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四川川剧折子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56:54 小学作文
四川川剧折子戏小学作文

篇一:川剧的特点和代表作

川剧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 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 “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更是在国内外流传甚广。 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间

(1736-1795),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

高、昆、胡、弹灯在融汇成统一的川剧过程中,各有其自身的情况。昆腔,源自江苏,流入四川,演变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川昆”。高腔,在川剧中居主要地位。源于江西弋阳腔,明末清初已流入四川,楚、蜀之间称为“清戏”。在保持“以一人唱而众和之,亦有紧板、慢板”的传统基础上,又大量从四川秧歌、号子、神曲、连响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了“帮、打、唱”紧密结合的特点,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四川高腔。胡琴腔,又称“丝弦子”,源于徽调和汉调,也吸收了陕西“汉中二黄”的成分,先后通过“做唱胡琴”和舞台演出与四川方言和川剧锣鼓相结合,在腔调与音乐过门上起了不少变化,形成具有四川风味的胡琴腔。弹戏,即乱弹,又称“盖板子”、“川梆子”,因用盖板胡琴为主奏乐器和以梆子击节而得名,其源出于陕西的秦腔同州梆子。秦腔流入四川后,与川北的灯戏、高腔长期共处,互相融汇,又采用四川方言,便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四川梆子--弹戏。

上述四种外地声腔艺术在四川流行的过程中,相继与四川方言及群众欣赏习惯相结合,逐渐演变成后来川剧的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

川剧与其他剧种不同的地方在于特别高的高腔。

川剧中最有名的技巧为变脸。在四川号称川剧变脸之王的是王道正先生。

川剧由于各种声腔流行地区和艺人师承关系,逐渐形成一些流派。在这些流派中, 川剧变脸脸谱

除象旦行浣(花仙)派、丑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派等以杰出艺人称派外,主要则是按流行地区区分为四派:一是“川西派”,包括以成都为中心的温江地区各县,以胡琴为主,形成独特的“贝调”;二是“资阳河派”,包括自贡及内江区和县市,以高腔为主,艺术风格最为谨严;三是“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绵阳的部分地区,以唱弹戏为主,受秦腔影响校多;四是“川东派”,包括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一带,在1997年6月18日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前,重庆为四川商业中心,来此演出的外地剧种很多。特点是戏路杂,声腔多样化。

川剧代表作

川剧剧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特色亦最显著,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 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

篇二:川剧赏析

川剧赏析

2014年11月25日,老师在《在中国艺术十二讲》的课堂上给我们讲了一些与戏剧有关的知识,其中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川剧。也许是因为我本身就是四川人的原因,对于自己家乡的东西还是很敏感的,有些东西也许平常不提,但是它依然是印在我的骨子里,比如当其他同学在惊叹川剧变脸的厉害时我心里不自觉就流露出的自豪感一样。但是我在为我是 一个四川人,为我的家乡有这样精彩的东西而感到自豪的同时,心里也有淡淡的羞愧,因为我对自己家乡的东西并不了解,

四川川剧折子戏

所以我觉得我需要加强自己对川剧的了解,加强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在参考资料后,对川剧《变脸》(《变脸》是自己小时候看过的一部还有点印象的剧,又重新查找看一遍。)以及川剧艺术做出自己的一些稍显稚嫩的赏析。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之一。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 “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更是在国内外流传甚广。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

川剧《变脸》讲述的是民国年间,一位艺名为水上漂的老汉,身怀祖传的绝技变脸,但此绝技祖上有规定“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可水上漂一生漂泊不定,年轻时讨过一个老婆,但嫌他穷,抛弃了他,跟别的男人跑了,所以孤苦伶仃的水上漂至今膝下无子,于是就有了水上漂担心的事情,年纪越来越大的他,却找不到人继承祖上的绝活,尽管期间川剧名伶梁素兰想出高价向水上漂讨来变脸的绝活,却被固执的老汉以“茶碗虽小,水是不会漏的”,“一叶舟不攀大轮船”等话给拒绝了,他坚持变脸是不能外传的,只求“赐个男孩续香火”。

在那个年代,也就是民国时期,社会动荡,百姓名不聊生,生活困苦,很多父母因养不活孩子,靠“卖儿卖女渡饥荒”,是老汉到人贩市场,想买个男孩做孙子,来传授他变脸绝活,在人贩市场很有特点的是“女的不要,送也不要”。可怜的老汉在一个奸诈的人贩子那花了10块大洋买了个九岁的“男孩”狗娃,原本老汉是嫌是个大洋贵的,可那孩子的一声爷爷,一下牵住了老汉的心,老汉硬下心肠买下了狗娃,然而,当他自己受伤时要狗娃一泡童子尿时终于发觉自己受骗。想要赶狗娃走,却心里不忍。自此往后,狗娃还是狗娃,但爷爷已经是老板。 狗娃对水上漂的重男轻女不服气,一次趁水上漂不在偷试了水上漂的脸谱,不小心引发出一场火灾,狗娃自知闯祸,愧疚离开了水上漂。在流浪乞讨中,又落入人贩手中。在人贩子破旧的阁楼上。她结识了三岁男孩天赐,并趁人贩子喝

醉之际,逃离了虎口。她把天赐送给了水上漂,自以为是两全其美,谁知天赐是富家之孙,在他被贩卖后,他孙祖父求助于警察局到处悬赏寻找。水上漂对此一无所知,一天携天赐在街上游玩之际,当场被抓住。重刑之下,他以“拐卖儿童罪”锒铛入狱,警察局把本县十几起未结的儿童案全算在他头上,他被判以死刑。狗娃闻讯痛悔不已,去找活观音,恳请他去救爷爷,活观音求告师长,遭到拒绝,狗娃急中生智,在师长寿宴上,仿效川剧《舍身崖》中三公主慈航为救父命而在舍身崖前割断绳索跳崖的情节。而狗娃也最终跳下悬崖,师长被迫出面为水上漂申冤,水上漂获释,但狗娃却再也回不到爷爷的怀中,水上漂也最终丢掉了变脸面具,不再想要谁来继承,整场演出在悲痛中落下了帷幕??

