达到极致的象征之一。

在这两乘铜车马中,前乘一号车总重1061公斤,为护卫武士所乘,驾车人站立驾车,称作“立车”。其车厢中,立有一柄伞形车盖。伞的顶部是圆形,车厢是横长方形,这与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有关。每个车轮有30根辐条,当时以30天为一个月,车轮滚动象征日月轮转,所谓“轮辐三十,以象日月”。可以说,一部车子将秦人的宇宙观都涵盖在了其中。

后乘二号车呢?是供主人出行乘坐的,总重量达1241公斤,驾车人坐姿驾车,称作“安车”。其车厢分前后两室,狭小的前室供御手乘坐,宽大的后室为主人乘坐。车室的后面有门,左、右与正前辟有三个窗户。正前窗板为镂空的菱形花纹,窗板可以开启,便于主人与御手互通信息。两侧窗可以前后推拉,窗板亦是镂空菱形纹,从室内可以观察到车外的情况,但外面的人难以看清车内。篷盖面积达2.3平方米,将御官也罩在下面。由于车窗“开之则凉,闭之则温”,所以该车也叫??(wēn liáng)车。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途中病死于河北沙丘后,就是用这种车运回咸阳的。

巧夺天工

考古人员分析认为,大概是因为当时制作工艺方面的局限,铜车马没有被做成当时实用车马那般大小,而是按照原来车马的形制缩小了二分之一。不过,在做工方面却是非常考究的。铜车马共有3000多个零件,虽然经两千余载,有的工艺方法至今仍为现代工业所沿用。以车轮为例,密集的辐条分散了车身重量对轮圈的压力,使得轮子既轻快又结实。从侧面看,辐条靠近车毂的地方明显加宽,为的是加强轮子横向受力的强度,很像今天的自行车轮。另外,它的青铜配比也特别科学,如伞盖加铅更有延展性,直径1.5米,最薄处仅0.5毫米。还有,在车马装饰件上用铜丝环相扣组成的链条,丝径最细处竟只有0.5毫米,经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铜丝表面无任何锻打痕迹,粗细均匀,显然这是用拔丝法制作。每个链环是由铜丝的两端对接焊成,对接面合缝严密。像这样纤细的铜丝究竟是采用什么工艺焊接,至今还是待解之谜。

铜车马的人物刻画,可谓是栩栩如生。例如,高车御手面部表情沉静,严肃中透着一丝轻松;而安车御手则跪坐于前室,面带几分恭谨的微笑,内心的自负、不安、尽职和忠诚,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史书记载,当年,秦始皇出游时这样的车乘有81驾。其盛况,观此铜车马可想而知,而他本人乘坐的车马,不用说,更是豪华气派啦。

(责任编辑  张仁斌)

篇五:19、秦兵马俑

19、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8个生字,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2、在读中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产生民族自豪感。

4、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兵马俑,仿写形态。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有人说,要看中国10年的历史要到深圳,要看中国百年的历史要到上海,要看中国千年的历史要到北京,要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要到西安。那里是中国六朝古都,那里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兵马俑。我们来看几张兵马俑图片。

2.教师展示兵马俑图片。

师:同学们,2200多年前,秦始皇动用70多万刑犯,耗时38年,修建自己的陵墓。作为统一六国的皇帝,他在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留下了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板书课题:秦兵马俑:)如今已成为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读题:秦兵马俑

3.知道“俑”是什么意思吗?

4.“秦”指秦代,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二初步感知秦兵马俑形象

1.通过预习,你对秦兵马俑一定有了不少的了解,.你们能用一个词说说你所了解的秦兵马俑吗?

3.课文中有许多描写秦兵马俑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词语)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规模宏大 南征百战 所向披靡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身材魁梧 身披铠甲 昂首挺胸 神态自若 久经沙场 足蹬长靴 整装待发 撒开四蹄 跃跃欲试 目光炯炯 微微颔首 殊死拼搏 战车千乘 惟妙惟肖 绝无仅有

;理解“乘”。]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课文,想一想这里的哪些词语能概括秦兵马俑的特点。试着来填一填下面的句式。

秦兵马俑不仅( ),而且 ( ),( ),所以它是( ) 的珍贵历史文物。(用上以上的四字词语来说一说,鼓励学生多种方法。)

大家用了这么多赞誉之词来介绍秦兵马俑,难怪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站在它面前人们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师诵读)

*1976年5月,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有幸成为目睹秦兵马俑奇迹的第一位外国政府首脑, 李光耀称赞“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中国这一伟大的历史文物,昭示着中国伟大的未来。”

*1979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在参观秦兵马俑后,感叹道:“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中国。”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惊叹:“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马车还要好!”

*美国总统克林顿发感慨:“真希望到这里来当馆长。”

2.抓中心句,感知课文结构。

本文的作者是这样评价兵马俑的:兵马俑不仅马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在文中划出这句句子,想想这是一句什么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联系上下文看看,课文哪一部分写了规模宏大?(2),哪一部分写了类型众多、个性鲜明?(4-9)

小结:像这样的句子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理清课文层次,并且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感受规模宏大

1.同学们,课文是怎样写出秦兵马俑是的规模宏大呢?课文的第2自然段做了具体的描述,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2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具体感受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然后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

学生: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小结:作者用一系列的数字已充分让我们感受到了兵马俑规模之大,为了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已发掘的三个俑坑的面积,用了我们熟悉的篮球场作比较。

3.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兵马俑这种恢宏的气势读出来吗?

