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旱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30:42 字数作文

篇一:灾害地理-旱灾

灾害地理结课论文

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年级2013级 姓名陈丹丹 论文题目浅析旱灾的成因及其治理 指导教师李文田职称副教授

2015 年 12 月 25 日

目 录

摘要 ................................................................................................................................................. 3 Abstract. ...................................................................................................................................... 3

1.绪论 ............................................................................................................................................. 3

2.我国干旱分布 ........................................................................................................................... 4

3.旱情和旱灾的表现.................................................................................................................. 4

4.旱灾成因 .................................................................................................................................... 5

4.1气候与旱灾关系............................................... 5

4.2旱灾与干旱关系............................................... 5

4.3旱灾成因..................................................... 5

5.防旱抗旱措施 ........................................................................................................................... 5 参考文献 ........................................................................................................................................ 6

浅析旱灾的成因及其治理

学生姓名:陈丹丹 学号:20135081231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专业

指导教师:李文田 职称:教授 摘 要:“一涝一条线,一旱一大片”。自古以来,干旱一直有着延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伴随饥荒等特点。严重的干旱还似乎总与朝代的兴替相关联,所以历史上流传着“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三川竭而周亡”的说法。旱灾是具有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不仅会使农业受灾,还会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等。此外,干旱还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自然绿洲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等。

关键词:旱灾;成因;气候;防旱抗旱;灾害管理

Abstract:"A flood of a line, a drought a large".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drought has been a long time, involving a wide range, with the famin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Severe drought also seem to be with the rise and fall of a dynasty is associated, so history spread "Eloi exhaust and summer dead, the river dried up and business dead, Sanchuan exhaustion and week dead" argument. Drought is a natural disaster, it will not only make agricultural disaster, but also affect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urban water supply and so on. In addition, the drought will cause great damage to the ecological 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 resulting in the redu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 natural oasis atrophy, grassland degradation,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so on. Keywords:Drought; causes;climate;drought

1.绪论

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甚至引发饥荒。

同时,旱灾亦可令人类及动物因缺乏足够的饮用水而致死。此外,旱灾后则容易发生蝗灾,进而引发更严重的饥荒,导致社会动荡。

2.我国干旱分布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总体来说,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造成干旱灾害的空间分布和发生季节有一定的规律性。从时间上看,干旱的主要类型有春旱、初夏旱、伏旱和秋旱,以春旱最为频繁。从地域分布看,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但各地均可发生干旱,只是发生频率和程度不同。近50年的资料表明,我国有五个明显的干旱中心:东北干旱区,主要集中在4月~8月的春夏季节;黄淮海干旱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流域地区,以7月~9月出现干旱几率最多;华南地区,干旱主要出现在秋末、冬季及初春;西南地区,范围较小,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

3.旱情和旱灾的表现 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牧草等农作物生长的需要,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产的灾害。旱灾是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不仅农业受灾,严重的还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中国通常将农作物生长期内因缺水而影响正常生长称为受旱,受旱减产三成以上称为成灾。经常发生旱灾的地区称为易旱地区。 旱灾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候。通常将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称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250—500mm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地区。世界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中东和西亚,北美西部,澳洲的大部和中国的西北部。这些地区常年降雨量稀少而且蒸发量大,农业主要依靠山区融雪或者上游地区来水,如果融雪量或来水量减少,就会造成干旱。世界上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包括非洲北部一些地区,欧洲南部,西南亚;北美中部以及中国北方等。这些地区降雨较少,而且分布不均,因而极易造成季节性干旱,或者常年干旱甚至连续干旱。

中国大部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有的年份虽在梅雨季节,还会因梅雨期缩短或少雨而形成干旱。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西南地区春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四川东部则经常出现伏秋旱。华南地区旱灾也时有发生。

4.旱灾成因

4.1气候与旱灾关系 旱灾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候。通常将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称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250~500mm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地区。世界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中东和西亚,北美西部,澳洲的大部和中国的西北部。这些地区常年降雨量稀少而且蒸发量大,农业主要依靠山区融雪或者上游地区来水,如果融雪量或来水量减少,就会造成干旱。世界上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包括非洲北部一些地区,欧洲南部,西南亚;北美中部以及中国北方等。这些地区降雨较少,而且分布不均,因而极易造成季节性干旱,或者常年干旱甚至连续干旱。

中国大部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去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有的年份虽在梅雨季节,还会因梅雨期缩短或少雨而形成干旱。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西南地区春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四川东部则经常出现伏秋旱。华南地区旱灾也时有发生。

4.2旱灾与干旱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干旱都引起旱灾,一般地,只有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水资源相对充足,较短时间内由于降水减少等原因造成水资源短缺,造成对生产生活的较大影响,才可以称为旱灾。例如华北地区属于半湿润区,其春季夏季的干旱对其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可以称作旱灾。而我国西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其气候特征是常年降水少,气候干旱,人们已经习惯了其干旱的气候,所以此地一般的干旱不能称作旱灾。

