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庄子《逍遥游》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30:53 字数作文
庄子《逍遥游》赏析字数作文

篇一:庄子赏析

庄子的“逍遥游”

——我读《庄子·逍遥游》

2003级汉语言文学 200330290066 欧敏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开篇之作,也是庄子代表之作,列于《内篇》之冠。《逍遥游》的思想贯穿了《庄子》全书,而其中的“逍遥游”又成为了庄子思想的核心。因此,要探讨《逍遥游》,首先要了解“逍遥游”之意。

何谓“逍遥游”

可以明见的是,历代学者对“逍遥游”的含义进行了大量精当的诠释。其中,陈鼓应认为:逍遥游,主旨是说一个人当看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而使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虽然各家说法纷纭,各有千秋,但是其根本点是一致的,即逍遥游有自由自在之意。

我认为,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

庄子在《逍遥游》的开篇就描绘了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上者九万里”的大鹏,“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的蜩与学鸠,紧接着又写了“不知晦朔”的朝菌和“不知春秋”的蟪蛄,“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这些事物形象虽有“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区别,但它们对外部事物的依赖性是一致的,都是并不得逍遥游,进不了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然后又通过三个层次的人物再次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自不必说;“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仍“犹有未树”;列子虽已“御风而行,冷然善也”,但仍“犹有所待”,自然不能算是逍遥游。怎样才能“无所待”地逍遥游呢?庄子于是言曰: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最后,庄子一语点破“逍遥游”的真正含义:“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无名”,即“不以天下为事”。“无功”即“不以物为事”。这两者都是对身外之物的否定。意即“无待”,即超越,摆脱人对外物的依赖,人的思想、行为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而“无己”,就是“丧我”,是对自我的否定,也就是淡化,乃至彻底消除矛盾对立体中的自我,摆脱自身形体与精神的关系,与万物浑为一体,从而实现优游自在的精神自由。

“无己”是其中最重要的观点,因此,为了阐明这一观点,庄子塑造“至人”的形象。作者先通过尧让天下之事,写许由“予无所用天下为”,表明君不足贵,权不足惜,天下无所用。接着,又通过肩吾和连叔的对话,描写了“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神人形象, 她从不“以物为事”,但是能够“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旁礴万物以为一”,能够“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庄子逍遥游理想的完美体现者,也可以说是庄子对“逍遥游”的具体形象的诠释。

缘何“逍遥游”

庄子的“逍遥游”是自由之游,也是体道之游。之所以要追求精神自由,是因为人在现实中的不自由;之所以要体道,是因为社会现实遮蔽了道。人生苦难,社会黑暗,是进行“逍遥游”的根本原因。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但是,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混浊,“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于是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精神世界里寻求解脱。

在《逍遥游》的最后一段,庄子极其生动幽默地写了自己与惠子辩论有用与无用、大用与小用之事。庄子认为小用不如大用,无用就是大用,只有“无所可用”,才能“物无害者”,才能摆脱羁绊自由的糜烂社会,才能“于

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永做逍遥游。可见,庄子所处的社会战争连绵,民不聊生,混浊不堪,不能容忍人生本性对自由自在的追求,是庄子“不可得也”,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可限制,绝对自由的逍遥游的本源。

《逍遥游》的艺术特色

庄子的《逍遥游》借助一系列虚构的故事和形象,使其具有“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艺术成就。

首先,最突出的是运用了丰富生动的想像。庄子使用了大量奇特的事物,奇特的境界来说明观点。“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上者九万里”的大鹏英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令人咋舌,更令人神往。庄子的想象看似随心所欲,却并非空口诳言,仔细研读,可以发现那都是独具构思。比如他写鹏之大,实则是要形成一种对比——以鹏之大比人之小。大鹏乘风而飞,尚且要有所待,人生的不自由不难想象。在庄子的笔下,鱼可以化而为鸟,怒起而飞;人亦可有“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者。他所想像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境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庄子的描绘让人虽知其虚,却宁信其有。能把缥缈想象写得如此实在,如此美妙,除了庄子,恐怕再无了。

其次,则是大量的运用寓言故事来创建完美的意境。鲲鹏的变化的描绘,尧让天下之说,肩吾与连叔的对话等等寓言的运用,使得庄子的思想在具体化的同时,也更为深刻。尤其在文章结束时,庄子与惠子的对话,先是关于大瓠的辩论,又插入了不龟手之药的故事,再讲大樗时又插入了狸狌和嫠牛的寓言。庄子通过了寓言套寓言的形式完美的结束了《逍遥游》全篇。

总之,由于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对绝对自由的人生理想的追求,庄子的名篇《逍遥游》充满了幻想般的神话色彩,在妙趣横生,瑰丽宏伟的行文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逍遥游》的奇特幻想和其中包含的无欲无求的追

求绝对自由的思想,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庄子之后,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变化,庄子及其《逍遥游》一直并将永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积淀泽被后世子孙。

参考书目:

王凯《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胠箧》

《庄子·天地》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篇二:从《逍遥游》分析庄子的文学创作

从《逍遥游》分析庄子的文学创作

“意出尘外,怪生笔端”,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他的《艺概·文概》中这样评价《庄子》的创作。在这本著作中,庄子为我们描绘出一个超凡脱俗、闻所未闻的世界,庄子的用笔极为传神,读到尽情处不仅拍手称快;庄子的思绪极为飘逸,令读者随其文字神游万里。《庄子》不仅仅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更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历来人们对其思想的精髓深究不止,现在我将从文学创作的方面讲述《庄子》不一样的味道。

在走进这部瑰丽奇谲的巨著之前,先让我们探讨一下它的写作背景。

庄子是宋人,故里为宋国蒙邑,即今河南商丘东北,那么《庄子》自然是以宋国文化为背景产生的。《史记》中记载:“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因而宋国文化大多为遗留下来的殷商文化,因而它不同于重视礼乐与制度的周文化。首先,作为亡国之后,宋民有很浓的“遗民”思想,在表面上服从周王朝的统治,但是内心深处却埋藏着对周王朝的仇恨和抗拒,以及固守殷商文化的执着。“这便是异端思想和怪诞学说得以滋生的沃土腴壤”。在这种双重文化的影响下,庄子在文学创作中继承两种文化的优点:既继承了殷商文化重自然、好幻想、奇幻浪漫的文化思维,这是《庄子》书中对自然的崇尚、对万物的热爱和寓言故事的精神来源;另一方面,庄子也吸收了周文化关注现实、崇尚理性的传统,因而一部《庄子》无论如何神奇荒诞,始终都贯穿着对宇宙和人生的理性思考。

其次,据《战国策》、《左传》等记载,宋国水、火、虫、风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再加上宋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并不为外人所认同,反而被认为迂腐滑稽,这对宋民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是极大的打击。内忧外患、人祸天灾,使宋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现实生活的压抑之下,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理想与抱负,只能寻求精神世界的自我解脱。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下产生虚幻飘渺的思想。庄子正式在上述的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天生的叛逆愤世使他走向逆反虚无,极端的苦闷压抑又使他追求至乐无忧,从而使庄子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自由超旷的人生哲学,发出了惊世骇俗的奇谈怪论。”(刘生良《鹏翔无疆——<庄子>文学研究》)

最后,还得益于宋国特殊的地理文化环境。宋国不仅以殷商文化为根源,同时也是道家文化的根据地。在庄子之前,此地就聚集着众多道家的宗师。据《庄子》记载,老聃、南郭子綦等先后游学于此。如《齐物论》云:“南郭子綦隐机而坐”。春秋、战国时期,尚有墨翟等思想家出生于宋。庄子生于此、长于此因而也最能体现商宋文化的特色。

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便是“逍遥”二字,因而《庄子》一书的首篇便是《逍遥游》,凡痴迷与庄子者无不醉心于《逍遥游》,司马迁、郭象、韩愈如此,近代的胡适、冯友兰、闻一多亦是如此。庄子的逍遥是写庄子的境界,后代醉心于此的人往往由于本身的见解、体验和心境的不同,对“逍遥境界”的含义常有着截然相反的解读,这种误解从向郭的《庄子》注开始,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尤其是对于文章中的意象,例如大鹏,是否为逍遥更是争论不休。

在《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中,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怠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知识没有尽头,人应该顺其自然。在庄子看来人们若按各自片面的观点辩论,既无法得出最后的结论,也无法决定哪一面的是非。他在《齐物论》中曾说:“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我果非也邪?”另一方面,庄子认为是、非等观念都建立在个人有限的视域范围内,因而都是相对的。《齐物论》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事物永远都是变化的,没有绝对的是非,一切都是相对的,这也是道哲学家思想的根本。冯友兰先生在《新原道》中说:“道家求最高知识及最高境界的方法是去知。去知的结果是无知。但这种无知是经过知得来的,并不是未有知以前的原始的无知。”因而知识是没有最终的“终极”的,但是追求理性和真理的过程便是“去知”的