学生齐读,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气势恢宏。

5.让我们走进拱形大厅,从高处去欣赏他们。(出示课件):现在你想说什么?是啊,这支规模宏大的军队曾经扫荡六国,纵横天下,是一支威武之师,王者之师呀!

指导朗读:(齐读)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理解南征百战、所向披靡)

5.感受了这王者之师规模宏大,接下去,我们和他们来个零距离的接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鲜明的个性。

五、走近兵马俑,感受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师:曾经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秦军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离我们远去,而秦兵马俑却以恢宏的气势,高超的制作工艺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1.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俑,他们又有怎样鲜明的个性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9节,印象深的俑可以多读几遍。

A、交流:你发现多少种兵马俑 ?

生: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马俑

师: 这么多种兵马俑,真是——

生:类型众多

师:俗话说的好:“军不可无将,国无良将莫兴兵“。秦始皇之所以能横扫六国,与其拥有众多良将是分不开的。因此,课文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将军俑。我们一起来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将军俑的。请同学们边读边圈画出描写将军俑“身材、衣着、动作、神态“的词语。 生: 自主读文,边读边划词语。约两分钟后陆续开始交流。

师:将军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可以介绍也可以朗读

生:将军俑威风凛凛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将军俑威风凛凛的

生1: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昂首挺胸。

师:你能读出将军俑的威风凛凛吗?

生:感情朗读

师:听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生2:将军俑久经沙场

师:你又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神态自若

师:你能用朗读表现将军俑神态自若

生:感情朗读

师:将军俑站在队伍前列,哪位同学愿意站到教室前面。

生:纷纷举手

师:(拉住到前面的学生)大将军站在前面什么样子,哪位同学能找出课文中的一个词 生:昂首挺胸

生:(站在前面的学生立即昂首挺胸)朗读课文

师:让我们每个人当一回将军。

生:齐读课文。

师:我们刚才学习第4自然段的时候采用的学习方法是:首先朗读课文,接着圈画出描写兵马俑的“外貌、神态、动作“的词语然后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个性特点。请同学们用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自己喜欢的一种兵马俑

生:自主学习

师:把你最喜欢的兵马俑向同学介绍一下。

3.感受“形态各异”,练习仿写人物形态。

(1)过渡:兵马俑不仅类型众多,而且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引读第8自然段)。

生:有的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 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师:作者具体写出了兵马俑哪些各异的神态,再读课文,在相应的词语下面标上小圆圈。 生:有的颔首,若有所思;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有的紧握双拳;有的凝视远方 师:作者描写各异的神态,不但写了所见,还写了______?

生:所想

师:请你找出课文中写作者联想的句子

生: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师:师生合作读,谁能把它们这不同的内心情感用读很好地表现出来呢?

生:感情朗读

师:去掉这些句子行吗?

生:不行

师:加上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生1: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2:加上这些联想让人感到兵马俑好像活了

师:说的好,兵马俑真的好像活了,你听______听到什么了?

生: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师: 加上联想使兵马俑形象在我们脑海中有血有肉有情感,可见描写一种事物时展开适当的联想是多么的重要

师:作者在这一段中连续用了四个“有的”引出了一组排比句,每个分句都是先写观察

到的神态、动作,后写联想和感受。秦兵马俑还有哪些神态呢?请你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

课件出示:

有的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

生:(沉思片刻后陆续举手)

生:有的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生:有的微微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对这场战役已经胸有成竹。

生:有的目光炯炯,脸带微笑,好像看到了远方的战友凯旋归来。

☆有的微闭双目,好像在养精蓄锐,作好下一场战斗的准备。

☆有的兵马俑围坐一团,好像在商讨国家大事。

☆有的兵马俑头靠头,神态严肃,好像在传递军中重要情报呢!

有的沉着冷静,好像;有的目光炯炯,神态严峻,好像;有的坚毅果敢,好像保护着驭手??

??

三、欣赏视频,升华感情

师:我们一起走近这些散发着生命活力的兵马俑,再一次去感受它们规模的

宏大;类型的众多;个性的鲜明等特点。

播放秦兵马俑视频

作者这样说秦兵马俑。课件出示第9自然段,生齐读。

师:站在这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感叹道:“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留下了“能创造这个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的祝愿。

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吧?

生:秦兵马俑不愧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生:规模这么宏大,类型这么多,而且没有两种是相同的,这太不可思议了。

生: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我为我们中华民族感到自豪。

生:我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太伟大了,是他们用智慧和血汗创造了这世界第八大奇迹。 ??

是呀,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我们为这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感到骄傲,更为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无穷的创造力而自豪!这也将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说——这就是我们的——(秦兵马俑);这就是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秦兵马俑);这就是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这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秦兵马俑);这就是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秦兵马俑)!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响亮的名字——(秦兵马俑)!

四、师生谈话,总结写法

师:同学们,让我们回到课文,课文第一部分中首先简单介绍了秦兵马俑的位置,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秦兵马俑的两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中间用一个过渡句连接。最后作者又概括了秦兵马俑的价值。这样“总—分—总”结构,这样的写法为完整、准确地表现秦兵马俑的特点起到很好的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五、鼓励激发,课外延伸

师:课后请同学们完成这些作业

2、请模仿课文“总——分——总”的结构以及第三自然段过渡段的形式,选择适当的内容,写一篇短文。在写时,要能根据需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 绝无仅有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