4.3旱灾成因

地壳板块滑移漂移,导致表层水分渗透流失转移,使地表丧失水分;水土流失,植树被破坏;天文潮汛期所致;水利工程缺乏或者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没有涵养水源;没有顺应洪涝和干旱汛期规律,做到洪涝时蓄水涵养,干旱期取水调水,遵循自然规律,促进水资源动态平衡;其他 5.防旱抗旱措施

1949年以来,中国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发展排灌事业,提高了抗旱能力。至1987年底,排灌机械保有量593.5万台、6242.2万kw,配套机电井243万眼,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7.2亿亩。1978年虽遭特大干旱,由于各类水利工程发挥作用,通过引、提、蓄等多种措施,挖掘水源,扩大灌溉面积,仍保证了

篇二:旱灾的危害

旱灾的危害

1.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

2.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城市十分缺水。

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虽然受灾,但却没有成灾,原因是:防御能力强

台风登陆对区域旱情的影响:会带来大量降水,可以缓解当地的旱情

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偏北路——路程较短,沿途地势北高南低,来势汹涌。

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我国地形对寒潮活动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势高,不易受影响

南北向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分流南下影响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甚至两广地区 。

山脉走向对寒潮活动的影响

1.东西走向的山地:阻挡寒潮南下,加强北坡灾害、减轻南坡灾害;

2.南北走向山脉:形成冷空气南下的通道。

寒潮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不易受寒潮侵袭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

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

原因: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受寒潮影响相对较小。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特别高而寒潮不易侵入。

南北灾害表现:

北方: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

南方:降 温、冻害、雨雪等。

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

第二,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

概念: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指大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能

见度低的天气现象。

发生条件:(动力) 大风天气(物质) 地面的沙尘物质(气候)气候干燥,植被覆盖少

多发地区:西北、华北、东北、青藏高原

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1.冬春冷空气活动多2.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3.人口压力大,人们毁林开荒,森林覆盖率降低;过度放牧,草原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

防治措施:

1.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以减小风速、增加湿度、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基本条件。

2.其次加强沙尘暴监测、预警;

气象灾害多发区——华北地区

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

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水热条件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春旱严重;②冬季风的通道;③接近沙源地;④蒸发强

烈,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①是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增加;②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③过量抽取地下水,

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资源缺乏。

华北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什么我们不说“冬旱”更严重?

华北春旱比“冬旱”更严重。因为春季正值小麦生长季节,降水不足严重影响小麦生长;冬季华北冬小麦越冬,处在休眠状态下,降水少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收成,不造成灾害。因此没有“冬旱”之说。

结合地形、地理位置特点,飓风能够给美国带来的有利影响: 美国地形分布特征是东西高、 中间低,飓风登陆后,沿中部平原北上,可以深入内陆,给内陆地区带来降水和降温,缓解旱情,消除酷暑。

渊薮:比喻人或事物集中的地方

绥靖:绥,本义是借以登车的绳索,引申为安定、安抚。靖,安定之意。即以安抚(绥)的手段使局势安定(靖),

又称为姑息主义。“慰抚”之意。

恬不知耻:恬:安然、满不在乎。恬不知耻,指对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

耻。

风声鹤唳:唳:鹤鸣声。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做敌人的叫阵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

惊扰

暴戾恣睢:暴戾:凶恶、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做坏事

滋润:湿润,不干燥;用食物或营养品供应;浸润,使湿润。

滋养:养育,培养;

养分:养料。

绚丽多彩:用作谓语、定语,指色彩丰富,形容色彩华丽。

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多样,很多种形状和颜色。

顽固: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鲜事物。

稳固:安稳牢固;巩固。

框定: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锁定:使固定不动;最终确定,紧跟定之意,常用于目标。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

相同点

背景:都发生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

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

权地位。

不同点:

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一、欧共体的形成 1、背景 ①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 ②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③无法与强大的美苏对抗

2、过程:① 1951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②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③ 1967欧共体形成

3、措施:关税同盟、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

4、影响:①经济:西欧经济发展 ②政治:西欧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美国: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④

世界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促使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①美国的扶植②日本民主化改革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④日本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⑤利用有利的国

际环境

旱灾

2、表现:50-70年代经济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3、影响:①经济:经济迅速发展 ②政治外交: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冲击两极格局,促使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三、第三世界崛起(不结盟运动)

1、背景

2、兴起1961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

3、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含义:积极的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行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

5、意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

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四、社会主义阵营的的瓦解

1956年苏联撕毁合作合同,中苏关系开始恶化,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退出华约,1969年苏联军队入侵中国黑龙江珍宝岛,社会主义阵营日趋瓦解。

五、中国的振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了合法席位。

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缓和与动荡并存

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和平原因:

①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大国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

②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动荡原因:

①国际力量对比平衡打破,“冷战”掩盖的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

②美国推行霸权主义

③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

多极化趋势的世界格局

特点: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暂时出现 “一超多强”局面。

原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推行单边主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

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

平与发展。

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我们应该怎样顺应这一历史潮流?