变脸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当然是狗娃的善良,知恩图报的赤子之心,也是此剧的亮点,从狗娃的善良,可以反衬出那些达官贵人的冷血无情,人贩子等的奸诈无耻。影片开场表现当时艺人所受世人歧视,反映民间艺人命运曲折,象“各有各的肚皮痛”“该接济的香火”都表现出艺人辛苦,主人公结交和自己一样的戏剧艺人“活观音”梁素兰,正如其艺名一样,也是主人公所遇到的贵人,其邀主人公入其戏团,而遭到水上漂的拒绝,这时着重的表现了水上漂做人的独立和原则性,还有正直的江湖性格,后表明了独门决技传里传男这个电影的主线围绕主线,展开故事结构。剧中同行看戏不要收钱的情节,也表现出在当时艺人受人歧视,可他们之间却十分理解对方,十分团结。

整个剧中,让我最感动的一幕便是老汉发现时狗娃是女的,老汉又恨又爱又不舍的心情纠结,那是的背景音乐也是十分澎湃激动,扣人心弦的,浓墨重彩地衬托出人物的心情,之前狗娃怕老汉发现她是女的,以及一再强调老汉因为有了一个男孙而十分高兴和宝贝狗娃,都是在为这一幕做铺垫,中间有一场“小孙子”给爷爷抓痒的戏,水上漂那从心里往外的舒服,把尽享爷孙天伦之乐诠释的近乎完美。而最后狗娃为救爷爷跳下悬崖,鲜血淋漓地倒在水上漂的怀里时,更是整场演出的高潮,体现出狗娃的重情重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高贵品质,更体现当时官场混沌,有冤无处申的无奈和黑暗演出最后又重复开头的唱词——“请君试问川江浪,人情与之谁久长”,点题,重申主旨。

让我感触颇深的还有演出中的一个小细节,就是少奶奶去看戏时,问戏院老板这部戏苦不苦,老板好像知道少奶奶的喜好,赶忙激动地说:“苦,苦的很。”上奶奶听后非常高兴:“好,好,好,我就喜欢哭戏”。然后赶紧让奶妈看好天赐少爷,看戏去了。在我看来这说明,在当时生活幸福的人乐于冷眼旁观生活困苦的人,她们因为生活的太安逸 ,而要从戏中体会痛苦,因为生活中不会让她们有流泪的机会,而要通过戏剧才能体会流泪的感觉。

深处这个富足的时代,出来能在爷爷奶奶最终了解到一些关于那个贫苦的年代的事情以外,我们没办法体会到那个时代人们的艰辛,但是在看《变脸》的时候依然被深深震撼到。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为救人而丧命的英雄,也有徐手旁观漠视他人的“观众”。而在剧中,狗娃烧了爷爷的脸谱因内疚离开,爷爷虽嘴上不说,但心里一直在牵挂着狗娃;还有狗娃为救爷爷跳崖的决绝,无不在反衬着我们现在日益冷漠的内心。

当然整部剧除了动人心弦的剧情,还有绚丽多人的川剧变脸表演,最多的是扯脸,在对《变脸》里的镜头进行慢放的时候,会发现脸谱好像是有线连着的。

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

最初的脸谱是纸壳面具,后经改良,发展为草纸绘制的脸谱,表演时以烟火或折扇掩护,层层揭去脸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变脸绝技的飞速发展,制作脸谱的材料也发展成为现在使用的绸缎面料,极大的方便了演员的表演。

变脸脸谱会选用一些不知名人士,包括侠士、鬼怪之类的造型,而人们所熟知的脸谱,如关公、曹操、包公等人物的脸谱一般不用于变脸。绘制变脸脸谱笔锋要锐利、粗犷,颜色对比要强烈,这样才能形成炫目的礼堂效果,在设色寓意的设计上,要以剧中人物的道德品质和角色种类为依据,或歌颂赞扬、或揭露讽刺、或鞭挞批判,或贬或褒,全都可以从脸谱色彩中反映出来。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

抹脸是将化装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如果只需变某一个局部,则油彩只涂要变的位置即可。

吹脸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

扯脸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方法。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的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随着表演的需要,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再一张一张地扯下来。

在提到川剧大都第一印象都是川剧的变脸,可是在深入了解之后会发现,也许最出名的是变脸,但是川剧的魅力远不止如此。还在于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的特别的强调。其中,除灯调系源于本土外,其余均由外地传入。这五种声腔和为五种声腔伴奏的锣鼓、唢呐曲牌以及琴、笛曲谱等音乐形式。川剧音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她囊括吸收了全国戏曲各大声腔体系的营养,与四川的地方语言、声韵、音乐融汇结合,衍变形成为形式多样、曲牌丰富、结构严谨、风格迥异的地方戏曲音乐。我时常能在这戏曲音乐中听到自己熟悉的乡音,好像又回到了自己时常想念的那个地方——我的家乡,四川。

篇三:钟永新·看自贡川剧(上)(下)(2015)

【看自贡川剧(上)】

重振中国川剧的“资阳河派”

——看传统川剧《杀惜》有感

钟永新

自贡川剧乃融合四川井盐文化独特的人文景观,后发展成为川剧四大流派之一的“资阳河派”的文化中心。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自流井因“川盐济楚”,从而井灶林立,商贾云集,成为四川富庶的“银窝窝”,又因盐业交流往来,班社众多,名角荟萃,自流井成为“品仙台”誉称的“戏窝窝”,以川剧高腔的帮打唱为主要特色,唱词融合沱江民间曲艺具有生活气息,同时吸收文人诗词意境,显得非常优美,著名剧本有《荆钗记》《思凡下山》《黄金印》《红梅配》《琵琶记》,著名演员和乐师有谢海潮、唐金莲、彭华廷、黄炳南、罗贵元、龚吉升、张明德、张德成、曹俊成等。