过程,便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有如此的文化和地理背景,再加之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精神境界,也无异于庄子会写出如《逍遥游》、《齐物论》、《秋水》等一篇篇奔放飘逸、神奇莫测的文章。下面以《逍遥游》为例,分析一下庄子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首先,庄子文章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一个个光怪陆离、荒诞虚幻的意象,这也是《逍遥游》等文章晦涩难懂、使后人反复琢磨研究的原因之一。据学者统计,《庄子》一书中各类形象约有300个,除了老聃、南郭子綦等真实的历史人物之外,大部分都是根据神话传说改编加工过、或凭空捏造的圣人、得人、大人,还有一些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形象。在《逍遥游》一文中,便有鲲、鹏、蜩、学鸠、朝菌、蟪蛄、冥灵等拟人化并寄托庄子某种思想的生物,也有北冥、南冥、息、野马、六气、河汉、秕糠等非生物,也有彭祖、商汤、棘、宋荣子、列子、尧、许由、肩吾、接舆、惠子、魏王等历史人物。“鲲”、“鹏”、“蜩”、“学鸠”、“北冥”、“南冥”等意象源于现实生活,但却被作者赋予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思想含义。如“鹏”,现实生活中的大鹏鸟在庄子笔下就成为“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神鸟,并让这之后的历代学者为其文学形象而痴迷。又如“北冥”“南冥”,翻译过来只是“北海”和“南海”之意,但并不是任何实际存在与地球上某一空间的海,它们都是庄子虚构出来的空间,是超越现实的存在。有趣的是,庄子常常将自己作为自己文章中的形象,根据需要任意变形,以文中意象之口述说自己的想法。如《逍遥游》中,有一段“肩吾问于连叔”,“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用肌肤若冰雪,不食五谷,乘云御龙的神人表达自己所向往的神人的生活。

其次,庄子最大的特点便是运用寓言,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故事短小精湛,脍炙人口,发展到最后形成现在妇孺皆知的成语,如望洋兴叹(《庄子·秋水》)、朝三暮四(《庄子·齐物论》)、鹏程万里和扶摇直上(《庄子·逍遥游》)、东施效颦(《庄子·天运》)、邯郸学步(《庄子·秋水》)、井底之蛙(《庄子·秋水》)、越俎代庖(《庄子·逍遥游》)等,这些故事或是用来阐释庄子的政治思想,或是揭示社会现实。这些故事演变来的成语在后世仍有很大的警示教育作用,故事短小而寓意深刻。另一方面,庄子的哲学思想大部分也是通过这些寓言故事体现的,用这样一种极为浪漫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万事万物的认知,形象生动,但也因为其隐晦,后人对他真正的思想内涵莫衷一是。以《逍遥游》为例,文章开头关于鲲鹏的寓言,可见庄子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性思考,而后又引出蜩与学鸠的对比,后面又有列子等人的出现,在惠子与庄子的论辩中也有“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和“大而不用”的寓言。正因为庄子是用寓言这种象征性的文体,因而一种意象可以有不同的象征对象,有人认为大鹏去留由心,是逍遥的,也有人认为大鹏有所凭借,是不逍遥的。“好文者资其辞,求道者意其妙,泊俗者遣其累,奸邪者济其欲”,不同背景不同心态的人读《庄子》都会有其对这些寓言和意象的特殊理解,因而从古至今的学者对“逍遥”的理解大不相同。

第四,辩对艺术,也是庄子政治思想表现的最主要的方式。无论是故事性的对辩还是论说性的对辩,无论是一问一答的对辩,还是多人对辩,都有其独特的哲学魅力和美学艺术。 在《逍遥游》一文中,就有惠子和庄子的二人论辩,庄子往往不直接回答,而是采用寓言故事,且用得恰如其分,充分表现了他的辩论才能。惠子说庄子其人、其言如一个虚空而且硕大的大葫芦,大而无用。庄子在辩驳时,不证明否定,也不一条条列举自己的优点,而是举了一个“不龟手之药”的故事:同样是一种药,有人拥有它,但终身困顿;有人拥有它,却被封王封侯。庄子用这故事来说明惠子只能用小而不能用大,与庄子的境界相差太远。庄子的这种辩论方式,不仅有趣而且可以有力地回击对方。庄子的论辩既充满趣味,又融入了诗情画意。如《逍遥游》中,庄子借用连叔的话描述神人及其生活:“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庄子富有诗人的想象力,他的文章有散文的飘逸,他的论辩又有论述文的严谨。其回归自然的生活理想,原本就是诗化了的人生。他寄情于自然,把自己与自然和“道”融合在

一起,人在大自然中,就无所谓得失,无所谓生死。

《庄子》一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和文学思想,成为我国浪漫文学、象征文学的开端。 无论是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还是文学思想。

篇三:逍遥游 赏析

古代散文中的一道异观——《庄子·逍遥游》赏析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它的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逍遥游》很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出其散文的文学风格和成就。这里入选的并非《逍遥游》全篇,只是节录了开头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已经可以反映全篇的风格和成就。

这段选文共有三个段落,下面逐段讲解(此文的分段与课文的分段有出入——编者注)。 开头一段,从“北冥有鱼”起至“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止。作者大笔挥洒,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北方深海之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鲲。这条鱼的巨大,已经够令人惊奇的了,而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这怎不令人感到神奇万分呢?应当承认,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是人们绝对不曾见过的,但想像力丰富的庄子却偏要让你相信世间有此二物,特意对它们进行一番形象化的描写。描写的重点是大鹏:这只神奇的大鸟岂止是大,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它积满气力,怒张毛羽,一振而飞上天,翅膀像遮天盖地的大块云影。接着,作者又假借所谓《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他的描写是可信的。《齐谐》上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先拍击水面,滑行三千里,然后盘旋宛转,靠风气相扶,直冲云天,到达九万里高空。起飞之后,历时六月,方才止息。”那么,九万里高空又是什么景象,究竟如何高远呢?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腾,微尘浮动来形容,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形容和打比方,无形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像,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像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像了。