①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

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认识: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但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2、历史从来就是在曲折中前进,是螺旋上升的,挫折是暂时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

展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主义缺乏经验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3、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决不能拘泥于苏

联模式

4、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独立自主,防止西方的和平演变等

外交环境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

表现: ①美国搞两个中国,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发动侵越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中美关系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②1960年,苏联停止对华经济技术援助,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甚至在边境地区发生武装冲突,从北面构成对中国的

威胁

③中国外交特点是“两个拳头打人”

外交政策:

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中美关系演变

“门户开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扶植代理(辛亥革命到“二战”前)

中美合作共同抗日(“二战”时期)

扶蒋反共控制中国(1945—1949年)

遏制、孤立、对抗(1949—1972年)

和解建交、合作交流、波折(1972年至今)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美国

①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③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中国

① 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② 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③ 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是中美两国国家利益共同需求的结果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1.结束了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新章。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紧张局势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中国50年代以来的外交困境,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认识: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中日关系变化

历史上两国友好往来源远流长。

1894—1895年:发动甲午战争。

1937—1945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二战后,追随美国敌视、遏制中国。

当前中日关系的特点是:政治——“冷”;经济——“热”。

中日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历史问题

新时期外交方针调整的原因

①国际形势的变化

美苏势力基本平衡,对峙争霸

②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平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是和平的根本保证。

新中国外交的几个特点:

①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②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合作与团结

③经历了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到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的转变

④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则是我国外交的又一重要基石。

篇三:中国旱灾史

中国自古经常饱受天灾、旱灾、水灾、瘟疫袭扰。邓拓编著的《中国救荒史》中介绍:“中国历史上水、旱、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灾害,自商汤十八年(前1766年)至纪元后1937年止,计3703年间,共达5258次,平均约每6个月强便有灾荒一次。”李约瑟统计,在过去的2100多年间,中国共有1600多次大水灾和1300多次大旱灾。陈达在《人口问题》中统计,自汉初到1936年的2142年间,水灾年份达1031年,旱灾年份达1060年[1]。旱灾(drought)其实即是缺乏水,农产品因此而枯萎,导致饥荒。干旱大部分发生在中国北方地区。水灾则多在江南地区。

商朝

成汤十八年至二十四年(前1766-1760年间),曾有连续七年的大旱,《管子·轻重篇》曰:“汤七年旱,民有无子者。”管仲还认为:“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2]

周朝

厉王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前858-853年),连续六年大旱[3]。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史载“三川竭,岐山崩”。伯阳父认为“山崩川竭,亡之征也”[4]。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大饥” 汉朝

《盐铁论·水旱》:“六岁一饥,十二岁一荒。”

《史记·孝景本纪》载后元二年“大旱。衡山国、河东、云中郡民疫”。 《前汉书·武帝本纪》载,(前114年),“四月,关东旱,郡国四十余饥,人相食”。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

[5]

王莽建平四年(前3年)发生大旱灾。

东汉安帝初,“连年水旱灾异,郡国多被饥困??时饥荒之余,人庶流迸,家户且尽”[6]

桓帝延熹九年(166年),“青、徐炎旱,五谷损伤,民物流迁”[7]

南北朝 北魏太和十一年(488年),“大旱,京都民饥,加以牛疫,公私阙乏,时有以马驴及橐驼供驾挽耕载。诏听民就丰。行者十五六,道路给粮禀,至所在,三长赡养之。遣使者时省察焉。”[8]

隋朝

大业八年(612年)大旱,“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

[9]

大业十三年(617年)大旱,“时郡县乡邑,悉遣筑城,发男女,无少长,皆就役。”[9] 唐朝 《旧唐书·德宗本纪》载贞元六年夏“福建等道旱,井泉多涸,人渴乏,疫死者众”。

宋朝 《文献通考》卷301记载,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南方大旱,种粒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 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平江主簿王梦雷在湖南大旱饥荒,写下一首《勘灾诗》,“散吏驰驱踏旱丘,沙尘泥土掩双眸。山中树木减颜色,涧畔泉源绝细流。处处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无收。下官虽有忧民泪,一担难肩万姓忧。”。 元朝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诸路旱蝗,告饥者令就食他所。”[10] 明朝

洪武十二年(1379年)诏曰:“广平所属郡邑天久不雨,致民艰于树艺,衣食不给。??今年夏秋税粮悉行蠲免,以苏民力。”[11]

《明英宗实录》载:天顺三年,“辰州、永州、常德、衡州、岳州、铜鼓、五开等府卫自五月至七月不雨,民之饥殍者不可胜记。”