遗憾的是几十年间,本人从未看过自贡传统川剧。2015年偶从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网站上看到“西秦大戏台”信息,告之自贡川剧团联合自贡盐史馆每周六下午3点有公益演出,此等机会岂能错过,且在西秦会馆戏楼看戏,会是何等美妙。

于是至某周六下午提前入馆,已有不少人士坐于平坝,以老者居多,也见多名幼童,观众加上游客大约五六十人。

本次主要演出折子戏《杀惜》,唱白有时听不清楚,视觉冲击颇感强烈。可能少有传统方式观戏,故艺术欣赏力不足,随着戏台表演情节的深入,才似乎领略到一种舞台艺术的全新世界,旁边的乐师演奏也是极为精彩。

男女演员的服饰化妆极具中国传统元素,女主角阎婆惜的扮演者花旦王秀玉下台被唤为婆婆,然而在舞台上却显得俏丽蛮横、婀娜多姿,看来戏场的魔力效果真是匪夷所思。男主角为国家一级演员刘开逵先生,演绎宋江从懦弱到抗争的转变可圈可点,胡须甚长,为川剧角色老生的重要特征。

此前这里还演过文人戏《情探》,是我极向往之名剧,遗憾不知时间错过,美哉情深词浓,尤其若能在古色古香的清代戏楼聆听,几如人间仙境乎?

置身已有二百七十多年历史的西秦会馆,身后为著名的西秦会馆参天阁对联“钦崇历有唐、有宋、有元、有明,其心实惟知有汉。徽号或为侯、为王、

为君、为帝,当日只不愧为臣”。“萃不泯之忠魂,浩气长留,屡向本朝昭义烈;翊将衰之火德,英风永著,犹从此地郁炎精。”令人感触万分,想必当年看戏之人亦是多有此等壮阔共鸣。

如果时间回溯流传,本人或乃一平民书生,于喧嚣往来人群里,眼见美仑美奂的人物对白,虽非游园惊梦,也堪神思萦绕。

需要正视面对的是传统川剧何去何从的问题,观众减少、人才缺乏、戏目陈旧、场地狭小,都制约着地方戏曲的延续发展,同时普及戏剧知识,激发文化意识,也需有相应名作才能得以共鸣实现。以吾之见,只有以传统为源、顺时势所需,求当今之变,不断凸显经典特色方可继续保持生命力,随着釜溪河畔自贡文化艺术中心“自贡剧场”的新建落成,将势必有助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的自贡一派再次崛起与重现辉煌。

(2015年6月初稿 2015年7月修订)

【看自贡川剧(下)】

谱写中国抗战史诗的自贡篇章

——看现代川剧《还我河山》有感

钟永新

自贡川剧名扬神州,却始终无缘一观,曾在成都艺术中心看过《巴山秀才》,又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看过《易胆大》,都是四川川剧院的精彩作品。今偶见自贡现代川剧《还我河山》公演讯息,特赴观摩,人甚多,男女老少皆有,不多久便已全部坐满。

川剧院演出中心虽看起来比较简易,但此舞台却演过多场知名大戏,如《易胆大》《四姑娘》《夕照祁山》《巴山秀才》《岁岁重阳》《潘金莲》《中国公主杜兰朵》《死神之吻》《人迹秋霜》《刘光第》等,并涌现出魏明伦、南国等优秀编剧,余崇厚、刘开逵等优秀演员,廖忠荣等优秀作曲,相信以后随着自贡川剧新艺术中心的落成会有更好的演出场所和发展机遇。

此戏为富顺才子廖时香先生编剧,内容系反映自贡盐场抗战往事。主要由贺井、卖井、别井、毁井及序幕、尾声构成,整体演出波动人心,其间演员大声呐喊“买架飞机炸鬼子”尤其让人眼睛一润,而小丹桂边舞边唱“我的盐都我的家”也是轻松明快,感动人心。

本戏音乐结合现代与古典乐器,演奏者均在舞台正下方,且再次听闻川剧高腔,唱功极为惊人。舞台也美轮美奂,许多场景营造的颇有艺术气氛,如王四爷之还魂游走、丹桂妹之复活起舞、河山井之出卤见功。

中国抗战历史上的四川自贡饱受日军轰炸却未停产,全市盐场积极增产赶运,并及盐商民众捐金,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今打造此自贡抗战史诗大片正是致敬吾乡前辈。

个人认为是否可以将自贡从1939年设市以来,市政管理的倡导作用及增产赶运的生产场景呈现一些,若是再有冯玉祥将军亲临自贡题字“还我河山”的演绎画面更好也。

(2014年12月初稿 2015年6月修改)

篇四:川剧音乐构成

川剧音乐构成

周企旭

仅从音乐角度看,戏曲音乐的总体构成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部分;但从戏曲“声腔音乐”角度看,中国戏曲剧种可大别为“单声腔”剧种(如秦腔、京剧、昆剧)和“多声腔”剧种(如川剧、滇剧、湘剧)两大类。