接下来,作者为了说明“有所待”与“无所待”、小与大的区别,以及小与大之间思想境界和见识的悬殊,而连续打了一系列的比方。先以水与舟的比喻,说明“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正如同“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这是为了证明:大鹏的高飞南迁,凭借的是九万里的大风,这还是“有所待”的,没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游”,也就是没有达到作者理想的绝对自由境界。接着,作者又童话般地叙述了蜩(即蝉)和学鸠(小鸟名)对大鹏的嘲笑。蜩和学鸠局促的天地、渺小的见识,自鸣得意的口吻,以及它们毫无自知之明的对大鹏的奚落和嘲笑,本身就表现了它们的可怜和可笑,从而也有力地说明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下文的朝菌、蛄与冥灵(大乌龟)、大椿的比喻,长寿者彭祖与众人的比喻等,自然就说明了“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作者作了这一系列的比喻,是为了说明:这些人和物之间小大之辨十分明显,但都毫无例外地没能达到超脱一切的“逍遥游”的境界。 文章的第二段,从“汤之问棘也是已”到“此小大之辩也”止,大意是说:商汤王问他的臣子棘:“上下四方有极限吗?”棘回答说:“无极之外,又是无极。在那不毛之地的北方,有一个广漠无边的大海,就是天然的大水池。那里有一条鱼,它的宽度有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遮天盖地的云,它乘着羊角旋风直上九万里的高空,越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飞往南海。沼泽里的小麻雀讥笑它说:?它要到哪儿去呢?我腾跃而上,不过几丈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这也算是我最好的飞翔了。而它究竟要飞到哪儿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啊!”

这一段,假托古人的话,再一次形象地描绘了鲲鹏的神奇变化,以及大鹏雄奇壮观地展翅南飞,也描写了小鸟对大鹏的讥笑。这段描写,内容上与上文有明显重复之处。这种写法在一般散文家笔下很少见到。其实这正是庄子的有意之笔。《庄子》的《寓言》篇中说:“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是有所寄寓之言,重言是重复之言,卮言是随意变化之言。庄子说他的文章中寓言和重言所占的比重很大,随意变化的“卮言”则日出不穷,这很合于自然之道。这四句话实际概括了庄子散文的特点。“汤之问棘也是已”一段在本文中的运用,正是通过“重言”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小大之辩”的理解。通过这一段与开头部分那一段的呼应和印证,更显出大鹏形象的高大雄伟和那些小虫小鸟的渺小卑微,从而以鲜明的“小大之辩”来说明了“小知(智)”不及“大知(智)”。

第三段从“故夫知效一官”至“圣人无名”,在进行了上述那一番奇异无比的比喻和描述之后,逐次展开

了对处于不同思想境界的几种人的描写和评论。庄子告诉我们:有些人智慧能胜任一个官职,行动能庇护一乡之众,道德能符合一个国君的要求,而才能得到全国的信任,他们虽然自我感觉都不错,但也只不过像仅仅能腾跃几丈的小麻雀罢了。宋荣子禁不住要嘲笑他们。宋荣子能做到让全社会都赞誉他,却不会因此更加努力;整个社会都批评他,也不因此而沮丧。能认清自身和外界的区别,明白光荣和耻辱的界限。但也不过如此罢了,虽然他对于社会不去计较什么,但仍有未达到的境界。庄子接着又告诉我们:列御寇这个人能够驾风而行,轻巧极了,他飞行一次,十五天以后能回来。他对于求福的事,并没有专心专意去追求。但他虽然可以免于步行,但毕竟还是有所依靠和凭借的。庄子设想:如果能够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而把握好阴阳风雨晦明这“六气”的变化,遨游在无边无际的空间,那么他还要依靠和凭借什么呢?所以他的最后结论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三句翻成现代汉语就是:修养高的人,会忘掉小我;修养达到神秘莫测境地的人,不再去建功立业;修养达到圣人境界的人,更连任何名位都不追求了。到这里,全篇的中心思想和盘托出,使人豁然开朗。原来,按照庄子的看法,不但蝉、小鸟和在一乡一国有作为的人们只是小知小见,没有达到“逍遥游”,就连在九万里高空飞翔的大鹏和能驾风远行的仙人列御寇,由于仍不得不有所依靠和凭借,也算不上真正的“逍遥游”——即绝对自由。真正的逍遥游是要“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于无穷”,也就是要达到至人、神人、圣人那样的忘我、无为、无用、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庄子追求的“逍遥游”的境界,是一种天地间根本不可能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但他这篇文章却写得十分漂亮,代表着他非凡的文学成就。他以寓言作比喻,寓哲理于离奇的想像和形象化的描写之中。文中的一系列寓言,都写得奇幻无比而又形象逼真。这些寓言故事性很强,而且穷形尽相,煞有介事,所以能够深深地吸引和打动读者,成为论说事理的有力手段。除了想像丰富、形象逼真之外,文章的大开大合的写法,纵横跌宕、浩荡奇警的风格也是非常突出的。这篇千古妙文,不讲究一般文章那些起承转合的程式,而是任情挥洒,不拘一格,很像作者本人那飘逸、洒脱的个性。清人林云铭评论《逍遥游》说:“篇中忽而叙事,忽而引证,忽而譬喻,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往反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异观。”《逍遥游》的确是古代散文中突破常规艺术格局的一道“异观”。