嘉靖元年、十年、十一年、十七年、二十四年、二十九年、三十四年陕西连年大旱[12]

崇祯十三年(1640年),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河南内黄县苏王尉村发现的《荒年志》碑记崇祯十三年时“斗麦价钱六百文,斗米价七百文,斗豆价四百文”。

有专家统计明朝旱灾次数一共有174次。[13]

清朝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有十三个省受旱,“草根树皮,搜拾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 清光绪三年(1877年),“河南全省大旱,夏秋全无收,赤地千里,大饥,人相食。”又山西境内“无处不旱”,“河东两熟之地,灾者八十余区,饥口入册者不下四五百万”[14]。是年8月1日,山西巡抚曾国荃奏折曰:晋省报灾州已有57处,饥民200余万,后来“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15]。据12月10日奏报统计,全省被旱10分(颗粒无收)者16个州县;被旱9分者13个县;被旱8分者30个县;被旱7分至5分以下者还有9个县[16]。 中华民国

1929年,陕西大旱,80%的县受灾,估计死亡加逃亡人数达300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

至今中国依旧是旱灾频仍,几乎是无年不荒,缺水成为中国全国境内最迫切的问题。2006年内蒙古苏尼特草原持续旱灾,受灾草场面积23186.7平方公里[17]。2006年5月中旬以来,重庆市遭遇大旱灾。2009春,干旱波及中国12个省份,河北南部、山西东南部、河南西南部等地一度达到特旱。2010年初,云南、贵州为中心的五个省份已达到特旱。

我国近年旱情

根据历史文献,查得最近1000年来发生在中国的重大干旱事件有14例,其中出现于宋、元、明、清等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分别是:公元989~991年(北宋);1209~1211(南宋);1370~1372年(元朝);1483~1485年(明朝);1585~1590(明朝);1637~1643年(明朝);1784~1787年(清朝)和1875~1877年(清朝)。

这14个干旱事例中,以1637~1643年的干旱事件持续时间最长;1585~1590年干旱地域最广,且地域分布变化最大,前期北旱南涝转变为后期的北涝南旱;1877年为北方大旱的典型;1785年则为江淮、长江中下游干旱之典型;而公元989年为中原地区干旱之典型。

以下分述之:1637~1643年的干旱(通常又称崇祯大旱)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百年所未见。中国南、北方23个省(区)相继遭受严重旱灾。干旱少雨的主要区域在华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这些地区都连旱5年以上,旱区中心所在的河南省,连旱7年之久,以1640年干旱最为猖獗。干旱事件前期呈北旱南涝的格局,且旱区逐年向东、南扩大;1640年以后北方降雨增多,转变为北涝南旱。在这期间瘟疫流行、蝗虫灾害猖獗。

1585~1590年的干旱地域广、变化大,大范围干旱持续6年。干旱事件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呈北旱南涝的旱涝分布格局,后段旱涝分布格局有改变,北方开始多雨,干旱区扩大并南移至长江流域及江南。由各省逐年受旱成灾的县数统计可见,前段受旱最重的是河北、山西,后段受旱最重的是江苏、安徽和湖南,旱灾持续最久的则是河南。1589年达到极旱,1585~1590年间各地河湖井泉干涸记录可旁证干旱程度,其中1589年的许多干涸记录为最近50年所未见。例如,安徽“淮河竭、井泉涸、野无青草”;浙江“运河龟坼赤地千里,河中无勺水”等。这次干旱事件尚伴有大范围饥荒和瘟疫,疫区随大旱地区而转移。

1877年为北方大旱的典型,在旱区中心的山西省南部二百余日无透雨,陕西华阴县1877年无降雨日数达290天以上,这样的持久干旱情形也是最近50年所未见的;汉水、汾水、浍水、汶河、渠河水涸。疫疾伴随旱灾和饥馑迅速发生并蔓延,这期间蝗虫大面积发生。

1785年为江淮和长江中下游干旱之典型,据史料记载:“太湖水涸百余里,湖底掘得独木舟”。黄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区严重旱灾持续4年,并伴随严重的蝗灾和瘟疫,其持续少雨时间和酷旱记述为近50年所未见。江淮及太湖地区1785年夏季降水量低于现代记录的极小值。如苏州1785年夏季6~8月雨日数仅28天,夏季降水量的推算值为174毫米,为18世纪夏季(6~8月)雨量的次低值,也低于1951~2000年的最低降水量记录,其距平百分率低达-57.4%,即夏季雨量的减少近6成。在持续旱灾期间,黄河下游及黄淮、江淮飞蝗大爆发,还出现疫病大流行。

公元989年为中原地区干旱之典型,该年开封的年降水量推算为191毫米,为最近的50年所未见;公元990年的年降水量为357毫米。旱区中心地带这2年的年降水量平均减少近6成,连续2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这也低于最近50年的最低气象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极端干旱个例发生在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其中1585~1590年(明万历十四至十八年)持续6年大范围干旱,出现在小冰期最寒冷阶段到来之前的相对温和时段;1637~1643年(明崇桢十至十六年)南北方连续7年大范围干旱,出现在小冰期寒冷气候背景下;1784~1787年的大范