(一)川剧声腔音乐

当今川剧,可以用昆、高、胡、弹、灯、吹六种声腔来演唱。这说明川剧是一个兼容性能特别强、音乐薀藏特丰厚的“多声腔”剧种。

a、昆腔 川剧的昆腔,源自江苏的昆山腔,亦称昆曲。单以“声腔”而论,亦统称“昆腔”。在现代的戏曲声腔音乐系统研究中,划归于“昆腔腔系”。

清代的江苏移民多由长江水路入川,先进入重庆,然后再流往川西平原及至省城成都。昆腔入川早期称“苏昆”。因其固有的曲调比较难唱,很少在民间流传,主要搬演于文人官绅之间。嘉庆四年(1800),仁宗旨谕“嗣后各省督、抚、司、道署内,俱不许自养戏班,以肃官箴而维风化”后,昆腔戏班即随之流落民间。同光年间,昆腔在全国已似强弩之末,成都唯一的昆班舒颐班也随之解散。从此,四川专唱昆腔的戏班不复存在,“苏昆”也因语音腔调、伴奏乐器的日渐川化而改称“川昆”。昆腔戏班的完全解体,意味着昆腔的“剧种”意义在四川消失殆尽。不仅专唱昆腔的艺人多参加高腔戏班,而且不少昆腔大幕戏也改用高腔演唱,例如《玉簪记》《红梅记》《一捧雪》等。仅《醉打山门》《醉隶》《坠马》《议剑献剑》《东窗修本》《斩巴》《文武打》《大挂剑》《单刀会》《大小游湖》《金山寺》《拿虎》等折戏仍沿用昆腔。一些由高腔、胡琴、弹戏演唱的剧目,有时也插用一二支昆腔曲牌。一般将某种声腔的首句用昆腔演唱而称“昆头子”。 “川昆”在板式结构和曲牌旋律方面,基本上保持了“苏昆”的原有风貌。常用曲牌如【乍地锦裆】、【景芙蓉】、【八谱】、【尾犯序】、【朝天子】、【黑沙儿】、【梁州序】、【浪淘沙】等。虽仍以竹笛为主要伴奏乐器,但在道白、吐字方面却变“吴音”为“川音”。同时,打击乐一律以四川民间流行的“大锣大鼓”为主,仅兼用少量的苏锣和苏钹,具有比较明显的“川昆”特色。 b、高腔 川剧的高腔,源自江西的弋阳腔。单以“声腔”而论,亦统称“高腔”。在现代的戏曲声腔音乐系统研究中,划归于“高腔腔系”。

高腔亦属从长江水路入川。清乾隆中期,弋阳腔曾与北京语音结合压倒“官腔”(昆腔)而称为“京腔”,并与全国不少地方语音腔调结合蕃衍。因高腔具有“向无曲谱,只沿土俗”、可以“错用乡语”、并对其它声腔剧目“改调而歌之”等特点,故在“移民填川”过程中,“四方土客喜闻之”。

四川的高腔剧目十丰富,一般以“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四大本”来概括。在清代,四川高腔基本上保持着弋阳腔“不被管弦,锣鼓助节,一人启齿,众人帮腔”的传统,并按“同宫相依”的原则把表达不同情感的曲牌分为若干类,节

奏上通行“一字”、“二流”两种板式。与全国其它地方高腔的主要区别,在于结合四川方言,汲取四川民歌小调、川江号子、祭祀神曲、曲艺说唱以及民间打击乐器等发生了重新整合与变化。

清末民初,四川高腔以“资阳河”名旦唐金莲(时称“唐派”)的唱腔为代表。在旋律、板式及套腔锣鼓等方面,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运用的曲牌主干分【一枝花】、【二郎神】、【三学士】、【四朝元】、【五供养】、【六旄令】、【七贤宾】(亦称【集贤宾】)、【八声甘州】、【九转回廊】、【十串金】等类,表达不同情感的弟兄曲牌有两三百支,常用的如【红衲袄】、【新水令】、【江头桂】、【香罗带】、【端正好】、【梭梭岗】、【课课子】等。在板式上,四川高腔的“一字”在清唱时还使用节拍自由的散板,帮腔则为速度较慢的“一板三眼”,唱与帮之间形成节奏对比。同时,帮、打、唱(帮腔、锣鼓套打、唱腔)三者间变化多样、别具一格。例如,帮腔分领、合、齐、混几种形式;“帮”和“唱”之间分一字一帮、帮片断、帮全句、帮几句、先帮后唱、先唱后帮、只帮不唱、帮音调不帮词句等;帮腔时套以打击乐即称“武帮”,不套打击乐则称“文帮”。

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新音乐工作者的记谱整理和创造性加工,川剧高腔实际上已改变“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旧观念和“不被管弦”的传统而增添了管弦乐伴奏,明显地呈现出向板腔体靠近的趋势。

c、胡琴 川剧的胡琴腔,以主奏乐器胡琴得名。单以“声腔”而论,亦统称“皮黄腔”(西皮调与二黄腔的合称),在现代的戏曲声腔音乐系统研究中,划归于“皮黄腔系”。

川剧胡琴腔以小胡琴(类似“京胡”)为主奏乐器,常配以二胡(中音二胡,亦称“川二胡”)、月琴、扬琴等。板式主要有散板(自由节奏)、三眼板(4/4拍)、扣扣板(2/4拍)、平板(有快、慢之分)。与其它省份的胡琴腔相比较,特点是“过门”少,重“跟腔”,包括西皮(分甜皮、苦皮)、二黄(分正调二黄和用唢呐伴奏的老调二黄)和阴调(亦称“反二黄”或“反调”)等三类调性不同的旋律。一般说来,“西皮”调性高亢开朗、活泼明快;“二黄”调性含蓄婉转、悠长缠绵;阴调则属于低回哀怨、凄凉悱恻的悲调性唱腔,带有较为浓烈的四川清音和四川扬琴味。

清末民初,皮黄腔在全国盛行,京班入川演出被称为“大戏”,受其影响,四川主唱或兼唱胡琴腔的戏班随之兴盛起来,并与主唱高腔的戏班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其中,尤以“川西坝”名旦浣花仙(时称“浣派”)和名须生贾培之(时称“贾派”)、天籁(时称“天派”)演唱的胡琴腔享有盛名,并被时人视为川胡琴的“坝调”和“省调”。省城成都的川剧高产剧作家黄吉安编写的“黄本”,即多系胡琴腔演唱而称为“胡琴戏”。

d、弹戏 川剧的弹戏,指用“乱弹”腔演唱的剧目,源自陕西的秦腔梆子(以硬木梆子击节的特点得名)。单以“声腔”而论,亦统称“梆子腔”。在现代的戏曲声腔音乐系统研究中,划归于“梆子腔系”。