(赏析2) 此文纵横驰骋,时而述及高飞九万里的大鹏,时而述及低飞数仞的蜩、学鸠、斥鴳;时而述及长寿的冥灵、大椿、彭祖,时而述及短命的朝菌、蟪蛄;时而述及具备世俗小德的官长君主,时而述及超尘脱俗的宋荣子、列子。凡此种种,其间虽有大小之分,而小者不及大者,但在庄子看来,即使是德大者如腾空高飞的大鹏、御风而行的列子,也仍然“有所待”,算不上“逍遥游”。只有因循自然而游于无穷的时空中,才是“逍遥游”。这种观念落实到现实社会中,就是要消除自我意识,无所作为,无所追求,唯其如此,才能达到悠闲自得的逍遥游境界。这显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本文充分体现出庄子散文的特点。作者极尽其讽喻之能事,使文章显得澜翻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其讽喻的手段大致有如下数端:一是大量使用寓言故事,如鲲之变化、海运鹏徙、蜩鸠讥笑等等,使文章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富有传奇色彩。二是多方引用古代言论,如《齐谐》的记载、汤问之传说等等。这些言论虽与其寓言的题材相似,但由于言出有据,所以穿插在寓言中,具有一种相互印证、交相辉映的艺术效果。三是随时随地设譬取喻,如用积水负舟来喻说大鹏高飞培风,用外出备粮来喻说智之大小以讥刺二虫等等。其比喻丰富多彩,贴切自然,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并使其文更显得斑驳陆离。值得指出的是,庄子此文也注意广泛采摭现实材料,如述及才德时,低至小官,高至君主,超脱如宋荣,得道如列子,无不择取。其文章如此虚实相间,充分表明了其种种讽喻实为现实而设,而并不是无目的的空谈。

篇四:庄子《逍遥游》的精神境界

庄子《逍遥游》的精神境界

作者:张新民

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4年第08期

摘 要:齐物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在齐物思想基础上提出一个理想的人生境界,即精神的逍遥。庄子《逍遥游》一篇中主要用寓言形式对逍遥做了详细的阐释,分别关于圣人的逍遥和世俗的逍遥;关于圣人的言行和世俗的言行;关于圣人逍遥的无用和大用。

关键词:圣人;逍遥;齐物;精神;道

“逍遥游”是庄子最理想、最自由的生活方式,“逍遥者,广大自在之意,即如佛经无碍解脱。”【1】《庄子》开篇即描绘了其理想中的逍遥。庄子的逍遥游并非一般的逍遥自在,纵如宋荣子泯忘毁誉、列子御风而行,亦有所依托,“宋荣子不足慕,列子亦不足慕”【2】,只是普通的逍遥。庄子的思想核心是“齐物”,期望达到一个齐物我、同生死、泯是非,顺乎天性而行的天然状态,这就决定了其不能在身体上得到逍遥,而是达到一个看似更残酷无情的至善状态,对物、对己、对自然的无情的善。庄子齐物要达到的境地是由齐物到忘言而顺遂自然。人最大的尽性即是精神逍遥,不滞于物,人我两忘,“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3】。如《庄子》外篇《天运》曰:“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

庄子善用寓言论述形式,不拘泥于具体事物而更重其寓意。《庄子集解》解释就是“意在此而言寄于彼。”若执著于庄子“齐物”思想而误读如“蜩与学鸠”为尽性而为,同样为真正的大逍遥,即是对寓言的文字过于执著,对庄子寓言真意的把握有失偏颇。庄子思想多有难以言表之处,故对其寓言的把握尤其重要。

一、逍遥的圣俗两重性

庄子在齐物的思想基础上产生出一个对人的定位问题,“若各据其性分,物冥其极,则形大未为有余,形小未为不足……苟各足于其性,则秋毫不独小其小,泰山不独大其大矣。”

【4】物我齐、生死同、是非泯,万物各足其性。但人不能自我坎陷,舍却精神之用,故而追求一种更为终极的逍遥游,即精神的绝对自由,不累于物,不限于俗,“无为虚淡,逍遥适性,荫蔽苍生。”逍遥游,即为消除习心,无所沾滞而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5】 庄子开篇引入《齐谐》中大鹏形象既是比喻逍遥的至大至广状态,用巨大的形象引人突破常识的限制,给精神一个充分展开的空间。“此逍遥主意,只是形容大而化之谓圣,惟圣人乃得逍遥。”【6】万物皆可大可小,“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两国相争,伏尸数万,在庄子只是形容其为蜗角之争,何以大鹏独得