围持续干旱事件则出现在小冰期中的相对温暖阶段;1876~1878年(清光绪二至四年)持续3年大范围干旱,出现在全球大范围气候转暖的背景下等等。

根据最近1000年间有过多次大范围持续3年以上的重大干旱事件的事实,尤其是有的干旱严重程度为最近50年所未见的事实来看,可以认为,在过去1000年的气候变化历程中,最近的50年尚属于气候条件较好的时段。因此,对于未来出现重大气候干旱灾异的可能性应予重视。另外,当前尽管十分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但也应当看到,即使在人类活动影响并不显著的历史时期,重大的气候灾害仍多有发生,其严重程度多有超过现代记录的。因此,在预估未来的气候情景,和讨论未来的干旱和水资源匮乏问题时,应当充分考虑古气候记录的研究结果。

2000年多省干旱,干旱面积大,达4054万公顷,受灾面积6.09亿亩,成灾面积4.02亿亩。建国以来可能是最为严重的干旱。

2003年 江南和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秋连旱,其中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省部分地区发生了伏秋冬连旱,旱情严重。

2004年 我国南方遭受53年来罕见干旱,造成经济损失40多亿元,720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

2005年 华南南部现严重秋冬春连旱,云南发生近50年来少见严重初春旱。 2006年 重庆发生百年一遇旱灾,全市伏旱日数普遍在53天以上,12区县超过58天。直接经济损失71.55亿元,农作物受旱面积1979.34万亩,815万人饮水困难。

2007年 22个省发生旱情。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24亿亩,897万人、752万头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中央财政先后下达特大抗旱补助费2.23亿元。

2008年 云南连续近三个月干旱,据统计,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现已达1500多万亩。仅昆明山区就有近1.9万公顷农作物受旱,13多万人饮水困难。

2009年 我国多省遭遇严重干旱,连续3个多月,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15个省、市未见有效降水。冬小麦告急,大小牲畜告急,农民生产生活告急。不仅工业生产用水告急,城市用水告急,生态也在告急。

2010年 2009年秋季以来一直到2010年初,中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旱情。特别是云南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贵州秋冬连旱总体为80年一遇严重干旱,省中部以西以南地区旱情达百年一遇。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损失十分严重。截至3月23日,旱灾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区)受灾人口6130.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72.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篇四:我国旱灾分布及原因

江淮地区伏旱

1 长江中下游流域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晴热少雨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

2 每年的3,4月份,在南方洋面上的暖湿气流(即雨带)开始北移,我国由南向北依次出现连续的降雨天气,当雨带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时,一般在5,6月份,此时是梅雨时节,俗称"黄霉"天,之后雨带继续北移,当到达淮河以北地区时,一般在7,8月分,由于雨带的北移,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上方成了雨区的"真空地带",同时又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会持续近2个月的高温晴好天气,这就是你想知道的"伏旱"成因.由于地球公转的周期性,每年的7,8月都会出现伏旱天,到了8月以后,由于雨带的南下回归,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也就宣告结束

3 在地表均一的情况下,副热带高气压带呈带状分布在南北纬30度附近,但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副高也南北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在副高控制下,气流下沉,天气炎热干燥。

由于地表不是均一的,尤其是北半球,大陆多,海洋少,带状的副高被破坏,只保留在海洋上。当夏季北太平洋上的副高增强并北移时,它的西端正好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此,炎热干燥,不能形成降水,因为这种现象出现在伏天,所以人们称之为伏旱。

长江中下游流域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晴热少雨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

简单说,伏旱就是三伏天干旱.它是副热带高压北移西进,控制淮地区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一般来讲,它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需要通过灌溉工程来缓解旱情,有时台风上岸也能缓和一下.

这一题你如果想更深入了解,需要更好的理解副高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如副高强,北涝南旱,副高弱,北旱南涝等知识.

春旱:由于春季来自大陆的干空气依旧控制北方地区,因此春旱一般发生在北方,发生时间在3-5月,此时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使得地表升温迅速,但地表空气只能得到地表的热量却得不到地表释放的水汽,因此使得空气干燥,不易成云致雨,且此时虽然暖空气开始活跃但一般活动在南方地区,到不了北方,也使得该地区降水稀少,出现旱情。春旱是北方地区春季常见的灾害,时间长时,地表水干涸,地表龟裂,人畜饮水困难,因此做好预报工作,实时检测天气变化,节约用水,实行人工降雨,以及南水北调均可以缓解春旱。

东北无春旱的原因: 1、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小,地表水损失少。2、春季有积雪融水补充。3、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积水多沼泽。4、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5、