秦腔梆子源于陕西、甘肃、山西等地的民歌小曲。因陕、甘一带古为秦地,所以也统称秦腔。秦腔慷慨激昂,苍劲悲壮,分“花音”(欢音)和“哭音”(哀音)两种不同的情感基调,分塌、滚、摇、代、尖五种板式。其中滚板纯为哭音,其余四种都有欢、哭、傲三类。秦腔剧目大多出自民间文人之手,题材广泛,内容

丰富。有反映周、秦至清的各代社会生活的历史故事戏、神话戏、民间传说戏以及社会风情戏。常演剧目如《铡美案》《蝴蝶杯》《和氏璧》《紫霞宫》《斩经堂》《反延安》《春秋笔》《献西川》《八义图》《渔家乐》等。

咸丰、同治以后,随着四川语音的日渐趋同以及板腔体声腔的融汇变化,秦腔梆子的固有风貌已大为改观。川人将渐趋川化但仍保留“梆子击节”特点的梆子腔称为“川梆子”。因主奏乐器大筒板胡俗称“盖板子”,故又常以“盖板子”借代其名。又因历史上曾称梆子腔为“乱弹”,故光绪年间在戏班“两合班”、“三合班”及声腔“两下锅”、“三下锅”流变之际,人们又多沿袭“乱弹”之名,将用“川梆子”演唱的剧目统称为“弹戏”。

川梆子虽然继承了“秦腔梆子”的演唱特点,但由于结合了四川语音、大锣大鼓、民间小调、说唱艺术等,具体内容及说法均有较大改变。例如唱腔总体上分“甜皮”(即原来的“花音”,并以避用半音“4”和“7”为特点)、“苦皮”(即原来的“哭音”),以表达悲、喜不同的情感特色。而其中以一个“皮”字统而分之,则似乎又沿袭了称“西秦腔”为“西皮调”的说法。川梆子的板式主要有倒板、散板、一字、二流、垛板(较之原来“塌、滚、摇、代、尖”的说法,更富有“川梆子”特点)五种。

e、灯戏 川剧的“灯戏”,实指用“灯调”演唱的剧目。单以“声腔”而论,在现代的戏曲声腔音乐系统研究中,划归于“民间歌舞类型诸腔系” 。但在“剧种”意义上,“四川灯戏”又被视为另一个剧种群体。

灯戏的声腔亦统称“灯调”,主要流行于川北、川东地区。一般以“胖筒筒腔”(因主奏乐器“胖筒筒琴”得名)为主,其次是“神歌腔”和杂腔小曲。也还有“灯弦腔”、“老灯调”、“灯句子”、“灯戏正调”等说法。演唱的剧目,多以近代下层人民的生活内容为题材,如《驼子回门》《打城隍》《请长年》《课子图》《张浪子薅豆》《黄草坡》《闹窑》《花鼓闹庙》《王小二闹店》《王大娘补缸》《鲤鱼哥讨亲》《黑狗儿报喜》《借东西》《小放牛》等。

道光以后,“四川灯戏”因“灯班”的活动频繁而渐被视为一种民间小戏的群体流行于四川各地。并因地域、方言和剧目、音乐、表演等差异,形成了相对不同的地方风格和特色。较有代表性的如流行于南充地区的“川北灯戏”、流行于涪陵地区的“秀山花灯戏”、流行于雅安地区的“芦山花灯戏”、流行于泸州地区的“古蔺花灯戏”、流行于乐山地区的“夹江堂灯戏”、流行于梁平县的“梁山灯戏”、流行于巫山县的“踩堂戏”等。

20世纪80年代,川剧的灯戏与“四川灯戏”互相借鉴、互相交叉而并行不悖。但从“声腔音乐”角度看,其剧目、表演、音乐等方面的区别并不明显(同样的史料,既用于川剧的灯戏,也用于“四川灯戏”)。例如,曾引起国内戏曲界关注和好评的川北灯戏《包公照镜子》《灵牌迷》《赶隍会》《郑板桥买缸》等剧目,皆是由川北地区南充、岳池、苍溪等地的川剧表演团体演出。

f、吹腔 吹腔源于明代的“四平调”受昆山腔、弋阳腔影响之后。长期保留“吹腔”并习称“吹吹腔“,是川剧声腔音乐的一个特点。由于清代的四川主要流行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所以清末民初中国国体走向”共和“之际,四川戏曲界流行着“五腔共和”的说法。而一直保留在川剧剧目中的“吹腔”,则被一般不谙戏曲声腔音乐者忽视。

“吹腔”流入四川的时间大致同于秦腔。从现有资料看,不见与曲牌体的昆、弋腔同台演唱的记载,却常见与板腔体的“秦腔梆子”结合演唱。由此推断,“吹腔”入川路径主要是旱路的陕甘地区。康熙五十一年(1712),四川绵竹县令陆箕永的《绵竹竹枝词》就有“一派秦声浑不断,有时低去说吹腔”的记载。乾隆年间李调元的《雨村剧话》也称:“又有吹腔与秦腔相等,亦无节奏,但不用梆而和以笛为异耳,此调蜀中盛行。”也就是说,康、乾时期的四川,吹腔与秦腔比较接近并常结合一起演唱。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吹腔虽与秦腔结合演唱“但不用梆”;二是秦腔用弹拨乐“月琴应之”,吹腔却采用管乐而仅“和以笛”。从陆箕永和李调元的记述便可得知,当时的吹腔,音调较秦腔稍低一些,旋律多带有感叹、悲伤的情感色彩。戏曲研究中记载主唱吹腔的剧目有《闹店》《遣将》《何文秀》《淤泥河》等。