其大?其背几千里之广,其翼若垂天之云,其飞达九万里之高?大鹏代表了真正的逍遥境地,非仅为人尽其物性之大。“王钟镛说:逍遥游是指的明道者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以后所具有的最高精神境界。大鹏就是这种人的形象。”郭象注为“鲲鹏之实,吾所未祥也。夫庄子之大意,在乎逍遥游放,无为而自得。”【7】庄子借大鹏的形象,比喻至高的精神自由,即是体现了人的精神脱离肉体和自然的限制,而冥合于道、游心于道,与自然之道并行而体察万物。正如大鹏从九万里高空俯瞰苍生,太远而苍苍茫茫,若从道出发体察万物,万物亦皆渺小如蜗角之国,虽尽其性亦不能独成其大。圣人突破时间、空间、生死、是非的限制,“顺万物之性…游变化之涂…何往而有穷哉。”【8】是以圣人无己、无功、无名,游心于道,此之为真正的圣人逍遥,“圣人之所以逍遥者,以道,不以形也。”【9】

蜩与学鸠对大鹏却是嘲笑的态度,我也是尽力而飞,不可至则止而落于地,同样逍遥自得,你何必上升九万里而南飞呢?郭象对蜩与学鸠的注释为“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10】郭象认为小鸟自足其性、自得其乐,与大鹏的逍遥是同一的。但后学对此多有异议,释德清在《庄子内篇注》中说“谓世俗小见之人,不知圣人之大”;王钟镛认为蜩与学鸠与斥鷃皆指世俗之人;日本福永光司亦嗤之为“侏儒之群”;陈鼓应说之二虫因为无知而嘲笑。此处同于《秋水》中关于小大之辨,井底之蛙自认其大,却不能容一只海龟,听闻大海的广阔之后又茫然若失。蜩与学鸠的逍遥虽同是逍遥,却不同于大鹏的逍遥,而是同于宋荣子、列子之类的逍遥。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辩护荣辱之境”,却只是“唯能自是耳,未能无所不可也”;列子御风而行,虽免于自己行走,但“非风则不得行,斯必有待也。”【11】此二人与二虫虽各得自性逍遥,却未能脱于自然,虽齐与物却未能坐忘自身,陷身于具体事物和自身得失之间。无不可言,言无则为有,故虽同为逍遥,游身于道,却不能与道偕行,此之为俗世的逍遥。

二、圣人逍遥之道

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辞曰:你治理天下已经很好了,我只不过像鹪鹩、偃鼠一样,仅需一根树枝、一点水就够了,我要天下做什么呢?游心于道的人,怎会在意一个圣人之名呢?《老子道德经注》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12】万物齐一,各自适其适,圣人亦自适其适,游心于道,是以圣人体现出一种对万物无情的至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让王》)圣人“处于六合,顺于四时,自得天地之间,逍遥尘垢之外,道在其中,故不用天下。”【13】天下至重,而圣人不因天下害其生,是有其更高的境界和更高的逍遥。圣人的自性逍遥为终极人性的体现,或言之为最高的幸福,何以普通百姓不为之?肩吾听闻接舆描述圣人之言以为狂而不信,即为连叔所说,非独形体有聋盲,知也有之。如蜩与学鸠之有小知,不如大知;肩吾之有小识,没有大智,对圣人之行才会不信不屑。“圣人之心,极两仪之至会,穷万物之妙数。故能体化合变,无往不可,旁礡万物,无物不然。”【14】庄子用不同寻常的语言来描述圣人,遇水不溺,遇火不热,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皆是为表现一种圣人同生死、泯是非,与天地精神往来而契合于道的逍遥境界,《秋水》中说:“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化身于道,则无所不能,无所不

能而无所为,无所为而无所不为。“极言其无为而化世者,必是此等人物也。”【15】世人所誉之尧舜,只是圣人的尘垢秕糠,圣人又怎会劳碌于世俗之事呢。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秋水》)这即是庄子对圣人之道的追求,楚国的相位被庄子比作死去被供奉着的乌龟壳,故自己更愿意做一个活着的乌龟,自得于污泥之中,远离于世俗之外,世俗尧舜之圣名只是圣人的尘垢秕糠,庄子何必劳劳碌碌追求呢?故庄子选择了一种“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放任百姓自得其乐,放任自己自性逍遥的生活。道为最高的至善至美的存在,生养万物而不为主。大道废而后有仁义,大道废亦是因人为而败之,执而失之,“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也。”【16】圣人如能安守于道而不为,万物将自化而成。是以圣人超然物外,自性逍遥,对万物无情而大善。