东北地区河流相对较多

华北地区的春旱:形成春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我国华北地区春季少雨;二是我国春季升温快,蒸发大;三是春季正是华北地区小麦返青的季节,农业用水量较大。一般来讲季节性积雪融水对春旱有缓解作用,但在东北比较明显,华北地区作用不大

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节流: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防治水污染

云贵高原春旱原因

首先说明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处于冬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较高,年降水量增多。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春旱呢?我是这么分析的。??首先,应该和降水量有关。具体资料如下:??(利用1951~2004年54年88个站3~5月日降水量资料,计算云贵喀斯特地区春旱强度指数,对该区春旱强度指数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析,揭示云贵喀斯特地区春旱强度指数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结果表明:全区范围内春旱强度指数序列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和突变点,春旱强度指数存在22年左右的周期特征。特重区、严重区13~15年的周期也很显著,并存在2~3年的主周期;中旱区和轻旱区还具有9~11年的周期,存在3~4年的主周期。根据主周期进行预测,特重区、严重区干旱程度将加重;轻旱区、中旱区干旱程度将减轻。同时还分析了春旱的分布特征、形成的环流场和物理因子。)??其次,由于处在温带季风气候区,??自然:1.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2.多大风,加速水分蒸发, ??3.主要仍受西北风影响,东南风带来得水汽少,降水少, ??4.河流刚结束枯水期,径流量小, ??社会:1.农作物进入生长期,需水量大,农业用水增加, ??2.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造成水资源短缺。??最后,也是它与华北春旱成因最不相同的一点,那就是,它处在卡斯特地貌区,卡斯特地貌区岩石透水性好,溶蚀作用强。导致地表水流下渗过快,引起地表水量减少,导致地表干旱,也是引起春旱的重要原因

西南地区干旱的原因是什么?

1、太平洋海区发生厄尔尼诺,太平洋东部水温持续较高,加剧厄尔尼诺现象。?? 2、全球气候变暖;?? 3、西南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2-4是属于干季,降水少;?? 4、西南地区北部高原和西部横断山区阻碍北方冷空气南下,降水减少;?? 5、西南地区多以石灰岩形成地质地貌,地表水易下渗;?? 6、人口剧增,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工农业发展,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地表植物减少,涵养水的能力下降。?? 7、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及水体污染导致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2、一是青藏高原的高原热力因素影响。西南省份受“世界屋脊”的影响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季积雪偏少,高原热力条件好,导致印缅低槽弱,南亚季风弱,输送到我国西南地区上空的水汽不充沛,加之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偏东偏北,造成我省及西南地区出现干旱。???? 二

是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此影响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强,东亚季风携带的水汽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导致我国东部降水较多,北方降雪频繁。相反之下,我国西南地区是下沉气流占优势,常出现晴好少雨天气。???? 三是冷空气时机没有掌握好。虽然今冬有数次冷空气影响我国,但大多数冷空气在北方开始偏东移动。

篇五:旱灾发生特征

旱灾发生的多样性

云南旱灾多样性主要体现:一是由于云南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导致降雨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春旱或冬春连旱发生最频繁,严重影响云南省小春作物的产量水平。二是云南地域性干旱较明显,曲靖、昭通、保山、楚雄为云南省的历史旱区,且各有特点,白树明、黄中艳研究表明云南旱灾的地域性表现为明显稳定的大面积片区与局部镶嵌并存,其他地州局部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干旱[2]。三是山区半山区旱情较坝区严重,由于山区水利工程缺乏,水资源难以利用,加之“水往低处流、人在高处住”的客观等原因,导致了一旦出现旱情,山区半山区将出现严重的饮水安全,当出现严重的资源型缺水时,坝区的旱情可能更加严重,坝区供水主要通过水库供水,人口集中,一旦水库蓄水出现问题、坝区的旱灾将会非常的严重。四是云南旱情出现新的特点,由于极端气候的变化,导致云南历史旱情较轻的地区,也发生了较严重的干旱,2011年云南省热带雨林地区景洪市也发生了较严重的旱情,大部分农作物受灾,粮食绝收。

1.2.2 旱灾涉及范围广、旱灾损失大

“洪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干旱危害的地域十分广泛,且持续时间长,在云南省历史上,经常出现联系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连续干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旱灾的损失由传统的农业损失为主,逐渐扩展到工业、服务业等领域,旱灾的损失远远比洪灾的损失大得多,不论从旱灾的影响范围、程度、持续时间、对经济社会和城乡居民生活影响等方面都呈现出加重趋势。从1998-2010年13年中,农作物因旱损失加大的趋势明显(见图1),农作物受旱面积累计达到1.329 829万hm2,成灾面积累计达到8 129.11hm2,绝收面积累计达到8 129.11hm2;因旱临时饮水困难人口也呈增加的趋势(见图2),临时饮水困难人口累计达到4 874.49万人,大牲畜累计达到2 923.1万头;旱灾损失也越来越大(见图3);因旱粮食损失累计达118.41亿kg,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458.45亿元,1998-2007年10年间,影响工业增加值累计达775 812万元。