道光以后,皮黄腔占居全国剧坛的主导地位,吹腔在诸腔融汇与流变于四川的漫长岁月里,也渐而转入“皮黄腔系”:一方面,随着秦腔的式微和胡琴腔日兴,演变成四川胡琴腔中的“二黄平板”(保留吹腔的基本旋律、板式却不“和以笛”,类似京剧皮黄腔中的“四平调”),经常演唱的川剧剧目如《长生殿》《天仙送子》等;但另方面,依然长期保留着专唱“吹腔”而仅“和以笛”的剧目,例如至今仍经常演出的川剧著名传统折戏《宋江杀惜》。

(二)川剧主要器乐

川剧器乐主要分打击乐、管乐、弦乐三部分。长期以来,川剧界习称器乐为“场面”,并称打击乐为“硬场面”,称管、弦乐为“软场面”,一切器乐的运用,皆在“鼓师”的统一指挥下进行。

a、打击乐 打击乐的乐器主要有锣(包括大锣、小锣、马锣、更锣、包锣等)、鼓(包括大鼓、小鼓、二鼓、盆鼓、战鼓等)、钹(包括大钹、苏钹 、镲子、铰子等)、板(包括提手、梆子、碰铃、木鱼等)四类。

川剧打击乐主要源于巴蜀地区的“端公锣鼓”和“秧歌锣鼓”,具有音色粗犷悠扬、节奏铿锵明快等特点。常用曲牌有【单锤】、【一锤半】、【三锤】、【四锤】、【连五锤】、【赶锤】、【长锤】、【亮子】、【冲头】、【冒子】、【霸王鞭】、【凤点头】、【狗撵羊】、【大分家】等。其作用一是配合演员的身段动作;二是引导或结束唱腔;三是伴奏念白或加强语气;四是烘托气氛或渲染情绪。打击乐器有时也用来摹拟凤、雨、雷、电等自然音响效果。川剧打击乐用来表现气势宏大、情绪激烈的戏剧场面常采用“大锣鼓”;而表现文静闲适、轻松活泼的场面则常运用小锣、小鼓、铰子等乐器并习称“小打”。城市剧场兴建以后,川剧打击乐的音量渐渐由大趋小。

b、管乐 川剧管乐的主奏乐器是竹笛和唢呐。长、短竹笛常分别用于伴奏不同情绪的戏剧场面。吹腔戏《宋江杀惜》和昆腔戏《醉打山门》《拿虎》等,基本上全用笛子伴奏。竹笛有时也用于摹拟声声鸟鸣或习习微风等自然音响。

唢呐是川剧管乐中很有特色的乐器,经常运用来表现各种声腔剧目的情绪或情势的变化。例如伴奏胡琴戏中表现高昂、激越情绪的【老调】;伴奏高腔戏中表现喜悦、欢快情绪的【七句半】;伴奏灯戏中表现滑稽、幽默情趣的【望山猴】等。尤其是对于昆腔曲牌【朝天子】、【黑沙儿】、【雷神报】等昆腔曲牌的伴

奏,地位十分突出。川剧唢呐在伴奏其它声腔曲牌的同时,也形成自身不少表现力很强的曲牌程式。如表现冲锋陷阵情势的【炮火门】,表现别后重逢情感的【哭相思】,表现悲痛哀悼之情的【哭皇天】,表现愉悦欢畅之情的【小开门】等。剧中的鸡鸣与孩啼等自然音响,也常采用唢呐摹拟。

c、弦乐 川剧弦乐的主奏乐器是胡琴,包括小胡琴、二胡、板胡、盖板子、胖筒筒等;常用弹拨乐器有扬琴、三弦、月琴、琵琶等。小胡琴与京剧的京胡相类但称为“川胡”,是川剧胡琴腔的主奏乐器;盖板子系梆子腔的主奏乐器,故川剧弹戏亦以“盖板子”代称;而胖筒筒,则既是指川剧灯戏的主奏乐器,又是指一种灯戏曲调。

川剧弦乐不只是各种声腔的伴奏乐,同时也是渲染气氛、表现情绪的演奏乐。有些乐曲,通常具有较为独立的演奏意义。例如用于摆酒、打扫场面的【汉东山】,用于婚嫁、欢宴场面的【小开门】,用于梳妆、整容场面的【傍妆台】,用于针织、搓线场面的【沙打鸡】,用于摘花、扑蝶场面的【偏花月】,用于拜佛、讲经场面的【普安咒】,用于游园、赏景场面的【柳青娘】,用于金殿议政场面的【朝天子】等。

篇五:川剧变脸表演

川剧变脸表演

川剧是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一环,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它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情感的变化。川剧演出中,随着剧情转折,人物的情绪也相应变化,川剧变脸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情绪及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川剧变脸是川剧艺术中用于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抽象主义手法。由于具有新、奇、快、爽的特点,川剧变脸近年来炙手可热,蔚然成风。

变脸是四川地方剧种川剧的表演绝活,产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最早用于传统折子戏《归正楼》,戏中一名叫贝容的侠客为了救人方便,变脸数张,从此这种新奇的表演方式就延续下来。清末民初,川剧进入一个兴盛时期,名角辈出。其中,以扮演文武小生而享盛誉的有康子林(公元1870年-1930年)和曹俊臣(公元1882年-1946年)。追溯起来,当今风靡演艺圈的”扯线变脸”绝技,便是在他两人艺术竞赛与交流中催生出来的。

话说清乾隆、嘉庆年间,每至逢年过节之际,在四川乡镇村落码头处林立的庙堂都会搭起戏台以作庆典,久而久之,川剧就在街头巷尾之中渐成气候。清代“两湖填四川”,为蜀地的文化带来了诸多新元素,昆、高、胡、弹、灯,诸腔戏班汇集入巴蜀各大城中的酒肆街坊之中,生、旦、净、末、丑同亮相于茶馆的小戏台之上,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才改称“川剧”。

川剧的“变脸”被称为“国宝、绝活、奇观”,变脸艺人头一扭,手一挥,黑脸、白脸、花脸、红脸、人脸、鬼脸,唰唰 唰十几张脸就能变出来。有报道说,变脸艺人最快的速度就能达到,270分之一秒就能变出一张脸,或威武正气,或狰狞可怖,或滑稽逗乐,任观者如何凝神定睛也看不出丝毫破绽,看过之后,无不惊叹。田汉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看后说:“四川戏关于变脸之类具有特长,不知何故。”

变脸之于川剧,有如喷火之于秦腔,皆属招牌路数、看家绝技!