三、圣人逍遥无用之大用

《人间世》最后一句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通于玄理,独超方外,以道体察万物,深明无用之大用。庄子用两则寓言来论述精神逍遥无用之大用。庄子表达的是一种契合于道的思想,无法用语言直接描述,《天道篇》中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秋水篇》中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至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精神逍遥游就是一种不可言说、不期精粗的存在,言说出来就陷入一隅而有失全面,故用大鹏和圣人的具体形象来传达其意;精神逍遥之大用亦不可言,故用寓言以达到“求之于言意之表,而入乎无言无意之域”的作用。

惠施由于葫芦太大无所用之而把它剖击了,故言大未必佳。成玄英认为,惠施以大葫芦作比喻其实是讥讽庄子之言,庄子之书(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庄子《逍遥游》赏析)虽然气势磅礴恢弘,但不切社会实际,故虽大而无所用。

【17】庄子则以一个比喻来反驳惠施,惋惜惠施不善用大,未能直达玄理,不能理解无为而无不为、无用而大用的深意。同为不龟手药,有人只是用来辅助洗衣服,有人却可以凭借它封侯拜相,此即不龟手药的大用;同是大葫芦,惠施因为大而无所容,脆而不能自举,就废弃掉了,庄子则可以借大葫芦遨游江湖,逍遥自得;同是思虑之心,百姓将其用之于功名利禄、材米油盐,终日忙忙碌碌而一无所获,是为有蓬之心,圣人则任物自化,无为而无不为,不妄求道而与道同游,不为于物而万物皆宜,是为得道之心。庄子的磅礴恢弘之言虽不合于世,又大合于世,不合于时又大合于时,是为广度世人的真意,惠施有蓬之心,不能达于玄理,故妄加讥讽庄子之书。

有用与无用是为相对概念,我们对物的有用、无用评价多从自身出发,从最初就陷入了狭隘之地,就放弃了齐物之境。“有用则与彼有功,无用则自全其生”,惠施的有用即是对人有用,如大树,虽独自大其大,但“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这本身就是对齐物的否定,庄子说万物齐一,人物皆无贵贱,“以道观之,物无贵

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惠施即落入了“自贵而相贱”的境地,把自己凸显出万物之上,就等同于蜩与学鸠的狭隘视野,偏于一隅;庄子则是像大鹏一样从九万里高空俯瞰万物,万物各大其大,各小其小。自认有用,自认技巧精湛的狸狌之属,“皆以利惑其小,不谋其大故也…前虽遂意,后必危亡。”【18】如惠施所指大树,若执于小用则易早夭折,亦如犛牛执鼠虽大而不得。若能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则“无为虚淡,可以逍遥适性,隐蔽苍生。”【19】如能逍遥适性,尽其天年,足其天性,就是无用之大用,“夫割肌肤以为天下者,天下之所知也;使百姓不失其自全而彼我俱适者,悗然不觉妙之在身也”

【20】,圣人逍遥所以无用是因俗人没能看到其对世俗生活的作为。圣人之为冥合于道,虽生养万物而万物不知有之。“惠以庄言为无用,不知庄之游于无穷。”【21】

注释:

【1】释德清《庄子内篇注》

【2】王先谦《庄子集解》

【3】郭庆藩《庄子集释》19页

【4】郭庆藩《庄子集释》87页

【5】钟泰《庄子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页

【6】释德清《庄子内篇注》

【7】郭庆藩《庄子集释》3页

【8】郭庆藩《庄子集释》23页

【9】释德清《庄子内篇注》

【10】郭庆藩《庄子集释》10页

【11】郭庆藩《庄子集释》22页

【1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5页

【13】郭庆藩《庄子集释》957页

【14】郭庆藩《庄子集释》36页

【15】释德清《庄子内篇注》

【16】王弼《老子道德经注》78页

【17】郭庆藩《庄子集释》41页

【18】郭庆藩《庄子集释》46页

【19】郭庆藩《庄子集释》47页

【20】郭庆藩《庄子集释》192页

【21】王先谦《庄子集解》

参考文献: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

[2]释德清.《庄子内篇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3]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2月第三版.

[4]王先谦.《庄子集解》.

[5]钟泰.《庄子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陈引弛.《庄子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作者简介:张新民(1989-),男,河南辉县人,汉族,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传统哲学。

篇五: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 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 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 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 五日而后反,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

【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鲲的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上的云。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齐谐》是记载怪异的。《齐谐》中的话说:“当鹏迁往南海的时候,振翼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它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这样罢了。再说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只能拿小草作它的船,放上一只杯子就贴地了,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风的积聚如果不大,那么它承负巨大的翅膀就没有力量。所以鹏飞上几万里的高空,风就在它的下面,然后才能乘风。背负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然后才打算往南飞。蝉和学鸠嘲笑鹏说:“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榆树、檀树之类的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如果飞不上去,就掉在地上罢了。哪里用得着飞上数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到郊野去的人,只须准备一天三顿饭,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远处去的人,头天晚上就捣米储积干粮;到千里远处去的人,要用几个月来储积干粮。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小智不了解大智,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朝菌不知道一个月的开头和结尾,蟪蛄不知道一年中有春有秋。这是寿命短的。楚国的南部有冥灵这种树,以五百年当作春,以五百年当作秋;远古时有一种大椿树,以八千年当作春,以八千年当作秋;这是寿命长的。彭祖如今独以长寿著名,一般人与他相比,岂不可悲吗?