1.2.3 旱灾持续性时间长

旱灾的持续时间较长,据云南省的历史旱灾资料来看,经常出现冬春干旱或春夏干旱,甚至会连续几年的干旱,1987-1998年的12年里,云南出现4个典型春夏大旱(或重旱)年和1个典型夏季大旱,2005、2006、2007年连续3年的大旱以及2009-2011年连续3年的特大干旱。这些持续性干旱对云南的社会经济影响十分严重的,引发了灾难性后果。

1.2.4 干旱趋势越来越严重、抗旱形势越来越严峻

采用了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对1998-2010年13年的干旱灾害情况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表明除因旱临时饮水困难人口和大牲畜数量未发现明显趋势增加或减少趋势外,无论是农业损失还是工业损失都呈现明显加大的趋势。根据资料记载,云南旱灾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大,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对工业、人民生活用水造成巨大的危害,1950-2010年61年间,云南共出现57年干旱,其中大旱21年,特大干旱5年。根据调研及相关水利部门的统计,2011年旱灾损失大部分地区超过去年。白树明、黄中艳在2003年对“云南省未来10年未干旱趋势预测”中指出:至少10年云南气候仍处于偏暖期,其中前5年还是暖湿气候主导,后5年有可能很快进入干暖期,期间云南干旱频率将高于20世纪80年代,旱灾损失很可能比最近10年明显加大,果不其然,在这10年中发生了6年大旱,给经济社会带来

了巨大的损失。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加之近年来云南省气候异常,降水偏少、气温偏高、蓄水不足,多地出现较为严重的旱情,云南旱情加重的趋势将越来越严重。面对旱灾,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抗旱救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由于云南旱灾的多样性、广泛性,复杂性,以及旱情的严重性,抗旱面临严峻挑战,抗旱形势也越来越严重。

图1 云南省旱灾农作物受灾面积年际变化

Fig.1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Affected Area of Crops During The Drought

In Yunnan Province

图2 云南省因旱临时引水困难年际变化

Fig.2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Water Diversion Caused by Temporary Drought

In Yunnan Province

图3 云南省因旱损失年际变化

Fig.3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Losses Caused by Drought In Yunnan Province

表1 1998-2010年13年干旱灾害mann?kendall检验结果

Tab.1 Test Results of Drought Disaster by Mann?kendall from1998-2010,13 Years

Long

2 浅谈云南干旱原因

根据相关资料结合实地调研,初步分析了云南省干旱的原因,云南干旱主要有几方面的特性:工程型缺水干旱;水质型缺水干旱;管理型缺水干旱;资源型缺水干旱;地形地貌型缺水干旱并存。

2.1 工程型与管理型缺水干旱并存

由于云南省特殊的地理环境,山高坡陡,山高谷深,修建水利工程的投资大,效应低,在云南大部分山区尚未建设相关的水利工程,已经建设的小型水库几乎没有进行过修缮,一些地方水塘,不仅缺乏资金修缮,更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导致在干旱袭来之时比小型水库更快枯竭。在一些尚未贯彻落实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山区农村,旱情发生前一些村民不重视水利设施管护,不注意节约用水,在旱灾发生时面临无水可用。而主要江河缺少用于灌溉水利工程设施,水库调蓄能力不足,河谷中的水无法提至山坡居民点和耕地。

2.2 水质型缺水干旱

水质的恶化导致了可利用水源的进一步减少和供需矛盾加剧。在全省15个设市城市中,城市水资源不足或严重不足的有12个,占80%;在全省109个县级城镇中,城市水资源不足或严重不足的有78个,占71.5%。

云南省水质污染严重,全省19个城市(镇)的28个饮用水源中,水质满足国家集中饮用水源水质标准的占60.7%;不能满足国家集中饮用水源水质标准的占39.3%,这部分供水人口占整个城市供水人口的50%以上。全省六大水系主要的116个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污染严重,达不到国家Ⅴ类水质标准的占37.9%,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占37.9%,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的占24.2%。

2.3 资源型缺水干旱

云南干旱的资源型缺水干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水资源总量变化的趋势上,一个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上。

刘瑜、赵尔旭等专家利用“云南1961-2007年降水与气温资料进行线性趋势分析和突变

检验”研究表明,近46年来云南年均降水量是趋于减少的,其中夏季降水量减少较为明显;根据云南省水资源公报资料:2008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1 333.8mm,比常年偏多4.3%,比上年偏多3.2%,属平水年;2009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963.3mm,比常年偏少24.7%,为有资料以来平均降水量最少的一年,属特枯水年;2010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1 185mm,比常年偏少7%,属偏枯水年;根据云南省气象局统计资料2011年1月1日-11月7日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845mm,比历年同期的1 061mm偏少20%,比去年同期偏少15%,加之2010年库塘蓄水不足,加剧了云南的干旱,2011年的旱灾比2009-2010年的旱灾更为严重;2008-2011年降水资料来看,云南省2009-2011年降水量持续偏少,结合刘瑜等专家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云南省的水资源量减小趋势明显,加之气候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今后云南可能面临资源型缺水问题。