在成都川剧变脸表演的地方很多,鉴于很多地方表演质量都不高,推荐几个比较正宗的表演地:

蜀风雅韵该剧场的前身是民间的一个川剧戏曲班,前些年为了旅游文化的需要、开发旅游,该剧场聚集了川剧行业中数位名角,展现川剧的各种明间绝活,有较强的观赏性,在川剧行业中有很好的口碑。

锦江剧场的特色就是经常有传统的川戏看,很多中老年人都喜欢到这里来,看场川戏,喝上一杯茶,真的是一种享受啊。演出很精彩,变脸喷火都有了,非常值得一看,很有特色的。川剧变脸秀,效果非常好,剧情完整,高潮跌宕,舞台效果唯美。

成都锦里三国茶园以表演传统特色节目川剧变脸和茶艺见长,园内游客络绎不绝。芙蓉门川剧表演演员长期在该地表演特色川剧变脸,他们的表演很正宗,剧情跌宕起伏,舞台效果逼真,川剧氛围浓郁。在观赏川剧变脸的同时还能同时看到长嘴壶茶艺表演,喝上一杯芙蓉门创制的特色茶品“芙蓉绿雪”,不仅是享受了一场视听上的盛宴,也是一场味觉、嗅觉上的享受。

川剧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面对凶猛的野兽,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唬入侵的野兽。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 “抹脸”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於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

鼻子上。如果只需变某一个局部,则油彩只涂要变的位置即可。如《白蛇传》中的许仙,《放裴》中的裴禹,《飞云剑》中的陈仑老鬼等都采用“抹脸”的手法。

“吹脸”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必须注意的是:吹时闭眼、闭口、闭气。《活捉子都》中的子都,《治中山》中的乐羊子等人物的变脸,采用的便是“吹脸”的方式。

“扯脸”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方法。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的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带上之类)。随著剧情的进展,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将它扯下来。如《白蛇传》中的钵童(紫金铙钵),可以变绿、红、白、黑等七、八张不同的脸。再如《旧正楼》中的贼、《望娘滩》的聂龙等也使用扯脸。“扯脸”有一定的难度。一是粘脸谱的粘合剂不宜太多,以免到时扯不下来,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脸谱都扯下来。二是动作要干净利落,假动作要巧妙,能掩观众眼目。

还有一种方式是“运气变脸”。传说已故川剧名演员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时,当琴童报告司马懿大兵退去以后,他能够运用气功而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意在表现诸葛亮如释重负后的后怕。

总之,变脸在川剧中是很绝的一门技艺,已被其它兄弟剧种所借鉴,并且已经流传国外。 1987年,文化部又正式出文,将川剧变脸艺术列为国家二级机密,这也是中国戏剧界惟一一项国家机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条例,故意或者过失泄露,情节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川剧变脸总是让人感觉神秘莫测,那一张张色彩斑斓的脸谱究竟是如何被一层一层揭开的呢?揭下来的脸谱又是如何被变走的?变脸是魔术吗?还是绝技呢?

琢磨变脸绝技从学习制作脸谱和衣服开始。对变脸人来说,服装和道具至关重要,都是特殊制作的。脸谱是变脸的第一件道具,一张好的脸谱不仅要美观,而且还要毫无破绽。但是要想变脸,没有脸谱是不行,可是如果脸谱不合适不贴脸,既影响变脸的美观,又影响变脸的速度。有一种取模的方式可以制作脸谱,在模具上画脸谱,这样画出来的脸谱就像是在自己脸上画的一样。再戴上这样制作出来的脸谱竟然是那样的严丝合缝。

变脸的道具除了脸谱,还有就是衣服,变脸的秘密也就藏在这衣服上。

变脸到底是什么?脸谱、衣服、衣服上的机关,再加上手上的一些道具。但是有了这些还不够,就像魔术师一样,都是靠千锤百炼练出来的娴熟的手法。因为手法非常快,快到你无法看出破绽才显得它神秘。十几层脸谱神不知鬼不觉被扯走,变脸暗藏机关。

川剧化装,其精致与艺术性,不亚于京剧,净和丑都有脸谱,丑角的脸谱是在鼻梁上涂上白色方块,人们称为“化鼻梁”,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寓庄于谐。净角又称花脸,脸谱造型丰富多彩,忠奸分明,黑色代表刚毅正直,白色代表奸诈狠毒,红色代表忠勇性烈,绿色代表侠骨义肠,蓝色代表刚强坚毅,黄色代表残忍暴虐,金银脸代表神圣威严。历史上川剧没有专职的脸谱画师,演员都是自己绘制脸谱。在保持剧中人物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演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绘制脸谱,以吸引观众注意。

此外,川剧脸谱历史上都是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承,师傅怎样画脸谱,口传身教于徒弟。既是口传心授,又是制胜法宝,所以川剧脸谱历史上就缺少纸面的图像记录。

现在经过调查,川剧变脸这项艺术的民间传承人较具名气的有以下几位:

1、康子林

一作芷林,名学清,别号二蛮。四川邛崃县人。8岁学艺,10余岁入老庆华班,相继受业于名旦彭元子、名小生傅莱生、何心田。12岁登台,曾先后搭明珠、翠华、长乐、燕乐、宾乐各班,为观众所喜爱。1912年初与杨素兰、萧楷成、唐广体等发起川剧著名班社“三庆