汤问棘是这样的。不生草木的极荒远之北,有黑色的深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那里有条鱼,它身宽数千里,没有知道它的长度的人。它的名称叫鲲。那里有只鸟,它的名称叫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

挂在天边的云。鹏乘着旋风环旋飞上数万里的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打算往南飞,将要到南海去。斥嘲笑它说:“它将要到哪里去?我跳跃着往上飞,不超过几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中飞来飞去,这也就是飞的最高限度了,而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授予一个官职、品行顺合一方、道德符合一君主心意、能力使一国之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斥之类一样。宋荣子轻蔑地嗤笑这些人。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至此而止了。他在世上,没有拼命追求什么。虽然这样,还是有没树立起来的境界。列子乘风飞行,飘然轻巧,十五天后才返回。他对于招福的事,没有拼命追求。这虽然不用步行,但还是要凭借风力。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所以说:至人无自我,神人无功利,圣人无声名。

《庄子·逍遥游》赏析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它的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逍遥游》很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出其散文的文学风格和成就。这里入选的并非《逍遥游》全篇,只是节录了开头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已经可以反映全篇的风格和成就。

这段选文共有三个段落,下面逐段讲解(此文的分段与课文的分段有出入——编者注)。

开头一段,从“北冥有鱼”起至“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止。作者大笔挥洒,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北方深海之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鲲。这条鱼的巨大,已经够令人惊奇的了,而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这怎不令人感到神奇万分呢?应当承认,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

生活中绝对没有的,是人们绝对不曾见过的,但想像力丰富的庄子却偏要让你相信世间有此二物,特意对它们进行一番形象化的描写。描写的重点是大鹏:这只神奇的大鸟岂止是大,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它积满气力,怒张毛羽,一振而飞上天,翅膀像遮天盖地的大块云影。接着,作者又假借所谓《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他的描写是可信的。《齐谐》上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先拍击水面,滑行三千里,然后盘旋宛转,靠风气相扶,直冲云天,到达九万里高空。起飞之后,历时六月,方才止息。”那么,九万里高空又是什么景象,究竟如何高远呢?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腾,微尘浮动来形容,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形容和打比方,无形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像,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像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像了。

接下来,作者为了说明“有所待”与“无所待”、小与大的区别,以及小与大之间思想境界和见识的悬殊,而连续打了一系列的比方。先以水与舟的比喻,说明“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正如同“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这是为了证明:大鹏的高飞南迁,凭借的是九万里的大风,这还是“有所待”的,没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游”,也就是没有达到作者理想的绝对自由境界。接着,作者又童话般地叙述了蜩(即蝉)和学鸠(小鸟名)对大鹏的嘲笑。蜩和学鸠局促的天地、渺小的见识,自鸣得意的口吻,以及它们毫无自知之明的对大鹏的奚落和嘲笑,本身就表现了它们的可怜和可笑,从而也有力地说明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下文的朝菌、蛄与冥灵(大乌龟)、大椿的比喻,长寿者彭祖与众人的比喻等,自然就说明了“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作者作了这一系列的比喻,是为了说明:这些人和物之间小大之辨十分明显,但都毫无例外地没能达到超脱一切的“逍遥游”的境界。

汤问棘是这样的。不生草木的极荒远之北,有黑色的深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那里有条鱼,它身宽数千里,没有知道它的长度的人。

它的名称叫鲲。那里有只鸟,它的名称叫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挂在天边的云。鹏乘着旋风环旋飞上数万里的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打算往南飞,将要到南海去。斥嘲笑它说:“它将要到哪里去?我跳跃着往上飞,不超过几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中飞来飞去,这也就是飞的最高限度了,而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授予一个官职、品行顺合一方、道德符合一君主心意、能力使一国之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斥之类一样。宋荣子轻蔑地嗤笑这些人。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至此而止了。他在世上,没有拼命追求什么。虽然这样,还是有没树立起来的境界。列子乘风飞行,飘然轻巧,十五天后才返回。他对于招福的事,没有拼命追求。这虽然不用步行,但还是要凭借风力。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所以说:至人无自我,神人无功利,圣人无声名。

《庄子·逍遥游》赏析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它的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逍遥游》很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体现出其散文的文学风格和成就。这里入选的并非《逍遥游》全篇,只是节录了开头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已经可以反映全篇的风格和成就。

这段选文共有三个段落,下面逐段讲解(此文的分段与课文的分段有出入——编者注)。

开头一段,从“北冥有鱼”起至“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止。作者大笔挥洒,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北方深海之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鲲。这条鱼的巨大,已经够令人惊奇的了,而它竟又变化为一只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