云南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雨季(5-10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85%,干季(11至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量的15%,加之全省94%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和高原,且地形复杂,小气候特征明显,局地性气候明显,极端气候频频出现,所以云南自古就是一个“无灾不成年”的省份,无雨就旱、有雨则涝,水旱灾害常常交替发生,由于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局地气候原因,导致了云南干旱的多样性,呈现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上的资源型缺水干旱。

2.4 地形地貌型缺水干旱

云南全省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坝子(河谷、盆地)仅占6%,地势垂直高差大,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全省海拔高低相差很大,海拔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差6 600多m,山高坡陡,山高谷深,雨水顺着地势快速向谷底江河汇集,利用较为困难。另外,云南省大部分山区人们都喜欢居住山顶上,而我省湖泊、江河虽多,但多处于低海拔位置,将水资源从低海拔提引到高海拔地区的难度很大。全省岩溶面积11万km2,岩溶地区的降雨径流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地下,难以发挥对地表植被的涵养作用。

3 近年抗大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云南省是个干旱频繁的省份,面对2005年50年一遇的特旱以及2009-2010年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抗旱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积极应对我省旱情,在抗旱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从1998-2010年13年抗旱过程中挽回了316.09亿元的经济损失,使社会安定有序健康发展,但由于种种客观或主观原因在抗旱工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

3.1 防洪抗旱办的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旱害应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统筹协调,云南省各县也成立了防洪抗旱办,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省防汛抗旱工作,然而目前防洪抗旱办在政府中的定位并不是很清楚,云南省各县的防洪抗旱办都设置在县水(务)利局的一个普通科室,在日常的管理协调中难以发挥其协调调度作用;其次云南省大多数县份防办人员为临时抽调,人员少,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大多没有编制,责任落实难度大;加之资源信息不足,缺乏抗旱专项经等等原因,导致了抗旱指挥部的职能难以发挥。

3.2 基础数据完整性有待进一步完善、抗旱预案可行度不高

基础数据的全面准确能有效的指导抗旱减灾工作,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使有限的资源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然而目前基础数据不完整,抗旱工作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一旦发生特大干旱,往往花费巨大的成本寻找水源,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组织抗旱工作,抗旱预案也因为缺乏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往往没有针对性。

3.3 科学抗旱水平低,抗旱成本大

从云南近年抗旱的经历来看,抗旱工作的科技含量低、抗旱成本大,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分依赖数据报表,旱情信息主要来自数据报表,而这些数据报表都来自最基层的农村干部,缺乏科学的统计资料以及可靠的评估体系,且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往往任意性很大,导致指挥部不能很好地掌握旱灾情况从而不能准确有效的抗旱。二是预测预报与监测能力弱:云南省目前在全省设置了50多个土壤墒情站,土壤墒情站点少,代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预测云南的旱情,被动的抗旱,导致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抗旱成本大。

4 抗旱的建议及对策

根据云南干旱特点以及云南抗旱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几点对今后抗旱的建议及对策。

4.1 改变观念、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干旱是不可避免的,人类不可能完全控制,驾驭它,但面对干旱也不是无能为力,可通过工程、组织、技术措施来化解、规避、分摊,使旱灾的损失控制在人们能承受的范围内。风险管理是指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识别、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的处理风险,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由于云南省地形复杂、气候改变、季节性干旱严重、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抗旱形势越来越严峻等原因,开展旱灾风险管理,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是减少旱灾损失的重要手段。

4.2 加快水源工程的建设

云南在近几年抗旱过程中,水利工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云南的水利工程薄弱,工程性缺水严重,水源工程的建设是抗旱的根本保障,云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全省将继续推进以“润滇工程”为重点的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完成100余件续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任务,新开工建设200件以上骨干水源工程和建成200万件以上“五小水利”工程,全面完成3 600多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比2009年新增蓄水库容30亿m3、新增年供水能力35亿m3。这些水源工程的建设将大大改善抗旱中被动的局面,保证了一定的抗旱水源。

4.3 充分总结抗大旱成功经验、修订确实可行的抗旱预案

各地区要认真总结梳理本地区多年来的抗旱成功经验,以及出现的问题,分析本地区干旱的特点,趋势,分析现有的抗旱条件,因地制宜,修订适合本地区科学可行的抗旱预案。抗旱预案是否可行,直接关系到抗旱的成功与否,科学可行的抗旱预案,能有序地组织调配各种资源、避免矛盾冲突,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旱带来的损失,促进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字数作文