会”,自任会长。并成立研精社,致力于川剧改良工作。把昆、高、胡、弹、灯几类剧目综合在一起,对川剧的发展和艺人的团结起了促进作用。又开办升平堂培训科生。能戏很多,文、武、唱、做,高、昆、胡、弹无不擅长。功底深厚,嗓音清脆,吐字清晰,行腔委婉,韵味隽永,声情并茂。刻画人物细致真切,性格鲜明,形神毕肖。尖子、翎子、变脸等各种技艺俱佳。在《评雪辨踪》中饰吕蒙正,着重刻画其冷、窘、酸态,有“活蒙正”之誉。饰《八阵图》中的陆逊,困阵时有耍翎、飞冠、甩发等绝技。时人赞他“功盖三庆会,名成八阵图”。代表剧目还有《三变化身》、《情探》、《三难新郎》、《醉战雍州》、《白蛇传》、《红袍记》、《彩楼记》、《琵琶记》、《刀笔误》、《离燕哀》、《情天侠》等。平日好读书、作画,喜唱扬琴。作风俭朴谦和,奖掖后学。热心公益,名噪剧坛,川剧界尊为“康圣人”。晚年带病坚持演出,辛劳过度,殁于重庆。

2、王道正

四川省川剧院年近花甲的著名演员王道正。他具有变脸的先决条件:自幼主攻武生,有扮相,有嗓子,有硬功夫,曾在《白蛇传》中饰演男青儿,《吕布与貂婵》中饰演吕布,革命现代戏《智取威虎山》中饰演杨子荣,唱做双美。他还擅演《江东桥》、《打瓜招亲》、《凤仪亭》、《扫华堂》等一大批传统武生戏,这就使他的表演具有一股“帅”气,举手投足,台步身段,皆焕发出一种狞厉美和造型美。他曾随同剧院先后出访联邦德国、荷兰、瑞士、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东西方国家以及港、台地区,1996年10月,王道正赴香港参加香港各界人士庆国庆、迎回归文艺晚会,演出川剧变脸绝活,被香港《大公报》称作“变脸王”。

3、彭登怀

在央视版《笑傲江湖》中余沧海应该说是最具亮点的人物之一,川剧中变脸绝活的运用,不仅令金庸原著中的余苍海锦上添花,神奇的变脸表演也让许多观众一饱眼福。彭登怀是四川省川剧学校讲师,自幼酷爱川剧,尤其钟情于川剧变脸。他的变脸术炉火纯青,快捷神奇,天衣无缝。1993年首推九张脸谱,独领风骚。1996年他的绝技轰动了东南亚,马来西亚巨商曾出重金购买他的“版权”,被他断然拒绝。1999年2月,应新加坡、台湾电视台邀请,彭登怀赴新加坡演出。22日,在狮城克拉码头剧场,彭登怀以25秒变14张脸谱,变回本脸后还原回4张的成绩,打破了1998年以25秒变12张还原3张的纪录,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4、康勇

他是1970年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市一个偏远小镇上的山里娃。他是国家一级特技演员,川剧青年表演艺术家。擅长变脸,吐火绝技。康勇不仅创造了20秒钟变完15张脸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他还拓宽了变脸的领域,不但能变各种传统脸谱,还能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进行变脸。他在进一步提高变脸技艺的同时也研究同时改变服装。年轻的康勇先后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获得了“巴蜀怪客”“川蜀骄子”“青年变脸王”等称号。

5、陈万华

他是导演,也是川剧变脸的开拓者;他为了振兴传统川剧,力求后继有人,为立志攀登高峰的青年提供苦学变脸绝技的平台。他就是乐山市川剧团被戏迷们誉称“变脸魔鬼”的国家二级演员陈万华。为促进中日两国人民的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1991年春,陈万华应邀随乐山市川剧团赴日本访问演出。

在川剧《白蛇传》水漫金山寺一场戏中,陈万华担任“紫金铙钵”的角色。当白娘子统率众水族鱼兵虾将水攻金山寺,法海和尚传令“紫金铙钵”与白娘子鏖战之时,陈万华一个跟斗,闪跃登场,上?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桑布浣恿涑?张红黄蓝紫色的脸谱,顿时惊得日本观众连声呼叫“魔鬼”。此后,陈万华就有这个“变脸魔鬼”的誉称。

2001年秋,韩国举办“四川美食艺术节”,陈万华随四川代表团赴韩国进行文化交流。

他施展川剧“变脸”才艺,连续在首尔新罗饭店的豪华舞台上表演川剧“变脸”功夫,长达6天。每次变出各种“赤橙黄绿青蓝紫”演变的不同脸型15张。韩国政府官员和各界人士数万人观看表演后,连连鼓掌叫绝。当地8家报刊电台连续报道,赞誉陈万华是“中国川剧变脸最佳者之一。”

7、刘昌伟

成都芙蓉门创始人,12岁随祖父刘忠贵学习川剧武生、变脸,舞狮,掺茶,师承祖传。其祖父刘忠贵从小耳濡目染并习得一身江湖技艺。后将这些面临失传的绝活全部传授给刘昌伟。刘昌伟为了将祖父的传统技艺传承下来,又有感于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而创立了芙蓉门。

在长嘴壶功夫茶艺上占有一席之地后,他又另辟蹊径专研川剧变脸,第一次川剧变脸的圆满成功使他坚定了追求艺术的决心。他坚持通过创新来改变原来比较死板的变脸动作与手法,在传统变脸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刘昌伟的变脸动作干净利索,手法精湛,步伐矫健,每变一张脸都是精彩绝伦,刘昌伟的精彩表演,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征服了无数的观众。刘昌伟在川剧变脸和长嘴壶壶功夫茶艺这两个行业潜心研究已有15年,亲授门徒200余人,遍及世界各地。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